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解热镇痛药

合集下载

动物药理学第九章激素类药物

动物药理学第九章激素类药物
17
一、概述
5、影响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形成, 增加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合成。糖皮质激素 也能促进脂肪分解,但过量则导致脂肪重分配。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增加钠的重吸收和钾、 钙、磷的排出,长期使用可致水、钠潴留而引 起水肿,骨质疏松。
6、对血细胞的作用
使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嗜中性白细胞 增多。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减少。
(一)化学结构(构效关系)
虽然从动物的肾上腺可提取天然的激素, 但现在所用的糖皮质激素,均是人工合成。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构为甾核。
1、兽医上应用的糖皮质素:
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 氢化泼尼松、 甲基泼尼松、 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去炎松、 甲基氢化泼尼松、 氟地塞米松等。
10
一、概述
(一)主要的构效关系变化。
2
抗过敏药
过敏反应因组胺,阻断受体症可缓; 苯海拉明异丙嗪,阿斯咪唑扑尔敏; 皮肤粘膜过敏症,前面四药可纠正; 西咪替丁和雷尼,抑制胃酸治溃疡。
3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起效快来不对因; 阿司匹林作用全,还能抑制血小板; 氨基比林解热好,安乃近解热可选。
4
第九章
激素类药物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及具有内分泌机能的 细胞或组织所分泌的物质(甲状腺、肾上腺、 卵巢、睾丸、胰腺等),是动物机体内部自然 生成和存在的。 激素与神经系统等一起,共同调控着机体 的功能活动和代谢等。 如果激素分泌异常,就会出现相应的机能 亢奋或减退,引发相应的病症。 以前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多从有关的腺体组 织提取,现多为人工合成。
12
一、概述
(二)体内过程(药动学)
1、糖皮质激素在胃肠道迅速被吸收,血中峰浓 度一般在2h内出现。肌肉或皮下注射后,可在 lh内达到峰浓度。糖皮质激素在关节内的吸收 缓慢,仅起局部作用,对全身治疗无意义。 2、吸收入血的糖皮质激素,仅10~15%呈游离 态,其余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 可在肝内被代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的结 合物,代谢物或原形药物从尿液和胆汁中排泄。

第九章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

第九章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

(2) 工艺过程 配料比: 对氨基苯酚:冰醋酸:母液(含酸>50%) =1:1:1(质量)。 操作方法: 将物料投入酰化釜,用夹套蒸气加热至110℃左右, 回流反应4h,控制蒸出稀酸速度为每小时蒸出总量的 1/10,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验对氨基苯酚残留 量< 2.5%时,加入稀酸(含量>50%),转入结晶釜结晶, 离心,先用少量稀酸洗,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近无色, 得扑热息痛粗品。
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苯酚,结构式为:
HO
NHCOCH3
C8H9NO2 Mol. Wt.: 151.16
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 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熔点为 168~172℃。
扑热息痛系乙酰苯胺或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非那西丁相仿,其解热效果与阿司匹 林相似,但消炎效果较阿司匹林差。口服后吸收较迅速, 在血液中的浓度能较快地达到蜂值(约0.5~1h)。在体内代 谢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盐及少量硫酸盐,自尿中排出。 扑热息痛对胃无刺激作用,故胃病患者宜用;无阿司 匹林的过敏反应,婴儿、儿童及妇女用于退烧、镇痛较为 安全。 至目前为止,未见有明显的危害和致病性的报道。可 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神经痛等。
OH
HNO3 H2SO4
O2N
OH
Fe/H3O
H2N
OH
(3) 苯酚偶合法 苯酚与苯胺重氮盐在碱性环境中偶合,然后将混合 物酸化得对羟基偶氮苯,再用钯/炭为催化剂在甲醇溶 液中氢解得对氨基苯酚。
OH
PhN2Cl NaOH
N N
OH
H2,Pd/C
H2N
OH
本法原料易得,收率可达95~98%。但氢解反应需用 昂贵的钯/炭作催化剂,从成本考虑,这条路线并不理 想。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课件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课件
Page ▪ 3
目录
1
解热镇痛药
2
非甾体抗炎药
3
抗痛风药
Page ▪ 4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Page ▪ 5
学习目标
v掌握: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名称、结构、理 化性质及临床用途。
Page ▪ 6
抑制环氧化酶
前列腺素 (PG)
解热镇痛药
Page ▪ 7
降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温
前列腺素 (PG)
二、苯胺类
苯胺
乙酰苯胺
Page ▪ 19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丁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Page ▪ 20
化学名:4'-羟基乙酰苯胺 又名扑热息痛
二、苯胺类
合成路线: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在盐酸溶液中 加入铁粉还原生成对氨基苯酚,再用醋酸酰化,所 得粗品用水重结晶后即得本品。
Page ▪ 21
二、苯胺类
Page ▪ 14
v ④分子中的酚羟基被氧化成醌型有色物 质。
一、水杨酸类 课堂活动
你知道如何区分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吗?
O
OH
OH
Page ▪ 15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v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 用。 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烧的解热镇痛、头
痛、牙痛、和月经痛等慢性钝痛,是风湿热、
本品结构中具有 酯键和酰胺键,在酸 性或碱性条件下易水 解,生成对氨基苯酚 和水杨酸,前者可发 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一、水杨酸类
Page ▪ 18
❖ 本品是利用前药原理,将对乙酰 氨基酚上的酚羟基与阿司匹林化学结构 上的羧基形成酯键而形成的化合物。 ❖ 它在体内因酯键可水解,而“还 原”为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并发挥 各自的疗效,同时还具有协同作用。 ❖ 该药物最大的优点是对胃粘膜的刺 激性得以大大减轻,安全范围大,适用 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主要用于风湿 性关节炎及其他发热所引起的疼痛。

