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功率与动能定理含解析2018年高考物理易错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功率-学生笔记
功和功率一.功1.功的定义:物体受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对物体做功是和某个运动过程有关的.功是一个过程量,功所描述的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2.功的两个要素:力F 和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l .两个要素对于功而言缺一不可,因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也不一定有力.特别说明:力是在位移方向上的力;位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重力和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这两个力并不做功.3.功的计算式:cos W Fl α=.在计算功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上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上式求功.(2)式中的l 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也是物体对地的位移.α是F 方向与位移l 方向的夹角.(3)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4)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合外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也就是带上正负号相加).5.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含义不同.例如:一搬运工在搬运货物时,若扛着货物站着不动不算做功;扛着货物水平前进不算做功;而在他拿起货物向高处走时就做功了.所以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6.功的正负(1)正负功: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由F 和l 方向间的夹角大小来决定.根据cos W Fl α=知:当0°≤α<90°时,cosα>0,则W >0,此时力F 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时,cosα=0,则W =0,即力对物体不做功当90°<α≤180°时,cosα<0,则W <0,此时力F 对物体做负功,也叫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2)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描述力在空间位移上累积作用的物理量。
而能量是标量,故相应地,功也是标量.功的正负有如下含义:意义动力学角度能量角度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力对物体做功,向物体提供能量,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向外输出能量(以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即负功表示物体失去了能量说明不能把负功的负号理解为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功是矢量,负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绝对值),即力F 做负功-Fs 等效于物体克服力F 做功Fs7.功的计算方法:(1)一个恒力F 对物体做功W =F·lcos α有两种思考角度:一种是W 等于力F 乘以物体在力F 方向上的分位移lcosα,即将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 方向上和垂直于F 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l ∥和l ⊥,则F 做的功cos W F l Fl α=⨯=∥;一种是W 等于力F 在位移l 方向上的分力Fcosα乘以物体的位移l ,即将力F 分解为沿l 方向上和垂直于l 方向上的两个分力∥F 和⊥F ,则F 做的功cos W F l F l α=⨯=⨯∥.功的正、负可直接由力F 与位移l 的夹角α的大小或力F 与物体速度v 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判断.(2)总功的计算虽然力、位移都是矢量,但功是标量,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①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 合,然后由cos W F l α=合计算.②由cos W Fl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 1、W 2、…、n W ,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12n W W W W =+++合……(带正负号进去).8.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功:(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2)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特点:可能向相反方向运动,也可能向同一方向运动,也可能一个运动,而另一个静止,还可能两物体都静止.(3)由cos W Fl α=不难判断,作用力做的功与反作用力做的功没有必然的关系.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均不做功;可以一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也可以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做负功;也可以两个力均做正功或均做负功.9.变力做功的计算:恒力做的功可直接用功的公式cos W Fl α=求出,变力做功一般不能直接套用该公式,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形应掌握下列方法:(1)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①分段计算功,然后用求和的方法求变力所做的功.②用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利用cos W Fl α=进行计算,如图所示,人站在地上以恒力F 拉绳,使小车向左运动,求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拉力对小车来说是个变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但细细研究,发现人拉绳的力却是恒力,于是转换研究对象,用人对绳子所做的功来求绳子对小车做的功.(2)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可用平均力求所做的功.(3)用图像法求解变力做功问题.我们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以Fcosα为纵轴,以l 为横轴.当恒力F 对物体做功时,由Fcosα和l 为邻边构成的矩形面积即表示功的大小,如图(a)所示.如果外力不是恒力,外力做功就不能用矩形表示.不过可以将位移划分为等距的小段,当每一小段足够小时,力的变化很小,就可以认为是恒定的,该段内所做功的大小即为此小段对应的小矩形的面积,整个过程外力做功的大小就等于全体小矩形面积之和,如图(b)所示.二.功率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谓做功快慢的实质是物体(或系统)能量转化的快慢.2.功率的大小:力做的功和做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即P=t W .(1)W P t=是求一个力在t 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功率.想想你们期末考前的复习效率.(2)由W P t=得αcos Fv P =,它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求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v 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时,要求在这段时间(位移)内F 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3.说明(1)功率和功一样,它也是属于力的.说到“功率”必须说是哪个力的功率.如:重力的功率、拉力的功率、阻力的功率、弹力的功率等.(2)平均功率描述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因此说平均功率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功率.而瞬时功率描述的是做功瞬间的快慢程度,因此说瞬时功率必须说明是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的瞬时功率.(3)在国际制单位中功率的单位是W (瓦).31W=1J/s 1kW=10W,(4)功率是标量.功率的正负(仅由α角决定)表示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的功率.(5)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 G =mgv y ,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4.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发动机铭牌上的功率即为额定功率,它是指动力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是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正常工作时,机器的实际功率不应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值.5.关于汽车的运动分析(机车启动问题,学完动能定理再说)(1)对机车等交通工具类问题,应明确P =F·v 中,P 为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机车正常行驶中实际功率小于或等于其额定功率;F 为发动机(机车)的牵引力;v 为机车的瞬时速度.(2)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运动过程中:故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a =0,f F F =,m f m P Fv F v ==,这一启动过程的v t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3)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设机车保持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f F v P F ma at P =⇒+=.则/()f t P a F ma =+,此时速度/()f v at P F ma ==+.这一启动过程的v t -关系图像如右上图所示.(4)说明:①当发动机的功率P 恒定时,牵引力与速度v 成反比,即1F v∝,但不能理解为v 趋于零时牵引力F 可趋近于无穷大;也不能理解为当F 趋于零时v 可趋于无穷大,要受到机器构造上的限制.②用P=Fv (此时cosα=1)分析汽车的运动时,要注意条件.如果汽车启动时可以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可看作大小不变的力,则汽车的牵引力F 的大小不变,由P=Fυ可知发动机的功率是逐渐增大的.但是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不再增大,由P=Fυ可知牵引力F 将逐渐减小,即汽车启动时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有限度的.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将不断减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一.动能是什么1.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2)定义式:212k E mv =,v 是瞬时速度.单位:焦(J).(3)动能概念的理解.①动能是标量,且只有正值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2.动能的变化: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但动能的变化却有正有负.“变化”是指末状态的物理量减去初状态的物理量,12k k k E E E -=∆.k E ∆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正功;k E ∆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合力做功.二.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跟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物体沿闭合的路径运动一周,重力做功为零.如物体由A 位置运动到B 位置,如图所示,A 、B 两位置的高度分别为h 1、h 2,物体的质量为m ,无论从A 到B 路径如何,重力做的功均为:cos G W mgl α==mgh =mg(h 1-h 2)=mgh 1-mgh 2.2.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高而具有的能量(例如举到8844上面).(2)公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P E mgh =,h 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单位:焦(J).1J =21kg m s 1N m m -∙∙∙=∙.(3)因为高度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量,故而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它的数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参考平面的选择不同,重力势能的值也就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内的物体,E P =0;在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E P >0;在参考平面下方的物体,E P <0.(4)重力势能是标量,它的正、负值表示大小.(功的正负又有什么意义?)(5)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系统)共有的.3.重力势能的变化却是绝对的(1)尽管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这体现了它的绝对性.(2)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mgh E p =,只适用于地球表面及其附近g 值不变时的范围,若g 值变化时,不能用其计算.4.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假设有两个高度1h 和2h (21h h >),则2211p p E mgh mgh E ==>物体从1h 运动到2h ,即从高往低处走,则重力做了正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写成表达式:0)(21>h h mg h mg W G -=∆=,也就是21p p G E E W -=(初位置势能-末位置势能)物体从2h 运动到1h ,即从低往高处走,则重力做了负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写成表达式:0)(12<h h mg h mg W G -=∆=,也就是12p p G E E W -=(初位置势能-末位置势能)换句话说,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该变量之间的关系为:pp p G E E E W ∆-=-=末初三.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2.