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下湖南农民工培训的思考_王青松
农民工市场培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入 微 薄 , 人 承 担 培 训 成 本 的 能 力 极 为 个 有 限 , 此 大 多数 农 民工 对 非 免 费 式 培 因
训兴趣 很低 。
以 比 较 稳 定 可 靠 的 政 府 出 资 型 为
个 , 中分别在 资福 乡 、 其 夏铎铺 镇 、 双江 口镇 、 大屯营乡等乡镇 开办 了 1 4个培训 班, 实行 电脑和培训老师配套下 乡 , 开设
资格的教师 7 ] , 5 人 增长 6 .%。 08 在校生
1. 万 人 ( 中 农 村 户 口 1 人 )增 长 61 其 5万 , 1 . 7%。 生 61 人 ( 中农 村 户 口 58 招 . 2万 其 .
万人) 湖南省就业培训 的主要机构为技 。
农 民工市场培训存在的 问题及其对策探
学校办的技工班) 中 , , 其 技师学院 1 , 所
高级技校 2 3所 。在 职 教 职 工 92 7人 , 1 同 比增 加 5 8 , 中 , 级 讲 师 l 7 4人 其 高 6 4 人 ( 高 级 实 习指 导 教 师 2 2人 )增 长 含 4 ,
1. 讲 师 256人 ( 20 %; 4 含一 级实 习指导 教师 6 7人)具有技 师 、 8 , 高级技 师职业
农 民工 市 场 培训 是 加 快 农 村劳 动 力 转 移 、 进农 民增 收 的 重 要环 节 , 是 提 促 也
工学校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训练 中心 。并且 培训 机构工作进一 步规范 ,
如 民 办 职 业 培 训 机 构 8 9个 ,减 少 1 0 9 个 , 比减 少 23 同 -%。在 职教 职 工 1 5 5 1 6 人 , 加 3 % , 中 , 师 784人 , 增 . 其 0 教 9 减 少 3 % 。 培 训 人 数 3 . 人 ,增 长 . 4 7 6万
农民工培训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几点思考农民工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出现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和农民工权益问题,“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工更加突出,社会关注度越来越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民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2004年始中央连续出台了六个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是2002年出台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
农民工出身于“农民世家”,到城市谋生,置身于另一种文明相对发达的生活环境,会遇到诸多问题:干活苦脏累,工资待遇低,权益无保障,饱受城市人的歧视。
这一切并没有把农民工击倒。
他们一代又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向城市,做那些文化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顽强地走出了一条“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希望之路。
农民工以自己的行动展现出属于农民工特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
一、农民工存在的主要总是分析(一)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远大志向与追求农民长期受自然经济和小农思想束缚,观念落后,思维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
农民工长期生活在一个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他们的人生从最初社会化开始,接受的就是农业经济观念,自由、闲适、目光短浅、没有志向、没有追求,这样的农民工与现代产业工人的相距甚远,影响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作为城市产业工人一部分的农民工,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使自己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农民工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 4.21 %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29.45 %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58.86 %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69 % ,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79% ,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 年。
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研究综述
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 业和 城镇转移 ,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 实践指导 ,不仅有助于解决 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而且有助
必然要求 ,是 解决当前我国 “ 三农问题 ”的战略措施 ,是推 于进一步 完善农 民工培训制度 ,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 , 进我国城 市化 和城 乡经济一 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而开 展返 提高农 民工培训的效果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虽然关于金融危机背 景下返乡农 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研 乡农 民工职业 技能培训 ,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术 ,从
协调互 动。要进一步拓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领域 , “ 走出
一
●作者单位 :山东理 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
2 50 50 0
8 一 8
l 技s教育 】 科
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出路探索
2 1 年第 5 0 1 期
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出路探索
黄 培 杰 ( 乡职 业技术 学 院 机 电部 ,河南新 乡 新 43 0 ) 5 0 6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农 民工是我 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对我 国经济发展起 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但农 民工就业 及 培训还存 在着很 多问题 ,在 一定程度 上又制约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农 民工培训 问题 亟待 解决。本文将 着重从政府的重视 和 支 持 、职 业院校的参与 、社 会的广泛 关注等方面探 索 出农 民工培训问题 的对策和 出路 ,并分析农 民工培训的社会 意义和价值。
到农 民工 的就业机 会 。 2农 民工 就业 途径狭 窄 .
