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思想演变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特点及主要系统比较分析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特点及主要系统比较分析
我 国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 管理 系统特点及主要系统比较 分析
邹 潇
( 武 汉科技 大学城 市学院 图书馆 4 3 0 0 8 3 )
【 摘 要】 图书馆 自动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及
服务 水平 的综合 手段 的总称 , 是 建设 数 字 图书馆 的 基础 。在 数 字 图 书
( 三) 图书馆 网络化建设 阶段 1 9 9 4 年以来 , 很少 的高校 图书馆 和部分公 共 图书馆还 在继续 使 用这种本 馆 自行研制 的系统 , 而大部分图书馆都是 引进 了适合
网络环境的 、 功能更齐备的 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 经济实力
雄厚的图书馆已经瞄准了国际上较先进 的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 系统。我国的一 些文献信息部 门经过一 系列的努力 和探索 , 现 已 研制 出具有网络功能的图书馆 自动 化集 成管理 系统 。这些 系统 的 研发开 始跳出图书馆手 工业务流程 的框子 , 实 现了对不 同平 台系 统 的访 问, 达 到国际化水平 。 二、 我国新一代 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特点 我 国新一代图 书馆 自动化集 成 管理 系统 的特点 主要 表现 如 下: ( 1 ) 系统软件市场向系统集成 和公 司兼 并方 向发 展。 目前 , 在 软件 的选择上人 们 已形 成共识 : “ 购买 引进利 大于 弊” 。因此 , 凡 是早期 由本馆 自行开发的系统 , 其最终结局 , 或是转卖 给商业性 的 开发机构 , 或是根本放弃 。( 2 ) 系统有稳定 的体 系结构 。体系结构 是 系统 的根基 , 先进而 稳定 的体 系结构 是系统成 功的基础 。我 国 新一代 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 了先进 的二层 C l i e n t / S e r v . e l " 或三层 B r o w s e r / We b S e r v e r / D B S e r v e r 或多层 结构 , 这是 一种 分布 式 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式 。( 3 ) 系统逐步走 向标准化 。近些年来 ,

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图 书馆 自动 化 系统 的 研发 和应 用 也将 不可 避 免的发 生 方 向性 的转 变 。那 么它 今 后如 何发 展也 成 为大 家
关 注 的热 点 。
1 加 大 图书 馆 自动 化 系统 网络 化 的进程 , 发能 适 开 应 数 字图 书 馆发 展要 求 的 自动化 系 统 我 国图 书馆 界 目前 所 应用 的 图书馆 自动化 系统
维普资讯
经 2 生 1塑 墓
避 黼
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周 虹 利
( 内蒙古 图书馆,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2 ) 10 0
摘 要 : 着 图书馆 自动化 系统的技 术 与功 能 日趋 成 熟 。 随 它今 后 将 如何 发 展 成 为人 们 关 注 的 热 点,
和数字 资 源 ( 电子 书 、 电子期 刊 等 ) 行 挂 接 。 通 常 进
数字 资源 MA RC数 据 使 用 8 6字 段 以表 明该 数 字 5 资源 的 URL定位 。
2 2 支持 D bi C r 式 . u l oe格 n
各种 图 书馆 进 行 联 合 , 资 源 共 建共 享 的前 提下 开 在 展各 项 信 息 服 务 , 读 者 提 供 更 完 善 、 系 统 的服 为 更
j 壤
: 零
登堡皇墅 2§ 筮 3 生 1 塑
避 m 沁 册 m
Du l oe是 国 际 组 织 D bi C r td t bi C r n u l e Meaaa no
的基础 设 施建 设 . 括 将 来 数 字 图 书 馆 建 设 的 数 据 包
Iiaie 定 的用于 标 识 电子 资源 的一 种 简要 目录 nt t 拟 i v 模 式 。 它 一 出现 就 被 北 美 、 洲 、 洲 和 澳 洲 2 欧 亚 0多 个国家 认 同 。不 仅 图书 馆 、 物 馆 采 用 而 且 不 少 政 博 府机构、 商业 组 织 正 在 或 准备 采 用 。Du l oe bi C r 的 n 拟 定 者 们参 照 图书馆 卡 片 目录 的模 式 , 定 了 1 制 5项 广义 的 元数 据 。

浅谈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韦祖柔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3期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产业都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态势,文化信息产业的广泛对外开放表现的最为突出。

