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流派介绍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流派介绍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流派介绍
摘要:
一、太极拳的起源与历史
二、太极拳的五大流派
1.陈氏太极拳
2.杨氏太极拳
3.武氏太极拳
4.吴氏太极拳
5.孙氏太极拳
三、各流派的特点与区别
四、太极拳在现代的发展与影响
正文:
太极拳,源于中国,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内家拳术。

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注重调息、调身、调心,其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特点使得太极拳广受欢迎,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武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是一家致力于弘扬太极拳文化的博物馆,馆内详细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与历史、五大流派以及各流派的特点与区别。

太极拳的五大流派分别为: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和孙氏太极拳。

这五大流派各具特色,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以缠丝劲和柔中寓刚为特点;杨氏太极拳则以舒展大方、轻柔流畅为特点,动作简单易学;武氏太极拳以紧凑、严密、速度快为特点;吴氏太
极拳以柔化、技击、养生为特点;孙氏太极拳则以开合、吞吐、折叠为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太极拳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武术,起源于明朝。

其源流渊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太极拳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推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与文化两个方面,对太极拳进行探究。

一、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具体起源时间有诸多不同说法。

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明代武术家陈王庭的大师父张三丰所创,其它说法则认为太极拳源于五祖拳和八卦掌等武术。

无论是哪种说法,太极拳的起源都与道家文化密切相关。

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是李文正的化名,他是道教方士,以修道为主要目的,此外,他还致力于研究武术,并将自己的修道理念融入了武术的实践中,将武术和养生相结合。

太极拳的创立,源于张三丰长期从事武术研究,将道家学说与实际的武术技巧相结合而成。

他提倡以柔制刚,以意领气,走“虚静思动”的道路,以此实现养生强身的目的。

这些思想理念被人们广泛认可并传承下来,因此太极拳逐渐成为了一种富有温和、文化内涵的武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演变,太极拳不仅传播到世界各地,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推崇和热爱,并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复杂而深刻的,不仅涵盖了武术技巧的方方面面,还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面将就其文化内涵进行一一讲解。

1. 智慧与哲学太极拳的武术技巧中,蕴含了大量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其中,以“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心领气”等为代表的思想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提倡以智慧和谋略来达成目的。

太极拳通过武术的实践和训练,追求以最少的力量达到最高的效果,倡导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

同时,太极拳也表达了深深的东方哲学思想,强调了阴阳平衡的原则,追求身体、心灵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2. 艺术和美感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形式,其动作刚柔相济,意境优美,婉转、悠长、自然流畅,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太极拳强调姿势的整洁美观、动作的精准协调,以及呼吸的配合和声音的控制,将武术与音乐、美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文化艺术含义的武术形式。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介绍武氏太极拳在清朝咸丰年间兴起,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是之创始人至今大概已有130年的历史。

武禹襄,名河清,自幼酷爱武术,曾习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赵堡太极拳,备悉理法,并于同期得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

他通过对拳谱的研究和本身练拳体验,创编而成武式太极拳。

之后他更精研拳理,勤于实践,写出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理论著作,其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畬,从1853年便跟着吴先生学拳,秉承武先生的毕生教学,又进一步的完善了武先生的太极拳理论。

之后又将其授予给郝为真。

从此,武、李一派太极拳便由郝家承袭相传。

由于郝家继承、发展和传授这一派拳艺的时间相当长,因此数十年来此拳又称为“郝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

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

约1850年同乡杨露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

1852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赵堡太极拳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陈青萍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

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会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

此式既不同于陈式架和赵堡架,虽然能找到很多赵堡架的影子,但是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武氏研究太极拳,创试验之法,每招致乡勇以自验其技,并反复笔录修订,故拳式中式势可用,无一空架。

武氏一身虽然研究太极拳术最为精深,但终以教读自任,故此拳传人甚少,只传其甥李经纶字亦畲技艺最精。

武氏论著较多,先著后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武氏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而写成,所以已故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称武氏著作为“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吴式太极拳的由来及特点

吴式太极拳的由来及特点

吴式太极拳的由来及特点
据传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创始人陈王庭。

传到陈长兴后,由陈长兴传授给杨露禅。

杨露禅到北京授拳,太极拳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太极拳逐步形成许多风格不同的流派,著名的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诸家。

吴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化为主,能做到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极柔软而后极坚刚。

所谓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中心,进则落空,退即失势,故柔软不是软弱无力。

所谓极坚刚,一方面是受者的感觉,总觉对方力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另一方面是吴式太极拳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如皮球,如水浪,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

