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姻蕴而出。
上帝亦心心爱念。
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竞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螈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
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
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也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家书郑板桥家书郑板桥名燮,籍隶江南,以进士出宰范、潍等县,服官鲁省十馀年,颇为当道所器重。
而卒困于下位者,由于天性傲岸好骂,嫉之者众耳。
先生雅擅三绝奇才,诗书画都为名公巨卿所激赏。
平生薯述亦甚富,惜其放诞不羁,往往随手散佚,以致坊间刊行之《板桥全集》亦仅十之二三耳。
兹在三山某藏书家觅得先生家书一厚册,后有附志,云从先生后裔处借丰抄录,则洵非赝鼎矣。
郑板桥名燮,籍隶江南,以进士出宰范、潍等县,服官鲁省十馀年,颇为当道所器重。
而卒困于下位者,由于天性傲岸好骂,嫉之者众耳。
先生雅擅三绝奇才,诗书画都为名公巨卿所激赏。
平生薯述亦甚富,惜其放诞不羁,往往随手散佚,以致坊间刊行之《板桥全集》亦仅十之二三耳。
兹在三山某藏书家觅得先生家书一厚册,后有附志,云从先生后裔处借丰抄录,则洵非赝鼎矣。
郑板桥名燮,籍隶江南,以进士出宰范、潍等县,服官鲁省十馀年,颇为当道所器重。
而卒困于下位者,由于天性傲岸好骂,嫉之者众耳。
先生雅擅三绝奇才,诗书画都为名公巨卿所激赏。
平生薯述亦甚富,惜其放诞不羁,往往随手散佚,以致坊间刊行之《板桥全集》亦仅十之二三耳。
兹在三山某藏书家觅得先生家书一厚册,后有附志,云从先生后裔处借丰抄录,则洵非赝鼎矣。
郑板桥名燮,籍隶江南,以进士出宰范、潍等县,服官鲁省十馀年,颇为当道所器重。
而卒困于下位者,由于天性傲岸好骂,嫉之者众耳。
先生雅擅三绝奇才,诗书画都为名公巨卿所激赏。
平生薯述亦甚富,惜其放诞不羁,往往随手散佚,以致坊间刊行之《板桥全集》亦仅十之二三耳。
兹在三山某藏书家觅得先生家书一厚册,后有附志,云从先生后裔处借丰抄录,则洵非赝鼎矣。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论为人即是为已)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
一日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
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郑板桥教其弟做人“须刻刻去薄存厚”
郑板桥教其弟做人“须刻刻去薄存厚”郑板桥教其弟做人“须刻刻去薄存厚”郑板桥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一位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的地方官员。
他的知名,不仅在书画、诗词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上,也在刚正、狂放的人格魅力上。
此外,他以传统美德教兄弟的事迹,也足堪称道。
郑板桥对兄弟的教育,有许多都写在他的家书中。
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处世做人。
在郑板桥看来,做人要厚道,对人要宽容;要时刻心存善念、与人为善。
他在家书中这样告诫其弟郑墨:“吾辈存心,须刻刻去薄存厚……”(《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他还以买墓地为例,进一步说明为人厚道之可贵:他父亲生前曾想花12两银子买下一块墓地,但因墓地中有座无主孤坟,买下后就得挖掉。
为避免挖人家的坟墓,他父亲就放弃了。
可他觉得这块墓地自己不买,别人就会买去,那样孤坟仍保不住。
为此,他决心将这块地买下来,以后埋葬他们夫妻俩,那座孤坟也留着与他俩为伴。
同时还立碑告诉子孙后代,这座孤坟今后也不能挖,每年清明节还要祭拜,并立下规矩,百世不变。
作为一名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郑板桥一向关心百姓、乐善好施,也以此教育子弟。
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中告诫弟弟,要“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相赒相恤”,就是说自己富贵了,还要帮助别人,和乡邻团结友爱。
这方面他也有言有行:在山东范县做县令时,他让前去探望他的弟弟带着他的俸禄,回家一一分送给生活困难的乡邻:“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
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皆当有所分惠。
麒麟小叔祖亦安在?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其余邻里乡党,相赒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
”在潍县做县令时,他也年年捎钱回家,救济族内的穷人。
他的这些善行,对子弟、对他人,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在郑板桥身上,还有着一般封建官吏缺少的民本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也用在对子弟的教育培养上。
他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说:“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郑板桥的民本思想与他的务实为民
中 图分 类号 :K 857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78 2 1 0 — 110 17 — 3X(02)10 l— 4
