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
针刺配合中频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5例
气、 通络为主 , 针刺 以补法 为主 , 少针深刺 , 面瘫 症状逐 步改善。 使
一
般采用一次性无 菌针灸针 , 患者取 仰 卧位 , 规消 毒后针 刺 面 常
质合成 , 使髓鞘再生 , 到 “ 达 通其 经 脉 , 调其 气m ” 。现 代 医学 还 认为, 周围性面瘫 的发病 诱 因多与面部 受风寒 、 病毒 或细 菌感染
针 刺 配 合 中频 疗 围 性 面 神 经 麻 痹 1 5例 治 周 3
高俊 红
伊 宁 市人 民 医 院 中 医科 ( 疆 新
【 关键词 】 针刺 ; 中频 治疗 ; 面神 经麻 痹
周 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 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患病 以后 由于
不 能 及 时 进 行 治 疗 或 者 由 于失 治 误 治等 原 因 而 导 致病 情 拖 延 , 形 成 严 重 后 遗 症 。近 年 来 笔 者 采 用 针 刺 配 合 中频 治 疗 周 围 性 面 瘫 ,
收 到 了满 意 的效 果 , 总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伊 宁 850 ) 3 0 0
所 在 医 院 就诊 。查 体 : 侧 额 纹 消 失 , 侧 面 部 肌 肉轻 度 肿 胀 , 左 左 左 眼闭 目露 睛 , 侧 鼻 唇 沟 变 浅 , 腮 示 齿 功 能 不 全 , 左 鼓 口角 低 下并 向
法本 身 给 予 弛 缓 不 收 的 面 部 肌 肉 以纠 偏 力 量 , 是 通 过 针 灸 疗 法 而 对 腧 穴 和 经 络 的 良性 刺 激 , 发 和 提 高 人 体 内 在 的 修 复 机 能 与 抗 激 病 能力 , 进 机 体 “ 气 存 内 ” 达 到 “ 不 可 于 ” 目的 。针 刺 头 促 正 , 邪 的 面部 腧 穴 , 加 速 局 部 淋 巴 和m 液 循 环 , 轻 瘀 , 而 减 轻 面 神 能 减 从 经水 肿 , 同时 可 加 强 面 神 经 的 、 供 应 , 进 神 经 元 细 胞 体 蛋 白 氧 促
针刺穴位配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
为主 ,乃 因 阳 明经 为 多气 多 血 之 经 , 阳明 经 气 血
( 稿 日期 :2 0 .. ) 收 08 1 4 o
维普资讯
临床 分析 与研 究
Cl i n lssa d rsa c i c a ayi n e e rh n
下。
期) ,此 期 风 邪 初 人 ,脉 络 空 虚 ,正 邪 交 争 ; 中
期 :约 是 发 病 的 7 1 - 4天 ( 静 期 ) 平 ,外 邪 人 里 , 络 阻 气 血 ;后 期 :约 是 发 病 的 1 - 1天 ( 复 42 恢 期) ,此期 症状 逐渐恢 复 。
1 临床 资料
运 用 针 刺 的基 础 上 配 合 中药 辨 证 论 治 ,不 仅 保 留 针 刺 对 中风偏 瘫 的治 疗效 果 ,更 增 加 中药 对 中风
损 其 有余 ,益 其 不 足 ,调节 心 、肝 、肾 三脏 之 阴 阳 ,使 之 阴 阳平 衡 ,进 而使 机体 恢 复 到 阴 平 阳秘
之 状态 ,诸 症 自然而 然缓解 。
尤 以针刺 治疗 中风偏 瘫 效 果 最 为 突 出 ,早 在 《 内 经 》 中就 有记 载 。 《 枢 ・ 灵 热病 》 “ 枯 ,身 偏 : 偏
不用 而 痛 ,言不 变 志 不乱 ,病 在 分 腠 之 问 巨针 刺
受 阻 ,肌肤 筋 脉 失 于 濡 养而 发 病 。 中药 根 据 患 者
维普资讯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分 析 与 研 究
C i i n l ss a d r s a c ln c a a y i n e e r h
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量学要素不同的治疗对比观察
亨特 氏( U T 综 合 症 即疱 疹 后 面 神 经麻 痹 、 H N) 中枢 性面 瘫 , 脑小 脑 角肿 瘤 , 干 肿 瘤 等 患者 , 外 病 桥 脑 除 程超 过 6个 月 以上面瘫 后遗症 患者 。除外周 围性 面 瘫 同时患有 严重 糖 尿 病 、 血压 、 肌梗 死 、 梗 死 高 心 脑 或脑 出血后 遗症 、 重 心 衰 、 重 肝 、 严 严 肾功 能不 全 等 情况者。全部病例分期以发病 7 d以内者为急性期 , 7 d以后 至 6个 月 内者 为恢 复期 , 过 6个 月 以上 者 超 为后 遗症期 。 13 治疗方法 : . ①治疗 组除常规采用抗病毒药物、 激素 、 经营养 剂和横 纹 肌兴奋 药物 治疗外 , 神 针刺 采 用早 期介 入常 规治 疗 则 以通 络 活 血 , 近结 合 取 穴 远 方法 , 主穴 为合 谷 、 三 里 。配穴 取 凤 池或 翳 风 、 足 阳 白、 阳或瞳子 髂 、 白、 太 四 下关 、 仓 、 车 、 地 颊 牵正穴 或 颧髂 、 迎香 穴 等 。耳 后疼 痛加 完 骨 。听 觉过 敏 或 耳 鸣加 听宫 穴 。针 刺 轻 刺 激 , 留针 2 — 0 i, 日 1 0 3 rn 每 a 次, d 1 一疗程, 0 疗程结束后必须休息 4 7 - d后再行 第二 个疗 程 。不论治 疗后 果如何 , 均追 访半 年 以上 , 统计疗效 。②B组 : 早期采用抗病毒药物、 激素、 神 经营养剂及横纹肌兴奋药物常规治疗 。但不针刺 , 待7 d急性 期 过 后 再 开 始 针 刺 治 疗 、 穴 、 法 、 取 方 疗 程、 休针等同治疗组。③ c组 : 方法 同治疗组 , 但在 针刺时采用 2 — 0 1 8 3 号 4寸细毫针 , 快刺不 留针即古 法之“ 浅刺疾发针” 疗程和休针同治疗组。④D组 : 全部 病例 药物 治疗 , 针刺 取穴 同治疗 组 , 刺时采 用 针 强刺激、 重手法 , 可长时间留针或强捻转 、 滞针牵拉 或加用电针强刺激 , 部分疗 程 , 不休 针或一天针二 次。⑤E组 : 全部病例药物治疗及取穴同治疗组 , 针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周围性面瘫是指由于面部神经功能损伤所引起的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的一种疾病。
