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对策方案10篇

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对策方案10篇

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对策方案10篇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对策方案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然而,实施乡村振兴并非易事,存在着一系列的重点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一、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1. 人口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种情况使得乡村经济发展面临压力,也加重了农村人口贫困的风险。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同时,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低效率、高耗能、高排放的问题,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村发展和农产品流通。

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和边远地区,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更为突出。

4. 农民素质和创业意识不足乡村地区长期以来的低教育水平和落后的思维观念,导致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创业意识不足。

这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

二、对策方案1.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力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水利和电力等条件,提高农村的宜居性和宜业性。

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商和物流网络建设。

2.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

政府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业企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 发展乡村教育培训加强乡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意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0年第11期刘博刘彦杰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当前,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信息流动不畅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农民和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定位在相互转换。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民对于农技、农资和产品市场等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如何为农民提供一个崭新、快捷、全面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制定前瞻性的生产计划,已迫在眉捷。

2.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信息需求不强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国农民群众开始需求信息服务。

但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农业经济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决定了单一的农业生产者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何种信息,造成了农业生产者对信息实际需求不强烈。

农民信息意识淡薄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动员农民在信息化基本设施上进行投资非常困难。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3.农村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其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和报纸。

广播和电视的传播属于线性传播,速度快,播出信息不可任意回放;报纸属非线性传播,速度慢,但信息可以反复阅读。

然而这些传统的媒体都是单向传播,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反馈回来,然后再主动向农民提供服务。

农民只能通过另外的途径即电话和信函传递反馈信息,这种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既丧失了信息的时效性,又缺少了问题的针对性。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化对其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供一些参考。

一、问题分析1.信息分散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信息来源分散,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业生产、市场信息、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信息分布在各个地区和单位,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和整合,导致信息流通成本高,信息互通难度大。

2.信息孤岛农村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农村居民对信息化设备的认知度和使用率较低,信息化服务缺乏,农村地区的信息化进程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3.信息安全农业信息化涉及到大量的农业生产数据、土地资源信息等敏感信息,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农业经济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4.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农村信息化程度低,导致农村地区缺乏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成为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1.加强信息整合加强农业信息的整合,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推动农业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互联互通,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2.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设备的普及率,推动数字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在农村地区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的信息差距,打破信息孤岛。

加强对农业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农业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2010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物联网浪潮下,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及服务方面渗透。

但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农村信息化发推进很难形成合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受到多个部门的广泛重视,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缺少有效的统筹和协调。

例如,信息产业部门积极推进宽带等进村入户;中组部推行的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每村配备了计算机并接入了宽带,但这些设备或者闲置,或者只发挥了有限的功能,与农林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机构没能形成互补和促进,各类社会职能部门针对行政村的工作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多重浪费。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是农村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行动的综合工作,为了保证农村信息化工作持续稳定进行,组建专门的信息化领导队伍、政策方针、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二)缺乏对农村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信息供给与需求对接困难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而当前网络以及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诸多硬伤:大量信息转载、重复,未能与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嫁接和整合,体现不出农业的地域性;虚假信息四处传播,甚至由此产生了伤农、坑农事件,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受到质疑;信息更新不及时,传播缺乏实效性,与农事结合不紧;信息内容大而化之,空泛单调,难以指导实际生产,这些都是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体现。

同时,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存在困难:当前提供的信息以宏观、综合信息为主,缺少准确可靠的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价格预测等内容;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农民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以网络为主的信息难以到达农民手里;信息供给对象的分类和针对性不足,泛泛的信息不能充分满足种养大户等较大规模经营的农户需求。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sa c n t u e f ce c n e h oo yMa a e n n ln i g S uhC i a r u u a U iest , a g o gG a g h u 5 0 4 Re e r hI s tt S i n e dT c n lg i o a n g me t dP a n n , o t hn Ag i h rl n v r i Gu n d n u n z o 1 6 2) a c y
Abs r c Th o t n n t t s o g i u t r l i f r to o tu to wa re y o e v e d i h s p p r tat e c n e ta d s a u f a rc lu a n o ma i n c nsr c i n s b if v r i we n t i a e .Ba e f o h t t s o t l s d o n t e sa u is f
Pr blm s o he o e f t Ag iulur l I o m a ia i Co s r to a De eo rc t a nf r tz ton n tuc in nd v l pm e t Statg e n r e is
பைடு நூலகம்
J A NG n— ng TI I Ya pi AN ng uo YA NG Xi -g Zhe LV a ng Jin-q u i’
c n t ci n,h ure tp o ne tprblms sue r a ay e a o ta e is o g iu tr lu ie ste n r s o s o t e a rc l a o sr to te c r n r mi n o e is s we e n lz d,nd s me sr tge fa rc lu a n v riis i e p n e t h g iut l u ur ifr t ai nc n tu to d rten w i to r rpoe no mai to o sr cinun e e st inwe ep o s d. z h ua