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少刺激人,不把人家当扶手,也不给对方作扶手,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使对方败于不知不觉之中。

太极拳一般都是先化后打,这是共同的特点。

但有的太极流派,多主即化即打,显示出十分刚猛的威力。

而吴氏太极拳平时多主化而不打,以化为主,所谓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

但并非吴式太极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武式太极拳的概述

武式太极拳的概述

武式太极拳的概述武派太极拳,亦名武式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在上世纪60年代编写太极拳著作的时候,根据当时的习惯叫的。

在此之前,曾称李架、郝架、小架、开合架和郝派太极拳。

武派(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最早引文入武 ,形成文人化的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式太极拳的概述。

武式太极拳的概述一:沿革武式太极拳起始於19世纪中叶的清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

武禹襄(1812-1880),广平府东街人。

因科举不中,遂绝意仕途,居家研文习武,以教授子侄为业。

同乡杨禄禅在外闯荡多年旋里后,以拳艺示诸同好,武禹襄深爱其艺之精,常相聚交流,一年时间,已基本掌握了杨禄禅拳艺的路数和特点。

愈研兴趣愈浓,欲罢不能,於是南下温县赵堡镇,造访当地名拳师陈清平,研究月余,满意而归从此,武禹襄对拳艺更加爱不释手,并以自己的博学融入拳理的钻研之中。

他的两位兄长先后辞官而归,也都十分关注习武格斗之技。

他的两个外甥李经纶、承纶也随其深习此艺,这样在武禹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研习拳艺的浓厚氛围。

他们在研习过程中,得到散落民间的一本王宗岳的“拳论”,该拳论以清代初期蔚为风尚的“太极”学说立论,对拳术格斗之艺进行了精微深刻的论述,提出不尚力、不尚快、阴阳相济等重要理念,从而使拳艺摆脱了“有力打无力”的所谓“先天自然之能”,为拳艺的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篇拳论对武氏兄弟的影响很大,启发他们沿着一条充满浓郁理论色彩的习武之路不断开掘。

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之中,在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老三本”里,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个特定名词“太极拳”,这是“太极拳”首次现身的历史文献。

武禹襄传人李经纶以拳艺高超名闻遐适,更以手订“老三本”而名垂青史。

他的传人郝为真传拳邢台,邢台成了这一派拳艺广为传播的一个重要桥梁。

郝为真进京传拳孙禄堂,孙禄堂集太极、形意、八卦於一身,遂有后来的“孙式太极拳”问世。

郝为真受聘为省立十三中学教员,公开集体传授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及特点武式太极拳始祖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县广府城内东街人。

长兄澄清,字秋瀛,任官于河南舞阳县知县。

次兄汝清,字酌堂,清刑部员外郎。

兄弟三人自幼从父习洪拳,家富颇有,并于永年广府城内东西两街各开茶庄一处,后将两茶庄合并,腾出西街市房租给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经售药材,店名太和堂。

禹襄与其兄见店伙计均习太极拳,轻灵巧妙,与己所学迥然不同,遂以客东之谊求授。

虽习数年,而奥妙终难晓悟。

素闻河南赵堡镇陈师清平拳艺精湛,禹襄乃于赴兄任所之便而从学。

正值陈师有售出土地未拔丁名之忧和受人诬告入狱杀身之难,禹襄通过在舞阳当知县的兄长武秋瀛,代为奔走而解之。

陈师甚感其恩,随倾心授艺相报,体示口解,备极详尽。

陈师所授拳技与禹襄从太和堂学得的拳架不大相同。

禹襄边学边练,并将所学拳理、拳诀作出札记,昼夜研习,四十余日,悉得其髓,理法尽知。

复将陈师所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势概要图》《拳论》一并抄录携归。

昼夜左习,两年后技艺骤进,理法大明,窍要尽能施于身。

因之将前作之札记,参以后之阅读《拳论》及练功方面的发悟,衍写出《拳解》《十三势行功歌解》《身法十要》《打手撒放》《四字密诀》等著作。

至此,渐感原学拳架须以改创,乃订出旨要,严守身法,力法语明地体现拳理,深蕴拳技窍要,学者易学而获强之益,且免滥用于技击之害。

历时三载,方成今貌。

整个套路共85式,拳势小巧紧凑,身法紧严无隙,棚、捋、挤、按、采、咧、肘、靠,贯穿于各势之中,机宜尽蕴于内,进退顾盼定随势而生。

体态端庄,气势鼓荡,恬静安舒,精神内涵。

特别强调“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立身要求“中正不偏、八面支撑”;行功要“静若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打手重接劲打劲,不重招数外形,其形式传统的只有三步半活步推手一种。

