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诗词精选【20首】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
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道情·老书生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渔家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绍兴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题半盆兰蕊图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道情·老樵夫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兰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竹枝词·几家活计卖青山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盆兰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
郑板桥七言绝句大全
郑板桥七言绝句大全
1. 水晶宫里细腰红,百草丛中绿鬓霜。
烟波渐渐带残影,风叶萧萧梦里长。
2. 长夜漫漫梦忆归,白云飞起几时归。
岁月有情何处逃,春风化雨又一年。
3. 壮志凌云狂风起,放歌饮酒天地宽。
别来一年春又至,珠帘玉槛梦里寻。
4. 天道有常谁可知,欲望无穷苦自思。
何须计较功名利,平淡安然自在悠。
5. 雨露荒凉天地变,马蹄轻重岁月轮。
风云行路心相伴,寂寞漫漫听鸟语。
6. 世事繁华浮世梦,青山常在梦中行。
望断天涯归不得,心在天涯天地宽。
7. 寂寞长夜思难定,半窗残月彩云飞。
桃花一折杏花开,明日何处又相逢。
郑板桥七言诗
郑板桥七言诗郑板桥(1693年-1765年),字青阳,号峰下,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文人。
他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尤其在七言诗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
以下是几首郑板桥的七言诗及相关内容参考。
1.《寄题丛封山居》山居隐瀑只自知,客到闻声始有诗。
人世浮沙几乱破,天涯无事恋深枝。
这首诗词描绘了郑板桥在山居生活中的自得和心境。
他在山间隐居,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到瀑布的声音,客人到访时才会有诗句的涌现。
在浮躁的人世中,他选择了远离凡俗的生活,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善美。
2.《和夏至南山卢舍人言志》岚光探梦傥成仙,絮叶风轻不可言。
青松萧瑟宜年少,薰风吹雨识先天。
这首诗以夏至时节为背景,举例描述了郑板桥对山林之美的赞叹和太和之境的追求。
岚光探梦指的是翠绿的山峦如梦似幻的景色,絮叶随风飘舞,轻细得难以形容。
瑟瑟的松林使人们联想到年轻时的激情和活力,而清新的薰风和雨水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3.《闻王羲之圃林记事》晓霞淡淡挂红楼,林字花韵养心柔。
玉篆丹批留世立,千秋万代对圣丘。
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对王羲之和其作品的敬佩之情。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备受推崇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艺术造诣是无与伦比的。
在诗中,郑板桥声称自己尽管纸上形影般的林字有自己的格调,但是与王羲之比起来,他不过是凡人罢了。
4.《晚秋宿虞部冯员外书斋》一点南窗净,万种月影新。
细雨帘上竹,残云帘下云。
风筝寒不碍,叶烛灯忽焚。
龙虎未归处,晓霞满屋闻。
这首诗叙述了郑板桥在秋日夜晚宿在朋友冯员外书斋中所见所感。
诗中描述了虽然窗外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雨,窗内却是干净明亮的。
竹叶在雨中轻轻颤动,而云彩则在纱帘的上下飘动。
尽管寒风吹动了风筝,叶烛也忽然一下燃尽,但诗人依然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美好。
等到龙虎归来的时候,屋中的晨曦将会满布。
以上是几首郑板桥的七言诗及相关内容参考。
郑板桥的诗词作品以其深远的意境、精湛的技艺、凝练的语句而闻名,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贡献。
郑板桥诗集大全
郑板桥诗集大全古今郑板桥,金秋窗前客。
北斗把戒指,玉宇轻薄烟。
岁寒自萧瑟,寒空皆楚田。
永怀深知己,忆非舜孰贤。
梓潼遥望见,溪山出岭前。
天隐雁声低,星沉烟步繁。
残月空山影,流水落台阵。
行醉招佳期,尽日追思痕。
垂杨诗落,卷地问乐年。
醉眠古城外,惊闻少林前。
细雨落芙蓉,斜行穿空眠。
天际石堦影,崑崙山头烟。
翠绿洞庭斜,洞中望吴宫。
江山绕花枝,醉里恋空风。
泫然钟叮咛,愁风空叶中。
忽闻水声低,犹自拨金蓬。
宸游朝来醉,携花景象新。
莫言谁晓日,几许苍生尘。
偷生泪似雨,宿醉春愁春。
月中归船迹,万里同今人。
郑板桥题咏兰竹诗26首
郑板桥题咏兰竹诗26首郑板桥兰竹石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特别是他的兰竹石,更为世人所膜拜。
对于他的书画,板桥曾自评道:真气、真趣、真意。
郑板桥竹1、郑板桥咏竹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板桥兰竹图潍县署中画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画竹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郑板桥墨竹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郑板桥竹石图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郑板桥竹题画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笔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幽谷兰竹图2、郑板桥咏兰郑板桥兰竹图上海博物馆藏咏兰乌皮小几竹窗纱,堪笑盆栽几箭花。
楚雨湘云千万里,青山是我外婆家。
咏兰(清)郑板桥身在青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清)郑板桥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一《咏梧桐》作者:郑板桥原文: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咏梧桐》译文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
(两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梧桐的高大雄伟。
)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咏梧桐》注释①西州,指扬州。
②幺凤皇,又名桐花凤,凤凰的一种。
《咏梧桐》鉴赏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
诗中以“扫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无凤凰来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时,无所成就。
比喻形象贴切。
