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末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国石 油 大 学 ( 东 ) 油 工 程学 院 , 1中 华 石 山东 青 岛 2 5 6 ;. 国 石 化河 南 油 田分 公 司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5 6 6 2中 河南 南 阳 4 3 0 ) 7 0 0
E p o a in a d D v l p n , n n Oi ed C mp n ,S NOP ,N n a g 4 3 0 , h n ) x lr t n e eo me t He a l l o a y I o i f EC a y n 7 0 0 C i a Ab t a t B s d o e e v i smu a in v r u f e t l a tr n e i i g oldsr u in a ae sa e o t a t lt n sr c : a e n r s r o r i lt . a o si l n i co sa d r ma nn i it b t t t tg fse m si a i o i nu af i o 1 mu o a ea ay e r u e - e v i r s r o r. d a e s me t , e f a in i c n u t d c mb n dwi y a c mo i r g d t, r n l z d f p r a y ol e e v is An t h a me v r i t s o d ce , o i e t d n mi n t i a a o s h t i i c o h o n
基 金项 目 : 东省泰 山 学者 建 设 工 程 基金 项 目( S Z 0 6 1 ) 山 T X 2 0 —5 : 河 南油 田技 术 开发 项 目“ 浅 l 泌 0断块 热化 学驱 井 网及 注 采 参数 优 化 研 究” G 5 30 一 S0 5 ( 0 0 — 9Z 一 3 1 摘 要 针 对超 稠 油 油藏 ,以 油 藏数 值 模 拟 技 术 为 基 础 ,分 析 了影响 蒸汽 吞 吐 效 果 的 主要 因素 及 吞 吐 末 期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摘要: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较快,石油资源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
加强石油油藏等相关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精细油藏;油藏工程1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内容1.1储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刻画董冬等研究了河流相储层中的剩余油类型划分和分布规律特征。
窦松江等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配套挖潜措施。
剩余油的类型主要包括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其中宏观剩余油主要指油藏规模剩余油的发育特征,而微观剩余油主要指剩余油在孔隙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1.2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模式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王志高等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例,进行了稠油剩余油形成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该项研究主要综合地质和开发特征,通过剩余油成因和分布位置特征,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及预测。
1.3层序地层学划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构型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动单元分类等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汪益宁等研究了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胡望水等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分析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陈程等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1.4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预测尹太举等以马场油田为例,对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
研究认为剩余油预测包括井点剩余油预测和井间剩余油预测2方面。
1.5三次采油措施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宋考平等分析了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主要以簇状形式存在。
应用数值模拟法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
值模 拟地质模 型 , 并在此基 础上进 行精 细油藏数 值模 拟 及 剩余 油 分 布研 究 , 分析 该 油藏 平 面、
纵 向储 量动 用状 况和剩余 油分布规 律 , 定 了剩余 油分布 的主要 类型 , 出剩余 油挖 潜的 可行 确 提 措施 , 取得 了较好 的增产效 果 。 关键词 剩余 油分布 油藏数 值模 拟 地 质模 型 储 量丰度 高含 水
骼 *
缸 如
4 井附近由于储层变化大, 8 油层变薄, 剩余 油丰 度 不高 。西块 中部砂 体发育 , 油层 较厚 , 尽管含 油 饱和度不高 , 但剩余油丰度仍然相对较高。
格, 在划分 网格 时采取平 面上 两 井 间至少 有 3—4
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关系十分复杂 , 尤其是复杂断 块 油藏 , 余油 分 布研 究难 度 很 大 … 。应用 油 藏 剩 数值模拟技术预测 高含水油 田的剩余油分 布规
律 , 通过精 细 的油藏历史 拟合 , 是 重现油 藏 的开 发
收 稿 日期 : 0 0 — 3 2 6— 8 2 。 0
马厂油 田断 层 多 , 层 厚 , 角 大 (5 ) 上 地 倾 2。 , 部含 油 , 有底 水 。经 过 1 下 5a的开 发 , 行 了精 进
3 6
作者简介 : 杨承林, 15 男, 7年生, 9 高级工程师, 8 1 2年 9
组, 一般含 油井 段 长 10—20m, 水 关 系 比较 0 0 油 复杂 , 藏类 型为 复 杂小 断 块层 状 油 藏 。储 层 物 油 性较 好 , 均质性 中等 , 均孔 隙度 为 2 % , 均 非 平 0 平
经过历 史 拟 合 计 算 的地 质 储 量 为 26 1 9 .5× 1 t模拟 与计算 的储 量相 差 30 , 合 储量 已 0 , .% 拟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一、单元概况1.油藏地质概况胜二区东三5单元位于胜坨油田胜利村构造西南翼,北面、东面分别被7号断层和9号断层分割与三区坨21和坨11断块相连,西及西南与边水相连,呈扇形分布,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中高渗亲水砂岩油藏。