作为我国文化信息产业发展根基的图书馆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要想稳固其地位,取得新的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当今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方向,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以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不断结合高科技技术进行馆内各个项目的创新,探索出一套满足新时代人民多样化需求的图书馆自动化运行体系。

由国际上一些自动化建设体系比较成熟的大型图书馆的发展经验可以得知,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为了推动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本文将以对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历程的综合论述为出发点,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解析。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发展趋势引言:图书馆自动化指的是将高科技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馆日常运行过程中,进而提升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更高品质的用户体验。

图书馆自动化在我国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无形之中给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方式的同时,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动化建设当成我国图书馆发展的首要前提。

综合来说,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代表着全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的把握住机遇,给图书馆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力量。

一、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历程的相关简述世界形式的变化和发展,给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图书馆建设的好坏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各领域都在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也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不同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达到新时期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更高的标准,我国图书馆必须进行现代化建设,尽快实现自动化运行。

关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思考

关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思考

图 书馆 等 制 作 的扫 描 版 < 库 全 书> 北 京 四 、
大学 未 名 科 技 文 化 发 展 公 司 与 北 京 大 学 出版 社联 合 开发 的( 0世 纪 中 国思 想 史 光 2
的变 革 , 统 的 图 书 馆 、 传 情报 单 位 和 文 献
中心 已 不 再 是 信 息 资 源 唯 一 拥 有 看 及 提 供看 。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都 可 将 自 己 的 信
息 单位 争 夺 信 息资 源 与 信 息 用 户。 例 如 ,
Itre 中 著 名 的 Yao nen t h o站 点 , www 将
家图书 馆 的 电 子 图书 馆 工 程 提 供 网 上 浏 览 馆 藏文 献 的 功 能 ; 内 的一 些 主 要 的报 国
系 统中 的信 息资 源 按 学 科 进 行 分 类 , 通 并 过 热点 链 与其 各 自 的 We 页 相 连 , 户只 b 用
由光盘 单 机版 向网 络 版 过 渡 的 阶 段 , 国 如
息 资源 送 到网 上 , 也可 利 用网 上 的 信 息 资
源开 展 信 息服 务 , 与 传统 的 图 书 馆 等 信
次开 发 利用 的 主要 方 式有 :. 录 数据 , a套 建 立专题 数 据 库 , 一 步 提 高 光 盘 利 用 率 ; 进 b 提 示 检出 文 献 的 馆 藏地 址 , . 实现 检 索一 次文 献 的一 条 龙 服 务 I . 于 建立 远 程 光 c用
3 制 约 我 国 图 书 馆 自 动 化 进 程 的 因 素 和
对 策
3. 1 制 约 我 国 图 书 馆 自动 化 进 程 的 因
多 少等 为 标 准 , 是 取 决 于信 息服 务 手 段 而 是 否自 动 化 、 息 服 务 形 式 是 否 多 样 化 、 信 信 息服 务 效率 是 否 高 效 化 、 息服 务 资 源 信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发展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发展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其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服务理念的革新。

正如一艘航船在茫茫大海中需要精准的导航系统一样,图书馆也需要一个高效、智能的管理系统来引领其在信息海洋中准确航行。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在传统模式下,图书馆的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就像是给图书馆装上了一双“慧眼”,使其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每一本书的位置、状态和流通情况。

这种改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借阅体验。

然而,尽管自动化管理系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建设系统时必须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以便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此外,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隐患。

如同一座城堡需要坚固的城墙来抵御外敌一样,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也需要强大的安全防护措施来抵御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那么,如何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图书馆应与专业的技术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更加先进、智能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以便能够及时响应系统升级和维护的需求。

2.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关注其对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推荐算法来帮助读者发现更多感兴趣的书籍;也可以通过优化借阅流程来减少读者等待的时间等。