从诗中能够明显看出诗人对于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愤慨。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二《咏芭蕉》作者:郑板桥原文: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咏芭蕉》译文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
(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水准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持续。
)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咏芭蕉》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
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
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三《泜水》作者:郑板桥原文: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泜水》鉴赏郑板桥写了很多咏史诗,从这些诗中能够看出郑板桥对于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此诗从泜水入笔,叙述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这个段历史故事。
前六句写景,中间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
后面八句表达作者的看法,惋惜两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
诗歌语言流畅,质朴自然。
文学家郑板桥的诗词大全篇四《沁园春·恨》作者:郑板桥原文: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
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郑板桥的古诗词20首郑板桥是清代的文学家、画家。
郑板桥题画诗十五首
郑板桥题画诗十五首为无方上人写竹春雷一夜打新篁,解箨抽梢万尺长。
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清影照禅床。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笋竹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二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灶剥春筠。
此身愿劈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
兰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二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画兰寄呈紫琼崖道人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破盆兰花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梧桐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凰。
题画两岸青山聚米多,长江窄窄一条梭。
千秋征战谁将去,都入渔家破网罗。
精选郑板桥的二十首诗词作品,值得品读!
精选郑板桥的二十首诗词作品,值得品读!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著有《郑板桥集》。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咏芭蕉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题画兰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咏梧桐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赠袁枚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得南闱捷音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题游侠图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题画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道情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潇潇白昼寒。
郑燮《郑板桥集·诗词卷》
郑燮《郑板桥集·诗词卷》前刻诗序余诗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习气。
二三知己屡诟病之,好事者又促余付梓。
自度后来亦未必能进,姑从谀而背直,惭愧汗下,如何可言!板桥自题。
后刻诗序古人以文章经世,吾辈所为,风月花酒而已。
逐光景,慕颜色,嗟困穷,伤老大,虽刳形去皮,搜精抉髓,不过一骚坛词客尔,何与于社稷生民之计,三百篇之旨哉!屡欲烧去,平生吟弄,不忍弃之。
况一行作吏,此事又束之高阁。
姑更定前稿,复刻数十首于后,此后更不作矣。
板桥又题。
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钜鹿之战怀王入关自聋瞽,楚人太拙秦人虎,杀人八万取汉中,江边鬼哭酸风雨。
项羽提戈来救赵,暴雷惊电连天扫,臣报君仇子报父,杀尽秦兵如杀草。
战酣气盛声喧呼,诸侯壁上惊魂逋,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
千奸万黠藏凶戾,曹操朱温尽称帝,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偶然作英雄何必读书史,直摅血性为文章①,不仙不佛不贤圣,笔墨之外有主张,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
名士之文深莽苍,胸罗万卷杂霸王,用之未必得实效,崇论闳议多慨慷。
雕镌鱼鸟逐光景,风情亦足喜且狂。
小儒之文何所长,抄经摘史饾饤强②,玩其词华颇赫烁,寻其义味无毫芒。
弟颂其师客谈说,居然拔帜登词场。
初惊既鄙久萧索,身存气盛名先亡。
辇碑刻石临大道,过者不读倚坏墙。
呜呼文章自古通造化,息心下意毋躁忙。
自遣啬彼丰兹信不移,我于困顿已无辞;束狂入世犹嫌放,学拙论文尚厌奇。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①摅(shū书):抒发。
②饾饤(dòudìng豆订):比喻文辞的罗列堆砌。
诗四言夜杀其人,明坐其家;处分息事,咤众毋哗。
主人不知,托为腹心;无奸不直,无浅不深。
仁义之言,出于圣口;奸邪窃似,济欲忘丑。
播谈忠孝,声凄泪痛;咍狂贤明①,况汝愚众。
当春不华,蓄意待秋;秋又不实,行将谁尤?茸蔓藏蛇,梧桐哕凤②;象分性别,各以类贡。
郑板桥仪征的诗
郑板桥仪征的诗郑板桥仪征的诗 1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郑板桥《沁园春·恨》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郑板桥《泜水》花亦无知,月亦无聊,却教风雨怨秋声。