该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与心理健康。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方法,但单一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并为更好地防治周围性面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3.1 研究内容(1)对比分析针药结合组和单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
(2)分析针药结合组治疗效果与不同年龄、病程、病因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
3.2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生理指标等严格筛选,并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20例。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等单一治疗方法,针药结合组在单一治疗基础上,加上植物药物外用、针刺局部穴位等综合治疗方法。
(3)疗程:治疗周期为4周。
3.3 研究指标(1)疗效评价:采用House-Brackmann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不良反应观察:采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等,观察治疗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
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通过对针药结合组和单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针药结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更佳,其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因和临床分型有关。
同时,预计本研究将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究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风险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推进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研究进展
[27] 贺海霞,易健,李丹丹,等.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2):1403-1405.[28] 丁彬彬,邬建民,介勇,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生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6,31(5):363-367.[29] 韦衮政,韦莽,韦碧沙.肺胀阳虚水泛证的标本治则探讨[J].环球中医药,2013,6(2):117-120.[30] 莫运清.分型论治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83-84.[31] 张健.补肺健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0):29-31.[32] 耿志霞,王洋.王洋运用膏方调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3,5(5):26-27.[33] 谭国柱.养阴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32(23):73-74.[收稿日期]2020-06-15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paralysis of the facial nerve)指各种原因引起面神经管内或茎乳孔以外的面神经病变,导致以面部一侧表情肌僵硬、嘴歪、眼斜为主要症状的周围性神经疾病。
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患病,占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的第6位[1]。
临床分期一般为急性期(1~7天),静止期(8~15天),恢复期(16~30天),后遗症期30天以上。
周围性面瘫初期若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等后遗症状[2-3]。
因此,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将影响到预后。
针刺有补益正气、疏风活血通络作用[4]。
现将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性期针刺机制1.1 病毒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Ι)的感染是是导致周围性面瘫发生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对刺经筋治疗周围性面瘫
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更好 ,时 间更短,能更好 的解除病人痛苦 。
【 关键 词 】 对 刺 经 筋 ; 面 瘫 : 探 析
