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合集下载

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

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

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2007-03-22中国文化传媒网“仁民爱物”是孟子的广义伦理学,也是生态伦理学。

孟子的生态观是包括家庭、社会、自然在内的广义生态观,其核心是仁爱。

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化解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难题和生态难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人禽之辨”的三层含义众所周知,孟子有著名的“人禽之辨”,其目的是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有道德性而动物没有。

但是,区分之后又怎样呢?是不是说,人比动物更高贵、更优越,因而可以而且应当对动物施暴呢?或者说,只有人有价值,而动物没有自身的价值,如果有价值的话,只是对人有使用价值呢?人们常常只看到孟子对人与动物的区分,却看不到或忽视了孟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区分。

其实,后一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只有“几希”,即很微小的那么一点点。

正因为如此,一般人才容易丢弃,而只有“君子”才能保存。

这至少能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是说明,人与动物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有区别,而是正相反,二者有许多共同性。

人与动物有生命的联系或延续性,决不可将人类看做与自然界的动物毫无关系的另一类高贵而特殊的“精灵”。

但是,有些哲学家和宗教神学家(西方)却正是这样看的。

他们认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产物(由进化而来),也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特殊智能(变相的上帝)“设计”的。

无论是过去的“上帝造人说”,还是现在的“智能设计说”,都割断了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割断了人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联系。

孟子却正好相反,认为人与动物有很多共同之处,区别只有那么一点点。

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它能说明孟子何以要提出“爱物”之说。

第二是说明,人与动物的这一点点区别是重要的,或者说是本质性的。

正是这一点区别,使人成为与动物不同的“类”,但这是“类”中之“类”,即小类而不是大类。

人这一“类”对于大类而言是特殊性,对于同类而言则有共同性,对于别一类而言则表现出相异性。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浅析“仁爱万物”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摘要:“仁爱万物”是以尊重生命为基础,目的是促进生命的生存与发展。

而“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与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本文在解释“仁爱万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仁爱万物”的制度规范,从而说明“仁爱万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仁爱万物,尊重生命,生态文明一、“仁爱万物”的内涵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说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人的“仁爱”本性正是践行“天人合一”的伦理实践。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着人类的真、善、美。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人的“仁爱”本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仁爱”这个意义上,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老子提出“水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第八章),老子希望人们学习水的慈善品德,做到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希望人们有包容万物的慈爱胸怀。

“仁爱万物”是儒家善待自然、热爱生命的根本价值观的体现,尊重、理解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这就是儒家“仁爱”精神的内涵。

正如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孟子主张人要通过道德实践,达到仁爱万物的目的,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仁爱万物”作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仁爱万物”以尊重生命为基础,以重视生命的价值为逻辑出发点,从而促进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二.“仁爱万物”的制度规范孟子认为对自然资源“取之以时”,可以使自然资源“不可胜用”;荀子提出“谨其时禁”,就是使老百姓“有余用”;朱熹认为“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对待自然万物保持“仁爱”之心;《吕氏春秋》提出要“以时禁发”、“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胜用食”、“不可胜用”之目的。

(一)重视生态民主制度充分重视生态民主制度建设,民主是生态政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政治的生态化。

享有环境民主的公民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对环境决策的影响,把自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使公民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伯》 ) 。孔子提出“ 天之 可则 ” , 强调 人 对 自然 的 可 则 ,人 与 自然 的 统


孟子 提出人要 由“ 尽心 ” 、 “ 知
Hale Waihona Puke 大 精深 的思想体 系 ,其 中蕴含 着 丰 富 的生 态伦理 思想 ,富有极其
深 厚 的 生 态 伦 理 底 蕴 。 作 为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儒 家 的 生 态 伦 理 在 我 国 当今 “ 美 丽 中 国 ” 的 建 设 进 程 中 必 将 折 射 出无 数 耀 眼 的 智 慧 光 芒 。深 入 挖 掘 和
息 相通 , 和谐一体 。“ 天人合一 ” 的
思 想概念最 早是 由庄子在 《 庄子・
齐物论 》 中阐述 : “ 天地 与 我 并 生 , 而万物与我同一” [ 1 1 。儒 家 主张 “ 天
人 合一” 的思想 概念 , 但其 思想体
系朴 实 的 生 态 伦 理 观 念 随处 可 见 。“ 大哉 ! 尧 之 为君 也 。巍 巍 乎 ,
学教 育硼椭
儒 家 的 生态 伦 理 智 慧
回 易 灿 郭 琨