3.强化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系统在遭受攻击时能够迅速恢复并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4.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图书馆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分享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比较分析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比较分析
1 . 2 图书馆 计算 机集 成 管理 阶段
该阶段是我国在 1 9 8 6 至1 9 9 3 年 间各大 图书馆 ,不断将各 自研发 的 软件运用到实际 图书馆管理的时期。各大图书馆 以自己开发 的软件运 用为核心 ,在业务流程上不断进 行更新 处理,在局域 的网路上使用公 用 的管理数据库进行管理 ,逐渐形成了功能齐全 的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 管理系统。
利 的影 响。
这种模式可分成二层、三层或着层结构 。( 3 ) 系统向标准化发展。近些 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采用 目前 最先进 的技术 ,这中技术在 国际上都是最先进的,具有 国际地位 。这 种技术的发展应用使我国图书馆系统 向着 国际标准不断发展进步 ,努 力实现国际化 。( 4 ) 系统功能多样化 。目前我 国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 系统功能更加的多样化,图书馆 的相关设备也更加齐全 。已经形成 了 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 。新 一代 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 管理系统更加趋向于 这个时代的气息,向着现代 网络互联能力和网上服务功能 的开发,这 已经形标志着新一代 图书馆 网络化的新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 国图书馆发展从未停止 ,一直向着新功能迈进 。( 5 ) 友好的人机 图形化 界面 。人机界面是关系到所有用户对相关设备使用 的效率的关键,它 能增加系统的友好评价 。图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 系统正 向着视窗式发 展,它拥有很 高的界 面友好程度,具有系统可操作胜强等优点。而且 更加的便于电子信 息的交互 ,方便快捷的提高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 ( 6 ) 安全性更强。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性 的发展。新一代图 书馆 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应用 了安全功能较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 开发平台,针对 不同用户访 问数据库对权限进行 了安全安全设置 ,而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摘要】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影响,随后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发展。

未来,图书馆管理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展望广阔。

建议图书馆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用户需求,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趋势、数字化化、智能化、云计算技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用户体验、移动化、社交化、未来发展方向、服务水平、前景展望1. 引言1.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的核心工具和基础设施,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图书馆工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自动化的流程,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管理馆藏资源、读者信息和借阅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通过系统记录读者的借阅历史和偏好,图书馆可以精准推荐图书、文章和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与其他机构和社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图书馆、教育机构、出版社等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和便利的服务。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它是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基石。

1.2 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大多面临着信息化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

由于图书馆资源日益增加,管理、查询、借阅等工作量巨大,对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挑战,如何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遭到恶意攻击,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公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分析

地区, 所有系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工操作阶段 ,尤其在一些经 济不发达 的地 区,图书馆 的处 境还较艰难。在发达省份 ,公共 图书馆 自动化水平 比得上 高校 图书馆 ,如广东省 图书馆 以省馆为 中心 ,以广州 、深
圳 、珠海 、佛山市馆为重 点 ,珠 江三 角洲各馆 为对象 ,组 建了局域 网络 .并 与国家 网 ( s i)相联 。此 外 ,浙江 Em s
高校 图书馆成员馆 。建成 了 “ 中心/ 成员馆”操 作 平 台, oz in
实现 了成员馆范 围 内的 O A P C服务 等。北 京市 公共 图 书馆
区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 ,公共 图书馆的 自 化建设水平参 差 动 不齐。但 是公共 图书馆 的 自动化 建设水平 能代表我 国图书
[ 中图分类号)C5. [ 207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8 02 20 ) ' 07 — 2 0 — 81( 6 0 — 1 0 0 0 5 3
图书馆 自 动化是利 用现代信 息技术提 高图书馆工 作效
的标 志 ,自动化建设 的发展代表 了一个 图书馆的业务管 理 水平和服务水平 ,而 自动化 系统 的选择是 一个图书馆 自动 化建设 中的关键 一环 ,大部分 图书馆 为了发展 自己都 引进 宣传文化基金的支助下 ,深圳 市 图书馆为 通过评 估达标 的 这些 图书馆实现了网上 文献 资源共 享 ,在 深圳市 初步形 成 了以深圳市图书馆为龙 头、各 区图书馆 为骨干 、街道 和社 区图书馆为基层节点的 四级 图书馆 自动化网 络格局 。上海 市 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 ,包括 上海市的 2 家 公共 图书馆和 0
其表现 出来的特点。
【 关键词 ] 公共 图书馆 ; 自 动化建设; 自 动化集成管理 系统