用结 合 的原则 办学 ,培 训专 业 和项 目的设 置充 分 考虑 到接 受培 训人 员 的基础 ,岗位需 求 和企 业状 况 ,能 够 加强 农 民 工培 训 的针对 性 、灵活 性 、准 确性 ,为农 民工 提供 大 量 的 就业 信息 ,提 高农 民工 就业 率 。职 业 院校 在教 授 职业 技能 的 同时 ,要注 意 加强对 农 民工 的职 业道 德 和法 律观 念 的教 育培 训 ,引导 农 民工爱 岗敬 业 ,遵 纪 守法 ,学 会运 用 法律 武器保 护 自己的合 法权益 。 高 职院 校 参与 农 民工职 业 培 训 ,能 够 有效 改 善 当前 农
一
、
随 着现 代经 济 的发 展 ,城 市产 业 逐渐 实 现 由劳 动密 集 控 、机 械 、模 具等特 色 专业 ,符 合 农 民工进 城 就业 培 训 的 型 向资本 密 集型 、知 识密 集型 转化 ,对进 城 务工 人 员 的文 需 要 。 同时 ,我国 职业 院校 拥有 大 量 的实验 室 、实训 场所 化 知 识及 职 业技 能 要求 越 来 越 高 ,以农 民 工现 有 的 素 质 , 和先进 的技术 设 备 ,便 于进 行 实践 操作 ,提高 培训 人 员的 显然 已经赶 不上 时代 的发 展 ,适 应不 了现 代 经济 的 发展 需 实际生 产能 力。 我 国职 业 院校 坚持 以 市场 为导 向 ,结 合按 需培 洲 、学 要 。农村 劳 动力 长期 处于 生产 技 术落 后 的农 村地 区 ,接 受 外来新 鲜 事物 的能 力较差 。农 村人 口受 教育 程度 普遍较 低 , 整体 上文 化 程度 不 高 ,缺 乏必 要 的专 业 技能 培 训 ,造成 农 民工 职 业技 能低 下 ,满足 不 了新 兴 的 岗位需 求 ,直 接影 响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内容提要】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同时他们也是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焦点。
本文在分析了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以政策激励办学主体、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和提高办学水平,将就业与培训相结合等系统措施,以促进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正文】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农民进城务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新路,使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了变革;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提升农民工经济福利的举措,更是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它还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立下首功;农民工进城还以特殊方式反哺农村,他们每年带回家乡的现金,成为发展农业、改善生活的“资金干渠”。
目前,西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比较低,已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我们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工作实践,结合本人的体会和认识,笔者认为造成农民工培训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首先,部分农民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据笔者参加农民工培训的经验,一些农民工受长期形成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左右,自给自足的意识较为严重,视野较窄,随遇而安,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自己进城打工“能干”、“够用”就行,对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导致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考虑,造成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长沙市农民工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
业技术学校 , 其培训人数约占长沙市年培训人数的 1 / 3以上。 从公示的培 训时间看 , 大部分工种的培训时间均在 1 O 天至 1 个月之间,只有制冷设 备维修工 的一期培训班时间在 1个月以上 , 但也不到两个月。从培训职 业 ( 工种 ) 分类看 ,培训职业 ( 工种 ) 涵盖 A 、 B 、c三类 , 其 中约 6 千 人次参与 A类工种培训 ,约 5千人次参与 B类工种 ,约 8 千人次参与 c
工种职业标准 ,限定统一的培训 内容与学时 ,严格按标准操作 ,避免各
自为政的现象出现。 同时严格按照湘政办发[ 2 0 0 9 ] 3 4号文件规定进行工种 分类 ,规范培训补贴发放行为。
人数最少的工种参与人数只有个位数 。从公示 的培训机构看 ,主要集 中
为技工学校和 民办培训机构 ,其 中培训规模最大 的培训机构是长沙市职
门f } 缶 时抽取 2 - 3个左右专家,由管理部门派人带队组成考核 队伍 , 完成 过程控制,减轻管理部 门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在一定程
度上避免管理部门人员与培训机构串通的情况出现。
从培训组织及补贴申报流程看 ,根据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相关规定 , 培训机构按照每班不超过 6 o 人的规模组织培训 , 开课前 5 个 工作 日向同级劳动保障部 门报送 《 长沙市定点培训机构办班申请表 》 、 并 附培训课程安排 、学员名单 、拟就业方 向等 , 经审核批准后开课。培训 过程中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人到现场核实培训人员身份 、培训机 构开展培训工作情况 , 填写 《 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督查表 》 , 现场发放培
类1 _ = 种培 训 。
( 四) 培训组织及补贴申报流程规范 ,但程序较 为繁琐 , 且管理部 门压力较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门要负责培训开班审核 、 过程控制 及补贴申报 ,工作任务较重。可考虑 由 各培训机构及外聘部分专家组成
试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培训的系统性管理
试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培训的系统性管理全国约有2 000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培训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农民工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农民工培训必须建立系统型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应注意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在培训管理上,应注意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培训评估上,应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培训战略设计上,应注意内外环境相契合。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返乡潮,各地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是帮助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措施。2003年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六部委发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为落实该规划,六部决定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自此农民工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但金融危机以来,全国大约有2 000万农民工失业,转移就业后的农民工再失业显示农民工培训管理和操作上存在许多误区。一、农民工培训管理及操作上的四大误区金融危机是对我国现行农民工培训效果的重要考验。但从失业农民工状况看,农民工培训由于认识和体制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着农民工培训效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金融危机的有效供给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扩大,但现有培训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和农民工就业的需求,培训内容选择盲目,缺乏有效供给。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培训模块结构性过剩,培训往往集中在区域性热门课程,对市场紧缺的劳动技能培训不足;其次,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较为适合有学历的农民工及市民,面向低文化程度农民工的学习内容不多;第三,内容设计上偏重技能培训,而缺少引导性培训、素质提升培训、创业培训。而实际上农民工的教育需求趋向多样化:在专业技能的需求上,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发、厨师、家政和缝纫等方面,选择学习计算机和外语知识的人占相当比例;在知识层次上,尽管对生存性知识的需求仍占很大比例,但法律常识、实施政策、医疗保健、经营管理、创收致富经验等发展性知识,也进入广大农民工的选择范围。总之,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没有系统考量培训对象的特点,缺乏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没有和社会总体目标和农民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培训处于无秩序的混乱状态,达不到预期效果。(二)培训过程缺乏系统管理金融危机下,各地都急于开展各种培训项目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但许多培训前没有进行需求调查,培训中没有计划布局,培训后没有培训评估,导致培训效果较差。在培训安排上,常常由于培训的时间、地点及培训机构安排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工参与培训;在方法和手段上,农民工培训往往是“填鸭式”的,通过教师授课的形式,农民工被动接受培训内容,缺乏培训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政府在培训管理中缺乏准确定位。