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四步法治疗面瘫
针刺四步法治疗面瘫
![针刺四步法治疗面瘫](https://img.taocdn.com/s3/m/f0e9db85a6c30c2258019e7e.png)
针刺四步法治疗面瘫四步法治周围性面瘫有较满意的疗效,其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其急性发作的面瘫能在7〜10天之内获得基本痊愈(不说话,不笑的时候看不出面瘫的外在表现)。
慢性病除个别特殊情况的病人,也能在几个疗程之后得到明显好转或者基本痊愈。
这四个治疗程序为:一闭眼,二抬眉,三祛风,四正嘴。
一般的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大都按这个程序运用,慢性病人来的时候,可以根据病的具体情况从其中任何一步开始治疗,可以数步反复使用,直至好转或痊愈。
四步法的针灸处方组成及方义1.闭眼处方睛明、巨髎、颊车,加健侧的颧髎、合谷。
(1)睛明穴是主穴:面瘫多由于外来的风寒引起,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往往外邪还没有完全驱除,这时候还需要注重解表,而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穴,位置在上部,有一定的解表能力。
治疗程序中首先抓闭眼,睛明穴正在眼睛的局部,所以要重视睛明穴的使用。
(2)面瘫发病的时候,也可因为气血不足以抵抗外邪引起,巨髎、颊车属于手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对于正气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面瘫发生的时候,面部肌肉向一侧喎斜,病变部位在肌肉松弛侧,但是根据阴阳协调的认识,一侧肌肉松弛后,另一侧就会相应出现紧张。
单治疗患侧,不治疗健侧,不利于面瘫的恢复。
故在健侧选用颧髎。
颧髎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也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位置在面部中间,使面部健侧肌肉从紧张到松弛,有利于患侧肌肉的恢复正常。
合谷穴属于远端配伍,也是治疗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2.抬眉处方阳白、瞳子髎、攒竹、颧髎,加健侧巨髎、合谷。
(1)阳白是主穴:这是因为该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且是经脉在面部大曲折的部位,气机很容易在这里受阻滞。
当外邪基本祛除以后,调理经气就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少阳经经气易动,故调动少阳经气,一起动则其他经气也跟着动,有利于面部经气的运行。
阳白在眉毛正中的上方又是一个最恰当的局部穴。
(2)攒竹、瞳子髎使用的目的:①是重要的局部穴,继续起到闭眼的作用,是闭眼治疗的跟进。
针刺疗法治面瘫
![针刺疗法治面瘫](https://img.taocdn.com/s3/m/1d60ab0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b.png)
家庭医药 2017.0348传统医学针刺疗法治面瘫□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王金山刘先生的疑虑不无道理。
我们知道,面瘫,又称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等,是由局部血管受风寒或炎症刺激发生面肌痉挛,使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变性而致病,而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中枢性面瘫与脑中风有关。
当我们的体表(面部以及颈部等)受到寒冷刺激,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就会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招致面瘫,严重时嘴歪眼斜。
另外,刘先生同时患有颈椎病,颈椎病是否能引起面神经麻痹呢?答案是肯定的。
近年来,由颈椎病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逐渐被人们认识。
一些人睡眠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合适,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再加上颈肩部受寒凉刺激,部分肌肉收缩,更加重了颈椎失稳,使颈椎错位,同时引起软组织炎症、充血、水肿,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耳面神经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面神经麻痹,又称颈性面神经麻痹。
刘老原来就有颈椎病,现在又患了面瘫,可谓雪上加霜。
所以,治疗时不应顾此失彼,应双管齐下,既要治疗颈椎病,又要治疗面瘫,可见治疗的“难度”。
针灸、推拿、拔火罐以及理疗和药物等,对面瘫和颈椎病的治疗有“双重”效果。
尤其是针刺疗法,可谓“首选”。
那么,面瘫发病后多长时间针刺为好?目前尽管有多种说法,但比较统一的观点则是在发病后的5~7天。
急性期不宜针刺面瘫主要是因风寒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缺血而致茎乳突孔内急性大量化脓性面神经炎,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髓鞘与轴突变性。
一般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
急性期治疗应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机能恢复为原则。
如果病初起即给予强烈的针刺,会加重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严重的可导致面神经坏死。
5~7天后,神经水肿及炎症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再给予针刺为宜。
若初起时必须给予针刺,针法不宜过强,宜浅刺,一周后才酌予平刺透穴或斜刺。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速治疗法,配合中药效果好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速治疗法,配合中药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9bfa2c3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b.png)
周围性面瘫的针刺速治疗法,配合中药效果好
今天下午28岁的袁女士以左侧面部麻木一天就诊。
鼻唇沟明显向右偏斜,左眼闭合尚可。
昨天下午袁女士在门口过道处聊天受风寒所致,近期无感冒,诊断为周围性面瘫。
针刺治疗:取大椎穴,大杼穴,患侧肩井穴,曲池穴,手三里穴针刺。
术毕觉左侧肩颈部轻松舒服很多。
然后予以天麻,升麻,当归,细辛研末口服善后。
讨论:由于患者初得周围性面瘫,因风寒所致,其肩井穴内侧有明显瘀阻现象。
大椎穴为手三阳和足三阳交汇处,也是道家所说的风寒关。
大杼穴是手三阳交汇穴,是膀胱经重要穴位之一。
肩井穴是胆经和三焦经交汇穴。
曲池和手三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穴。
取以上穴位可以振奋阳气,疏散风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中医认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含大肠经和胃经;身体一侧的病痛可以取胆经,胆为中正之官,取胆经效果很好;大椎穴,大杼穴曲池穴都可以退热散寒,对颈部肌筋膜紧张有很好缓解作用,间接舒缓面神经出口处的张力,减轻面神经水肿,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中药是经验方,有改善局部微循环的活血化瘀作用,对面瘫效果很好。
