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2乐音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生活实例导入、问题导向、小组合作、情景创设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这些亮点为其他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声音特性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特性。我拿出一根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拨动尺子,发出悦耳的乐音。然后,我改变拨动尺子的力度,让学生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发生变化。接着,我拨动不同长度的尺子,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特性,引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验声音的特性。例如,我让学生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观察音调的变化;改变敲击乐器的力度,感受响度的差异;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体验音色的特点。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声音的特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我提出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小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乐音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乐音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二、乐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难点:音色的认识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大家觉得这段音乐好听吗?学生:好听老师:我们把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相反,杂乱的声音就是噪声1、音调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学生:调子变了。

老师:这八个装水的杯子就是老师自制的水琴。

请大家再听一下这两个音又什么不同(再次敲击水琴的1和ī)学生:第一个更低,第二个更高。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音三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音调。

(边说边在乐音定义的上方板书课题:第二节乐音的三特征,并在乐音定义的下一行板书音调)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的刻度尺、橡皮筋或梳子,看看能否改变音调。

(学生纷纷动手,试着改变音调,教师巡回指导)老师:请大家都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音调?学生1:(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是利用长刻度尺,改变尺面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现现音调变了,且尺面伸出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2:(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利用套在盒子上的橡皮筋,用笔将橡皮筋垫高,弹拨橡皮筋。

两次实验改变笔所垫位置,保证用力的大小。

我们发现,被弹拨的橡皮筋越短,音调越高。

老师:同学们的方案设计真不错。

大家再按刚才交流的方案进行实验,请注意观察,我们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来改变音调的?(学生再次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学生:我发现尺面露出得越短,振动越快,我想是振动的快慢影响了音调。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第二节乐音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第二节乐音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实验桌、椅子。
2.课程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
-教学PPT。
3.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声音传播原理动画、乐音特性实验视频等。
-教学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物理教学平台等。
4.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乐音的基本概念。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质感,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乐音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改变乐器的演奏方式来改变乐音的音色。
答案:通过改变乐器的演奏方式,可以改变乐音的音色。例如,在弹奏钢琴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触键的力度和角度来改变音色;在吹奏乐器时,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吹气的力度和技巧来改变音色。
3.请解释为什么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往往无法清晰地听到远处的声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乐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艺术性和趣味性:
-利用图示、色彩和图案,增强板书的视觉吸引力。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4.2乐音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4.2乐音 教案设计

4.2 乐音【教材分析】《乐音》选自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的第二节。

本节教科书介绍了声音的特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色决定声音的品质,能准确的表述不同声音的差别,从而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节课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容较多,二是学生在生活中有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如声音的高低与响度的强弱往往混淆不清,对本节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悦耳、动听的声音,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教科书用实验逐一说明了乐音的三个特征。

【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

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特征,会用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别乐音。

2.知道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知道频率的单位。

3.了解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4.知道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声源振动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5.知道发声体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特性【教学难点】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区分【设计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八年级物理上册4.2乐音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乐音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C.音色
D.频率
4 课堂小结
乐音
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的概念 影响音调的 响度的概念 影响响度的 音色的概念 影响音色的
因素
因素
因素
5 典例分析
考点一:音调
典型例题 1
(2020·长沙)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
A 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 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 时音色不同
5 典例分析
迁移训练4
(2020·自贡)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
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C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音调 指的是声音调门的高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快慢)决定的。
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就高,声音尖细;物体振动频率小,音调就低,声音低沉。 描述音调的词语:歇斯底里、尖叫、高低音、高亢等。
3 课堂活动(一)—乐音
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次声波 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人和动物的发声和听觉范围不同。人和动 物的听觉频率与发声频率范围见右图。
5 典例分析
考点三:音色 典型例题 2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j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j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能够解释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
2. 掌握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能够分析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3.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乐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同时,通过对比实验和分析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四)反思与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与评价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乐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三)小组合作
1. 分组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乐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
3.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乐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乐音的产生原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4.2 乐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设计:4.2 乐音
一、乐音: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
二、描写声音的特征量: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物理量。
频率(f):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
(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2.响度响度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振幅:。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叫振幅。
3.音色:音色是反映物体发出声音品质的物理量。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4-2乐音
一、乐音: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
二、描写声音的特征量: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物理量。
音调的高低是有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3.音色:音色是反映物体发出声音品质的物理量。
不同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练习作业
课堂巩固练习:教材P87-2、3、4
作业: 1.教材P87-12.完成配套练习册内容
教学反思
备课组
长签名
教研组
长审阅
教导处
审阅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初步掌握基本知识