弹性势能的大小跟①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②与劲度系数有关,当形变量一定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弹性势能也越大.3.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12P E k l =∆4.弹力做功跟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当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当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这一点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p p p G E E E W ∆-=-=末初一样:p p p E E E W ∆-=-=末初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动能定理1.内容表述: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个过程物体功能的变化.2.表达式:21k k W E E =-,W 是合外力所做的总功,1k E 、2k E 分别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 1、v 2,则12112k E mv =,22212k E mv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是“功转变成动能”,而是“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4.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②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情况.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⑥在21k k W E E =-中,W 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21k k E E -为动能的增量,即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应用技巧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各力对物体的做功情况:受哪些力?哪些力做了功?正功还是负功?然后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并求其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所历经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并写出初、末状态的动能1K E 、2K E 的表达式;(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21K K W E E =-合,且求解.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1)由于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在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所以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2)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解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简捷;可是有些用动能定理能够求解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却无法求解.可以说,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增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解析版)
构建知识网络:考情分析: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
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重点知识梳理: 一、功1.做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公式 W =Fl cos_α(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4.功的正负(1)当0≤α<π2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π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3)当α=π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通晓两类力做功特点(1)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属于“保守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仅由作用对象的初、末位置(即位移)决定。
(2)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二、功率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2.公式:(1)P =Wt ,P 为时间t 内的物体做功的快慢.(2)P =Fv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3.对公式P =Fv 的几点认识:(1)公式P =Fv 适用于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3)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4.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E k =12mv 2.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选填“矢量”或“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4.单位:焦耳,1J =1N·m =1kg·m 2/s 2.5.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6.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v 22-12mv 12.四、动能定理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1)W =ΔE k . (2)W =E k2-E k1. (3)W =12mv 22-12mv 12.3.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名师提醒】一对平衡力做功绝对值肯定相等;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绝对值不一定相等,可以同为正或同为负,也可以一个做功一个不做功,可以一正一负绝对值不一定相等---因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同的物体位移不一定相等。
高中物理查补易混易错点09动能定理(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9动能定理1.巧记知识一、易错易混知识大全【知识点一】功的分析与计算1.计算功的方法(1)对于恒力做功利用W=Fl cosα;(2)对于变力做功可利用动能定理(W=ΔEk);(3)对于机车启动问题中的定功率启动问题,牵引力的功可以利用W=Pt.2.合力功计算方法(1)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 cosα求功.(2)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3.几种力做功比较(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位移有关,与路径无关.(2)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安培力做功与路径有关.(3)摩擦力做功有以下特点: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③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中会发生物体间机械能转移和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Q=Ffx相对.【知识点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P=W t.(2)利用P=Fv cosα,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1)P=Fv cosα,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2)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分速度.(3)P =Fvv ,其中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 在速度v 方向上的分力.【知识点三】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力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2.标量性动能是标量,功也是标量,所以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式,不存在方向的选取问题。
当然动能定理也就不存在分量的表达式。
【知识点四】动能定理的应用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二、真题演练1(2022·福建·高考真题)(多选)一物块以初速度v 0自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回到斜面底端。
专题06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解析版)
专题06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目录题型一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 1 题型二 机车启动问题 ..................................................................................................................... 4 题型三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 12 题型四 功能中的图像问题 .. (22)题型一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题型解码】1.要注意区分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求恒力的功常用定义式.2.变力的功根据特点可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如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阻力),或用图象法、平均值法(如弹簧弹力的功),或用W =Pt 求解(如功率恒定的力),或用动能定理等求解.【典例分析1】(2023上·福建三明·高三校联考期中)如图所示,同一高度处有4个质量相同且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现使小球A 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 做平抛运动,小球C 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D 做竖直下抛运动,且小球B 、C 、D 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不计空气阻力。
小球从释放或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A .重力对4个小球做的功相同B .重力对4个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C .落地前瞬间,重力对4个小球的瞬时功率大小关系为A B CD P P P P =<= D .重力对4个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大小关系为A B C D P P P P =>= 【答案】AC【详解】A .4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G W mgh =故重力对4个小球做的功相同,故A 正确;BD .小球A 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 做平抛运动,小球C 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D 做竖直下抛运动,小球从同一高度抛出到落地,运动时间关系为D A B C t t t t <=<重力对4个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W P t=可得重力对4个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大小关系为D A B C P P P P >=>故BD 错误;C .落地前瞬间,4个小球竖直方向有2A 2v gh =,2B 2v gh = 22C 02v v gh -=,22D 02v v gh -=4个小球竖直方向的速度关系为A B C D v v v v =<=落地前瞬间,重力对4个小球的瞬时功率y P mgv =落地前瞬间,重力对4个小球的瞬时功率大小关系为A B C D P P P P =<=故C 正确。
高考物理_专题总结与归类解析:“功和功率”典例解析
功和功率专题探究一、功的判断与计算1、判断恒力做功情况例1、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所以有F1=m(g+a).则拉力F1所做的功W1=F1S1=122a t·m(g+a)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若a>g时,12(g+a)>g,则W1>W2;若a=g时,12(g+a)=g,则W1=W2;若a<g时,12(g+a)<g,则W1<W2;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 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拓展变式1、(2005年江苏物理,10)如图16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W1>W2B.W1<W 2C.E kB>E kCD.E kB<E kC解析:因为拉力对滑块做功的过程F大小不变而方向变化,即由N=FScosα.当S AB=S BC 时,α不断增大,W不断减少.故W1>W2,A正确,B错.在运动过程中拉力F的竖直分力Fy为变力,且不能明确与G在整个过程中的关系,所以不能明确G CB和Gc的大小关系,故CD错.答案:A小结:利用功的计算式W=F·Scosα可以定性比较变力做功的大小,C、D项的设计考查学生利用动能定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计算恒力做功的多少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如图17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解析: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a m=μg,a M=(F-μmg)/M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S m=12a m t2,S M=12a M t2并有S M=S m+L,即L=12(a M-a m)t2(对此式可从相对运动的角度加以理解)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图17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18).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 m 与木板长度L 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 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拓展变式 2、如图19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当斜面体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位移X 时,求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功.