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语文 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邯郸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语文答案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答案1.C2.B3.D4.①“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形象地说明了片面性的特点,使论证更生动形象。
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过引用熟语,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③这些熟语的使用,使论证语言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5.①要具体分析新时代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识到它们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②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明确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③要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深入地研究问题,防止错误和僵化。
④要根据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6.D7.C8.①结尾对老树的描写,与开头对少年宫的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②老树是少年宫的象征,它见证了作者的少年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宫的怀念之情。
③老树的依旧存在,与少年宫的变迁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感慨。
9.示例一:我会选择故事屋。
因为故事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平台。
在故事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讲述故事,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思路,这种体验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此外,故事屋中的互动氛围也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享和交流的快乐,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二:我会选择乒乓球室。
因为乒乓球室不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乒乓球室中,孩子们通过打擂的方式,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失败,培养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同时,与冠军运动员的接触和交流,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斗志和对梦想的追求。
这些经历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0.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国时平治定/用之则否11.D12.B13.(1)阳虎在鲁国被驱逐,在齐国被怀疑,逃跑到赵国,赵简主迎接并任用他为相国。
(2)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有才能的人,是因为他们能够成就天下的大事并且使它回归正道的很少。
高考语文全国卷Ⅲ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
高考语文全国卷Ⅲ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高中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必须扭转基础教育就围绕考试而教,学生围绕考试而学;学校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
B. 2019年,我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务实举措接连落地,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表率。
C. 会林文化奖集文化性与国际性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高端话语平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杰出人士镌刻丰碑。
D. 据《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77%的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都有过睡眠困扰,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早上睡不醒、醒来头脑很沉和做梦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 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C. 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主要供给华东、华中地区用电,兼顾川、滇两省的用电需要。
D. 国家虽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的囧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部获悉,天宫二号正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
B. 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人、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C.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由内生性或者外生性因素影响了晶状体的胚胎发育而引发视网膜混浊的眼睛疾病,如果不影响视力则不必手术。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不仅打动了听众,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答案:D解析:A项中“经过”应改为“经历”;B项中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他”之后;C项中“值得一读”前应加上“非常”。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A解析:A项中的“春风”赋予了春风以人的行为,使其具有了“绿”的动作,是拟人手法。
其他选项均未使用拟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答案:A解析:A项中“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使用了三个并列的短语,构成排比。
其他选项中B使用了排比,但不是三个并列短语;C使用了并列,但不是排比;D使用了比喻,不是排比。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 这样做对吗?C. 这样做值得吗?D.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案:B解析:B项中的“这样做对吗?”是一个设问句,即提出问题,不期待回答。
其他选项均不是设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他的心像水一样柔软。
