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中国的民族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我特的民族风情,理解对其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4、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民族的分布教学难点: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地理课堂学习口号是:走进地理,快乐学习!让我们一起看一则报道,这是全国各族儿女为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寄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协发展!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百花园,去感受最炫民族风。
师:板书课题生读学习目标二、游览民族百花园模块一:走进民族知识园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完成模块一和二的自主预习部分(3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统一答案。
下面检测你们的预习情况例1:下列有关中国民族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有55个民族B、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C、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土族人口超过了500万D、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例2: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我国哪一省区()A、宁B、藏C、桂 D内蒙古合作探究:教师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教师指导读图方法:一读图名二看图例三分析探究过程:读图:中国的民族分布图(1)先看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布最广的民族是,主要集中在和地区。
(2)看图例,找出壮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高山族、黎族。
并填出:壮族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藏族主要分布在,回族主要分布在,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省。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3)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4)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
(按地理方位)探究结论: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例3:如果有外国友人想要了解中国的民族风情,你建议他去()A、河南省B、湖南省C、云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例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西北、西南B、东南、东北、西南C、东南、西南、西北D、全国各地师:通过在民族知识园,我们收获了很多民族方面的知识,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也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也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了解,也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预习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预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是本册教材中关于中国民族知识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知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学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善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信息。
但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认识尚不深入,对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知识点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教学难点:民族问题的深入理解,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发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民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说课稿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地区的分布、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等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学会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尊重和热爱民族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教学难点:民族地区的分布、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大散居、小聚居和交错杂居的特点。
(2)讲解民族政策,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意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4《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4《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4《中国的民族》一课,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分布、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本节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国各民族的特色,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知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教学难点: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各民族文化的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
3.学习素材:收集相关的民族案例、风俗习惯资料。
4.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民族政策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民族教学反思
《中国的民族》教学反思《中国的民族》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说明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介绍了我们国家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等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较为简单,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通过小组活动归纳不同民族的分布地区,在整体分析少数民族和汉族主要分布地区,从个例到整体分析,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地理分析水平。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以图片导入,通过图片竞猜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详细的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民族构成特点。
对于少数民族风情的介绍,主要是通过视频欣赏去了解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汉族的赛龙舟了解民族风情。
在理解民族的过程中,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56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相互尊重。
在这次说课比赛中,从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实行说课,对于教材分析缺少深入的剖析,仍停留在表面,教法、学法使用不恰当,形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会应该灵活使用教法和学法,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同时,说课过程中,对教法、学法阐述简单,应加入适当的目的或意图说明。
说教学过程要加入设计的意图的说明,详细阐述整个教学过程,语言应精练,整个教学设计应加入适当的小练习,对本节内容加以巩固,在当堂消化掉。
在答辩的环节中,对校本研修这个概念理解出现了偏差,理解有误,我个人还需要好好理解什么是校本研修,在答辩过程中要冷静思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表情自然。
总来说之,这次说课的经历,让我获益匪浅,对于今后的教学,更要努力去钻研教材,多向他人学习,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预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预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民族知识的一次系统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多样性,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了解,对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此外,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主要民族的特征,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观念,提高学生参与民族工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主要民族的特征,我国的民族政策。
2.难点: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民族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针对本节课的提问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或板书,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主要民族的特征和民族政策。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解释相关概念,如民族、民族分布、民族政策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民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民族的多样性。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民族为例,详细介绍其风俗习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所需资料、笔记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民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呈现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政策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民族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民族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各民族风土人情。
2、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学情分析1、学生只清楚全国有56个民族,但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居住特点都不清楚,本节课应先从地理位置上找出各民族居住的大致位置,了解各民族的风俗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2、比较难理解的是我国民族的构成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民族政策,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开展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
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开阔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个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
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引入,多个民族节日片段的剪接)二、讲授新课1、活动一:将图片与其民族名称用线连接起来(1)朝鲜族(3)维吾尔族壮族(2)藏族(4)问题:(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2、活动二:大屏幕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人口)3、活动三:大屏幕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4、讨论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什么好处?5、活动四:大屏幕展示(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民族,知道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知道了我国民族政策。
总之,我国这个有着众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祖国的强盛,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断努力,奋发进取。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4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感觉较容易,但是本节内容中“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一部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生疏的。
为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侗族风雨桥,展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独特的民族风情”三部分内容,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
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交往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知识,也是学习中国地理(八年级上下册)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侗族风雨桥,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为训练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交流表达的能力,教材设计了“多彩民族风”活动。
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读图、看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及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训练环节(13分钟)A.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我国的东部和中部没有少数民族分布,有的省级行政单位全为汉族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及分布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分别是()A.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B.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C.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D.壮族、云南省4.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看下图完成各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此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趣味性,可以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民族问题较为复杂,各民族之间的分布、文化等特点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学生可能对此部分内容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传统文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2.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分布特点和传统文化。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的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案例分析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课堂提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对各民族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呈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民族的分布特点,设计案例分析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上册14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1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上册 14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1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举例说出不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布置长周期作业,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树立团结协作能力及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悼念和展示我国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
