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玉米螟雌雄蛾对不同光波的趋性

合集下载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亚洲玉米螟概述 • 亚洲玉米螟的识别与鉴定 •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技术 • 亚洲玉米螟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建设 • 亚洲玉米螟防治工作的挑战与
对策建议
01
亚洲玉米螟概述
定义与分布
定义
亚洲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螟蛾科昆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欧 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是玉米等谷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提取有用的信息,为预警提供科学 依据。
数据传输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实 时传输到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 性和准确性。
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设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划分不 同的预警级别,如低风险、中风
险、高风险等。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 道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及时
农业防治
选用抗虫品种,减少玉米秸秆 的田间残留量,降低越冬虫源 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等设备诱杀亚洲玉 米螟成虫。
防治策略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 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 化学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 蜂等,对亚洲玉米螟进行生物 防治。
化学防治
在卵孵化高峰期和低龄幼虫期 ,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监测站点布局与设备配置
监测站点布局
在玉米种植区域设置监测站点,确保 覆盖范围广泛,能够及时发现玉米螟 的发生情况。
设备配置
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如昆虫诱捕器 、录像机等,用于捕捉和记录玉米螟 的活动情况。
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
分析处理
通过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玉米螟的活动 数据,包括数量、种类、活动时间等 。

亚洲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
2013-11-29
形态特征

卵 椭圆形,稍扁 ,长约1mm。 由数粒至数十 粒呈鱼鳞状排 列,卵块形状 不规则。
幼虫
成长幼虫体长 20~30mm,头深褐 色。体色多为淡褐 色,或淡红色,体 上毛片,明显。中 、后胸背面每节有 毛片四个,腹部第 1~8节每节六个, 分成2排,腹足趾钩 为三序缺环式。初 孵幼虫可吐丝下垂 ,随风漂移扩散到 邻近植株上。
2013-11-29
防治方法の生物防治
•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赤眼蜂防治、白僵菌封垛防乳剂治和Bt防治。在东 北春玉米区,用白僵菌封垛消灭越冬幼虫,在5月上中旬,亍越冬代 玉米螟幼虫化蛹前,每立方米垛量用白僵菌(每克含孢子量300亿) 10~20克喷粉封垛。玉米喇叭口期将Bt颗粒剂戒白僵菌菌沙投入喇 叭口中,戒喷雾,同时可兼治棉铃虫等害虫。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寄生力和适应性强癿优良赤眼蜂种;2) 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1次放蜂时期,间隔 5天放第2次;戒在籽粒建成初期玉米螟产卵始期放蜂2次;3)将蜂 卡挂在放蜂点玉米茎秆中部叴片癿背面。傍晚时放蜂,减少新羽化癿 赤眼蜂遭叐日晒;4)赤眼蜂只能飞10米左右,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 亩2~6点,每亩地放蜂1~2万头(王振营,2009)。
2013-11-29
THANKS!
2013-11-29
2013-11-29
发生规律
(1)生活史(以江苏为例)和习性 6月上、中 旬,1代幼 虫(春玉米/ 高粱) 5月下~6 月初,初 冬代幼虫 盛収 4月中旬 ~5月中 旬,化 蛹 7月上、 中旬,1 代成虫 7月中、下旬 ,1代产卵, 二代幼虫盛収
9月中 、下旬 ,老熟 幼虫越 冬
8月中、 下旬,产 卵—夏玉 米/高粱 3代幼虫危 害棉花青 铃、钻蛀 茎秆(春玉米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xx年xx月xx日•玉米螟概述•亚洲玉米螟的危害•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目录•亚洲玉米螟的研究与利用01玉米螟概述定义亚洲玉米螟是一种常见的螟蛾科昆虫,属于鳞翅目。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玉米产区最为常见。

定义与分布形态特征成虫为黄褐色,体长12-15毫米,翅膀展30-35毫米。

卵呈椭圆形,初产时为乳白色,孵化前变为黑色。

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部和前胸盾板为黑褐色,身体其余部分为淡黄色。

蛹呈黄褐色,长15-20毫米。

生活习性亚洲玉米螟通常在玉米秸秆或玉米根茬中越冬。

成虫在春季开始活动,繁殖后代。

幼虫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为害玉米植株,造成枯心、折断等症状。

蛹在土表下或秸秆中化蛹,羽化为成虫。

生物学特性亚洲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时可使玉米产量损失达30%以上。

幼虫蛀食玉米叶片、茎秆和果穗,造成叶片穿孔、折断和倒伏,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危害针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可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合理密植、翻耕灭茬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和微生物农药;化学防治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经济重要性02亚洲玉米螟的危害1 2 3亚洲玉米螟幼虫在玉米植株内取食,破坏玉米茎秆和叶片,导致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影响玉米生长和灌浆,从而降低产量。