《解热镇痛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PPT课件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解热镇痛药的种类、作用机制、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帮 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药物。
解热镇痛药的定义
解热药的作用
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
同时具有解热和镇痛的作用。
镇痛药的作用
减轻或消除疼痛感受。
解热药
非甾体类解热药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适用于轻度发热和轻度疼痛。
1
阿司匹林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
吗啡
2
抗炎的作用。
阿片类药物,对重度疼痛有效,但存在
成瘾和依赖风险。
3
布洛芬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炎症和轻度至中度 疼痛有效,同时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前
用药时
• 确诊病因,不盲目使用药物 • 注意禁忌症和过敏史 • 考虑是否需要专业人士
的咨询
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适用于 中度以上疼痛和炎症。可同时具 有解热和镇痛作用。
退烧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适用于轻度 至中度发热。
镇痛药
1 阿片类镇痛药
2 非阿片类镇痛药
如吗啡、可待因等,适用于中度至重度疼痛。 存在成瘾性和依赖性。
如丙戊酸、曲马多等,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疼 痛。相对安全。
解热镇痛药
• 按科学方法合理用药 • 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用药后
• 注意对不良反应的监测 • 及时就医处理不良反应 • 合理保存药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
解热镇痛药是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的重要药物。用药需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 则,切勿滥用。综合考虑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药理试题(解热镇痛药)

药理试题(解热镇痛药)

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姓名:一、名词解释1.阿司匹林哮喘:2.水杨酸反应:3.解热镇痛药:二、选择题1.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脊髓胶质层B.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部C.脑干网状结构D.外周2.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目前认为是()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C.抑制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D.抑制传入神经的冲动传导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主要由于()A.作用于外周,使PG合成减少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C.作用于中枢,使PG的合成减少D.抑制缓激肽的生成4.解热镇痛药的抗炎作用机制是()A.促进炎症消散B.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C.抑制黄源哈氧化酶D.促进PG从肾脏排泄E.减轻PG的致痛作用和痛觉增敏作用5.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保泰松D.布洛芬6.可以防止脑血栓形成的药物是()A.吲哚美辛B.保泰松 C.阿司匹林D.布洛芬7.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是()A.吲哚美辛B.保泰松 C.阿司匹林D.布洛芬8.阿司匹林可用于()A.术后疼痛B.胆绞痛C.胃肠绞痛D.关节痛三、填空题1.乙酰水杨酸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以最为常见。

2.阿司匹林直接刺激胃粘膜可引起,较大剂量也可致并诱发。

3.小剂量阿司匹林可_______血栓形成。

4.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

5. 大剂量阿司匹林引起出血应用防止。

6.一旦发生水杨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治疗。

7.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四.判断题1.阿司匹林对正常体温无影响()2.阿司匹林可用于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绞痛()3.阿司匹林的抗风湿作用是通过抗炎作用呈现的()4.对乙酰氨基酚无抗炎抗风湿作用()5.乙酰水杨酸是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6.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必须应用小剂量()7.乙酰氨基酸不良反应以为肠道反应最常见()8.大剂量阿司匹林引起出血应用维生素K防止()五、问答题1.简述阿司匹林的用途2.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3.比较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不同。

