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晕厥

医学课件:晕厥

(二)反射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约占全部 晕厥的45-90%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青年体弱女性、儿童、老年人为多。常 有各种诱因引起,强烈精神刺激、情绪 激动、紧张恐惧、过度悲伤、晕针、见 血、急性感染、创伤、剧痛等。在高温、 闷热、通风不良、持久站立、饥饿、失 眠、过度疲乏、妊娠等状态下更易促发 晕厥。
4,咳嗽性晕厥:在剧烈咳嗽后(也可在轻 咳1-2声后)几秒钟内立即发生意识丧失而无任 何先兆,一旦呼吸恢复,病人则迅速清醒。患 者多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周围神经功能不稳 基础。
发病机制是:咳嗽时胸腔内压力极度增高, 阻止静脉回流使心排出量减少而发生脑缺血。 压力传至蛛网膜下腔,使颅内压增高,压迫颅 内毛细血管和静脉把脑内血管的血液“挤出” 而晕厥,由于颅内压急剧增高,使大脑受压, 脑细胞突然去极化产生“震荡”作用所致。
过高、过紧均会诱发晕厥。临床表现有三种类 型:心脏抑制型:较常见,晕厥发作时心率显 著减慢及血压下降;血管抑制型:较少见,发 作时血压急剧下降心率不变慢。脑型:在诱发 因素的刺激下,立即发生脑源性晕厥的的常见病因有:广 泛性脑血管闭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主动脉弓综合症、 高血压脑病、颅脑外伤后等。但是上述 疾病临床表现极少以晕厥为主要症状, 常常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 和体征。
晕厥的分类
心源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 脑源性晕厥: 其它:低血糖、co中毒、严重贫血、
过度换气综合症、哭泣性晕厥
晕厥 的基本临床表现
发作前期:常有头昏眼花、全身乏力、打哈欠、 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历时15-30秒。此时如果 能够采取平卧或头低位症状可缓解或消失,避免晕厥 发作。
发作期:眼黑、站立不稳、突然意识丧失、全身 肌张力消失,可有血压下降、脉缓而弱,偶有尿失禁。 历时0.5-3分钟极少数出现强直性 痉挛甚至出现呼吸暂 停和轻度紫绀。但是为时甚短极少超过1-2秒钟。

晕厥

晕厥

厥(syncope)
1
一、晕厥定义
• 晕厥是指一过性广泛大脑灌注不足或缺氧 而发生的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 因肌力消失而倒地,突然发生,自主恢复。
2
二、晕厥鉴别
• 眩晕:有对周围事物旋转感而无意识丧失; 眩晕患者常伴有眼球震颤
3
晕厥鉴别
• 癔症(hysterism):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 心理特点是精神敏感,易接受暗示,行为 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常由 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发晕厥,发作时 常富有戏剧性。
11
七、晕厥的病因分类
• 晕厥已知的病因可以区分为心源性和非心 源性晕厥(包括血管舒缩障碍、血管迷走 神经性和血液成分异常等)。
12(一)心源性晕厥 (C来自RDIAC SYNCOPE)• 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死亡率(18-33%)要 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晕厥患者(0-12%)或 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6%)。引起心源性 晕厥的心脏病包括心律失常、心脏泵血功 能机械性障碍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4
晕厥鉴别
• 癫痫失神小发作:儿童期起病,突发突止, 表现为突然发作性凝视,意识障碍,伴眼 睑和面部的轻度痉挛性运动,极少跌倒。
5
晕厥鉴别
• 癫痫大发作:通常有四肢抽搐、发绀、头 吐白沫、咬舌、尿失禁,抽搐时间持续1-2 分钟。而晕厥则无这种表现,且历时极短。
6
三、晕厥的机制
• 晕厥的机制是由于短暂的大脑低灌注,导 致一过性意识丧失,发作时多伴有肌张力 降低。
• 7Brugada综合征:右 束支阻滞型伴V1-V3 导联ST抬高
15
机械性(梗阻性)心源性晕厥
• 1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 窄 • 2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3肺栓塞 • 4夹层动脉瘤 • 5心肌梗塞 • 6二尖瓣狭窄 • 7左房粘液瘤

晕厥(课件).