内容摘要 : 儒 家伦理 蕴含着 丰富的生态智 慧, 具有独特 的生态观。本 文重点挖掘和梳理 了儒家 中的“ 天人合 仁 民爱物 、 取之有度 、 参赞化 育” 等 生态伦理 智慧, 对于进 一步增 强人 类尊重 自然、 顺 应 自然、 保 护 自然 的 自
体现 了和谐 自然 的朴实生 态伦 理 观 。《 论语 》 中载有 一个 十分贴切
的故 事 ,说 的 是 孔 子 与 其 弟 子 讨

豳 嚣 圈 圜
论 人 生 志 向时 ,非 常 同 意 曾点 关 物 之 中 去 , 以此 来 协 调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通 过 这 个 观 点 我 们 可 以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意蕴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意蕴
性, 以 自己独特 的方 式形 成 了 由人类 之仁 扩大 到对 天地万 物 之 爱 的 生 态 伦 理 思 想 。 本 文 试 以 “ 仁 民 爱物” 为切 入点 探 究儒 家 以尊 重 自然 为 前 提 、 以人 与 自然和谐 为 中心 的生 态伦 理思 想 。

结构 , 忽 略 了人 与 自然 这一 重 要 关 系 的伦 理 价 值 ,
收 稿 日期 : 2 01 4一O 9—2 8
基金项 目: 黑 龙 江 省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 究 规 划 项 目: “ 以《 明儒 学案 》 为 中心 的 中 国 哲 学 视 阈 下 的 传 统 学 术 史 思 想研 究 ” , 批 准 号: 1 4 D 0 6 2 ;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乌 托 邦视 角 下人 与 自然 伦 理 关 系 建 构 研 究 ” , 批 准号 : 1 3 C Z X 0 7 8 ; 黑 龙 江 省 普 通 高等 学校 青 年 学 术 骨 干 支持 计 划 项 目: “ 人 与 自然 伦 理 关 系 建 构 的 乌 托 邦视 角 研 究 ”批 准 号 : 1 2 5 4 G 0 4 7 ; 黑
第3 4卷 第 1 期
Vo 1 .3 4 NO. 1
许 昌 学院 学报
J OURNAL OF XUCHANG UNI VERSI T Y
2 0 1 5年 第 1 期
No . 1,2 01 5
儒家 “ 仁 民爱 物 " 的生 态 伦 理 意蕴
张圆圆 ,张 彭松
( 1 . 黑龙 江省社 会 科 学院 《 学 习与探 索》 杂 志社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到整 个 自然界 , 在人 与 天地 万物 共 生 同存 的 “ 天人 合一 ” 哲 学基础 上 , 走 向“ 制 天命 而 用之 ” 与“ 取 之 有度 , 用之有 节 ” 相辅 相成 的 生 态伦 理 实践 智 慧。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

易灿郭琨内容摘要:儒家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独特的生态观。

本文重点挖掘和梳理了儒家中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参赞化育”等生态伦理智慧,对于进一步增强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提高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意识和理论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儒家伦理生态智慧我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参赞化育”等生态道德思想,形成了古代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富有极其深厚的生态伦理底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生态伦理在我国当今“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必将折射出无数耀眼的智慧光芒。

深入挖掘和梳理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正确认识其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价值,对于进一步增强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提高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生态意识理论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天人合一”的现代环境伦理哲学基础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国内大多数学者所关心的话题,是国内儒家生态伦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阐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1]。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天”是自然的总称,是宇宙的最高实体,而“人”则是万物中的精灵,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正如余谋昌先生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2]。

关于“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表述不同,而且不同学科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生态伦理学将“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理解为“主客合一”,“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摘要】孟子的“仁民爱物说”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儒家思想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倡生态伦理,倡导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孟子及儒家思想对现代生态观提供了重要启示,其生态观具有普世价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的生态观不仅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有助于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

【关键词】孟子、仁民爱物说、儒家、生态观、人与自然关系、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观、普世价值、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孟子的“仁民爱物说”孟子的“仁民爱物说”是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思想。

孟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天地万物,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孟子》中,他曾说:“故物与我立,而后成和。

”意思是说,人只有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完美。

孟子提倡“仁民爱物”,所谓“仁民”,即对人类的仁爱,要善待人民,关爱社会。

而“爱物”,则是对自然界的爱护,要珍惜和保护环境。

孟子认为,人类应该担当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责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通过“仁民爱物”之道,孟子展现了其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