四步法治疗面瘫
![四步法治疗面瘫](https://img.taocdn.com/s3/m/2405dbe881c758f5f61f67d6.png)
四步法治療面癱這裏說的面癱指周圍性面癱,中樞性面癱的可以參照這種治法進行。
本病的病因以外因爲主,主要爲寒、熱、風。
據許志堅氏等報導的110例病人,其中有40例是被風吹後引起的,可見風邪又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當然,病毒感染,中耳乳突炎等五官科疾病,梅毒等均可引起面神經的損害,但大多數找不到確切的原因。
目前西醫認爲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爲骨質的面神經管道剛能容納面神經通過,一旦面神經有缺血、水腫,則會造成神經腫脹壓迫,導致神經變性,使神經支配失常,從而引發面癱。
如《靈樞•經筋》認爲:“足陽明之經……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
”內因主要是經絡不通,正氣虛弱,痰濕流注而致,如《醫門法律》說:“口眼歪斜,面部之氣不順也。
”《類證治裁》說:“口眼歪斜,血液衰固,不能榮潤筋脈。
”《針灸大成》認爲“醉後臥睡當風,賊風竄入經絡,痰飲流注,或因怒氣傷肝,房事不節,故得此症。
”本病所涉及到的經脈主要是陽經,如手、足陽明經,手太陽經。
當前的動態是:1、發病情況:多見於單側發病,從我們收集到的5000多例報導來看,也僅1例爲雙側性面癱。
其中左側面癱爲2235例,右側爲2173例,其餘在報導中情況不明,左側略高於右側,但無明顯差異。
2、療效:目前以針灸療法較爲滿意。
一般來說有效率在90%以上。
但是治癒率約在65%左右。
近年來治癒率有所提高,約爲73.4%。
但是本病有自然恢復能力,大約在60%左右的患者能自然恢復獲得痊癒。
從這一數位來看,雖然幾乎所有的針灸醫生都治療過面癱,而且都自認爲效果不差,但需要學習的空間仍然很大。
四步法治面癱有比較滿意的療效,其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其急性發作的面癱能在7-10天之內獲得基本痊癒(不說話,不笑的時候看不出面癱的外在表現)。
慢性病除個別特殊情況的病人,也能在幾個療程之後得到明顯好轉或者基本痊癒。
四步法指治療面癱時的四個治療程序,即一閉眼,二擡眉,三祛風,四正嘴。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83f5ea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2.png)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发布时间:2022-12-09T02:22:30.92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9期作者:李建[导读] 面瘫的主要特征就是脸部肌肉群运动能力存在障碍,主要症状是嘴歪眼斜李建渠县中医院, 四川达州 635200面瘫的主要特征就是脸部肌肉群运动能力存在障碍,主要症状是嘴歪眼斜。
另外此病症属于多发症、常见病,且不受年龄影响。
人体的面部神经左右一致,由脑干发出,进入面部后划分为五个分支,遍布整个面部,对面部肌肉进行支配,在正常情况下,面部神经是受大脑支配的,因此面部运动可以被随意控制,也不会出现症状。
而面瘫病患脸部一般无法顺利进行抬眉、鼓嘴和闭眼等基本动作。
众所周知,应对面瘫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针灸治疗,并且针灸也是公认治疗面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这是基于面瘫早期,而针灸治疗面瘫的妙招有哪些呢?下面将带大家走进面瘫针灸治疗知识。
1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首先,针对针灸能否完全治愈面瘫这一观点还不好下决断,因为面瘫具备一定自愈情况,部分病患经过针灸治疗之后确实可以治愈面瘫症状,然而这不完全代表是依靠针灸治好的面瘫,因为也有一定概率是面瘫自愈了。
虽然如此,现阶段针灸治疗面瘫症状的医疗工作也一直在进行。
其次,若想借助针灸治愈面瘫,对医生手法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尽可能挑选医疗水准较高的医院和医生接受针灸治疗,在进行针灸时无须再添加其他药物,确定好相应穴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针灸治疗面瘫一般应用一组穴位,治疗的时候选择这组穴位中的四个或是三个实施针刺。
通常用的穴位有太冲穴、风池穴和合谷穴,用泻法,迎香穴、牵正穴和下关穴可以应用平补平泻法,通过针灸治疗,再围绕手法,进行治疗期间不用再加电针或是药物。
针灸治疗方法的依据是祛风通络。
在处方方面有以下穴位:迎香穴、牵正穴、颊车透地仓穴、太冲穴、下关穴、地仓透颊车穴、风池穴、合谷穴、承浆穴以及夹承浆穴。
针刺时选择三到四个即可。
在方法方面有以下几种:加减疗法、抽针法以及平补平泻法。
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
![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4d38f55901020206409c60.png)
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颈椎骨骼错位30%:面瘫的根源在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挛而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心理因素20%:心理因素易引发面瘫: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1、体针法:操作:每次选常用穴4-5穴,备用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可根据透刺二穴间距离选针,经常用作透穴的穴位为地仓透四白、太阳透丝竹空等。
对于治疗面瘫需要迅速进针,缓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如透穴,以针尖到达上穴后再刺入o.3寸左右为宜.翳风穴斜向上刺,以面部出现针感为宜,睛明穴用5分长毫针浅刺o.i~o.2寸。
2、电针法:操作:每次选2-3个常用穴,备用六一般选1~2个.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椎拿数次。
治疗面瘫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宜针阳白向下透刺至眉毛中部,迎香向上刺全眶下;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斜。
这对于治疗面瘫是非常有帮助的。
3、针罐法:操作:治疗面瘫常用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备用穴为透针所到的止穴,根据主穴的需要而定。
第一组阿是穴,以28~30号毫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运针l~2分钟后,出针。
然后在阿是穴拔罐10分钟左右。
疾病的治疗上,第一种治疗方式就是可通过保守治疗措施,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另外就是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疾病的治疗上,第二种方式就是物理治疗措施,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
还能通过按摩,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适当针灸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6b0c49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d.png)
针灸治疗面瘫有妙招我国各个地区气候区别比较明显,如果个人身体保护不当,过度吹风极易造成面瘫,面瘫患者不仅无法闭合眼部肌肉,还会出现面部一侧肌肉松弛、嘴歪、流口水等症状,虽然面瘫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风险和影响,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仍然会造成脸部表情功能受到损坏,所以面瘫的治疗十分重要。