晕厥(课件).

谢谢!
• 当晕厥被怀疑是由心肌缺血直接或间接引起时,则推 荐冠脉造影用于诊断,并以确定最适治疗方案。 • 冠脉造影很少单独用于晕厥病因的诊断。
脑电图
对于高度怀疑癫痫的病人(如:有癫 痫发作史),脑电图诊断是有益的。
CT 和 MRI
• CT和MRI对于排除脑血管疾病和脑干部 位的病变引起的意识丧失的所帮助。
短暂意识丧失的分类
真正或明显的短暂意识丧失
晕厥 •神经调节性 • 直立性低血压 •作为原发病因的心律失常 • 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 脑血管疾病
非晕厥 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类似 晕厥疾病,如:癫痫发作等。 • 不伴有意识丧失或障碍的 类似晕厥疾病,如:精神性 “晕厥”(躯体症状化疾 病)、跌倒。
2、VVS特点: 1.发作前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如疼痛、恐 惧、情绪不稳、紧张、见血、注射、小手 术、天气闷热、拥挤场所、疲劳、久站、 饥饿、失眠等。 2.发作几乎都 在站立位或坐位发生,几乎 不会在卧位中出现。 3.有典型的晕厥3期。晕厥过后30分钟内不 应让患者坐起或站立,否则或可再发。
2、颈动脉窦性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 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刮面、衣领过紧等。 3、情境性晕厥 — 咳嗽性晕厥 — 吞咽性晕厥 — 排尿性晕厥 — 运动后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现在,直立倾斜试验被认为是识别血 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有效激发试验,而且 可以作为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疗效的评 估手段之一。但由于方法学本身存在上述 问题,判断结果要结合临床,如果临床表 现是典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试验结果是 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反之,如果采用的 是比较激进的方案,需要警惕假阳性。事 实上,倾斜试验评价的是心血管系统的自 主神经调节功能,对于神经介导性晕厥的 诊断都有价值,并不局限于血管迷走性晕 厥。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晕厥PPT课件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晕厥PPT课件

三、辅助检查
(二)直立位评价(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反射性晕厥的重要检查
分为血管减压型、心脏抑制 型或混合型。
心脏抑制型的反应对临床心 脏停搏导致的晕厥具有高度 预测价值
而血管减压型、混合型甚至 阴性反应都不能排除心脏停 搏导致的晕厥。
三、辅助检查
(三)心电监测
院内心电监测、 Hoher 植入性心电记录器(ILR) 远程心电监测。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 C D) 可用于各种快速 型心律失常 ( 如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
心导管射频消融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 、预激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的治疗 ,临床疗
四、治疗
(三)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药物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体位性低 血压最常见的原因 。治疗原则是避免不良反 应 ; 辅助治疗原则是采用单一或复合治疗 ,适当 考虑个体患者的基础条件。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梁鹏,白淑玲,崔健,吴昆,傅媛媛.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 中国心脏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01:4-11.
2、情境性晕厥:发生于特定触发因素之后, 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 便、腹痛) 、排尿(排尿性晕厥)、运动后、 餐后、其他(如大笑、操作、举重)
儿茶酚胺依赖性室速、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 植入设备(起搏器、ICD)功能障碍 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梁鹏,白淑玲,崔健,吴昆,傅媛媛.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 中国心脏起搏 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01:4-11.
(三)晕厥的病因诊断:心律失常性晕厥常见心电表现
清醒状态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40次/min 反复性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3 S 莫氏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替性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或快速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持续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或短QT间期综

晕厥

晕厥

疾病名:晕厥英文名:syncope缩写:别名:昏厥疾病代码:ICD:R55概述:晕厥(syncope)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指说话或写作时为了省略而有意地舍弃某音或某字。