基层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基层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分析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许多进步,但在基层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信息化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一些地方的学校、医院、农村公共服务机构等仍然缺乏高速互联网接入,导致信息传输速度较慢,影响了基层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信息化能力不足:基层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技能和知识,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和系统,无法参与到信息化发展中去。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还限制了他们对于信息化的参与和贡献,降低了整体信息化水平。

3. 数据孤岛问题: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缺乏互联互通,导致数据孤岛的问题。

许多基层单位因为自己独立建设信息系统,造成了数据无法互通共享,造成了信息流通不畅,甚至出现了重复录入数据的情况,浪费了许多资源。

4. 信息安全问题:基层单位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较低,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

一旦信息泄露或者系统损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损害了基层单位的声誉,还可能损害基层居民的权益。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对策建议。

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地区信息化设施的投入,确保互联网接入能力的普及和提升。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经济扶持,鼓励电信运营商向农村和偏远地区铺设网络设施,建设基层信息化中心,提供高速网络接入。

2. 提升信息化能力: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能和知识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技能比赛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信息化运用能力。

3.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可以通过建设一套标准的信息化系统,并推动各个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系统建设,确保数据的互通共享和信息的畅通流动。

4.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提高基层单位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机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农机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问题一:农机设备结构不合理我国农机化发展起步较晚,供给不足是农机设备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农机设备与农业生产需求脱节问题突出,像耕作机械、养殖设备等更适用的农机设备受到较少关注和投入。

导致一些优质土地虽然有大量的农用机具投入至闲置状态。

对策:增加适用性强的农机设备投入,加速农机化现代化。

同时,可以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让按需定制的农机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问题二:农机使用效率不高一些地区农民普遍存在农机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有农民反映,一年用不到几次的农机设备年底拍卖才能解决。

这些现象都是造成农机使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对策:针对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通过引导农民建设农机社,大力推广“一户一机”的理念。

此外,合理分工和互相合作,将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到最高点。

问题三:专业维修服务不到位农机设备维修一直是农村地区的难点之一,缺乏专业人员和设备维修工具,又缺乏维修资金,导致维修周期长、维修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对策: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让维修服务变得更加专业化。

同样,政府在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也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推出通过地方财政投资设立的农机维修站。

问题四:信息化程度低下当前农机化还缺乏科技创新应用,信息化程度较低时此类下可能进一步阻碍农机化的发展。

农村地区信息不畅,农村居民对信息化设备了解不够、设备运用不当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使得利润更无从谈起。

对策: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同时,引导农民使用科技创新工具,提高其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能力。

问题五:农机使用技术比较落后当前农机使用技术落后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中老年农民缺少应对一些新型农机设备的能力,不得不在农机使用方面丧失一定的优势。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三农工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统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三农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二、农业问题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病虫害防治不力、使用劣质化肥等。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也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农村土地流转难题由于传统观念和政策法规限制等原因,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这导致了很多土地闲置或者被低效利用,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和乡村经济发展。

3. 农业信息化不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普及。

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问题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这不仅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民素质提升难度大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传统观念的限制等原因,很多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这导致了很多农民缺乏现代化管理和经营理念,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推行“三农”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所致。

四、农民工问题1.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由于职业特殊性和流动性大,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如劳动合同缺失、工资拖欠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也制约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2. 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由于教育程度较低和职业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很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管理要求。