[ btat T td n l i l x e e c f igi teay iv sgt o et gpr h rlai aa s yD i igi, A src] os yadcnc p r n e n j rp,n et a frai ei ea fc l rl i b uc J jn u i ae i oJ nh i e t n p ap y s in to gth et gpr h rla i aa s yD iiigi, a g o et h u h e ra n ei ea fc l rl ib ucJ j h s o de c. t t i p ap y s n n a f [ y r s D i ig n P r h rlail aa s ;n et ae Kewod 】 uc J j ; ei ea f ap rl i Ivs gt ini p c y s i 长 沙 马 王 堆 出土 的 《 阳十 一脉 灸经 》当 中首 次提 出 “ ” 阴 筋 字 的概 念 。《 文 解 字 》解 释 筋 为 “ 说 肉之 力 也 ,从 肉 , 力 , 从 竹 ,一 竹 ,物 之 多筋 者 ” 意指 筋 为 能 产 生 力 量 的 肉 。 广 义 的 , 筋 则 包 括 了肌 肉在 内 。狭 义 筋 的 范 围 主 要 系 指肌 腱 、韧 带 和 筋 膜 。同 时 也包 括 了 肉理 、脏 腑 、 胸膈 之 间相 连 的筋 膜 。在 人 体 中 ,筋 可 随人 的意 志 伸 缩 变 形 并 产 生 力 量 ,有 牵 拉 肢 体 产 生 相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康复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康复研究进展作者:杨改清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针灸在周围性面瘫康复发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以后该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进展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故称“口眼歪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1]又称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近年针灸治疗这一疾病的情况予以综述。
1介入时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但在针刺治疗的时机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焦点集中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是否介入针灸治疗。
高小爱[2]认为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能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认为针灸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最佳时期是急性期。
陈啸峰[3]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 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韩为等[4]将发患者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3组均予相同针灸治疗,于临床治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发展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静止期组和恢复期(P < 0.05)。
张冲等[5]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 CNKI)全文数据库文献,以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时机、针刺时机为检索词,得出结论急性期介入针刺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2 针刺持续时间2.1针刺与电针马红涛[6]等采用主穴为患侧腧穴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翳风、水沟、颧髎、下关、承浆,健侧合谷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组采用电针,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结论显示电针组治疗面瘫的痊愈显效率明显优于针刺组。
张中一等[7]将6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27例,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对照组26例,予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取穴一致,治疗周期为28d;结论显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可以运用电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能明显加速面神经传导和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痊愈所需天数。
针刺和中药内服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 4 ] 薛 惠祥 , 程 晋 嶙. 网球肘 的 显微 外 科治 疗 [ J ] . 中华 手外 科杂 志 ,
1 9 9 7。 1 3: 1 2 5—1 .