在医学中最早见于14世纪的法文文献,系指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

犹如患者在一短暂的时间内,其感觉、知觉、思维、言语等意识活动被省略一样。

在一些文献中,syncope 常常与fainting 混淆,应予严格区别。

fainting 的意义为“晕倒”,指将要发生意识丧失,而实际并未发生,仅仅有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在移动或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

在建立晕厥的概念之时,需要与头昏、眩晕、虚脱、癫痫、休克、昏迷等概念区别开来。

晕厥(syncop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昏厥。

本症系因短暂的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以致网状结构功能受抑制而引起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保持姿势张力,故不能站立而晕倒;但恢复较快。

造成脑血流量突然减少的原因有:1.血压急剧下降。

2.心排出量骤然减少。

3.脑动脉急性而广泛的供血不足。

上述3种异常又各由多种不同因素所引发,各种因素又可相互联系,部分病人的晕厥为多因素性。

流行病学:晕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症,1958年Derinksian 等报道,约47%的青年人曾体验过晕厥,只是许多人未予重视而已。

Kaufmann(1995)的报道称,本症占神经科急诊病人中的3%及住院人数的6%。

美国Framingham 心脏研究所连续26年的研究表明,30~62岁的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为3%,女性的发病率为3.5%。

在7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中,可达住院监护患者的6%。

目前已知,引起晕厥的疾病可达近百种之多,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就诊时主诉C D D C D D C D D C D D曾因晕厥而受伤,年死亡率约占6%。

最常见的是血管神经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心源性晕厥占8%~39%。

预后最严重不良的是心源性晕厥,Kapoor 等对晕厥病人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心源性晕厥的年死亡率为18%~33%,非心源性晕厥为0%~12%,不明原因者为6%。

晕厥

晕厥

晕厥晕厥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

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

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

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目录释义与其他神经系统症的区别疾病定义疾病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改变引发的晕厥精神疾病所致晕厥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易发人群并发症分类一、心源性晕厥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临床表现诊断诊断鉴别影象诊断病史和常规检查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与体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后恢复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鉴别诊断肢体抽搐发作伴有出汗和恶心等症状意识模糊状态保健预防治疗主要目的神经介导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精神疾病所致晕厥洗澡时突然晕倒急救法释义与其他神经系统症的区别疾病定义疾病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改变引发的晕厥精神疾病所致晕厥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易发人群并发症分类一、心源性晕厥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临床表现诊断诊断鉴别影象诊断病史和常规检查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与体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后恢复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鉴别诊断肢体抽搐发作伴有出汗和恶心等症状意识模糊状态保健预防治疗主要目的神经介导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精神疾病所致晕厥洗澡时突然晕倒急救法展开编辑本段释义词目:晕厥拼音:yūn jué英文:1. [Medicine] syncope; faint2. to fall into a swoon基本解释[syncope;faint] 晕厥。

晕厥名词解释医学

晕厥名词解释医学

晕厥名词解释医学
晕厥是一种医学术语,指的是由于突然的内耳迷路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症状。

晕厥通常不会立即致命,但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晕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内耳迷路炎、颈椎病、脑部病变、药物不良反应、低血糖、高血氧等。

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长时间站立、驾驶、登高、突然运动等。

预防晕厥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驾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

对于已存在晕厥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晕厥应急预案

晕厥应急预案
疏散周围人群,保持空气流通
02
将晕厥者周围的学生和老师疏散开,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围观。
观察并记录症状
03
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密切观察晕厥者的症状,如面色、呼吸、脉搏等,并做简单记录。
启动紧急救援程序
立即通知单位的安全员或急救人员,启动紧急救援程序。
疏散人群,保持通风
将晕厥者周围的同事疏散开,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造成恐慌和混乱。
进行初步急救处理
在安全员的指导下,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如松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晕厥,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告知具体情况和地点。
拨打急救电话
将晕厥者周围的人群疏散开,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围观和造成交通堵塞。
疏散人群,保持通风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积极协助他们进行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C、E及钙、镁、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
午休时间利用
每晚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轻疲劳。
适当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短暂休息,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疲劳。
03
02
01
协助专业救援人员
05
CHAPTER
培训演练与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医护人员对晕厥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晕厥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等,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晕厥急救技能考核和竞赛活动,激发医护人员学习热情,提高技能水平。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晕厥急救专业培训课程,包括晕厥的识别、急救措施、复苏技术等,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晕厥护理查房

