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前十章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3.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A.观察法B.现场实验C.问卷调查D.实验室实验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D )。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 )。

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6.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 C)心理学。

A.精神分析B.人本主义C.认知D.格式塔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育一、单选题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D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2.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A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3.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C )A.注意的稳定性B.持续性注意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分配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C )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D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感觉适应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B )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C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8.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9.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柏林D.弗洛伊德10.看完小说《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二、多选题1.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D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BCD )A.焦虑B.激情C.心境D.应激3.遗忘的规律,主要表现在( ABC )A.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B.识记材料的特点对遗忘有影响C.学习程度对遗忘有明显影响D.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4.注意的种类包括( ABC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5.意志的品质包括(ABCD)A.自觉性B.果断性D.自制性三、判断题( √ )1.一般来说,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为效果最佳。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6-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6-12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3)不平衡性.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可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同一种心理机能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第三章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的特点?P9答:(1)、在教育任务上,(2)、在培养对象上,一般为身心发展趋于成熟18岁以上青少年(3)、有三大社会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4)、在地位作用上,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在培养方式上1)、在传授千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科学研究引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理论联系实际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P13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道德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3、简述一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7-27答:(1)、测量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2)、优点:1)、所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果处理十分方便3)、有设立好的常模,可直接进行比较,简便省力(3)、不足:1)、属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推断要测量的心理2)、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和测验的编制、选用具有较高的要求(4)、应注意的问题:1)、确立对待测量的正确态度2)、编制符合要求的测验3)、保证测验的严格施测与客观评估4、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28-34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1)、有助于高校教师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2)、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特点3)、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能力3)、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胜任能力1)、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4)、有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5)、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法第二章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1、什么是个别差异?P42答: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2、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如何形成的?P43答:主要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3、怎样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P44答:(1)、认知方式差异(2)、性别差异(3)、成就动机差异4、怎样因材施教?P52答:(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育心理学答案

教育心理学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B)。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C)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D)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 A)年。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A)年。

A.1879年B.1903年C.1913年D.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B)。

A.桑代克B.冯特C.斯金纳D.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

A.冯特R桑代克C.苛勒D.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B)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B)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申斯基B.卡普切列夫C.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 A )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A.桑代克B.冯特C.华生D.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B)。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ACE )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一系统包含( ABCDE )要素。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18世纪中期D、19世纪中期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以后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B、布鲁纳C、华生D、桑代克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B、乌申斯基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1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环境B、教学过程C、教学媒体D、教学手段1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布鲁纳B、皮亚杰C、维果斯基D、乌申斯基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并创立了心理学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1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____编写的。

三、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3、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类型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型的抽象思维D、理论型的抽象思维5、根据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少年期学生年龄在()A、6、7岁一11、12岁B、8、9岁一12、13岁C、11、12—14、15岁D、14、15—18岁6、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7、在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较短暂的时期,称为()A、成熟期B、关键期C、学习期D、高原期8、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9、“发展危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布鲁纳10、思维可以逆转,并获得了长度、面积等守恒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下面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2、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1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A、感觉和知觉分化B、感觉与动作分化C、动作与语言分化D、形象与表象分化14、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15、根据反应时间与精确性,儿童的认知方式可以分为()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6、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比奈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瑞文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17、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世界观18、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维果茨基C、奥苏伯尔D、布卢姆19、韦氏量表主要包括两个分量表,即()A、智力量表与情绪智力量表B、言语量表与操作量表C、言语量表与空间知觉量表D、数理逻辑量表与操作量表20、心理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儿童,处于()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2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是()A、人格B、性格C、认知风格D、态度22、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A、性格B、认知风格C、学习策略D、定势23、下列智商最高的人是()A、CA=4,MA=5B、CA=5,MA=6C、CA=6,MA=7D、CA=7,MA=8二、填空题1、皮亚杰把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____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阶段。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5、小学教育心理学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1、小学生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关键年龄是(C )。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12、皮亚杰的具体运演阶段是在( C )。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岁以后
13、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 )。
A.接受性 B.间接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D)。
A、无关刺激 B、中性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强化
5、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C)。
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尔曼
6、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特色之一是重视理论尤其是重视探讨( B )。
A.道德性发展理论 B.学习理论 C.课堂群体心理理论 D.教师心理
7.联结学习理论认为,联结的建立是一个不断( C )的过程。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结构理论 D、认知同化理论
2、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3、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B )。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奥苏泊尔
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开始将学习分为( D)。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
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