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应是培训的推动者而不是实施者,实施应交给企业和中介结构执行,政府可实行公益性强、收益面广或政府有比较优势,能帮助企业或中介机构降低风险的培训,政府应将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就业信息、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成为有机的整体。总体而言,政府应该成为农民工培训的系统管理者而不是实施者。(三)培训评估忽视系统因素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下,培训评估的不足日益凸显出来,突出表现在:(1)缺乏系统考察影响培训效果的各方面因素,不利于真实地揭示影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培训系统因素;(2)培训评估以结果为导向。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培训评估主要是培训后的技能鉴定,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为培训效果评估标准。但由于获取资格证书的费用、农民工的素质及意愿等问题,农民工在职业转移中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数量远远不足。并且,部分农民工培训后依然法实现转移就业。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忽略了培训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及整体绩效评估,也忽视了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包括人口学影响因素和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上的差异)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四)培训管理与系统环境契合不够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态也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的状态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农民工的培训应与市场经济及就业状态整体联动同步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工培训很少考虑社会环境的发展状况,培训的时间和内容随机而定,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如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工作的内地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农民工培训的形式仍然保持不变。这些培训虽然花费了高额的培训成本,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农民工常常产生错误观念,认为培训只是个形式,对求职及自身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培训设计缺乏与系统环境的契合,并使农民工实际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上述四大误区的根本症结在于:农民工培训仍被当做政府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思考,缺乏以人力资源规划为基础的系统型管理模式。二、系统型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应对危机的有力措施我国农民工培训系统在金融危机中显得如此脆弱,培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尚未建立系统型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借鉴外国成熟的系统型培训模型是比较快速有力的措施。系统型培训模式由五项要素构成:确定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政策,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实施培训计划,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审核。这种培训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下:(一)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最初的系统型培训只是探寻企业的培训需求,并根据此需求设计培训。英国学者博伊代迩和珀西瓦尔对这一培训模式作了系统研究,他们首先使线性培训模式变为循环性系统型培训模式;其次珀西瓦尔将“确定培训需求”分成了两个环节——对培训对象特点和培训内容的考虑,对学习者现有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这使得培训内容兼顾了培训对象的特点和企业要求两方面的因素,呈现出系统性特征。同时,博伊代迩将“提出培训目标”和“选择培训方法”等内容包含在“计划和设计培训”这一环节,也使培训内容与目标及方法有更强的契合性。[1]因此,培训内容设计既兼顾了培训对象的特点,同时又契合其培训目标和方法,这是培训内容系统性的发展。同时,现在系统型培训内容的设计中,还兼顾了企业的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从而使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被有机整合在同一个内容体系中。(二)培训评估的系统性博伊代迩和珀西瓦尔曾经富有创见地指出了培训结果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他们所提出的评价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总结性评价”,而非“形成性评价”。也就是说,评价活动仅仅发生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后,而不是贯穿在整个培训活动过程之中。英国学者肯尼和瑞德认为,在培训过程中应同时使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以使两者发生良好的互补作用和综合作用。肯尼和瑞德修正了博伊代迩和珀西瓦尔的系统培训模式,并提出了他们注重过程评价及其反馈作用的系统型培训模式。系统型培训模式中纳入“形成性评价”内容,使得培训评估不仅关注最终结果,同时通过对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评估,不断调整培训中的不良状态,从而使培训结果更有意义。并且,现代培训评估设计中,把企业效益和员工个人效益同时纳入,使培训结果的指导性更为全面。(三)培训活动契合系统环境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适应企业的变革,服务企业的发展。在博伊代迩和珀西瓦尔、肯尼和瑞德推出的传统模式中,更多地体现了对企业内环境的重视,却很难令人明确地感受到培训活动的设计被切实置入一个广泛的企业变革与发展的背景之中。基于这种认识,泰勒对传统模式进行进一步修正,提出了由企业战略和培训活动双环构成的系统型培训模式。外环由企业相互关联的“远景”(改革、发展的预期)、“使命”(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预期和使命的诠释)等因素所组成,内环则由培训的“目标”、“计划”、“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所组成。两个环路之间是一种互联、互动的关系,既注重培训对企业当前目标的实际指导意义,又将培训活动切实放在一个更加广泛的企业背景之中。因此,泰勒的系统型培训模式中也注入了“非系统性探索(学习)”过程,使企业的培训与学习产生了“弹性”,以更好地适应客观实践。(四)培训过程设置的系统性系统型培训模式还缺乏一套可操作的指南,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者汤姆·W.戈特在其《培训人才八步法》中,为系统型培训模式设计了八个步骤:第一步,努力促进学习;第二步,重在提高业绩;第三步,精心组织学习;第四步,作好充分准备;第五步,提高授课效率;第六步,发动学员参与;第七步,获取信息反馈;第八步,不断改进提高。在每个步骤中,戈特都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称戈特提出的培训模式为系统型八步培训模式。八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内在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每个环节的内容均具有很强的充实性及指导性,同时强调了培训评价的反馈意义,并倡导多种评价目标和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这一培训模式的系统性设计,使系统更直观,既易控制,又可预先规范模式,使系统型培训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并使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培训更加方便操作并且更加有效。三、系统型农民工培训模式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将上述企业系统型培训模式借鉴于农民工培训中,能更好地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工尽快实现转移就业。但在具体的管理及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在培训内容上,应注意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个人目标和社会总体目标相结合现在农民工培训规划呈现三大趋势:一是从关注政府战略目标的实现,转向兼顾农民工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二是从以中长期规划为主,转向重视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为主[2];三是农民工的人力资源规划更注重关键的环节,以确保它的实用性和相关性[3]。所以,培训设计中应同时关注社会总体目标与个人目标,长期与短期规划,同时以关键环节和关键内容为培训重点,整合协调各种因素和资源,进行全面而长远的培训安排。具体操作上,首先,要做好农民工培训前的需求分析。针对市场现在的需求及其未来发展以及农民工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培训的需求。其次,要把农民工培训、农民工转移就业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培训—就业—发展”的闭环结构。即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每一次提升,都应经过相应等级的培训,而每一项培训,都是为农民工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这样螺旋式上升,使受培训农民工不断得到激励,就业和个人的发展同时实现并互相促进。第三,不应只根据农民工现有的职务和岗位设计培训内容,而应培养农民工从全局及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的素质。具体而言,可以开设流动性或交叉性岗位培训,让农民工体验或接受不同的岗位训练,然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岗位配置,激发农民工的潜力,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满足农民工全面发展的需求。