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8秋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同步学案

合集下载

【地理优质课件】4_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地理优质课件】4_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数量大并能 在较短时间内汇聚的水;有坡度较大的沟谷。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乱砍乱伐、毁林开荒
1、洪水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地面坡度 自然原因 流域的汇水速度 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河谷顺直程度 河道的排水速度 河谷通畅程度 纵向坡度
自然灾害类型图片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 气旋。
这种气旋在太平洋西岸称之为
台风,在美洲和南亚又称为飓风。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呢?
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华北 江淮 江南 东南沿海 夏秋季节 东北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洪水的形成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 对人类造成损害 三、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2、非工程措施
两者兼顾、标本兼治
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从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程度高(夏秋季节); 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围 湖造田),造成河道、湖泊淤积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
大面积降温现象
寒潮灾害造成 的牲畜大量死
寒潮灾害造成的香蕉大面积 死亡
寒潮主
要影响 我国哪 些省区? 主要发
冬春季节 除西藏、 云南、台 湾和海南 省外,其 余省区市 均受寒潮 影响。
生在什
么季节?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四章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长江荆江河段九曲回肠
1、洪水的形成原因
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 人为原因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 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

高一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抄写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

作为一名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知识点的抄写和总结。

本文将根据高一地理第四章的知识点,结合合适的格式和排版,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抄写资料,方便你日后复习查阅。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地理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人地关系”,即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受限于自然环境的条件和影响,同时人类也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第二节生产活动与地域差异地球的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这种差异导致了各地的生产活动也具有差异性。

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等主要形式。

在不同地域,人们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自身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式。

第三节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出生和死亡的人数之差。

人口变动对地区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两个方面。

人口过剩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人口不足则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市场需求减少等问题。

第四节农业与区位选择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形式之一,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运输等因素。

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导致了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差异。

第五节工业与区位选择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的区位选择也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资源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等。

不同类型的工业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倾向,如重工业更倾向于选择地理位置离资源丰富的地区。

第六节交通与区域联系交通对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方式主要有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

交通网络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间的物质和信息流动,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七节城市与城市问题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课件鲁教版必修1

2018秋高中地理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课件鲁教版必修1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 可对农作物 源、野生动物资源等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 虫害、森林火灾等 进行估产 有助于防 灾、减灾
灾害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 环境监测 生态、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植被变 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工程建设及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 规划 其他 网、城市规划等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 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①判断水体污染 生产总值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
(2)遥感技术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 (3)遥感影像上的地物的颜色不是地物的真正颜色。( )
(4)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点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 为不规则的面状或星状。( )
【提示】
(1)×
遥感是建立在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电磁波特性基础之上
的,并且是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进行记录的,而望远镜并不具有这些特 征。 (2)× 遥感技术作为地理学研究的现代化手段之一,不仅能提供局部地区 的信息,而且能获得全球的信息。 (3)√ 在遥感影像图上,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 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这 种彩色称为假彩色。 (4)× 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湖泊、城市为面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 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课件鲁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后检测能力提升课件鲁教版必修1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解析:选 D。无人区的火山喷发,不会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因 此不是自然灾害;春节期间的火灾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属于 自然变异引起的,是灾害,但不是自然灾害。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灾害
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造成的损失大。据此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8.读我国暴雨日数和暴雨洪水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1) 我 国 暴 雨 和 特 大 暴 雨 主 要 分 布 在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什么?
①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②秘鲁遭强降雨侵袭,截至当地时间 2017 年 3 月 18 日,已造
成 72 人丧生
③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7 年 1 月 27 日至 2 月 12 日春节长
假期间,全国共发生火灾 13 796 起
④2016 年 4 月 13 日缅甸发生 7.2 级地震,造成较大的财产损

A.①②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 4~5 题。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4.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现此旱彼涝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顺序
D.用水季节变化
5.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
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
C.疏散重灾区人口
D.兴修水利工程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 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 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 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秋天下棋在全国也是一个好棋手。

让邱下棋,教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位很专注,但邱下棋是为了倾听;虽然有人听了,但他认为有只天鹅来了,他想帮助弓箭射击。

尽管我们都从中吸取了教训,但如果这足够的话。

为什么是它的智慧?他说:不一定。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人地关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单元4资源与环境4-4自然灾害与人类——以山东教育版《洪水》为例(1)(无回答)强制性1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球是全国最好的球员。

让伊秋教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位致力于学习,只听一丘的教学;另一名男子虽然也在听义秋的指示,但他以为来了一只雁,想拉一把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一起学下棋,但后者不如前者好。

是不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好?1/7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类名组评估【学习目标】C级标准:了解洪水灾害的原因和危害。

b级标准:根据资料,分析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前学习]一、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的概念:发生在地球上并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事件。