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数字乡村建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水平的新型农村建设方式。

然而,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低,宽带接入条件差,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发展。

因此,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网络覆盖速度,提高宽带接入条件,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农民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

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相对较低,他们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认知和理解有限,不了解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

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民信息教育培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数字乡村建设要求大量的数据收集、传输和存储,这就面临着信息安全的威胁。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网站、网络支付平台等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和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

最后,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需求有限,导致数字乡村建设的效果不明显。

因此,政府应制定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市场需求,提高数字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数字乡村建设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

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信息素养,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培育市场需求,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数字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然而,数字乡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数字金融得到发展,金融服务逐步覆盖农村地区,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渐 扩大,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逐渐扩大,拓 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存在的问题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 低,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
跨界融合
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 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融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创 新业态。
发展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对于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 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为 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VS
市场需求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 变,对于数字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空间。
农村金融科技
通过金融科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如移动支付、P2P贷款等。
创新模式
共享经济
在农村地区引入共享经济模式,如共享农具 、共享生产资料等,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 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平台经济
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整合农业产业链资源,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电商产业链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理水平。
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水平低
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 人才和设备,制约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传统
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农业 技术和设备支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业科技等领域。
农民生活改善
数字化技术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 量,通过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和 交易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

乡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乡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乡村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不断面临人口大规模流失的问题。

年轻人纷纷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机会与生活条件,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

这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短缺,增加乡村经济转型的难度。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目前,绝大部分乡村地区依赖传统农业模式,农产品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

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能力,种植方式陈旧且效率低下。

这使得乡村地区高度依赖天气等自然环境因素,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较于城市地区的优质基础设施,乡村地区在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明显滞后。

这制约了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同时,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代,网络覆盖也成为乡村地区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4.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地区在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城市地区薄弱。

医疗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下、文化娱乐设施欠缺,使得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

二、应对乡村发展问题的对策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转变种植方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与营销渠道建设,拓宽市场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加大投资力度,在交通运输、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方面进行重点项目建设,为乡村地区带来更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推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在乡村地区的覆盖,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乡村居民获得信息和服务的便利程度。

3.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乡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建设更完善的卫生院和诊所,并加强农村医疗人才培养。

在教育方面,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质量。

此外,在文化领域也应鼓励各类文艺活动开展,丰富农村居民精神生活。

4.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衔接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现状问题和对策

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现状问题和对策

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现状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发展成为了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流转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越来越严重。

目前,土地流转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是仍然存在着土地流转存在难度大、流转周期长、流转规模小等问题,导致很多农村土地流转受阻,农村产业发展难以进行。

对策:政府应该通过宏观调控、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等方式,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帮助农民更好地流转土地、发展产业。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硬件设施不完备、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不够便捷等。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户购买、使用农业信息化设备及服务,推动农业信息服务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在农业生产、销售、管理上的支撑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农业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农民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各级银行对农村信贷投放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农民信用评级体系不成熟,难以评估其借款风险。

对策:政府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进农业金融发展,提高农民融资的接受度和信用评级系统建设,鼓励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农业发展。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距离城市差距较大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市相较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例如,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得到足够完善的道路、桥梁、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村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对策: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尤其在道路、桥梁、通信、电力等领域加大投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产业,增加收入。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缺乏信息化技能、农业信息化应用不深入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迈向更高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网络覆盖不够广泛,宽带速度不够快,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互联网服务,影响了他们获取和传播农业信息的效率。