解析:物块受重力mg ,支持力N 和静摩擦力f ,如图19所示,物块随斜面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所以,N mg f mg ==cos sin θθ,.W G =0.支持力N 与s 的夹角为2πθ-(),支持力做功θθθπcos sin 2cos s mg Ns W N ·=⎪⎭⎫ ⎝⎛-=静摩擦力f 与s 的夹角为()πθ-,f 做的功=-=)cos(θπs f W f ·θθcos sin mgs -.合力F 做的功W F 是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0=++=f N G F W W W W 说明:(1)根据功的定义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力、位移和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本题重力与位移夹角2π ,不做功,支持力与位移夹角为2ππθ-〈()做正功,摩擦力与位移夹角为2ππθ-〉()做负功.一个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如本题支持力做正功.(2)合力的功一般用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来求,因为功是标量,求代数和较简单.如果先求合力再求功,本题合力为零,合力功也为零.二、功率的计算与判断1、判断功率变化情况例3、.如图20所示,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小球,拉起小球使绳水平伸直,然后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绳为竖直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图18图19(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如图21所示,在水平位置A 处,由于小球的速度v a =0,因此此时小球重力的功率P a =mgv a =0.在绳竖直时的B 处,小球的速度v b 与重力方向垂直,此时小球重力的功率P b =mgv b cos90°=0.当小球在A 、B 之间任何位置C 时,小球的速度不为零,而且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以小球重力的功率P c =mgcos (90°-α)v c >0.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A 处开始下落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先由零开始增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答案:C变式拓展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上滑下,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不变,重力做功的功率也不变B.重力做功的功率在下滑过程中不断增大C.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D.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解析:本题考查对功率的概念的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滑下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则物体的重力的功率也就不断地变大,A 错误,B 正确.又根据功率的公式P=Fvcosα,物体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的表达式为:P=Fvcosα=mg·v·cosα,其中,α为重力与速度v 的方向的图20图21 图21夹角,很明显,重力做功的功率小于重力和下滑速度的乘积,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2、图像问题分析例4.(2006山东滨州模拟,7)以恒定功率P 、初速度v 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t 图象不可能是图22中的( )图22解析:本题考查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时的运动分析,汽车的功率是不变的,汽车的牵引力也是不变的.当汽车冲上斜坡时,根据公式P=Fv ,如果汽车受到的沿斜面方向的合外力等于零,则汽车将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有可能是 B.如果汽车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向上,则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汽车所受的牵引力逐渐减小,合外力也将逐渐减小,则汽车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合外力等于零时,则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 是有可能的.如果汽车的初速度比较大,刚冲上斜坡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斜向下,则汽车将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再做匀速运动,D 是有可能的.根据P=Fv ,只要汽车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汽车的牵引力就发生变化,汽车的加速度就发生变化,汽车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是不可能的,本题的答案为A.答案:A3、功率的计算例5、如图23所示,质量为2kg 的木块在倾角θ=370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 370=0.6,cos 370=0.8,g =10m/s 2).求:(1) 前2秒内重力做的功;(2) 前2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 2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解析:计算平均功率,应先计算该段时间内重力所做的功,然后根据平均功率的公式W P t=求解;计算瞬时功率要用公式P =FVcosθ求解,为此要先计算2秒末的瞬时速度以及速度和该力方向间的夹角. (1)木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sin cos 42F mg mg a m m θμθ-===合m/s 2 370 图23前2秒内木块的位移:12s at=2=4m,所以,重力在前2秒内做的功为:W=mgsinθ·s=48J;(2)重力在前2秒内的平均功率为:WPt==482W=24W;(3) 木块2秒末速度:v=at=4m/s,重力在前2秒末的瞬时功率为:P=mgsingθ·v=2×10×0.6×4W=48W.点评:计算功率时要分清要求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若是瞬时功率,一定要注意速度和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举一反三4、质量2kg的物体,受到24N竖直向上的拉力,由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内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5秒内拉力的平均功率和5秒末拉力的瞬时功率.( g=10 m/s2)答案:600J;120W;240W5、设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汽车以速度2v匀速行驶时, 其发动机功率为( )A.2PB.4PC.8PD.无法确定答案:C4、实际应用例6、健身用的“跑步机”如图24所示,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4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解析:运动员踩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用力向后蹬皮带时,运动员的鞋与皮带间有静摩擦力的作用,人受的静摩擦力沿皮带斜向上,而皮带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沿着皮带斜向下,对皮带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P=Fv=fv,所以A、D正确,B 、C 错误.5、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100秒跑上20米高的高楼,试估算他登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10W B.100W C.1000W D.10000W50kg.则有:P =501020100mgh t ⨯⨯=W=100W只要对质量大小有比较符合实际的估计,计算出100秒内所做的功,然后代入平均功率公式即可解决此题.例7、 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70 mL ,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压强为1.6×104 Pa ,设心脏主动脉的内径约为2.5 cm ,每分钟搏动75次,求:(1)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平均功率是多大?(2)血液从心脏流出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设心脏每次推动血液前进的位移为l ,血液受到心脏的压力为F ,由压强公式F=p 0S 可知:心脏起搏一次对血液做功为W 0=Fl=p 0Sl=p 0V 0,V 0是心脏跳动一次输送血液的体积. W=np 0V 0=75×1.6×104×70×10-6 J=84 J ,P=6084=t W W=1.4 W. (2)每分钟心脏输出血量为:V=nV 0=75×70×10-6 m 3=5.25×10-3 m 3心脏主动脉横截面积S 为: S=πr 2=3.14×(1.25×10-2)2 m 2=4.9×10-4 m 2 所以v=60109.41025.543⨯⨯⨯=•=--t S V t l m/s=0.18 m/s.1)1.4 W (2)0.18 m/s物理原理,并且能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我们需要的、简化了的物理模型,再来求解题目.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培养我们分析、综合的能力.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把这个联系实际的、研究对象不明确的实例,抽象为我们熟悉的、简单的物理模型.变式训练6、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 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5×104 Pa ,心跳约每分钟70次.请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多少. 解析:人的心脏每次跳动时,对外输送血液,压力对外做功,心跳一次做功的多少等于压力和压力作用位移的乘积.依据心跳约每分钟70次这个条件,可以求出每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这样就可以依据功率的计算公式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答案:人的心脏每跳一次输送的血液看作长为L 、截面积为S 的液柱,则心脏每跳动一次,需做功W=FL=pSL=pΔV ,心跳每分钟70次,则心脏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t nW =1.4 W. 三、易错点解析1、 不注意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例8. 一架起重机,要求它在内将质量为的货物由静止竖直向上加速提升,则起重机的额定输出功率至少应多大?解析:货物的加速度设起重机对货物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起重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小于它在提起货物时所需的最大输出功率。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8功和功率(讲)(含解析)
专题18 功和功率1.掌握做功正负的判断和计算功的方法.2.理解tWP =和P =Fv 的关系,并会运用. 3.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一、功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W =Fl cos_α(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是标(标或矢)量. 3.功的正负(1)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2)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 tWP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考点一 正、负功的判断及计算 1.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1)看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2)看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3)根据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描述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即W 合=E k 末-E k 初,当动能增加时合外力做正功;当动能减少时,合外力做负功. 2.计算功的方法 (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 =Fl cos α计算. (2)合外力做的功方法一:先求合外力F 合,再用W 合=F 合l cos α求功.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 1、W 2、W 3…,再应用W 合=W 1+W 2+W 3+…求合外力做的功. (3)变力做的功 ①应用动能定理求解.②用W =Pt 求解,其中变力的功率P 不变.③常用方法还有转换法、微元法、图象法、平均力法等,求解时根据条件灵活选择. ★重点归纳★ 1.计算做功的一般思路2.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1) 平均力法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随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用力的算术平均值(恒力)代替变力,即221F F F +=再利用功的定义式W =F l cos α来求功. (2) 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多个无穷小的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元功的代数和.此法在中学阶段,常应用于求解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3) 用图象法求变力做功在F-x图象中,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的代数和表示力F做的功,“面积”有正负,在x轴上方的“面积”为正,在x轴下方的“面积”为负.(4) 利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种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一定的这一条件.(5) 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求恒力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功.因使用动能定理可由动能的变化来求功,所以动能定理是求变力功的首选.