晕厥护理查房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张女士,因长时间站立导致晕厥。护理团队通过调整她 的工作姿势和休息时间,成功减少了她的晕厥发作次数。
案例二
患者李先生,患有心血管疾病,经常出现晕厥。通过精心的 心血管疾病管理和药物治疗,他的晕厥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
护理经验总结
重视患者教育
对于晕厥患者,教会他们如何预防晕厥、 如何应对晕厥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3.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 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措施等。
4. 护理措施实施
按照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保持 环境通风、避免患者突然站立等。
5. 效果评价
在实施护理措施后,及时评价措施的效果,观察患者 的晕厥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6.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效果评价结果,调整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措施 的有效性。
心理支持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理解患者的恐惧 和焦虑情绪,给予关心和支持。
情绪疏导
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 法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解释病因
向患者解释晕厥的病因、治疗方法和 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 信心。
寻求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社 会支持,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预防晕厥: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措施
生活规律
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 熬夜、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 饥饿或过饱,减少低血糖、低血压等 诱发晕厥的风险。
锻炼身体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 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避免诱因
指导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突然改变 体位、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晕厥的因 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
常由转动头部或压迫颈动脉窦(如肿 瘤、硬衣领、修面等)所诱发,发作时常 有心率慢,血压低。颈部外伤、甲状腺手 术等可致其过敏。
排尿性晕厥
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夜间睡眠醒后起床排尿时或 排尿后。发作前无前驱症状,或仅有短暂的头晕、眼 花、下肢乏力感。晕倒后约1-2min自行苏醒,其机制 可能为:膀胱收缩引起强烈迷走神经反射,致心脏抑 制、血压下降;卧位转立位时反射性引起外围血管扩 张;排尿时腹压骤减致暂时性脑供血不足。
晕厥
概述
晕厥是指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无神 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总的机制是由于各种原 因所导致的短暂的大脑低灌注。
晕厥病例占全部住院病例的1-6%,占急诊病人的3%, 女性发病率约3.5%,男性发病率为3.0%。
因为晕厥为一多病因综合病症,因此对晕厥的治疗主 要针对不同的诱因和病因治疗。其预后也与病因直接 有关,一般而言,心脏原因导致的晕厥预后差,一年 死亡率30%,非心脏原因性晕厥一年死亡率0-12%。
癔症“晕厥”
多见于青或中年女性,情绪激动诱发, 发作持续时间长,无苍白、出汗,血压和 脉搏无变化。癔症性意识障碍并不是真正 的意识丧失,跌倒时常无外伤,发作常可 用暗示而终止或加重,应称其为癔病。
体征
仔细体检常能对晕厥及其病因诊断提供重 要线索,以下几点尤应注意:①神志状态; ②血压、心率、心律有无改变;③心脏大小、 心音有无、杂音有无;④神经系统有无异常 体征,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病理 反射。
病人开始感头晕、全身不适、视力模 糊、耳鸣、面色苍白和出汗。此期多见于 非心源性晕厥,而心源性晕厥患者可缺乏 此期的表现而直接进入发作期。
发作期