2. 农民缺乏信息化技能由于教育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许多农民缺乏基本的信息化技能,不了解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无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农业信息,限制了农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3. 农业信息化应用不深入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信息化应用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仍然不够深入,许多农业企业和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对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加强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农民能够顺利地享受到现代化的信息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农民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推广信息化教育课程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如何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设备获取和传播农业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各地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化设备和技术支持、开发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等方式,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和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 健全农业信息化政策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农业信息化政策,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浅谈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帮助农业生产者 ,尤其是农 民适应不断变化 的市场 。对于复杂的因素 ,
含义。 农村信息应包括至少农业科学内涵和技术教育信息 , 资源和环境在 农村地区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支出的农村生活 , 农村的生产和管理的信息 化, 农村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 农村市场流通的信息 。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
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要农 民农 民有关部门一直服务为根本 ,从
2 、 基层农业信息获取手段落后 ,目前 , 我国电话 ( 电话包括手机的 普及率应该算很高 了吧 ) 电脑普及率不高 ,有网有光纤的地区很少 ,大 多数农民只能通过电视和收音机获取信息。 而且农 民普遍知识水平不够 , 接受信 息和使用信息能力不强 ,不能让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 , 严重影 响 农村信息化发展。
口, 也是解决 “ 三农”问题 的有效途径农业是
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体系 , 各种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 , 连同农业发展模式 的概括和综合 , 其特点是通过简单的表达是 “ 高科技+ 市场” 。 这意味着农
业不仅承担现代市场与现代科技,现代装备 , 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 技术
涉及农业 ,区域和时间的差异大, 低水平的生产稳定性和可控 陛的特点 , 信息技术有助于各种各样 的农业单一的集成技术 ,优化农 业产业技术体
浅谈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 军 隆
联通公 司 黑龙 江
伊春
1 5 3 0 0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的不断深入 ,信 息技术在农 业中的作 用越来越 明显 ,农 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 业, 农 业信 息化对我 国农业 向农 业现代化 方向发展 具有 重要 意义。本文阐述 了农业信息化 的基 本内涵,分析 了当前农业信 息化的现 状及发展及农 业信 息化的 问题,在这个过程 中 提 出了相应 的对 策。 【 关键 词】农村信 息化 存 在问题 发展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F 3 0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3 . 5 1 一 O l 理论和实践表明,信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 的推动作用。信 息技术在我们 的整体水平不高 , 城乡 “ 数字鸿沟”扩大的情况下 ,如何 农业 的规模经营 , 我们必须深化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赋予农村土地 产权 的资本属性 ,因此 ,它可以集 中形成一个快速移动的业务规模 。 农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农业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对策来解决。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信息化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

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农业信息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问题、对策、基础设施、农民、意识、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发展、趋势、机遇。

1. 引言1.1 农业信息化现状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技术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信息化在覆盖面和深度上还有待提升。

尽管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和农户没有得到充分覆盖,信息化水平不够平衡。

农业信息化技术仍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

一些农业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加强,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农民对信息化技术存在顾虑和障碍。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和推广,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可以更精准地进行农业生产计划和作业,提高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信息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帮助,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状况、气候变化、品种选择等因素,从而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总结了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AbstractThe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were summarized.Besides,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is process were analyzed.Some feasible solutions were given as well.Key words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existing problem;countermeasures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适应市场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基础地位,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问题1.1信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落后[4-5]。

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基于多种传媒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信息服务业落后,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也逐渐引起了重视。

然而,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1.基础设施缺失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网络覆盖率低、带宽小、信道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受到了制约。

此外,公共设施缺乏也限制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如图书馆、邮局等公共设施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无法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

2.信息门槛高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整体较低,致使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行。

农民面临的语言、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门槛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对信息化的接受度低,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受到了制约。

3.信息内容不够丰富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相对单一,大多局限于基本功能,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多元化、实用的信息。

同时,信息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如信息真实性、时效性、可靠性等。

4.信息化经费短缺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农村地区的财政实力较弱,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也相应较少。

导致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覆盖面较窄。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带宽、信道等问题。

同时,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和实用的服务。

2.加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农民的信息素养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和应用能力,弥补语言障碍,拓宽信息接受渠道,提高信息接受度,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3.提供多元化、实用的信息服务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提供更为丰富、实用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的需求。

重视信息质量的保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可靠性。

4.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关于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智慧农业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农业转型的内生动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从2017年开始,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级战略性纲领文件相继提出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

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

智慧农业是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

智慧农业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这使得农业信息服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

1..相关研究综述智慧农业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目前学者们对智慧农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慧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分析。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通过智慧生产、智慧经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彻底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改变产业结构[3]。

智慧农业具备先进的生产力特征,可以创造数字经济,蕴藏着大规模的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潜力[4]。

二是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势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农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农业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