C. 他的心像火一样热情。
D. 他的心像风一样自由。
答案:ABCD解析:ABCD项均使用了比喻,将“心”分别比喻为“石头”、“水”、“火”和“风”,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舫、唯、鉴、嫠、蛟。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
(《诗经·卫风·氓》)(2),礼以行之。
(《论语》)(3)君子淡以亲,(《庄子·山木》)(4),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5)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6)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7),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杜牧《阿房宫赋》)(8)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⑴士贰其行⑵君子义以为质⑶小人甘以绝⑷君子生非异也⑸百步九折萦岩峦⑹浑欲不胜簪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⑻衡阳雁去无留意【解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
如:“贰”“甘”“生”“萦”“峦”“簪”“衡阳”“雁”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9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推迟婚期的原因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
2024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此项有两个错误。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只是一个传说,不能说我国最早的鼎就是它。
而且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鼎成为权力的象征、“鼎”字被赋予尊贵的内涵,是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的。
2.【答案】D【解析】“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作用的”不对。
材料一没有提及两种功能的相互作用;材料二第一段只提到青铜鼎的祭祀功能有助于使它成为权力的象征。
3.【答案】D【解析】材料一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青铜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拔山扛鼎的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
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突出的是富有。
革故鼎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这里的“鼎”是动词。
问鼎中原原指楚庄王不甘偏居一隅,来到周朝都城洛邑附近擅问九鼎,有觊觎天下之野心。
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
故只有D项“问鼎中原”符合要求。
4.【答案】①我国古代有在重大典礼铸鼎来记载盛况的传统,故我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一重大典礼上,赠送“世纪宝鼎”来记载其盛况。
②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的载体,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一点2分。
)【解析】答案第一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二段“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
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答案第二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五段“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
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
”(注意:答“青铜鼎是权力的象征”不能给分。
因为我国不是因为联合国的权力而向它赠送“世纪宝鼎”的,而且现代社会中各国与联合国并不是上下等级关系。
)5.【答案】①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借纹饰来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
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
在中国文学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
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
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
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
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
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
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文章:《流浪地球》节选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流浪地球”为背景,描绘了人类面临地球毁灭危机时,勇敢抗击外星入侵者的壮丽场景。
B. 文章通过刘启和韩子昂的对话,展现了主人公们在危机面前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担当。
C.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地球发动机”、“流浪者”等,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
D. 文章以未来科技为背景,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面对困境时的团结协作。
答案:A解析:选项A中,“抗击外星入侵者”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并未提及外星入侵者。
二、古代诗文阅读文章:《红楼梦》节选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B.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如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柔弱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象征着他对自由和真爱的追求。
D. 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府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奢华和腐朽。
答案:C解析:选项C中,“通灵宝玉”并非象征着对自由和真爱的追求,而是象征着贾宝玉与众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三、文学常识【小题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充满了神话色彩。
C.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众多英雄人物。