[ 5 ] 张天 民. 针刀 医学基础理论 [ M] . 第 2版. 北京 ;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2 0 1 2: 1 4 9 —1 5 3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7 0 4 ( 2 0 1 3 ) 0 7一 O O 6 4— 0 2
周 围性面瘫在 临床 上一种 常见 病 和多 发病 , 任 何 年龄段 均
可发病 , 男女不分 , 以青壮年 多见 。本 病发病 急速 , 一般 为单 侧 ,
采用 中药 内服 和针刺 结 合进 行治 疗 。取 穴 : 地仓 、 颊 车、 颧
髂、 牵正 、 下关 、 合谷 ( 双侧 ) 、 阳 白、 睛明、 鱼腰、 太 冲、 足 三里 ; 同 时根据 患者 病情 不 同 随证 取 穴 , 眼 睑 闭合 不 全者 取攒 竹 、 丝 竹
空;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取迎 香 ; 颏唇 沟歪 斜者 , 取水 沟 ( 人 中) 以
[ J ] . 中华骨科杂志 , 1 9 9 4 , 1 4 : 4 0 2 .
织在骨骼的附着点。 是粘连、 瘢痕最集 中、 病变最重的部位。针 刀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松解弓弦结合部, 破坏疾病的病理构架 , 将针刀治疗从“ 以痛为俞” 的压痛点治疗提高到对疾病的病理构
架治疗的高度上来。 上述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 , 用针刀 将损伤 的软 组织之 间、 软 组 织与骨骼之 间的粘连松解 , 瘢痕刮 除 , 可 以从 根本上破 坏肱 骨
解剖 系统及 网眼理论 认 为 : 慢性 软组 织损 伤 不是 一个 点 的病变 , 而是 以点成线 、 以线成 面 的立 体 网络这个病理构架的解剖学基础就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不能皱眉、鼓腮等症状。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
尽管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增加,但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包括电针、温针、穴位注射等。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随访6个月至1年,复发率较低。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安慰剂无差异,甚至可能引起不良事件。
因此,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针灸组接受电针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间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4周的治疗,针灸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口眼歪斜、不能皱眉等症状均有显著好转。
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善。
随访6个月至1年,针灸组复发率较低,仅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
在安全性方面,针灸组有2例出现轻度皮肤过敏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报告。
本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点包括非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患者对针灸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同时,针灸治疗的疗效可能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的最佳方案和技术参数,以增加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普及性。
本研究未对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未来研究可以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如面部肌肉电活动、神经传导速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针灸治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
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论文
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比单纯用针刺治疗效果佳,起效快,便于广大患者在临床上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面部推拿;面瘫【中图分类号】r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2-02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
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一般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而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状。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临床上常用针刺治疗较多,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及时并早期促进面部功能恢复,我院采用针刺配合面部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并为广大患者接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脑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面部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
1.2.1 针刺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坐位;取穴:患侧地仓、颊车、水沟、四白、阳白、翳风、合谷(双侧)、足三里定位:地仓: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四白: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阳白:在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足三里:在小腿的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1]手法: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2]。
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面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研究
