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1-2)
毛中特复习提纲
毛中特复习提纲1、(P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1945年,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发展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关系;②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③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④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P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P17)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8、(P25~29)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
《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毛中特,第一,二章,习题,单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毛中特》第一、二章习题一、单选题1、我们党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政治报告是()A.《论新阶段》b.《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是()A.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b.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A、刘少奇b、朱德c、邓小平D、王稼祥5.新时期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重要文献是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c.十二大报告D.十三大报告6、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什么时期:()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D、建国以后7、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A.主观主义b.党八股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D.机会主义8、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尊重规律D.调查研究9、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文章是()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1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A.解放思想b.实是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0、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集中表现为()A.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b.从实际出发还是从规律出发c.从原则出发还是从愿望出发D.从本质出发还是从现象出发1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A.十四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5、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特别强调极端重要性的是()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16、邓小平在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A.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c.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D.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三大上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五大上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1、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和理论各个方面本质的东西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22、党的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毛中特复习笔记
毛中特复习笔记(一)总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提出(1)必要性:1。
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2)过程:1.李大钊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的思想;2。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3。
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共识;4.刘少奇在七大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5。
党的七大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二、内涵1。
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革命、建设、改革三大实践2.与中国历史相结合:a总结中国历史经验b总结中国实践经验3.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角度表达马克思主义三、进程I毛泽东思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II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三个代表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二者共同点: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四、三个特色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方向与性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
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理论体系五、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I历史背景1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2。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II形成过程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期间,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3.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4。
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理论提出,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发展。
(完整word版)毛中特分章节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多选)●1982年,在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党在21世纪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987年,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的基调为南方谈话,表明邓小平理论成熟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同中国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3、中国共产党智慧结晶4、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解决中国的实际和内在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革命胜利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十一三中)、“三个代表”(十一四中)、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革命、建设、改革。
毛泽东思想解决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中特理论解决建设和改革的任务。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和“中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
承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的是中国国情4.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中特理论是第二次飞跃。
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解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二次飞跃;思想基础;根本指针。
9.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相同点: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1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核心。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2章)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晋绥干部会议上,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革命动力:工、农、小、民。
毛中特笔记重点内容完整版(专升本可用)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第一个: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财富: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中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控制了中国。
2.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半封建性,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
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世界罕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1.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终极前途的社会主义。
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3.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创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2.揭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3马克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革命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世界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产生了重大的世界影响。
毛中特考试重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意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意义:(1)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2)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毛中特第二章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解决了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揭 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宝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1)必然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中国内无民主, 外无独立,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主要的斗争 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就决定了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解决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 动摇和铲除封建的剥削关系。
毛中特第二章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 纲领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能力目标
理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理解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
素质目标
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 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主要内容就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 切结合,这是“工农武装割据”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 之路。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 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 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考研政治 毛中特大纲逻辑体系以及整体复习框架
毛中特大纲逻辑体系以及整体复习框架一、逻辑体系1.毛特理论共由12章组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2.毛特概论重点内容和基本线索是:(1)一个精髓:实事求是。
主要阐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内容意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地位和内容。
(第2章)(2)两个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又包括两个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这些内容集中在讲义的第3、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
①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可用“三个一”概括:一个精髓,一个主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第一,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精髓。
这个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明确的主线。
这个主线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邓小平理论中有一系列内在联系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部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7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8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8章)、祖国统一理论(9章)、外交战略理论(10章)、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11章)和领导力量及党的建设理论(12章)等。
【精品】《毛中特》课堂习题(1-2章)【免费】
《毛中特》第一、二章习题一、单选题1、我们党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政治报告是()A.《论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是()A.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把B.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A 、刘少奇B 、朱德C 、邓小平D 、王稼祥5.新时期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重要文献是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C.十二大报告D.十三大报告6、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什么时期:()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D、建国以后7、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A.主观主义B.党八股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D.机会主义8、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尊重规律D.调查研究9、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文章是()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21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A.解放思想B.实是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0、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集中表现为()A.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B.从实际出发还是从规律出发C.从原则出发还是从愿望出发D.从本质出发还是从现象出发1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A.“两个凡是”B.“以阶级斗争为纲”C.“苏联模式”D.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A.十四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5、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特别强调极端重要性的是()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16、邓小平在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A. 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B.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C.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D.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三大上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五大上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2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1、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和理论各个方面本质的东西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22、党的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的问题。