降低产量亚洲玉米螟幼虫蛀食玉米穗,造成玉米秃尖、缺粒等问题,影响玉米品质。

品质下降亚洲玉米螟幼虫蛀食玉米茎秆,使玉米抗倒伏能力下降,增加倒伏风险。

增加倒伏风险03增加倒伏风险亚洲玉米螟幼虫蛀食水稻茎秆,使水稻抗倒伏能力下降,增加倒伏风险。

01降低产量亚洲玉米螟幼虫在水稻植株内取食,破坏水稻茎秆和叶片,影响水稻生长和灌浆,从而降低产量。

02品质下降亚洲玉米螟幼虫蛀食水稻穗,造成水稻秃尖、缺粒等问题,影响水稻品质。

豆类作物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豆类作物叶片和荚果,造成叶片穿孔、荚果缺粒等问题,影响豆类作物产量和品质。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李可凡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4期摘要: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

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在我国玉米螟共分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2个种。

其中以亚洲玉米螟分布区域广,是玉米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害虫,在华北、华东、东北及西北严重为害玉米等旱粮作物。

一、形态特征亚洲玉米螟幼蛾的体长一般在10~15 mm,翅展20~30 mm,成虫呈黄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淡褐色,呈圆筒形,背部颜色种类较多,有4个毛瘤。

发育到蛹时,体长15~18 mm,长纺锤形,红褐色或黄褐色,其中尾部带有刺毛。

二、发生及危害亚洲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一年可发生1~7代。

通常情况下,第一代亚洲玉米螟的卵发生盛期在1~3代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开始期;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成虫多在晚上羽化,白天潜伏,夜间活动,飞行力强,有趋光性。

各地的亚洲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茎中越冬。

亚洲玉米螟的食性较杂。

主要寄主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甘薯等作物。

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亚洲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是最大的,一般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减产率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为90%、减产率20%~30%。

三、综合防治技术亚洲玉米螟的防治应贯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搞好作物布局,选种抗螟丰产新品种,因地制宜处理越冬寄主,压低发生基数。

病虫手册——亚洲玉米螟

病虫手册——亚洲玉米螟

病虫手册——亚洲玉米螟学名Ostriniafurnacalis(Guenee)鳞翅目,螟蛾科。

主要分布在亚洲。

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区末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玉米种植区。

寄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大麻,此外也能为害小麦、大麦、马铃薯、豆类、向日葵、甘蔗、甜菜、茄子、番茄等20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

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

减产10%—30%。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mm,翅展24—35mm,黄褐色蛾子。

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外侧有黄色锯齿状线,向外有黄色锯齿状斑,再外有黄褐色斑。

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淡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外侧黄褐色,再向外有褐色带与外缘平行;内横线与外横线之间褐色;缘毛内侧褐色,外侧白色;后翅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浅色宽带,近外缘有黄褐色带,缘毛内半淡褐色,外半白色。

卵长约1mm,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

幼虫体长约25mm,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第1—8腹节各节有两列毛瘤,前列4个以中间2个较大,圆形,后列2个。

蛹长14—15mm,黄褐至红褐色,1—7腹节腹面具刺毛两列,臀棘显著,黑褐色。

生活习性:年发生1—6代,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秆或穗轴内越冬。

翌春即在茎秆内化蛹。

成虫羽化后,白天隐藏在作物及杂草间,傍晚飞行,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夜间交配,交配后1一2天产卵,雌蛾喜在将抽雄蕊的植株上产卵,产在叶背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