郑 板 桥 (6 3 16 )原 名 郑 燮 , 克柔 , 板 19 — 75 , 字 号
当 明世 , 心慕 古 贤 。”1 郑 板桥 希 望 通 过遍 野 仁 铭 [2 2 7 风 , 使“ 而 渔者 以渔 , 者 以耕 ” 2 耕 。【 】 m所 以他在 任 县
令 期 间 , 取 积 极 轻 徭 薄 赋 , 简 刑 轻 , 民休 息 采 讼 与
措施 , 使百 姓 安 居 乐 业 , 板 桥 也 由此 受 到 百 姓 的 郑
拥想 的人 。 他烧 掉 家 中奴 仆 如
过 去所 签 下 的卖身 契 。 在 书信 中交 代 堂弟 对无 父 他 无 母孤 儿 ,宜 访求 而 慰 问之 ” “ ,他关 心 曾被 父亲 拒
为政 以善 , 和 于 民的 基础 是 “ ” 仁 善 。郑板 桥 认
民生 , 民情结 较 重 。他 重 视务 实为 民 , 采取 切 实措施 真 心 实意 地 为 民兴 利 除弊 , 民于 火海 , 民之 急 爱 并 救 解
难 。 还 具有 较 强 的 田耕 情 结 。 他 他认 为 ,四 民” 中, 夫 第一 , “ 之 农 因为农 夫肩 负着养 天 下之 人 的责任 , 农 夫 且 最 为 劳苦 。 以为 官者 应 当更加 宽厚 地 对待 农 民 。 所
第2 7卷 第 1 期 21 0 2年 1 月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RN O AL OF YUE NG YA VOC T O A I NAL T CHN C OU正G E I AL C E
郑板桥教子诗原文
郑板桥教子诗原文
靖康思初觉,穷通理乃知。
凡谋勤全思力,半事不可欺。
抗拒弊疑惑,行行重可着。
终日不放松力,保守慎用心。
早晚读一节,每周少落索。
只要坚持不离,学术大境遇饱。
困难不惧怕,志气高克从。
明月新云横,智慧如山流。
大道博横断,多识格局论。
学无止境处,晓谋登不落。
那就是郑板桥的《教子诗》,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信念。
作者诉说的是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这首诗示警,抗拒弊疑惑,不放松自己,坚持不懈,困难不怕,勇往直前的精神,映衬出作者的学识渊博,心高气傲。
在郑板桥看来,教育要多元化,与时俱进,他反复强调“全思力”“穷通理乃知”,提倡用心去领会和发挥知识,无论多么博大,都不要故步自封。
而他对孩子苦口婆心用心教育表达的是滋养,关爱和激励,让孩子怀揣梦想,去触碰未知,去搏击希望,进而完成自我成长,心灵得到升华。
《教子诗》既鼓舞着我们的教育信念,也让我们拥有勇气去挑战未知远方,去攀登学术的高山。
在这样的精神力量面前,让我们更加充满活力,更加豁达,勇往直前,勇于拥抱新的未知,勇敢的创新。
凭借着教育的精神,在实践中塑造着自己的未来!。
些小吾曹州县吏
些小吾曹州县吏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卓著。
诗名中的潍县署指的是潍县官衙、署衙。
年伯则是清代士人之间对叔伯长辈的称呼。
中丞为官名,清代巡抚。
当时郑板桥口中的年伯包括正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因此此处尊称对方“包大中丞括”。
其诗文如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是一首关于平民百姓的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郑板桥心中对百姓的牵挂与同情。
全诗最后两句,更是饱含着对民间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因此,这两句也常被现在许多清正廉明的官员们用作自我激励、警示,提醒自己勿忘民间疾苦,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勿忘本心的格言。
郑板桥之所以会向他的年伯包括呈上这么一首诗,还得跟他自身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境况有关。
郑板桥的前半生生涯都十分贫苦窘迫,出生时已家道中落,生活拮据。
三岁时母亲去世,十四岁时继母又去世。
因为生计问题,跟他最亲的乳母费氏也不得不暂时到别处谋生,都让他悲痛不已。
其中便有他悼念生母的诗: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
以及与乳母分别时为她所写的: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郑板桥自小跟从父亲读书习文,到二十岁时考中秀才,之后娶妻生子,到二十六岁为了维持生计,到了真州的江村开设私塾教书。
不过教书并不是郑板桥心中的志向,就他所写的一首教馆诗中的:“半饥半饱清闲客,无枷无锁自在囚。
”以及“寄语天下读书人,切莫教书自上钩。
”之句,便能看出一二、教了四年书,正逢上父亲去世,郑板桥膝下又有二女一子需要抚养,光凭私塾的一点微薄收入已是难以为继。
于是便又举家迁往当时的天下名城,开启梦想的地方,扬州,希望能在此地一展抱负,得偿所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只可惜,以他籍籍无名的一介穷儒,无名气无地位无关系,并未获得那些巨贾豪客、文坛巨匠、画坛大家的赏识,时运不济,事与愿违,最终只能落得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精心整理
郑板桥教我们去薄存厚
郑板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书画,其实他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敬佩的。
他曾经托人在家乡花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块地,打算将来做墓地用。
有一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他到那块墓地看了看,发现墓地中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墓。
他有些生
块墓地上立碑告诉子孙后代,这座孤坟今后谁也不能挖,每年清明节还要祭拜。
郑板桥的做法一时传为美谈,邻居也纷纷赞叹。
精心整理
出身寒微的郑板桥一生做人厚道,对人宽容。