东三5砂层组埋藏深度1610-1720米。
单元含油面积2.3平方千米,油层平均有效厚度20.3米,地质储量830万吨。
单元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全区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主,其次为道间沉积。
储层主要是中、细砂岩,其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都较低,岩石胶结类型为孔隙-接触式,胶结疏松,出砂严重。
共有5个含油小层,小层平均渗透率最大值2412×10-3平方微米,储层的整体变异系数均处于0.4-0.65之间。
平面上渗透率1000-3000×10-3平方微米,平面上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各小层西南面受边水控制,5砂层组水侵系数1.26×104方/(月·兆帕)。
原始油层温度60-65摄氏度,原始油层压力16.7兆帕,饱和压力9.8兆帕。
地面粘度范围225-2661毫帕秒,地层水型为氯化钙,目前地层水矿化度17000毫克/升,总之,胜二区东三段5砂层组是一个构造简单、油层厚度大、渗透性较好、油稠、低温、高盐、出砂严重、边水活跃的构造油藏。
2.单元开发简历胜二区东三单元1968年10月投入开发,到目前主要经历了天然能量开发阶段;投入注水开发阶段;综合调整产能扩建阶段;综合治理减缓递减阶段以及综合调整细分阶段,共五个开发阶段。
目前处于综合调整细分阶段,2011年针对日益变差的井网,单元实施细分单元综合调整,将单元进一步划分为二区东三13、二区东三1-3不含13、二区东三4和二区东三5等4个细分单元,其中东三4及东三5实施综合调整,共钻新井26口,东三13实施水平井开发,钻新水平井9口。
实施综合调整后东三4主体部分投入注聚开发,并于2012年11月投产。
二、基础模型建立1.静态模型的建立首先统计了352口井的静态数据(井信息、分层数据、井斜数据、砂体数据、测井数据等),保证了油藏地层格架模型的准确性。
边底水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剩余油分析
研究区块经过多年开发,地层亏空大,受边底水侵入和高轮次吞吐等因素影响,开发效果变差。
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局部隔夹层较发育, 为高渗稠油油藏。
优化水平井参数, 为辅助蒸汽吞吐, 采用高效油溶性复合降黏剂, 充分利用其协同降黏作用、混合传质及增能助排性能, 大幅度降低注汽压力、扩大吞吐波及范围。
一、不同区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1.典型井组选取根据研究单元不同区域的储层厚度、原油物性、构造位置、周期生产效果、水淹类型等的差异,平面上划分了4个区域:(1)受边底水影响西北部受到馆陶弱边水影响,部分井高含水;平均单井日液33.5t,单井日油1.9t,综合含水94.3%,平均动液面209m。
(2)受潜水底水和南部区域注入水影响的中部井区受到南部区域边水、潜山底水侵入,高含水问题突出;该井区井况问题突出,储量失控严重。
管外窜问题严重,制约老井利用(3)高泥质较高东部井区层薄物性差,产能低;油井主要表现为注汽压力高的特征,一般注汽压力达18.0MPa~19.5MPa。
单井平均周期生产效益较差。
(4)水平井区一是井筒附近采出程度高,周期递减大,二是非均质性强,井间热连通,汽窜严重。
综上,从4个典型区域选取了5个开发井组,共涉及井数62口,面积4.2km2,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地质模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采用Petrel软件,模拟层位为研究区块馆陶组3个砂组、5个小层。
3.数值模型建立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四个区域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历史拟合。
拟合过程中,依据岩心分析资料,首先对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进行了校正,并对相对渗透率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了修正,对模型区含水进行了精细拟合使拟合含水上升趋势与实际一致,并对重点井进行了精细拟合,单井拟合符合程度达到85%。
4.地下三场规律分析(1)压力场分析研究区块原始地层压力9.5MPa,目前地层平均压力7.0MPa;其中A区块及东部区域整体地层压力偏低,西北及中部区域受边底水影响压力相对较高。
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 5 某 小层 目前 含 水 等 值 线 图 与 密 闭 取 心 验 证 图
大 井 距 多 层 合 采 稠 油 油 田剩 余 油 分 布 研 究
赵春明 , 罗宪 波 , 迎 春 张
( 中海 石 油 ( 国) 限公 司 天 津 分 公 司 渤海 油 田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津 塘 沽 3 05 ) 中 有 天 0 4 2
摘 要 : 余 油 分 布 特征 是 调 整 方 案 研 究的 基 础 , 上 油 田特 点 是 测 试 资 料 少 、 距 大 、 剩 海 井 多层 合 采 、 间 干 扰 严 重 , 层 使 得 剩 余 油 分布 研 究 更 加 复 杂 。 以 海上 某稠 油油 田为 例 , 精 细地 质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过 时移 地 震 、 藏 工 程 、 藏 在 通 油 油 数值 模 拟 等 多种 方 法 对 剩 余 油在 平 面上 、 向 上 分 布特 征 进 行 了 深入 研 究 , 出 了 海 上 大 井 距 多 层 合 采 稠 油 油 田 纵 得
所示 的技术路 线 。
图 2 各 小层 时移 地 震 多属 性 预 测 差 异 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 据 时移 地震 多 属性 的含油 饱 和度 预 测方 法 , 可 以得 到 多 属 性 预 测 饱 和 度 变 化 量 分 布 结 果 ( 图
收稿 日期 :0 0 3—0 ; 回 日期 :0 0一O 2 1 —0 2改 21 4—1 2 作 者 简介 :赵 春 明 , 级 工程 师 ,9 2年 生 ,9 4年 毕 业 于 西南 : 高 17 19 石 油学 院石 油 地 质 勘 察专 业 ,0 2年 获 油 气 田开 发 工 程 硕 士 学 20 位 , 从 事 油 气 田储量 评 价 和开 发 研 究 工作 。 现
稠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水平井开发调整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管理系 , 天津 30 0 ) 0 0 0
摘
要
秦皇 岛 3 2
油 田西 区 N I 砂体 为稠 油底 水油藏 , m11 经过 5年 多的定 向井开 发 目前 已经进入 高含 水期开 发 阶段。
首 先 通 过 生 产动 态和 生产 测 井 分 析 油层 水 淹 规 律 , 后 进 行 精 细 油 藏 描 述 , 立 油 藏 数 值 模 拟 模 型 , 究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 然 建 研
⑥
2 1 SiT c. nn. 00 c. ehE gg
稠 油底 水 油 藏剩 余 油分 布 研 究 及 水 平 井 开 发 调 整
万小迅 陆正元 李廷礼 葛丽珍 廖 新武 杨 杰 ’