近似晕厥和晕厥先兆是指病人有恶心、 眩晕、视物不清、肢体软弱无力而接近意识 丧失的状态。由晕厥先兆进入晕厥表现为突 然发生的意识丧失,伴有低血压、心跳缓慢 或消失、面色苍白、大汗、呼吸表浅,而扩 约肌张力正常。意识完全丧失15-20s可发生 阵挛现象,并可有瞳孔扩大、流延、尿失禁。 晕厥发作期时间短暂,一般持续1-2min左右。
卧位和立位血压及心率的测定
分别在立位和卧位5min后测量血压和心 率,如立位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平均动脉 压下降超过20mmHg, 则支持体位性低血压 的诊断。有时需多次测量,起立后心率不增 快,均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诊断
1、是否为晕厥;2、晕厥的原因 根据病史结合辅助检查,是否为晕厥并不难诊
6. 起搏器相关性:起 搏器功能障碍、起搏 器诱发心律失常、起 搏器综合征
(二)机械性(梗阻性)
1. 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 窄
2.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3. 肺栓塞 4. 夹层动脉瘤 5. 心肌梗塞 6. 二尖瓣狭窄 7. 左房粘液瘤
8. 肺动脉及肺动脉瓣 狭窄
9. 心脏压塞 10. 人工瓣膜功能障碍 11. 肺动脉高压 12. 法洛四联症与艾森
分类
根据病因及预后可将其分为二大类: 心源性晕厥和非心源性晕厥。
一、心脏性晕厥
1、心电性(心律失常) 2、机械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 房室阻滞 3.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 长QT综合征:先天 性和获得性
可表现血压下降及缓慢性心律失常,多数病人为 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的两种表现形式(混合型), 也可表现为单一血压下降(血管抑制型)或单一 心率减慢(心脏抑制型)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常于卧位或坐位突然起立时发生,伴头晕、眼 花、无力、站立不稳,于几秒至几分钟内进展至意 识丧失,取卧位后血压迅速回升,意识恢复。可能 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药物改变了血管张力和心率、 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不良(糖尿病、中毒之类的慢 性病所所致)或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如 仅有循环血量减少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则有心动 迅速、苍白、四肢厥冷和出汗等交感过度兴奋的表 现。
发作后期
病人苏醒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模糊和 反应迟钝,感到腹部不适、恶心、便意, 甚至呕吐和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和出汗 症状可持续一段时间,可有极度疲劳和嗜 睡。
心源性晕厥
心脏性晕厥(Cardiac syncope)占 晕厥患者的9-34%。猝死虽可见于非心 源性晕厥或不明原因的晕厥,但更常见 于心源性晕厥。研究表明大多数晕厥患 者的猝死原因为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 快速心律失常和重度房室阻滞易导致死 亡,而窦房结病变的死亡相对较少见。
治疗
晕厥跨越多个专业,不同原因的晕厥预 后迥异。首诊医师有必要与有关专家一道共 同为每一患者制订最佳诊疗方案。
急性期的措施
将病人置于头低脚高位解开胸扣,畅通呼吸道; 检查呼吸、脉搏、血压、有无外伤; 查ECG、血细胞容积、电解质、血糖; 建立静脉通道; 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脑复苏术,可用药物、起搏器、电转复或介入
脑源性晕厥
常见于高血压脑病、动脉硬化致椎-基底 动脉狭窄者。大部份病人在晕厥发作时伴有 眩晕、无力、呕吐、视觉障碍等症状。某些 安眠镇静剂、抗抑郁剂对血管运动中枢的直 接抑制也可引起晕厥。晕厥后出现局灶性神 经系统体征者可能为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性晕厥
多发生于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或长时 间未进食者,晕厥持续时间长,任何体位 均可发作,有前驱症状如恶心、呕吐、头 晕、黑朦、出汗、面色苍白等。
实验室检查
有指征时可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 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但大多数晕厥患者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事实上,仅靠询问 病史和体检即可识别45%的晕厥病因。
特殊检查