武式太极拳的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刚柔相济、开合有致、虚实清楚的特点和风格,势势皆为解说太极拳理、拳法的绝好范例。

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太极拳,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凭借着其养生、强身、治病、防御的功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热爱和推崇。

然而,太极拳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受欢迎,它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其文化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

一、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明朝末年,传统起源地位于中国山东省的陵县。

相传,当时有一位道士名叫张三丰,他得到了天地之灵感悟,创立了太极拳,即“太极图”的动作和思想。

太极拳起初是为了道士修炼内功而创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素质,达到长寿延年的目的。

二、太极拳的发展在近代,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从武术跨足民间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太极拳最早成熟时期大约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太极拳开始向公众普及,并融入了华人谷场的生产文化和雄厚的自然基础。

在清朝末年,武术逐渐衰落,太极拳也因为受到排斥和打压而逐渐淡出市场。

在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得到了大力的扶持和支持,成为武术推广的重点对象。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太极拳因其“资产阶级嗜好”的特点而再次遭到了打压和边缘化。

直到改革开放后,太极拳才重新得到扶持和发展,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如今,太极拳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欢。

太极拳不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种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一种绕不开的文化符号。

三、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不断演化的同时,其文化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

太极拳强调的“以柔克刚”的原则蕴含着中国文化中重视和平、谨慎、放松的思想。

太极拳的动作中,手臂在前两节扭转的过程中,便蕴含着人的机体与天地间原子微观有着同步运动的奥妙。

而推手则更是将我们如何在迎难而上的挫折面前发挥“道中强国”所体现的意义。

太极拳强调的“内功修炼”和“意境呼吸”等传统理论也是太极拳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都显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相信太极拳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思想在全球范围内闻名。

它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锻炼方式。

借助太极拳,人们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还可以提升精神素质。

本文将从太极拳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发展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朝的子望,他在练习武术时,结合了他在佛教修行中所学到的和尚的思想,创造了一种新的武术。

由于子望是在一座名为武当山的寺庙中创造的这种武术,因此这种武术被称为“武当太极拳”。

在明朝时期,太极拳仍然只是一种很小众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在清朝时期才开始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普及。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时期,那个时期的皇帝十分支持太极拳。

他们认为太极拳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

自此之后,太极拳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武术。

文化内涵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太极拳追求的是柔和而不是刚硬,以及平衡而非极端。

太极拳所倡导的哲学理念包括“以静制动”、“动静相合”和“化极为中”等。

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气”。

太极拳练习者相信,通过控制和调节呼吸和身体的能量,可以达到身心统一的效果。

这样一来,太极拳就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平衡身体和精神的人们。

太极拳的动作看起来很缓慢,但要想练得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太极拳对身体的控制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

这种专注和耐心可以转化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品质。

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培养出镇定、耐心和集中的意识,并将这些意识无意识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结论太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但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同时也是文化、哲学和精神锻炼方式。

通过太极拳,人们可以学会平衡和调节身体和心灵,从而摆脱现代生活中的种种负面影响,迈向更加健康、平衡和持久的生活。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

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本文将会探讨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太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的张三丰,传说他创立了太极拳这种武术。

但是现在的历史学界还无法证实这一说法。

在清朝嘉庆年间,陈王庭创立了陈式太极拳,成为太极拳的第一代宗师。

孙家承、吴鉴泉、武禹襄等人也分别创立了太极拳的不同流派。

太极拳在明朝时期还是一种少数民族的武术,到了清朝时期才开始流传于汉族。

太极拳的流传,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成了被视为资产阶级文化的代表,所以太极拳等武术得到了抵制和打压。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首先,太极拳讲究的是阴阳和谐。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太极拳的阴阳观念包含了一系列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

例如,太极拳讲究用柔劲化刚劲,这就是阴、阳相互融合的体现。

其次,太极拳还讲究动静结合。

在太极拳练习中,需要寻找到动作中的静止点,需要在运动中保持住静态。

这既是一种身体的训练方式,也是一种对思想和心灵的磨练和修养。

太极拳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太极拳的练习方式注重呼吸的调控和肌肉的放松。

太极拳还可以降低压力和焦虑,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因此,太极拳也被称为是一种运动健身方式。