向对侧 , 微 闭双 目 , 扫查 中不 断调 整 探 头 方 向 , 轻触 面部 , 不 能加 压 , 最 大 限度 显 示 面动 脉及 其 全 程 , 尽
量避免周 围组织的信号干扰 。
1 . 2 . 2 面动脉 及其 分 支血 流信号 的采 集及 测量 面
症状 。该病在我 国属于多发病 、 常见病 , 不仅会对患 者 的生 理功 能 、 外 貌 特征 和社 交活 动带 来极 大影 响 ,
还会 给 患者造 成 严重 的心 理 负担 。大 量 临床 研 究 已 经证 实针 灸 治疗 面瘫疗 效 确切 。然 而 目前针 灸 治疗 周 围性 面瘫 的机 制 尚不 明确 。我们 在前 期 的研究 中 对 面 瘫患 者健 、患侧 面动 脉及其 分 支血 流信 息参 数 进 行 了 比较 ,掌握 了面瘫 患者 面动 脉及 分支 血 流变 化 参 数 。本 研 究 旨在通 过对 周 围性 面瘫 患者 针灸 治 疗 前 后 面 动 脉及 其 分 支 血 流 动 力 学 指 标 的 变 化 分 析 ,进 一 步印证 针 灸在 治疗 周 围性 面瘫 患者 中具 有 “ 通 经 活络 、 调气 活血 ” 的作用 。
疗前后 面动脉及其分 支的血流参数 变化情况。结果 : 周 围性 面瘫患者针 灸治疗后 即时面动脉及其分支的 P S V 、 E D V明显 增快 , 阻力指数较 治疗前减低 ( 氏0 . 0 5 ) 。结论 : 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病 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 增加 面部血流供应量 ,
从 而促 进 面 瘫 的 恢 复 。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 料
动脉 自颈 外动 脉发 出 , 经 颌下 腺及 下颌 骨之 间 , 继 而 于 咬肌前缘 上 行越过 下颌 底达 面部 ,在 下颌 骨体 下 缘 位 置表 浅处进 行测 量 , 上、 下 唇 动脉在 其穿 人 口轮 匝肌 前测 量 , 内眦动脉 ( 角动脉) 为面 动 脉 的末 段 [ 2 3 , 在 鼻外 侧距 眼 内眦 1 . 5 c m处 测量 。 上述 测量 均 由 同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注: 两组 疗 效 等 级 比 较 , 秩和检验 , H c 4 . 1 7 , P<O . 0 5 ; ‘总 有 效率
可以显著 提高患者 智能水 平 ,明显 改善 MMS E及 A D L 评分 ,疗效肯定 ,且简便 、安全 、实用 性强 、无 毒 副作 用 ,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 文献
表2两组疗效比较表n项目症状及体征表现试验组对照组痊愈面部功能正常639265314559有效显著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颚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2294182647好转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上颚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1147111618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颚务无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229481176注
2 0 06: 1 9- 2 0.
- I 4 ]  ̄华 医学会神经病学 分会. 血管性 痴呆诊 断标准 草案 [ J ] . 中华 神经科 杂志 ,
2 O 0 2 . 3 5 ( 4 ) . 2 4 6 .
病” ,病位在脑 ,与肝 肾功能 密切 相关 ,病 机 以肝 肾亏 虚 、精血不足为本 ,痰湿蒙窍、肝郁不舒为标。近年来 ,
周 围性 面瘫是 临床多发病之一 ,通常表现 为 口眼歪
斜 ,需要采取针刺 治疗。但通过 研究发现单纯 针刺治疗
病程以及临 床症 状 上 比较 无 明显 差异 ,无 统计 学 差 异
( P>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见表 1 ) 。所有 1 3 6 例 患者均
耗时较长 ,效果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我院 2 0 1 0年起开始 采取 中药配合针刺 进行周 围性面瘫 患者的治疗 ,效果较
病变 、血流动力学 改变 ,造成脑 白质不完全缺血性 损害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数由于面部神经炎等感染、炎症引起,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生活负担和心理压力。
传统的西医治疗面瘫主要采用药物和物理治疗,但是疗效欠佳,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常常被用来治愈一些神经系统疾病,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应用中疗效被证明是比较显著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三、研究内容1. 文献综述:针灸治疗面瘫的历史与现状,目前研究进展和不足。
2. 设计方案:(1)对象:本研究将纳入符合下列标准的患者:(a)明确诊断为周围性面瘫;(b)年龄在18~65岁之间;(c)发病时间在7天内,且符合House-Bailey分级标准>Ⅱ级;(d)愿意参与此项研究。
(2)实验设计:随机分组开展双盲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纳入50例。
对照组采用伪针(假针)治疗,治疗两周;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中医用药治疗两周。
访视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后两周、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
临床数据通过抽样调查进行统计和分析。
(3)指标评估:a. 分级评估面瘫症状(麻木、肌肉失常等);b. 电生理测定面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c. 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口福、口涎、视觉障碍等);d.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不同处理组患者的监测和比较,预计结果将能够证明针灸疗法能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肌肉功能和电生理功能有效改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针灸的安全性也将得到验证。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结果将能够提供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的实际证明,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针灸治疗面瘫的应用,加深对针灸治疗面瘫作用机制的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观察一、研究背景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在面部肌肉不对称或消失。