所有晕厥病人均应接受12导联标准心电图检 查,注意有无长Q-T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和心 律失常等;疑为心源性者可作Holter、心脏电生 理、心脏超声、心导管造影检查;若考虑为神经 系统病变所致者,可作脑电图(检出率不到 2%)、头部CT(检出率为4%)、颅脑MRI、脑 血管造影等;疑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者可行直立倾 斜试验。
癫痫大发作
两者均有意识障碍,鉴别要点: 先兆症状:常有; 常无 发作时体:位坐位或站位;不定 自我保护:常有;无 抽搐情况:局部、短暂;全身、持续
持续时间:几秒种;几分钟 面色:苍白、出汗;红润、流涎 咬舌:无常;有
大、小便失禁:无;常有 心脏病体征:可有;无 脑电图:正常;异常 发作后表现:出汗、乏力、;恶心头痛、嗜睡、神志障碍
5. 失代偿性脑积水 6. 延髓性晕厥 7. 癫痫 8. 脊髓结核等等
(三)血液与内分泌、代谢异常
1. 重度贫血 2. 缺氧 3. 低血糖
4. 嗜铬细胞瘤 5. 类癌 6. 铅中毒
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是血管迷走神经性。 根据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 检查的结果,大约有50-66%的晕厥可能是 由神经介导的,另有10-20%的病人有精神 异常(恐惧、焦虑、抑郁、汹酒和吸毒 等),尚有不足5%的病人在随访中找到其 他病因(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和癫痫)。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的特殊临床表现为:心 律失常性晕厥发病突然且终止也突然, 可短时间内多次反复发作;左室流出道 梗阻性晕厥常由活动或情绪刺激诱发; 主动脉瓣狭窄导致的晕厥出现在运动当 时,而肥厚型心肌病引起的晕厥多发生 在运动后不久;心房粘液瘤所致晕厥常 与体位有关。
血管迷走性晕厥
多发生于无力体型人群,多于直立位,青年 人多于老年人,常有突发意外的疼痛、恐惧 或不良的视觉、听觉、嗅觉刺激等诱因,尤 其是站立过久或运动。
疗法纠正心律失常,低血糖者立即静注50%GS 60ml,血压低者静滴 低分子或旋糖酐等; 脑循环中断时间长者,应给予激素、脱水剂、利尿剂治疗,如地塞米 松10mg,甘露醇125ml,速尿20mg,密切观察小便量和肾功能。
心源性晕厥
缓慢性心律失常应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 搏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行射频消融治 疗;反复发生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可行射频消 融或植入ICD;瓣膜性心脏病、左房粘液瘤、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可考虑手术治疗;长Q-T综 合征致晕厥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或左交感神经 星状经节切除术,或植入ICD。
病理生理
脑组织储存氧很少,所以脑细胞对缺氧的耐 受力差,脑血流中断10s,储存的氧即消耗殆尽, 脑电活动消失;5min脑组织中ATP即耗竭,脑组 织储存糖原仅2g,很快便耗尽,所以脑血流供血 中断后几秒钟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引起晕厥。
临床表现
典型的晕厥发作分发作前期、发作期 和发作后期。
发作前期
咳嗽性晕厥
剧烈咳嗽时发作,常见于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患者。机制可能是咳嗽时胸内压 上升,阻碍静脉回流至心脏,使心输出量 减低;或咳嗽时反射性地引起颅压增高, 影响脑血液循环致脑缺血。
吞咽性晕厥
见于食道肿瘤、憩室、痉挛、咽喉或 纵隔疾病患者。吞咽时发生疼痛或吞咽困 难,食管的扩张激惹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 缓、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导致晕厥。发作 与体位无关,多无前驱症状。
曼格综合症
二、非心脏性晕厥
(一)血管性功能障碍
1. 体位性:特发性、获得性 2. 反射性:血管迷走性、颈动脉窦性 3. 其他反射性晕厥:咳嗽性、吞咽性、吞
咽神经痛性、排尿、排便、下腔静脉综合 性(仰卧位低血压性晕厥)、打喷嚏、眼迷走神经性等等
(二)神经源性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短暂脑缺血发作 3. 主动脉弓综合征 4. 锁骨下窃血综合征
在意识丧失之前常先有面色苍白、出汗、上 腹不适伴恶心,这时应立即躺下,可避免发 作。发作时躺下,意识可迅速恢复,但可有 持续一段时间的苍白、恶心、乏力、出汗。 如急于站立或坐起则可再发。
典型病例意识丧失不超过1分钟。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由神经反射介导的血管张力或 心率改变所致。心室壁或其它器官如胆囊、食管、 呼吸道和颈动脉窦上的受体激活可致迷走传出活 性反射性增加和交感神经功能减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