结语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承。

通过学习太极拳,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也可以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灵修养。

我们应该珍惜太极拳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广太极拳这种健康的运动方式,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身体健康价值。

传统文化探索中国武术与太极拳

传统文化探索中国武术与太极拳

传统文化探索中国武术与太极拳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中武术与太极拳作为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索中国武术与太极拳这两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体育活动,并分析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人民就开始通过武术锻炼身体、提高战斗力。

通过历史的洗礼与地域的传承,武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包括拳、剑、刀、枪、棍等多种武器的应用及拳法、腿法、身法等技巧的训练。

武术不仅是一种武器技巧的集合,更是一种充满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念的综合体系。

二、太极拳的流派与内涵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具代表性、最深奥的一种拳术,被誉为“中国武术之王”。

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时期,首创者为著名的武术家张三丰。

太极拳通过独特的身法动作、呼吸法和心理调节,追求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境界。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注重内功修炼、意念调控,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效果。

三、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内涵。

首先,武术强调“和”的理念,注重练习者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其次,武术与道家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太极拳的功夫追求“无为而无不为”,凸显道家思想的体现。

再次,武术注重身心的统一,通过呼吸、意识的调控来提升人的整体素质。

最后,武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历史、传统价值观、智慧等,并以此为基础传承下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四、中国武术与世界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武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中国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体语言,通过表演、比赛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武术的普及推广,有助于增强人们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再次,中国武术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尊重,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太极拳发展研究述评

太极拳发展研究述评

太极拳发展研究述评一、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太极拳,又称太极拳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中国宋元时期的武术流派,由道家思想和传统武术相融合而成。

太极拳之名,源于道家哲学“太极”的概念,即阴阳相互转化、不断变化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秉承了这一思想,强调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原理,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实现身心合一、和谐发展的目的。

据史料记载,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张三丰。

张三丰拜道观的道士王宗岳为师,学习了道家的武术理论和技术,创立了太极拳术,并将之传承下来。

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太极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拳术体系,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

二、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的原理,通过灵活的身法和变化多端的招式来化解对手的攻势,表现了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柔道”理念,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以柔克刚”、克己奉公的行为准则。

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功修炼。

太极拳拳法讲究意念贯通,内外相合,身心相统一,所以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增强意志力,培养耐心和毅力,使人心平气和,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太极拳在表演形式上更追求美的融合。

太极拳演练时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循序渐进,动作舒缓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因此成为了一种被广泛传承和喜爱的艺术形式。

三、太极拳的现状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工作也在不断开展。

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纷纷推动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开展太极拳的培训和推广活动,以提高人们对太极拳的认知度和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促进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太极拳在现实生活中也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由于太极拳的练习要求相对较高,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要求高,所以需要专业指导和长期坚持。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对太极拳的兴趣逐渐减少,导致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如何更好地推动太极拳的普及和传承,成为了当代太极拳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一项举世闻名的技艺,也被誉为是养生、强身、修身、疗伤的技术。

太极拳自诞生以来,不仅在武术领域中备受推崇,而且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起源于中国,被认为是中国武术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据记载,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他在明代末年创立了太极拳,并将其为后人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扬光大。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其技法以防御和攻击相结合,并强调不使用外力,以柔克刚。

太极拳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身体的平衡和调和,达到身体健康和福祉。

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其技艺所传达的思想以及技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

其次,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拳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体育、美学、哲学含义和历史价值,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太极拳所追求的平衡和和谐的理念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相吻合,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太极拳已经被广泛解释和使用,从而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文化内涵。

太极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太极拳的文化影响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际政治和文化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国内,太极拳一直被广大百姓喜爱,几乎在每个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练功。

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使它成为中国纪录片中重要的素材,如著名的电视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华夏之夜》等影片都涉及了太极拳的文化价值。

而在国际范围内,太极拳也因其文化价值及其身体健康和养生的功效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太极拳在国际间的认知和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和了解。

太极拳的国际认可也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多国际关注,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太极拳的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和养生方式。

中国功夫——武式太极拳

中国功夫——武式太极拳

中国功夫——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是永年广府东街人武禹襄所创,他得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陈清平。

关于武禹襄学习太极拳的经历,永年广府西街李亦畲于清代光绪辛巳年(公元1881年)写《廉让堂太极拳谱》时,在其中《五字诀》前面的序文里这样说:“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