重难点:1、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板书设计第四节中国的民族一、56个民族1.民族的构成汉族92% 少数民族(55个)8%2.各民族的文化差异(1)民族的语言和文字(2)民族的风俗和宗教等二、民族的分布(1)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导入新课]播放电影《刘三姐》录音剪辑,然后提问,你知道该电影片段反映的是哪一个民族的故事吗?知道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一地区吗?学生听讲激起同学们热爱民族关注民族的习俗欲望。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教学过程一、民族构成展示课件(2000年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扇形统计图)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类型的统计图?(扇形)通过扇形统计图,你看到,了解到了什么信息?(我国的民族构成为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民族约占8%。
因为人口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2.展示课件(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柱状图),指导学生辨认。
教师提问:①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个民族?②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二、民族分布承转:那么,各少数民族兄弟在我国是如何分布呢?1.展示课件(我国民族分布图),指导学生阅读图例,认真辨认教师提问:①汉族人口的分布图例如何表示?分布情况如何?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如何体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颜色以及复杂程度,颜色越复杂,表示民族种类越丰富,分布越集中,以此确定问题答案: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③如何理解“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各少数民族分布全国各地,同时又集中分布在某一集中地区,以此来理解“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④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如何体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哪一省级行政区颜色最复杂,以此确定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在哪里)小结: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引导思考出现该民族传统习俗的原因。
参与活动,选择不同的类别如服饰、文字、节日或者饮食,根据图片内容回答属于哪个民族。
思考出现该民族传统习俗的原因。
民族风情相关图片
通过民族知识比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民族之间在服饰、饮食、文字、节日等方面的差异,为之后了解民族政策做铺垫。
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但本节的民族分布图较为复杂,设置不同层度的问题,层层提问,得出结论。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分析方法,因此可以带领学生探究部分民族风情背后成因,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拓展课堂的地理思维。民族区域自治是个难点,运用不同形式突破。
环节四: 民族政策思考(5min)
通过民族知识比拼,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不同民族间的这些差异呢?
播放民族区域自治视频。
思考如何对待不同民族间的差异,自己可以怎么做,国家可以怎么做。
观看视频,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知识。
民族区域自治相关视频
了解中国的民族政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尊重意识。
3、有没有哪些区域图例特别多?读图归纳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4、每个民族的分布从整体上看有什么特点?从小的范围来看又有什么特点?所有民族的分布是怎样的?
5、重点知识回顾
读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图,根据问题读图,并完成表格:
生: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在表格上写下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与同学交流分享。
寻找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区域,归纳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民族”教学设计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1、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2、对“标准”的理解:课标要求学生“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不可能让学生在图上落实每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主要查找汉族,和那些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民族的分布,明确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东北”地区,汉族主要在东部、中部地区。
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二、对教材的理解《中国的民族》位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最后一节(第四节)。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认识了我国的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与人口政策之后安排的。
《中国的疆域》使学生认识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的陆上与隔海相望的邻国,我国辽阔的领土、领海。
《中国的行政区划》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轮廓、分布、简称、省级行政中心的名称与分布。
为学生后来所有中国地理的学习打下地图基础。
我国不仅是一个领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更是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
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经济水平,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均有很大差异。
国家的稳定团结,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拳拳爱国心与努力奋斗。
本节教材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56个民族”介绍了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汉族人数最多,其余55个民族因人数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各民族一律平等。
配了一组少数民族的图片要求连线。
第二部分“中国的民族分布”,通过一幅民族分布图,设计了读图填表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第三部分“独特的民族风情”,详细介绍了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赛龙舟三个传统节日。
本节教材的开放性较大,课本上关于民族的图片,节日只是一些例证,教师可以选加其他内容,我在这节课中增加了民歌欣赏。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学反思新版湘教版
《中国的民族》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一个基木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电视、电影、网络和书籍给了学生丰富的关于我国民族的不同角度的认识。
我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愉悦的情绪体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段,使本课的信息量更大,更直观,更形象。
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听流行歌曲,对民歌了解不算太多,有的同学了解一般来自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或来自音乐课的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恰当的时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欣赏我国的优秀民歌和少数民族的习俗等等一些民族风情。
1。
初中地理_【课堂实录】民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民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2、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1、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我国各民族的乐器、服饰、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等相关资料和照片;教师收集与教材相关的文字、图片、歌曲等制做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
直观多媒体演示,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和问题情境创设。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3、读图分析方法的运用。
注重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指导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开展竞赛、趣味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根据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功效,自主学习并能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自信。
《民族》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对我国的民族知识了解的甚少,只知有56个民族。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与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民族教案
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说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各民族风土人情等知识。
我国民族众多,由此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90.6%,但我们不能有“大汉族”思想,要知道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因此要尊重少数民族,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民族团结平等是国泰民安的保证。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族人民要和睦相处,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
2、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我们各民族要和睦相处,为建设好我们的祖国而共同奋斗。
学情分析
1.地理课在学生眼里是副课,不被重视,底子差。
2、认知分析:本节课知识简单,层次清晰,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在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
3、障碍点:民族风情,是本节课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
2、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3、知道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
1、运用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
民族风情的各自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教学设计
导入环节:通过用音乐、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丰富多彩的
板 书 设 计
汉族 民族构成
(一体多元)少数民族
大散居
中
国 民族的分布特点 小聚居 民族政策(各民族平等) 的 民 交错杂居
族
传统文化
民族风情
风俗习惯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 1、完成P16活动题。
2、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读图提问:①、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汉族)
②、我国民族的构成是什么? 汉族和少数民族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
利用歌曲
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
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亲睦的、统一的大家庭。
本节是培育同学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
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世情等知识。
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同学收集、归纳资料技能的培育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亲密,为同学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同学的身心特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教材提供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同学思索分析问题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同学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同学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亲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同学的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节课对同学要求不太高而且同学还有肯定的生活阅历,因此学习起来较简单,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同学的认知技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进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培育同学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口头表达技能。
2、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育同学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技能3、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和猎取信息的技能。
4、结合热点新闻,培育同学正确观测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技能。
5、教学过程以同学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提高同学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亲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同学的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出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及影像资料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4.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1.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出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难点:1.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2.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地图分析法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那达慕大会、火把节、泼水节的视频
设置情境:请你猜一猜:你能猜出它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吗?