关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趋势的几点思考

关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趋势的几点思考

馆 等也 开 始尝试 开发 图书馆计 算机 系统 , 并 取得 巨大 成就 。其 中深 圳 市 图 书馆 开发 的 I L A S 系 列 系统 已被 多 家 图书 馆使 用 , 包 括省 级
图书 馆 、 地 市 级 图书 馆 、 高等 院 校图 书馆 都使 用 I L A S 2系统 。 以推
“ 信息 高速 公路 ” ( I n f o r ma t i o n H i g h w a y ) 的官方名 称 是 国家信 息 基础 设 施 ( N i l ) , 指 给 用 户提 供 大 量 信 息 , 由 通信 网络 、 计 算 机 及 日常 电子 产 品组 成 的完 备 的 网络 , 可 以使所 有 人在 任 何地 点 、 时
化提 新 要求 : 如 何把 图书 馆传 统纸 质藏 书转 移 到新载 体 形式 上 , 即把 传统 纸质 文献转 化成 磁 盘或其 他存 储形 式 。 3 未来 “ 信 息高速 公路 ”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是图 书馆 的高度 自动 化 、
网络 化 。
目前 , 图 书馆 网络 基本 分 为三 个层 次 , 首 先是 主要 用 于联 合 编 目的信 息 网络 ; 其 次是 用 于规 范加 工 的文 献及 信 息 网络 ; 再次 是 非 正 规 的网络 系统 , 一般 是指 即时 或临 时 的图书 馆与 图 书馆之 间 的馆 际联 系 。其 中 , 第一 层次 的网络 应用 最重要 , 编 目中心要 控制 全局 ; 第 二层 次 主要 起 参 考 咨询 的作 用 ; 第 三种 “ 网络 ” 没 有 专 门数 据 线
行 通 用 图书馆 软 件 系统 为基 础 , 地 区性 、 行业 性 的 图书馆 网格 系统 也 在探 索之 中 , 一 些地 区 和行业 图 书馆 以新 书通报 和联 合 目录 为起 点, 逐步 建立 一个 资源共 享系 统 。

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比较

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比较

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比较作者:林俊吉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9期〔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起源和现状,对国内外自动化系统在体系结构、应用系统功能、数据库、使用和操作、数字化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2711 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源和发展比较分析1.1 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源和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基本上不再自己独立研制软件,而是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软件系统,使得图书馆能更进一步地专注于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90年代中后期,是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研发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这一期间,随着Internet的发展,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广泛应用,以及一系列诸如Web技术、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的出现或成功应用,许多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感觉到应该以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支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目前国外在用的许多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主体构架,都来源于当时的/重新设计。

1.2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起源和发展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是针对国外引进的单功能系统进行研究与改进,开始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的编制和试用工作。

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大力加强集成系统的研制,在汉字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也不断成熟。

直至90年代中期,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出现了以北京丹诚图书集成管理系统为代表的采用C/S模式二层结构的系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才以基本形成功能齐全的成熟商品进入市场。

90年代后期,顺应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潮流,国内少数系统供应商也逐步采用了多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2 国内外主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厂商及产品比较分析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先后有一些大图书馆引进国外较先进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如上海图书馆、复旦、华南理工等图书馆引进的Hor-izon系统;清华大学、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西安交大等图书馆引进了Innopac/Mellienium系统;北大、南开、吉大等图书馆引进的Unicorn系统以及国家图书馆、北师大、东北师大图书馆引进的Aleph500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为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的技术研制提供了借鉴。

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现状及展望

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现状及展望

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现状及展望作者:李晓婧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1期摘要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受高新技术的影响,也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满足人们到图书馆的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让图书馆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所以,将图书馆变成自动化与网络化的模式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9)01-137-021网络化是建设图书馆自动化的突破口在100多年前,人们就产生了图书馆网络化的思想,但到上世纪6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更加先进之后,才真正的建成图书馆网络化。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改变,从单项到多项,多项到集成化,在到局域网系统,但是整个系统的覆盖范围有限,很难让图书馆的资源做到真正的共享,无法实现提供广泛的社会化信息的目标,图书馆网络化还没有真正的实现。

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发展到基于开放系统互联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型的分布处理阶段。

这一巨大的变革,网络化帮助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网络的连接,大家能共同享有图书馆资源,也走进了电子图书馆的时代,网络上的资料组成了一个网络信息世界。

所以想要让图书馆的资源实现真正的共享,要进一步利用网络化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2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现状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迄今为止也经历了30余年,也走上了实用化的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自动化建设的诸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1深度理解自动化理论经过对图书馆多年的建设,我们更加很了解图书馆自动化的作用地位、建设方法以及发展方向,在整个过程中也有了丰富的经验。