智慧农业市场广阔,互联网销售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电商企业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涉足智慧农业,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已经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5-6]。

智慧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存在技术短板,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成本较大,农业数据采集和应用整合程度低,农业科技投入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村地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不足,农业劳动者从事智慧农业的意愿不强,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缓慢,创新性的农业商业模式匮乏。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Ab s t r a c t :Th e g o a l o f t h e n e w r u r l a i n f o r ma t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 t o i mp r o v e a nd p e r f e c t he t q ua li t y o f f a r me r s l i f e nd a wo r k ,
t e m p o r a r y p r o b l e m s s u c h a s k n o w l e d g e , t l a e n t s , f a c i l i t i e s ,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e r v i c e s , e t c . he T r e f o r e , h t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b j e c t i v e s o f t h e I I O W ur r l a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 c o u l d b e a c h i e v e d b y c re a f u l s t u d y i n g o n he t
此 ,只 有直 面认 真研 究对 策 ,并 兢慎进 行 实践 ,才 能达 成新 农村 信息 化 目标 的实现 。
关键 词 :信 息化 ;新 农村 ;现 状 ;对 策 ;研 究
中 图分类 号 :S 1 2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码 :1 6 7 2 — 6 2 5 1 ( 2 0 1 3 ) 0 9 — 0 0 9 5 — 0 5
Z H U B a o a n , Z H U F e n j u ,G A O X i n , L I G u o q u a n , L I P e i , D U N We n t a o , Y U A N C h a o

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而,我国乡村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口老龄化等等。

为此,本文将探讨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发展缓慢在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传统农业模式,这限制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此外,由于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流失等问题,乡村地区缺乏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积极推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引进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并支持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项目落户乡村地区,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以提高乡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在我国一些乡村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例如供水、电力、通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这不仅限制了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率。

此外,政府还应该采用科技手段,例如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因此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

老年人口的增多不仅给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压力,也限制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年轻人到乡村地区工作和生活,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此外,政府还应该改革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老年人口提供更好的养老和医疗服务。

四、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例如农业污染、生活垃圾、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也限制了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宣传,鼓励和引导居民采用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例如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对策2010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物联网浪潮下,信息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及服务方面渗透。

但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农村信息化发推进很难形成合力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受到多个部门的广泛重视,多头并进、多措并举,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缺少有效的统筹和协调。

例如,信息产业部门积极推进宽带等进村入户;中组部推行的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每村配备了计算机并接入了宽带,但这些设备或者闲置,或者只发挥了有限的功能,与农林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机构没能形成互补和促进,各类社会职能部门针对行政村的工作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多重浪费。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与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是农村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部门行动的综合工作,为了保证农村信息化工作持续稳定进行,组建专门的信息化领导队伍、政策方针、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二)缺乏对农村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信息供给与需求对接困难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而当前网络以及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诸多硬伤:大量信息转载、重复,未能与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嫁接和整合,体现不出农业的地域性;虚假信息四处传播,甚至由此产生了伤农、坑农事件,网络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受到质疑;信息更新不及时,传播缺乏实效性,与农事结合不紧;信息内容大而化之,空泛单调,难以指导实际生产,这些都是信息缺乏有效组织和管理的体现。

同时,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存在困难:当前提供的信息以宏观、综合信息为主,缺少准确可靠的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价格预测等内容;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农民从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以网络为主的信息难以到达农民手里;信息供给对象的分类和针对性不足,泛泛的信息不能充分满足种养大户等较大规模经营的农户需求。

这些都成为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置疑主要原因。

(三)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单一投资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作为与农村信息化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是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艰苦、最繁重的任务,因此,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不仅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不起,也容易因缺乏有效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虽然一些电信运营商能够高瞻远瞩,瞄准未来潜在的巨大农村市场,但是,作为电信企业,要经受着来自资本市场的利润考量,显然压力是巨大的,追求利益是其根本目的,当投资长久得不到回报,资金困难加剧,必然面临投资回撤、费用高涨、服务缺位的危机,巨大投资得来的农村信息化成果将难以为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伤害企业的积极性,很可能给农村信息化的进程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探讨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投入的长效运行机制显得非常必要。