D.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讲述了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
答案:D解析:选项D中,“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斗争精神”表述不准确,虽然《水浒传》中有农民起义的元素,但并非其主要内容。
四、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1.大汉谈恋爱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于大汉和柔弱女子的传统理念进行颠覆,展现出了崭新的恋爱观。
大汉具备了思想、情感极其丰富的内心,有一种深厚的柔情蜜意,与传统印象中的大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手法,引导读者去思考对于男女关系的普世价值观,提倡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方式。
2.《岳阳楼记》的诠释《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岳阳楼的雄伟壮丽、历史沉淀以及人文风情。
文中语言优美,行文雄浑,透露出对于岳阳楼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
通过这篇文章的解读,读者能深入了解岳阳楼所具备的文化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作文话题:谈谈你对古诗词的理解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着文人们的情感、智慧和哲学思考。
我认为,古诗词是一种具有深刻意蕴的文字形式,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学遗产。
古诗词的优美语言和含蓄意境,常常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
每一首诗歌背后都蕴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有时是豪情壮志,有时是柔情似水,使人在阅读之余,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当代社会,尽管生活步入现代化,古诗词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读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自身的人文素养。
同时,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养料,引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起伏。
因此,我认为,古诗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启迪人心、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
我们应当珍视古诗词这一瑰宝,通过细细品读,感悟古人情怀,汲取智慧滋养,使之成为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为社会纹理注入更多温暖和力量。
三、综合题请根据《红楼梦》中所涉及的人物和情节,谈谈你对《红楼梦》的解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封建王朝衰落的历史写照。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和解析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答案和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A【解析】A项“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有误,原文是“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侧重的是说篇幅上,思想上还是有联系的。
2.【答案】C【解析】C项“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并不成立,作者引用“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说明正是中国哲学家把自己丰富的思想寄予在精炼简短语言中,读者才可能读出新意来。
3.【答案】D【解析】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但并不意味着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原文也无此表述,由后文“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也可看出D项表述的不妥。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饵:诱捕)5.B(排除②③⑥,②是徐文长的游历与创作,③是徐文长才思敏捷,⑥是徐文长因狂疾自残)6.C(“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有误,应是“和尚行为不轨,徐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公提起”)7.(1)如果要聘我为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并且)不规定时间,让我能自由进出。
(2)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两句诗描写了秋风微拂,树叶掉落、花瓣飞舞的景象。
作者融情于景,用“鸟惊”“花翔”的情感化描写,传达出作者因秋风吹动而内心惊动、思绪飘远的思乡之情。
9.作者身在异乡,在秋风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醉酒后听到吴人的歌声,心里产生错觉,误认为梦中回到了故乡。
此字化无形为有形,生动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0.(1) 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2)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1)【答案】D(3分)B (2分)A(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万众瞩目”有夸张意,而选项中的表意属于写实;题目还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A.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唯一力量。
B.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C. 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
D.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文明延续的要求?()(3分)A. 薪火相传、代代守护B.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C. 坚持文化自信D. 依赖外部力量3. 下列关于文化精神弘扬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要弘扬跨越时空的文化精神。
B. 要弘扬超越国界的文化精神。
C. 要弘扬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
D. 要弘扬失去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审美趣味,吸引了大量年轻读者。
然而,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等。
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质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4. 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4分)A. 创作方式单一B. 传播途径狭窄C. 内容质量参差不齐D. 抄袭现象严重A. 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了传统文学。