他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这样告诫家人:我们做人处世,必须去薄存厚。
时刻心存善念、与人为善,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理解
郑板桥,字子厚,号东篱,江苏苏州人,清代书画家、诗人。
他兼修书法、绘画和诗词,被称为"三绝",是清代著名的文化
人物。
郑板桥开仓济民是他的一副精美的书画作品,出自功能画的范畴。
这幅画作通常以墨绘纸本为主,绘有一座传统的仓库,象征着粮食的储存。
画面中有农民在仓库旁排队等待领取粮食,仓库里放满了谷物,显示出了国家安定,百姓有余粮的繁荣景象。
郑板桥开仓济民这副作品展现了他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一面。
在当时,中国社会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许多农民生活非常困苦。
绘制这幅画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他的社会理念,希望政府能够关注农民的生计和生活困难,并通过开仓来救济民众。
这幅作品以绘画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情厚意的文化内涵,展示了郑板桥艺术造诣的高超。
他的作品以写实、准确、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努力,唤起社会的爱心和关切。
郑板桥开仓济民是一幅富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体现了艺术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幅优秀的书画作品,更是艺术家呼唤社会正义和人道关怀的一种表达方式。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郑板桥:完美的人生,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人物素材:郑板桥:完美的人生,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清朝年间,扬州冒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被称为“扬州八怪”。
这些人才华横溢,作风清高,各有各的怪癖。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怪在传奇。
郑板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这些赞颂他人品的传说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人们之所以要把这些传说安在郑板桥身上,是因为他鲜明的个性:他的狂、他的傲、他的正直、他的厚道。
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真好汉康熙三十二年,郑板桥出生在鱼米之乡江苏兴化。
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老实本分,好读古书。
从《尚书》中“燮友克友”一句获得灵感,为儿取名,单字燮,字克友,希望他今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
从后来的人生履历看,人如其名的说法,在郑板桥这儿,对了一半。
郑板桥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可谓身世悲苦。
仕途也颇为坎坷,他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二十岁中秀才,四十岁中举人,四十五岁那年,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在家待业六年,才等到官职,却是穷乡僻壤的七品芝麻官。
但郑板桥没有抱怨命运的作弄,相反这激起他的傲气,他曾说: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真好汉!这样的郑板桥更像是茫茫人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了心中的那股傲气,与命运对撼,可爱又可敬。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郑板桥,有个毛病,爱骂人。
正如他自己所说: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
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
说话太直,脾气太坏,想说就说,想骂就骂。
但读过郑板桥家书,你才会知道,狂的背后还有仁,毒舌的背后却是厚道。
有一次,他在家里的旧书籍中翻到一样东西,那是先代家奴的卖身契约。
留下这么一张凭证,说不定会让后代子孙借此欺压对方,如果送还本人,恐怕会引起对方的羞惭之心。
出于这两点考虑,郑板桥当即在灯下将契约烧毁。
对于这件事,他在信里跟弟弟说:这点用心,既是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
郑板桥先生的读书之道
郑板桥先生的读书之道郑板桥先生的读书之道作者:孤泠月来源:网络不拘泥于古法的画家、文学家的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先生,对于读书,独有一番心得。
他酷爱读书,在读书上专研很久,他认为,在学习上的成就并不是取决于天资是否聪,是否天赋异禀,而是在于自己是否肯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更在于是否有真切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一、慎选精读在读书上,板桥先生提倡慎选精读。
先慎重严谨的选定一本好书,进行反复阅读,反复体味。
板桥先生甚至在一本书上,就下了读几十遍的功夫。
直至真正懂得了书中的道理,才肯把这本书放下。
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
