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七 人口和城市 常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城市与交通高频考点2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
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 B.经济活力欠佳
C.环境污染严重
D.交通拥堵
解析:第 1 题,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人口数量增
加,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
机会多,而且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人才前往,并能留住人
才,①对。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能够留得住人才,⑤对;同时,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更
文化 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 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 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达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 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 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 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 正确;欧盟地区每年 GDP 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 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 错误; 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 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D 错误。故选 B。
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 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 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 A 正确。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 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 B、C、D 错误。
答案:1.B 2.C 3.A
4.(2019·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2019版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人口和城市常考点二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8.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北京市 2016 年常住外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15.1 万人,这是 18 年来首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
C.农村劳动力剩余
1 2 3 4 5 6 7 8
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答案
2.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要
A.严格禁止农民进城
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
1 2 3 4 5 6 7 8
B.转化农民的生活方式
D.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
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2016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C.环境
B.交通
D.政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
A.外迁第二产业
C.促进产业升级
B.疏解非首都职能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七人口、城市和交通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
口减少
_劳_动__密__集___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外来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 中小城市承接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业机会②
边的小城市
__多___。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 说明今后上海市将重点引进③___素_质__(_sù_z_h_ì的)较人高 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
才 变的策略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 文化差异
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第七页,共21页。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 ,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 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sùzhì)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 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 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dáàn) (1)A (2)C (3)D
第三页,共21页。
命题角度2 人口流动特点、成因分析 2.(2016·海南地理,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 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kuài sù)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 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第十五页,共21页。
解析 第(1)题,该题需要理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 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 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 D项正确。第(2)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 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xiétiáo)发展,使得区域间经 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 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 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1)D (2)C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学案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第1课时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K 考题调研aotidiaoyan(2018·全国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C )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解析】 C 对:由图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要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外来务工人口增长加快,即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A 错: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
B 错:由于外出务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人口,导致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D 错: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图示资料缺乏相关信息,故不能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2)该直辖市是( D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解析】D对: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2016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3400万,可推断为重庆市。
A、B、C错: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2016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3000万。
H核心突破exintupo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个别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式也有所不同。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七)人口.doc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满分冲刺(十七)人口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动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时段( )A.①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B.②人口总量持续增加C.③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速最快D.④人口增长向“三低”转变2.③时段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 )A.计划生育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解析】1.D2.A第1题,由图可知,①时段自然增长率在15‰~25‰之间,④时段自然增长率在5‰~15‰之间。
所以④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②时段中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即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持续增加;③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②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④时段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由高向低,即人口增长向“三低”转变。
第2题,中国在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中国(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4.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解析】3.A 4.C第3题,我国的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为主,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小,所以人口增长速度减缓,A正确。
第4题,我国总人口一直在增加,而东部人口比重也一直增加,所以东部人口密度持续增大,C正确。
下图为2003~2011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6年C.2010年D.2011年6.2007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市( )A.城市居住用地紧张B.对迁入人口实行了严格控制手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产业转移和升级【解析】5.D 6.D第5题,图示机械增长人口数量一直大于自然减少人口数量,说明人口总量在不断增加,故2011年人口总量最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与城市课件
(2020·泰安三模)人口过疏是相对人口过密而言,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密 度远远低于合理人口密度的现象。日本人口过疏化现象明显,人口过疏地区主 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州等乡村地区。下图示意1960—2015年日本人口过疏地 区人口比例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 北海道人口的过疏化可能使当地 ( )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均农业产值降低 C.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 D.医疗设施不断完善
【考题研磨】速破题 准答题 【考查角度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2020·全国Ⅲ卷)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 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
影 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 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利 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 利 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思维模型※
3.城市化的三种类型: (1)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3)再城市化。
4.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5.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
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图所示:
※思维模型 ※ (1)分析图中某事物布局是否合理。 本题型主要以区域示意图为背景,图中标明城市功能区、工业部门等的分布, 让学生分析其是否合理,其答题思路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人口、城市和交通 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 中东部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 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 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等)。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所述理由需支持所 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 超过6分。)
外来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 中小城市承接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业机会②
边的小城市
__多___。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 说明今后上海市将重点引进③_素__质__较__高___的 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
人才 变的策略
答案 (1)A (2)C (3)D
命题角度2 人口流动特点、成因分析 2.(2016·海南地理,2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②③
