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上海财税精神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上海财税精神的探索与思考
(课题报告)
上海市财税学会课题组
【内容提要】近年来,上海财
税系统积极提倡“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求真务实、转变观念、无私奉献、为民服务、诚实守信、拼搏竞争、开拓创新”的理念和要求,这是上海财税精神的核心内容。
此精神是在一系列具体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又反过来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弘扬上海财税精神,将会为深入开展上海财税文化建设起到导航作用。
【关键词】上海财税 精神 探索与思考
在上海财税文化建设的诸多要素中,财税理念构成了财税文化的核心,财税精神则是财税文化的灵魂。
近年来,上海的财税系统积极提倡“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求真务实、转变观念、无私奉献、为民服务、诚实守信、拼搏竞争、开拓创新”的理念和要求,这是上海财税精神的核心内容。
2004年,局领导根据2003年财税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果,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财税文化建设提出了 “广泛研究、形成共识;了解历史、不辱使命;转变思维、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强化培养;塑造团队、汇聚合力”的新的要求。
这40个字,包容了弘扬上海财税精神的精髓,高度概括了新时期上海财税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其中:“塑造团队、汇聚合力”是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强化培养” 是前提条件;“转变思维、服务社会” 是形式、“广泛研究、形成共识、了解历史、不辱使命”是手段。
而经过大讨论与强力宣传,要将“无私奉献、为民服务、诚实守信、拼搏竞争、开拓创新”的财税精神成为影响深远的全系统形象标志之一,既为社会所接受,又能够促进财税队伍的建设和财税事业的发展。
有鉴于此,由上海市财税学会、财政科学研究所组织一分局、八分局、黄浦区财政局,杨浦、宝山、长宁、闵行等区税务局,在2003年探索、讨论上海财税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又对上海财税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进行初步探索,从中领会新时期上海财税精神所固有的特殊含义和赋予的现实意义,并深切地感受到,弘扬上海财税精神,将会为深入开展上海财税文化建设起到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作用和深入持久的托举导航作用。
一、上海财税精神培育状况与特点
上海财税精神作为上海财税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广大财税干部共有的价值体系,是上海财税机关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推动上海财税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上海财税精神是全系统财税干部创造的共同精神财富,它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市与区县不同地域从事财税事业的同志不分层次、不分年龄地维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引导财税干部心系国家命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在坚持改革开放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共同遵守宪法赋予的法律权限,制定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分配政策,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在塑造财税精神方面,上海财税系统从内与外两个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从内部来看。
(一)狠抓财税干部的作风与形象。
作为财税精神的主体,财税干部的形象与作风影响到财税事业的成败。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内外公开招聘的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的公务员,使财税系统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上海的财税系统始终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系统内的管理注重德勤能绩的考核,基层建设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着眼点,按照“收好税、理好财、带好队”的宗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了财税机关文明程度和财税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财税系统还开展了“严肃政纪、勤于职守”为主题的廉政教育活动 ,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使财税干部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依法理财治税的自觉性。
(二)树立先进典型。
近年来,本市财税系统不断涌现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关部门采
用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他们的事迹。
2004年,又在系统内组织演讲活动,让每个单位讲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随后,组织编写出版《上海市财税系统先进事迹采风-----平凡・真情・奉献》,记述了上海财税系统31个集体和个人的一言一行,让人感受到奋斗在基层第一线财税人爱岗敬业的真情,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广泛开展文体活动。
2003年的运动会,2004年的歌咏比赛,都在系统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还举办了财税发展史展览、财税在职与离退休职工才艺展,动员离退休干部撰写回忆录,结集出版《为晚霞喝彩》一书,体现了财税精神的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四)创建学习型机关。
由市局宣教处组织,教育培训中心承担了学历教育、公务员上岗前培训、科所长级干部培训等,提升财税干部的综合素质。
各区县财税机关、各直属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与教育平台,建立网上学习与考试系统,用积分考核办法,鼓励财税干部积极参加业余学习;网上推荐阅读优秀文章、报刊资料等,共享信息资源,陶冶情操。
(五)行风建设取得成效。
持续多年坚持开展行风评议,聘请行风监督员,加强对各单位服务窗口的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税收征管服务的进一步规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财税系统的行风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社会上的总体评价是“年年都有新进步”。
其次,从外部来看。
(一)强化服务。
近年来,各级财税机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添置或更新了各类服务设施,实行了纳税申报“一窗式”、行政许可审批“一站式”,推广网上申报、纳税、咨询、办证、举报、投诉等信息化技术措施,还向社会广泛印发财税政策、规章制度宣传资料,召开各种座谈会、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二)关注民生。
在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建立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调整支出结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国家意识、民生意识、社会意识,实施的财政政策、投入的财政资金,主要与人民群众生活、利益相关的实事密切相关,如社会保障、公共医疗服务、“40、50”就业项目、安居养老、抚恤救济等,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诚实守信。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社会诚信意识,并将诚信体系建设与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财税部门又相继推出并不断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财务会计信用等级和财政预算信用等级管理等制度,公民、法人的诚信观念不断加强,A类信用单位队伍不断扩大,既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提升了财税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形成了双向互赢的局面,从而为构建政府行政信用体系创造了条件。
