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教学实录(全册2019年)

合集下载

2019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精选

2019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精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

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1 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

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

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2019年秋新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2019年秋新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2019年新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2019年新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将相和》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将相和》课堂实录

《将相和》教学实录Megan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L回顾《搭石》一课掌握的快速阅读方法一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引出本课要掌握的“连词成句”的方法。

师:上节课呢,我们学习到了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这是一种学习方法。

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将相和》。

将相和这篇文章出自史记,实际上呢,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也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师:来,我们翻开书,先看课文导入。

自己读一读。

(生阅读课文导读)师:这篇课文教给我们一个新的方法,要让我们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连词成句,以前听说过这词吗?生:听说过。

师:怎么理解的?来,请你说。

生:就是把很多词语连成一句来读。

师:好的,这个理解差不多。

连词成句就是一眼看过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来看,要一个词一个词、把几个词连成一句话来看。

师:谁来读读看?谁来读读?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他们读的准确不准确?(生读词语)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是侮辱。

师:来,你来读读看。

(生读词语)师:好,这一回读准确了。

咱们一块来读一读好吗?每个词两遍。

(生齐读词语)2.自学本课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师:大局部的字音都读准确了。

这个字(强),它是一个多音字,他有几个读音呢?生:三个师:再自己看一看,我们怎么来判断它的读音呢?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组词,根据词意,根据意思来判断读音,第一个读音读什么?组词是什么?强大的强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力量大,就是强大对吧?当这个字表示力量大的时候,我们要读强(qiang ),比方说谁是强大的?秦国强吧!我们的祖国也强大,对不对啊?我们的祖国现在是非常强大的。

第二个音读什么?组词,倔强,读的是非常准确的,那么在倔强当中这个字,它的意思是什么?性格固执,不听劝就叫倔强,碰到了这种情况,这个字就要读强(jiang )。

然后呢?强(qiang ),组词。

我们书上的原词,什么意思?勉强,如果你要勉强我的话,这就叫做强逼,还要读强。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2019最新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2019最新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 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019年秋最新统编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2019年秋最新统编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课时练习(含答案)1 白鹭(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文解图)【诗意解读】:《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

但是,它正是运用了如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

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会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中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同步练习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常--()忘记--()悠闲--()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3.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把清水田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题目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最新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最新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枫桥夜泊》课堂实录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枫桥夜泊师:看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枫桥在哪儿?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

师:还有谁要问什么?生: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小船停泊在岸边。

师:就在那个夜晚,诗人张继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枫桥夜泊》,板书:张继。

师: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生读诗)师:老师有个建议,请大家先看看注释,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这样你读起来一定会更出色。

学生自读古诗。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师:读得还不错,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按照平仄规律来读。

一二声称为平声,遇到平声尽量把字的声音延长。

三四声称为仄声,仄声读的时候声音出来后马上收,读得短一点。

这样可以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学生试读师:乌啼--,钟声-- (生与师一起读,声音延长)(生跟读,声音短促)师:月落,夜半,城外。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教学实录(全册2019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优质教学实录(全册2019年)

1白鹭名师教学片段实录◆读中想象,感受诗意(教学重点)师:人们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6~8自然段,你能从中读出几幅画来?给它们分别取个名字吧。

生:共有三幅画,我给它们取的名字分别是:钓鱼图、望哨图、低飞图。

师:这三幅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请同学们选择这幅图画去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在你觉得值得回味的词句上作标记或批注。

(生各自认真读文,并圈画、批注)师: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说说什么地方令你回味。

生:我喜欢钓鱼图,作者说白鹭在“钓”鱼,把它当作人来写了。

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的不是白鹭,而是一个悠闲的渔翁,静静地站在清水田边,垂着钓竿,悠然地等着鱼儿上钩,神态是那么闲适自在。

生2:我喜欢望哨图。

此时的白鹭就像一个哨兵在放哨呢!师:那白鹭在看什么?它看到了什么?生1:它在看远处的风景呢。

它被夕阳西下的美景吸引住了。

生2:它在放哨呢。

它警惕地看着有没有天敌飞过来。

生3:它也许在深情地凝视着远方,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

它在心里呼唤:亲爱的朋友,快回来吧!师:你们说得真好!所以作者说——(引读)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生:我喜欢低飞图。

它在黄昏的空中低飞,就像一个翩翩的舞者。

舞姿优美,人们被深深吸引。

……师:同学们的想象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白鹭是那样的美,这些画面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百看不厌。

怪不得作者赞美道——(引读)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美美地读一读,感受白鹭这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吧!赏析:散文诗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赞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这是需要指导学生理解感悟的,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白鹭的三种姿态进行朗读感悟,并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悟白鹭的优雅、闲适,感受白鹭与大自然的和谐画面。

这和谐的一幕幕就是一幅幅画,而这画面的主人公就是白鹭。

它的韵味尽在其中。

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回味,在想象中感悟,让诗情画意深入人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第4课《珍珠鸟》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第4课《珍珠鸟》教学实录

4*珍珠鸟名师教学片段实录◆挖掘文本重点,理解人与自然(教学重点)师: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表达对作者的友好和信任。

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处?生:珍珠鸟趴在作者肩头睡着了。

师:(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这只可爱的小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生1:作者正在给我喂好吃的食物。

生2:我在屋子里与作者捉迷藏,真开心。

生3: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玩耍。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

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试着给这幅图起个名字吗?生1:信赖。

生2:美好的境界。

生3:深厚的友谊。

生4:甜美的梦。

……师:有没有起一个字的名字的?生1:情!生2:爱!师:你们的想象真具有创造性!是啊,多么好听的名字!可见你们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