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 说明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升级,①
口减少
_劳__动__密__集__型产业外迁,对劳动力需求减少
3.我国“农民工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 年上升趋势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
总特点
方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①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 ②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 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 ③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 塔形上下窄中间宽(丙图)。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专题三
人口与城市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专题三
第一讲 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考纲展示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地区人口 增长状况与人口问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 迁 入 地 动力。②促进商品 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 展。④促进城市化 不利影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 担和城市管理的难 度,并对自然和生态 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①加强与外界的社会、 迁 出 地 经济、科技、文化联 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 展。②缓解人地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 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2)如何确定人口增长模式 ①传统型和原始型的区别: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原 始型“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型的出生率相对下 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 升,明显高于原始型。 ②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区别:传统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率都高于现代型,现代型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即高 于1%为传统型,低于1%为现代型。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七人口和城市常考点一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练习
常考点一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问诊例题F 图示意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江苏吉林 浙江黑龙江 湖北 内歳古 广东 山东2025、2030 分别表示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2025 年、2030 年。
1 •下列关于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北省比河北省晚B.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晚C. 季风区比非季风区早D. 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2 .上海最先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含预测)。
据此完成1〜3题。
注:图中 2010、2015、2020、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沁河南河北过宁订.西 晦南C. 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大D.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3 •到203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实现人口“零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出()A. 2030年社会养老负担最轻B. 省际人口迁移对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没有影响C. 我国总人口“零增长”将出现在2030年D. 203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答案 1.D 2.C 3.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湖北省2025年前实现人口“零增长”,河北省2025年后实现人口“零增长”,河北出现的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无法比较;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D正确。
第2题,上海最先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小,选G第3题,老年人口比例越低,社会养老负担越轻,2030年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社会养老负担较重;省际人口迁移使得迁入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推迟;我国总人口“零增长”从图中读不出来;203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D正确。
[关键原理】1.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2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不足;③医疗、保险等社会支出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④青壮年负担过重;⑤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⑥老年人生活孤单寂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
完成1~2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家庭收入提高,购买汽车的能力提高,故答案选A。
第2题,春运期间,大量农民工驾驶小汽车返乡,会给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对。
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生产成本相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
故答案选D项。
关键原理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2.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的影响:①增加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2)对迁出地的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2018·陕西模拟)2018年“两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中提出成立农业农村部,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下图是“我国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与演进机制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农村空心化出现关联性最小的是( )A.第一产业效益低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力剩余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2.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要( )A.严格禁止农民进城B.转化农民的生活方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D.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第一产业效益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促进了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在村外建房,也促使农村空心化;与空心化关联性最小的是第一产业产值下降,产值并没有减少,只是相对第二、三产业较少,效益低,选B。
第2题,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采取严禁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A错;农村空心化与农民生活方式无关,B错。
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使得一些房屋闲置并废弃,占用土地,使第一产业效益降低,应加强宅基地管理,C对。
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无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会加剧空心化现象,D错。
故选C。
下图为“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城市劳动人口数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18~2022年,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多于城市B.2002~2026年,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减少C.2026年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2028年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4.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 )A.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B.城市服务业逐渐衰退C.我国粮食产量下降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 3.D 4.A解析第3题,有比值无基数,无法判断农村劳动人口数量是否多于城市,A错误;2002~2026年,城市劳动人口增量为正值,说明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增加,B错误;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时应该是2032年,C错误;2028年后,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始终为负值,故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正确。
故选D。
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会直接导致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目前我国城市积极发展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减少不会导致城市服务业衰退;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在减弱,农村劳动力减少不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村劳动力减少与逆城市化现象关系不大。
故选A。
(2018·山东枣庄模拟)下图为“2011~2015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201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迁出数量激增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众多6.2011年后苏州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有效调控房价的上涨B.户籍管理制度趋严C.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答案 5.D 6.C(2018·广东模拟)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7~8题。
7.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B.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C.极端自然灾害频发D.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8.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答案7.B 8.A北京市2016年常住外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这是18年来首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情况。
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2016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交通C.环境D.政策1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 )A.外迁第二产业B.疏解非首都职能C.促进产业升级D.缓解人口老龄化答案9.D 10.B(2018·西宁模拟)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1~13题。
1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1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1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11.B 12.A 13.C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
第12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
第13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C正确。
(2018·兰州模拟)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
读图完成14~16题。
14.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15.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教育水平的差异C.区域经济的差异D.居住环境的差异答案14.B 15.D 16.C17.(2018·湖北咸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第六次人口统计中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分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随着人口大量迁入,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2)河南距京沪的距离均较近;河南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人口迁入促进了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18.(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易地搬迁扶贫是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
四川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家贫困县,占全省总数的1/3,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68.9%。
2018年凉山州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7万人。
据此回答问题。
分析凉山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的主要原因。
答案地形崎岖,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政府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