后传到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杨某爱而往学焉。

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

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大概。

素闻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根据上述与记载,可以说明武式太极拳是由河南赵堡镇陈清平所教拳架演变而来,武式太极拳所传的架子是经武禹襄传二代李亦畲,后传三代郝为真、李逊之等的拳架,可谓武式老架。

它是严格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处处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极拳,它具有完整丰富又邃密细腻的理法。

其主要特点是“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炼精、气、神三者合一”。

它的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其变换而的变换而使人莫测,追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这也就是武式太极拳能成为五大流派之一的。

、重要原因。

第一篇章,武派太极拳拳谱,拳论探讨

第一篇章,武派太极拳拳谱,拳论探讨

第一篇章,武派太极拳拳谱,拳论探讨近年来,武术界对于武派太极拳拳谱的讨论日益热烈。

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太极拳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推崇和研究。

而其中的武派太极拳拳谱更是成为了武术界不可或缺的话题之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武派太极拳拳谱的价值,并就此撰写一篇高质量、有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我将以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方式来探讨这一主题,希望能够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拳谱的内涵和价值。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武派太极拳拳谱。

武派太极拳拳谱是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部经典文献,它包括了太极拳的起源、理论、拳法、套路等内容。

拳谱之中传承了太极拳的精髓,对于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武术界,探讨武派太极拳拳谱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拳谱的解读和分析,武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内涵,提高拳术修为,传承与发扬太极拳的精髓。

我们来探讨武派太极拳拳谱的深度。

拳谱之中所体现的拳理、拳法、套路等内容,都是深奥而丰富的。

拳谱中对于太极拳的起源、宗旨、内在精神等方面都有着详细的描述。

拳谱还包括了许多太极拳的经典套路和拳法解析,为武者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修炼资料。

通过对拳谱的深入研读,可以让武者们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内涵,从而在修行过程中更上一层楼。

拳谱的深度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之中,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太极拳精髓,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领悟才能更好地理解。

再次,我们来探讨武派太极拳拳谱的广度。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和传播已经扩展到了全球各地。

而武派太极拳拳谱作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其传播和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许多太极拳的学习者和爱好者都通过研读拳谱来深入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提高修行水平。

拳谱的广度还体现在其对于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

通过对拳谱的研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太极拳的文化精髓,使太极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武派太极拳的亮点和作用

武派太极拳的亮点和作用

武派太极拳的亮点和作用推荐文章法官年终总结亮点热度:太极拳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热度:太极拳补肾功法及其特点的介绍热度:学习太极拳的哪些方面热度:太极拳养生运动的新认识热度:武派太极拳,亦名武式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在上世纪60年代编写太极拳著作的时候,根据当时习惯叫的。

武派(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最早引文入武,形成文人化的太极拳。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派太极拳的亮点和作用。

一、武派太极拳的亮点武派太极拳的亮点,首先是在拳艺理论上的贡献,武禹襄、武澄清、武汝清、李亦畲、李启轩、郝为真、郝月如、徐震都著有若干脍炙人口的太极拳理论。

武禹襄、李亦畲的著作影响至巨,徐震的著作出版虽少,但数年前,北京大学推出的三百部国学著作中,徐震的著作即占5部,其中3部是太极拳的著作。

武派传人还关注理论的整理和普及。

李亦畲于1880年-1881年将王宗岳、武禹襄和他的著作手书3本,流传后人。

省立十三中、永年国术馆曾将这些经典或石印或油印赠送太极拳爱好者。

1935年,李槐荫老师正式出版了《太极拳谱》,扩大了太极拳经典的普及。

其次,对太极拳历史的记述和拳谱的辨伪整理,李亦畲写于1880年的《太极拳小序》,武延绪的《李公兄弟家传》,是研究太极拳史的早期珍贵史料。

武澄清的《打手论》是记载太极拳打手形式和内容的最早资料;《释原论》是最早注释《太极拳论》的经典。

郝砚耕搜集了不少李亦畲没有抄录的拳论和轶事。

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极拳已风行全国,谈论太极拳史的说法各异。

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等人的拳论在传抄中署名混乱,文字各异。

徐震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征博引,著《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和《太极拳考信录》,虽非振聋发聩之作,其参考价值实不可泯,为后人研究太极拳的渊源提供了便利。