面瘫症状面瘫又被称为面部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为"吊线风”,从本质上来看,面瘫是指面部的神经受到损害,造成面部表情肌肉群体运动出现障碍,面瘫根据特点主要分为中枢性面瘫以及周围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病症产生概率相对较大,所以本次将针对此种面瘫病症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额头纹路消失、眼部肌肉无法正常闭合、口角歪斜等,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口唇与脸颊等位置的不适感,尤其在进食过程中,无法自主吞咽所有的食物,导致食物残渣经常处于病患的口齿与脸颊间隙中,除此之外,面瘫还伴有耳内轻度疼痛、味觉减退、唾液分泌异常等负面症状。
面瘫病症的形成原因主要由于面部中风导致面部位置的血液循环不畅通,造成面部严重缺血,进而引起面部神经麻痹,发炎严重甚至出现坏死,使面部的肌肉无法受到大脑的控制,出现下垂,松弛等现状。
面瘫治疗方法(一)甩针挂钩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首先使用28号五寸的不锈钢针,由病患脸部一侧的频车穴入针,钢针初入时针灸深度要略深,随后渐入渐浅,同时钢针在入穴时要使用食指按压皮肤,另一只手握住钢针一端向同一个方向旋转,持针的手要大力向外一甩,确保面颊的皮肤能够堆积出现紧缩褶皱,以此保证面颊皮肤逐渐恢复正常,此时让患者自行捏住钢针一端,并保持原本针刺深度不变,针灸20分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让患者松手,而医生要手握钢针一端向耳后方向针刺,一松一紧数次后用力甩出。
(二)三睑法由于此种方法需要保证穴位的精准性,所以在针灸之前要明确针灸位置,找穴的方法将以拇指放在耳后突出边缘向下缓慢落至穴位处并保证停止不动,同时选择一寸五分钢针,针对眼球方向至少次入一寸左右深度,如果穴位寻找准确并针刺深度准确时,则可以将无法闭合的眼睑恢复如初。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10b0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4.png)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面瘫是由于面部神经麻痹或损伤引起的面部表情肌肉无力或功能障碍的疾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面瘫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针灸诊断针灸治疗面瘫首先要进行针灸诊断,包括判断病情的轻重、部位、原因等。
通过仔细观察面部的麻痹程度、表情肌是否收缩、眼睑是否能完全闭合等指标来评估病情。
同时,还需要考虑面瘫的病因,例如感染、损伤、神经炎等。
二、针刺穴位选择1. 常用穴位主要穴位包括足阳明胃经的迎香、四白、阳白、地仓和阳溪,手阳明大肠经的二间、内关和合谷。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其他穴位如曲池、印堂等。
2. 特定穴位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来辅助治疗。
例如,若面瘫是由于寒湿侵袭引起的,可以选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和巨髎穴;若面瘫是由于湿热蕴结引起的,可以选用足阳明胃经的阳辅和食窦穴。
三、针灸方法针灸治疗面瘫主要采用经络穴位的刺激,常用的方法包括:1. 丁针刺激法用丁针(即针柄粗细适中,针身较长的针)快速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左右,每天2-3次。
这种方法刺激力强,适用于严重面瘫的治疗,但需要专业医生来操作。
2. 点刺激法用细针或针刺按摩器点刺患侧的穴位,每次约5分钟,每天2-3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轻度面瘫的治疗。
3. 针刺留针法选择穴位后,用细针刺入约1-2厘米深,并旋转针头,然后将针头留在穴位上,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刺激时间,对面瘫的治疗效果较好。
四、配合其他疗法1. 配合康复训练面瘫的康复训练是针灸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康复训练包括面部肌肉按摩、面部表情训练、舌运动训练等,有助于恢复面部表情的功能。
2. 配合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面瘫常用的方剂有桃核扬肤散、通窍活络丸等。
这些中药可以改善面部微循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从而加强针灸的疗效。
3. 配合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电针、拨筋、拍打等可与针灸相结合,促进面部神经的恢复。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bd7b6f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c.png)
针灸面部中风(面瘫)的治疗面部中风,又称“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周围性面瘫又分为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中枢性面瘫(核上性)与周围性面瘫(核下性)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面神经管内损伤与管外损伤的鉴别缓缓掀开大海的一角,公众号:央草的学习笔记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运动传导通路|教学大纲分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多数表现为面部额纹变浅、眼不能闭、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以下介绍面部中风的针刺治疗:!针刺患侧穴位前,建议先针健侧20分钟;对侧合谷:在头面部下针之前,要先刺对侧合谷,刺合谷有麻醉作用,可减轻在头面部针刺的痛感;地仓透颊车:3寸针透刺,平补平泻;!面瘫所致的嘴歪、流涎,在针刺地仓时必须用透针,eg:地仓透颊车;But半身瘫痪所致的嘴歪、流涎,针刺地仓的方法有所不同:单刺地仓,张口进针,穿透脸颊,像“拉锯”一样行针,如此刺地仓 2-3次即可改善;太阳:眼尾与眉尾延长线交点凹陷处,直针浅刺;阳白透鱼腰:将阳白下皮肤捏起,针尖从阳白穴入,刺到眉毛中间的鱼腰;!一说阳白位于眉上1寸,以“离穴不离经”为原则,二者皆在瞳孔直上;对侧解溪:久病者,用迎随补泻--补法,随经向下斜刺;!上眼睑闭合由足阳明胃经管理,解溪为胃经母穴,久病=虚症,“虚则补其母”;对侧内庭:新病者,迎随补泻--泻法,逆经向上斜刺;人中(水沟):向上斜刺,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编者注:人中位置一说于上、中1/3交界)承浆:唇下正中凹陷,舌强不语、语言不利,下针时张口;廉泉:对着舌根方向刺入1寸--1.5寸,舌强不语;!经治疗面部回正后,需再刺人中、承浆几次,起固定作用,不然容易歪向另一侧;偏方:用新鲜的鳝鱼血涂在患侧面部,可拉着歪的脸回正;!满头大汗,并对着冷气(电风扇)吹,易患面部中风,so流汗就要透发,不要让汗水停滞在皮下,否则不要流汗;!中风后针刺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一周之内效果最佳,针灸+中药对面部中风的治疗效果→“百发百中”;。
面瘫怎么办,针灸来帮忙
![面瘫怎么办,针灸来帮忙](https://img.taocdn.com/s3/m/859baf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a.png)