临床上,周围性面瘫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
在急性期,患者易出现面部肌肉无力、麻木、眼睑不能闭合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目前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对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效果还缺乏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依据。
二、研究目的1. 观察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2.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机制;3. 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建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80例,男女比例约1:1,年龄范围25~65岁。
患者符合以下病例包括:1)出现面部肌肉无力、麻木、眼睑不能闭合等急性期症状;2)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辅助检查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80例患者均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方法为:选取面部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睛明、阳白、合谷、迎香,阳明胃经:迎香、丝竹空、承泣、球后)进行针刺,采用激痛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3次,连续4周为一个疗程。
3. 治疗效果评价对80例患者的面部肌肉力量、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以及面瘫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评定面瘫严重程度。
同时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四、研究结果1. 临床疗效观察经过4周的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50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93.75%。
面部肌肉力量明显增强,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得到改善,面部表情明显对称,面部肌肉张力明显减轻。
而且,治疗后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 作用机制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灸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肌肉的营养供应情况;2)针灸可以调整面部肌肉的神经肌肉传导功能,促进面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加速面部功能的恢复;3)针灸可以舒缓面部的神经压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应用
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应用目的:观察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100例,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面瘫后遗症。
对照组100例,口服西药腺苷B12,维生素B1。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60%.二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
结论: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确切。
标签:针刺割治面瘫后遗症面瘫中医称为”口僻”、”口眼歪斜”、”吊线风”,现代医学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炎”。
此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失治或治疗不当而迁延曰久,往往进入后遗症期。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一般病程超过3个月,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存在障碍,经治疗后仍未痊愈,患者常可因此出现焦急、自卑和情绪紧张不畅等心理状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难度很大,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暂时无法完全治愈,而外科整容手术治疗又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往往给患者留下终身遗憾。
我院采用中药针刺割治三法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例均为门诊明确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诊断标准按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面神经麻痹和《神经病学》[2]的诊断标准。
病程均超过3个月,经临床常规中西医治疗方案治疗无效,排除中枢性面瘫及脑干病变或肿瘤引起的面瘫。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存在面肌瘫痪、面肌挛缩、痉挛和口眼联动征等,部分病例兼有鳄泪症和耳颞症候群。
1.2诊断标准[1,2]①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并向健侧偏斜;④可不同程度伴有听觉障碍,舌前三分之二味觉障碍,伴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感觉障碍等症;⑤排除因脑血管病、颅脑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常规西药给予腺苷B12每次0.75mg,每日3次,维生素B1每次20mg,每日3次,均连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12周观察疗效。
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贝尔面瘫临床观察