1.2 概述儒家的生态观概述儒家的生态观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念入手。

儒家文化强调“仁”的价值,认为“仁者爱人”,“爱物”,即对人与物的关怀和尊重,这种关怀和尊重不仅包括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儒家的生态观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基本内容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 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本次演示将从介绍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 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入手,围绕其核心思想、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意义等 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 二者不可分割。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达到天地人三才的协调 与平衡。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 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因此要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设计师们希望通过家具的设计,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舒适 和自在,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在精神追求方面,“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家具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种思想使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在家具的设计中, 人们更加强调自然美,以及材质的选择和运用。例如,许多设计师会选择用天然 的木材或者竹子来制作家具,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此外,在家具的 设计中,人们还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划分,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 追求。
茶几通常被设计成方形,这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茶具的材质通常为瓷器 或紫砂,这不仅代表着大地的气息,而且也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在现代,中国家具的设计更是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许多设 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都尽可能地融入自然元素,使家具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例 如,有些设计师会将竹子、木材等自然材料融入到家具设计中,以此来表达对自 然的敬畏和尊重。此外,现代家具设计还非常注重舒适感,这也可以看作是“天 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方面,孔子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他认为,人道源于天道,而天道的核心是“仁”,因此人道的核 心也是“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儒家主张以仁心待物,将心比心,推 己及人。同时,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则知天”,认为人的本性源于天,而天则代 表着自然。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按照本性生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界。

儒家对生态观念

儒家对生态观念

儒家对生态看法儒家的生态智慧是德行的智慧,经过修身实践,礼乐教化,尽心知性而知天,表达了人文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须互动的看法。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的中心。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所谓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天人合一”充足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与西方文化对比较,拥有鲜亮的民族特点和东方智慧。

儒家持一种“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看法,重申“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人的全部活动和创制,都应该适应“天道”、不违逆自然。

“夫人事,势必与天地相参,而后乃能够成功。

”(((国语·越语下》)劝告人们一定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该自觉地依据自然规律,依据自然规律做事,“与天地参”,才能获得成功。

从价值观上说,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地位是同等的,自然界拥有自己的内在价值。

天道与人道合一,必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一致,反应了极其深沉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儒家不单着重天人和睦、弃取有度的中庸之道,并且追求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理想境地。

《中庸》日:“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能够赞天地之化育。

能够赞天地之化育,则能够与天地参矣。

”“天”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定性、客观性以及自然界;“人”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意志、人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人的创建。

“与天地参”并不是是指天地有隔,而是说人只有这样至诚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才能与“天地”并称,参加“天地之化育”。

重申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思想方式上,和睦表现为有机思想。

作为中国宇宙论的有机原理的同时发生的思想,是对于宇宙中万事万物互相关系的首要原理,以阴阳图的形式(环型思想)表达了出来。

在中国传统伦理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将伦理道德的属性给予了“和”,由此将之发展成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来源则。

“和”其实就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2019年文档资料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2019年文档资料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

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

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

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

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

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推荐下载】浅谈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推荐下载】浅谈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浅谈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实现人类生活的永久幸福而注重生态的平衡与保护,是当今世界的绿色主题。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思想已关注到了此问题。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与历史发展相伴随,儒家生态保护思想逐步实现了逻辑的演进链:即从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核心的确立,到仁民爱物生态保护观的实施,再到取物有节生态发展观长效机制的保障。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天即自然,人即人类。

天人合一通过赋予天以伦理道德的属性,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的统一。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论语))这里孔子肯定了天和尧的同样伟大,并认为只有尧才能仿效天,因为尧是人类的最杰出的代表。

蕴涵着人与天可以相通,即人与自然可以统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还通过对自我一生发展历程的自叙,进一步显示了这一思想。

他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论语)孔子对他七十年的坎坷人生道路作了总结,其中所包含的天或天命便是贯穿其一生思想和实践中的灵魂和宗旨。

统观全局,天命一词在这里虽一偶见,但知天命却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正如路德斌指出的志于学,而立与不惑,不过是知天命的准备阶段,而耳顺和纵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也不外是知天命之延伸。

孔子年五十时,对天命还只是知,人与天命还被分为两部分,但在知天命之后,自然便是一个如何与之融合,以求达到最高境界的问题。

很明显,对于天命由知至耳顺,纵心所欲,不愈矩,以至整个身心与天命合而为一,这是一个渐进过程。

所以当孔子七十时,其境界便升华,进入终极状态。

随心所欲而不逾越天命(自然规律)之规矩,举手投足,无非天命流行;身心与天命契合无问,融合为一,无内外之分,无天人之别。

这无疑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生态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的生态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语言、政治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这篇文章是从仁爱的角度去探讨生态社会和生态理论。