《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第01-07章满分答案

《教育心理学》在线测试第01-07章满分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0:2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是( )。

A、冯特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3、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的分支学科。

A、心理学B、教育学C、社会学D、管理学4、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是()。

A、学生心理B、教师心理C、学习心理D、教学心理5、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始终监控和调整教学过程的是()。

A、评价/反思过程B、教师的教学活动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教育心理学是()。

A、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B、是一门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交叉学科C、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D、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

A、学生心理B、学习心理C、教师心理D、教学心理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在于()。

A、揭示教育中学与教的基本的心理规律B、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C、帮助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D、帮助教育主体(主要是教师,同时也包括学习者)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4、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课堂管理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以及由这五种要素所构成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交织在一起的活动过程。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方法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也要研究“教”。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2011年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5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技能: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condition-action condition-action)的规则。

)的规则。

)的规则。

智慧技能层次论: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这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

反省认知(元认知):个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意识与监控。

具体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能够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获得的标准是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的正反例证。

定义性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

在概念学习中,指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别判断;在规则学习中,指给学生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运用规则解决。

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高级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综合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并生成新的规则的能力。

概念: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规—例法: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而后在举例说明。

例—规法: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先呈现规则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规则。

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是由控制流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

第二章二、填空3、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为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领域。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1)辨别、(2具体概念、(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由潘菽主编的,该书将学习分为(1)知识学习、(2)动作技能学习、(3)智慧技能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学习四类.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将学习分为(1)有意义学习、(2)机械学习;根据意义习得的方式把学习分为(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

三、选择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2)、(4)。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4)的学习.(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3、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

(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1)。

(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

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文单词“book"。

按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1)。

(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6、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2)。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7、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B、鲍德温(BaldwinC、詹姆士(James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答案(1)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答案(1)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1903年,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2、1924年,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3、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4、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体现的。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和_ 、_ 、_等五种主要的要素。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 ____、预测和_____的作用。

(解释、控制)8、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 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教学风格)9、教学环境包括___ __和_ ____。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 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二、名称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三、单选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的科学.C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

基本身心规律2.学校教育中的互动系统由()等核心因素构成。

AA。

教与学 B.教与环境 C.学与环境 D.教、学与环境3.()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A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4。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D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5.(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AA.课堂纪律B.温度C.桌椅D.座位的排列6。

(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

D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校风 D。

教育心理学前十章答案

教育心理学前十章答案

十四.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①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②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

③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为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

十五.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异曲同工.(1)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①认知学习观。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第二,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结构教学观.第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第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③发现学习。

步骤:第一,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二,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第一,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第二,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些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 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 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

北师大版的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学答案

北师大版的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学答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从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一、(略)二、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无意想象、再造思维、创造思维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三、1. A; 2. C; 3. C; 4. B;四、1."; 2."; 3.X;五、1.参考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内容与形式不同。

从内容看:感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及事物的外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联系。

从形式看: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对事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

总之,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们常说的对由感知得来的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完成的,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达到对事物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反映。

2 .参考答案: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巳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创造成分的不同。

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是准备阶段。

3 .参考答案:(1)知识表征的方式影响问题的解决。

(2)迁移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为此,首先要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泛,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应利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几种知识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的作用就越大;其三,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知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牢固,越能顺利地实现迁移。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教育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教育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教育心理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判断题:XXX效应表明教师的期望与激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答案:对。

2.判断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歧视差生是可以理解的。

答案:错。

3.判断题: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朋友,以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答案:对。

4.判断题:疏导学生不良情感是班主任的事,与XXX老师无关。

答案:错。

5.判断题: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对。

6.判断题:教师只要教得好就行,不用注重自身外在形象。

答案:错。

7.判断题: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答案:对。

8.判断题: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越好。

答案:对。

9.判断题: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越好。

答案:错。

10.判断题:学生的知识研究与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按照XXX的观点,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或称为客体永恒性是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哪个阶段获得的?答案:感知运动阶段。

2.单选题:儿童思维进入以下哪个阶段,就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答案:形式运算阶段。

3.单选题: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的提出者是?答案:XXX。

4.多选题:以下属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有?答案: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

5.多选题:XXX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不同的阶段?答案: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6.多选题:苏联教育家XXX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以下两种水平?答案: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现有的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难度C.运气D.情绪3单选题】(10分)以下哪种类型的动机是指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进行的行为?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情感动机D.认知动机4多选题】(10分)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动机?A.任务难度B.个体能力C.奖励方式D.社会支持5多选题】(10分)以下哪些属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A.先前成功的经验B.他人的评价C.情境因素D.认知水平6多选题】(10分)以下哪些属于成就动机的表现形式?A.追求卓越B.避免失败C.寻求刺激D.追求社会地位7判断题】(10分)动机是指个体的行为表现。