北京图书馆一直在更新改进机读目录,终于在1995年发行了《中国机读目录(CNMARC)》,成为了文化行业的标杆。

2.2图书馆自动化得到普及从北京图书馆装配的大型机,以及一些大中型图书馆装配的中小型机,再到各类图书馆的微机,已经有了很多的数量。

试论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发展

试论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自动化发展
馆之间的相互 合作 , 克服地理上 的限制 , 使 得各 馆间形成一
个整体. ( 2 ) 资源共享 : 克服 了单一馆藏资 源的限制 , 各馆 的 读者可以使用整个 网内各 图书馆 的资源. ( 3 )促进 了图书馆
服务社会化.
件、 硬件和人员是图书馆 自动化的三个要 素 , 软件是 自动的预期设 计 目标 能否实现. 只能依靠 软件的支持 , 从 而完全发挥计算
谓 图书馆 自动化是利 用计算机 自动地 完成 的以上工作 . 软
3 . 1 实现向数字 图书馆 、 复合图书馆、 无界线图书馆发展
现代 出版物 的猛增 , 读者广泛需 要书刊资料 , 使 任何一 个图书馆都不 能完全满 足广大读者 的需求 ,如 果图书馆实 现了通过数据通讯 系统 , 自动化技术水平高 , 使 读者在 了解 整个系统后搜 索网络 , 找到他们需要 的信息 , 来 实现馆际互 借, 资源共享. 方法 : ( 1 )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 术 , 图书
第2 9卷 第 8期 ( 上)
2 0 1 3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o 1 . 2 9No . 8
Aug2 01 3
试论我 国图书馆业务工作 自动化发展
顾 炎
( 赤峰 市 图书馆 ,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 、 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 的发展 , 图书馆业务工作 自动化 已成为信 息时代 图书馆 生存和发展 的必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概述

促进资源共享
跨馆借阅
通过图书馆联盟等方式,实现跨馆借阅,拓展了读者的借阅范围。
资源共享
图书馆之间可以共享图书、期刊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04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 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更新与维护
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自 动化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 的需求和技术变化。
解决方案
云计算技术还可以实现图书馆之间的 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促进图书馆之 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图书馆的资源 利用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
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服务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读者行为数据等进行分析,为图书馆的资源采购、服务改 进等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智能化服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图书 馆的核心竞争力。
系统通过分析图书借阅数 据,为图书采购提供辅助, 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简化采购流程
自动化管理简化了图书采 购流程,降低了人工操作 的错误率。
图书编目
标准化编目
01
系统采用标准化的图书编目规则,确保图书信息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自动化编目
02
通过与出版社的数据接口,实现部分图书的自动化编目,提高
工作效率。
根据相关度、借阅量等指标,系统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提高检 索效率。
电子资源整合
除了实体图书,系统还能够整合电子资源,提供电子书的在线阅 读和下载服务。
03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 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自动化借还书流程
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实现快速、 准确的借还书操作,减少人工干 预,提期刊等资源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准 确的信息。
便于数据统计与分析

阐述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发展现状及方向

阐述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发展现状及方向

阐述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发展现状及方向党校图书馆是党校中的一个部门,中共中央党校曾指示:党校图书挂是党校文献的信息中心,作为一个学术性机构,它直属于校委领导,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1]。

由此可见,党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改革、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有着较强的需求。

1 党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的概述1.1 发展历史我国党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起步于1980年左右,这一时期微缩技术、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图书馆中应用。

在1986—1993年期间,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跨入第二阶段,實现了集成化管理。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单项单功能分离式系统被多项多功能集成化系统取代。

此阶段数据库的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图书馆网络化改造,随着互联网在教育等事业单位的应用而兴起,这一阶段改造现在已经基本完成。

第四个阶段是图书馆数字化,目前刚刚兴起[2]。

1.2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应用1.2.1 提高图书馆业务工作效率从1994年至今,基本完成了各级党校的计算机配备,并由单机时代进入到多用户、局域网阶段。

省级党校大部分都应用了集成化管理系统,对图书采访、采购、编目等各个环节进行计算机控制,全程记录。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在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实现了规范化、自动化、有据可查[3]。

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1.2.2 实现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电子检索电子信息资源比传统纸质资源更新速度快,可储存性高,更为党校图书馆带来了海量资源。