( 气 藏 地 质 及 开发 工 程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成 都 理 工 大学 ) 成 都 6 04 ; 油 ( , 10 1 中海 石 油 ( 国 ) 限 公 司 天津 分 公 司 , 中 有 天津 30 5 042
中图法分类号 T l5 E5;
文献标志码
A
破 , 合含 水 率 高 达 8 % 。底 水 能 量 充 足 , 综 5 没有 转
1 地质特征及开发 简况 油田
1 1 地质 油藏特 征 . 秦 皇 岛 3 2 油 田西 区 N m I 1砂体 为 河 流相 I
注井 。定 向井实 施 提液 措 施 取 得一 定 成 效 , 采 出 但
E- i : n x C O C c m. n。 mal wa x @ n O . o c
N I 砂体小层 平面含水 等值线 图, 图 1 mI1 如 所示,
颜 色越 蓝 的区域表 示 含 水 率越 高 , 而颜 色 越 绿 的 区
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程序、技术和方法编写人:刘建民王端平凡哲元审核人:***复审人:李阳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二00一年十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一、精细油藏描述(一)地层模型(二)构造模型(三)储层模型(四)流体模型(五)油藏模型二、剩余油分布研究(一)开发状况分析(二)剩余油分布研究(三)提高采收率的控潜措施和方案(四)开发效果预测及经济评价第二部分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侧重点一、整装构造油藏二、断块油藏三、低渗透油藏前言“油藏描述”一词首先是在70年代由斯论贝谢测井公司提出的,这一阶段的油藏描述是以测井为主体(穆龙新等,1996);80年代由于地震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迅速发展,又提出了以地震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随着油藏描述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描述向预测方向的迅速发展,90年代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协同研究的现代油藏描述阶段。
我国80年代中期引进油藏描述这一述语。
在胜利的牛庄油田、中原的文东油田等地区开展了程度不同的油藏描述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
进入90年代,油藏描述不仅局限于勘探阶段,在开发阶段也得以大力推广、应用和发展。
按开发阶段的不同,油藏描述可划分为开发准备阶段的早期油藏描述;主体开发阶段的中期油藏描述和提高采收率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
不同开发阶段,因开发决策的内容和目标不同,因可用的资料信息的质量、数量以及对油气藏所能控制的程度不同,其油藏描述的内容和任务、研究重点、技术和方法都明显不同。
油田发现后到投入全面开发前的这一阶段称为开发准备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早期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油藏基本格架,基本搞清主力储层的储集特征及三维空间展布特征,明确油藏类型和油气水分布,因此这一阶段以建立地质概念模型为重点。
在此基础上,编制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后到高含水以前的这一阶段称为主体开发阶段。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先后经历了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已进入高、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增储上产、稳油控水的难度越来越大。
具体表现为:①勘探程度高,新增储量日益困难,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②注水开发油田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矛盾突出;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水驱油过程不均匀,大部分油田仍有60%左右的剩余油残留在地下。
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搞清其分布特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已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必由之路。
剩余油研究的内容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还要搞清楚剩余油的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从而提出挖潜措施,其中剩余油分布位置和数量是剩余油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
1.现阶段陆相老油田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按沉积类型将我国碎屑岩储集层可划分为6类: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浊积)相;冲积扇相;滩坝相。
据统计,我国油田92%的储层为陆相碎屑岩沉积。
其中湖泊环境(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滩坝相)和冲积环境(冲积扇相、河流相)沉积的碎屑岩储集层又分别占我国总开发储量的43%和49%,几乎各占一半。
其中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集层是我国石油资源的主要载体,分别占我国总开发储量的42.6%和30.0%,几乎近2/3。
其它依次为湖底扇(浊积)相占6.3%,扇三角洲相占5.4%,冲积扇(包括冲积)河流相)相占6.4%,滩坝相占1.4%,另外还有8%的储量在基岩中。
这些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如下:(1)近源短距离搬运和湖泊水体能量较小等基本环境因素,导致了陆相湖盆碎屑岩储层相对海相同类环境储层砂体规模小、分布零散和连续性差,非均质性更为严重,表现为矿物、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结构复杂。
(2)湖泊水进水退频繁,使河流一三角洲沉积呈明显的多旋回性,油田纵向上油层多,纵向上砂体相互交错,平面上相带频繁叠加,形成了含油层系十分复杂的沉积体系。
单二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应用
淹, 目前 剩 余 油 饱 和 度 相 对 较 高 。 后 期 加 密 井 初 期 从
单 二 块 稠 油 油 藏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及 应 用
谢 风 猛 , 沈 国 华 , 朱 孟 高 , 郭 卫 忠 , 刘 建
( 利 油 田 有 限 公 司滨 南 采 油 厂 , 东 滨 州 2 6 0 ) 胜 山 5 6 6
【 摘 要 】 活 跃 边 底 水 稠 油 油 藏 高 轮 次 吞 吐 以 后 , 于 受 储 层 非 均 质 性 、 采 方 式 、 藏 由 开 油 边 底 水 、 孔 井 段 等 因 素 影 响 .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复 杂 , 汽 吞 吐 开 采 效 果 变 差 。通 过 对 活 跃 射 剩 蒸 边 底 水 稠 油 油 藏 高轮 次 吞 吐 阶 段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和 影 响 因 素 的 研 究 , 用 新 钻 井 、 向 侧 利 定