通过教学,完成下列活动:
一、引入新课
由自然界各种美妙的声音现象引入新课
二、指导学生学习以下内容
1.乐音的概念。
二、描写声音的特征量: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2.响度;
3.音色。
学生通过互助完成下列实验
一、学生分组互相学习,并提问以下概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教案

§4.2《乐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乐音》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声现象》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乐音。

它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

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初中物理教学课标的要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弄清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以及与什么因素有关。

本节课重点是理解乐音的三要素,难点是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来看,八年级年龄阶段学生,爱动手、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理性思维尚未形成,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知识基础上来看,这节课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理解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3.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跟人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4.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与发声体距离的关系,通过课堂活动,感受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唤起学生保持良好音色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重点:乐音的三要素。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情感激励法、直观教学法、实验认知法。

学法:归纳法、猜想法、类比法。

六、教具学生器材:准备12组实验器材:一把钢尺。

演示器材:一面小鼓、一包纸屑、音叉、小锤。

七、教学设计策略本节课一是内容比较多,不仅有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还有频率、响度等概念;二是对声音的特征的认识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如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大小往往混淆不清,对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

初中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教学课件】《乐音》

初中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教学课件】《乐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音色
1.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如弹奏的手法)等因素有 关。
不同音色的波形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玩一玩
1.听声辨人。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悄悄叫个同学发出个声音,让 大家猜是谁。 2.听音乐,辨乐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从图中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音调 3.音调的高低跟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所什么发声的?
2.笛子发出的声音,什么情况下音调会比较高?什么情 况下音调会比较低? 3.敲瓶子实验。 试一试这个小实验,说一说敲击杯口发出声音的音调是
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得出结论:
由观察可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其振动的越快。其振动发 出的声音越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音调 1.音调即声音的高低。
2.频率:
(1)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高则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 (2)频率,即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Hz。 (3)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练一练 1.一个物体在1秒内振动了50次,则这个物体的频率是多少? 2.一个物体在10秒内振动80次,则这个物体的频率是多少?
因为什么而发生变化的,是如何变化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音调
3.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能够感受声音的频率范 围是20Hz-20000Hz。 (2)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乐音说课稿
2.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观察到细微的变化;
3.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不够积极,影响学习效果。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设计有趣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合作意识。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础知识,具备了进行乐音学习的前提条件。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1.对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的混淆;2.难以理解音阶与频率的关系;3.缺乏实验操作经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限。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声音的特性,如改变弦乐器的弦长、松紧等,观察音调的变化。
2.小组讨论:针对某一乐音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声音特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3.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声音辨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和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3.同行听课评价,借鉴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
2.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难点为: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举例、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乐音(第二课时)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乐音(第二课时)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乐音(第二课时)学案(新版)北师大版4、2乐音【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声源振动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知道发声体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音色不同。

3、通过本节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步骤。

【学习重难点】1、学习用实验探究法研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之方法。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3、自主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导学流程】(一)温故知新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就不同。

3、乐音的、和,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二)导学释疑探究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1、观察与倾听:老师先用力轻敲桌面,之后用力重敲桌面。

提出问题:两次声音有何不同?2、思考:轻敲声音_____,重敲声音______。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叫响度,轻敲响度____,重敲响度______,那么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得出结论1、制定计划:用鼓槌敲鼓,先轻敲再重敲,听声音并细致观察鼓面振动幅度(振幅)有何不同?2、奇思妙想:鼓面振动幅度太小,很难看清。

我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我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4、①轻敲鼓面,响度___________,纸屑跳动幅度________,鼓面振动幅度______;②重敲鼓面,响度____________,纸屑跳动幅度________,鼓面振动幅度_______。

5、交流讨论,分析论证,达成共识:本实验说明响度的大小主要与______有关。

显然,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就_______,反之则响度就越______。

不过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响度大小肯定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教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2《乐音》教案