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他极不赞成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读书方式,匆匆一阅,其实心得全无。
他曾写信对儿子说:“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
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
徒耗光阴,毫无一得。
”如何才算有选择的精读?他举《史记》为例说,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此篇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为华彩段落,因此对这几段文字,要反复诵观,细加品味,深加琢磨。
他换个角度说,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板桥认为值得精读的作品是:《左传》、《史记》、《庄子》、《离骚》、杜甫诗和韩愈文。
二、郑板桥先生提倡读书要有主见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他又说:“我辈读书怀古,岂容随声附和乎,世俗少见多怪,闻言不信,通病也。
”他还有一副对联,联曰:“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对联明白而又透彻地阐述了“疑”、“问”与“悟”的关系,学问的精进,“问”是关键。
三、读书必须勤奋刻苦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中说:“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人,读《易》尚有“韦编三绝”的精神,“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郑板桥诗词艺术
郑板桥诗词艺术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于江苏兴化一个清贫的读书人家。
他继承公安派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观点,反对拟古主义。
他为文有两个主张,其一是“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实用”。
对于以考据为避世手段的经学,他公开说“生平不治经学”,甚至批评理学“只合闲时用着,忙时用不着”。
其二是为文必须“自出己意”,“自树旗帜”。
他在诗中这样写道:“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
”板桥作诗论诗的最高标准是“沉著痛快”,可是,对板桥诗歌的这种风格,前人评价不一。
分歧表现得最典型的是对《沁园春.恨》的不同评价。
这是板桥在科举不得意时发牢骚的一首,词如下: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来细写凄清。
查礼在《铜鼓书堂遗稿》中极赞此词道:“其风神豪迈,气势空灵,直逼古人。
”而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里斥为“似此恶劣不堪语,想彼亦自以为沉著痛快也”。
板桥将文学的社会功能奉为至高无上,那些“敷陈”、“歌咏”、“剖析”、“描摹”的,正是他希望于人们的“沉著”之处,为了表现这样的主题,板桥便要求为文必须“痛快”,也就是“秉笔而快书”的意思。
板桥诗中,最称得上“直摅血性”的是他的古体诗,集中收有五十首左右,以七古为多,后期则多见五古。
其中写得最动人的是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几首:七古《悍吏》、《私刑恶》,五古《孤儿行》、《后孤儿行》、《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
板桥善于选择大量血泪细节,动用叙事文学的种种手段,刻画入微,读来使人心酸。
这几首古体的语言朴实平顺,多用白描,明显是承继了白居易现实主义的乐府传统。
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正和板桥同调;《新乐府》自序所谓“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也正是板桥这几篇古体诗的语言风格。
2023年郑板桥经典语录4篇_1
2023年郑板桥经典语录4篇郑板桥经典语录11、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知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4、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郑板桥5、《后秀篇》人外有人天外天,棋找高手弄斧班。
摘取桂冠陈景润,当年老师一笑谈。
未必前贤皆可法,弟子也可比师贤。
为师改诗郑板桥,谁知蒙师是哪般。
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7、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郑板桥8、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10、勤奋是一条神奇的线,用它可以串起无数知识的珍珠。
——郑板桥11、郑板桥越发直接。
当他受政界挤压郁郁不得志时,就提笔画竹。
画完往后,生理舒坦了,画艺也加倍熟练,读书名言,一箭双雕。
郑板桥经典语录21、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2、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3、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5、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郑板桥节俭诗词
郑板桥节俭诗词
嘿,你知道郑板桥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啊!他的诗词里有
好多关于节俭的呢!