(四)信息化成本较高,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农民掌握信息,开拓视野,增强致富本领,直接提高农民货币购买力;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将直接促进农民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带动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需求。

然而,由于我国农民收入不高,加上受知识和观念的限制,在没有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真正实惠时,是不会主动付信息费用的,在此情况下,若要求他们按照城市居民同样的标准偿付信息费用(如宽带费等),则因成本较高,而获得的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信息化在在农村的推进举步维艰。

因此,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时探讨和落实刺激农民进行信息消费的信息补贴制度显得非常必要。

(五)乡村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当地农民的信息需求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县级农业管理部门如县市农业局、农林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基本上配备齐全,网络建设到位,工作人员都实现电脑办公,并都已链接互联网,信息化程度较好。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农村信息化工作只是在县里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进行,再往下到乡镇,农业信息化的工作开展的就不是很完善,到村情况会变得更差,拥有信息服务站的村很少,而且只有少部分村有信息员。

因此,乡镇和村两级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目前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应有效应的关键瓶颈,虽然“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全面解决还需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

(六)受农民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及示范程度还不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程度仍然较低,尽管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历史欠债,只是青少年受益了,而年龄较长的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水平并未得到改善,特别是我国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民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更低。

文化水平的低下限制了农民在信息化应用水平方面的提高,大量的农产品产供销以及农业技术信息对于大山深处的农民还是比较陌生,农村信息化效应的发挥受制于较低的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发展对策(一)培育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1. 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标准化进程加快研究制定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发布(服务)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提供保障。

研究制定相关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信息采集和处理标准等,重点制定农村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加快制定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

2. 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规划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信息化工作目标纳入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农业部门负责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和农村信息员培训;信息产业部门负责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装备保证、技术支撑和应用培训;财政部门负责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并切实监督农村信息化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通信、广播电视部门负责加快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

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突出政府对“三农”的支持与保护,加大投入力度。

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项目和人员培训等投入。

尤其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信息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硬件基础设施较差,软件开发滞后。

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资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扩大典型项目的带动影响力。

政府财政应每年安排必要的试点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全方位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度。

4. 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民信息装备的消费能力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影响农户家庭信息设备拥有量的重要因素。

积极推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确保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农民信息装备消费能力的提升。

5. 提高农民文化程度与信息素质,逐步培训农村信息化主体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只是农村信息化起步时期的阶段性措施,从长远来看,农村信息化工作应当由目前的以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为重心逐渐向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主体培育并重的信息化推进道路转移。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投入,提高农民整体受教育年限和水平,多种渠道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有文化、有经验的农村专业科技人员,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技术,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

(二)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装备水平1.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作用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导向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向农村地区进军,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手机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电信运营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各级电信运营商结合地方特色,主动出击,形成了“农信通”、“12316热线”等众多农村信息化品牌,很好的发挥了农村信息化的平台作用。

电信运营商还通过优势资源,推进了农村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发展,作为产业链的源头,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广泛发展了各类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提供商,更多的专业化、特色化信息通过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的作用。

2. 对使用宽带上网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进行信息补贴截至目前,我国农村有7亿人口,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为了拉动农村内需,国家启动了“家电下乡”活动,电视、电脑、手机已列其中,但农村宽带这一块还未进入。

农村的网络和信息服务,尤其是农村宽带,既具有经营性质,也带有公益性质,中央有必要将其将纳入专门的政策范围进行通盘考虑。

鉴于我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村市场购买力相对城市而言还很薄弱,建议国家在“家电下乡”政策框架下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宽带,对使用宽带上网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乡村信息服务站点进行信息补贴,以此激发农民的上网热情。

(三)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力度1. 加大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多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开发利用各类农村信息资源。

要在网上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发布信息资源。

省级农业信息中心要建立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实用型数据库,包括产业政策、市场动态、科技成果、农业专家、项目推荐、特色产品等数据库,提供网络支撑,重视强化县乡镇农村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同时,注意丰富数据库资源种类,增加视频、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

2. 加快资源整合,全面构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政府必须要把强化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提到日程上来。

各类农业部门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村信息化门户网站体系,避免重复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