乐音教案教学目标1.乐音及其三个特征。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感受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1:激趣导入【深圳特区报讯】“福建奇人用口技杀鼠两万只”:厦门市杏林区前场村林姓农民,模仿老鼠“吱……吱……”的叫声惟妙惟肖,十多米内的老鼠一闻其声,好像听到集合的哨声一样成群结队出洞。

出洞的老鼠纷纷死在他的气枪、弹弓、木棍之下。

这位农民是利用声音的什么特性来捕杀老鼠的呢?方案2:图片导入先让学生观察如图所示的四幅插图并听这四种声音。

提问:同样是乐音,为什么会有差别?怎样科学地区分它们?推进新课1.音调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先进行大胆的猜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有快有慢,音调是否与物体振动有关呢?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设计和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学生用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分析和讨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

因此,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越尖;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越低沉。

女同学说话的音调一般比男同学高,就是因为女同学的声带振动得快,频率高;男同学的声带振动得慢,频率低。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乐音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4.2 乐音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乐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乐音及其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感受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本节重点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三、本节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器材锯条、学生自带乐器、音叉、示波器、木梳、塑料片、多媒体设备。

六、教材分析本节介绍了乐音及其三要素。

物理名词较多,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要完全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这些名词上不必多费口舌,要把握本节的教学目标。

这些名词在实际生活中和高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声音的性质。

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录音、示波器等直观手法,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乐音的三要素。

七、教学过程教师: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变化?学生:声音变高了。

(演奏,仍用电子琴高音部,但改变音量,使之发出明显变小的声音)教师: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学生:声音变小了。

教师:同是乐音,为什么有高低不同?还有大小之分?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乐音。

讲授新课1.音调教师:请同学们用塑料片先后在木梳两侧匀速划动,仔细观察塑料片的振动快慢及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梳齿较多的一侧划动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高,在梳齿较少的一侧划动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低。

(1)音调概念。

教师:音调为什么会有高低不同呢?下面将由同学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2)频率的概念。

(3)人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

2.响度教师:声音有高低的不同,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又有强有弱,隆隆雷声震耳欲聋,轻声细语则需要侧耳倾听。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二、乐音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二、乐音

二、乐音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重难点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的不同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进行新课(一)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声音的特性: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得出:1、音调──声音的高低。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刻度尺,记录表格。

过程:把刻度尺紧压在桌边上,(1)将刻度尺1/5伸出桌外;(2)将刻度尺1/伸出桌外;(3)将刻度尺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刻度尺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刻度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刻度尺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结论: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振动的快慢程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以上问题利用投影)老师先引导学生回答,再讲解: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4.2乐音学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4.2乐音学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乐音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4.2 乐音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4.2 乐音学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乐音一、学习目标: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征.2、知道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学习过程:(一)、认知准备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其国际主单位是。

2、我们把叫做速度。

3、平均速度是描述做物体快慢的物理量,它表示运动物体在内或内的整体的快慢情况;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或的快慢情况的物理量。

4、测量平均速度的依据(原理)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5、声音是由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6、声音的传播需要。

所有的、、都可以传声音,不能传声。

7、声音以的形式向周围传播.8、声音在介质中单位时间内传播的叫做声速.声音在15O 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

它的物理意义是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m。

9、声速是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在中最快,中较快, 中最慢.这说明声速与的种类有关. (二)乐音的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乐音是指物体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讲,乐音是指听起来优美动听使人使人愉悦的声音.右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我们看到乐音的波形是的.(三)音调1、概念: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乐音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乐音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二、乐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音色是本节的难点。

乐音三特征中,音色对于学生难于从形成机理上做具体分析,只能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乐音除音调和响度外还有音色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开个小型音乐会,在活跃的气氛中,对乐音下定义。

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

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

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二)过程展开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

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X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可以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