2.对下列自然灾害进行分类:暴雨、干旱、赤潮、风暴潮、海啸、海浪、地震、火山、泥石流、病害、虫害、洪涝、沙尘暴、滑坡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二、认识洪水与洪灾1.洪水:河流泛滥现象的总称。

洪灾:洪水或者河岸、湖岸,对人类和带来损害而形成。

洪灾一定是由洪水形成的,但发生洪水不一定就形成洪灾。

只有当洪水给人类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

2.洪水会带来什么危害?直接损失:造成、的损失,以及的伤亡,引起瘟疫和战争的爆发。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掌握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3.能够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的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知识点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学生用书P82]【思考】1.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有没有环境问题?提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小,对环境的影响弱,但也存在环境问题,主要由洪涝、干旱等自然原因引起。

有时集体采猎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2.下面是中国古籍中载有的部分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它们分别反映了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①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礼记·王制》)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③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④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管子·地员》)提示:①——地理环境决定论;②——人定胜天思想;③——天人相关论思想;④——因地制宜思想。

[图表导读]读教材P94图4-11 原始狩猎示意,思考下列问题。

(1)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取食对象是什么?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2)采猎文明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此时期人地关系是怎样的?提示:(1)植物、动物。

群体采集和狩猎。

(2)物种灭绝,但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3)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很肤浅。

材料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从人类社会早期、农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个发展时期,各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特点、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都不同。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全世界仅0.1亿人,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必修12018102025

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必修12018102025
5.3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运输与配送设计 冷链运输车辆是冷链物流系统的主要生产设备, 车辆配置的是否合理, 对于提高运输效 率,保持生鲜食品的鲜度, 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输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 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效益。 为了达到运输高效率, 实现高收益, 首先所承运货物 的品种,规格,数量,批量以及运行线路等级,运距等情况伤作科学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 上确定出各种车辆的数量以及装卸辅助工作的需要量。 冷藏车辆的选择是冷链运输首先遇 到的问题。 市场上冷藏车辆种类繁多, 选择什么形式的车辆最适合本企业的运作模式, 是购 置车辆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公路冷藏运输 车辆按形式分可以分为冷藏集装箱形, 冷藏箱式 车,冷藏连杆箱式车等。按制冷机的安装及形式分可为单机制冷式,双温控箱式等等。车辆 配置的原则: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1)做到“三低一高”(车辆油耗低,车辆保管费用低,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及利润 高),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总费用必须是运输费用甽库存保管费用。 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5.4 顺丰速运冷链物流技术应用 冷链物流是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涉及到食品安全、 具有
较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由于冷藏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因时间与温度、 湿度因素而 引起的品质降低具有累积关系, 对不同产品品种和不同品质均要求有相应的产品控制与储存 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 明确肉类、冷饮、蔬菜等各大类具体产品的温度和湿度指标及储存期 限。此外,在管理上也应制定统一的作业标准,如:装卸速度、作业流程、检验验货制度以 及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各环节低温对接要求。这样一来,可以形成一个企业标准,还有 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形成一个行业标准。 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3 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3 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3 鲁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3 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案3 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一、教材分析《自然灾害与人类》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洪灾为例掌握洪水与洪灾的联系,洪水形成的原因。

并且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其他相关的灾害。

本节内容是选修自然灾害与保护的基础,内容也比较简单一些.学生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会分析诱发洪水灾害的种种因素.2.能力目标:(1) 以长江和黄河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准确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

(2)让学生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校的高一属于分层次教学,学生基础有差异。

对于A层次学生来说老师多引导学生,深挖学生的思维.对于其他层次一方面要有一定量的提示和补充,另外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地理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018年秋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2018年秋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

读图,回答1~3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3.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大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答案 1.A 2.B 3.D下表是西藏各站点0.8米深度年代平均地温距平(℃)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4.①就年平均地温而言,呈逐年升高趋势②20世纪70年代西藏地区地壳活动弱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5.根据西藏地区年代平均地温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趋势②阿尔卑斯山多年冻土最大深度呈明显增加趋势③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面积不断萎缩④青藏铁路沿线永久冻土活动层厚度加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4.C 5.B意大利威尼斯素以“水城”之美誉闻名于世。

从抵御外敌入侵、建立海上强国到吸引八方游客,水在威尼斯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水而繁荣的威尼斯,如今却面临着被水淹没的威胁。

有专家甚至断言,80年后威尼斯就将从地图上消失,这颗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从此将永远成为历史。

据此回答6~7题。

6.威尼斯现在每年都要遭受100多次规模不等的洪水袭击,洪灾发生的频率是一百年前的6倍。

有关洪灾喜欢光顾威尼斯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B.过度抽取地下水C.威尼斯所在的潟湖湖底淤泥不断堆积D.非洲板块向北迅速移动,并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导致了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7.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禁止使用氟氯烃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答案 6.D 7.C水是一种资源,甚至是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2 鲁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预习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同特征;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二、预习内容一、认识自然资源: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属于自然资源的有源。