(二)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了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政府及培训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对培训过程实施控制。具体来说,在明确了培训目的和预期结果后,设计培训中的各个具体环节,确定适合农民工的培训内容。一般而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究竟应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确定。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传统的培训方法有很多种,如讲授法、]示法、视听法、角色扮]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还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主要是从学员的反应、知识标准、行为标准和投资回报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考核与评价。(三)在培训评估上,应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估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系统型培训模式的评估,不仅对农民工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估,也对农民工培训的过程进行评估;不仅重视培训评估,还重视培训效果的转化。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估步骤,将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同时纳入评估体系,并注重将培训效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系统型培训模型的评估要求。目前的评估模型中,符合上述要求,并被培训管理者经常使用的经典培训评估模型,是由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柯克帕特里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知识、行为、效果。第一阶段,评估学员反应: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和感受。这一阶段主要评估培训参加者的兴趣,受到的激励,对培训的关注等。第二阶段,评估学习的效果: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反面得到了提高。要求通过对学员参加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了解是否他们学习到新的东西。同时也是对培训设计中设定的培训目标进行核对。第三阶段,评估行为改变:这一阶段的评估要确定培训参加者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培训而发生行为改进。可以通过对参加者进行正式的测评或非正式的方式,如观察来进行。第四阶段,评估产生的效果:这一阶段的评估考察的不再是受训者的情况,而是从部门和组织的大范围内,了解因培训而带来的整体的效果改变,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如农民工就业率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等。这一阶段评估的费用和时间、难度都是最大的。以上培训评估的四个层次,实施从易到难,费用从低到高。(四)在培训战略上,应注意与外环境相契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自身与外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全球经济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使外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同时,农民工的价值观、就业意向也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契合内外环境的变化,农民工培训也应适应社会的变化,在不同发展周期呈现出不同的重点。具体而言可用木桶理论[4]诠释,农民工培训初期重点为木桶最短板,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主要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点是农民工就业的现实需求及影响就业的薄弱环节;农民工成长期培训则取决于木板整齐的高度,即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培训重点是农民工社会责任感及社会文化的引导和建设,使农民工群体形成较好的氛围,从而推动社会效益最大化;成熟期培训重点是木桶的最长板,适用斜木桶理论(斜着放置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即培训中重视农民工的个体优势,发挥其长处,使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发挥最大效应。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型培训模型并不能解决农民工培训中的一切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注重非系统性的探索学习的辅助,如非正式学习培训等。系统性培训模型与非系统性探索学习的结合,将构成推动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巨大动力。[参考文献][1]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型培训模式及其修正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0,(12).[2]廖明.建立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3]杨利民.大连石油化工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4]周俊.新解木桶理论与企业培训的重点[J].人才资源开发,2008,(6).。
湖南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
湖南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与对策作者:向成干王艳宜黄华俊刘军棋罗新林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3期摘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当前湖南省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模式和缺陷,提出应从创新培训机制,完善监管职能、改善资金投入使用机制以及政府积极引导并提供良好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60X(2014)13-0079-02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参与力量。
然而受到知识与技能层次限制,农民工就业质量偏低、就业渠道匮乏已成为普遍现象。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湖南省经济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大量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农民工监测结果,2012年湖南农民工总量达到1 470.8万人,比上年增加62.4万人,增长4.4%。
其中,外出农民工1 056.9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7%。
本地农民工413.9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增长6.4%。
外出农民工男性多于女性,19~30岁占半数以上;就业领域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53.27%,其次是建筑业占13.98%,服务业占9.69%,批发和零售业占6.33%,住宿和餐饮业占5.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3.68%,其他行业占7.44%。
制造、建筑和服务业从业比例占到77%左右[1]。
农民工数量逐年增长,但对其职业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对现阶段湖南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和措施。
1 湖南省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不同模式及存在问题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培训过的不到25%,但对培训有需求的超过70%。
对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的几点思考
对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的几点思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数量庞大的新型劳动大军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涌起,这就是长期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简称农民工。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如何迅速提高让广大农民工朋友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及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是很好的途径之一。
标签: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早在2003年9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便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在该文件中国务院已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农民工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该下发文件中,中央政府也意识到了农民工自身存在的一些极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
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
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因此,上述的问题也就成了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重点着手解决的”钉子”。