面瘫怎么办,针灸来帮忙发布时间:2021-07-22T15:46:53.5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先礼红[导读] 面瘫怎么办,针灸来帮忙先礼红(泸州市江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面瘫是一类以一侧口眼斜为主的症状,本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患者常见症状急性发作,多以在睡眠醒来时感觉一侧的面部肌肉麻木、板滞、瘫痪,鼻唇沟变浅、眼裂变大、额纹消失、口角下垂且歪向一侧、患侧面部不能皱眉、闭目、蹙额、露齿及鼓颊等;部分面瘫患者在起初患病时耳后感觉疼痛,可见患侧舌前2/3的味觉丧失或消失以及合并听觉过敏等其他症状。
当前临床针对面瘫的治疗多以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消除其面神经水肿、炎症等干预手段。
中医对于面瘫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历史悠久,中医认为,营卫空虚、正气不足、风寒外邪侵入可导致发生面瘫,因此,中医上强调采取温通经络、活血祛风等干预方法。
临床发现,针灸在面瘫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价值。
本文以向读者们科普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为本病患者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一、针刺法治疗面瘫(一)常规针刺疗法常规针刺疗法强调以祛风通络、调和气血治法,取穴包括颊车穴、地仓穴、下关穴、阳白穴、翳风穴、合谷穴及风池穴等主穴。
搭配大椎穴、迎香穴、攒竹穴、承浆穴、水沟穴、廉泉穴等穴位,取穴宜取患侧穴位。
经常规针刺可有效改善面瘫症状,促进面部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二)分期针刺疗法面瘫疾病在临床上依据病情状况具体可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等时期。
对于不同时期所采取治疗方法存在差异,临床经验认为,在面瘫急性期(一般在患病1 周以内),以局部毛刺结合超短波疗法干预;在面瘫静止期(一般在患病后1~2周以内),以电针结合闪罐治法;在面瘫恢复期(一般在患病后2周~1个月以内),以针刺合谷穴结合温和灸治法;在面瘫后遗症期(一般在患病后1个月),以直针刺、攒刺等针刺疗法。
(三)特殊取穴针刺疗法当前也有研究者针对面瘫患者采取针刺跷脉交会穴等特殊穴位以治疗面瘫,相关研究显示,特殊取穴针刺疗法在本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
面瘫针灸方案
![面瘫针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9ee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f.png)
面瘫针灸方案概述面瘫指的是由于面部神经发生病变而导致的面部肌肉麻痹现象。
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经在面瘫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档将介绍面瘫针灸方案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医生和患者正确地进行面瘫的针灸治疗。
步骤1. 患者病情评估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了解病史、观察面部肌肉麻痹程度、查看舌苔以及听力检查等。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针灸方案。
2. 针刺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医生将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针刺。
通常情况下,面瘫的治疗使用的主要穴位包括足三里、四白、迎香、阳白、阳辅、阳池等。
针刺时需要注意准确找到穴位,并采用无菌的针具。
3. 针灸治疗操作3.1. 检查针具是否无菌,并将针具取出。
3.2. 根据选择的穴位,在皮肤表面进行消毒。
3.3. 使用适当的针刺技巧,将针具插入穴位中。
插入动作需要轻柔、稳定,并注意不要刺伤深层组织。
3.4. 调整针刺角度和深度,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3.5. 确保针具插入穴位后不会移动,并采用适当的手法进行操作,如轻微旋转、提插或加压等。
3.6. 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患者情况可以调整治疗时间。
4. 针灸治疗注意事项4.1. 针刺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稳安静的姿势,并配合医生的操作。
4.2. 针具在穴位中的插入深度要适当,不可太深或太浅。
4.3. 针具在穴位中的角度要合适,避免刺激到其他组织。
4.4. 注意针具的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4.5. 针灸治疗期间,避免受凉或着凉。
4.6.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风险与注意事项针灸治疗虽然在面瘫的治疗中有效,但仍然存在风险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针刺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不得擅自进行。
•针具需进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针刺过程中需注意穴位选择和操作技巧,避免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
•面瘫患者在针灸治疗期间应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坚持治疗过程中的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刺血治疗面瘫方法
![刺血治疗面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ef47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d.png)
刺血治疗面瘫方法
刺血治疗面瘫是中医的一种常见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经络的畅通,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刺血治疗面瘫的具体方法:
1.选取穴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等。
2.准备工具:刺血需要使用专用的刺血针,可以在中医药店或医院购买。
3.消毒:在刺血前需要对针头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4.插针:将刺血针插入穴位,然后用旋转的方式使针头刺入经络深处,同时要注意不要刺到内脏器官。
5.留针:将针头留在穴位上,一般留针的时间为15-30分钟。
6.拔针:在留针结束后,用旋转的方式慢慢拔出刺血针。
需要注意的是,刺血治疗面瘫是一种比较独立的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刺血过程中,需要注重消毒和安全,以免出现并发症。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26f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第1篇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因面神经受损导致的肌肉麻痹症状。
中医认为,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肝风内动等原因引起。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悠久的历史,疗效显著。
