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3.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考生平时的文字高下、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4.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夏言、严嵩擅权用事,但“大学士委寄虽隆,而终明世秩止正五品,故其官仍以尚书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
这是因为( )A.内阁主要体现皇帝意志B. 尚书掌握实际的行政权C.内阁非法定的权力机构D.内阁成功地控制了六部5.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6.罗马法中规定:凡船东和旅店、马厩的主人对旅客携带的物品、马匹负有特别保管义务,除由于旅客过失或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外,对其毁坏、丢失都要负赔偿责任。
此规定( ) A.缺乏明确的责任规定 B.体现了公平原则C.具有鲜明的契约精神D.注重追究过失责任7.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1.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A. 国家走向统一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C. 权力趋向集中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答案】B2.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这一看法A. 客观中肯,切中时弊B. 背离事实,无端歪曲C. 过于拔高,服务现实D. 标新立异,创新史观【答案】C【解析】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没有认识到其局限性,故不是客观中肯,故A错误;这一看法并未完全背离事实,故B错误;梁启超这一看法过于拔高,是服务于维新变法的现实,故C正确;梁启超这一看法并非创新史观,故D错误。
故选C。
3.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
”不久之后,俄国开始“前行”。
这次“前行”的起点是A. 彼得一世改革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二月革命D. 十月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故这次“前行”的起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故B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在18世纪初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错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1917年,故CD错误。
故选B。
4.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D.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材料所述思想为,国家要强大,取决于人民的富有,人民要富有取决于物产的多少,物产的多少取决于工业的发展,由此可知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于工业的发展,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集宁一中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十万余人。
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太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
"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B。
巴黎和会期间C。
华盛顿会议期间D。
开罗会议期间25.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
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
力图保护东亚和平26。
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②①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②①④D。
③①②④27.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
"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苏联南方。
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28。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
”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29。
《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试题(Word版)
集宁一中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西校区高二年级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下表为上海松江某两个家庭农场的基本资料,据此回答1~2题。
农场经营方式面积年收入(2012年)A 种养结合200亩20万(种田13万+养猪7万)B 机农结合200亩20万(农机服务4万+种田16万)1.发展家庭农场的最大优势在于( )A.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满足市场供应B.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C.满足城市郊区“农家乐”旅游的需要D.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的推广2.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要向家庭农场转化,还应该大力推进( ) A.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B.滴灌、渗灌等更先进的灌溉方式C.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和化学化D.育种、栽培、管理、销售一体化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3-5题。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5.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回答6-8题。
6.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⑤ D.②③④7.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4.《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按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25.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天工开物》节选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6.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27.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28.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四川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丝织业中心所在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29.为方便商人长途贸易,北宋初年曾设立专门机构“便钱务”,许民入钱左藏(即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宋真宗时还下诏规定:“商旅自京(东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与材料中的“便钱”功能相当的是( )A.唐代的邸店 B.唐代的飞钱 C.唐代的柜坊 D.宋代的交子30. 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集宁一中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第1题。
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800 000 B.表达的地理事物将更加粗略C.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距离比原图扩大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第2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米B.③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C.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 4.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
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
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6.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西南9.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读下图,完成10~11题.10.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A.①>②B.②〉③C.①=③D.无法比较1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12.数字阅读已成为当下的消费热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共48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2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其主要目的是( )A.实现宗族内部平等 B.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建立产品公有制度 D.消除贫富悬殊现象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元人程钜夫《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
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
”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这两段材料( )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 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6朱元璋下令废掉宰相职位,但不久后就不得不承认“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就在身边设置了内阁大学士来协助他处理政务。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共48分)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答案】A2. 西周宗法制规定,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即所谓“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其主要目的是A. 实现宗族内部平等B. 防止宗族溃散解体C. 建立产品公有制度D. 消除贫富悬殊现象【答案】B【解析】“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利于凝聚宗族、团结宗族、防止宗族溃散解体,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宗族内部平等”,排除A;C不符合西周私有制社会的史实,排除;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在同祖父的大家庭里,富者有赈济贫者的义务,贫者有得到赈济的权利”并结合所学宗法制的作用分析解答即可。
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信息说明秦朝的官职中大多是掌管皇家的事务,说明家国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A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属于现象;C中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D不是材料本质反映。
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使用成为工业革命序幕的原因是( ) A.最早的机器B.以水力作动力C.引起棉纺织业发明的连锁反应D.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使用机器2.能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推动煤大量开采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 D.织布机3.“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此段材料描述的发明是( )A.蒸汽机B.纺纱机C.电动机D.发电机4.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等人发明的内燃机相继投入使用,其主要影响有①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诞生②催生了机械加工制造业③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④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6.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7.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
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B.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D.诺贝尔发明了炸药8.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③世界形成了一个整体④人类已进入蒸汽时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B.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C.发电机和电动机诞生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10.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按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25.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肥,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
《天工开物》节选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 )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27.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28.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四川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丝织业中心所在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29.为方便商人长途贸易,北宋初年曾设立专门机构“便钱务”,许民入钱左藏(即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宋真宗时还下诏规定:“商旅自京(东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与材料中的“便钱”功能相当的是( )
A.唐代的邸店 B.唐代的飞钱 C.唐代的柜坊 D.宋代的交子
30. 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里写到:‘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
吴、越、阂、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
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
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双林镇( )
①农业和手工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②商帮、会馆对促进市镇发展作用大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④外来商人融入当地社会,基层社会关系变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 司马迁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本富最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材料反映出( )
A. 《史记》开创了经济史叙事的先例
B. 司马迁肯定了逐利行为道义上的正当性
C. 司马迁肯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合理性
D. 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环境逐渐恶化
32.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
33.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
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34.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3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41. (21分)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
材料二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
……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
……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
(8分)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7分)
42.(3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
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材料二“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
《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
”“市,买卖之所也。
”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
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
(4分)并以唐及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
(6分)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价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6分)
高二年级历史答案
CADBD BCBCD AB (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非选择题2题,共52分)
41. (21分)答案:
(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
(6分)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和巩固统治。
(8分)
判断:不能。
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7分)
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表格的“类别”中,可以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重;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表格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以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信息可以归纳出有“赈灾救济”性质的特点。
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的史料信息与材料二中事由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先结合所学回答出观点,再从封建国家收入来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理由。
42. (31分)答案:
(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
(9分)
(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
(4分)
演变: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开,但“城”外出现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
(6分)
(3)表现:经济上,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
思想上,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6分) 评价: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