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贝尔面瘫临床观察孙懿君;吴耀持;邓启龙;王滢;张峻峰;李艳;张奕奕【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needling three-penetration method on Bell pals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cs. Methods:Eigh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40 cas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dopted needling three penetration method,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mon needling therapy,clinical effects of both groups, the changes of stennert scales, House-brackmann scales were observed in 15 days between both groups. Results: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of stennert scales of both groups were 100%,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House-brackmann scal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0%, higher than 70.0%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meaning(P<0.05).Conclusion:Needling three-penetr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chanics is equivalent to common needl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for Bell palsy according to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stennert scales, while the recovery rate of stennert scales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House-brackmann scales are superior to these of the control group.%目的:观察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将贝尔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15天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stennert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基于stennert评分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2组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House-Brackmann评分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贝尔面瘫根据stennert评分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普通针刺疗法相当,而stennert评分的恢复率及House-Brackmann评分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5【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贝尔面瘫;电针;针刺;三透法【作者】孙懿君;吴耀持;邓启龙;王滢;张峻峰;李艳;张奕奕【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8贝尔面瘫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以单侧发病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1]。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7-01T05:09:57.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3期作者:杨理权毕翠进兰春梅李绍巍[导读] 目的:探讨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0例。
参照组接受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
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0.00%(9/10)和40.00%(4/10),结果卡方值=5.4945,p值=0.0190。
实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杨理权毕翠进兰春梅李绍巍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2100【摘要】目的:探讨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抽取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0例。
参照组接受针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
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0.00%(9/10)和40.00%(4/10),结果卡方值=5.4945,p值=0.0190。
实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周围面瘫患者予以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使面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将治疗时间缩短。
【关键词】周围面瘫;针刺;刺络放血疗法周围性面瘫又叫作卒口癖、口眼歪斜。
面部存在呆滞麻木,口唇鼻眼歪斜、迎风流泪、闭目露睛、额纹消失、鼓腮漏气流涎、嘴角滞食、咀嚼无力等症状。
现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较急,无明显先兆症状,在发病后短时间或者2天内到达高峰,患病初期其耳后或下颌角存在疼痛[1]。
主要因病毒感染、感染风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造成局部营养神经发生痉挛,进而发生水肿、神经缺血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存在障碍。
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9)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面八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周围型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分别在西医常规治疗上给予“面八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依据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2%,治疗组有效率为95.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面八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而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J], 林超群