平均每雌产卵400粒左右,每卵块20—50粒不等。

幼虫孵化后先群集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被害叶长大时显示出成排小孔。

螟蛾类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初步调查

螟蛾类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初步调查

学号:02106064201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杨凌地区螟蛾类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初步调查学院(系):植物保护专业年级:植保063班学生姓名:郭振营指导教师:杨兆富讲师完成日期: 2010年5月26日目录摘要Abstracts1 引言 01.1 杨凌地区概况 (1)1.2 螟蛾类昆虫研究概况及经济意义 (1)1.3 螟蛾类昆虫生物学习性 (2)2 螟蛾类害虫研究概况 (2)2.1 种类调查 (2)2.2 发生危害 (3)2.3 防治技术 (4)3 目的及意义 (6)4 试验材料及方法 (6)4.1 实验材料 (6)4.2 调查区域 (6)4.3 调查方法 (7)5 试验结果与分析 (7)5.1 亚洲玉米螟 (7)5.1.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7)5.1.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8)5.2 豆荚野螟 (9)5.2.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0)5.2.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0)5.3 豆啮叶野螟 (11)5.3.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1)5.3.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1)5.4 桃蛀螟 (12)5.4.1 特征及害状特点描述 (13)5.4.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3)5.5 甜菜白带野螟 (14)5.5.1 形态特征描述 (14)5.5.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5)5.6 稻纵卷叶螟 (15)5.6.1 形态特征描述 (15)5.6.2 危害严重程度及发生量 (15)6 讨论 (15)参考文献 (17)致谢 (19)杨凌地区螟蛾类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初步调查姓名:郭振营指导教师:杨兆富(讲师)摘要:本实验于2009年通过对杨凌地区的农作物、果树和蔬菜等的螟蛾类害虫的调查,采集并鉴定了6种螟蛾类害虫,隶属于螟蛾总科的六个属。

并对每一种害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的描述。

其中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在玉米成熟期、豆荚野螟Maruca vitrata (Geyer)对于豇豆结荚期种群数量巨大,是需要重点防治的类群。

亚洲玉米螟资料ppt

亚洲玉米螟资料ppt

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可降低虫源数量。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减少成虫产卵场所。
03
农业防治措施
02
01
天敌保护
保护和利用玉米螟的天敌,如赤眼蜂、瓢虫等,以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等,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生物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与其他防治方案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螟硫磷等,可在害虫发生高峰期进行防治。
研究成果与进展
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要点三
加强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的研发与推广
建议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如释放天敌昆虫等,来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为害。
要点一
要点二
开展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研究
建议加强亚洲玉米螟抗药性的监测,并开展针对性的治理研究,延缓其抗性的发展。
深入开展预测预报研究
建议加强利用遥感技术和气象条件对亚洲玉米螟发生和为害的预测预报研究,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应用效果。
分布范围
危害程度与影响
亚洲玉米螟以幼虫蛀食玉米植株,造成玉米减产、品质下降和田间损失。
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可使玉米果穗发育不良、出现畸形,甚至导致玉米植株早衰,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农民需要增加农药防治成本,同时也会增加人工成本,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亚洲玉米螟的天敌种类较少,生物防治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防治现状与问题
目前,针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主要是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农民往往存在用药不当、防治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亚洲玉米螟的抗药性逐渐增强,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05
亚洲玉米螟防治措施
选择种植抗螟性较强的玉米品种,降低受害风险。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玉米螟(Scientific name: Ostrinia furnacalis)是一种常见的玉米害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

其幼虫以玉米为食,给玉米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损失。

了解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下面将重点介绍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1. 季节性发生:玉米螟主要在玉米生长季节发生,尤其是在玉米抽雄期和雌雄花期之间的这个时间段。

这是因为玉米螟的幼虫主要以玉米雄穗为食,而玉米雄穗在这个时间段发育最为迅速。

2. 区域性发生:玉米螟的分布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较为集中地出现在玉米种植较多的地区。

3. 适应性发生:玉米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尤其是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玉米螟容易大规模发生。

玉米螟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对玉米螟进行控制。

可以引入天敌蜂类、蜘蛛、寄生性蜂等进行防治。

2. 农艺防治:采取合理的种植措施,如适时轮作、深翻土壤等,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的滋生数量。

3.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由于玉米螟对某些农药产生抗性,因此应选择具有高效低毒、不易产生抗性的农药进行喷洒。

4. 诱虫防治:利用性信息素或食物诱捕剂诱导玉米螟集聚,并在一定区域内设置陷阱进行捕捉,达到控制玉米螟发生的目的。

5. 机械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玉米受害部位(如受虫害的玉米穗)的方法进行控制。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是季节性、区域性和适应性的,对其采取的防治措施可以包括生物防治、农艺防治、化学防治、诱虫防治和机械防治等。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
2019/4/8
形态特征