电子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

电子阅览室是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大突破,为读者提供了方便的网上信息检索和电子信息,也开启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工作由集成化向网络化的转变。

1.2.3 推动党校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内部的自动化管理,能够为各位教员、各部门提供方便,使其可以在各自办公室、课堂上方便的检索信息。

馆际网络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扩大资源储备,也能相互借鉴有益的建设经验。

我国自动化的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自动化的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自动化的发展历史论文
自动化是指利用设备和技术实现自动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方式。

在我国,自动化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建立了第一批自动化生产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了自动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大型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和设备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机器人技术也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九十年代以后,我国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自动化企业和技术人才。

各个领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电力等。

我国的自动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荣辱与挑战,但无疑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未来,我国自动化技术将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断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析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析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探析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科研场所以及阅读基地,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引进现代前沿技术,实现图书馆自动优化建设。

就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本质而言,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图书馆内部结构,节省大量人力,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对于读者而言,能够更加便捷的找到所需图书资料,获得优质的服务体验。

本文主要就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和实际情况,引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出合理的建设措施,以求为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趋势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科学计算方面,而是以其突出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极大的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使用的日益频繁,办公室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在图书馆建设中,自动化优势也愈加明显,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进步和发展。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主要是为科研和阅读提供信息材料,诸如远程登录、网络导航以及电子邮件,通过信息化技术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窗口,便于读者查阅资料。

一、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图书馆作为日常阅读的主要场所,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

而在图书馆方面,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对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加之国家资金投入的大力扶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我国图书馆自上个世纪起,逐渐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局限于宏观上,在微观层面上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水平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不仅引进了前沿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将图书馆传统业务转变为计算机系统统一管理,并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实现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如Web OPEC服务、网络学术资源导航以及建立虚拟咨询台等。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白春兰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从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方面来论述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现状,并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四大特点.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白春兰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图书馆,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浅谈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王晓辉
2.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J], 周虹利
3.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J], 周虹利
4.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结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 [J], 刘娟
5.由Ex Libris的技术特点看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J], 柏丽娜;于会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国家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

浅谈国家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

浅谈国家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摘要:图书馆是书的家园,是读者集中阅读、交流的雅居,被喻为“书立方”的国家图书馆,到处凸显着智能化e时代特征,新技术、新服务层出不穷,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为了使国人对国图智能化系统建设有更多了解,以及更好地利用国图资源,本文将从介绍国图的基本概况开始,详细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的各种智能化系统设施,归纳总结了各种智能化设施的特色,以便给国内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带来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特色设施一、国家图书馆概况国家图书馆历史悠久,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缴本,标志着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现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网络条件,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地,现以自助借还书服务、智能架位服务、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盲人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触摸体验系统、智能虚拟现实体验系统等多种智能化的设施,深入展现着国家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

二、国家图书馆智能化建设(一)智能化自助系统设施许多到过国家图书馆的人都会感叹:“国图太大了。

”但就是在这25万平方米的馆舍里,却看不到太多的工作人员,其原因之一就是国图提供了许多简便易行的智能化自助系统服务。

第一,自助办证借书服务。

在国图馆区设有自助办证机,读者按照屏幕提示,在机器上的扫瞄区域扫身份证件,按提示输入联系电话后确定,一张读者卡马上从机器中“吐”了出来,前后只几秒钟,读者卡就制作完成了。

如果需要外借图书,需在自助办证机向卡内预存100元押金,开通外借功能,即可畅游”国图。

第二,自助还书服务。

如果读者错过了开馆时间还书,可以在“24小时自助还书机”上将图书还回。

只需刷了下读者卡,屏幕右下方露出还书口,将书放在平台上,电脑显示结果被确认后,书被“吃”进去后电脑会“吐”出一张凭证,机器显示还书成功。

自助还书机的工作原理就如ATM机一样,操作非常简单。

中国自动化系发展沿革

中国自动化系发展沿革

中国自动化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在控制工程和自动化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自动化技术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下面将从不同阶段对中国自动化系的发展沿革进行详细阐述。

1950年代至1970年代:自动控制理论的奠基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自动化系的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自动化技术并进行吸收和消化,开展了一系列的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自动化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领域,如化工、冶金、机械等。

同时,中国也开始建立自动化领域的相关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至1990年代:自动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自动化技术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自动化技术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系统和设备。