在结合我省,我市及我镇的具体情况,作为专业培训成人教育的专业学校,木渎镇成人教育中心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基础上,近年来逐步摸索和总结了一套日趋完善的专业技术培训制度。
关于加强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5则范文
关于加强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5则范文第一篇:关于加强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
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妥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全总也明确提出,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工会的学校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笔者针对目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着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现状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一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政府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一些企业也不愿培训。
二、问题及原因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各级工会也多方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从农民工整体来看,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渴望和迫切愿望,但具体到单独的个体和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时,却不然。
据调查,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另一方面,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农民工却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
其次,从农民工分布情况看,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工人只要每天完成生产任务“能干”、“够用”就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使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
第三,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1.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
2.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使其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
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建议
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建议第一篇: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建议当前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已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
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须采取措施。
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且多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上,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
目前基本上很少开设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
当前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裁剪缝纫工、电焊工、厨师、美容美发等专业。
这些工种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
培训内容多侧重技能培训。
目前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但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涉及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
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本领虽然得到了加强,但就个人综合素质而言,仍然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培训资金方面的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工想培训和被培训的瓶颈问题。
当前培训资金分配在各个部门,导致各自为政,使培训形不成合力。
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制约农民工培训工作。
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
现实中农民工培训主要由政府埋单,农民工没有承担费用的能力,而企业则没有承担费用的意愿。
要增加培训投入,由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目前看来仍显不足。
在一些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地,贫困县的财政收入50%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县财政根本无力划拨资金用于补贴农民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缩水”,造成培训形式走过场。
农民感觉培训费用太多,“不划算”。
农民工要参加培训,除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生活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职业介绍费诸项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几千元,这就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挡在了培训门槛之外。
农民工的培训心得体会
农民工的培训心得体会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重要的劳动力军队。
然而,由于许多农民工缺乏相关技能或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职业发展通常受到限制。
因此,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体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农民工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参加培训的意义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义在于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岗位竞争力。
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好的机会,也能够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和知识水平,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和自立。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培训内容与方式对农民工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培训内容方面,要符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让他们更加容易学习和理解。
例如,对于工程技术方面的培训,可以通过向他们演示室内外效果图、3D建模等形式进行培训。
培训方式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线上形式的培训可以提高学员的灵活性,线下形式的培训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
三、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学习过程中,农民工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因为长时间工作疲劳,导致学习状态不佳,或是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调整好学习的时间和节奏。
其次,提供针对性的语言培训,帮助学员构建有效的沟通桥梁。
最后,要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
四、培训后的思考和收获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学习完成后,可以逐渐体会到学习对工作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他们的工作技能得到了提高,并且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些成就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农民工的自信和人生价值。
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农民工的培训体验和心得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工的人才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为广大农民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帮助。
2024年农民工培训教学总结(二篇)
2024年农民工培训教学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民工市场蓬勃发展,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为农民工培训教师,我参与了一项为期十天的农民工培训教学工作。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民工培训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次培训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农民工培训教学的目标应明确。