孟子提出的“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命题,从其性善论来分析包含着“有仁爱之心的民众才会去爱护万物”的思想。

大家知道,这一命题提出于如下文字之中——孟子曰:“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里孟子严格区分了“爱”“仁”“亲”三种美德,体现了孟子仁爱有差等的思想。

“爱”“仁”“亲”三者皆是一种爱心,但爱及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差等的。

“仁民而爱物”命题还揭示了“功至于百姓”(仁民)要与“恩足以及禽兽”(爱物)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一次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意即如今大王您的好心好意足以使禽兽沾光,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言下之意,孟子是主张推恩爱物必须与仁爱百姓相统一,不能顾此失彼的。

他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古代的圣贤(指尧舜汤文王周公等)之所以大大地超越了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们善于推行其好的行为罢了。

为了更好地做到“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描绘出一幅天下老少和睦相处的美好景象。

这种人间“仁民”的盛景再加之以推恩万物的“爱物”盛景就构成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理想的儒家生态社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中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

试论“仁民而爱物”——孟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一)论文关键词:性善论时养制用生态爱护生态审美论文摘要:孟子充分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非常关心自然环境,并在此基拙上表达了“爱物”、“时养”和“制用”的生态爱护情怀,倡导“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责任意识,追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审美情趣。

我国古代思想家盂子的“性善论”主张、“仁政”和“王道”的政治学说以及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孟子的思想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爱物”、“时养”和“制用”的生态爱护情怀、“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态责任意识,以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审美情趣。

一、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生成1.理论前提一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盂子思想的理论根基,也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

孟子以水性来比喻人性,肯定人有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四类“善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的“善端”是人类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正是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善”的本性,任何人看到“孺子将人于井”,都会产生担心害怕和怜悯别人的同情心理。

“善”的本性使人不仅拥有道德情感,而且能够“扩充”其道德情感,既施之于人类,又施之于动物,从而以同情心对待动物,以善心对待万物,做到“仁民而爱物”。

2.哲学基础—生态内在价值。

在孟子看来,不仅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且万物都是有价值的。

禽兽虽然没有人的道德情感,但是同样是有生命的。

从生命的尊严来看,人与禽兽是平等的。

禽兽作为天地之一“物”,应当存在于仁的范围之内,受到尊重和关怀。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陈云/2011.12.01“仁民爱物”是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情感表达,它的核心凸显在“仁”之上。

何谓“仁”?正如上文已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雍也》)可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并蕴含着由亲亲爱人而推及到爱物的情感表达。

因此,仁民爱物就是指人类不仅要爱惜人类自己,而且要从内心深处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爱惜大自然、爱惜自然界万事万物。

孔子的生态道德思想中蕴含着“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孔子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其内在价值,主张要以仁爱之心去爱惜大自然的每一物。

例如孔子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天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

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在此,孔子所表达的是人们对自然界万物都应该要持有仁爱同情的态度并且要善待自然界万物,不能过度的捕猎动物、不能过度地砍伐树木。

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才是体现了“仁”的情怀。

因此,孔子站在“仁”的立场,本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对自然界万物施以爱心,呼吁人们对自然界万物取之有时、取之有度,并带头实践自己的生态道德主张。

“孔子对自然的仁爱之心,可以说是儒家“仁”学的泛化,是将殷殷之爱心付诸于天地间一切生命。

孔子这种把对待动物的态度视作是道德问题的做法,标志着儒家生态思想由人际伦理、社会伦理拓展到了生态伦理的领域,具有伟大的意义。

”[①]孟子的生态道德思想中体现了“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人如何成为仁也就是人怎么样成为人的问题。

孟子很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但他绝非将人与自然万物对立起来。

反而,孟子认为,人要成为“仁”就要做有德性的主体,要爱惜自然万物,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相处。

儒家以仁为本的博爱生态伦理观-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儒家以仁为本的博爱生态伦理观-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儒家以仁为本的博爱生态伦理观-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和谐互容的生态伦理追求在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变革在21 世纪具有了显着的价值取向特征,就是更关注于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态文明为了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严格遵循着合理有序的生态机制。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持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无论是生态文明还是工业文明乃至传统的农业文明,都把此观点作为社会发展的真理。