B. 网络文学只受年轻人欢迎。
C. 网络文学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电子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电子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B. 举世皆浊我独清(污浊)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D. 温故而知新(复习)答案:B(举世皆浊我独清中的“浊”应解释为“混浊不清”,而非“污浊”。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答案:C(C选项没有使用明显的修辞手法,而其他选项分别使用了设问、对偶和拟人。
)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和选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答案:《诗经·郑风·子衿》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答案:范仲淹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设置相应的填空题。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问题: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答案:文章中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2-4. 略(根据实际文章内容,设置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和答案。
)四、作文(30分)题目:《我眼中的传统文化》要求: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800字。
作文示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
在我的眼中,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点滴体现。
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家里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这些习俗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方式,更是对家庭团圆和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传统文化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标志。
山东作为中国的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是202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带您一起走进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篇一】记忆的味道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孟庙长松集》的作者是周奕,他是孔庙的抚育官。
B. “孟庙长松”是指在孟庙前长着的一棵参天古松。
C. 孟庙是孔庙的别称,孔庙是中国有名的古建筑。
D. “孟庙”植树活动目的是为了营造孔子教育思想的氛围。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四、迎“四百智及布袋人”的组织者周奕,担纲相和左相”可知,《孟庙长松集》的作者是孟庙的组织者,因此 A 项说法错误。
2.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介绍如何纪念孔子的生日。
B. 介绍了孟庙的文化内涵及其多样的纪念活动。
C. 讲述了孟庙的历史渊源。
D. 描述了太阿起义中孟庙的作用。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因此,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大力开展,孟庙文化的庞大内涵和多样的纪念活动将日益开花结果,映照在众多的国内外宾客眼中。
”可知,本文介绍了孟庙的文化内涵及其多样的纪念活动。
【篇二】古韵山东·豫章故事3.下列不属于岳阳楼传说的是( )A. 白娘子B. 牛郎织女C. 图兰朵D. 楚怀王【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岳阳楼千秋依翠,落笔是江南好山、好水、更好风光;但凡结局,都是涌泉中有金鱼,泉尚在,岳阳楼在身,它是张少府为了纪念江南神箔诗人记载下,画像悬于楼用手书‘冷湖钓雪’五个字。
”可知,岳阳楼传说中没有牛郎织女。
4.根据原文可知,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岳阳楼记》的文化内涵?( )A. 图兰朵的烟火中,自朱砂痣似火的楼中女郎横流的豪情B. 故事跨度近千年,间隔大概七百多年C. 叙述了士族崛起背后的精神力量D. 诗人结尾的自嘲和忧患,凸显了其立德之本【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那最出名、最经典的版本便是郭沫若为我们进行了改写,峡江水漫江门空,临江山引万重峰。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
一、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故选C。
2. 根据原文,“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故选D。
3. 根据原文,“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故选B。
二、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故选C。
2. 根据原文,“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故选A。
3. 根据原文,“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需要借助一些技巧。
”故选D。
三、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故选A。
2. 根据原文,“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故选B。
3. 根据原文,“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故选C。
总结: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和答题技巧。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语文成绩。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高考语文全部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潜移默化B. 畸形畸型C. 纷至沓来纷至踏来D. 殚精竭虑殚精竭力答案:D解析:选项A中,“潜移默化”应为“潜移默化”,字形错误;选项B中,“畸形”应为“畸型”,字形错误;选项C中,“纷至沓来”应为“纷至踏来”,字形错误;选项D中,“殚精竭虑”和“殚精竭力”字形、字音都正确。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分析。