农民工培训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就业所需的技能培训,二是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在这次培训中,我结合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农民工培训教学的内容应实用。
针对农民工的实际工作需求,我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教授安全操作技能时,我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我鼓励学员们采用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工具,同时注重培养学员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再次,农民工培训教学的方法应多样。
在这次培训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践和互动等。
讲解和演示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能,实践让学员们有机会独立操作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互动则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培训效果显著,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最后,农民工培训教学的评估应全面。
在培训结束后,我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从学员的技能掌握程度、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员在技能掌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工作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团队合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然而也有少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这提醒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总之,农民工培训教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教学评估的全面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方法,为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农民工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2024年农民工培训心得体会总结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的力度。
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农民工培训项目,并在这次培训中获取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一开始,我对培训的期望并不是很高,只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参加。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渐渐发现,参加培训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培训中的讲师们都是专业的人士,他们讲授的知识涉及到各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涉及。
通过跟随讲师的步伐,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对我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其次,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
农民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城市工作中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各类技能,比如电焊、木工等。
这些技能在城市的建筑行业中非常实用,而且需求量也很大。
通过学习这些技能,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工作环境,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这些技能也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出色,赢得更多的工资和奖金。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拥有实用的技能,我们才能在城市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在这次培训中,我结交了很多新朋友。
培训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大家各有所长。
在交流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和背景的人的见解和经验,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合作,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结交新朋友,我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能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脉。
最后,在这次培训中,我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
通过参加培训,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去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讲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明白了自己在技能和能力上的局限性,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思索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沿海地区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失去了工作,他们或者返乡、或者留在城市寻找新的工作岗位。
不少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帮扶措施,其中,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普遍采取的措施之一。
针对农民工开展的职业安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本来十分重要,然而,这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1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1培训内容用不上过去面向农民工的培训停留在简单的文化类知识方面,常常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空对空”,使听者无精打采。
农民工技能培训与学历知识教育有天壤之别,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性很强,即能“赚到钱的培训就来。
”一些不乐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反映,“耽误工夫,还不如直接到厂里干学徒,既学技术还有工资。
对老百姓来说,时间也是钱,一天不挣钱,就等于多花一天钱。
参加培训的话,交通费、生活费都要自己拿。
”而用人单位觉得农民工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区别不大”。
1.2培训地选择单一在培训地点选择上,主要是在农民工输出地进行培训,而实际调查发现,这直接导致了培训脱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培训什么?培训出来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没有岗位的时候,培训其实也没什么用,起不到作用,做那些无用功干吗?”这是返乡农民工面对职业培训经常提出的疑问。
1.3培训方式陈旧在培训方式上还习惯于计划经济思维,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
仅为了让这些返乡农民工有一个地方呆着,不闹事儿。
很多地方仍然是“我培我的训,你招你的人,他找他的工作”,结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政府组织的很便宜、甚至是免费的职业培训人数寥寥,有的培训根本就没有人去。
1.4培训费用设计简单中国有句俗话“便宜无好货”,据国际经验,政府举办的免费职业培训一般效果都不太好。
一部分农民工觉得占国家的便宜,和自己自食其力劳动价值观相冲突;还有部分农民工认为,有点钱直接发给本人更来劲。
现在的局面就是政府拿钱了,老百姓还不见得买账。
供求弹性下农民工培训问题再思考
摘要随着粗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社会矛盾与环境矛盾开始凸显,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而作为中国劳动力的主力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成为经济转型的一大要求。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必须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高素质劳动力人才,方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并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本文从农民工培训产生的背景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对农民工培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与进一步地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
我们以此为契机以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和新乡市长垣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收集等方式,对所调查区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得到我省农民工的培训意识程度、进城务工农民掌握技能的基本情况、培训前后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变化以及当前阻碍农民工培训推广的因素等研究结果。
结合调查实际提出应该从政府切实履行职能,企业加强专业培训,构建内部培训文化,政企联合,探索职业培训新模式,提高农民工自身的培训意识,强化主动学习的理念,加强内外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