★典型案例★如图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像,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 和DE 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BC 段的圆心为O 点、圆心角 θ=60°,半径OC 与水平轨道CD 垂直,滑板与水平轨道C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 点以v 0=3m/s 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 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BC ,经CD 轨道后冲上DE 轨道,到达E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 =60kg ,B 、E 两点与水平轨道CD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 =2m 和H =2.5m.求:(1)运动员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B ; (2)水平轨道CD 段的长度L ;(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 点?如能,请求出回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如不能,请求出最后停止的位置距C 点的距离. 【答案】(1)v B =6m/s (2) L =6.5m (3)停在C 点右侧6m 处 【解析】 【分析】 【详解】(1)在B 点时有v B =cos60︒v ,得v B =6m/s (2)从B 点到E 点有2102B mgh mgL mgH mv μ--=-,得L =6.5m (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 ′,从B 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有21'202B mgh mgh mg L mv μ--⋅=-,得h ′=1.2m<h =2 m ,故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不能回到B 点,从B 点运动到停止,在CD 段的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可得2102B mgh mgs mv μ-=-,得s =19m ,s =2L +6 m ,故运动员最后停在C 点右侧6m 处.2.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同一高度处的两个光滑定滑轮连接着两个物体A 和B ,A 、B 质量均为m 。
功,功率,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功,功率,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一、功。
1. 定义。
-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公式:W = Fxcosθ,其中W表示功,F是力的大小,x是位移的大小,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功的正负。
- 当0≤slantθ <(π)/(2)时,cosθ> 0,力对物体做正功,力是动力,物体的能量增加。
- 当θ=(π)/(2)时,cosθ = 0,力对物体不做功,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不做功。
- 当(π)/(2)<θ≤slantπ时,cosθ<0,力对物体做负功,力是阻力,物体的能量减少。
3. 合力的功。
- 方法一: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F_合,再根据W = F_合xcosθ计算合力的功,这里的θ是合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 方法二:分别求出各个力做的功W_1,W_2,W_3,·s,然后根据W_合=W_1 + W_2+W_3+·s计算合力的功。
二、功率。
1. 定义。
- 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是功,t是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
2. 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 平均功率:P=(W)/(t),也可以根据P = F¯vcosθ计算,其中¯v是平均速度。
- 瞬时功率:P = Fvcosθ,其中v是瞬时速度。
当F与v同向时,P = Fv。
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通常在发动机铭牌上标明。
- 实际功率:是发动机实际工作时的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不能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定理。
1. 动能。
-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表达式为E_k=(1)/(2)mv^2,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 动能是标量,且恒为正。
2. 动能定理。
- 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1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附答案
易错点11 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易错总结1.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产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在高中阶段计算功时,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不仅要看力和位移,还要注意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0做正功,大于90°做负功。
(3.计算某个力的功时,要注意这个力是否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
4.能量是标量,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最小值为零。
5.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因此零势能面的选择尤为重要。
6.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7.比较两物体势能大小时必须选同一零势能面。
8.物体势能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两位置的势能之差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9.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10.求合力的总功时要注意各个功的正负,进行代数求和。
11.功能变化量一定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12.要严格按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列方程,即等号的一边是合力的总功,另一边是动能变化量(末减初)13.为了忽略空气阻力.在描述对物体的要求时应该说“质量大,体积小”.即较小的大密度重物,不能只说成“密度大”。
14.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来瞬时速度要用纸带来求,而不能由gh v 2 来求。
15.功率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16.汽车的额定功率是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7.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的功率也不一定大。
(效率一定小于100%)18.在计算汽车匀加速运动可维持的时同时,如果用汽车在水平路门上的最大速度除以加速度这种方法即认为汽车可以一直保持匀加速直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有额定功率限制,功率不能无限增大;实际上当汽车匀加速运动达最大功率时,牵引力开始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等于阻力,达到最大速度。
高考物理复习 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分析机车启动问题时应注意的三点 (1)机车启动的方式不同,机车运动的规律就不同,因 此机车启动时,其功率、速度、加速度、牵引力等物理量化所描述的规律.
(2)恒定功率下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 发动机做的功可用 W=Pt 计算,不能用 W=Fl 计算(因为 F 为变力).
(1)B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a; (2)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 A 做的功 W; (3)A(包括传感器)的质量 m 及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4)求在 0~0.75 s 内摩擦力对 A 做的功.
【审题指导】 (1)物体 B 落地前,A、B 的加速度相同, 利用 a=ΔΔvt 求其值.
答案:A
考点 3 动能定理的应用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动能定理表达式:W 合=Ek2-Ek1 2.两点说明: (1)W 合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外力的总功. (2)动能增量 Ek2-Ek1 一定是物体在末初两状态动能之 差.
答案:B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 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 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 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在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汽车运动时的加速 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在 0~t1 时间内,Pv1-f=ma,①当 速度 v 不变时,加速度 a 为零,在 v-t 图象中为一条水平线; ②当速度 v 变大时,加速度 a 变小,在 v-t 图象中为一条斜率 逐渐减小的曲线,选项 B、D 错误;同理,在 t1~t2 时间内,Pv2 -f=ma,图象变化情况与 0~t1 时间内情况相似,由于汽车在 运动过程中速度不会发生突变,故选项 C 错误,选项 A 正确.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6分)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N B.102N C.103N D.104N3.(6分)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4kg/m3B.5×1012kg/m3C.5×1015kg/m3D.5×1018kg/m3 4.(6分)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m•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1×1014Hz B.8×1014Hz C.2×1015Hz D.8×1015Hz5.(6分)如图,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A.B.C.D.6.(6分)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7.(6分)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1、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1的正上方有a,b两点,它们相对于L2对称。
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25动能及动能定理含解析
专题25 动能及动能定理一、动能定理1.公式:k W E =∆(2201222mv mv W W ++⋅⋅⋅=-) 2.推导:假设物体(m )在极短时间Δt 内受到力F 1、F 2……(可视为恒力)作用,发生的位移为Δx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2F F ma ++⋅⋅⋅=,由运动学公式有2()2v a x ∆=∆ 联立可得212()2m v F x F x ∆∆+∆+⋅⋅⋅=,即12k W W ε∆+∆+⋅⋅⋅=∆ 在极短时间Δt 内有k W ε∆=∆,对一般过程有k i i W ε∑∆=∑∆,即k W E =∆ (故解题时,使用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均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思路)3.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的问题(1)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问题;(2)有多个物理过程且不需要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问题;(3)变力做功的问题。
二、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技巧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包括重力。
2.有些力在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可能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3.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全过程为一整体,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用后者往往更为简捷。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最低点处有一小球(半径比r 小很多),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 ,则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运动,0v 应当满足A .0v .0vC .0v .0v 【参考答案】CD【详细解析】小球在最高点不脱离轨道的临界情况为2v mg m r=,解得v低点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 ·2r =12mv 2–12mv 02,解得0v =达与圆心等高处,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0–12mv 02,解得0v =v 0的范围为0v ≥0v AB 错误,CD 正确。
2018高考物理复习功和能转化公式
2018高考物理复习功和能转化公式功是标量,其大小等于力与其作用点位移的标积,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功和能转化公式,请考生牢记。
1.功:W=Fscos(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b}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EK:动能变化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90O 做正功;90O180O做负功;=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5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含解析 精品