——郑板桥《沁园春·恨》自是相思抽不尽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郑板桥《咏梧桐》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郑板桥《咏芭蕉》看蓬门秋草...郑板桥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丝. 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让是家风.郑板桥曾先后在范县、潍县等地当作知县.在权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污浊甚多,钻营敲诈,损人利已,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不一而足,诗人对此极为反感,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而对互相“谦让”的竹与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则推崇备至,给予热情的赞扬.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郑板桥有哪些著名的诗文?急求念奴娇郑板桥其一⊙ 石头城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注释】欧刀吴斧:《后汉书.虞诩传》,“宁卧欧刀,以示远近。
”欧刀,行刑的刀。
吴斧指吴刚砍桂树的斧。
风利何曾泊:据《晋书.王浚传》,晋帝要浚到秣陵后受王浑调度,船过秣陵,浚指着船帆对王浑的信使说“风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抢功去了。
郑板桥七言诗
郑板桥七言诗郑板桥(1693-1765),字明达,号卫涛,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篆刻家。
他以诗文著称,擅长七言绝句和诗词创作,作品内容涉及社会风俗、人生哲理和自然景物等。
以下是一些郑板桥的七言诗作品及其相关参考内容:1.《雨中寻花》长簷短亭润物华,能传一柱赛氛霞。
楼榭葱茏藏翠致,篮舆杂处湿红霞。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寻花的景象,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描绘雨中花卉的韵味、描绘楼榭的美丽、描绘篮舆的繁华等方面进行拓展。
2.《广陵散·洞庭青饻》沉浮过后梦难成,秋江破浪满湘亭。
洞庭青饻休洗药,岔路白杨度子庚。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江破浪满湘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洞庭湖的地理环境、洞庭湖的旅游景点、洞庭湖的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拓展。
3.《金陵三怨·记述》帘飘微雨渐无声,丹枫团扇湿寒莹。
半岭浓霞飞不得,南园春立白杨青。
这首诗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金陵秋雨中的景色和丹枫飘飘的美丽情景。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金陵的历史文化、金陵的风俗习惯、金陵的名胜古迹等方面进行拓展。
4.《春望·长安》腊雪晴蓝碧水凝,长安庭院映花明。
宿鸟归林多少翼,春风吹动万家馨。
这首诗以长安(今西安)为背景,描绘了春天长安的景色和生活气息。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长安的历史文化、长安的建筑风格、长安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拓展。
5.《七夕词》河汉无声溢碧流,七夕银河近鹊洲。
牵牛女儿空笑意,只整妆容不整裾。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表达了牵牛女儿的美丽和俏皮之态。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从七夕节的习俗起源、七夕节的传说故事、七夕节的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拓展。
以上是一些郑板桥的七言诗作品及其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拓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郑板桥的诗作,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郑板桥七绝十五首
郑板桥七绝十五首
《书七绝十五首长卷》(四库别集-572部)
一
船中人被名利牵,岸上人牵扯名利线。
江水滔滔流不息,问君辛苦到何年。
二
枣花初落路尘香,燕掠麻池乍颉颃。
一片黄云飞十顷,卖瓜棚下午风凉。
三
红藕花多映碧阑,秋风初起易凋残。
池塘一段荣枯事,都被沙鸥冷眼看。
四
得福常兼祝亦轻,坦然无畏复无惊。
平生秘诀今相付,但向君心可处行。
五
一池荷叶衣无尽,满地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往处,却移茅屋向深居。
六
四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七
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
若是老天容我懒,莫年来共白鸥闲。
八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秋来见月多归里,自起开笼放白鹇。
九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外寒流雪满山。
十
远公沽酒醉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十一
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
白云有时行雨云,回头却羡老僧闲。
十二
裴相功名冠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
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
十三
先生结屋绿岩边,读易遥知屡绝编。
不肯采芝惊世俗,恐人谤道是神仙。
十四
湓江江口是奴家,郞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屋盖,门前一枝紫荆花。
十五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云嵩阳寻旧师。
【经典】郑板桥诗词全集(收藏版)
【经典】郑板桥诗词全集(收藏版)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樗散人。
清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
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
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
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
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
有《板桥诗钞》。
诗词全集江晴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题游侠图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题秋竹诗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
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
题新竹图诗邻家种修竹,时复过墙来。
一片青葱色,居然为我栽。
题冬竹诗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皱,玲珑碎寒玉。