关键词内生增长经济转型人力资本制度演化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逐步转型,目前我国各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农民工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仅靠传统的纯体力劳动已难以满足产业转型的需要。
但是,目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仍然存在培训项目缺乏统筹规划、资金使用效益和培训质量不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
具体来说,由于培训时间短,知识型、技能型务工人员提升比例不大,大多经培训后的农民工在企业从事的是简单、粗重、低级的劳动,真正能从事技能型、管理型劳动的人员很少。
此外,由于农民工培训具有较大的外部性,从企业培训的角度来看,企业会因投入成本过大或担心部分经培训后的农民工流失带来损失等原因较为忽视农民工培训环节。
谈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谈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农民工培训是帮助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融入的重要手段,为此研究农民工培训问题,了解在此方面工作进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实际工作部门提出工作改进的方向,对于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方式;现状;问题当前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已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
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须采取措施。
一、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①培训手段陈旧,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性。
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农民工的培训方式中,短期或专题培训班、课堂讲授等现场培训比重很高,均超过70%,其他培训方式如问题式、分享参与式、角色扮演式、多媒体式等所占比例很低,农民工培训方式集中于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主要以灌输为主,老师讲,学员听,重灌输。
讲授式培训重视客观、普遍的知识的传授,老师在培训中处于中心地位,学员被看作”知识容器”。
在培训过程中,强调老师对学员的控制,学员多以被动接受方式学习为主,将“认真听讲”作为对自己上课的基本要求。
这种单一的培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培训效果。
②缺乏培训效果跟踪反馈机制。
对培训效果及时进行跟踪反馈是改进培训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培训效果跟踪,可以了解当前培训方式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培训工作的改进做好准备工作。
目前,农民工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不到位。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培训者数量增多、培训资源有限等其客观原因,也有培训就业服务机制缺乏的原因。
目前还缺少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组织管理机构,缺少对城乡劳动力的统筹协调,也是重要原因。
③农民工培训方式具有封闭性,人际关系淡化。
由于农民工参加实践活动比较多,社会阅历比较丰富,这使得他们更善于与别人交流。
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姚斓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兼具“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民工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及所在企业的发展速度,也会制约农民工个人的发展空间。
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姚斓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长沙 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遏制贫困: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对策建议
2.城市农民工就业培训问题实证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常州市302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
3.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我们准备好了吗?——对农民工培训问题及原因探析
4.构建城际间工会维权联动机制的理性思考和对策措施--农民工系统组织维权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
5.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MPORARYECONOMICS【摘要】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下湖南农民工培训工作,从其重要性、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湖南农民工培训措施农民工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
2008年,湖南农民工(含本乡镇)1208万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湖南农民工稳步上升到(不含本乡镇)1210万人,2010年湖南农民工(不含本乡镇)达1320.81万人。
农民工就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民工潮”,本世纪初的“民工荒”或“技工荒”,这次受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而出现的“返乡潮”,都说明对国家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落入就业困境之中,破解这一难题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农民工培训。
一、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业处于从传统农业逐步迈向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国家不仅出台了《农业法》等各项法律制度,还加大了对农机购机补贴力度,我国的农机数量、规模、装备水平及服务面积、服务质量等方面发展很快。
然而农机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农机从业人员因而要接受正规系统培训才能准确熟练安全地操作、维修、保养农业机械。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依靠掌握农机操作和维修技术的新型农民,如何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迫在眉睫。
农机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对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准入制的要求,即农机从业人员在取得操作证后还必须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两证”齐全方能上岗。
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每年定期举行全国性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考评员培训班,旨在提高农机考评员的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程序,严格把关农机行业的职业准入制,以塑造一支具有高素质和高度责任心的农机教学队伍。
广大农机技术受训人员在进行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成为掌握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新型农民,从而实现农民工的顺利就业。
因此,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培训方式是一项必须的、重要的、长期的工作。
二、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培训市场效率低下,培训成本偏高;培训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培训效果欠佳。
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落实不到位,不仅缺少对农民工培训的长远规划以及配套政策,也很少设立协调与指导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对农民工培训的供给主体不健全。
当前,农民工培训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的新型农民工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农民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服务行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移,以实现就近和就地就业;同时对将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二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农民工培训,主要是针对进城求职和拟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的农民工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
此外,还包括扶贫部门组织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自发组织的农民工培训。
三、湖南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1、培训资源不集中。
目前湖南省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都陆续开展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各类培训,但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各部门运作不开放,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设施建设、定点机构认定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划,政出多门,培训资源分散,各类培训资源达不到高效整合及利用。
