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节《体味文化》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一课, 体味文化,1.1.1

文化生活第一课, 体味文化,1.1.1

• 2.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 ①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 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③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 ④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 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 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 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 土气息。这说明 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 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 境 •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 •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 同的文化环境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3、文化力量的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 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 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 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4.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 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 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 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 两者互不影响 •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 5..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 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
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形式系统,既 包含隐性形式,又包含显性形式,并具有 为整个群体或在一定时期为某个特定部分 所共享的倾向。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和凯利
12
马克思、恩格斯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 理解和运用文化概念。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 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 精神财富的总和。
——当代西方学者罗威(wrence Lowell)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 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
9
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盲运动,提 倡“学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识字、学知识。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 上旁若无人地抽烟,人们说他“没文 化”,是指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
38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海 尔 文 化: 一 年 孵 化 一 千 亿 元
39
1、表层文化——海尔标志、中心大楼、广告、样品展
室、园区绿化、商标……
2、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
3、中层海尔文化——产品、服务
4、深层海尔文化——OEC管理模式、定额淘汰、竞争
上岗的组织平台、自主管理班组……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是“科 学巨匠”。
31
阅读以下材料: 1〉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 “扫黄””打非”斗争,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 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
的关系看)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精品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 体味文化精品PPT课件

(二)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 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注意: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作用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阻碍作用
三、能力提升,迁移运用。 (一)单选题。
文化是一种_____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 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_____的成长历 程中,而且表现在_____的历史中。
材料二:海尔是中国的骄傲,是企业界学习的典范。海尔集团成功 的秘诀,则在于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如今,海尔 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
毛泽东思想正确回答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夺取中 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 导,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长远的指导作用。
2.文化的内涵(重点、难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 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的文化素 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 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
山。据此回答:
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
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A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那达慕大会中的蒙古族文化
壁画中的埃及文化
电影中的印度文化
建筑中的希腊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纸币里的阿拉伯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故宫(中)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泰姬陵(印度)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讨论一 我们所参加的、所接触的文化现
象有什么特点呢?能否举例说明?
归纳: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A.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解析: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 明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 答案A
• 2.甲骨文象形字“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就像一 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鱼”像一尾有鱼 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01:2904:01:2904:01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4:01:2904:01:29August 25, 2021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讲稿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讲稿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导课探究:1.你经常欣赏哪些文化艺术节目?2.你会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化艺术活动?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

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第一部分:知识点一—文化现象多媒体展示: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时间上:无处不在(图片展示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人楔形文字、龙图腾、摩岩石刻中国印、奥运标志)(2)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图片展示音乐、舞蹈、小品、影视)(3)空间上:无处不有(图片展示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4)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一、感受文化现象1.时间:文化无时不在2.空间:文化不处不有3.地域:文化各具特色4.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动态)。

知识点巩固练习: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

这说明(D)A. 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境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第二部分:知识点二—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展示:文化是什么钱钟书语录: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时候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引导思考:从身边的活动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2.3.5.6.7)(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购买蔬菜水果(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8)某国议员竞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二、文化是什么(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

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

中国女排精神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P04
情景导入
情景分析
情景回归
情景提升
【情景分析】二、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
(2)从文化作用的表现看,文化的力量 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国 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P04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
„„„„„„„„„„„„„ P04
体味文化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P04
情景导入
情景分析
情景回归
情景提升
【情景导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文化的盛宴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P04
情景导入
情景分析
情景回归
情景提升
【情景分析】一、什么是文化
2、文化的特点 (4)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学习提示
文化虽然是精神现象,但要通过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才 能得以表现和传承,如台湾作家龙应台在《文化是什么》中 写道:文化是什么? 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 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 折断,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 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 讨论:课本P7两则漫画中,谁更有“文化”? 还是霸道地推人?
首先语言不许用了,音乐不许演奏,服饰不许穿戴,民俗礼 节统统禁止,寺庙、塔也毁掉,连所有的瓦片也都敲碎,最 后党项族找不到可以使之凝聚到一起的文化了,这个民族也 从此消失了。

文化生活1.1同步课件体味文化 (新人教必修3)

文化生活1.1同步课件体味文化 (新人教必修3)