(四)政务公开。
近年来,财税机关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深度与广度,以公开率、合准率、时速率、办结率、满意率等“五个率”为着眼点,在全市各政府部门率先实行市财税局机关政务公开,实施了财政税务政务公开信息上网;按照市委、市府提出的政务公开两个方面、八个要素的要求,建立了财税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处罚依据、公开职业纪律、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税务违法处罚标准和公开对违规人员的责任追究等财税政务公开制度;将这些内容组织力量编写上网,接入上海市公众信息网;设立举报信箱、声讯电话、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向社会公布了税务机关五条政务公开承诺制度,多渠道接受人民群众的投诉和监督;对市局机关政务公开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行考核,从而提高了财税机关行政效率,塑造了财税机关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
(五)发展财税理念。
近年来,上海财税干部紧紧抓住财税改革这个“牛鼻子”,联系上海市的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公共财政、部门预算、社会保障、税收征管、体制创新上超前性地提出各项改革思路和方案,根据形势需要和工作重心,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不断制订和修改、完善财税政策、方针和措施,从而前瞻性地推出了宏观调控政策,使上海的财税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顾上海财税精神的培育状况,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上海财税精神鼓舞了财税系统内部抓好管理,对外实行政务公开、廉洁自律,提供高效服务,为社会树立了新形象;正是财税精神激励着财税干部屡创佳绩,开拓进取;也正是财税精神将财税系统的领导干部财税管理与政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而提高了全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了财税干部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上海财税精神的特点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
上海财税精神是上海财税文化的灵魂,而先进科学的财税文化代表着财税事业的前进发展方向。
上海财税精神正是通过目标和价值的引导,使广大财税员工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理解财税工作的前景。
财税精神所倡导的,应该正是广大员工所追求的。
上海财税精神的导向作用表现为,通过贯彻财税工作共同的目标和理念,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把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统一到财税工作所确立的总体目标上来,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凝聚功能
上海财税精神体现了财税人共同的价值观。
它通过对人们的认识、期望、信念等方面的整合沟通,达到规范行为、同心同德的境界。
财税精神的目标是通过精神力量的作用,把财税干部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使个人对团体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以及归属感,起到有效调整财税干部思想行为、自觉团结协作的积极作用。
(三)自律功能
上海财税精神既是一种文化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管理。
财税机关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这些制度与标准对财税干部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通过文化管理来提高财税干部的自律能力,通过文化力量来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财税精神的弘扬与塑造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无声无形的内在力量在规范着财税干部的行为准则。
(四)激励功能
在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文化氛围中,财税干部将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财税精神将广大员工的价值观统一起来,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民主激励、行为激励等方式,给员工以无形的原动力。
财税精神的激励与一般激励方式相比,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它不像传统的激励手段那样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而是以人为本地着眼于整体的文化建设和人性的不断完善,激励财税干部提高创新能力,充分挖掘智能潜力,为财税事业积极努力地工作。
这种激励功能,应该成为培育、构造高层次财税精神的主导和根本。
(五)形象功能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弘扬与构造上海财税精神的重要目标之一。
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以“行为规范、服务优质、管理严谨、训练有素、制度合理”作为财税整体形象,把树立“忠于职守、公正无私的执法形象,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公仆形象,文明高效、工作一流的服务形象,素质优秀、行为规范的部门形象”作为社会职业形象的标准,是财税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要求的综合体现。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由内而外地修炼。
二、上海财税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一)上海财税精神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种持久的道德支撑,处在改革发展前沿的财税人同样需要塑造和弘扬财税精神。
由此可见,上海财税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在全系统培育、构建和弘扬起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这种持久有力的精神力量,促使各方面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上海财税精神是财税职业意识的最高层面,指每个财税干部职工在长期的财税管理实践工作中创造的反映本系统整体利益和基本价值趋势或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意识,是上升到思想体系的全系统共同心理,是财税系统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内聚力的思想核心。
上海财税精神包含的内容有内外两个方面。
对内,既包括财税干部个人的思想、理念、情绪、意志等,又包括财税群体的人际关系、职业形象、职业操守、职业培训、队伍建设、组织管理、科学研究、业余文化生活等;对外则将国家意志、法律规范体现在制定的财税政策、方针、计划、办法和措施上,并以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税收征收管理的精细、科学、规范,财税职业语言、装备、服务标识等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还可以将上海财税精神进行这样的定位:财税精神,从微观的角度,体现了行业精神;从地域的角度,是城市精神的延续。
而千千万万个行业精神和许许多多的城市精神,则汇聚成为我们国家最为持久强劲的民族精神。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体现”。
在城市精神中,除了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还包括弘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崇尚科学的精神风貌。
由于长期受着上海城市精神的浸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六年来,上海的财税系统积极提倡“依法理财、依法治税、求真务实、转变观念、无私奉献、为民服务、诚实守信、拼搏竞争、开拓创新”的理念和要求,这些就是财税精神在上海城市精神上的具体反映。
(二)上海财税精神的实质
上海财税精神从本质上说,是职业精神,是一个思想观念的目标管理体系。
它通过确定人们在思想、精神、事业和人生中应追求的高尚目标,采取引导、培育和激励的方法,去焕发、凝聚及强化人们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因素,排斥、抵制和规避人们观念行为中消极不良的成份,以达到健康思想、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的目的。