卵 椭圆形,稍扁 ,长约1mm。 由数粒至数十 粒呈鱼鳞状排 列,卵块形状 不规则。
幼虫
成长幼虫体长 20~30mm,头深褐 色。体色多为淡褐 色,或淡红色,体 上毛片,明显。中 、后胸背面每节有 毛片四个,腹部第 1~8节每节六个, 分成2排,腹足趾钩 为三序缺环式。初 孵幼虫可吐丝下垂 ,随风漂移扩散到 邻近植株上。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
目录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Part 5
简介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虫情调查与预测
防治方法
2019/4/8
简介
亚洲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俗称玉米钻心虫,为多食性
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粟等禾谷类旱粮作物及棉花、麻和向 日葵等,幼虫钻食茎秆和果实,也为害叶片。玉米心叶期受害,初 孵幼虫啃食心叶叶肉,留下表皮,使叶面呈现许多细碎的半透明斑 ,通称“花叶”,后将纵卷的心叶蛀穿,心叶展开后,形成整齐的 横排圆孔,4龄后蛀食茎秆;穗期被害,幼虫先取食雄花,雄穗抽出 后,即转移钻蛀雄穗柄,遇风易折断,使雄穗呈黄白色枯死,雌穗 膨大抽丝时,幼虫取食嫩穗的花丝、穗轴,虫龄大后直接咬食乳熟 的籽粒,并引起霉烂。高粱受害情况与玉米相似。为害粟时,幼虫 从茎基部蛀入,苗期造成枯心,穗期造成折茎而影响结实。幼虫为 害棉花,一是蛀食嫩头和叶柄基部组织,造成倒头(折心)和挂叶 ,二是钻蛀茎秆,易造成棉秆折断,三是从棉桃基部蛀食蕾铃,引 起蕾铃脱落或腐烂,是江苏南通、盐城及山东玉米、棉花混作区为 害较重的钻蛀性害虫之一。

长15~19mm ,黄褐色。腹 背密布皱纹, 腹末尾端臀棘 黑褐色,顶端 有5~8根钩刺 ,并有丝缠连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反应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反应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反应张洪刚1何康来2王振营白树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作为我国玉米种植区的主要害虫,每年都造成大量的危害。

亚洲玉米螟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在秋季短光照下,亚洲玉米螟进入滞育虫态,以滞育的老熟幼虫越冬,而光周期和温度是兼性滞育昆虫滞育的主要诱发因素。

本研究系统测定了不同地理种群亚洲玉米螟在不同光照与温度条件下的滞育诱导反应。

本实验所用虫源为吉林农安、河北衡水、广东广州与海南等4个地理种群,用半人工饲料进行饲养,温度设为低温20℃和高温27℃处理,光照时间分别为0h(全黑暗)、2h、6h、11h、12h、13.5h、14h、16h、20h和24h(全光照)共10个组合,光温参数共计20个不同组合。

在养虫盒中放入人工饲料约150g,接入玉米螟约200头,每个种群接两盒。

所用培养箱为德国贺利氏(Heraeus)公司生产的HPS-500型人工培养箱与哈尔滨东联公司的HPG-320H型人工培养箱,将所接好的玉米螟放在以上不同光照与温度参数组合的人工培养箱中生长,当发现有玉米螟化蛹后隔天统计其化蛹率。

结果表明,全黑暗与全光照条件均不诱导亚洲玉米螟的滞育反应;低温条件下(20℃),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滞育率也相应增加,若光照时间为6小时/天,不同地理种群玉米螟的滞育率便可以达到60%左右,当光照时间达到12小时/天时,滞育率最高,衡水地理种群的滞育率为100%,其它地理种群的滞育率亦达到90%以上,农安地理种群在11h光照条件下的滞育率(94.5%)高于12h光照条件下的滞育率(90.6%),当光照达到13.5h时,各种群的滞育率迅速下降到10.3%以内,说明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临界公周期为13.5h。

高温条件下结果与低温条件下类似,但是相同光照条件下其滞育率显著低于低温条件下的的滞育率,12h光照条件下最高的滞育率仅为68.4%,说明高温能够抵消短光照对滞育的诱导。

浅谈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浅谈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浅谈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作者:李可凡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全国各棉区均有分布。

该虫最嗜好玉米。

在20世纪80一90年代.随着麦、棉间套作面积的扩大,春玉米面积减少,玉米螟在一些棉区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

近10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玉米螟种群发生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玉米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防治方法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甘蔗、水稻和豆类。