单 家 寺 稠 油 油 田 单 二 块 是 一 个 具 有 活 跃 边 底 水 的 厚 层 块 状 砂 岩 特 稠 油 油 藏 。 9 4年 投 入 开 发 , 18 目 前 区块 历 经 蒸 汽 吞 吐试 验 、 面 吞 吐开 发 、 次 加 密 全 一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钻 、 停 产 井 完 善 井 网 , 用 补 孔 扩 射 调 整 注 汽 产 液 剖 面 、 氮 气 或 注 氮 气 加 化 学 剂 控 制 扶 采 注
水 锥 等 手 段 , 善 了 高 轮 次 吞 吐 稠 油 油 藏 开 发 效 果 , 单 家 寺 稠 油 油 藏 应 用 后 取 得 了 较 好 改 在
剩余油分布研究
1 剩余油成因类型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客观 素,而开发因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地质条件包括(油藏的类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粘土矿物敏感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能量等)开发因素包括(井网密度、开发方式、布井方式等)。
1.1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血)地质条件相同的油田采用的井网和井距不同,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就存在差异。
相反,相同的井网对不丰廿同的油藏来说其剩余油的数量和类型也不一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田,剩余油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孤岛油田中区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高含油饱和度区分布零散,平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在,纵向上受井网控制和油层边界、断层影响明显、小层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中,剩余储量仍然以主力油层为主 主力油层以其面积大、厚度大、所占储量多的优势而继续成为开发调整挖潜的重点。
辽河欢26块为扇三角洲沉积,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呈零星状或局部小面积片状和零星点状分布。
1.2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对一个具体油田而言,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条件一定后,不同的井网和井距以及开采方式就决定了剩余油的存在形式。
从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来看,富集在现有井网未控制作的边角地区、注采并网不完善地区以及非主流线的滞流区的剩余油,主要是受到了开采条件的影响所致。
在大庆油田,注采不完善是形成剩余油的最主要原凶,若把二线受效型、单向受效型及滞留区则也包括在内,其剩余油所占比例在4o 以上,辽河油田欢26块西部,存在相对较大面积的高含油饱和度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1.3 剩余油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有:①在注采井之间压力平衡带(滞留区)形成的剩余油;②落井网失控的剩余油;③ 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④薄地层物性极差和薄油层形成的剩余油;⑤在主河道之间或油藏边缘薄地层形成的剩余油;⑥断层阻隔形成的剩余油;⑦ 低渗透带阻隔或岩性尖灭带所形成的剩余油;⑧高度弯曲河道突出部分剩余油;⑨微结构顶部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调研来看,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都是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资源的主要对象。
本文将对剩余油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讨论,简述剩余油形成与宏观、微观分布规律。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综合分析法、地震测井综合解释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等。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保证剩余油研究向高层次、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宏观;微观1引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
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1]。
随着勘探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采方式或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滞留在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这就是广义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以通过油藏描述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和改善油田开采工艺措施、进行方案调整而可被开采出来,这部分油多称为可动油剩余油,也就是狭义剩余油。
另一部分是当前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体中的原油,这部分油常称为残余油。
2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2.1地质综合分析法地质综合分析是研究和预测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在综合分析微构造、沉积相、储集体非均质等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预测剩余油分布。
YJ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 ]冯仁鹏 , 何 同均 , 周兴, 等. 高含水期 剩余 油分布及挖 潜
技术研 究[ J ] . 重庆科 技 学 院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2 0 0 9 ,
3 . 4 开展 开发 层 系重组 可行 性论 证
参考 文献
[ 3 ]王 飞宇, 杜治利 , 张宝民 , 等. 柯 坪剖 面 中上奥 陶统 萨 尔 干组黑 色页岩地球化 学特征 [ J ] . 新疆 石油地质 , 2 0 0 8 ,
2 9 ( 6 ) : 6 8 7 — 6 8 9 .
[ 4 ]李椿 , 王艳 丽 , 杜鸿烈 , 等. 塔 里木 盆地柯 坪地 区烃源岩 评价 [ J ] . 新疆石油 学院 学报 , 2 0 0 1 , 1 3 ( 1 ) : 2 2 - 2 5 .