解热镇痛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课件
大剂量对抗维生素K。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阿司匹林哮喘”。
水杨酸反应:
n 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听力减退, 严重时出现精神症状,昏迷。
n 解救:停药;维持血压和呼吸;静注NaHCO3 。
瑞氏综合征:
n 对于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青少年患者,服用阿司 匹林时有发生瑞氏综合征的危险。
n 表现:发热,严重肝功能不良,颅内压增高,急性 脑水肿。
吡唑酮类
【作用与用途】 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 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溃疡病人禁用; 过敏反应 水钠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 禁用。
有机酸类:消炎痛(吲哚美辛)
抑制PG作用强。
n 解热镇痛作用接近阿司匹林; n 抗炎抗风湿作用比阿司匹林强。
解热镇痛药
概述
共同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共同作用基础: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
解热作用
特点:
n 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 n 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抗炎抗风湿作用
减轻红、肿、热、痛症状。
分类
水杨酸类: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阿 司匹林); 苯胺类:非那西丁,扑热息痛; 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 有机酸类:吲哚美辛,布洛芬。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癌性发热。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
CNS反应:头痛、眩晕、精神异常。 造血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过敏反应:可发生“阿司匹林哮喘”。
环内过氧化物 (
PGG2 ,PGH2 )

Asprin
TXA2
血小板聚集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第9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第9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前列腺素E2(PGE2) 前列腺素(PG)
前列环素PGI2
不良反应
COX有两种同工酶 COX1 保护稳定细胞, 保护粘膜等 COX2 存在于炎症组织, 致炎致痛
NSAIDs对其多无选择性,易致较多 不良反应:消化道、肾脏、心血 管
水杨酸类
包括
乙酰水杨酸钠(阿斯匹林) 水杨酸钠:刺激性大,仅作外用
贝诺酯(benorilate)
又名扑炎痛。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 化产物,是一新型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口服 后吸收迅速,t1/2为1h,主要在肝内代谢。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 湿热、感冒发烧、头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 等。
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及头晕等。 用量过大可致耳鸣、耳聋。禁用于肝肾功能 不全及阿司匹林过敏者。
吡罗昔康(piroxicam)
又名炎痛喜康。 口服吸收完全,2~4h血药浓度达高峰,t1/2为
36~45h,一日1次用药即可维持疗效,在肝 内代谢为羟化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 尿排出。 [作用和用途]吡罗昔康为强效抗炎镇痛药。适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 炎、急性肌肉骨骼损伤及急性痛风。
阿斯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 acid)
〔体内过程〕 吸收:迅速,大部分在小肠上段吸收。 分布:水解产物乙酸和水杨酸,水杨酸盐
与蛋白结合率80%~90%,分布到各个组织, 进入关节腔、c.s.f、乳汁,通过胎盘。
代谢: 水解能力有限,口服小剂量
(0.6g)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t1/2 短, 2~3h;大剂量时,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等)的发生率 也不低(20%~50%),若头痛持续不减, 应停药。

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一、非选择性抑制药
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药配成复方() ,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N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2.抗炎抗风湿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用 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根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 监测患者血药浓度确定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血药浓 度比一般解热镇痛用量大1~2 倍。
3. 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已少用。
[特点]
吲哚美辛
1.为最强的合成酶抑抑制药之一,有显著解热 、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2.对炎性疼痛有显效,对非炎性疼痛无效 3.不良反应多(胃肠反应、造血系统)
4.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对 骨关节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癌性发热 均有效。
吲哚美辛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 有食欲减退、恶心、腹痛、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 上腹部不适 ,长期使用可引起胃出血,头痛、耳鸣、 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也有报道。少数患者有皮 肤黏膜过敏、血小板减少、头痛 、 头晕及视力障碍等不良反应。
吡罗昔康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本品可抑制软骨中的黏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减轻了软骨的破坏,减轻炎症反应。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急性痛风、腰肌劳损、肩周炎、原发性
【特点】 1.对轻、中度疼痛,慢性钝痛效果显著,但
对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痛无效。 2.镇痛的同时不产生欣快感,无耐受性和成
瘾性。 3.作用机理:抑制炎症部位合成,作用部位
在外周。
除苯胺类外,都可以控制风湿,类风湿病 的症状,不能根治,也不能控制并发症。
[机理] 抑制环加氧酶()→合成减少, 产生抗炎、抗风湿作用。

《解热镇痛药》幻灯片

《解热镇痛药》幻灯片

二、苯胺和吡唑酮类
代表药物 :
苯胺类
酚 吡唑酮类
对乙酰氨基 安乃近
对乙酰氨基酚
parcetam ol
又名扑热息痛
1、作用特点:
〔1〕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 ,镇痛作用弱
〔2〕无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集 作用
2、用途
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
3、不良反应
少见,偶见过敏反应,过量导致高 铁血红蛋白症和肝、肾毒害
2、抗炎抗风湿
大剂量抗炎、抗风湿效果好 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 疗首选
3、防止血栓形成
小剂量防止血栓形成 大剂量促进血栓形成 用途:心、脑血管疾病
4、胆道蛔虫症
大剂量口服,胆道酸性环 境,引起
胆道括约肌松弛,使蛔虫〔蛔 5虫、厌其酸它〕 退出治胆疗道痛风症、腹泻、肠液过度
分泌
〔三〕不良反响
血栓素A2(TX A2)合成减少
抑制
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大剂量阿司匹林
抑制
血管内膜环氧酶
前列腺素(PGI2)减少
PGI2对TX A2的生理拮抗作