毛中特思维导图
家资本主义等
1953年年过渡时期总路路线
理理论提出(由于实践的改变)
完成土土改后及时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基础
打底
一一化(一一体)
生生产力力力维度
三改(两翼)
生生产关系维度
理理论依据
个体
农业改造
集体:合作化
组社社(互助 低级 高高级)
手手工工业改造
组社社(供销 供销 生生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
必要性
原因
经验 (三大大法宝)
党的领导的有力力力量量及其政策的不不错误
统一一战线的基础
与非非劳动者联盟
主要是工工农联盟
主要是与⺠民资的联盟
三大大作⻛风
新中国成立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1949-1956
3种主要经济成分
经济
Turning过渡性的非非独立立社会形态
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
⺠民族之间
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可以分为
杂碎
正确处理理人人⺠民内部矛矛盾的问题
比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走
毛毛泽东提出
可以消灭了了资本主义又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发展商品生生产、利利用用价值规律律
两参一一改三结合
巩固和发展了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了宝贵经验、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邓小小平理理论
基本问题与主要内容
“三步走走”战略略”
主要内容(科学体系)
改革革开放理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理论
“两手手都要抓 两手手都要硬”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
毛中特知识点总结考研毛中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考研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毛中特部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则是指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二、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数字记忆法
2016考研资料分享群:2486005112015考研政治毛中特数字记忆法一(最先;最初;首先;第一次等)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个精髓实事求是一条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二(两个)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的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无产阶级实现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动摇性、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工人的一面;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具有两重性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同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新民主主义社会两种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方面内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
两个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毛中特复习题目及答案(1-12章)
毛中特复习题目第一章辨析: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做出了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2)毛泽东思想井不等同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重要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创、翟秋白、蔡和森、张闻天等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内涵。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以人为本是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一根红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是因为:第一,全面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协调发展,是指人自身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人是协调发展的核心和主体;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然是围绕着人进行的;第四,科学发展的实质是“五个统筹”,就是要解决好反腐败和社会公平问题,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论述: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绝对不能丢的,丢了就会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尽管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自考毛中特各章节归纳总结
自考毛中特各章节归纳总结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自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人物。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毛中特的章节内容,本文将对各章节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系统化地掌握该科目。
第一章: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本章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
需要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推动因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和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第二章:旧中国的社会政治本章主要论述了旧中国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内外因素。
需要重点掌握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士绅阶级的形成与地位、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内容。
第三章: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本章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需要重点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带来的冲击和启示,洋务运动的兴衰原因以及洋务派与康有为变法的对比。
第四章:辛亥革命前的群众斗争本章主要探讨了清末民初各种群众斗争的内容和影响。
需要重点掌握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起义的规模和运动特点,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辛亥革命胜利后的政治斗争本章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胜利后的政治斗争和政权更迭。
需要重点掌握北洋政府的建立和发展,各种政治派别的兴衰和对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
第六章:统一战线与北洋政府本章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建立。
需要重点掌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它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第七章:国共合作与政权更迭本章主要探讨了国共合作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政权更迭。
需要重点掌握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江山易手和南京政权的建立。
第八章:南京政权的失败与北洋政权的再度崛起本章主要介绍了南京政权的失败和北洋政权的再度崛起。
需要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原因,北洋政权的建立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土地革命战争本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
需要重点掌握党的组织建设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了解土地革命战争的成果和失败。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知识点1章至2章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知识点1章至2章2016考研政治在备考过程中毛中特部分的知识点很多很杂,多选题、主观题等尚考考研政治教研室老师为您分章节总结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答题很容易“跑偏”,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把毛中特1章至2章高频考点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多选3. 毛泽东思想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多选4. 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②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5.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6.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7. 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多选8.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 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10.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毛中特重要著作.doc
《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
首次以国家大法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打击台独势力
29
《告台湾同胞书》
1979年元旦
郑重宣誓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3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
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毛中特重要著作(以章节为序)
序号
著作
时间
内容
1
《论新阶段》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古田会议决议》
1929年12月
明确提出纠正主观主义问题
3
《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5月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4
《实践论》
《矛盾论》
1937年
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宪法规定实行“一国两制”
23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3个附件
1984年9月
和平解决香港问题条件成熟,中英双方达成协议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3个附件
1984年12月
宣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39年10月
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4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做了集中概括
15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2篇)
2024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总结2023年政治考研题目暂时无法预测,因为政治科目题目的命题方式及内容往往是根据时事和学术发展而变化的。
不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历年的政治考研试题中出现的重点知识点,给您一个参考。
下面是对毛中特第二章内容的重点总结,希望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一、毛中特第二章总览毛中特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要阶段,包括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这一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革命发展的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得失及主要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及意义等方面。
二、重点知识点解析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中国革命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的革命动员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中国革命发展的轨迹:主要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背景、目标、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革命发展影响深远的意义。
2.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得失及主要经验教训:重点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目标、基本路线、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与教训。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要步骤和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重点关注这些事件的背景、目标、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产生的重大影响。
3. 改革开放时期:(1)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及意义:重点掌握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因、目标、政策以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成就:主要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外交政策改革等。
重点了解这些改革措施的目标、内容、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起到的作用。
三、备考建议1. 阅读政治理论书籍:增加对政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加深对毛中特第二章内容的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
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演变
20世纪五十年代 (传统发展观)
20世纪六十年代
(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20世纪七十年代
(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
(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
二、我国社会发展观的变迁:
(一) 第一次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初-------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 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 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 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 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 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8页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必考项
(60%)
自选项
(30%)
考
勤
缺勤1╱3以上、课 堂笔记不合格者考 试成绩视为无效
课堂(读书)笔记 班风学风
整体印象
个人或分组进行 形式:问卷、访谈、考察
由授课教师给定选题范围
本学期与课程有关的个人获奖或 与课程有关的个人创意、设计。
“抓革命,促生产”--“经济为中心”
(二) 第二次变迁: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一世纪初 1、由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观 2、由大跃进、大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三) 第三次变迁: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科学发展观”: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到均衡协调发展 阶段
李立三 (1899—1967)
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 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
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时代背景
战争与革命
实践基础
历史地位 解决的问题
中国革命和建 第一次历史 如何取得革命 设 性飞跃 和建设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导
言
一、《概论》是不是政治课?
二、了解政治是否必要?
三、理论学习有什么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留下的历史性课题。 2、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4、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改革 什么是社会主 开放和现代化 第二次历史 义?怎样建设 性飞跃 建设初期的实 社会主义 践
和平与发展 新的世情、国 怎样建党?建 进一步推进 情和党情 设什么样的党? 发展的关键时 期、改革的攻 坚时期、矛盾 的凸显时期 实现什么样的 发展、怎样发 展?
继续推进
王 明 (1904-Biblioteka 974)是实事
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
客观存在着的 一切事物
调查研究
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 永葆生机的源泉
平时成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