此时,作者看到熟睡的小鸟,也写出了内心的感受,那就是——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的理解略去)师:人与鸟竟能达到如此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怎么做?生1:互相信任。

生2: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生3:要宽容,和睦相处。

……师:大家试着仿照作者的这种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的话。

(学生开始动笔,写后交流)生1:信赖,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标志。

生2:信赖,是创建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生3: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

生4: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

生5:信赖,虽不是金钱,但比金钱宝贵得多,因为它能使人与人变得理解、宽容。

师:(总结)是啊,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在歌曲《爱的奉献》中结束这节课吧!(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赏析:《语文课程标准》蕴含着很多新理念和新要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学实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父爱之舟》教学实录XXX《父爱之舟》师:老师这里有一小段话,哪位同学有信心把它读好?(生读,师随评)就这段话而言,你觉得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省略了我梦中的经历)师:是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读,师随评)是的,梦要慢慢做。

请你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梦做得很慢,但还缺点味道。

我的枕边为何一片湿?(我做梦流泪了)师:说明此时的作者情绪怎么样?(很悲伤)谁还想试试?(生读)师:是的,将字里行间隐藏的感情读出来,这才是朗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师:有时候,一个梦,一段情绪,一种感情,一番流露,就是一篇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第19课,伸出手和我一起写课题。

(B板书:19.父爱之舟)(P课件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齐读)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课文了。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说的是在梦中回忆了我和父亲在一起的许多场景。

那么,咱们来回顾一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让人难忘的场景呢?(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P父亲为我卖茧买果。

父亲想为我加钱换房。

父亲陪我逛庙会。

XXX父亲背我上学。

父亲为我凑钱缴费。

父亲摇船送我报考。

父亲为我缝补棉被。

师:好的。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篇长长的文章就被我们读成了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

(B板书:场景)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场景都有什么特点?生1:都是为我,都是父亲为我。

师:是的,父亲为我做的,看来,你们都发现了。

这些都是父亲为我做的,看似平凡,琐碎的生活小事。

(B板书:平凡)品细节,谈感受。

师:本文课题是?(父爱之舟)那么,这么多场景,哪些场景和舟有直接的关系?请你说。

生:最后两个场景。

师:是啊,那这两个场景都对应着书本中的哪些段落呢?(八、九两个段落。

)师:是的,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八九两个自然段。

仔细默读八、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个细节最打动你?画画相关的句子,圈圈关键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一写感受。

预设一:(课件出示)P“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29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29页)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29页)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童话、寓言、古诗、现代文等多种体裁。

本册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学习成果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写作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相关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4.写作纸张:供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或黑板报,呈现本节课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一、导入。

师: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了,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课件)谁来读一读?生:(读生字词)窃、腋、哟、婪、惧、辘、撑、皱、碗、酸、撑。

师:读得很准确。

那这些生字中,哪些字的书写需要特别注意呢?生:“窃”字上面的“穴”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切”字左边是“七”不是“土”。

生:“酸”字左边的“酉”不要少写一横。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那我们再来一起把这些生字词读一遍。

(学生齐读生字词)师:生字词掌握了,那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只能到书店里偷偷看书的事。

师:概括得很简洁。

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窃读的呢?生:作者是在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的情况下窃读的。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作者在窃读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师:谁先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句子?生:“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从这些句子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窃读时的那种紧张又兴奋的心情。

师:你找得很准确,分析得也很到位。

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呢?生:因为她很想看书,但是又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所以既紧张又兴奋。

师:说得很好。

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了作者的心情呢?生:“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这里写出了作者害怕的心情。

师:那作者为什么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呢?生:因为她是在窃读,如果被发现了可能就不能继续看书了。

师:那作者在窃读的过程中,除了紧张、兴奋、害怕,还有其他的心情吗?生:有,还有快乐。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鲸_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鲸_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9鲸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课前谈话师:什么办法让我消除紧张?生:唱歌。

师:同学们——生:唉。

师:这个“唉”有什么意思?生:了解我们是不是认真听着;是对老师的尊重;是相互的交流……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简笔板画“鲸”)师:孩子们,这是什么?生:鲸(师播放媒体,看鲸的录像片断。

)师:看到这跃动的鲸、翻腾的鲸,你最想知道什么?生:多大?多重?几种?师:你们对事物保持兴趣,真好,这是学好课文的关键。

其实,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鲸,学了课文你可能就明白了。

3.检查预习,理清线索师: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这些生字会不会读。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请生读)“肺、腭、肚、胎”师:谁来把这些字写到鲸的相关部位?师纠正位置写得不太准确的字,齐读。

师:有些字只要会读就行,不要求写。

(师“鳍”字,了解尾鳍。

)师:生字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课文读得怎么样。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学生仔细听,想想写到了鲸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找到了写在手心上。

生:大。

师:有时候,我们读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

请生读第二自然段师:这一段,你能不能把它读成一句话?生:“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师:把它划下来吧,这太重要了,说明你会读书。

师:第三自然段太简单了,老师就不检查了。

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请生读第四自然段)师: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与其他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不同?生: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设问句。

师:读书不仅要注意字、词、句,还有标点也很重要。

看来,检查课文朗读难不倒大家。

4.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师:刚才第一自然段,我们找了一个字:大,你不能再换一个词说明大?生:巨大;极大;非常大师:作者是不是说大、很大、非常大、大大大大大大?生:不是。

师:可是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都在写它的大,请同学读读,划出你最喜欢的写鲸大的句子。

(师巡视)师:你们几个划的是一样的,有的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划的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