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北非,我国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

欧洲玉米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河北一带,这些省是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混生区,昌吉主要是欧洲玉米螟。

玉米螟的寄主为玉米、高梁、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200多种植物。

近些年,玉米螟为害面积和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

受害的玉米苞商品价值大降,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

防治玉米螟是玉米丰产增收的重要环节。

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为害,一方面要掌握防治方法,另一方面又要了解该虫发生危害特点及如何确定防治对象田和防治适期。

一、形态特征1.成虫雄性个体长l0一14毫米,翅展20一26毫米,黄褐色。

前翅底色淡黄,内、外横线锯齿状间有2个小褐斑。

外缘线与外横线间有1条宽大褐色带。

环纹为1暗褐色斑点,肾纹呈暗褐色短棒状,两斑之间有1个黄包斑。

后翅淡褐色,中部亦有2条横线与前翅的内、外线相接。

雌虫较肥大,体长13一l 5毫米,翅展25—34毫米,前后翅颜色比雄虫谈,内、外横线及斑纹4(明显,后翅黄白色线纹常不明显。

2.幼虫初孵幼虫长约1.5毫米。

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

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头壳深棕包.体色淡灰褐色或红褐色,有纵线3条,以背线较明显。

中、后胸背面各具有4个圆形毛瘤,腹部1—8节背面各有2列模排的毛瘤,前列4个.后列2个,前大后小。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王艳军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泛,可为害200多种寄主植物。

在我市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严重区域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每株每增加1头幼虫,产量损失3.48克,损失率2.65%,每株1头一垧地5万株玉米,就是5万头虫子×3.48克=348斤,每株4头,每垧地20万头虫子×3.48克=1392斤。

一、形态识别玉米螟属于全变态的昆虫,也就是说它的一生要变上四变,分为幼虫、蛹、成虫、卵四个阶段。

(1)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4mm,翅展20~26mm。

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内、外横线间有2个褐色斑,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有l 褐色带;后翅灰黄色,中央和近外缘处各有1褐色带。

雌蛾翅颜色比雄蛾淡,前翅内、外横线及斑纹为淡褐色,后翅灰白色。

雄蛾翅缰1根,雌蛾翅缰2根。

(玉米螟的成虫是黄褐色的,在它的两对翅膀上,生有两条暗褐色的波状横纹,在前翅的两条横纹之间,还长着两个深褐色的斑点。

成虫分雌虫和雄虫两种。

二者相比,雌虫的体形比较肥胖,颜色也稍浅;雄虫的体形比较瘦小,颜色也深一些。

)(2)卵椭圆形,稍扁。

长约1毫米。

(卵粒很小,比小米粒儿还要小一些)由数粒至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卵块形状不规则。

卵粒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孵化前端部附近出现小黑点(幼虫头部)。

如果被赤眼蜂寄生则卵粒整个漆黑。

(3)幼虫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头部是黑色的,身体是乳白色的,近乎半透明,个子比蚂蚁还小,老熟幼虫淡灰褐色或淡红褐色,体长20~30mm。

有纵线3条,其中背线明显。

体上有明显的毛片。

趾钩三序缺环。

(4)蛹:体长15-19毫米,黄褐色,腹背密布横皱纹。

腹部末端臀棘黑褐色,顶端有5-8根钩刺,并有丝缠连。

二、生活史及习性玉米螟从卵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这一个体发育周期叫做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亚洲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1)为害情况及危害症状亚洲玉米螟Ostriniafa-macalis(uenee)又名钻心虫。

属鳞翅目,螟蛾科。

为害薏苡、玉米等植物。

主要为害茎、叶及小穗。

幼虫钻入心叶咬食,叶片展开后呈排孔状,幼虫蚀入茎秆,破坏组织,造成枯心使茎秆易倒状。

蛀食小穗易造成空壳空粒。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15毫米,翅展25-35毫米。

雌蛾体粗状,头部有黑色复眼1对,单眼1对,丝状触角1对。

翅淡黄色,前翅有数条褐色弯曲波状花纹。

雄蛾翅色较雌蛾深,体较尖瘦。

卵扁平椭圆形,初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孵化前出现黑心。

卵粒呈鱼鳞状排列。

老熟幼虫体长25-30毫米、头褐色或红褐色,两侧有单眼6个,体部有粒状突起,突起上具刚毛。

背部中央有1条暗红色背线。

蛹纺锤形,长约15-18毫米,红褐色。

(3)发生危害规律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

以老熟幼虫在薏苡茎杆、根茬中越冬。

翌年5月化蛹,5月下旬,6月上旬羽化,6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

成虫白天躲藏在作物及杂草间,有趋光性。

晚上活动,夜间交尾,交尾后1~2天产卵,夜间9~10点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叶背,卵期4~5天。