在这一阶段,中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数字控制等方面,为中国的工业生产提升了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2000年代至今: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时代进入21世纪,中国自动化技术不断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涌现,自动化技术逐渐融合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形成了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新的应用领域。

同时,中国的自动化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高校开始开设自动化相关专业,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总体来看,中国自动化系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跨越式发展再到智能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阶段演变。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自动化技术将继续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思想演变分析摘要论文对我国上世纪80年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思想做了归结,认为先后经历了编目为先、联合协作、标准化三种发展思想阶段,并对三种思想的成因进行分析,例举了三种不同思想主导下的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果。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发展思想编目联合协作标准化分类号G250.7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up the developing thought of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the 1980’s,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ing thought:cataloging for first;cooperation;standardization. In the process,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ming reas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developing thought stage,and gives some examples of automation system design produ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ree kinds of developing thought.Keywords Automation system. Developing thought. Catologing. Co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十年历程,这十年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回顾80年代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进程,从刘国钧先生译著传介,到沈迪飞、袁名敦、王大可、陈源蒸、朱南等一批学人和实践工作者的亲身实践、理论探索,之后通过图书情报机构等单位的人才培养、学术团体组织加以推广,才有了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起步、发展和实用。

1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启蒙――编目为先1974年8月,国家层面工程――“汉字信息处理工程”(俗称748工程)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实施[1],图书情报部门在这一工程中承担的一项任务是编制《汉语主题词表》。

词表编制属于重大工程,有505个单位、1378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因此影响面很广,“748”工程无疑成为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的启蒙推动力量。

图书情报机构在围绕这一重大课题开展工作时,克服当时国内对外交流受限的困境,通过国外文献了解发达国家实现自动化的技术方法和经验教训,以探索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前进的方向。

在这一时期推荐国外图书馆自动化技术思想,刘国钧先生毫无疑问起到了先驱作用。

1.1 编目为先的指导思想艾弗拉姆参与和领导美国国会图书馆MARC系统和国际图书情报网络的设计、实验、发展,以及美国成功应用MARC 技术的OCLC、RLIN、WLN、UTLS四大书目资源网络给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引起国内学者对建立机读目录的探讨。

最早研究和接触国外图书馆机读目录的有刘国钧先生(1975)[2]、陈光祚(1978)教授[3]、沈迪飞(1982)[4]研究馆员等人。

他们中的部分人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英、美图书馆自动化还有过实地考察经历。

他们通过分析美、英国家编目系统,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应最先开展书目工作自动化的指导思想,指出这种工作所需要准备的软硬件设施。

刘国钧先生提出图书馆自动化思想包含:自动化工作要从编目工作做起,需要研究与解决汉字编目、多文种文字字符集、文献著录标准、机读目录款式等问题[5]。

这些问题思想为后来研究自动化其他各项业务打下了基础。

此后,朱南针对国内西文图书编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引进LC-MARC磁带,建立我国西文图书编目数据库的设想[6]。

沈迪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际操作思路,图书馆界应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协作,借助LC-MARC磁带编制西文图书目录卡片与书本联合目录,逐步建立西文图书书目数据[7]。

陈源蒸提出从引进到自制,从租用到自购,从批量到联机,从西文到中文,从内部处理到实时操作的自动化发展思路,主张联合引进MARC磁带,租用计算机,进行西文图书统一编目[8]。

1.2 自动化思想产生的试验性产品在自动化思想具体实现方面,曾民族、高崇谦的影响和贡献很大。

他们针对引进的文献数据库磁带,提出借鉴日本自动化经验。

其译著《电子计算机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就是介绍用高级语言COBOL编写情报检索程序,运用菊池方式的“表变换法”和福岛方式的“逆波兰法”建立索引文档的倒排检索。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几乎所有依托引进的国外文献数据库编制SDI服务程序,都是借鉴菊池或福岛方式进行改进编写而成。

在“748”工程的推动下,计算机界积极进行情报检索软件的研制试验,他们以图书馆西文文献为处理对象,并且在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启蒙思想――编目工作为先影响下,采用穿孔纸带输入方式,利用磁带、磁鼓存贮,纷纷建立目录检索试验系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南京大学数学系承担的“748”项目的软件研制任务,通过仿照MARC格式,用当时通用的COBOL语言编制了一套西文图书机读目录的建立与检索程序,这个系统成功试制的主要原因是采用标准的MARC格式进行西文编目。