再者,武禹襄及其传人遵循太极拳理、武艺技巧和时代需求以及士大夫的习俗,所创拳法器械,典雅洒脱,端庄中正,不尚花法,重在实用。

教学内容丰富,有单人练习的拳式、枪、刀、剑、棍,也有双人练习的打手、粘杆、对刀、对剑等。

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

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

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太极拳是一向很好的健身运动,对于太极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太极拳分很多种,你都了解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

欢迎阅读!武式太极拳简史介绍武氏太极拳为中国传统太极拳主要门派之一,是河北永年广府武河清,字禹襄,号廉泉(1812年生)与其二甥李亦畬(1832年生),李启轩(1835年生)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共同研创。

李亦畬为清末举人,好考古,精医术,善著述。

传其二子李石泉(1837年生),李逊之(1882年生)。

二人传其族孙李锦藩(1920年生)等。

武河清与长兄武澄清(1801年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自1818年一起从父亲武烈习练长拳,洪拳等。

道光初年(1821年)长兄武汝清(1803年生)与陈德瑚皆考为同科进士。

道光乙酉年(1825年)澄清,汝清,河清兄弟三人皆从《太和堂》陈三掌柜习练太极拳。

道光辛丑年(1841年)李亦畬,李启轩同从母舅武河清习太极拳。

1852年河清携艺亲自赴河南舞阳县知县胞兄武澄清处帮助赵堡太极拳师陈清平了结一桩怨案事件。

陈师为报得恩情穷囊相授拳艺并赠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概要图》《拳谱》等。

武河清如获至宝,喜出望外。

回到家乡永年广府后与其二甥认真研磨苦练。

两年后1854年又苦研《拳谱》《拳论》并作出了著解。

咸丰丁巳年(1857年)武河清与二甥共同研创出一路中庸捋顺之拳架俗称“中捋架”。

为练习身法中正安舒,劲路完整,气势贯穿在各式及整个套路中,最后达到周身一家,脚手相随之境界。

苦练多年后文武兼备的功夫达到了上成高境界才著有《敷,盖,对,吞》等四字不传秘诀,全是以气而言。

每式意念都有随曲就伸,以静待动已及以静制动之意念。

又在咸丰戌午年(1859年)创出二路炮捶是对敌应用套路,用外家拳的招式招法运内家拳的劲路劲法连环并用。

有蹦跳蹿跃跌打点穴等对敌用法。

咸丰辛酉年(1861年)李亦畬,李启轩创十三杆二路对杆每式双练应用。

又在同治壬戌年(1862年)创三路小架并确定刀剑配套对练,练三路小架再次明知阴阳,虚实开合,柔中待刚,煅炼开合爆发劲之应用。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人物|特点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

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后由武禹襄之甥李亦畬进一步完善,由郝家一直传承下来。

那么这一派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了哪些人的不断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武式太极拳的历史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罕于课徒,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

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

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

始祖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

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

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

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

其祖父讳大勇,武生。

其父名武烈,庠生。

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禹察参赞戎机,以母老不能远离辞谢。

后来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聘,均婉言谢绝。

惟以上事慈母,下课子孙。

究心太极拳术为事。

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1799-1872杨式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得以知其拳技梗概。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出师北征,李开芳部已抵湖北。

禹襄奉母命往河南省舞阳县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拳师陈清平(1795一l868)问技,深得奥妙。

其兄澄清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

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简介
武式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形式,是太极拳中的一种
流派。

它以气的运动、身体的协调和柔和的力量为特点,既可以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也可以作为一门实战技术。

武式太极拳注重气质和技术的表现,强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原则。

起源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河南省,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传说中的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其生活在明朝末年的武当山上。

张三丰的太极拳是在武当山道家的修炼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被称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在明朝末年,张三丰的太极拳传给了他的弟子吴德信。


德信又将太极拳传给了他的三个徒弟,分别是吴鉴泉、吴鉴明和吴鉴虎。

这三人又将太极拳传给了他们各自的徒弟,从而形成了武式太极拳的传承体系。

特点
武式太极拳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特点:
1.内外兼修:武式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通过内部力
量的提升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坚韧性。

内外兼修使得武
式太极拳的拳法更加精妙和有效。

2.微妙而柔和的力量:武式太极拳的力量来源于内功,
以柔和的力量克制对手的攻击。

武式太极拳的拳法动作循
序渐进,气势沉稳,极富美感。

3.独特的呼吸法:武式太极拳强调以意导气,以气导
动,通过深呼吸和拉伸,使气血流通,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4.全身协调的动作:武式太极拳追求动作的协调性,
要求身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协调运动,使整个身体成为一个
有机的整体。