幼虫孵化后当即爬入心叶为害,苗期造成枯心。

幼虫一般脱皮4次,5龄进入老熟期,幼虫老熟后在原蛀洞内化蛹。

(4)防治措施①冬、春季在化蛹或羽化前,把薏苡茎杆集中粉碎作饲料或烧毁,减少虫源。

②6~8月份成虫羽化后,用黑光灯诱杀。

③在幼虫未钻入茎及心叶时,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雾。

④保护和利用天敌,目前发现的天敌有玉米赤眼蜂TVcihoramma、ostrininalPang et Chen、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yler etTounsana等。

亚洲玉米螟资料

亚洲玉米螟资料
在发生区域,一般年份玉米螟的为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但在丰产年份则可能减轻。
繁殖与扩散
危害与影响
03
亚洲玉米螟幼虫会啃食玉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叶片功能。
啃食玉米叶片
成虫和幼虫都会损害玉米茎秆,影响水分和养分的传输,降低抗风能力。
损害茎秆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降低玉米千粒重
受亚洲玉米螟危害的玉米籽粒发育不良,千粒重下降,进而影响产量。
灯光诱杀
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灯光设备诱杀成虫,减少玉米螟的数量。
色诱
利用螟虫对特定颜色的偏好,设置黄色或白色塑料板,粘附并杀死玉米螟成虫。
物理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有机磷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等,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化学药剂
通过喷洒药剂,使玉米植株表面附着药剂,从而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喷洒防治
化学防治
绿色农业与可持续治理
结合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取综合性的害虫治理策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01
02
03
创新研究方法
不断探索和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率,为害虫治理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加强国际合作
亚洲玉米螟是全球性的农业害虫,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该害虫的挑战。
发展绿色农业
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
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要点三
研究趋势
监测与预警
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预测亚洲玉米螟的种群数量和发生趋势,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防治与天敌利用
研究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发掘新的天敌资源,实现生物防治与天敌利用的产业化发展。
卵多产于玉米叶片背面,数十粒至百余粒排成鱼鳞状卵块。

浅谈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浅谈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摘要:亚洲玉米螟为害多种农作物,其中,对玉米的为害最大,一年可发生多代,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防治上应贯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防治1.亚洲玉米螟的危害亚洲玉米螟为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大洋洲、欧洲、北美等地,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

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黍,也能为害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薯、豆类等作物。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

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最大。

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达90%,一般减产20%~30%。

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保留下表皮,2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钻穿玉米叶卷,当心叶展开时,呈现整齐横列排孔或孔洞,称“花叶”,3~4龄后咬食其他坚硬组织。

在孕穗时为害幼嫩穗苞内未抽出的玉米雄穗,当雄穗抽出后,幼虫蛀入穗柄为害,造成雄穗柄折断。

当玉米雌穗抽丝时,幼虫喜集中在丝内为害,部分幼虫转移蛀入雌穗着生节及其附近茎节,或钻蛀雌穗柄,破坏营养物质的运输,严重影响雌穗的发育和籽粒的灌浆,受害处易遭风折,造成雌穗下垂。

幼虫还可蛀食籽粒,并引起籽粒腐烂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玉米螟为害高粱时,主要为害茎部。

在孕穗前,幼虫多集中于心叶内为害,形成花叶。

孕穗后为害苞叶内的嫩穗。

抽穗后为害茎秆和穗茎,植株和穗茎容易折断,影响籽粒的灌浆和成熟。

玉米螟为害谷子时,幼虫在靠近地面处蛀入茎秆。

苗小时引起枯心苗,抽穗前受害则多数不能抽穗,抽穗后受害形成伤株,植株易被风吹折断。

2.亚洲玉米螟的生活史及习性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

一般在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的长白山区年发生1代,北纬40°~45°间的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和河北北部年发生2代,北纬45°~30°间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年发生2~3代,而在25°~20°间的广西、广东和台湾等地年发生5~6代。