大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2017德州经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A. 学生B. 教师C.学习D. 教学2、( 2017德州;2014枣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过程 D. 学习过程3、( 2015菏泽)在教育心理学看来,(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 教学过程4、(2017德州经开)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B)A. 皮亚杰B. 桑代克C.布鲁纳D. 维果茨基5、( 2017德州经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A 1877年 B. 1879年 C.1903年D. 1913年6、( 2016单选)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C)。

A.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B.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C. 赞科夫--《人是教育的对象》D.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7、(2017德州经开/2014德州平原)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A. 陶行知B. 蔡元培C.潘菽D. 廖世承8、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B)A. 皮亚杰B. 桑代克C.布鲁纳D. 维果茨基9、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D)A. 个案研究法B. 调查法C.测验法D. 观察法10、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C)A. 观察法B. 测验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1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A. 简便易行B. 严格控制C. 定量研究D. 探讨相关关系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D)A.学习 .B.模仿 .C.强化 .D.适应2、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3、“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这种儿童在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 C )A.永久客体性B.不恒常性C.自我中心D.不可逆性4、[2015年真题·单选] 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B)A 角色扮演B 集体的独白C 泛灵论D 平衡5、[2015年真题·单选] 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由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D)。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C)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4.态度的核心成分是(B)。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5.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6.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

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7.品德是道德性发展到(C)的表现。

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高级阶段D.一定阶段8.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D)。

A.二者相互区别B.二者相互联系C.二者相对独立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品德是由个人的道德行为来显示的。

B.儿童初期出现的道德行为是无意的偶然表现。

C.道德行为是品德的表现。

D.道德性包括道德行为和品德。

10.道德性是指(D)。

A.指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B.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C.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D.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11.从整体发展来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A)。

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级12.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A)。

A.顺从、认同和内化B.顺从和认同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13.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①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②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

③惩罚与负强化不同。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为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

十五.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异曲同工。

(1)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①认知学习观。

第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第二,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结构教学观。

第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③发现学习。

步骤:第一,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第二,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三,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

(2)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第一,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第二,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内部条件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在学生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看,首先,学习者要有主动学习的倾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些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发生联系。

②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者策略。

认知同化理论观点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先行组织策略: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通过呈现“组织者”,为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③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不同于发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因此,布鲁纳与奥苏伯尔学习理论是有区别的。

十六.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是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

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①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

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

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

奧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十七.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关键作用。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①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人为性联系。

②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是心向或倾向性。

第二,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

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

(3)做到有意义学习,关键因素有两个:①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

②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

十八.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是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吸收了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过程的观点,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

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结果时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大系统构成,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它主要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的结构和过程。

(2)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

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学习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总之,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的八个阶段的系列所组成的。

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

十九.简述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布鲁纳提出的四条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他认为儿童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胜任的内驱力(成就感);互惠的内驱力②结构原则。

布鲁纳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发现:人有三种表征系统,动作表象、图像表象、符号再现表象。

③序列原则,或称程序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

④强化原则。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必须获得反馈,知道学习结果如何,这种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化作用。

二十.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是l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1)苛勒的经典实验。

黑猩猩问题解决的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

(2)完形一顿悟说的主要观点。

①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②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3)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并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反对机械的、盲目的学习观点,对指导教学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但他们企图用顿悟说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也是不妥当的。

同样,他们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过分夸大顿悟学习的作用与意义,也不符合学习的实际。

二十一.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是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习理论被称为“联结一试误说”。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

(2)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而实现的;学习应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①准备律:②练习律:③效果律:(3)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

效果律指导人们用一些具体奖励如小红花、口头表扬等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

二十二.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玩具拳打脚踢,然后儿童被带到一个放有充气玩具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玩具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

①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

②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

③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

④动机过程: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

二十三.简述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

(1)建构主义学习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①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皮亚杰和布鲁纳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

①皮亚杰在讨论认识发生、发展时就曾提到建构问题。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而建构的基本心理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或称双重建构)。

②布鲁纳的建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表征形式的不同,讨论了不同时期的儿童如何对客观世界进行建构。

;二是通过讨论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阐明了认知结构的来源和知识建构的问题。

(3)20世纪70年代,维果茨基的理论介绍到美国以后,对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