有过 大量 生烃 的阶段 , 推测在 海西 期是 生烃 时期 , 主
源岩发 育的构造 和 沉积 背景控 制 [ J ] . 现代 地 质 , 2 0 0 8
( 4 ) : 5 3 4 - 5 3 9 .
[ 2 ]孙省利 , 陈践发. 塔里 木下寒 武统富有机 质沉 淀层段地 球化 学特 征及 意义 [ J ] .沉 积 学 报 , 2 0 0 4 , 2 2( 3 ) :
5 4 7 . 5 5 2 .
要产物以成熟 一 高成 熟油气 为主, 有机碳含量在 2 % 左右 , 有机 质类 型 以 I一Ⅱ型 为主 。
总 体来看 , 玉 尔吐斯 组烃 源岩 有机 质 丰度较 高 , 有 机质类 型较 好 且 成 熟度 高 , 是 塔 里 木 盆 地 的重 要 优 质烃 源岩 。
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探讨
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探讨X李昱颖(采油一厂试验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 要: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葡Ⅰ组主力油层已全面进入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阶段,从开发效果统计来看,已结束注聚区块的采出程度在50%左右,尚有一半的储量没有采出,说明聚合物驱后仍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因此,开展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具有重大意义,这项技术的成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认清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这部分储量二次开发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取心井资料、动静态资料、测试资料等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应用于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葡Ⅰ组主力油层聚合物驱后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聚驱后;提高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 E3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2—0097—031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1.1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数值模拟技术、室内实验、取心井及测试资料描述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试验井的动态特征验证,力求最大程度的提高主力油层聚驱后采收率。
1.1.1 精细地质研究方法认识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精细地质研究方法进行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再认识,重新划分聚合物驱后主力油层的沉积微相,建立研究区各小层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原始含水饱和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孔隙度模型。
沉积微相控制地质建模技术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
以A区(某葡Ⅰ组主力油层聚驱后二元复合驱现场试验)为例,原沉积相带图用18口井的资料识别出了少数几种沉积微相。
新沉积相带图用100口井的资料研究全区的沉积相类型,划分了多种微相类型。
通过储层内部建筑结构的精细划分,对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取得了新认识。
表1 A区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对比表单元统计井数原新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对比原新葡I118100三角洲分流平原沉积三种沉积微相,主要为河道沉积,局部分布有少量的溢岸砂和泥四种微相类型,河道形态明显,并识别出三条废弃河道和一条决口河道葡I21曲流河沉积两种沉积微相,主要为河道沉积,局部分布有少量的溢岸薄层砂四种微相类型,河道形态明显,并识别出三条废弃河道和两条主河道葡I22分流平原沉积一种沉积微相,全区只有发育河道四种微相类型,识别出两条河道,河道形态明显,并识别出一条废弃河道葡I3辫状河沉积两种沉积微相,主要为河道沉积,局部分布有少量的溢岸薄层砂四种微相类型,识别出一条大型辫状河河道,河道形态明显,并识别出一条废弃河道葡I4三角洲内前缘沉积四种沉积微相,但河道形态不明显五种微相类型,识别出三条水下分流河道,河道形态明显,并识别出一条废弃河道,且将主体席状砂和非主体席状砂区分开表2 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情况厚度分级射开厚度(m)砂岩有效渗透率(mD)储量(104t)比例(%)≥4.0m258.51710.94133.5850.914>H≥295.198.50.5785.1232.442>H≥17.319.70.9717.68 6.74 1>H≥0.5 1.5 2.10.78 3.25 1.240.5>H0.2 1.10.45 3.61 1.38渐变型表外53.514.33 5.46独立型表外16.7 4.84 1.84 由上表可以看出,葡Ⅰ组主力油层聚驱后剩余97 2012年第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X收稿日期3:2011-12-1储量集中在有效厚度大于2m的厚油层中,占总储量的80%以上。
油藏描述第11章剩余油分布研究精品PPT课件
(2) 亲油毛细管 亲油毛细管中,原油受毛细管壁吸附力作用而附
着在毛细管壁上。毛细管壁吸附力及表面张力的方向 与注入水驱替力的方向相反,因此,注入水驱替力不 仅要克服流体的沾滞力,还须克服界面张力,使得流 体驱替能力大大降低。注入水首先驱动毛细管中轴部 分的原油,而毛细管壁 的油膜较难被驱替,在 较细孔中及岩石颗粒表 面留下一层油,形成剩 余油相对富集。
