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一讲上1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17页)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17页)

40、答: { 1 } 开始放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 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开始了解西方,学习 西方,并提出了一些学习西方的方法。{ 2 }仍 然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 理由:1、主要代表人物均属封建官员或地主 知识分子。2、学习西方的主张方面主要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的政 治理论和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没有提出发展 资本主义的主张。3、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复习提纲
一、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中国
争的背景 世界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外交:闭关锁国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率 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工业革命正在 进行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 料,于是加紧对外扩张
一、选择题:
1 D, 2 B, 3 B, 4 A, 5 C, 6 B, 7 D, 8 C, 9 A, 10 D, 11 C, 12 B, 13 A, 14 B, 15 D, 16 A, 17 D, 18 C, 19 B, 20 D, 21 A, 22 C, 23 A, 24 A, 25 A, 26 C, 27 B, 28 C, 29 B, 30 B, 31 B 32 D, 33 D, 34 A, 35 C
英国的 鸦片走私
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威胁 清政府统治
——禁烟运动
中国的 禁烟运动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行动:整顿海防、缉拿烟犯、 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意义;沉重打击了鸦片走私活 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 侵略的坚强决心 后果: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 开始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第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中日战争。

英军对台湾和镇江的入侵1841年9月30日,台湾军民抗击英军入侵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占镇江英国侵略军攻打大角、沙角炮台英军对其他中国领土的袭击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两次鸦片战争对比示意图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屠杀中国人民日军残杀中国老百姓图为人头落地的一瞬间日军正在刺杀无辜的中国青年以杀人为乐的日军军官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日军把被捕的中国青年作为新兵训练刺杀的活靶子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

第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天津条约》签订现场《马关条约》签订现场《辛丑条约》签订现场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地理范围面积《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西北地区共计150多万平方公里《时局图》(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虎,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

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一章(部分)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第一章(部分)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

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
然占统治地位。

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从乾隆后期开始,官场上: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yù)爵,贿赂成风。

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这种情况促使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

(2)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
1、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国和美国走私贩的鸦片一般一十多万千克,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因果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章

三、闭关锁国政策
1、发展阶段: 1655-1683 严禁海禁 1684-1757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苏云台 山四口通商 1757-1840广州一口通商 2、 内容:广州一口通商;建立公行制度;对进出口商品的禁止 和限制;对商人出海贸易的禁止和限制;对外国人的防范措施 3、施行的原因:自足的自然经济; 历来的轻商传统; 统治阶级盲目的大国主义思想; 防止外来势力侵入的动机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 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 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 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 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 无可以充饷之银……”
• (3)各方的态度
道光皇帝:10月29日,道光发布上谕:英夷如再反复, 即示以兵威,永远不再交易。 西方人士看法: • “虎门销烟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 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 • “太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是中国近代政治家中最 卓越的人物”。 ——英国驻华公使包令 英国社会:引起震动。 英国政府:争议——武力侵华。1840年4月,经过议会辩 论,英国正式通过对华战争的决议案,并从印度河锡兰抽 调军队,组成了拥有48艘兵舰,4千多名士兵的东方远征 军。6月21日以后,英国侵略军相继到达广州海面面,封 锁珠江口。开始了持续两年多的侵华战争。
几多感慨
睁眼看世界 1、林则徐“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 则该夷无他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 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制 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 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2、胡林翼“天要变了” • 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 道光“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一是对国际形势毫无了解 • 二是缺乏战略思维 • 三是用人失当,从任用琦善、到重用宗室
奕山、奕经
• 窥视道光的内心:他真的喜欢失败?
《中英南京条约》签约后,消息传到 北京,清史记载:“上退朝后,伏首 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 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 叹。”
鸦片战争对旁观者的冲击:日本汉学家的反应
再陈两例:
• c.虎门炮台之战:。1841年2月,英军攻虎
门炮台,62岁的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抵抗, 兵尽阵亡。 • d.镇海之战:1841年10月,英军进攻镇海, 总兵谢朝恩战死,两江总督裕谦在镇海失 陷时投水自尽。
清人关于关天培的一段描写
二十一年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 守者羸兵数百,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 靖远炮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舟宗奄至,公率 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 撼山,海水沸扬,杳冥画晦。自卯至未,所杀伤 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事 急,呼其仆孙长庆使去。长庆哭曰:“奴随主数 十年矣,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手持 公衣不可开,公怒,拔刀逐之曰:“吾上负皇上, 下负老母,死犹晚,汝不去,今斩汝矣。”投之 印,长庆号而走。比及山半,回顾,公陨绝于地, 时二月六日也。
三、思考
• 如何评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一种答案:
• 一是农业经济的必然结果 • 二是清朝的夷夏观点、民族狭隘性的必然
反映
• 还有呢?
第二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
• 一场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大事件终于
以战争的极端方式降临了。
“墨菲定律”
• “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那么这种可
能性便一定会变成现实。” • 换成中国话其实就是:你担心什么,什么 准来。