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__________从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_________、土地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气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3、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4、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源的可持续利用【思考】阅读P85—86,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1、可持续发展【拓展】(1)概念:。

(2)内涵:(3)原则:【拓展思考1】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违背什么原则?【拓展思考2】人类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匮乏违背什么原则?【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⑴⑵⑶⑷【活动】结合P86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课堂练习】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B.土地——平原——耕地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

教育学习文章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学案(附答

教育学习文章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学案(附答

教育学习文章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学案(附答专业学习第4单元高一地理:资源与人地关系的视角环境学案(附答案)课程标准:以某一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指导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则,分析自然资源形成和分布的特点。

3、情感目标: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二、指导和学习过程(一)情景设置阅读课本p153图4-1-1的5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文本学习模型专业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了解自然资源和什么是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讨论进口问题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前两个,后一个。

自然资源可分为哪两大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请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文本学习模型。

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进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要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连续进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连续进展的差不多内涵
可连续进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进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益的观念
为了大伙儿更好的学习。

小编为大伙儿整理了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第四节和谐人地关系的要紧途径
操纵人口规模
转变进展模式
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
和谐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为了大伙儿更好的学习。

小编为大伙儿整理了高考地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1.掌握自然灾害的分类、特征及危害。

(重点)2.以我国的洪涝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重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 认识洪水和洪灾及洪灾的形 成原因阅读教材P 86~P 88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灾害(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常见灾种⎩⎪⎨⎪⎧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2.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3.洪灾(1)概念: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2)危害⎩⎨⎧直接损失:造成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损失间接损失⎩⎪⎨⎪⎧ 造成水电、交通、能源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的紊乱等4.洪灾的形成原因 (1)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2)洪水的成因①自然原因⎩⎪⎨⎪⎧气象因素:强降水、冰雪快速融化和冰凌阻塞河道地质因素: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其他因素: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河道排水速度②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可导致堤坝溃决正误判断:(1)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自然灾害。

( ) (2)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气象灾害。

( ) (3)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震和台风最为常见。

( ) (4)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 )【提示】 (1)× 交通事故是人类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是自然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

(2)× 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地质地貌灾害。

(3)×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4)×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

教材整理2 洪灾的防治措施阅读教材P 89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灾的损失。

2.主要措施(1)工程措施⎩⎪⎨⎪⎧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调洪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浸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乱砍滥伐行为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抗洪抢险指挥系统加大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正误判断:(1)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 ) (2)围湖造田,抵制洪水,是防御洪水灾害的工程措施。

( )(3)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是防洪减灾的措施。

( ) 【提示】 (1)× 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

(2)× 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

(3)√ 该措施是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害也。

虫,一害也。

此谓五害。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管子·度地篇》【思考交流】1.文中的“水”指什么灾害?这种灾害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水”指洪涝灾害,洪灾的形成与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

2.洪水形成时是否一定有强降水发生?【提示】不一定。

造成洪水的原因除了和区域内强降雨有关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以及流域内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都可能形成洪水。

3.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与流域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等。

4.如何评价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洪水的影响?【提示】自然因素是洪水形成的主导因素,而人为因素起到了诱发和加剧的作用。

[归纳总结]1.洪水的发生机制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下表分析:2.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长江流域的水源补给、河道状况及流域内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洪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具体分析如下:1.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 称为暴雨,100~200 mm 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 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

【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

(答对3点即可)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阻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思考交流】1.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

试问,“疏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提示】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

2.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式。

【提示】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防治模式:上游修建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路。

[归纳总结]1.洪灾的防治措施2.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有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推广耐涝作物等。

【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固双基]对点训练1 认识洪水和洪灾及洪灾的形成原因洪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率低,流域汇水速度快B.河谷顺直、通畅、纵向坡度小的河道排水速度快C.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也会造成洪灾D.洪水发生区的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致灾的可能性和损失就越大3.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①兴修水库②围湖造田③流域内植被遭破坏④上游山区陡坡开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C 2.D 3.B[第1题,洪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才能形成洪灾。

洪灾损失既有物质、人员方面的直接损失,也有间接损失,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造成损失。

第2题,土壤含水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慢,河谷的纵向坡度越小,河道的排水速度越慢;洪水若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

第3题,流域内植被破坏,陡坡垦荒都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节洪水能力减弱;水库能削弱洪峰。

] 对点训练2 洪灾的防治措施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

据此回答4~5题。

4.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5.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②围湖造田,抵制洪水③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④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C 5.B[第4题,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

第5题,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①②不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