练习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练习方法,供参考:
1.单式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基本动作开始练习。

如。

武式太极拳简介

武式太极拳简介

武式太极拳简介武式太极拳简介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始人武禹襄。

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清末直隶广平府人(今河北永年县人)。

禹襄长兄澄清,进士,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兄弟三人,因受家教,早期均习武,后对太极拳都有研究。

禹襄初学太极拳于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1800-1873),得其大概;后学于赵堡镇太极拳宗师陈清平(1795-1868),约月余,精妙始得;再经过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等经典太极拳理论的研读体悟,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开创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架式紧凑简洁,开合明显,动作舒展柔缓,步法小巧灵活,虚实分明。

胸部、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

禹襄所讲身法原为《身法八要》: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根据武禹襄的基本理论,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

运动时注重动作的虚实变换和内气潜转,要求往复折叠、进退转换,“起、承、转(后人作'开’)、合”,一气贯串。

与人交手,不重招数,注重接劲打劲,掀中带挫,令彼自断其根。

武禹襄的传世拳论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等。

武氏以“气”立论,通过“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论拳方法,深化了太极拳的武学理论。

禹襄之甥李经纶(字亦畬,1832-1892)丰富发展了武式太极拳理论,传世拳论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诀》、《敷字诀》、《虚实图解》。

亦畬整理武氏之学,定架成型。

再经其徒郝和(字为真,1849-1920)推广普及,武式太极拳始为人知,衍为一派。

传统武式太极拳传有《十三势架》、《十三刀》、《十三杆》、《十三剑》、《四刀》、《四杆》、《四枪》,以及定步推手、活步推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演 1 为进退 各三 步 半 的活步推 手 。 8 ' 武 家 以 科 第 为 主 , 人 多 不 研 究 太 极 拳 , 其 拳 后 传
技 的 有 长 甥 李 亦 畲、 甥 李 启 轩 。 次

武 派 太 极 拳 的 创 始 和 发 展
1创 责 . 台时 期
武 派 太极拳 为清 季 广平 府 ( 河 北 省永 年 县 ) 今 武
后 随舅 父专 心研 究太 极拳 , 有 《 字诀 》 拳 论 , 著 五 等 晚
年 将 王 宗 岳 及 舅 父 禹 襄 所 作 拳 论 , 益 以 己作 手 书 三
文 , 好 武 技 。 1 5  ̄ 禹 襄 借 去 河 南 省 舞 阳 县 省 兄 亦 8 2 - 之 便 绕 道 温 县 赵 堡 镇 拜 访 拳 师 陈 清 平 ( 9 — 1 5 7
册 , 自存 , 交 胞 弟 启 轩 , 授 弟 子 郝 和 , 太 极 拳 一 一 一 习
者 奉为经 典 。 李 启 轩 名 承 纶 ( 8 5 8 9) 光 绪 乙 亥 举 人 , 13- 9 , 与
1 6 , 平 授 以 拳 技 奥 妙 。 在 舞 阳 县 任 知 县 的 武 澄 8)清 8
外 , 对 该 校 教 职 员 工 李 逊 之 ( 亦 畲 之 次 子 , 三 还 李 十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党 和 政 府 对 太 极 拳 的 发 展 极 为
关 注 , 派 太 极 拳 也 随 之 得 到 更 为 深 远 的普 及 。 特 武 其 点 是 :1 上 海 、 阳 、 家 庄 、 州 等 大 中 城 市 成 立 () 沈 石 郑
多 。 他 于 清 末 应 顺 德 府 ( 邢 台 市 ) 吉 转 运 货 栈 申 今 天 家 聘 请 到 邢 台 教 拳 , 91 1 4年 到 京 省 友 , 邂 逅 行 意 拳 家 孙 禄 堂 , 太极 拳 授 于 孙 氏 。 返 里 后 , 真 应 直 隶 将 为 省 立 第 十 三 中学 校 长 刘 延 高 的 聘 请 到 该 校 教 授 师 生 太 极 拳 。 这 是 太 极 拳 进 入 正 规 学 堂 列 为 必修 课 程 之 始 。 郝 为 真 在 十 三 中 任 教 期 间 不 辞 辛 劳 , 除 教 学 生
这 一 时 期 除扩 大 教 学 地 区 、 加 教 学 内 容 外 , 增 还 出 版 了 王 宗 岳 、 禹 襄 、 亦 畲 、 启 轩 等 人 的 太 极 武 李 李 拳 理论著 作 , 大 了武派 太极拳 的影 响。 扩
3 普 及 时 期 .
亦 畲所 作 拳 论 言 简 意 赅 ,精 要 处 非 口授 身 演 不 能 穷 其 奥 妙 ,唯 为 真 能 传 其 窍 要 , 因 而 从 他 学 拳 的 人 很