D. 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答案:C解析:选项A中,“一直名列前茅”与“对他赞不绝口”搭配不当;选项B中,“发挥得非常出色”与“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搭配不当;选项C中,“非常复杂”与“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分析”搭配恰当;选项D中,“充满了激情”与“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搭配恰当。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诗中“冰心”一词,常被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质。
在古代,冰心不仅是高洁品质的象征,还寓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乙】冰心是水凝固而成的,它晶莹剔透,纯净无瑕。
冰心具有很高的熔点,这意味着它不易被外界因素所改变。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冰心视为纯洁的象征,认为只有拥有冰心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
【丙】然而,冰心并非天生就具有。
它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拥有冰心,就必须具备以下品质:正直、廉洁、勤奋、谦逊。
这些品质就像冰心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培养。
【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冰心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
其次,我们要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内心的宁静。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全国卷)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全国卷)语文1.B【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错误。
从原文第二至三段“促进‘银发族’再就业问题正式提上公共政策议程。
如此‘议程设置’,背后是‘慢变量’与‘快变量’的交织影响”“所谓‘慢变量’,主要指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与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来看,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B。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提出了中国正在快速走向老龄化的问题”错误。
从原文第一段“近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站向有意向的岗位投递简历,招聘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库招聘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借此实现‘双向奔赴’”来看,文章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为引,提出的是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结构”“‘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两种态度”错误。
从原文第二段“可以明确,当前,促进‘银发族’再就业问题正式提上公共政策议程。
如此‘议程设置’,背后是‘慢变量’与‘快变量’的交织影响”来看,本文分析了有关于老年人的再就业问题,并没有体现出“论证了在‘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两种态度”;且“慢变量”与“快变量”是“‘银发族’再就业问题正式提上公共政策议程”的背景,说不上“对比论证”。
D.“是为了论证有关部门应主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错误。
从原文倒数第二段“对于备受关注的老年人口就业权益保障,如劳动风险、社会保障等,也亟须给予关注”来看,作者只是强调了对“劳动风险、社会保障”应给予关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促进‘银发族’再就业是积极应对并解决由于深度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诸多问题的前提”错误。
从原文第六段“但却实现了‘社会时钟’概念上的‘延缓衰老’……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涵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第八段“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大趋势的当下,重视并开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开发利用该群体人力资源成为通选之一”来看,“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只是缓解社会压力的方法,而不是先决条件,选项表述于文无据。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含答案)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河北高考语文试卷常考的古代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2.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选文通常来源于哪一类文章?A. 报告文学B. 散文C. 小说D. 诗歌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的考试内容?A. 古诗文默写B. 现代文阅读理解C. 作文D. 数学计算4. 在河北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内容、结构、语言B. 字数、错别字、标点C. 题目、开头、结尾D. 段落、语法、用词5. 以下哪个选项是河北高考语文试卷的考试题型?A. 选择题B. 判断题C. 填空题D. 所有以上选项二、判断题1. 河北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考查通常包括作者、作品名称和文学流派。
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
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1.【答案】B【解析】强加因果。
材料一第三段有“尧、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记载的上古贤明君主,他们的英雄事迹皆有详细生动的记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
2.【答案】A【解析】返回器在二次再入大气层后实施二次气动减速。
3.【答案】B【解析】A项“中国古代神话的真实可信”曲解文意,中国古代神话也有其虚构性,只是“中国神话的虚构程度远低于两希文化”;“古代神话故事”范围扩大,原文为“诸如此类神话故事”;C项无中生有,“也是中国古代国家话语权不足的体现”原文无相关表述,原文强调“我们在把握话语体系一般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话语体系的独有个性”;D项“中国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不准确,材料二讲述的只是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
4.【参考答案】①客观真实。
文章不仅运用专业术语,还列举了相关的具体数据,如“高精度导航参数”“2024年6月25日13时20分许”“10.9km/s的速度”等,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②形象生动。
如材料二在介绍嫦娥六号返回器“半弹道跳跃式”的飞行状态时,用了“太空打水漂”这一比喻,让复杂的返回方式变得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体现出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
