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触摸到理性深度——以《套中人》备课为例(整理精校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感性触摸到理性深度——以《套中人》备课为例必修教案

0103 20:25

::

从感性触摸到理性深度

——以《套中人》备课为例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市级优质课评选,从准备说课到正式讲课,前前后后用去了几周时间,但是我从反反复复的备课、说课、试讲、正式讲课中却收获了很多很多。我想借助这次《套中人》的备课,来谈谈如何从感性设计到理性探究的,如何从浅层思考到深度思维的,如何从文本挖掘到主题深邃的。

一、课堂设计,如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探究。

对《套中人》的课堂设计,我经历了一个从花哨到简朴的过程。这个文本我已经教了几遍了,但是要进行优质课评选,进行精心的设计却犯起愁来。

第一遍设计是这样的:我首先将其定位在小说文本的设计上,于是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做文章,三个要素在设计中平均用力,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计根本激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收获平平。

第二遍设计则有一些改变,我试着从形式上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造。这一次我采取了“以貌取胜”的策略。课堂设计为:一、文海拾贝:一则解决字音、字形等基础知识,二来梳理文章情节,三要解决人物形象的分析;二、含英咀华:赏析重点语句,按照“关键词+手法+表达效果”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答题建模;三、我思我在:问题是,假如别里科夫没有在这一推一滚一笑中戏剧性地死去,他最终能否抱得美人归,与瓦连卡永结连理,共度百年呢?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四、文笔诗心:请为别里科夫写一幅“挽联”或是“墓志铭”,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堂实践的结果是前半部分进行得比较流畅,但“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则显得凌乱不堪,教师的引导指向不明,学生的回答也前后重叠,接下来

的几个环节则完全成为陪衬。由此,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整个课堂的设计。从何入手,又向哪里突围,原有的课堂设计像“套子”一样困住了我的手脚。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们给了我多方面的指导,市教研室王玉强老师的专著《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给了我心理的引导。王老师说:我们的课堂,不应仅仅停留在学一篇、一章、一节上;更重要的是从一篇、一章、一节中提炼出共性的规律与方法,一位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充分地渗透符合学科特点的规律和方法教学。

我这样反思自己:如何从形式上的花哨,转入到小说的原点思考?小说教学的规律在何处?这堂课要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篇的技巧,还是通过这一篇小说的学习,来学一类小说的特质与规律?于是,我第三遍的课堂构思已见雏形,那就是从一篇小说的教学向一类小说教学的转变,从分析一个人物形象向分析一类人物形象特质转变。

第三遍设计,我再次修改了课堂思路:

一、整体感知:以写了什么“事件”的形式概括文章的情节;二,文本探究:我们如何鉴赏分析小说的一个人物呢?以“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问题,引导学生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对别里科夫这一形象进行分析;三,我思我在:问题是: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反映的是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现状,时至今日,历史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篇小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早已过时,你怎样看?四,文笔诗心:拓展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以课本诗的形式为别理科夫进行画像。

在这里“整体感知”解决的是小说文本写了什么的问题;“文本探究”解决的是小说人物形象如何分析鉴赏的问题;“我思我在”解决的是文本主题的问题;“文笔诗心”解决的是学生阅读之后的感悟,了然于心的问题。这样,就真正落实了学一篇带一类的教学了。

二、主题挖掘,如何从浅层认识到深层思考。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艺术。挖掘小说的主题意蕴,关键是抓住小说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但眼下的语文教学对主题的挖掘往往流于表面和浅层,一如孙绍振所言:

“普遍存在的现实是,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认为制造混乱,教者殚精竭虑,学者费神无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为,必须尊重文本,一切从文本出发。以往的做法往往是对本文进行过度的拓展,在文本本身并未挖掘透彻的情况下,无端联系现实、当今社会,结果往往是喧宾夺主,避重就轻。对于《套中人》的主题挖掘,我遵循了从分析别里科夫一个人到探讨造成这一类人的社会根源,再到小说现实意义的探讨这个思路。

在《套中人》这个文本中,我紧紧围绕“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来做文章。在此,我做如此处理:首先,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入手,引领学生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总结得出结论——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多疑、顽固守旧、维护旧制度、害怕新事物的小人物。其次,抛出问题——别里科夫并不是达官贵人,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而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明确:别里科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正如鲁迅笔下那个拖着一条瘦瘦辫子的阿Q绝不是“这一个”而是“每一个”一样,是一个群体。再次,继续发问——造成这一类人的根源何在?明确:专制的社会。紧接着就小说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我思我在”环节),将主题的挖掘引向深入。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卢梭也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于是我大胆借鉴、勇敢拿来,执著地创造自己的具有鲜明个性与独创色彩的规律方法来。

对如何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思维方法的引导:一看:看看“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装束和长相。二听:听听“他”有没有什么惊人之语和口头禅。三想:想想“他”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具体的答题模式:①指出关键词句;②点明运用的手法;③明确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过层层设问,以问题推进的形式让学生以文解文,用文本中原汁原味的语句来分析人物形象,对于主题的挖掘从浅层走向深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上生成了行之有效的规律方法,良好的课堂效果也是自然的了。

三、课堂语言,如何从凌乱无序到自然随机,丰富灵动。

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堂课,精美的设计仅让其具备骨骼和框架,要让其变得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必须用精当的语言来激活它。为了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在《套中人》这一课的备课中,从导语到衔接语以及评价语,我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先说导语。一开始,我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要么从说起,要么以打油诗的形式开篇,但没有一个符合我的意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发现直入其题而又不流于俗套的导语最为恰当,于是将导语设计为:

同学们,当蝉虫蜕掉坚硬的外壳,迎风舒展轻盈的羽翼;当蝶蛹破茧而出,于百花丛中穿花寻路;当明媚的花儿终于胀破花苞,灼灼绽放之时,你是否嗅到一股自由的气息?可是,这世界上偏偏有一种人,视自由为死敌,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人,走近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套子”形象地表现出来,紧扣文题的同时,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预想中的效果。

再说衔接语和评价语。课堂设计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语好比骨骼之间的润滑剂,没有过渡与衔接的课堂,显得生硬而无序。例如,在课堂设计中我主要从肖像、语言、行为、心理四个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但从哪个角度开始,如何过渡却颇费我一番周折。于此,我做了这样的处理:

分析完肖像后这样衔接——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别里科夫只是孤僻可笑罢了,就让他躲在角落里吧。可是,仅仅是这样吗?除了肖像描写,在语言上别里科夫还有什么怪异之处吗?

分析完语言后这样衔接——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让他自言自语吧,用不着理睬他。可是仅仅是这样吗?除了语言,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呢?

通过两个反问句,将肖像、语言、行为、心理分析比较妥帖地衔接在一起,整个提问显得流畅而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积极而肯定的课堂评价会让学生保持一种对学习更为投入的状态。比如在“整体感知”环节,学生快速而准确地回答了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此,我及时进行评价:高尔基说,简练是才能的姊妹,可见在座的诸位同学都是名符其实的高材生啊!学生在一种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