2.毫火针刺翳风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J], 朱建华; 张桂林
3.常规针刺结合浅针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郭婉清;罗彩云;陈燕萍;董卫国
4.针刺结合手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J], 汪为;陈娅;李志强;郭剑华
5.吴炳煌浅针术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J], 林福清;彭斌;魏雅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面瘫 6 0例 , 临床 取得较 好 的疗效 ,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1 一 般资料 .
本 文共 收治 周 围性 面瘫 l0例 , 经 2 均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 较
例( ) %
三 甲医院头颅 MR 检 查 , I 排除 中枢 病 变所 致 的 中枢 性 面瘫 。随机分 为 观察 组 和 对 照组 , 观察 组 6 0例 , 中 其 男性 3 2例 , 女性 2 8例 , 龄 小 2岁 , 大 8 年 最 0岁 , 程 病 最短 1 , d 最长 7 , 照组 6 d对 0例 , 中男性 2 其 9例 , 性 女 3 例 , 龄 最 小 2岁 , 大 7 1 年 最 9岁 , 程 最 短 l , 长 病 最 d 7 。两组患 者经 卡 方 检 验 ( d P>0 0 ) 组 间具 有 可 比 .1 ,
2 1 治疗 标 准 ( . 自拟 ) 痊 愈 : 治疗 3 d后 症 状 基 本 0
消 失 , 笑时 双侧 眼裂 及鼻唇 沟均 对称 。 微
好 转 : 疗 3 d后症 状有 明显 好 转 , 笑 时双 侧 治 0 微 眼裂及 鼻唇 沟略见 对称 。 无 效 : 疗 3 d后 症状无 明显 好转 。 治 0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7月 第 2 5卷 第 7期
C GMCM J l 0 0 Vo 2 . J uy2 1 . l 5 7
。1 51・ 2
力 学 在 针 刺 治疗 周 围性 面瘫 中的应 用
梁建情 广 西柳 州市 中 医院 ( 州 5 5 0 ) 柳 4 0 1
摘要: 探讨单纯针刺疗法与针刺并结合力学电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 的差异, 目的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将 10 2 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治疗3 O天后统计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病灶侧取穴: 颊车透地仓, 地仓透嘴角, 透鱼 阳白 腰, 四白 透巨骼, 颊车和地仓之间接正负电极, 四白和巨醪之间接正负电极, 然后用 G 85型治疗仪( 60 用连续波) 通电刺激。对照 , 组的针刺部位及角度均同观察组, 所不同的是针刺后只留针5 分钟而不通电刺激。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痊愈 4 0 0 8例, 好转 1 2 例, 无效 0 治愈率8%, 例, 5 治疗3 天后对照组痊愈2 例, O l 好转3 例, 9 无效0例, 治愈率3%。3d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有非 5 0 常显著性差异( 00 ) 结论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 P< .5 ,
关键词 : 力学 ; 疗法; 围性面瘫 头针 周
d i1 3 6 /.sn 1 0 .9 4 2 1 . 7 0 7 o:0.9 9 j i . 0 38 1 . 0 0 0 . 8 s 文 章编 号 :0 38 4( 01 一7 1 5 — 1 10 —91 2 0)0 —2 10
面瘫 临床分 为 中枢 性 面瘫和周 围性 面瘫 。中枢 性 面瘫 主要是指 由于脑 部 病变 所 致 的面瘫 , 而周 围性 面 瘫 是 因茎乳孑 内面神 经 非特 异 性 炎症 所 致 的面瘫 。 L 笔者 近年在 针刺 的基础 上结 合物理 力学 知识 治疗周 围
性。
两 组疗 效 比较 , 经卡 方 检 验 ( =7 . ) 差 异 有 26 ,
显 著性 意义 ( 0 0 ) 提 示 观 察 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对 P< . 5 ,
照组。
12 治 疗 方 法 .
3 讨 论
12 1 观察 组 观察 组 在 病 灶侧 取 穴 : 车透 地 仓 , . . 颊 地仓透 嘴角 , 白透鱼腰 ,四 白透巨髂 , 透穴 的针 灸 阳 针与 面部 的皮 肤 呈 3 0度 角。 颊 车和 地 仓 之 间接 正 负 电极 , 白和 巨髂 之 间接 正负 电极 , 后 用 G 8 5型 四 然 60 治疗仪 ( 连续 波 ) 通 电 刺 激 5 mi 用 , 0 n后 出 针 , 激 强 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 常情 况下左 右 两 侧 面神 经 是 相 互 拮抗 的 , 而 从
维 持左 右两 侧面部 对 称 状 态 。 当 一侧 面 神 经瘫 痪 后 左 右 面神经 失去 相互 拮 抗 作 用 , 口眼 歪 向健 侧 。在 病
灶 侧取 颊车 透 地 仓 ,阳 白透 鱼 腰 ,四 白透 巨 髂 , 后 之 颊 车 和地仓 之问接 正 负 电极 , 白和 巨髂 之 间 接正 负 四 电极 , 既起 到通经 活络 牵正 之功 , 又通过 电极 刺激 起到 力 学 的振动 和“ 河 ” 用 , 从 而 加速 面瘫 的恢复 。 拨 作
G 8 5型 治 疗 仪 通 电 刺 激 。 60
2 结 果
参 考 文献
[ ] 贾建 平 , 经 病 学 [ . 京 : 民 卫生 出版 社 ,0 6:3 . 1 神 M] 北 人 20 35
[ 2] 孙 国杰 . 灸 学 [ . 海 : 针 ' i 上 d] 上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 8 202 1 19 :4 - . 4 [ ] 于频 统 解 剖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9 6 3 1 3 系 M]北 人 19 :3 . [ ] 胡 新 珉 . 用 物 理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8 3 4 医 M] 北 人 2 0 :.
( 文校 对 : 春 渝 本 庞 收 稿 日期 :0 9—0 20 9—2 ) 1
度 以患 者能 承受 为度 , 每天 1次 ,0次为 1 程 , 息 1 疗 休 1 后 继续 第 2疗 程 。针 刺 部 位 常规 消 毒 , 具 一 般 天 针
选 用 0 3 m m 毫针 。 .5 m X 5 m 7 12 2 对 照组 面瘫 部 位 患 侧取 穴 及 针 刺 角度 均 同 .. 观察组 , 所不 同 的是对 照组 针 刺后 只 留 针 5 ri, 用 0 n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