中国近代史(一)

中国近代史(一)

2、过程 目的:把中国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 地,就要打开中国大门。 第一步:外交手段(1783年,英王特使马 戛尔尼访华,希望除广州外,增加宁波、 舟山和天津作为商港,被拒绝) 第二步:走私鸦片(被禁止) 第三步:发动战争(1840——1842年鸦片 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兴中会成立宣言
光复会誓词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左 一黄兴左四宋教仁
同盟会成立时的成员合影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



2、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 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 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 核心思想: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制。 影响: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 缚,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 高涨。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
五、清朝政局的变动
1、1861年“辛酉政变”,以慈禧为代表的 “议和派”掌握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以曾国藩、李鸿 章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发展起来。 3、内政外交的转变。 以慈禧为代表的新统治者,为巩固满清统 治,对外推行“和好”政策,借助列强势力镇 压人民反抗;对内进行改革,积极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强化军政实力。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一个形态,是指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两大主要矛盾,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 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四条基本线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三是中国人民为挽救 民族危亡,争取民族振兴的探索;四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始和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强盛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

1.中国的禁烟斗争(1)领导禁烟的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

(2)主要历史事件:虎门销烟2.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包括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

例如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外国军舰可以进入中国沿海港口,损害了中国的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可见,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历史的开端。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即: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一)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这两对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两大历史任务第一、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详细内容请参见教材)。

中国近代史专题

中国近代史专题

第一讲:中国近代历史前期(1840——1919)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屈辱与抗争(甲午战争之前)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是发生自这一历史期间最典型的抗争和探索。

二、新危机、新觉醒与新探索(甲午战争之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社会各阶层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

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均告失败。

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主共和的始基。

由此,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屈辱与抗争(一)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危机的开始1、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国内外局势:“康乾盛世”过后,清朝逐渐衰落,矛盾激化,危机四伏。

统治者沉醉于天朝迷梦,实行闭关政策。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殖民扩张。

中国成为它在远东地区的主要侵略目标。

■中国的禁烟: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怂恿不法商人走私鸦片。

鸦片摧残了吸食者身心健康,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1838年底,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前往广东禁烟。

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配合下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1938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110多万公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爆发与结局: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6月,英国军舰驶入南京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2、战争的后果和社会渐变■社会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近代史课件第1讲

近代史课件第1讲

农民被迫出卖土地的地契
早期资本主义企业
思想文化的变化
封建传统文化的一统 天下被打破,开始形成近 代思想文化:一方面,殖 民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封 建思想文化结成同盟,形 成了半殖民地思想文化; 另一方面,近代西方文明 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文化 产生冲击,使中国思想文 化开始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教会学校
教会报刊 西学著作
案例讨论题
赫德说他进行的“业余外交”是 出于“良心”和“公理”,你认为赫 德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答问提示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帮助清政府 镇压太平天国 指使清政府 镇压反洋教斗争 直接镇压 义和团运动
屠杀义和团团民
洋枪队
天津教堂
奕訢
慈禧太后
扶植和收 买代理人
段祺瑞
曾国藩
袁世凯
李鸿章
(三)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扩 大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 命脉,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马戛尔尼于1793年作为英国政 府的使节来到中国。在承德避暑山 庄见到了乾隆皇帝。马戛尔尼向乾 隆皇帝提出了包括开放口岸、设立 使馆、减免商税、允许传教等七条 请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
右上:马戛 尔尼 右下:“狮 子号”战舰 左:乾隆觐 见使团
《乾隆英使觐见记》
(清帝国)的文化是封 闭的,因此不能发展出象西 方那样较高级的文明它的历 史永久停滞,除了皇帝,没 有人有自由意志。 清帝国好象一只破烂不 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 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 没,仅仅是由于一群幸运的 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 但是一旦没有才干的人在甲 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 律和安全了。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 不堪的旧船,如果它胆敢禁 虎 门 止英国贸易,那么只需几艘 炮 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台 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广州的 战略要塞——虎门炮台,只 鸦 要几门舷侧炮即可解决;伶 片 仃和香港适合英国殖民,俄 战 争 国人可以有机会在黑龙江建 海 战 立统治权,并攫取蒙古诸省; 而外国稍加干涉,就可立即 割断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脆弱联系。总之,中华帝国将象 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共50页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共50页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一讲
心态文化的不可移植性 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
伦理治国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4.其它方面的因素
地理因素说 同化论
怪圈说
结论:
突变、跳跃式的历史发展是存在的。
第一讲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形成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封建主义
民主革命
共和国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讲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形成 1.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矛 1.军事侵略 盾和特点 2.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与东侵
特殊的土地制度
土地自由买卖,并且诸子均分 地租率较高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2.政治上的原因
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欧洲:我的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
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3.文化上的原因
灾荒:1925年四川綦江县饥民惨状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
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 逃难的灾民
饿死街头的灾民
上海乞丐
河南难民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地主阶级
继续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专制统治
(2)农民阶级
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从落后走向崛起
海盗起步
战争开路
日不落帝国的旗帜——皇家海军
日不落帝国的旗帜——皇家海军
工业革命其统 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 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 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 存在与发展。” ——列宁
二、列强入侵与中 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外交手段: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
1816年阿 美士德使团。 经济手段:纺织品交换中国的茶叶、 生丝、药材等。 鸦片手段:清初吸食鸦片的恶习传 入中国,1767年英国开始非法走私 鸦片。
鸦片贸易给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起点(见教材P12)
政治上:


主权独立——主权半独立(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领土完整——领土不完整
纯粹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经济上:

阶级关系上: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的出现
教训和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发展是硬道理
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世纪40年代,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
乎同时发生了互不相关的两件大事。 一件是1640年大西洋的东岸的英伦岛爆 发了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深刻影响的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 另一件是1644年满清政权趁虚入主中 原,建立了清朝。
二百年后会怎样?
一、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与世界
两个同样勤政有为,励精图治的帝王,为何
治国的效果迥异? 案例:康熙与彼得取法西学的异同 掀天历史的面纱,中俄两个繁盛帝国表面的 相似,却难掩实质的差异。一个是封建主义 的迟暮,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在大时代 的十字路口,康熙和彼得截然不同的选择, 决定了两个国家的不同前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专题的讲授,使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 性质、主要矛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 任务及其关系;了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 年五四运动这八十年的基本历史线索;了解近代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认识中国人 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顽强反抗精 神,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革命传统并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社会 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确认识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中国出路进行 的探索及其历史局限性,懂得中国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需要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 • • • • • • •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背景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英国 鸦片战争前的西方 •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 法国和美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1)政治特点 • 俄国 (2)经济特点 (3)思想文化特点
应 知 挨 打 因 衰 落 , 国 富 兵 强 社 稷 安 。
断 柱 颓 垣 铭 耻 辱 , 励 精 图 治 换 新 天 。
西 来 恶 盗 狂 掳 掠 , 东 土 明 珠 毁 恨 添 。
遗 址 今 存 处 处 残 , 凄 零 更 著 几 分 寒 。
解决三个问题
课程介绍
为什么要 开设这门 课程?
中国近 现代历史 的主题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1)边疆危机 (2)瓜分危机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是最根本的原因
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与世界 风 云 变 幻 的 八 十 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讲

10
中 国 人 亡 吸 食 鸦 无片 家导 可致 归家 破 人
11
中 国 人 亡 吸 食 鸦 冻片 饿导 而致 死家 破 人
12
二、正义的禁烟斗争
• 1、丛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道光皇帝决定禁 烟的经过 • 黄爵滋(1838年6月)《严塞漏卮以培国本 疏》:痛切地指出了鸦片的祸害,分析过去禁烟 不获实效的原因,陈述了当机立断严厉禁烟的必 要性,并且提出了具体办法:广传戒烟药方,限 期一年戒绝,过期仍吸食者,平民处死刑,官吏 加等罪--不但犯官治罪,其子女不准考试。邻里 互相监督,对知情不举包庇吸食亦予治罪,对举 报者则予奖励。 •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一次鸦 片战争
第一节 战前的世界与中国 •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 •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 张空前加剧
•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200年间,世界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已 经形成了一个列强阵营。
英国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主要工业数据的中英对比
• 缅甸和尼泊尔、锡金、不丹。
越南
法国的控制区。19世纪初年,法国乘越南 内部变乱之机,进一步加强侵略,在很大 程度上控制了越南。 • 朝鲜 • 日本和俄国的侵略企图,试图构筑起侵华 的桥头堡。