除了视频中的民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
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了解一下我国的民族构成
学习任务一:“五十六个民族”。
1、自学教材P16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
(1)我国共有__ 个民族,其中有__ 个少数民族。
(2)在各民族中,___ 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_ %;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 族,人口最少的是族和赫哲族。
(3)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即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政策)。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构成,那我国的民族分布是怎么样的呢?
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二,通过中国民族分布图,明确一下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二:“中国的民族分布”。
1、自主学习教材P17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 ,______ _;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2)在我国,汉族主要分布在__ __和__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____等边疆地区。
2、课堂知识延伸: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行使,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如我国三级行政区中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民族政策)
3、活动:读教材P17图1-14“中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表:
目标完成检测: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的分布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
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
3.我国自治区的五大少数民族是()
A.蒙、回、藏、维吾尔、苗B.回、藏、布依、满、朝鲜
C.蒙、回、藏、维吾尔、壮D.回、白、蒙、壮、土家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特点,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习任务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活动:请各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民族风情。
(2)教师展示收集的图片,了解各民族的服饰、建筑、乐器、文字、节日等。
(3)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应和睦相处。
(民族政策)
目标完成检测:
1.图中与所对应的民族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维吾尔族 B.②——傣族
C.③——朝鲜族 D.④——藏族
2.图中与所在省的搭配正确的是()
A.①——吉林省
B.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③——云南省
D.④——西藏自治区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民族
一、五十六个民族
二、民族分布特点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读图分析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安排他们查找整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资料,既能预习新知,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国的民族学生并不陌生,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亲切感,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
效果分析
《中国的民族》一课教师用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目标导引教学,将目标4穿插到目标1.2.3中,带着目标学习;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展示时教师让学生多次走上讲台指图、填图、说图,教师运用多幅地图进行讲解和展示,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注重德育的渗透和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注重评价,效果很好。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独特的民族风情”三部分内容,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
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交往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知识,也是学习中国地理(八年级上下册)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和侗族风雨桥,展现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为训练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交流表达的能力,教材设计了“多彩民族风”活动。
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
提高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读图、看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评测练习
目标1预习检测
(1)我国共有__ 个民族,其中有__ 个少数民族。
(2)在各民族中,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_ %;其他民族人口仅占 %,称为民族。
(3)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_ 族,人口最少的是
族和赫哲族。
(4)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即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政策)。
目标2完成检测:
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的分布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
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
3.我国自治区的五大少数民族是()
A.蒙、回、藏、维吾尔、苗B.回、藏、布依、满、朝鲜C.蒙、回、藏、维吾尔、壮D.回、白、蒙、壮、土家目标3完成检测:
1.图中与所对应的民族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①——维吾尔族 B.②——傣族
C.③——朝鲜族 D.④——藏族
2.图中与所在省的搭配正确的是()A.①——吉林省
B.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③——云南省
D.④——西藏自治区
课后反思
本节课基于目标导引模式,我在设计课程时严格按照目标导引进行设计,将导入、先学、后教、训练、评价贯穿始终,并将目标4我国的民族政策穿插到目标1.2.3中,进行情感升华。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趣味活动、图片展示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根据教材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功效,自主学习并能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表现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获得自信。
多次强调对地图的运用。
首先在自学指导里面强调结合课本插图进行学
习,然后让学生结合地图进行讲解和展示。
合作探究里面展示了多幅地图,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另外,注重评价,每个孩子都是课堂的一份子,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小组是学习的单位,为了让孩子们都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课堂,我运用多元多维的小组捆绑式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小组教学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极端,在运用小组的过程中尽量让他们做到均衡发展,并适时照顾弱势群体。
当然,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堂基本上是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去进行的,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很少;其次,如果时间紧凑的话,带领学生一起填充各民族的分布图,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中国的民族》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通过对课标的分析,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不同的分布特点,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特色。
因此制定目标如下:
1.通过图文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出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及影像资料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4.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