本方案旨在规范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安全。
二、治疗原则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整体调理:注重调整患者整体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 局部治疗:针对面部麻痹肌肉,采用针灸、拔罐等方法,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三、治疗方案1. 针灸治疗(1)取穴原则:以手足阳明经穴、督脉穴、局部阿是穴为主。
(2)常用穴位: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
(3)操作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4)辨证加减: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调整穴位及操作方法。
2. 拔罐治疗(1)取穴原则:以局部阿是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
(2)常用穴位:风池、肩井、大椎、肺俞、膈俞等。
(3)操作方法:采用闪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4)辨证加减: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调整拔罐部位及操作方法。
3. 中药治疗(1)内服:根据患者辨证,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2)外用:选用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或药敷,敷于患处。
4. 其他治疗(1)理疗:采用超短波、磁疗等方法,促进面部肌肉功能恢复。
(2)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促进康复。
四、治疗周期1. 急性期(发病1-2周):每日1次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次。
2. 恢复期(发病2周-3个月):隔日1次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0次。
3. 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后):每周2次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3个月。
五、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2. 针灸治疗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3.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撷要
![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撷要](https://img.taocdn.com/s3/m/22e7940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b.png)
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经验撷要贝尔面瘫是一种面部神经运动障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目前,针刺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贝尔面瘫的康复中。
王寅教授是针刺治疗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治疗经验,为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将介绍王寅教授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经验撷要。
一、针刺选择王寅教授强调,对于贝尔面瘫患者,针刺治疗的选择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立竿见影的【曲池】穴、【阳白】穴、【颧髎】穴、【四白】穴等经典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二、操作技巧在针刺操作中,王寅教授强调以折直原则为基础,即在针刺穴位时,要在针入皮肤前先将针尖弯曲,然后再将其恢复原状,这样可增加针刺的刺激力度,提高治疗效果。
针刺时,要注意掌握针刺的方向和深浅,以及针刺的速度和频率等。
王寅教授还强调了注刺的重要性,即在针刺过程中要感受到病灶部位的抵抗感,以达到调节阴阳、活血化瘀的效果。
三、刺后护理针刺治疗后,王寅教授强调患者不能累着风、受寒,要注意保持温暖。
患者还需注意面部的保护,避免面部受到外力的撞击和摩擦。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充分的休息和良好的心态。
四、辅助疗法除了针刺治疗外,王寅教授还推荐患者进行辅助疗法,如中医药汤剂或中成药的口服治疗。
可以采用跨刺、艾灸、拔罐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适量的运动疗法对于促进面部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针灸常规疗程针刺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一般为10-15次疗程。
在大部分病例中,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可在疗程结束后得到显著改善,且不伴有明显并发症。
但需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存在差异,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更多的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王寅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治疗方法,为众多贝尔面瘫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的治疗经验撷要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针刺治疗在贝尔面瘫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那些事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那些事](https://img.taocdn.com/s3/m/8dd134f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48.png)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那些事面瘫是指患者面部神经系统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其面部肌肉出现瘫痪,是一种面部神经缺失造成的临床症状。
在人体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这些系统辅助人体完成相应的日常功能,其中面部神经系统是从头部神经中枢发出,到达面部各个部位,控制面部肌肉完成各项动作,当面部神经系统中任何一处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就会导致面瘫的发生。
此类疾病的患病人群涉及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属于一种高发性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有脑卒中、颅内感染、肿瘤等因素,尤其是在季节变换交替时此类疾病更容易发作。
今天咱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知识。