(每点2分,共4分)5.【参考答案】①学习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发掘中华历史典籍中具有普适价值的思想资源,如先哲经典作品、中国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等,造福世界。
②开拓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大力发展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掌握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展现中国力量。
③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只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才能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传播中国成功经验,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
(每点2分,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6.【答案】D【解析】A项无中生有;B项曲解文意,“他们在漫长的隐匿中,学会各种藏身之术”而非“本能反应”;C项曲解文意,“作为游戏的开启者,乌仲汗没有按规则去找那些隐藏者,而是在一半人都藏起来后,把空出的辽阔草原据为己有,建立了本巴国度”而非“遵循规则”。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南京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答案
2025届南京期初调研语文答案第一部分:理解与分析1. 选项解析:CA项提到的是两种2不同的解释,但题目并未提到大多数学者反对《论与正义》的观点B项:错误在于“三桓”并不是被尊称为“某子”的例子。
C项:正确理解了文章内容,指出孔丘被尊称为孔子是因为他成为鲁国的公卿,而非性别或道德学问。
D项:误解了文章内容,孔丘被尊称为孔子是因为他担任了鲁国的公卿,而非与杞国国君相同的理由。
2. 选项解析:AA项:正确理解了文章内容,闵子骞未做官,而《论语》中出现的“闵子”可能为误写。
B项:错误在于子夏等人创立其他学派与《论语》中称呼其表字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C项:正确理解了文献整理过程中向能发生的修改。
D项:错误在于孔门弟子简化称呼与诸子百家尊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 选项解析:CA项:秦伯(秦为伯爵)B项:晋侯(晋为侯爵)C项:楚公(楚为子爵,应称为“杳子”)。
D项:越子(越为子爵)4. 作用解析:引用文献增加了论证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历史背景和文化现象。
5.流变概括:西周:诸侯的贬称,尤其是蛮夷戎狄的诸侯春秋:华夏大国公卿普遍被尊称战国:成为对道德崇高者的尊称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Ⅱ6. 选项解析:BA项:误解了雪的象征意义,雪并未明确象征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B项:正确理解了拍卖过程的描述及其目的。
C项:正确理解了文章中蕴含的对比及其背后的情感D项:误解了主人公的行为动机,他并未明显反思自已这一代的精神特征。
7. 选项解析:DA项:正确理解了大何的形象B项:正确理解了大何行为的多重含义。
C项:正确理解了大何的价值观与逯冬现状之间的关系。
D项:错误在于大何并非出于对逯冬情感上的关心,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态度。
8.作用解析:电梯象征主人公的人生起伏,同时也是观察城市变化的视角,暗示了人物心境的变化。
9.标题解读:物理层面:画作上的痕迹。
情感层面:母亲留下的艺术遗产。
哲学层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一)文言文阅读10.断句原文:衢水高者出屋垝杀稼溺人行道共知既再检实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及解析一、(9分)1.A【解析】强加因果关系。
涉及原文两句话,前句讲最感动人的文艺的特点,后句讲伟大作者创作的特点,它们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2.D【解析】(本项有两个错误,一是“在实际生活方面不免把自己和邻人隔开”是沉浸于文艺的“失”而不是得,二是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3.C【解析】误解了原句意。
最后一段首句说“一般人常以为只有科学的训练才可以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一般人认为科学的训练是养成冷静的客观的头脑的唯一途径,并不是“只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
二、(36分)(一)(19分)4.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侯景乞求朝廷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朝廷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订立盟约。
侯景又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
傅歧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
于是派遣石城公用隆重盛大的礼节送他。
其他选项错在两个地方,一是“求遣召”是盟约后的另一件事,要断后。
二是“固执”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主语是傅歧,必须断在一起。
5.B【解析】年号可以任意改,只要皇帝想改就可以改,古代因发生天灾或有重大喜庆之事常改年号,称“改元”。
如汉武帝共用过11个年号,唐高宗14个,武则天13个。
6. C【解析】“最终说服了皇帝”错误。
“帝遂从之”是听从了朱异等人的议和主张。
7.(10分)【解析】(1)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傅歧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自首服罪了。
(大意对给2分;“狱”“械”“首服”译对各1分)(2)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
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国的奸计。
(大意对给1分;“当”“意”“通好”“政”译对各1分,“政”通假,在选修教材《〈陶庵梦忆〉序》学过。
)【参考译文】傅歧是建威将军傅琰的孙子,在梁做官,兼任尚书金部郎。
因母亲去世辞去官职,为母亲守丧极尽礼仪,服丧结束后因忧伤成疾被闲置了很久,(后来)才被授予县始新令的官职。
有个人在与他人斗殴中被打死,死者家属把状子告到郡府,郡守把他家的仇人收押在案,严刑拷打办法用尽,(但那人)始终不认罪。
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始新县(审理)。
傅歧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
依法处死(让他)为死者偿命,适逢冬至节到,傅歧就放他回家。
管理监狱的官吏坚决地制止说:“古代有这样做的,今天不能这么做。
”傅歧说:“如果他违背信约,我这个当县令的甘愿因此获罪。
”那人最终按期返回。
太守深为傅歧出众的胆识而惊叹,当即将傅歧审理这件案子的情况向上报告。
傅歧后来(任职期满)离开始新县,全县的人无论老少都来拜送他出境,号哭之声传到数十里之外。
(傅歧)来到京城,朝廷授予他廷尉正的职务,在宫廷中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多次升迁后担任安西中记室,像原先那样仍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
傅歧相貌举止优雅大方,涉猎广博善于应对。