促进血栓形成

第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与抗痛风药
主要内容:
一、药物作用原理 二、根本药理作用 三、常用药物: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 酚
重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 基酚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 响
难点:解热镇痛
抗炎药的作用机理
第一节 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 且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 作用的药物。因化学构造和抗 炎机制与甾体激素不同,故又 苯称胺非类本甾、类体吡药唑抗物酮品炎类种药等繁。,多均,能包抑括制水体杨内酸P类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二、镇痛作用
概述
中等度镇痛作用,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 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久用也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
PG既是致痛物质,又是致炎物质,这类药物 通过抑制PG合成达到抗炎作用。
第一节
概述
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及抗炎药作用环节示意图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不良反应】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2.凝血障碍 本药一般剂量长期使用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使出血时间延长。大剂量可抑制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Vitk对抗)。 3.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粘膜过敏反应, 罕见“阿司匹林哮喘”是由于抑制了环氧酶途径, 使脂氧酶途径加强,白三烯生成过多所致。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四、其他来自炎有机酸类布洛芬(ibuprofen)
作用特点: 具有较好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因 其胃肠道反应较轻,易于耐受而较常用。 布洛芬缓解胶囊——芬必得 常用于镇痛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常用剂量(0.5g)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也 可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APC、去痛片)用于头痛、 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 等。 大剂量(3-5g)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 湿热患者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 主观感觉良好,是临床首选药之一。
第二节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常用解热 镇痛抗炎药
吡唑酮类:保泰松 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锌等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aspirin)又称乙酰水杨酸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体内被酶水解,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在肝脏代谢,自肾排出。
第二节
【作用及用途】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一、解热作用
概述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与氯丙 嗉不同)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反应(巨噬细胞、白细胞 吞噬活动增强,抗体生成增加等),且热型也是诊 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故对一般发热患者不必急于使 用退烧药;但热度过高,可引起头痛、失眠,甚至 惊厥,适当选用退烧药降体温是必要的,退烧是对 症,应着重对因治疗。
第九章
解热镇痛药
1、掌握代表药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熟悉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和吲哚美锌的作用特点 3、了解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合理用药的原则。
第一节
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ti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化构不同,但都 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具有解热镇痛 和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抗炎作用, 为了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区别,又称为非 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这类药物不仅临应床用广泛,且都进入家庭, 其临床地位较重要。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与香豆素、甲苯磺丁脲、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 物竞争血红蛋白,使上述药物在血中的游离浓度 增加,药效增强。 2、呋塞米与水杨酸竞争肾小管分泌,使水杨酸排 泄减少,易造成蓄积中毒。
第二节 二、苯胺类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
第二节
【不良反应】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4.水杨酸反应 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 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 水杨酸中毒的表现。应立即停药、静滴碳酸氢钠碱 化尿液,加速排泄。 5.瑞夷(Reye)综合征 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或青少年服 用阿司匹林有发生Reye综合症危险,表现严重肝功 能不良合并脑病,虽少见,但可致死,宜慎用。
作用特点: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几无消炎抗风湿作
用。本品为非处方药,是很多感冒药的配伍成分,
常用剂量较安全,但若剂量过大或伴肝功能不良患
者应用可致肝损伤,甚至急性中毒性肝坏死。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三、吡唑酮类
保泰松(phenylbutazone)
作用特点:消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弱,不 良反应多,已少用。
【作用及用途】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2.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50~100mg)阿司匹林可用于防止血 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脑血栓) 其机理: 小剂量 血小板TXA2 ↓ 抑制血小板聚集。 大剂量 抑制血管内皮PG合成酶,PGI2↓(促 聚集)
第二节
【不良反应】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1.胃肠道反应 最常见,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 恶心、呕吐,饭后服用,将药片嚼碎可减轻,抗风 湿剂量(高浓度)可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 (CTZ)也可致恶心、呕吐。 PGs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抑制PGs合成可诱 发溃疡病,故溃疡病患者禁用。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四、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作用特点:本品1963年用于临床,具有较强的解 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因不良反应多,故仅用 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病例。对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与保泰松相似,对关节强直性脊椎炎、 骨关节炎也有效;对癌性发热及其他不易控制的发 热能见效,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 见,且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