一、什么是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面瘫的一种,是由于患者面部神经系统受到非特异性的炎症感染,从而导致面部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从而引起周围性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出现面部肌肉瘫痪。
此类疾病患病人群涉及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大多数患者为面部一侧发病,双侧发病的患者较为少见,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无法完成眼睛闭合、无法完成鼓腮的动作等,该疾病在发病后会呈现出持续加重的情况,在患病2周左右达到顶峰,之后病情会逐渐得到缓解[1]。
二、周围性面瘫发生的原因?周围性面瘫的发生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在季节变换的时候不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进行保护,在身体受到风寒侵袭时就容易发病。
另外当患者面部神经系统受到病毒感染时,也会造成其面部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从而导致给神经系统供养的血管出现痉挛,使患者面部神经由于缺血而出现水肿的临床症状,会严重影响其恢复效果。
1.什么是针刺?针灸是中医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灸是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该治疗方式分为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是通过使用特制的针,并采用中医特有的手法刺入人体相应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通过使用灸草在患者身体相关穴位的表面进行烧灼、熏烫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通过中医学理论中辨证的方式进行诊断,采用针灸中的针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2]。
我治面瘫快效针法:
![我治面瘫快效针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d7c0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a.png)
我治面瘫快效针法:
扎针的顺序:手针是健侧耳侧针是患侧。
第一针健侧新合谷,用0.35x25,直刺5~8分,新合谷深度为掌骨的三分之一,要求扎出针感,最好针感放射到拇指端。
第二三四针针耳侧,第二针耳上穴,平刺针朝该侧眼睛与眉毛之间的方向。
第三针听宫穴平刺朝该侧鼻孔方向,第四耳垂根穴平刺朝该侧下嘴唇方向。
头面针都是用0.35x50,2寸针。
这耳前三穴进针平刺向前。
耳前脸部三针不用提播捻转,平刺到筋膜下就行。
第五针是百会,百会针靠前五分向后贴骨滑行一寸半。
扎上针后让患者尽量张嘴,鼓气,瞪眼,闭目,做一会休息一会。
效果很快。
治疗时先点按面瘫反射区,三叉神经反射以提高疗效,反射区在健倒足大拇指外侧面,与第二足趾末端相邻。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https://img.taocdn.com/s3/m/e5443a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a.png)
董氏针灸处方之【面瘫】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面瘫·处方】【三泉,灵骨,侧三里、侧下三里,三重,木斗木留,患处点刺放血】临床上健侧取穴,单侧扎针,一天扎一次。
【穴位位置图】【面瘫·案例分享】1.【面瘫】患者。
针刺:驷马,三重,三泉,侧三里,灵骨,侧三里。
好转9成。
2.男,48岁。
吹空调受风邪致【右部面瘫】,口歪眼斜,右手抖动。
针刺:健侧三顶,三泉,上三黄,侧三里,侧下三里,木斗,木留,健侧腕顺,上三黄,肾关,火主,火硬,耳尖及痛点刺血。
痊愈。
3.女。
【面瘫】,口歪眼邪。
针刺:灵骨,大白,手解,三泉,侧三里,侧下三里,驷马,四花,三重,病位舌下放血。
三次好转7成。
4.女。
【右侧面瘫】,右侧眼睛不能闭合,鼓腮嘴角漏。
针刺:健侧三重,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足驷马,灵骨,大白,患侧痛点刺血拔罐。
两次见效,眼睛能闭合,喝水嘴角不漏水。
5.男,40岁。
【面瘫三个月】,多处治疗无效。
针刺:灵骨,大白,重魁,三泉,侧三里,侧下三里,三重,木斗,木留。
一个月基本痊愈。
6.【面瘫】。
针刺:肩六,灵骨,大白,重魁,侧三里,侧下三里,木斗,木留。
7次基本痊愈。
7.晨起【左脸木讷】,类似面瘫,原因不明。
针刺:木穴,二角明,土水,肩六,灵六,驷马,三泉,三重,木斗,木留。
针下脸部开始发热,50分钟症状完全消失。
8. 【面瘫】。
针刺:三泉,三重,驷马,肝灵,木斗,木留,火主,火硬,水通,水金。
基本恢复正常,治疗中。
9.女,77岁。
【7岁面瘫至今】,面部歪斜严重。
针刺:三泉,上三黄,下三皇,三重,火主,火硬,侧下三里,腕顺,灵骨,大白。
10分钟,一次明显好转。
10.分享一下刚治疗了一个【中风面瘫】的女患者,嘴角说话漏风,喝水漏水,取穴肩六,三泉, 三重,侧三里侧下三里,木斗留,患侧火主硬牵引。
面瘫针灸方案
![面瘫针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719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4.png)
面瘫针灸方案1. 简介面瘫是一种导致面部肌肉失去活动能力的疾病,常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面瘫针灸方案是一种针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本文将介绍面瘫针灸方案的基本原理、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针灸原理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治疗疾病。
面瘫针灸方案主要通过刺激面部和头部的经络和穴位,调节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神经传导和气血流动,从而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3. 治疗流程面瘫针灸方案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望诊和问诊医师首先会进行望诊和问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听取患者的症状描述以及了解病史,来确定面瘫的类型和程度。
3.2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诊断,医师会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太阳穴、迎香等。
3.3 针灸操作医师会使用细针刺入选定的穴位,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和组织。
针灸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刺入、转动、提插等。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针灸效果进行调节。
3.4 并刺疤法有些患者可能会通过并刺疤法进行治疗。
医师会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划破、出血和疤痕形成,以加强穴位刺激和疗效。
3.5 疗程和频次面瘫针灸方案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治疗。
每次治疗的时间和频次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周1-3次,连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