*文化是什么
掌握文化含义,应注意以下三点 (1)人类特有 人类实践的产物
(2)文化素养是在参与文化活动的实 践中培养出来的 P7 漫画 (3)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练习2:
• • • • • •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3 4 5 6 7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 9)乡镇企业 10)军队
• 思考讨论材料3和4说说文化会给社
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 参考结论:
•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和社 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 反动的、腐朽的、没落的文化则对个 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 用.
辨别以下观点:
• 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 2)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 的影响 • 3)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 4)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和社 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框 体味文化
讨论:
• 1、从地点上看,这几幅图片有 何特点? • 2、从时间上看,这几幅图片有 何特点?
云南沧源新时期时代太阳神巫祝岩画,画中 间手持弓箭的是太阳神,旁边头戴长羽冠饰、 手举弓箭的当为对着太阳祭祀舞蹈的巫祝。
课 室 文 化
芭蕾舞
杂技 合唱
变脸
巡逻兵飞行表演队
雅尔音乐会
个人成长的 催化剂
• 3〉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 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 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 主义,从此以后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 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 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她必将成 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 精神力量.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ppt课件
——当代西方学者罗威(wrence Lowell)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 化的说法有三百种之多。
9
20世纪50年代开展扫盲运动,提 倡“学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 识字、学知识。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 上旁若无人地抽烟,人们说他“没文 化”,是指缺乏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
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重要 标识,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 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
22
23
2、特征
(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看)
(2)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社会实践中 逐步培养出来的(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来看)
(3)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从文化与物质
“狭义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例如自然科学、技 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 识。
13
文化是什么
物质财富
大文化
(文明)
精神财富
中文化
语言 科学 哲学 艺术 宗教 道德 风俗习惯 思维方式
小文化
价值观念 14ຫໍສະໝຸດ ◎ 我们当前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是指以马列、毛思、邓理、“三个代 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四有”公民 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 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16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 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 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特征
(1)现实性 (2)总体性
(3)阶级性 (4)相对独立性(5)依赖性
17

高中《文化生活》第一课1.1体味文化

高中《文化生活》第一课1.1体味文化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过关练习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 是 ( )
A.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 会才有文化。 C.文化是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的现象 D.文化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
不定项选择题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 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科学、文学、艺术 D.商品交换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 然界中 C.文化是指各种精神产品的总称 D.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 技术、语言和文字等意识形态部分
中 国 杂 技
“老虎,野兽名,毛黄褐色,有条纹,性凶猛,能吃人 和兽类”;“虎,皮毛可以制成毯子和椅垫,肉可以吃, 骨、血、内脏都可以入药。”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 知识不等于文化 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 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夸美纽斯
“远看象个逃难的,近看象个要饭的,再看是个 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是美术学院的。”
科学发展观 目标: 培育“四有”公民,发展“三个” 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基本特征: 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探究共享
文化”与“文明”相同吗?
文化与文明
区别: •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 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 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 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2)狭义的“文化”

文化生活第一课(2个课时)

文化生活第一课(2个课时)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发展:文化无时不在 2、范围: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3、比较:文化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②国 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③社会主文化建设可以 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 节、市场监管
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为首“巴统”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 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 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 为基础
3、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 坛”于2004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 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 是因为
经 济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文化生活 体味文化