专题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知识结构互联]——————[核心要点回扣]——————1.机车输出功率:P =F v ,其中F 为机车牵引力.2.机车启动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v 1(此时机车输出的功率最大)和全程的最大速度v m (此时F 牵=F 阻)求解方法:(1)求v 1:由F 牵-F 阻=ma ,P =F 牵v 1可求v 1=P ma +F 阻. (2)求v m :由P =F 阻v m ,可求v m =P F 阻. 3.动能:表达式E k =12m v 2.4.动能定理表达式中,W 表示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5.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1)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考点1 功 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品真题·感悟高考……………………………………………………………·[考题统计] 五年4考:2018年Ⅱ卷T 14 2018年Ⅱ卷T 21 2018年Ⅱ卷T 17 2018年Ⅱ卷T 16[考情分析]1.本考点命题角度为功的定义式的理解及应用、机车启动模型的分析.2.常涉及公式W=F·s cos α,P=F·v,F-f=ma,P=f v m及机车启动的两种问题.3.匀加速过程的末速度不是机车启动的最大速度.4.恒定功率启动中功的计算可用W=P·t计算.1.(功的理解与计算)(2018·Ⅱ卷T14)如图5-1所示,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图5-1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A[光滑大圆环对小环只有弹力作用.弹力方向沿大圆环的半径方向(下滑过程先背离圆心,后指向圆心),与小环的速度方向始终垂直,不做功.故选A.](2018·Ⅱ卷T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1、W 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 f1、W 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 F2>4W F1,W f2>2W f1B.W F2>4W F1,W f2=2W f1C.W F2<4W F1,W f2=2W f1D.W F2<4W F1,W f2<2W f1C[根据x=v+v02t得,两过程的位移关系x1=12x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v -v 0t ,得两过程的加速度关系为a 1=a 22.由于在相同的粗糙水平地面上运动,故两过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 1=f 2=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ma 得,F 1-f 1=ma 1,F 2-f 2=ma 2,所以F 1=12F 2+12f ,即F 1>F 22.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 =Fl ,可知W f 1=12W f 2,W F 1>14W F 2,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2.(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多选)(2018·Ⅱ卷T 21)如图5-2所示,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π2.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导学号:19624189】图5-2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 .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题眼点拨] ①“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π”2说明M 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N 点弹簧处于伸长状态;②“弹簧长度最短”说明弹簧与竖直杆垂直.BCD [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π2,则小球在M 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N 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然后弹簧再伸长,弹力对小球开始做正功,当弹簧达到自然伸长状态时,弹力为零,再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故整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后再做负功,选项A 错误.在弹簧与杆垂直时及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小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B 正确.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则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选项C 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在M 、N 两点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在N 点的动能等于从M 点到N 点重力势能的减小值,选项D 正确.]3.(机车启动问题)(2018·Ⅱ卷T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5-3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图5-3A [由P -t 图象知:0~t 1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 1行驶,t 1~t 2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 2行驶.设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 ,则由P =F v 得,当v 增加时,F 减小,由a =F -f m 知a 减小,又因速度不可能突变,所以选项B 、C 、D 错误,选项A 正确.]在第3题中,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牵引力为F0.P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5-4所示,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图5-4A BC DD[由P=F v可知,开始的时候P=F0v0,功率降一半的时候,速度不能瞬间改变,所以瞬间变化的是力F,减小一半.由于一开始匀速,所以摩擦力等于F,故功率减半,导致牵引力减小,汽车开始减速,减速过程中,牵引力慢慢增大,减速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所以t1到t2时刻的速度图象慢慢变得平缓,t2时刻减速的加速度为零,故A、B错误;由于t1时刻,力突然减小,减速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快速的减小,根据P=F v,力F增加的较快,待速度下降越来越慢时,F增加的速度也变慢,曲线逐渐变得平稳,故C错误,D正确.]■熟技巧·类题通法…………………………………………………………………·1.计算功、功率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功的公式W=Fl和W=Fl cos α仅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2)变力做功的求解要注意对问题的正确转化,如将变力转化为恒力,也可应用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3)对于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区分公式P=Wt和公式P=F v,前式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而后式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2.分析机车启动问题的两技巧、四注意(1)机车启动模型中的两点技巧机车启动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v1(此时机车输出的功率最大)和全程的最大速度v m(此时F牵=F阻)求解方法:①求v1:由F牵-F阻=ma,P=F牵v1可求v1=PF阻+ma.②求v m:由P=F阻v m,可求v m=PF阻.(2)解决机车启动问题时的四点注意①分清是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②匀加速启动过程中,机车功率是不断增大的,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过程的速度达到最大,但不是机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但该过程中的最大功率是额定功率.③以额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牵引力是不断减小的,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牵引力的最小值等于阻力.④无论哪种启动方式,最后达到最大速度时,均满足P=F f v m,P为机车的额定功率.■对考向·高效速练…………………………………………………………………..·考向1功的理解与计算1.(2018·遵义一中押题卷)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5-5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甲乙丙图5-5A.2~6 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B.物体的质量为1 kgC.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始终为2 ND.0~10 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30 JD[在速度-时间图象上,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丙可得2~6 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ΔvΔt=36-2m/s2=0.75 m/s2,故A错误.由图丙知,6~8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f2=F2=2 N 由图丙可得2~6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2=ma联立代入数据解得:m=43kg,故B错误.在0~1 s内物体静止不动,物体所受摩擦力f1=F1=1 N,2~10 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f2=2 N,故C错误.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x=12×(2+8)×3 m=15 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W=f2x=2×15 J=30 J,故D正确.]考向2功率的分析与计算2.(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如图5-6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质量为70 kg的某滑雪运动员由A点沿圆弧轨道滑下,在B点以5 3 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了倾斜轨道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θ=30°,g 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19624180】图5-6A.该滑雪运动员腾空的时间为1 sB.B、C两点间的落差为5 3 mC.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3 5007 WD.若该滑雪运动员从更高处滑下,落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A[运动员平抛的过程中,水平位移为x=v0t竖直位移为y=12gt2落地时:tan θ=y x联立解得t=1 s,y=5 m.故A正确,B错误;落地时速度的竖直分量:v y=gt=10×1 m/s=10 m/s所以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 y=70×10×10 W=7 000 W,故C错误;根据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表达式:tan α=gtv0=2×12gt2v0t=2·yx=2tan θ,可知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无关,故D错误.](2018·合肥市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小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A球重力做功较大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A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小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2+mgh=12m v′2,两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v′是相同的,但两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同,选项A错误;两小球落地时,A球重力瞬时功率mg v′cos α,B球重力瞬时功率mg v′,A球重力瞬时功率小于B球重力瞬时功率,选项B正确;从开始运动到落地,两球重力做功都是mgh,是相等的,选项C错误;从开始运动到落地,两球重力做功相等,A球下落时间较短,重力对A球做功的平均功率P=Wt较大,选项D错误.]考向3机车启动问题3.(多选)(2018·揭阳市揭东一中检测)质量为400 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的关系如图5-7所示,则赛车()图5-7A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B .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C .输出功率为160 kWD .所受阻力大小为1 600 NCD [由图可知,加速度变化,故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a -1v 函数方程a =400v -4,汽车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故B 错误;对汽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其中:F =P v联立得:a =P m v -f m结合图线,当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故结合图象可以知道,a=0时,1v =0.01 (m·s -1)-1,v =100 m/s ,所以最大速度为100 m/s由图象可知:f m =4,解得阻力大小为1 600 N当a =0时由a =P m v -f m .解得:P =160 kW ,故C 、D 正确.]考点2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25页)■品真题·感悟高考……………………………………………………………·[考题统计] 五年4考:2018年Ⅰ卷T 25、ⅢT 20 2018年Ⅰ卷T 172018年Ⅱ卷T 24[考情分析]1.本考点命题角度多为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及多过程问题,题目综合性较强.2.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灵活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运动特点及做功情况是常用方法.3.功的计算过程中,易出现正、负功判断及漏功的现象.4.多过程问题中,要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认清运动过程的衔接点.4.