玉米螟

玉米螟

生活史及习性
生活史及习性
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各个世代以及每个虫态的发生期因地而 异。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而略有差别。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发期在1-3代区大致为 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4,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 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病毒等。捕食 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赤眼蜂灭卵。在玉米螟产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万-30万头 /hm2,设放蜂点75-150个/hm2。放蜂时蜂卡经变温锻炼后,夹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叶的叶腋处。
②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叶期,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的白僵菌拌炉渣颗粒10-20倍,撒入心叶丛中, 每株2g。也可在春季越冬幼虫复苏后化蛹前,将剩余玉米秸秆堆放好,用土法生产的白僵菌粉按100-150g/m3, 分层喷洒在秸秆垛内进行封垛。
③利用苏云金杆菌治螟。苏云金杆菌变种、蜡螟变种、库尔斯塔克变种对玉米螟致病力很强,工业产品拌颗 粒成每克含芽孢1亿-2亿的颗粒剂,心叶末端撒入心叶丛中,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hm2稀释2000倍液灌心, 穗期防治可在雌穗花丝上滴灌Bt 来自00 - 300倍液。危害
危害
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也能为害棉花、大麻、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薯、豆类等作物。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

玉米螟——精选推荐

玉米螟——精选推荐

⽟⽶螟⽟⽶螟俗称钻⼼⾍,⽟⽶等作物的重要蛀⾷性害⾍。

(⼀)分布与为害我国⽟⽶螟有两种,即亚洲⽟⽶螟和欧洲⽟⽶螟。

亚洲⽟⽶螟是优势种,分布最⼴,从东北到华南各⽟⽶产区都有分布。

尤以北⽅春⽟⽶和黄淮平原春、夏⽟⽶区发中最重,西南⼭地丘陵⽟⽶区和南⽅丘陵⽟⽶区其次。

欧洲⽟⽶螟在国内分布局限,常与亚洲⽟⽶螟混合发⽣。

⼀般发⽣年春⽟⽶可减产10%、夏⽟⽶20%-30%,⼤发⽣年可超过30%。

近⼏年还对棉花的为害⽇渐加重。

⽟⽶螟以幼⾍为害,⼼时期取⾷叶⾁、咬⾷未展开的⼼叶,造成“花叶”状。

抽穗后蛀茎⾷害,蛀孔处通风折断对产量影响更⼤。

还可直接蛀⾷雌穗嫩粒,并招致霉变降低品质。

(⼆)形态特征成⾍为中型蛾,体⾊淡黄或黄褐。

前翅有2条暗褐⾊锯齿状横线和不同形状的褐斑,后翅淡黄,中部也有2条横线和前翅相连。

雌蛾较雄蛾⾊淡,后翅翅纹不明显。

卵略呈椭圆形,扁平。

初产时乳⽩⾊,渐变黄。

卵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

幼⾍圆筒形,体⾊黄⽩⾄谈红褐。

体背有3条褐⾊纵线,腹部1-8节,背⾯各有2列横排⽑⽚,前4后2,前⼤后⼩。

蛹纺锤形,褐⾊,末端有钩刺5-8根。

(三)发⽣过程和主要习性⼀年发⽣代数,从北向南为 1-7代。

可划分为6个世代区,即⼀代区:北纬45度以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部⾼海拔地区;⼆代区:北纬40度⼀45度间,北⽅春⽟⽶区、吉林、辽宁及河北北部、内蒙古⼤部地区;三代区:黄淮平原春、夏⽟⽶区及⼭西、陕西、华东和华中部分省区;四代区:浙江、福建、湖北北部、⼴东和⼴西西北部;五⾄六代区:⼴西⼤部、⼴东曲江及台北;六⾄七代区:⼴西南部和海南。

⽆论哪个世代区,都是以末代⽼熟幼⾍在寄主秸秆、根茎或穗轴中越冬,尤以茎秆中越冬的⾍量最⼤。

春⽟⽶在⼀代区仅⼼叶期受害,在⼆代区穗期还受第⼆代为害。

第⼀代在⼼叶期初孵幼⾍取⾷造成“花叶”,其后在⽟⽶打苞时就钻⼊雄穗中取⾷,雄穗扬花时部分4、5龄幼⾍就钻蛀穗柄或雌穗着⽣节及附近茎秆内蛀⾷并造成折断。

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

可为害玉米植株地上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1. 玉米螟的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蛹长15~18mm,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2. 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状况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翌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为害。

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为害。

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

玉米螟的为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为害也较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