大同年间梁国与魏国和亲,魏国的使者一年之中两次出使梁国,梁国常派遣傅歧接待应对魏国的使者。
太清元年,多次升迁后担任太仆,司农卿,舍人之职像原先那样不变。
傅歧在禁省十多年,掌管机要大事,地位仅次于朱异。
这年冬,贞阳侯萧明讨伐彭城,兵败,被囚禁在魏国。
太清三年,萧明派人回梁国,说魏国愿意与梁国互通友好(想以此让梁国将叛臣侯景交还魏国),朝廷下令让有司及近臣商议做出定论。
左卫朱异说:“(这样)边境将能够得以安静太平,对我们的事情是有利的。
”参与商议的人都认为他说得对。
傅歧却说:“魏国在刚刚得志之后,为什么要讲和?必定是设下离间之计,故意让贞阳侯派使者来与我们议和,这样就使侯景(对我们)产生怀疑,倘若用贞阳侯交换侯景,侯景就会心意不安,必定图谋生祸叛乱。
如果答应两国互通友好,正好中了魏国的奸计。
况且去年贞阳侯萧明兵败彭城,(梁国)在涡阳新近又战败撤退,现在我方接受对方的和约,更加显示我国的衰弱。
(因此)讲和不能答应。
”朱异等人坚持己见,皇帝就依从了他们。
等到派使者前去议和,侯景果然有了疑心,于是率军反叛,入侵梁国都城,请求朝廷诛杀朱异。
二月,侯景向朝廷上表,要求划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若能满足要求)就解除对京城的包围,回到原驻地。
朝廷下令同意,于是在城西(与侯景)订立盟约。
侯景又请求派人召宣城王出城相送。
傅歧坚持认为宣城王肩负着继承帝位的重大责任,不应该答应他。
于是派遣石城公用隆重盛大的礼节送他。
等到和侯景订完盟约,城中的文武大臣欢喜雀跃,希望就此解围。
只有傅歧对众人说:“贼率兵叛逆,难道有求和的道理吗?”等到侯景背叛盟约,没有人不感叹佩服傅歧的。
不久有诏书下达,因为傅歧勤勉辛劳,封为南丰县侯。
傅歧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后来侯景攻城)京城内城失守,傅歧带病突出包围,死在家里。
(二)(11分)8.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4分,各1分)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分)9.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1分)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2分)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2分)(三)(6分)10.(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凡有错、别、漏、倒字的均不得分。
注意通假字“要”和易错点“见此屋”“幽愁”。
三、文学类阅读(25分)11.(1)(5分)选E项给3分,选B项给2分,选A项给1分。
选CD不给分。
【解析】A“收到礼物后‘我’很高兴的心情鼓励了他”的原因分析没有依据,从上下文看,主要原因是他对打猎的浓厚兴趣,所以给1分。
C“不用猎枪只用手抓就可以捕捉到活的猎物”的说法不合乎常理。
D错,从文章结尾“我”和福田君的对话及文末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我”对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
(2)(6分)反映了山鸽被打死前幸福美满的生活。
(2分)与后文一只山鸽独自飞行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后文山鸽的悲惨不幸做了铺垫。
(2分)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性。
(2分)(3)(6分)他是一位对鸟类来说很可怕的猎人。
(2分)嗜杀成性,喜好打猎鸟类,心狠无情,猎技极高。
(2分)在攻击掠夺方面能力极强。
(1分)对朋友热情豪爽。
(1分)(4)(8分)“我”的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作者善良的心性。
自已在享受着美味的时候,还想到鸽子所受的伤害和悲惨生活,这是一种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忏悔,也是悲悯情怀的体现。
但这种善良和悲悯是有局限的,仅仅局限在自己亲眼所见到的鸽子身上,未能推广到所有动物乃至生命上,这种善良和慈悲尚不普遍尚不够博大。
四、实用类阅读(25分)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
【解析】A,他与薛定谔只是共同研究的关系,文中没有说是师生关系,也没有说明他是在他们两个的指导获得博士学位的。
C项错在前后颠倒,被称为核武器研制“台柱”是在调进北京第九研究所之后。
E项“其思想、其贡献一目了然”的说法正确,但有点夸大。
给1分。
(2)①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
②在北京第九研究所,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理论研究,倡导“粗估”法则,使原子弹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③掌握了原子弹爆炸过程的基本规律后,迅速组织力量向突破氢弹理论转移。
所研究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每点2分。
共6分。
意思对即可)(3)①在内容上,突出了彭桓武在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对彭桓武作了恰切评价和高度赞美。
②在结构上,周的话是对彭桓武一生的为人与事业的概括,使全文内容有了总括。
③在表达上,属于侧面描写。
引用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话,显得很权威,能增加文容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
(每点2分。
共6分。
意思对即可)(4)①强烈的爱国精神。
他在国外已大有成就时,仍然回到祖国,并且认为回国不需要理由。
②勤奋的工作精神。
他90岁还在做学术报告,80岁时却检讨自己“不够勤奋”。
③可贵的创新精神。
他毕业“毕生不懈地求索创新”。
④淡泊名利、关爱他人的精神。
有了成就,他不肯独享奖励;有了钱财,他认为于己无用,于是赠送他人。
(每点2分。
共8分。
意思对即可)五、(20分)13. C【解析】与三个成语相关的句子的聚焦点依次是“不同角度”“各位领导”“无拘无束”。
14. B【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组成”。
C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颠倒。
D结构混乱,中途易主,前一句是半句话。
15.D【解析】根据文段内容,太和殿整群建筑的内涵是礼乐同在,“庄严肃穆”是封建等级的产物,“平和与宁静”是皇恩浩荡的表现。
语段的中心与“彰显皇帝统治下的这个伟大帝国的气概”距离较远。
因此选D。
16.示例:①对事件A的看法而产生的信念B ②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③用一个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信念(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两句得3分,三句全对得5分。
如果三句都不准确,最多得3分。
)17.整体以飞龙形象呈现了草书“文”字,龙尾由长城构成。
(三个要素各1分)“文”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中;长城的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寓意各1分)六、(60分)18.【解析】命意: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思考现实生活。
材料讲了两方面内容,一是顾老师谈辞职原因——“想享受心灵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感”。
二是她的朋友谈她曾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前者是“为我”的选择,是自我利益的考量,后者是曾经的理想情怀。
所以中心应是表达“利益考量”与“理想情怀”的辩证关系。
评分建议:均分47。
评51分以上的前提是表达“利益考量”与“理想情怀”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