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

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4、2 乐音()-21-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4、2 乐音()-21-22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交流 探测 模仿与训练 声波武器(发声器) 人工智能物联网 医疗:声波信号诊断系统
乐音三要素
1 音调(高低) 频率(材料 形状 尺寸) 2 响度(大小) 振幅(外力)+距离 3 音色(特色) (材质 结构 部位)
谢谢!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二节《乐音》
活动安排
01 02 03
音乐欣赏 学科探究 知识应用
活动一:音乐欣赏
各小组欣赏音乐并对表演者进行简单点评
高低
大小
特色
音调 响度 音色 乐理知识与物理概念
活动二:物理探究
任务一
人们听到声音的高低(音调) 由振动体的什么来决定?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并应用手边 器材设计简单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二:物理探究
任务二
人们听到声音的大小(响度) 由振动体的什么来决定?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进行合理猜想并应用手边 器材设计简单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二:物理探究
任务三
人们听到声音的特色(音色) 由振动体的什么来决定?
请同学们联系实际1 02 03 04 05 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
难点:音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大家觉得这段音乐好听吗?
学生:好听
老师:我们把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相反,杂乱的声音就是噪声
1、音调
老师:这儿有八个烧杯,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老师用小棒敲击这八个杯子,请大家观察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调子变了。

老师:这八个装水的杯子就是老师自制的水琴。

请大家再听一下这两个音又什么不同学生:第一个更低,第二个更高。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乐音三特征中的第一个特征,音调。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的刻度尺、橡皮筋或梳子,看看能否改变音调。

(学生纷纷动手,试着改变音调,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请大家都来交流一下,看如何改变音调?
学生1:(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是利用长刻度尺,改变尺面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
同的力拨动,发现现音调变了,且尺面伸出越短,音调越高。

学生2:(利用展台展示并介绍)我利用套在盒子上的橡皮筋,用笔将橡皮筋垫高,弹拨橡皮筋。

两次实验改变笔所垫位置,保证用力的大小。

我们发现,被弹拨的橡皮筋越短,音调越高。

老师:同学们的方案设计真不错。

大家再按刚才交流的方案进行实验,请注意观察,我们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来改变音调的?(学生再次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学生:我发现尺面露出得越短,振动越快,我想是振动的快慢影响了音调。

(其它组受到启发,也都得出类似结论)
老师:所以说音调的决定因素就是声源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大,也就是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2、响度
(老师拿起一面鼓,同时用鼓槌一次比一次用力敲击鼓面)
老师:你们现在听到的声音是音调发生了改变吗?
学生:不是,是声音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老师:很好,这就是乐音的第二个特征——响度,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边说边板书)
老师:现在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两个音叉,一个乒乓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看响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播放视频)
学生:音叉的声音越大,乒乓球离开音叉越远
老师:也就是音叉振动越大。

在物理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将一些不易观察的现象放大,变得易于观察,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现在大家说说响度由什么因素决定
学生:由振幅,而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师边板书)
(老师拿起鼓轻敲,同时慢慢在教室里环绕走一圈)
老师:我刚才保持相同的力边走边敲鼓,你们听到的鼓声有何不同?
学生:老师离我近时,听到的声音响;老师离我远时,听到的声音小。

老师: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想,响度还应该与距离有关。

(板书:响度还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老师: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表示
3、音调与响度
老师:那是不是音调高的响度就大呢?
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老师:例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什么?
学生:音调高
老师:“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又是指什么?
学生:响度
老师:有没有更形象直观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呢?(示波器展示音调和响度的波形图)
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音调高
B、“细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音调高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4、音色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听一听下面几种声音,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
学生:老师播放的是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声音
老师:你没看见怎么知道是它们的声音呢?
学生:因为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声音。

老师:很好,这就是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即不同物体的声音有自己的特色,音色也叫音品。

平时我们能听声辨人,听声辨物,就是利用了音色。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决定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波形的不同(播放)
5、应用
老师:我们现在看一段视频。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灌开水的视频,当开水快满时,停止播放)请问:开水快灌满时,声音的什么特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音调越来越高。

老师:你们觉得此时的声源是什么?
(有的学生说是水,有的学生说是空气,让学生接着看完剩余的视频。

看完后学
生了解到是开水装得越满,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老师:管弦乐器是如何改变音调的呢?(播放视频)
老师总结
弦乐的音调管乐的音调——空气柱的长短
老师:在一个酒店开张之际,为了热闹,老板请了威风锣鼓队,若老板想让气氛再热烈些,你会向老板建议让这些鼓手怎么做?
学生:请他们用更大的力敲鼓,因为这样可以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6、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