就说那首吧,“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这看似在写竹子,其实不也是在隐喻他自己的生活态度吗?就像
竹子一节一节的,他的生活也是简简单单,不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
哎呀,这多像我们身边那些踏实过日子的人啊!
还有里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为了画好竹子,那可是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
时间啊!他把那些不必要的、繁杂的都舍弃掉,只留下最精髓的部分。
这不就跟我们过日子要学会节俭,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浪费是一个道理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就提到了郑板桥的节俭诗词。
我朋友还不太理解,说这有啥特别的。
我就反问他:“你难道不觉得这
种节俭的精神很可贵吗?”他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你看,郑板桥的诗词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他那样,学会节俭,珍惜每一份资源呢?他
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对我们的提醒和鼓
励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太容易迷失在各种诱惑中,忘记了节俭的重要性。
但是郑板桥的节俭诗词就像一股清泉,能让我们清醒过来。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诗词,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简单、美好。
所以啊,郑板桥节俭诗词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学习的呀!。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原文及翻译译文1、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原文及翻译译文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原文及翻译郑燮原文: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解释】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译文:我五十二岁才有儿子,哪有不疼爱他的道理?但是爱孩子一定得有规矩方法,即使是孩子们在一块游戏玩耍,也必须让他忠诚厚道,不要苛刻严峻。
我这辈子最不喜欢在笼子中养鸟,我贪图快乐,它在笼中,有什么情理,一定要让它的性情屈服来适应我的性情。
至于用头发系住蜻蜓,用线捆住螃蟹,作为小孩的玩具,不到一会儿拉扯就死了。
上天也有爱恋之心,我们竟然不能体谅上天的用心,把它当作对待万物的心吗?我不在家,儿子就由你管教。
要紧的是必须培养他的忠诚厚道的感情,消除残酷冷漠的性情,不能认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纵容他。
家中仆人的子女,是天地之间一样的人,应该同样爱护,不能让我的儿子欺负虐待他。
凡是给孩子们鱼肉果点等,应该平均发放,使孩子们欢喜蹦跳。
假如让我的儿子坐着独吞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观望,(想吃而)不能够吃上一丁点,他们的父母看见了爱怜他们,没有办法,只得叫孩子离开,这样做难道不是像割心挖肉一样难受吗?2、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日去后,复取前所赠古今杂文十数篇,反复读之,言尤高而志极大。
《郑板桥爱子之道》原文及翻译
《郑板桥爱子之道》原文及翻译《郑板桥爱子之道》原文及翻译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
但是他主张,“爱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讲究爱子的分寸、方式和方法。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板桥爱子之道》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郑板桥爱子之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
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
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
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1693年——1765年),享年73岁。
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译文】我五十二岁才有个儿子,哪有不疼爱他的道理?但是爱孩子一定得有规矩方法,即使是孩子们在一块游戏玩耍,也必须使他时刻记着对人应该忠厚,做事要稳妥,不能急躁。
我不在家,儿子就归你管教。
要紧的是必须培养他的忠诚厚道的感情,消除残酷冷漠的性情,不能认为他不是你的儿子,无法像亲生儿子一样管教而暂且纵容姑息。
家中仆人的子女,总也和我们一样是生活于天地间的人,应该同样爱护,不能让我的儿子欺负虐待他们。
凡是给孩子们鱼肉果点等,应该平均发放,使孩子们欢喜蹦跳。
假如让我的.儿子坐着独吞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观望,想吃而不能够吃上一丁点,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必然会可怜自己的孩子,但又拿不出什么办法,只得把孩子叫走,这样做岂不叫人像割心挖肉一样难受吗?【简评】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
九年级语文郑板桥的两封家书
?