4. 注意事项在接受面瘫针灸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选择医生时,要选择有丰富针灸经验和资质的专业医师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习惯。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外界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者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5. 结论面瘫针灸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神经功能的修复。
动静针刺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动静针刺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https://img.taocdn.com/s3/m/e4c4f723af45b307e87197aa.png)
1.动静针刺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为WHO较早认定的针灸适应证之一,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但因面瘫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仅用单一不变的方法治疗很难进一步提高疗效。
有鉴于此,针对面瘫患者分期特点,及时给予分期动静针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治疗方法1.1急性期,(发病1周内,),:以局部毛刺配合超短波治疗。
磁美容针浅刺患侧阳白、攒竹、太阳、地仓、颊车、颧髎等穴,2~,3分,同时,30号1,.,5寸毫针直刺双侧合谷、足三里,,均不捻转提插,,静留针15,m,i,n。
留针期间,,用梅花针轻叩患侧翳风、额头、眼周、口周及面颊部,以皮肤微红为度。
起针后配合超短波疗法,,给予无热量即输出量在,50,mA以下,,15,m,i,n,/次。
1次,/d,,,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进行下个疗程。
1.2静止期,(发病,1,~,2周内,),:治疗以电针、闪罐为主。
主穴:,双侧合谷、足三里,,患侧阳白、太阳、四白、颧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风池。
随症配穴:,不能皱眉加攒竹,,流泪加睛明,,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
每次选5~,6穴,,用30号,1.5寸毫针直针透刺,,快捻速进,,得气后接电针疏密波,以患者面部肌肉微微抽动为宜,,留针30,m,i,n,。
起针后,,在患侧阳白、下关、颧髎、地仓4穴反复闪罐10余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1次,/d,,,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进行下个疗程。
1.3恢复期,(发病2周,~,1个月,):治疗以合谷刺、,温和灸为主。
面部以患侧阳白、,颧髎、,地仓三穴为进针中心,用,30号1,.,5寸毫针各向三个方向透刺,,针刺轨迹形同鸡爪:,阳白分别透刺攒竹、,鱼腰、,丝竹空,,颧髎分别透刺下关、,牵正、,颊车,,地仓分别透刺迎香、,水沟、,承浆。
远端配合直刺合谷、,太冲二穴。
动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四步法治疗面瘫
四步法治周围性面瘫有较满意的疗效,其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
其急性发作的面瘫能在7〜10天之内获得基本痊愈(不说话,不笑的时候看不出面瘫的外在表现)。
慢性病除个别特殊情况的病人,也能在几个疗程之后得到明显好转或者基本痊愈。
这四个治疗程序为:一闭眼,二抬眉,三祛风,四正嘴。
一般的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大都按这个程序运用,慢性病人来的时候,可以根据病的具体情况从其中任何一步开始治疗,可以数步反复使用,直至好转或痊愈。
四步法的针灸处方组成及方义
1.闭眼处方睛明、巨髎、颊车,加健侧的颧髎、合谷。
(1)睛明穴是主穴:面瘫多由于外来的风寒引起,急性病人来诊的时候,往往外邪还没有完全驱除,这时候还需要注重解表,而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穴,位置在上部,有一定的解表能力。
治疗程序中首先抓闭眼,睛明穴正在眼睛的局部,所以要重视睛明穴的使用。
(2)面瘫发病的时候,也可因为气血不足以抵抗外邪引起,巨髎、颊车属于手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对于正气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面瘫发生的时候,面部肌肉向一侧喎斜,病变部位在肌肉松弛侧,但是根据阴阳协调的认识,一侧肌肉松弛后,另一侧就会相应出现紧张。
单治疗患侧,不治疗健侧,不利于面瘫的恢复。
故在健侧选用颧髎。
颧髎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也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位置在面部中间,使面部健侧肌肉从紧张到松弛,有利于患侧肌肉的恢复正常。
合谷穴属于远端配伍,也是治疗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2.抬眉处方阳白、瞳子髎、攒竹、颧髎,加健侧巨髎、合谷。
(1)阳白是主穴:这是因为该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且是经脉在面部大曲折的部位,气机很容易在这里受阻滞。
当外邪基本祛除以后,调理经气就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少阳经经气易动,故调动少阳经气,一起动则其他经气也跟着动,有利于面部经气的运行。
阳白在眉毛正中的上方又是一个最恰当的局部穴。
(2)攒竹、瞳子髎使用的目的:①是重要的局部穴,继续起到闭眼的作用,是闭眼治疗的跟进。
②攒竹又能继续调动足太阳经的经气,以去余邪;瞳子髎是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又能调动胆经的经气,有助于面部经气的调动。
(3)健侧选用巨髎,仍然是为了从另一个地方让健侧面部肌肉松弛,而且补充阳明经气。
合谷换成对侧是为了避免耐针性的产生,作用仍然是远端配伍。
3.祛风处方风池、丝竹空、头维、大迎、合谷,加健侧颊车。
(1)风池是主穴:这是因为面瘫治疗到这个时候,面部的喎斜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恢复,即将进入最后的总攻阶段,在这之前需要将体内的邪风完全去掉。
风池穴既能驱散外风,又能祛除内风,所以在祛风阶段成为主穴。
(2)丝竹空是抬眉的继续:该穴又是手少阳经的起始穴,使调动经气的作用得到延伸。
(3)大迎、头维是面部阳明经的气血流通关键穴,大迎在阳明经气血分流的位置上,头维是阳明经气血布散到头部的终点穴,有利于阳明经气血的流通。
(4)健侧选用颊车,是为了配合患侧阳明经穴位的作用,共同达到打通阳明经的作用。
也是从另一个部位上使健侧肌肉松弛。
合谷又换成另侧是为了避免耐针性的产生,作用仍然是远端配伍。
4.正嘴处方人中、承浆、地仓、下关、合谷,加健侧大迎。
(1)承浆和人中是主穴:但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根据情况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
这是面瘫治疗的最后一步。
实际上这时候口喎已经大大减轻,使用承浆或人中,一方面它们也是局部穴,还主要是为了调动任脉和督脉的作用,最后使口喎得到纠正。
(2)地仓、下关是协助纠正口喎的重要穴位:它们又是阳明经上的穴位,继续使阳明经的经气顺利流通,以加速口喎的恢复。
(3)健侧的大迎穴是为了配合患侧通阳明经的目的而设,也是从另一个部位松弛健侧面部肌肉的穴位。
(4)合谷又换成另侧,是为了避免耐针性的产生,作用仍然是远端配伍。
治疗要点的解释
1.为什么要分四步治疗?