(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2018·Ⅰ卷T 17)如图5-8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导学号:19624181】图5-8A .W =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 <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题眼点拨] ①利用N 点的压力分析计算N 点的速度;②利用圆周运动速度越大压力越大的特点结合对称性分析摩擦力.C [设质点到达N 点的速度为v N ,在N 点质点受到轨道的弹力为F N ,则F N -mg =m v 2N R ,已知F N =F ′N =4mg ,则质点到达N 点的动能为E kN =12m v 2N=32mgR .质点由开始至N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2R +W f =E kN -0,解得摩擦力做的功为W f=-12mgR,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W f=12mgR.设从N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则W′<W.从N到Q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 v2Q-12m v2N,即12mgR-W′=12m v2Q,故质点到达Q点后速度不为0,质点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 5.(多过程应用动能定理)(2018·Ⅰ卷T25)如图5-9所示,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 37°=35,cos 37°=45)图5-9(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题眼点拨]①“弹簧原长为2R,AC=7R”说明BC=5R;②“最低达E点”说明E点速度恰好为零;③“最高到达F点”说明F点速度为零.【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l为l =7R -2R ①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l cos θ=12m v 2B ②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 B =2gR . ③(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 由B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x sin θ-μmgx cos θ-E p =0-12m v 2B ④E 、F 之间的距离l 1为l 1=4R -2R +x ⑤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 =R⑦ E p =125mgR . ⑧ (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x 1和竖直距离y 1分别为x 1=72R -56R sin θ⑨ y 1=R +56R +56R cos θ 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公式有y 1=12gt 2⑪ x 1=v D t⑫联立⑨⑩⑪⑫式得v D =355gR ⑬ 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 1v 2C =12m 1v 2D +m 1g (56R +56R cos θ)⑭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E p -m 1g (x +5R )sin θ-μm 1g (x +5R )cos θ=12m 1v 2C 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m 1=13m .⑯【答案】 (1)2gR (2)125mgR (3)355gR 13m在第5题中,若将圆弧轨道和斜面的连接方式调为如图5-10所示,AB 是倾角为θ=30°的粗糙直轨道,BCD 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 恰好在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 点与圆弧的圆心O 等高,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释放点P 距B 点的距离至少多大?图5-10【解析】 (1)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cos θ-μmg cos θ·s =0 所以s =R μ.(2)物体刚好到D 点,有mg =m v 2D R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 cos θ·L ′-mgR (1+cos θ)=12m v 2D 得L ′=3+2cos θ2(sin θ-μcos θ)·R =(3+3)R 1-3μ. 【答案】 (1)R μ (2)(3+3)R 1-3μ(多选)(2018·Ⅲ卷·T 20)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 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P .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设质点P 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 ,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 ,则( )A .a =2(mgR -W )mRB .a =2mgR -W mRC .N =3mgR -2W RD .N =2(mgR -W )RAC [质点P 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 -W =12m v 2,则速度v =2(mgR -W )m ,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a =v 2R =2(mgR -W )mR,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a ,N =3mgR -2W R,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 ■释疑难·类题通法…………………………………………………………………·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两条线索(1)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对各力进行做功分析→求出总功;(2)明确研究过程→进行运动过程分析→物体始末状态分析→求出动能状态量→求出动能变化量;最后结合两条线索列出动能定理方程求解.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3个问题(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牵扯加速度及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洁.(2)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在某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是没有依据的.(3)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当所求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对考向·高效速练…………………………………………………………………..·考向1动能定理与图象的结合4.(2018·江苏高考)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 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 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导学号:19624182】C[设斜面倾角为θ,根据动能定理,当小物块沿斜面上升时,有-(mg sin θ+f)x=E k-E k0,即E k=-(f+mg sin θ)x+E k0,所以E k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为直线,且斜率为负.当小物块沿斜面下滑时根据动能定理有(mg sin θ-f)(x0-x)=E k-0(x0为小物块到达最高点时的位移),即E k=-(mg sin θ-f)x+(mg sin θ-f)x0所以下滑时E k随x的减小而增大且为直线.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泥石流是在雨季由于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虽然只有很短时间,但由于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某课题小组对泥石流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图甲的模型: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 =4 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推力F随位移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取10 m/s2.则:甲乙(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2)在距出发点多远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解析】(1)当推力F最大时,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μmg=ma m可解得:a m=15 m/s2.(2)由图象可知:F随x变化的函数方程为F=80-20x速度最大时,合力为0,即F=μmg所以x=3 m.(3)位移最大时,末速度一定为0由动能定理可得:W F-μmgx=0由图象可知,力F做的功为W F=12F m x m=12×80×4 J=160 J所以x=8 m.【答案】(1)15 m/s2(2)3 m(3)8 m考向2多过程应用动能定理5.(2018·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一模)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把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O点,将小球拉至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α角后放手,运动t时间后停在最低点.则在时间t内()图5-11 A.小球重力做功为mgl(1-cos α) B.空气阻力做功为-mgl cos αC.小球所受合力做功为mgl sin αD.绳拉力做功的功率为mgl(1-cos α)tA[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为:h=l(1-cos α),所以小球的重力做功:W G=mgh=mgl(1-cos α),故A正确.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对小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W G+W f=0-0,所以:空气阻力做功W f=-W G=-mgl(1-cos α).故B错误;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做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变化,所以:W合=0-0=0.故C错误;由于绳子的拉力始终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做功.绳子的拉力的功率为0.故D错误.](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铺设特殊材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已知R=0.4 m,L=2.5 m,v0=6 m/s,物块质量m=1 kg,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取g=10 m/s2.求:(1)物块第一次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2)物块仍以v0从右侧冲上轨道,调节PQ段的长度L,当L长度是多少时,物块恰能不脱离轨道返回A点继续向右运动.【解析】(1)对物块,第一次从A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mg·2R=12m v2B-12m v2在B点,有:N1+mg=m v2B R解得:N1=4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0 N,方向竖直向上.(2)对物块,从A点到第二次到达B点,由动能定理得,-μmg·2L-mg·2R=12m v B′2-12m v2在B点,有:mg=m v B′2R解得:L=1 m.【答案】(1)40 N方向竖直向上(2)1 m规范练高分| 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类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典题在线](2018·湖南十校联考T25,18分)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60°,长为L1=2 3 m的倾斜轨道AB,①通过微小圆弧与长为L2=32m的水平轨道BC相连,然后在C处设计一个②竖直完整的光滑圆轨道,出口为水平轨道D,如图5-12所示.现将一个小球从距A点高为h=0.9 m的水平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v0水平弹出,③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④小球与AB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33.g取10 m/s2,求:⑤图5-12(1)小球初速度v0的大小;(2)小球滑过C点时的速度v C;(3)要使⑥小球不离开轨道,则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信息解读]①长度忽略不计且此处无碰撞和能量损失.②注意小球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处理方法.③可在A点分解速度求解v0.④小球在AB和BC上运动时,受摩擦力作用,存在摩擦力做功.⑤由图可知,小球运动是“平抛+斜面+圆周”的组合.⑥可在竖直平面内通过圆周最高点或在竖直平面内上升的高度不超过其半径.[考生抽样][阅卷点评]【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到达A点,由平抛运动规律知竖直方向有:v2y=2gh ①(2分)即:v y=3 2 m/s ②(1分)因为在A点的速度恰好沿AB方向,所以小球初速度:v0=v y tan 30°= 6 m/s. ③(2分)(2)从水平抛出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L1sin θ)-μmgL1cos θ-μmgL2=12m v2C-12m v20④(2分)解得:v C=3 6 m/s. ⑤(1分) (3)小球刚好能通过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 v2R1⑥(2分)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2mgR1=12m v2-12m v2C⑦(2分)解得:R1=v2C5g=1.18 m ⑧(1分)当小球刚好能到达与圆心等高时有:mgR2=12m v2C⑨(2分)解得:R2=v2C2g=2.7 m ⑩(1分)当圆轨道与`AB相切时:R3=BC tan 60°=1.5 m,即圆轨道的半径不能超过1.5 m综上所述,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R应该满足的条件是:0<R≤1.18 m.(2分)【答案】(1) 6 m/s(2)3 6 m/s(3)0<R≤1.18 m[评分标准]第(1)问中,若写出表达式①和③且数据正确的给满分,若结果v0的计算错误,则去掉1分.第(2)问中的方程④若分段写出方程且正确同样给分.第(3)问中若答案为0<R≤2.7 m要减去最后2分,若分析和斜面的相切的情况,但结果写成0<R≤1.5 m,可减去1分.。
专题6-1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精讲深剖-2018领军高考物
(一)真题速递1.(2017海南,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a 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 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 1和E k 2。