此外还有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的图书流通管理、多用户联机书目检索项目试验[9]。

由于受存贮容量、输入方式、汉字技术、高级编程语言等限制,当时建设的应用系统数据规模太小离实用化还有较大距离。

2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联合协作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全国科技大会的报告中明确在八年内建立起一批文献检索中心和数据库,初步形成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图书计算机网络,从政策上为图书馆开展自动化系统的联合研究、协作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开展联合协作思想的政策成因。

197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中图学会”)成立,1983年在中图学会下设立现代化专业组,以推动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这是开展联合协作的组织成因。

1980年北京地区研究试验西文图书机读目录协作组(简称MARC协作组)成立,标志着我国图书馆自动化事业开始起步,从这一时期开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才从科研院所计算机研究机构为主转移到图书馆文献机构为主,这是图书馆界开展联合协作的内需成因。

MARC协作组提出的自动化思想就是先易后难,从建立联合西文机读目录入手,这是由于汉字信息处理的许多关键问题尚未解决,而社会对西文图书的需求又很迫切。

因此,只能利用LC-MARC 磁带完成西文图书的编目处理,然后再着手研制中文图书的机读目录。

2.1 联合编目思想从传统编目到使用机读目录编目、到MARC编目,这既是一场技术形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思想上的变革。

MARC协作组包括北京图书馆在内的6家单位,尽管只运行了3年时间,但在业界产生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联合协作影响是巨大的。

紧随其后,“上海高校情报检索网络”研究计划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分布式文献数据库,并提出把情报检索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联机编目的图书馆自动化思想[10]。

而1983年召开的“西文图书编目标准化与自动化研讨会”统一了当时形势下图书馆开展自动化的思想:一是图书馆自动化首先要从西文图书编目着手,并且必须先搞标准化,为实现自动化创造条件;二是集中编目和联合编目两条腿走路,北京图书馆注意力在集中编目方面,高校图书馆注意力在联合编目方面,这两种编目途径最后实现所有编目成果的共享。

2.2 网络化思想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图书馆界对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则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思想形成的重要内因。

上世纪80年代早期同种机的网络环境可以构建,对于异种机联网从技术上讲比较复杂。

但是,1982年底召开的“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第二次自动化专业学术会议”提出了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网络化道路的思想[11],1985年,中国科学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制定了APTNET网络计划,争取国家与社会的赞助,对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西文图书联合目录、高校学报论文数据库等课题进行研究,开展合作项目,推进图书馆网络的建设。

网络化思想使图书馆界认识到构成图书馆网络三个基本要素:计算机、联机数据库、网络通讯系统。

3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思想――标准化思想1986年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西文系统,包括书刊资料的流通管理,期刊管理、采访编目、专业文献管理、国外磁带检索服务等,这些系统大多数离实用水平还有较大距离,一般都是处于试验性阶段。

1986―1987年,由于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完善,全国集中了30多种汉字编码输入方案,特别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形方案全国使用最多。

因此,在这一时期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有了重大转变:从过去重点开发西文系统转到重点开发中文系统,从以开发软件系统为重点转到研制实用的数据库系统,并开始了多功能多用户综合性集成系统的研制,开始应用较高级的联机网络技术。

据1988年“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成果展示会”统计,共有36个实用系统和7个试验系统参加展示,全国已有131个图书馆自行研制或合作研制自动化系统,已投入应用的有110家。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短短十年取得众多研制成果,但由于大多数单位在获得补助资金发展自己的自动化系统时,忽略了标准化建设――尽管这也是自动化系统初期建设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这个问题上升到软件系统百家齐放的时候,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势必违背了图书馆界研制自动化系统的初衷:通过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

这种重复一方面是编目资源的重复,另一方面是研制出大多数自动化系统软件均是低水平重复。

3.1 文献标准化组织的成立强化了图书馆标准化意识1979年,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后,开始了文献标准化的制定工作,经国家标准局批准并公布实施的标准至少有13项[12]。

其中针对手工著录文献标准有《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规则》《古籍著录规则》《西文文献著录条例》等。

针对计算机著录文献的标准有《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

这些标准化思想的引入和出台,为国内研制书目数据库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标准,也为国际间书目数据交换提供了共享数据的可能。

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引导图书馆界从最基础的书目数据库建设开始重视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从而可以达到一馆编目、众馆共享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