1、上海财税精神产生于物质利益与经济活动之中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愿望、思想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和调节,在一定条件下,由物质派生的精神可以转化成历史发展的动力。
同时认为,每一个团队都有和它相适应的团队意识即精神。
团队精神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团队而存在,对社会发展起着一定的能动作用和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社会发展。
财税精神也是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利益关系。
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集中反映了财税系统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在经济利益与关系的支配下进行的,没有这种关系,财税系统的所有工作和行动就失去准绳和方向。
而经济关系的本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这说明,作为“精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意识形态,一种是实践的意识。
但财税精神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构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世界的基础的若干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它包含了财税人的自我形象的完善过程,包含了财税文化与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过程。
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财税精神与财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同步的,另一方面财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也有它自己的形成过程,财税理念以财税精神现象开始,而财税精神现象最终是以财税理念即意识形态的概念而被表达和被研究,这种财税精神理念和财税精神现象的同一性使财税理念化的精神现象与作为财税精神现象的理念形成相互叠映,使它具有互为因果的完整性。
2、上海财税精神的脉络传承
上海的财税精神从其发展脉络分析,是和绵延五千年之久的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为宗旨的民族精神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体系中,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以人为本,视道德为做人的根本,认为不仅不可须臾或缺,而且还要修身养德,砥节砺行,志行诚笃,见贤思齐,有坚忍不拔之志,并且始终是居于主导优势地位。
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观念集中体现了我国历代各级官员必须具备的执政理念与精神状态,并以此观察思考外在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本身世代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即把“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联系在一起考察。
著名学者钱穆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宋元明清以后,中国民族共通精
神与个性精神已经安排周到,所要做的是注意如何将精神与物质同一融合,进而关心周围物质环境,尽量改善与利用它,以协调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总之,以天下为己任,是古今中外各个民族精英永恒的精神支柱。
历代的理财治税思想也是秉承了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观。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字,涵盖了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的全部内容;唐代理财能手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
由于他善于选拔和培养理财治税人才,所用的人一般都能勤于职守。
“其属官随居数千里之外,奉教令如在目前,起居语言,无敢欺给”。
又如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北宋的王安石在主持经济改革新政时,重视培养“为天下国家有用”的财税管理人才,他明确指出:“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也”。
主张财税管理人员要“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
近代以来,无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主张政府在学习西方的国家预算、减轻税赋、广开税源过程中,要取信于民。
尤其是黄遵宪,他主张必须加强对财税机关的管理,“政治之要,以理财为第一要义”,对于从事财税工作的官员要有“取之于民,布之于民,既公且明,上下孚信”的意识。
3、上海财税精神是上海财税改革发展的自觉意识
近代以来,上海是历届政府聚集财政资金的重要基地。
建国以后,囿于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财税部门的理财思路只是按照中央的计划指令完成税收征收任务,支出由中央统一下拨,发展经济、涵养税源与财源的主观意识与服务理念根本不存在。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地方政府的理财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财税部门在生财、聚财、用财方面开始讲究思路、方法和效率;开始注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征收、稽查过程中,自觉地按照财税政策处理分配中的矛盾与问题;意识到财税机关不仅是执法机关,而且也是服务型机关,因而转变了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自觉地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到服务和管理中去,在建设、管理好财税干部队伍过程中,展现了新一代财税人的精神风貌,开创了财政税收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来,上海的财税机关使财税政策的实施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财税管理更有科学性,组织专业和群众性学术团体,结合工作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跳出财税,广泛开展调研活动,研究财税,提出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财税科研成果,其中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方案在决策咨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在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提高财税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财税理念。
而财税精神在目前条件下能够在全系统得以塑造与培育,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1)来自全系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来自全系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理念渗透干部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做到依靠品德凝聚人,依靠能力折服人,依靠成绩鼓舞人,依靠思想引导人,依靠制度管理人,依靠实践锻炼人,从而把体现人类先进思想和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3)来自全系统坚持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财税文化氛围。
把制度管人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把精神文化同奉献精神融合起来,倡导诚信奉献的精神理念,从而起到固本强基,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作用;
(4)来自全系统为完成财税和各项改革工作任务而提供的思想保证。
在财政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情感的和文化的因素,使“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如举行各种理论学习研讨会、组织党课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会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服务意识,通过挖掘身边人的“闪光点”,撰写可持续的“闪光篇”,着重培育财税干部的敬业爱岗精神,构筑精神文明高台阶,展示财税文化新平台,创建财税工作新业绩。
三、弘扬上海财税精神是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