了武 派 ( ) 极 拳 研 究 机 构 。( ) 版 了 武 派 太 极 拳 式 太 2出
专 著 。 如 郝 少 如 的 《 式 太 极 拳 》 陈 固 安 的 《 式 太 武 、 武 极 拳 新 架 》 吴 文 翰 的 《 派 太 极 拳 体 用 全 书 》 刘 常 、 武 、 春 的《 派 太 极 拳 》 姚 继 祖 的《 氏 太极 拳 全 书 》 。 武 、 武 等
禹 襄 ( 8 2 1 8 先 生 首 创 。禹 襄 名 河 清 , 廉 泉 , 1 1 — 8 0) 号
以 字 行 ,贡 生 。 因 受 时 风 及 家 庭 影 响 , 禹 襄 虽 然 习
李 亦 莆 名 经 纶 ( 8 2 1 9 )举 人 , 喜 武 技 , 1 3 — 2, 8 幼
清 ( 8 0 1 8 是 禹 襄 的 长 兄 , 在 该 县 北 舞 渡 镇 1 O ~ 8 4) 他

家 盐 店 得 到 一 册 王 宗 岳 的 《 极 拳 谱 》, 赠 禹 襄 。 太 转
禹 襄 返 籍 后 放 弃 科 考 , 心 研 究 太 极 拳 艺 , 与 精 通 专 多
兄 同学 太极 拳于 舅 父武 禹襄 , 有《 字 诀》 。 著 敷 等
() 派 太 极 拳 远 传 到 海 外 。 英 、 、日 、 典 、 加 3武 美 瑞 新 坡 、 来 西 亚 等 国 家都 有 人 在 教 授 武 派 太 极 拳 。 马
二 、 派 太 极 拳 的 内涵 武 1重 视 太 极 拳 理 论 的 研 究 .
中 职 员 )李 福 荫 、 召 荫 ( 人 是 李 启 轩 之 孙 , 三 、 李 二 十 中 教 员 )冷 荫 棠 ( 语 教 员 ) 张 敬 堂 ( 育 教 员 ) 、 英 、 体 等 人 予 以 精 心 培 育 , 中 李 福 荫 、 召 荫 还 成 为 郝 氏 的 其 李 入 室弟子 。 武 禹襄 、 亦畲、 启 轩都 不愿做 拳 师 , 人 极 李 李 教 少 , 郝 为 真 时 其 所 创 太极 拳 才 广 为 传 播 衍 为 一 派 , 到 研 究 者 称 为 武 派 太 极 拳 。 因 武 派 太 极 拳 强 调 虚 实 开 合 , 间 称 “ 合 太 极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人 们 从 拳 式 出 民 开 。

2o1o 6
迓固I
派太 赧 莩 昀
沿晕内涵与影嘲
文/ 文 翰 吴
武 派 太 极 拳 是 太 极 拳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个 重 要 流 派 , 择 要 对其做 ~ 些介 绍 。 现

写 有 若 干 拳 论 外 ,还 根 据 拳 理 拳 法 创 编 了一 套 融 技
击 、 身 、 性 为 一 体 的拳 势 和 刀 、 套 路 , 打 ( ) 健 养 杆 把 推
李 家 也 以 科 举 为 重 , 愿 教 拳 , 其 技 艺 者 以 郝 不 传 为真 最精 , 青蓝 之喻 。 有
武 技 的 ; 搏 击 以 印 证 其 技 。禹 襄 根 据 实 践 心 得 , l 士汉 除

. 3 9
2o 0 6 1.
郝 为 真 , 和 ( 8 9 1 2 ) 永 年 县 人 , 年 家 名 1 4 — 9 0, 幼 贫 在 粮 店 佣 工 , 喜 武 技 , 李 亦 青 、 启 轩 昆 仲 学 爱 从 李 习 太 极 拳 , 心 致 志 2 余 年 , 得 亦 畲 、 轩 二 公 垂 专 0 深 启 青 , 为 衣 钵 传 人 , 以手 书 《 极 拳 谱 》 武 禹襄 、 视 授 太 。 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