2、培训体系基础不扎实。
目前,全省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近1000家,主要由民办培训机构、职业高中、政府培训中心、技校、中等专业学校组成,良莠不齐,不能适应培训需求。
其突出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胜任职业教育的师资尤其是实训教学师资严重缺乏;实训设备也不足,大多数的培训机构缺少实训设备,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习训练机会相当少;缺乏统一考核标准,各部门对培训要求宽严不一致,难以满足社会对农民工的技能需求。
3、培训成效不明显,针对性不强。
培训方式基本实行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混合式培训,没有按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培训与促进就业脱节,农民工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培训时间短的项目上。
然而市场急需的工种,如数控、机械加工等很少有人能组织培训,且培训质量不太高。
由于培训力量基础薄弱,缺少职业技能教学的专业化能力及经验,农民工培训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率比较低,培训质量总体不高。
4、培训补贴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金分散管理很难发挥培训资源的集成效应,培训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不高;培训补偿标准偏低,培训补贴资金难以弥补培训的实际成本;补经济生活后金融危机下湖南农民工培训的思考○王青松李树生(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38《当代经济》2012年12月(上)CONTEMPORARYECONOMICS贴标准、拨付方式也体现出不一致,有实行对劳动者免费培训的、也有实行先缴后补的,有补助培训机构的、也有直接补助参培农民工个人的,而其同一培训项目在不同部门补贴标准也很难一致。
四、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应对措施1、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逐渐整合培训资源。
按“三个统一,三不交叉”的方式,完善农民工培训管理体制,统筹农民工培训政策,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
三个统一:一是统一使用农民工培训资金,在建立统一协调机构、统一培训计划基础上,财政部门统筹管理补贴资金,把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教育的各类农民工培训资金和部分职业教育资金统筹使用;二是统一制定农民工培训的相关标准,依据不同行业的要求,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实训条件、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制定农民工培训机构准入标准,对相同或相近的培训项目,制定统一培训标准,进行统一的质量认证和技能鉴定;三是统一运用农民工培训信息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培训信息网络体系,各部门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对参加培训农民工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培训补贴等培训信息实施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培训信息在各部门间相互开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三不交叉:一是培训机构不交叉,各部门分别依据各自的培训内容、培训标准等认定定点培训机构,改变目前存在的一家培训机构多家认定、一批培训对象多家补贴的现象;二是培训内容不交叉,各部门明确划分培训项目,不重复设置培训内容;三是培训对象不交叉,农民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自主选择参加培训,一年内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2、大力加强基础建设,稳步提升培训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设施较完善、功能较完备的市、县级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实训场所和设备。
提高公共职业训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农民工提供公共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平台。
二是依靠所在地地方政府举办的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院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凭借校企融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强实训设施的建设。
三是通过财政补贴方式,鼓励规模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服务。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鼓励培训机构从企业、各类职业院校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理论基础的高级工、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3、认真实行分类培训,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
一是依据区域内产业结构,实行重点培训。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重点围绕加工制造业、物流业、信息业,由政府引导,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自主创新试验区,应重点围绕自主创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专门培训;重要粮食生产市县,可以依托培训机构,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
二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民工,联系实际,分类培训。
是对拟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依托企业或者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来完成;对亦工亦农的游离型就业人员开展实用技能的培训,对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开展农业科技及新农村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培训,主要依托县域范围内培训中心、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来完成;对企业在岗人员举办技能提升培训,主要由企业或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来完成;由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定点培训机构负责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对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新生代农民工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4、完善各项财政政策,健全培训补贴制度。
一是各级财政对各类培训资金统一归口管理,统筹使用资金,打破目前资金分割的局面,发挥培训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工种确定合理的培训补贴标准,通过政府购买各类培训的合格成果,提高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
三是引导培训机构依据市场需求开展适应市场的技能培训,将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逐渐解决结构性“用工荒”问题。
四是支持和鼓励转岗培训和提升培训,将各类企业培训常态化、制度化。
五是要建立培训质量与财政支持挂钩的激励机制,通过合格率、领证率、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培训的绩效考核,将财政支持与绩效考核结果结合,促进提高培训质量。
六是探索规范统一的财政补贴方式,简化补贴资金审批程序,确保资金运转安全有效。
5、创新各种培训模式,促进各类培训方式转变。
一是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知识面较宽、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优势,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二是把1—3个月的短期培训延长到6—12个月的中长期培训,让农民工真正掌握一门单项职业技能或具备初级技工甚至中级技工的水平。
三是把农民工培训真正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去,让新成长农民工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接受系统正规职业教育,使中、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
四是加大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训,特别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培训。
五是根据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农民培训的重点与方向,老一代农民工主要由企业进行转岗和提升培训,同时将培训的重点转向新生代农民工。
(注: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湖南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09YBA123)。
)【参考文献】[1]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教育与培训是打造世界第一不锈钢企业的基石[J].职业技术教育,2006(9).[2]黄伟祥:绍兴县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3]王可忠: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6).(责任编辑:张琼芳)经济生活39《当代经济》2012年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