文化生活 体味文化

• 五、文化的力量(文化总的影响) 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 层· 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 赵本山说:“老爹活着的时候嫌我生活不够节 俭。” 莫言说:“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 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俭、节约、好 学、上进。” 姚明坦言,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他 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说一说: 你的家风家规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影响?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⑧参加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③⑤⑧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⑧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 一、文化形式(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 讨论: • 1、说一说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文化活动? • 2、你觉得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
•要求:前后四人为一组,一人 记录总结并发言,时间2分钟
• 文化现象的特点:
•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时间 上),时时有文化 •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 上),处处有文化
)
A、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四、文化的表现形式
• 四、文化的表现形式 • 静态: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 学、艺术等。 • 动态:文化生产、传播、学 习、积累的过程
不同区域的文化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
说一说以下区域文化的特色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甲骨文
竹简
纸书
电子书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 质载体。
1、历史上的文化离不开书籍、遗址、文物等载体。
2、舞台艺术离不开道具 3、人的文化活动也离不开人的行为 (看课本P7之漫画)
四、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形式十分丰富: 思想、
阅读课本P8
五、文化的力量(作用)
思考 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奥运会给我们留 下了很多遗产,请同学们说说奥运会精神给你 和我们的国家会带来哪些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地方的文化现象
图腾牛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校 园 文 化
企 业 文 化
社 区 文 化
教 室 文网 化络
文 化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阅读课本P6
文化是什么???
阅读课本P6
时政知识思考
• 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公开提出要“坚决抵制社会文 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 中央最高层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 连发六问谈“反三俗”。蔡武在批评中国文艺创 作存在“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的同时,也 指出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到“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战 略地位和作用”。
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反对社 会文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本课重点知识总结
• 1、什么是文化 • 2、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 3、个人的文化素养是怎样形成的? • 4、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 • 5、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三体味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体味文化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 果的总和
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 育的程度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 的自然
2.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④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一、体味文化。 (一)欣赏下面几组图片,体味文化内涵、 感悟文化“万花筒”具体表现)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始鲁Leabharlann 图文腾化
现 代 文 化








企 业 文 化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凯旋门(法国)
比萨斜塔(意)
政治现象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⑦
C 、②④⑤⑦
D 、①②④⑥⑦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组 成部分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3.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乡 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生 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 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 气息。这说明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_2012020701095031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_2012020701095031
课题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执笔人
刘红
编写日期
2.7
执行人
刘红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
重点
难点
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内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教法
教具
探究法
课件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三、考点疏理
(一)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3.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

高二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我们所讲的“文化”
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 的“文化”,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 化”.
小辞典: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指导思想: 马列、毛、邓和“三个代表思想” 目标:培育“四有”公民,发展“三个” 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基本特征: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 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文化的转化性: 注意: 文化的两重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解题关键:一是审题,题有两问,应该两答; 二是第二问的关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有两个方 作业: 面,国家和公民各司其职。
简答: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 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 在后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 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 养起来的。 (2)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 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 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 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 养以发展自己。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1)人类特有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文化
个人通过实践培养文化素养
(2)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考考你: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 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 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金牌镶白玉,银牌镶 青白玉,铜牌镶青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 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 种现象 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 、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 界中 C 、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 、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 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 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 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 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两者 互不影响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 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滕海波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 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 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 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 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
文化是什么?
一、文化的现象:
1、文化现象源远流 长,无时不在。
一、文化的现象:
一、文化的现象:
2、文化现象丰富多 彩,无处不在。
一、文化的现象:
3、区域不同,文化 各具特色。
转化
个人 国家
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 历史的发展。
希特勒的“人种净化”鼓吹日耳曼民族、消 灭犹太人;“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后 退; “邓小平理论”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社 会进步。 先进的、健康
促进
阻碍
文化
双重性 落后的、腐朽
无时不在
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 各具特色
体味 文化
含义
文化内涵
特点 转化性 双重性
文化与社会 文化与人 文化与载体
文化力量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张家寨、九寨沟 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 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 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 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乡镇企业 (10)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1)(2)(3)(4)(5) B、(6)(7)(8)(9)(10) C、(3)(4)(5)(6)(7) D、(3)(5)(7)(9)(10)
20世纪20年代,一对 牧师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 的乡间山洞里,发现了两 个野外生长的小女孩,她 们的外表是人形,却具有 狼的习性,不能直立行走, 昼伏夜出,用舌头舔食食 物,且咧嘴示警。
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 (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 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 文化是与生俱来的吗? 出来的。
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有 (3)人类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没有文化?你借助什么了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解汉唐文化?
文化与社会
人类社会特有的。人 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人
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 文化活动、接受文化 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 出来的
文化与载体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 活动,精神产品离不 开物质载体
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各具特色
文化 现象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二、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点: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 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 体气质。 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 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 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 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 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 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 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三、文化的力量:
பைடு நூலகம்
1、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 形式
静态
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
动态
文化活动即生产、 传播、积累的过程
2、文化的力量:
十月革命的一声 炮响,为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革 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直至引 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 中国。
马克思主义发挥了什么作用? 文化 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
1、文化的含义: (1)从本质上看: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动态 静态 (2)从范围上看: 文化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2、文化的特点:
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 活动是文化吗?
西双版纳野象谷大象 表演是文化吗?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