• 到19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世界 资本主义处在更大规模的上升时期,欧美强国为 了扩大商品商场,争夺原料产地,殖民侵略活动 日益加紧。英国凭借其实力充当着侵略国的急先 锋。而当时中国的一些邻近地区、邻近国家,已 经或者正在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与中国 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地大物博久为殖民主 义者所垂涎的中国面临着被打开门户的严峻形势。
• 德国
• 从19世纪30年代起资本主义工业也有较快地发展,但直 到5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德意志联邦中包 括普鲁士等三十多个独立国,各自为政,这样又使资本主 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3、中国体制观念严重滞后
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顽固性,价值观念、思想眼界等大都僵化落后, 上层建筑严重制约经济基础的发展;而西方逐步实行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摧 毁等级特权制度,提倡公民自由和权利,极大推动社会制度和观念的变革。
思考题:
中国的资本主义为什么总是 处于萌芽状态?
1、地主土地私有制的作用 2、地租制度的作用 3、赋役制度的作用(包括赋税和户籍制度) 4、金融货币制度的作用
《16—19世纪中西之比较》
时间 中国 禁海政策、文艺启蒙
十七世纪 农民起义、清朝建立 十八世纪 帝国王权制度的顶峰:
西方 确立王权、重商政策 拓海政策、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美 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近一半确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西方工 业革命全面展开
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视频:满清落后世界
中国在明朝中期以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期以后在科 学技术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但是直到明朝末年中国同西欧国 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 检统治时期还是孜孜于引进西方科技,特别是火器和历算,不 少士大夫也抛除畛域之见,注意吸收西方的新知识,尽管他们 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明帝国。 满清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 定后的统治被一些人大加吹捧,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正是当中 国处于这种 “盛世”的一百多年里,同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 距离拉得越来越大。 “盛世”过后不到五十年,爆发了中英 鸦片战争,随之而来一幕幕丧权辱国的悲剧,使大清帝国的腐 朽落后暴露无遗。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八月十二 日(9月26日), 英军再犯定海(今浙 江舟山)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中国近代史第一、二讲

中国近代史第一、二讲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 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 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讲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 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 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文化 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 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来了。‛ 然而这句话,是毛泽东在政协开幕词中讲 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 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 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 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意义:(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 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 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 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 人。(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 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出现大动乱局面。 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民主法制的严 重破坏,国民经济形势恶化。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革的教训说明:制定政策 要符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 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 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 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中国丛报》(1832-1851);《北华捷报》(1850- 1864);《万国公报》;鼓吹种族优劣论等。《万国公报》 鼓吹英国统治印度有12条好处,并主张把英国殖民统治搬到 中国来。
(二)、鸦片 战争是中国近 代社会的起点
经济结构的变化
政治结构的变化
社会阶级结构、 主要矛盾和 革命性质的变化
1860年火烧圆明园
2、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使得英国从中国 夺取片面最惠国待遇和治外法权;1844年中美《望 厦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天津条约》规定允许 外国公使驻北京;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的海关总税 务司(1863-1911)。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等 (3).扶植、收买代理人 赫德提出“以华制华”,主张利用清政府统治中国。 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等
清王朝为什么会由盛转衰?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兴起)
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
宗教改革(否定神权)
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 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 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 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从1688年 开始,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 原则。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1840-1949)
第一次鸦 片战争, 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 中国从旧民 主主义革命 进入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 期 新民主主 义社会向 社会主义 社会过渡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历史回顾:
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清王朝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形 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康乾盛世”。
3、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1911年全国开放的商埠已达82个,成为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望厦条约》中明确提出税则的变更由美国 领事“议允”,从而正式取得关税协定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马关条约》后的重要改变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垄断中国近代工业,据不完全统计,至1913年外资大型厂矿达到230多 家,控制了采煤、冶铁、纺织等重要工业部门; 迫使中国举债——控制关税和盐税:从1894年开始清政府共借6次外债, 总额约4000万两白银。 开设银行——控制中国财政金融;发行外币,经营外汇,发放短期高利 贷款,同时进行投资。 控制交通运输——攫取铁路沿线的经济、政治权益。1911年,全国 9618.1公里的铁路中,由外国控制的占93.1%,而中国自主修筑的铁路只 占6.9%。中东铁路(1903建成)横贯中国东北三省,全长2437公里。 破坏农业经济——掠夺中国农副产品,农民日益破产。中国的蛋类、大 豆等农产品以及矿石、矿砂等原材料,被廉价运往国外。
材料2:

英国资产阶级在1840年发动战争,是以保护 肮脏的鸦片走私为其直接原因,企图用武力 迫使中国放弃一切自我保卫的措施,而向外 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自由开放——所以这次战 争,在英国方面,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材料3:

北美商人福布斯说:“我来中国不是为了疗 养和寻欢作乐,只要能卖出一码布或者购进 一磅茶叶我就要坚守岗位……我们美国公民 没有女王来担保补偿我们的损失。”

近代科学的诞生: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 8 2 3 年
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近代西方↑ 社会发展∣ 技术 ∣近代中国
近代科学 ∣社会发展 社会制度 顺序 ∣ 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顺序 (宗教改革:对神的批判确立了自由平等观念)
第一讲 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民的初期斗争 (1840-1919) 教学主要内容: 1、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42-1919)
国名
英国 日本 沙俄 法国
条约数
163 153 104 73
国名
葡萄牙 意大利 荷兰 奥地利
条约数
13 7 5 5
德国
美国 比利时
47
41 26
西班牙
其它 总计
4
68 709
辛丑条约的签订
思考题:

材料1: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说:“停战多日,期限甚足,和款应从速定夺, 我已备有改定条款节略……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 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李:“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只管辩证,但不减少。”李:“既知我国 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为。”伊藤: “日限既定,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 多方辩论。”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根据材料1,怎样评价双方的谈判?
材料2: 有人说:日本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 之狼狈为奸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 材料3:张之洞主张:“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切筹 商,伏与利益,亲立条约,恳其实力相助,问其所欲, 许以重酬,绝不吝惜。”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问题: 材料2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根据材料1、材料2说李鸿章是“天生卖国贼”是否正确? 根据材料1、材料3分析李鸿章和张之洞在对日本的态度 上是否有原则性差异,为什么?
问题: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中学生的回答:英国走私鸦片——中国查禁 鸦片——英国挑起战争。 大学生的回答: 商业扩张是关键因素,文化的冲突是其必然 因素,即使没有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 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费正清《剑桥中国晚 清史》“冲击——反应”模式。

1、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 矛盾
的 主 要 矛 盾
(外部的,民族的)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 的矛盾
(内部的,阶级的)
3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 的 历 史 任 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民族民主革命)
(前提)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 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现代 化)
(归宿)
(三)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第二 年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2).《中美望厦条约》(1844-7-3) (3).《中法黄埔条约》(1844-10-24) (4). 中俄《瑷珲条约》(1858-5-28) (5).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10- 11月) (4).《中日马关条约》 (1895-4-17) (5). 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9-7)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是促进而是严重阻碍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自主地步入 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 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 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 义社会。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动 多次侵略战争,并且采取军事、政治、经济 和文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 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 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 的中国。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 不但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在拥有完整的主权, 而且在经济上也逐步地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 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成为西方列强的商 品倾销地、原材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 地。
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材料1:19世纪前,鸦片贸易为英属印度创造 了其整个财政收入的七分之一,这在财政史 上都是最为奇特的事实。鸦片贸易不仅使中 英贸易顺差由中方转向英方,使印度消费的 英国货物量增加了10倍,每年从印度输入到 英国国库的金钱高达600万英镑,而印度加尔 各答等地土地价值上升了4倍,成千上万的当 地人从鸦片贸易中找到了就业的机会,商业 和交通运输等一片繁荣。
(二)教学实践:8学时 实践活动:统一安排在大一的寒暑假,按具体要求 进行操作;形成书面成果:论文或调查报告,限期 在大二下学期的第2周上交。 (三)、成绩评定 1、课堂成绩:期末考试原则上实行开卷考,题型包含 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等。成绩按百分 计,实行平时表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期末统 考等若干方面的综合测评,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 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表现,评定 成绩力求全面、客观、公正。 2、实践成绩:此部分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 及格五等,基本上以书面成果的成绩为依据。
经济结构:
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
政治结构:
独立的中国
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国家
半殖民地的中国
社会阶级结构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二)近代中国的性质、主要矛盾和历 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2 、 近 代 中 国 社 会
4、文化侵蚀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传教士和商人是西方扩张的先锋队,紧随其后负责保护 的是国王的军队。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宗教主要是基 督教和天主教。基督教主要是新教,传教士大部分来自英美 等国,天主教传教士主要来自法德意等国。1832年德国基督 教传教士郭士立在中国沿海进行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第 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北京的俄国传教士向俄国公使和英法联 军提供了有关清军在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和详细的北京地图等。

学习方法:
(1)、整体全局视角。 (2)、民族精神视角。 (3)、未来视角。 (4)、全球国际视角。
几点建议:
(1)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2)历史的思想与思想的历史的结合。 (3)历史与现实的贯通。 (4)历史呈现与价值判断的互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