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 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 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 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 2。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E k 1=E k 2,W 1=W 2B .E k 1>E k 2,W 1=W 2C .E k 1<E k 2,W 1<W 2D .E k 1>E k 2,W 1<W 2 【答案】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首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以及掌握动能定理,知道两次经过a 点的过程中重力不做功,阻力做负功.2.(2016·全国卷甲T 21)如图所示,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 点.已知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2.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A .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 .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 .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 .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 、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 【答案】BCD【解析】在M 、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 <∠OMN <2,则小球在M 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N 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然后弹簧再伸长,弹力对小球开始做正功,3.(2015·全国卷ⅡT 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由Pt 图象知:0~t 1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 1行驶,t 1~t 2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 2行驶.设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 ,则由P =Fv 得,当v 增加时,F 减小,由a =F fm-知a 减小,又因速度不可能突变,所以选项B 、C 、D 错误,选项A 正确.4.(2014·全国卷ⅡT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 1、W F 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 1、W f 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W F 2>4W F 1,W f 2>2W f 1 B .W F 2>4W F 1,W f 2=2W f 1 C .W F 2<4W F 1,W f 2=2W f 1 D .W F 2<4W F 1,W f 2<2W f 1 【答案】C5.(2017江苏卷,3)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25动能及动能定理含解析201711023168
专题 25 动能及动能定理一、动能定理mv mv1.公式:WE k (W W)1 222222.推导:假设物体(m )在极短时间 Δt 内受到力 F 1、F 2……(可视为恒力)作用,发生 的位移为 Δx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1F 2 ma ,由运动学公式有 (v ) 2ax2联立可得m (v )2F x F x,即W 1W 2k122在极短时间 Δt 内有Wk ,对一般过程有W,即WEik ik(故解题时,使用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均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思路) 3.优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的问题 (1)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问题;(2)有多个物理过程且不需要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问题; (3)变力做功的问题。
二、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三、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技巧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包括重力。
2.有些力在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 物理过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可能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3.若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全过程- 1 -为一整体,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用后者往往更为简捷。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最低点处有一小球(半径比r小很多),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则要使小球不脱离圆轨道运动,v0应当满足A.v0≥gr B.v0≥2grC.v 0≥5gr D.v0≤2gr【参考答案】CDv2,解得v gr,从最【详细解析】小球在最高点不脱离轨道的临界情况为mg mr11低点到最高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 05v gr;若小球恰好能到mv2–mv02,解得2 21达与圆心等高处,根据动能定理有–mgr=0–mv02,解得020的范围为v gr;初速度v2v05gr或02v gr,AB错误,CD正确。
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一遍过专题23功功率含解析
专题23 功功率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要素(1)物体受力的作用。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注意: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因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不一定有力。
3.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功的计算公式(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Fl。
(2)力F与位移l夹角为α时,W=Fl cos α。
其中F、l、α分别为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和力与位移的夹角。
注意:(1)计算功时首先应明确要求的是哪一个力的功,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做功时互不影响;(2)力对物体做功,只与F、l、α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5.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 J等于 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1 m的位移所做的功,即 1 J=1 N·m。
6.功的正负1.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大小,只表示做功的力是阻力还是动力。
2.正功与负功及不做功的判定(1)根据力和位移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恒力做功)。
①当F、l夹角为锐角时,F做正功。
②当F、l夹角为钝角时,F做负功。
③当F、l夹角为直角时,F不做功。
(2)根据力和速度的夹角判定(多用于曲线运动)。
①当F、v夹角为锐角时,F做正功。
②当F、v夹角为钝角时,F做负功。
③当F、v夹角为直角时,F不做功。
7.合力做功的两种求解思路由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知,合力与分力做功也是可以等效替代的,因此计算总功的方法有两种:(1)先求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再根据公式W合=F合l cos α求合外力的功。
(2)先根据W=Fl cos α,求每个分力做的功W1,W2,···,W n,再根据W合=W1+W2+···+W n,求合力的功,即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1.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通常用P表示。
功与功率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功与功率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特别是变力做功,慎用力的平均值处理,往往利用动能定理。
某一个力做功的功率,要正确认清P=F?v的含意,这个公式可能是即时功率也可能是平均功率,这完全取决于速度。
但不管怎样,公式只是适用力的方向与速度一致情形。
如果力与速度垂直那么该力做功的功率一定为零(如单摆在最低点小球重力的功率,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斜面支持力的功率都等于零),如果力与速度成一角度,那么就要进一步进展修正。
在计算电路中功率问题时,要注意电路中的总功率、输出功率与电源内阻上的发热功率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的情形(即外电路的电阻小于等效内阻情形)。
还有必要掌握会利用图像来描述各功率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下边是高考物理36 个“易错点”、“易忘点”1受力剖析,常常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剖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剖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绝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剖析能够说贯衣着整个高中物理一直,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仑兹力(安培力)等等。
在受力剖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鉴别,最简单错的是受力剖析常常遗漏某一个力。
在受力剖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剖析,固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常常就是因为剖析遗漏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进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必定天壤之别,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剖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向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知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况)和极限法(注意要知足力的要单一变化情况)。
2要对摩擦力认识模糊。
摩擦力包含静摩擦力,因为它拥有“隐敝性” 、“不定性”特色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向” 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掌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的存在,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立刻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递带问题” ,这问题能够将摩擦力各样可能状况所有包含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边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久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常常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必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久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向相反。
明显,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向方”的判断。
能够利用假定法判断,即:若是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定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向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能够经过物体均衡条件来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含解析2018年高考物理易错点)1.(2017全国卷Ⅲ,16)如图1,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