(1)分步治疗主要是符合三八规律的要求,以提高针刺效果。
根据三八规律,每个穴位不要
连续针剌8次(天)以上,而面瘫的治疗最快也得7〜10天,长时间连续针刺某些固定的穴位容易出现耐针性,治疗效果会减弱。
分步治疗就可能避免这一现象。
(2)分步治疗的每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治疗目的,在复杂病情面前增减穴位就有一定的主题,穴位精干,重复使用的可能性较小。
以免什么地方的问题都想解决,什么都效果不好。
(3)面瘫病虽然只是面部的问题,但仍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2.为什么要从闭眼开始治疗?
(1)虽然面瘫病人最关心的是口角喎斜,但是口角喎斜的恢复不是很短时间之内能够明显看出来的,要在瘫痪的面肌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时候才有可能。
而因眼睑下垂无力产生的眼裂,恢复相对比较容易。
(2)让病人将注意力集中在眼裂的恢复上,而眼裂的恢复是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看到效果的,有利于减轻口角喎斜在心理上的压力,有利于对整个疾病的治疗,。
也有利于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
(3)实际上在治疗眼裂的时候,整个面瘫的治疗也在进行,并不影响治疗的进程。
3.为什么要在健侧选用穴位?
(1)左右阴阳协调的需要。
(2)有时双侧面瘫,左右的轻重程度可能不一样,看起来像单侧面瘫,若仅治一侧,会出现面瘫看起来更严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3)有时属于一侧面部肌肉痉挛,也会出现面瘫,但其瘫痪侧正好是健侧,与一般的面瘫恰恰相反,若仅治一侧,可能将健侧当成患侧进行针刺,结果会使瘫痪更加明显。
故在双侧均进行针刺,有利于面瘫的恢复。
4.刚刚发作的面瘫是否可以治疗?
刚刚发作的面瘫由于正处于发展期,针刺的效果不明显,甚至面瘫继续发展,会使患者误认为医生水平不高,故曾有人认为这时没有必要进行针刺疗法,只有等急性期过后再进行针刺治疗为好。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有以下两点可以说明:
①刚刚发作的面瘫确实处于发展期,但是任其发展,面瘫的喎斜会加大到最大程度,会给将来的治疗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更长的时间。
假若能控制面瘫的发展,面瘫的喎斜程度相对会较少,以后的治疗会相对容易一些。
②刚刚发作的面瘫主要是外感引起,有如外感病一样,是需要治疗的,而且这时候祛除外感有利于控制病情,所以应该进行针灸治疗。
只是这时候以治疗外感为主,口眼喎斜的治疗为辅而已。
一般针灸1〜2次就能使外感消除。
5.针灸治疗什么时候结束为好?
曾有人认为:针灸治疗到面瘫的口眼喎斜差不多恢复正常的时候就停止针灸,以免出现面瘫向健侧发展。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会,只要治疗得法一般不会出现这类情况。
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很好的注意阴阳协调关系引起。
因为面瘫的时候,健侧一般处于紧缩或痉挛状态,假若没有恰当的治疗,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疲劳,出现突然松弛,而患侧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肌肉张力开始恢复,这样一来面部肌肉就会向原先的患侧喎斜。
避免的方法就是在针刺的时候既要治疗患侧,也要顾及到健侧,使阴阳能够协调统一。
所以说针灸的治疗一直可以到进行到疾病基本痊愈为止,或者痊愈为止,或者患者满意为止,并没有必要作硬性规定。
针刺治面瘫有极好的疗效,可以做为该病的首选疗法。
根据自已多年治疗夲病的体会,概括说明以下几点:1.針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见效快,中枢性面瘫效果差,故治疗前正确的诊断很重要。
2.针刺时机的把握: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要尽早。
疾病发生后有时会进行性加重,当病发展至极点,趋于稳定之时,即可开始治疗。
大约是罹患3-5天后开始即可。
3.取穴:宜少不宜多。
我很少用l0个以上穴位,常用阳白,太阳,颧髎,地仓透颊车,合谷。
面部诸穴刺激不宜过重,阳白向下平刺,地仓取二~三寸长针平刺透颊车,一针多穴,单向捻針,轻提。
合谷应取健侧。
4.嘱病人睡眠,外出的注意保暖,保护眼晴。
5.针刺治疗疼痛逐渐增加,为向愈佳兆,鼓励患者坚持,勿因疼痛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