题竹枝图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峭壁兰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题画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题画竹磊磊一块石,疏疏两枝竹。
佳趣少人知,幽情在空谷。
题画竹种竹不须多,多则刮耳目。
萧萧二三竿,自然清风足。
题竹图诗莫漫锄荆棘,由他与竹高。
西铭原有说,万物总同胞。
题竹诗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墨竹图不过数片叶,满纸混是节。
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
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
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阙。
得南闱捷音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赠袁枚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残星画角动谁楼。
孤城旭日牛羊出,万里新霜草木秋。
铜雀荒凉遗瓦在,西陵风雨石人愁。
分香一夕雄心尽,碑板仍题汉彻侯。
扬州其一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清郑燮《板桥词》
清郑燮《板桥词》念奴娇(石头城)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念奴娇(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念奴娇(桃叶渡)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念奴娇(劳劳亭)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僝僽。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念奴娇(莫愁湖)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
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念奴娇(长干里)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魮。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念奴娇(台城)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精编10首郑板桥的诗
精编10首郑板桥的诗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郑板桥的诗,方便大家学习。
郑板桥的诗:1.《竹石》清朝·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渔家傲·王荆公新居》清朝·郑板桥积雨新晴江日吐,小桥著水烟缠树。
茅屋数间谁是主?王介甫,而今晓得青苗误。
吕惠卿曹何足数,苏东坡遇还相恕。
千古文章根肺腑,长忆汝,蒋山山下南朝路。
3.《新竹》清朝·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4.《山中雪后》清朝·郑板桥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5.《咏梧桐》清朝·郑板桥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6.《念奴娇·劳劳亭》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7.《念奴娇·高座寺》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8.《泜水》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9.《沁园春·恨》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郑板桥书七绝15首
郑板桥书七绝15首
船中人被利名牽,岸上人牽名利船;江水滔滔流不息,問君辛苦到何年
棗花初落路塵香,燕掠麻池乍頡頏;一片黃雲飛十頃,賣瓜棚下午風涼
紅藕花多映碧闌,秋風初起易凋殘;池塘一段榮枯事,都被沙鷗冷眼看
得福常廉禍亦輕,坦然無謂復無驚;平生秘訣今相付,但向君心可處行
一池荷葉衣無盡,滿地
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卻移茅屋向深居
四十年來海上游,水清魚見不吞鉤;釣竿砍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茶香酒熟田千畝,雲白山青水一灣;若是老天容我懶,暮年來共白鷗閑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為客在人間;秋來見月多歸里,手起開籠放白鷳
九日驅驰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遠公沽酒醉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一間茅屋在深山,白雲半間僧半間;白雲有時行雨去,回頭卻羨老僧閑
裴相功名冠六朝,許渾身世落漁樵;若論風月江山主,丁卯橋
應勝午橋
先生結屋緣巖邊,讀易遙知屢絕編;不肯採芝驚世俗,恐人謗道是神仙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閒時來吃茶;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採華芝;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板橋居士鄭燮書於濰縣。
郑板桥的所有古诗词
郑板桥的所有古诗词1.郑板桥诗词全集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清)郑板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清)郑板桥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清)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清)郑板桥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清)郑板桥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清)郑板桥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清)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清)郑板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清)郑板桥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清)郑板桥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2.郑板桥的古诗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
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板桥诗词精选【20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後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
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