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图1A.19m12mgl答案A2.(多选)将一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对木箱施加一斜向右下方的恒力,使木箱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恒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木箱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木箱向右运动位移x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所做的功为ma-μgx1+μtanθB.恒力所做的功为ma+μgx1-μtanθC.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xk%wD.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a+gcotθxcotθ-μ解析:选BD.以木箱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Fsinθ+mg=FN,水平方向有Fcosθ-μFN=ma,联立解得恒力F=ma+μgcosθ-μsinθ,摩擦力f=μFN=μma+gcotθcotθ-μ,则在此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W=Fxcosθ=ma+μgx1-μtanθ,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fx=μma+gcotθxcotθ-μ. 3.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若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在前2s内和后4s内做的功之比为1∶1B.拉力在前2s内和后4s内做的功之比为1∶3C.拉力在4s末和6s末做功的功率之比为2∶3D.拉力在前2s内和后4s内做功的功率之比为1∶1 4.(多选)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A.F2=F1,v1>v2B.F2=F1,v1<v2C.F2>F1,v1>v2D.F2<F1,v1<v2解析:选BD.水平恒力F1作用下的功率P1=F1v1,F2作用下的功率P2=F2v2cosθ,现P1=P2,若F2=F1,一定有v1<v2,因此B正确,A错误;由于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第一次的摩擦力Ff1=μmg=F1,而第二次的摩擦力Ff2=μ(mg-F2sinθ)=F2cosθ,显然Ff2<Ff1,即:F2cosθ<F1,因此无论F2>F1还是F2<F1都会有v1<v2,因此D正确、C错误.5.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A.v2=k1v1B.v2=k1k2v1C.v2=k2k1v1D.v2=k2v1 解析:选B.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此时车的功率等于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故P=k1mgv1=k2mgv2,解得v2=k1k2v1,选项B正确.6.晓宇在研究一辆额定功率为P=20kW的轿车的性能,他驾驶该轿车在如图甲所示的平直路面上运动,其中轿车与ON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轿车与MO段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晓宇驾驶轿车保持额定功率以10m/s的速度由M向右运动,该轿车从M向右运动到N的过程中,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出轿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15s时图线的切线与横轴平行.已知轿车的质量为m=2t,轿车在MO段、ON段运动时与路面之间的阻力大小分别保持不变.求:(1)该轿车在MO段行驶时的阻力大小;(2)该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刚好通过O点时加速度的大小;(3)该轿车由O运动到N的过程中位移的大小.解析:(1)轿车在MO段运动时,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有F1=f1,P=F1v1联立解得f1=20×10310N=2000N.(2)轿车在ON段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由图象可知t=15s时轿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由力的平衡答案:(1)2000N(2)1m/s2(3)68.75m7.如图所示,QB段为一半径为R=1m的光滑圆弧轨道,AQ段为一长度为L=1m的粗糙水平轨道,两轨道相切于Q 点,Q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体P的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P与A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若物块P以速度v0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到C点后又返回A点时恰好静止.(g取10m/s2)求:(1)v0的大小;(2)物块P第一次刚通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解析:(1)物块P从A到C又返回A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μmg2L=0-12mv20答案:(1)2m/s(2)12N,方向竖直向下8.(2016高考全国甲卷)(多选)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解析:选BCD.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则小球在M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N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然后弹簧再伸长,弹力对小球开始做正功,当弹簧达到自然伸长状态时,弹力为零,再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故整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后再做负功,选项A错误.在弹簧与杆垂直时及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小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B正确.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则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选项C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在M、N两点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在N点的动能等于从M点到N点重力势能的减小值,选项D 正确.9.(2015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0.(2016高考全国乙卷)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35,cos37°=45)(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xsinθ-μmgxcosθ-Ep=0-12mv2B④E、F之间的距离l1为l1=4R-2R+x⑤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Ep-mgl1sinθ-μmgl1cosθ=0⑥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R⑦Ep=125mgR⑧(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竖直距离y1分别为x1=72R-56Rsinθ⑨y1=R+56R+56Rcosθ⑩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设P在D点的速度为v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公式有y1=12gt2⑪x1=vDt⑫Ep-m1g(x+5R)sinθ-μm1g(x+5R)cosθ=12m1v2C⑮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m1=13m⑯答案:(1)2gR(2)125mgR(3)355gR13m易错起源1、功功率的分析与计算例1.如图3所示,将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绳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与斜面体刚刚接触且细绳恰好竖直.现在用水平推力F缓慢向左推动斜面体,直至细绳与斜面体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由于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始终与斜面垂直,故对小球不做功B.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故对小球不做功C.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对小球做功为零,故小球在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若水平面光滑,则推力做功为mgL(1-cosθ)【答案】B【解析】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沿竖直方向有分量,故对小球做正功,A错误;细绳的拉力方向始终和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故对小球不做功,B正确;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改变量,虽然合外力做功为零,但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故小球在该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若水平面光滑,则推力做功为mgL(1-sinθ),D错误.【变式探究】如图5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A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小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A球重力做功较大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A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小【举一反三】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牵引力为F0.P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图6ABCD【名师点睛】1.高考考查特点(1)本考点命题角度为功的定义式的理解及应用,机车启动模型的分析.(2)理解公式W=Fscosα,P=Fv,F-f=ma,P=fvm及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应用公式W=Fscosα时,忘掉公式仅用于恒力做功的条件.(2)机车启动问题中要分清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3)匀加速过程的末速度不是机车启动的最大速度.(4)恒定功率启动中功的计算可用W=Pt计算.【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计算功、功率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①功的公式W=Fl和W=Flcosα仅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②变力做功的求解要注意对问题的正确转化,如将变力转化为恒力,也可应用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③对于功率的计算,应注意区分公式P=Wt和公式P=Fv,前式侧重于平均功率的计算,而后式侧重于瞬时功率的计算.2.机车启动模型中的两点技巧机车启动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v1此时机车输出的功率最大和全程的最大速度vm此时F牵=F阻求解方法:①求v1:由F牵-F阻=ma,P=F牵v1可求v1=PF阻+ma.②求vm:由P=F阻vm,可求vm=PF阻.易错起源2、动能定理的应用例2.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力F,其v­t图象如图9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力F的大小和力F做功W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图9A.F=μmgB.F=2μmgC.W=μmgv0t0D.W=32μmgv0t0【变式探究】若将圆弧轨道和斜面的连接方式调为如图10所示,AB是倾角为θ=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P 距B点的距离至少多大?图10【解析】(1)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cosθ-μmgcosθs=0所以s=Rμ.(2)物体刚好到D点,有mg=mv2DR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θ-μmgcosθL′-mgR(1+cosθ)=12mv2D 得L′=3+2cosθ2sinθ-μcosθR =3+3R1-3μ.【答案】(1)Rμ(2)3+3R1-3μ【举一反三】如图11甲所示,用固定的电动机水平拉着质量m=2kg的小物块和质量M=1kg的平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位于平板左侧,可视为质点.在平板的右侧一定距离处有台阶阻挡,平板撞上后会立刻停止运动.电动机功率保持P=3W不变.从某时刻t=0起,测得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6s后可视为匀速运动,t=10s时物块离开平板.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图11(1)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2)物块在1s末和3s末受到的摩擦力各为多大?(3)平板长度L为多少?(2)物块在1s末时与平板一起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与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因此静摩擦力大小为:Ff1=FT1=Pv1=6N物块在2s末之后与平板发生相对运动,物块与平板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保持不变.物块在6s后可视为匀速运动,此时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即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f2=FT2=Pv2=10N物块在3s末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6s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为10N.(3)依题意,物块在2s末之后一直到10s时,物块从平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PΔt-Ff2L=12mv22-12mv21代入数据解得:L=PΔt-12mv22+12mv21Ff2=2.416m.【答案】(1)0.2(2)6N10N(3)2.416m【名师点睛】1.高考考查特点本考点命题角度多为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变力做功及多过程问题,题目综合性较强,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灵活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运动特点及做功情况是常用方法.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公式W=12mv2t-12mv20中W应是总功,方程为标量方程,不能在某方向上应用.(2)功的计算过程中,易出现正、负功判断及漏功的现象.(3)多过程问题中,不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运动物体的过程分析易出现错误.【锦囊妙计,战胜自我】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4个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运动过程;(2)分析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3)明确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4)由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3个问题(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牵扯加速度及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洁.(2)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在某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是没有依据的.(3)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若能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可使问题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