•
• • • •
才九 得九 放八 脚十 眠一 ,, 蚊穷 虫汉 猎受 蚤罪 出毕 。;
遍昨 身日 罗入 绮城 者市 ,, 不归 是来 养泪 蚕满 人巾 。;
认耘 知苗 盘日 中正 餐午 ,, 粒汗 粒滴 皆禾 辛下 苦土 。;
夫 读 书 、 中 举 、
之 使 去 , 岂 非
母 见 而 怜 之 ,
而 望 , 不 得 一
儿 坐 食 好 物 ,
散 给 , 大 家 欢
虐 他 。 凡 鱼 飧
当 一 般 爱 惜 ,
儿 女 , 总 是 天
以 为 犹 子 而 姑
之 情 , 驱 其 残
子 便 是 你 管 束 。
•
何比池处一倏啜奏听时疏多但养书
郑 板 桥 家 书 二 封
示出卖的草棍儿,②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也叫安全套。②泛指情景:热火朝天的劳动~。通称万里长城。【冰 箱】bīnɡxiānɡ名①冷藏食物或药品用的器具,【剥离】bōlí动(组织、皮层、覆盖物等)脱落;④〈书〉赞扬:~叹|~赏|~许。 ②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彩棚】cǎipénɡ名用彩纸、彩绸、松柏树枝等装饰的棚子,【秉公】bǐnɡɡōnɡ副依照公认的道理 或公平的标准:~办理。【常套】chánɡtào名常用的陈陈相因的办法或格式:摆脱才子佳人小说的~。也叫菜心。赶。②〈方〉绣 花。【剿袭】chāoxí〈书〉同“抄袭”1。【辩辞】biàncí名辩解的话。②矮:宫室卑~(房屋低矮)。 在湖南。特指侵略国强迫别 国订立的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这类条约。低下:~陋|卑~。②名所标出的价格:所售商品均有~。指未经交锋而取得 胜利。 【表字】biǎozì名人在本名外所取的与本名有意义关系的另一名字(多见于早期白话)。互不冲突。 ⑥〈书〉责备; 踏上 征途。向下放(多用于抽象事物):~下心来|~得住气◇把脸一~。【残品】cánpǐn名有毛病的成品。niu形①不顺心; ②指不 懂人情世故。切割、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 zi)名妓女(多用作骂人的话)。茎呈三棱形,②比喻承担任务过重,【踩咕】cǎi? ② 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锅炉~|细胞~。【偲】cāi〈书〉多才。【陈迹】chénjì名过去的事情:历史~。 以防~。 【别无长物】biéwúchánɡw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状像矛的头,②形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我的意见还很不~|条件~了。结蒴果。 【残骸】cánhái名人或动物的尸骨,【兵变】bīnɡbiàn动军队哗变:发动~。 【必需】bìxū动一定要有; 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不 做~。【藏猫儿】cánɡmāor〈口〉动捉迷藏。 【不省人事】bùxǐnɡrénshì①指人昏迷,公开出卖。【不消】bùxiāo①动不需 要:~一会儿工夫,【殡】(殯)bìn停放灵柩;⑥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是 一种工艺品。②衣服上的绲边。【偿付】chánɡfù动偿还:如期~|~债务。 bu?【成绩】chénɡjì名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学 习~|~优秀|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碜】2(磣、?【别价】bié? 【巉】chán〈书〉山势高险的样子。【陈旧】 chénjiù形旧的;事后补给休息日。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文言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文言文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郑板桥开仓济民》原文以及翻译文言文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1.为:作为,当。
2.长:擅长。
3.室:家。
4.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
5.无留牍(dú):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 公文。
6.之:的`。
7.余:空闲。
8.辄:就。
9.至:甚至。
10.其:他,指代郑板桥。
11.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12.迁:工作调动,迁到。
13.值:遇,遇到。
14.食:吃。
15.或:有的人。
16.岂:怎能。
17.谴:谴责、责备。
18.任:承担责任。
19.活:救活。
20.去:离开。
翻译: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
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
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
”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
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文中郑板桥形象从文中郑板桥不受贿赂、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反映出郑板桥是一个有才、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
郑板桥咏竹诗
郑板桥咏竹诗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竹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附:郑板桥诗选逃荒行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
长路迂以远,关山杂豺虎;天荒虎不饥,肝人伺岩阻。
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
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
郑板桥的座右铭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
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
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
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
----郑板桥《春词》●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兰花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郑板桥《道情》●郑板桥在《赠君谋父子》中写道: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
可见多管闲事是件多么费神的事情!●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郑板桥●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郑板桥●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是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汪曾祺《五味》●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