(3) 沉积微相控制油水运动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对油水运动规律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河流相中的河道边缘亚相、决口扇微相,冲 积扇相中的水道间微相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的道间浅 滩、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微相等沉积环境的储层岩石颗 粒细,这些边缘微相带的储层的吸水能力较河道、心 滩、边滩、沙坝等中心微相带储层的吸水能力低,因 此,中心微相带水淹程度高,驱油效率大,而边缘微 相带水淹程度低,驱油效率也低,导致边缘微相带剩 余油相对富集,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受以下因素控制: ① 夹层平面位置及油水井射孔方式
夹层位于注水和采油井中间:影响小 采油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注水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② 夹层垂向位置:位于正韵律储层中上部,影响最大; ③ 夹层数量:夹层数量越多,影响越明显; ④ 夹层面积:夹层面积越大,剩余油越富集。
③ 复合韵律的厚油层 具有正、反韵律的综合特点,在条件相似的
情况下,水洗效果介于正韵律和反韵律之间。
(2) 沉积构造影响驱油效果 大量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在驱油过程中注入水往往
会沿沉积层理中的高渗透纹层快速推进而水洗干净,沿 低渗透纹层驱油效果较差。不同层理类型对驱油的影响 也存在明显差异,水平(平行)层理、微波状层理因其基 本平行于层面、分布稳定、延伸距离远,形成相对高渗 透带,注入水易沿其快速推进,造成驱油效果差。尤其 是当注水压力过高,造成层理面开启,可能形成水窜, 致使驱油不彻底,因而剩余油相对富集。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讲义
海绵取心:在常规的岩心筒上加上一个海绵套(海绵套是由多孔 亲油聚氨酯海绵制成),岩心中渗出的油被海绵吸入,用来校正含油 饱和度。
11
223.2 100 160.9 72.1
56
373.4 171 211.1 56.5
74
12
159.5
67
122.3
76.7
49
10
99.4
34
34.9
35.1
16
258.9 101 157.2 60.7
65
13
172.7
83
108
62.5
47
172.7
83
108
62.5
47
1582.9 703 978.8
37.5 80.0 80.0 37.7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剩余油定性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四、剩余油数值模拟研究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利用区块的射孔、采油、注水等各种动静态数据及吸水、产液等测试资料, 对每口井进行综合分析,劈分出该井在各时间单元的产油、产水和注入量, 结合沉积微相图、渗透率等值图等地质图件,绘制出小层水淹图。
三、剩余油半定量研究
动态综合分析法之一
(3)时间单元累计产水量的确定方法 计算前首先扣除因作业和和井况差而大量出水的水量,然后再结合油井
见效情况进行劈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层见水,水量全部劈分到该见水 层上;二是多层见水,产水量按下式进行劈分:
W
稠油油藏开发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不均 。为保 持 油 田稳 产 , 善开 发 效果 , 必 要 对油 改 有
下步调整挖潜 提供依据 。
欢 17块 处于欢 17扇 三角 洲前 缘亚相 , 2 2 沉积 微 间砂或前缘 薄 层砂 。注 水开 发 油藏 的水 淹 特征 是 注
藏水淹特征及 剩余油分 布规律进 行详 细研 究 , 以期为 相 包括辫状 分 流河 道 和河 口沙坝 主体 、 坝边 部 、 河 道 水 波及 状况在平 面和纵 向的具体反 映 , 面水 淹主要 平
引 言
欢 17 是欢喜岭采 油厂 重要稠 油生 产 区块 , 2块 自
18 99年全面投入 开发以来 , 以约 2 0 ~ . %的采 油 .% 29
砂 岩组 , 有 独立 的油 水分 布 和油 水 界 面。其 中, 各具
兴I 油层 组 因遭受 剥蚀 发育 不全 , 仅 油层 的分布 零 不
We = vo+ — ~ gap
欢 17块兴 隆台 油层 纵 向上 分 为兴 I 2 和兴 I 两 I
个油层组 。兴 I油层组 又细分 为兴 I I I 1和兴 I 1 2两个 式 中
} 收 稿 日期 : O7— 4— 6 20 0 0
作者简介:徐会永 (9 7一) 男( 17 , 汉族) 山东德州人 , ,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
1 油藏地 质
反 映了 由于平面非 均质及井 网不完 善 因素 的存 在 , 注
入水在平 面某 一方 向或 区域 的见 效状 况 和水 洗程 度
欢 17块位 于辽河 油 田欢 喜岭 采油 厂西南 部 , 2 辽 的不 同 ; 向水 淹 主要 反 映 了层 间 、 内 由 于非均 质 纵 层 河断 陷西部 凹陷西 斜坡 南 端上倾 部位 的一个 断 裂 背 的存在
剩余油研究方法
流动带指标
K FZI 1
FS S gv
油藏品质指数
H RQJ K
孔隙体积与颗粒体积之比 Z e 1 e
研究剩余油的地质方法
二、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剩余油分布
公式变为
lg H RQI lg z lg K FZI
此式表明在HRQI和的双对数坐标图上,具有近似KFZI值的样
研究剩余油的地质方法
一、应用微型构造研究剩余油
微型构造是油层的顶面和底面都是不平整的,普遍从在 局部起伏变化,其幅度和范围都很小,面积在0.3km2以内,
幅度大多不超过20m,这些局部的起伏称为微型构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油层微构造和断层。
组合方式主要有:顶凸底凸的双凸型、顶凸底斜型、顶 底斜面型、顶底均为小低点型(顶底双凹型)。
s p
基本公式:
N 100 A h Soi o Boi
当油藏全面注水开发到某一阶段后,根据物质平衡原理, 其剩余储量Ns可以表示为:
Ns N N p
N 100 A h Sor o Bor
油藏工程、试井及数值模拟方法
一、油藏工程方法 1.物质平衡法 以上三式联立,得:
(2)求某方向注水井分得产量
q Q
(3)计算单元(以水井为中心)累积产量
Q1 qn q t
若对于规则井网,以注水井为中心,平行注水井排方向以油井为界,垂直注水 井方向以水井井距之半为界来划分计算单元;对于不规则井网,以水井为中心,以 周边油井形成不规则闭合面积,根据井点坐标计算单元面积。
研究剩余油的地质方法
一、应用微型构造研究力分异,尽管这种分异极不完 全,时间也短暂,但它促使一部分油由相对较低的负向微型构 造向正向微型构造运移,还使一部分水与油作相反方向运移。 主要表现在: 单井剩余油垂向分布,无论正、反韵律油层都是在上部富 集;据对一些高产井的统计认识,有些高产井,特别是一些采 出量已经超过单井控制地质储量的油井,这些高产井无一例外 均处于正向微型构造区。
乐安油田草13断块沙四段薄互层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学 术研 讨 i 1 1 7
些 资 源 请 求 ,最 终 系统 将 资 源耗 尽 而 不 能 对 正 常 的 请求 提 供 服 务。
候 ,一 定要 阅读隐私声明 ,因为几乎有关互联网应用的每项隐 私政策里面都有漏洞 ,以便在 某些情况下可以共享数据 。这样
你 就可 以 确定 应 该 把 哪 些 数 据 保 存在 云 计算 环 境 ,哪 些 数据 保 存在 自己的 电脑 中。
展 布 、微 构造 特征 、沉 积微 相进 行 全面 研 究 ,并利 用岩 心 分析 化验 资 料对 本 区储 层
1 9 9 2 年 区块 井 况开 始 出现 问题 ,1 9 9 3 年、 2 ( ) 0 5 年 两 次实施 调整 ,但 受注 采 井 网不 完 善 制约 ,水驱 开发 效 果持 续变 差 。 目前井 网基 本 瘫痪 ,区块 开 油井 1 6 口 ,单井 日油
2 1精 细油藏 描 述 2 . 2 动 态监测
I : .
. . . . . .
草1 3 沙 四段 长 期 以来 多采 用大 段 多层
合采合注方式 ,由于受薄互 层 、物性差
异 、粘 度差 异 影响 ,储 量 动用 存在 很 大差 异 。储 层物 性 好 、注 采连 通性 好 的主 力油 层 吸水 强于 非 主 力层 ,水 淹严 重 ,而 一些 渗 透率 低 、注 采对 应 差 的油层 吸 水 差 ,动
0 . 9 t / d ,综 合 含 水 9 1 . 8 %;水 井 开 井 3 [ - J,
的岩 性 、物性 、非 均质 性 、敏感 性 等参 数
。
【 _ I 注水平3 0 t / d ;采 油速 度 0 . 1 ( 1 %,采 出 程 进 行 了 分析 ,建 立起 精细 的地 质模 型 。 度1 3 %,单 元处 于 低速 低效 开发 状 态 。 2 剩 余 油研 究方 法 为提 升 该 块开 发效 果 ,在精 绌 油藏 描 述 的 基 础 ,综 合 应 用 地 震 、钻 井 、测 井 、开 发实 验和 各项动 态监 测 资料 ,采用 油藏 工 程方 法进 行 流线 分析 ,结合 油藏 数 值模 拟 ,开 展 多手段 的剩 余 油研 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稠油油藏精细地质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汪宁
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10期
摘要:油田全面实施的开采之后,由于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对其进行剩余油的开发和利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分析高含水油田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其分布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其开发的效率,提高油田产量。
本文结合实际问题,对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狀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其分布规律,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稠油油藏;精细地质;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多样,主要包括地质和开发因素等,其分布方式多样,主要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的特征。
我国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阶段的油田开发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剩余油的研究,剩余油的研究离不开相应测井方法和评价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对剩余油的测井方法和剩余油评价技术展开论述。
1 油藏基本情况
1.1地质概况
锦C块地处欢喜岭油田的中台阶,开发的目的层是在沙一中段的于楼油层。
已经探明的含油面积是2.5km2,石油地质储量792×104t。
储集层主要由粗~细的砂砾岩和含砾砂岩组成,属于高孔、高渗的储集层。
油藏的埋藏深度介于760~990m之间,含油的井段长度为80~
90m,平均的油层厚度是25m,是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1.2开发历程及现状
锦C块在1979年打了第一口探井进行常规试油,历经了两次井网加密调整后,形成了目前的83×83m井网。
开发历程上一共有4个开发阶段:一是干抽和蒸汽吞吐的初期阶段(1989年~1995年);二是开发局部调整和井网完善阶段(1986年~1997年);三是产量逐渐递减阶段(1998年~2002年);四是开发综合治理和低速稳产阶段(2003年-至今)。
截止到目前在锦C块的西部一共有油井95口,开井51口,日产液820t,日产油50t,含水93.9%,累产油165.8×104t,累产水580.9×104t,累注汽420.5×104t,采油速度0.32%,采出程度27.8%,累积油汽比0.39。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油藏水淹严重
随着开发深入区块的地层压力逐年下降,使得边底水对区块的入侵加剧,其中油藏水淹最为严重的位置在锦C-25-28断块的西部;另外由于吞吐效果逐渐变差,措施的规模和效果变差,已经不能弥补边底水对区块内侵造成的产量下降,使得区块的含水在不断地上升,截止目前,区块的综合含水为94.1%,累积回采水率150.6%。
(2)油井井况差
在锦C西部的有总井95口,有井况的井数量多达65口,其中带病生产的井有30口,占开井数的58.8%。
当前在该区块上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挖潜井间剩余油,井况的增加和严峻情况严重制约了油井措施的施行。
(3)采出程度偏低
区块的原油粘度高,尤其锦C-25-28井区西部的原油粘度,远远高于锦C块的平均原油粘度11233.5mPa.s,原油密度也大于1g/cm3,地层胶质沥青质的含量也很高。
所以原油高粘度、高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井的吞吐生产周期,生产效果较差,采出程度偏低。
2精细地质研究
2.1地层特征
在锦C块完钻的井,自下而上揭露的地质层系为: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新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一+二段、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及第四系平原组等地层。
其中沙河街组沙一中段的于楼油层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
2.2构造特征
储层、断裂、构造和预测的重要基础是地震精细解释,在对油气藏的控制因素研究和分布规律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使用井震结合与精细构造解析技术,对锦C块西部的构造特征来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
2.3储层特征
2.3.1纵向分布特征
锦C块西部的于楼油层,其储层砂岩厚度一般在43~75m之间,在纵向上的四个砂岩组以于Ⅱ2组的储层最为发育,砂岩厚度一般8~30m。
其次就是于Ⅰ1和于Ⅰ2组,砂岩的平均厚度是17.1m、13.5m,同时于Ⅱ1组的储层发育情况最差,砂岩的平均厚度为8.5m。
2.3.2平面展布特征
锦C块西部的于楼油层砂体较为发育,砂岩的厚度一般都大于30m,东部的砂岩厚度普遍都大于40m。
于Ⅱ油层组的砂体较为发育,厚度一般大于20m,高值区大面积呈连片分布,砂体的分布受到沉积控制,高值区呈现出北西到南东向的展布,断块的中部和东部为砂体高值区的主要集中区域。
于Ⅰ油层组砂体比较发育,砂岩的厚度通常大于15m,中东部的区域,砂体的厚度普遍大于25m,而西部的砂体厚度则小于15m。
3油水分布特征
3.1纵向分布特征
在锦C块的西部,于楼油层油藏埋深为730~890m,含油井段长62~118m,油层比较发育,厚度介于16.5~45.2m之间,钻遇率为100%。
两个油层组的油层发育差别比较大,于Ⅰ油层组最为发育,油藏的埋深在730~820m,油层厚度一般为10.5~31.8m;于Ⅱ组的油藏埋深为800~890m。
3.2平面分布特征
锦C块西部的于楼油层、各油层组、砂岩组及小层油层的分布特征受断层的控制作用比较明显,在东部的断层发育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局部受到沉积、储层岩性的控制,呈现出以下的特点:油层组、砂岩组的油层在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大,小层油层的分布范围有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各级油层的分布,东部的富集程度最高。
4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水淹规律
(1)平面上的水侵规律
油层的东部和西部的水侵严重,且形成了平面上的连片。
区块的西部和边水相连的区域在逐步地受到水侵,已有部分面积受到了严重水侵;区块的东部是井网的加密区域,受到了汽窜、管外窜槽等出水井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水侵,并且呈连片的分布,近靠北部的水侵相对较弱;在区块的中部,由于井网未加密、油层物性等因素,水侵相对较弱。
于Ⅰ、于Ⅱ组油层的水侵趋势基本相似,但于Ⅱ油层组的水侵相对较弱。
(2)纵向上的水侵规律
油层在纵向上的水侵程度,能直接反应油层在纵向上的动用情况,动用情况好,则水侵量较大、油层的水淹也较严重。
锦C块在纵向上的水侵特点为:于Ⅰ1砂岩在于Ⅰ组中的水侵状况较为严重,主要是受到了油层物性的影响,油层的厚度较大、差油层的分布较广,加上油层
的动用程度比较高,直接导致了地层的原生水和汽窜的水侵;于Ⅰ2砂岩组与于Ⅱ1砂岩组的水侵情况和程度相似。
4.2剩余油分布规律
在本次研究中,将油藏工程方法与动态监测方法相结合,以油藏精细研究、水淹程度研究为基础,对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进行统筹处理,以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1)平面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在平面上,剩余油饱和度高的区域主要是分布在区块中部及西部的井间动用差和构造的边部、零星地区。
剩余油饱和度中等区域的范围最广,且呈连片的分布;区块东部的83m井网的加密区,单井动用程度越好的井点,其附近的含油饱和度相对越低,对于于Ⅰ油层组的规律与总体相似,于Ⅰ油层组的剩余油饱和度低于于Ⅱ油层组中东部的剩余油饱和度。
(2)纵向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在纵向上,于Ⅰ1砂岩组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主要分布在东部井间、北部区域以及中部区域,剩余油饱和度低的区域在区块的东部并且连片分布;于Ⅱ1与于Ⅰ2砂岩组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相似,中剩余油饱和度主要在中东部广泛的分布;于Ⅱ2砂岩组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东部动用程度较差的区域。
参考文献
[1]李晓佳.稠油开发技术与实践[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01~203
[2]刘慧卿等.热力采油技术原理与方法[M].第一版.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2~3
[3]叶仲斌,蒲万芬等.提高采收率原理 [M].第二版.石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