然而有所不同的是,生态文明将树立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它主张人们在树立人与自然平等观的基础之上,从人与自然平等的审视角度,善待环境。

中国一直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使我们享受到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性开发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

十八大之后,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界定就是新常态,已不再是以往的唯GDP 论发展,因此,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必须要转型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和社会伦理双赢的宏伟目标。

生态伦理观对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线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理想发展模式正是这种循环经济。

《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于1991 年出台,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项原则便是在此提出,关心他人和一切生命是一项人类永远都应承诺和履行的义务。

这是一项道德原则便作为文件中第一项原则。

基于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对峙加剧,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还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放缓经济的发展。

若想要根治资源、环境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不仅需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市场,还要提倡生态文明并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二、儒家以仁为本的博爱生态伦理观21 世纪的人类应该如何发展?反思20 世纪走错过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生态问题对社会的制约成为了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21 世纪最为突出的问题。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孟子认为,人要成为“仁”就要做有德性的主体,要 爱惜自然万物,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相处。孟子认为就 “仁”而言,禽兽之类的自然万物本身是无所谓“仁” 的,它们是没有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本心的,但却是有生 命的,是一个个生命体。因此,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与禽 兽之类的自然物时平等的,应当受到尊重与关怀。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开采山林按照树木生长的规律,按照时节来行 事,这样才能使百姓富足,才能做到仁民爱物。
孟子强调 “不违农时”,“勿夺其时”, (《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尊重作物的生长规律, 对自然万物取用有度,不过分的掠取,才能保证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要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 观念,对整个自然界给予充分的道德承认和道德 关怀,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大学 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呢?倡导时尚生活 理念,増强低碳环保意识。告別不文明陋习,养 成良好行为习惯。把行动放到第一位脚踏实地实 事求是、切实做出行动,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尽 一份微薄之力。
“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 “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 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就是既要仁爱百姓,又要爱惜自然万物。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孟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亲 近和热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可 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由人及 物去爱惜和爱护世间万物。 孟子 将仁爱思想推行至自然万物,倡 导对自然资源进行养护。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今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 理念深入人心。
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的生态观如果说,在孔子学说中,天还保留着神秘性的一面,人对天有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表现了一种宗教精神;那么,在孟子学说中,天被进一步自然化了,同时,其价值意义却又更加突显了。

这种发展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孟子上距孔子只有一百多年,他的最大愿望是“学孔子”,即以继承孔子的事业为己任;他确实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作出了重要发展。

这就引出了现代人常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即所谓存在与价值,即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究竟有没有矛盾的问题。

其实,在孟子那里,这样的“矛盾”是不存在的。

因为孟子所理解的天,既是自然界,却又不是纯粹科学意义上的自然界,它不是受机械因果律所支配的物理世界,而是不断创造生命的有机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永无停息的生命过程。

因此,天即自然界有一种生命的目的性,并通过人的生命活动而实现出来,这就是孟子的天人之学。

问题还不在于从事实判断中能否得出价值判断的问题,因为“事实”与“价值”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以二者的区别为前提的,是二分法的思维方法。

按照这种思维方法,自然界只是存在而无价值,只有人才创造了价值,才有资格谈论价值。

孟子却承认自然界不仅有价值,而且有“内在价值”,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人的生命又是不能分开的,因此,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内在的统一关系,而不仅仅是外部的依存关系。

当孟子对天命作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以下只注篇名)这样的解释,是将自然与人、存在与价值联系在一起说的,“莫之为”、“莫之致”即是自然,它有先在性、本原性,也有存在性;“为”与“至”却是具有价值意义的生命创造活动,正是这种生命创造使存在具有价值意义,其价值的承担者当然是人。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及“存心养性事天”之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上的,不只是现代人所说的所谓主体性问题。

我不想过多地讨论孟子关于天的学说,我想通过孟子关于具体问题的讨论以表现其基本的哲学观念:生态伦理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陈云/2011.12.01
“仁民爱物”是儒家生态道德思想的情感表达,它的核心凸显在“仁”之上。

何谓“仁”?正如上文已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雍也》)可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并蕴含着由亲亲爱人而推及到爱物的情感表达。

因此,仁民爱物就是指人类不仅要爱惜人类自己,而且要从内心深处以一颗“仁爱”之心去爱惜大自然、爱惜自然界万事万物。

孔子的生态道德思想中蕴含着“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孔子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其内在价值,主张要以仁爱之心去爱惜大自然的每一物。

例如孔子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天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

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在此,孔子所表达的是人们对自然界万物都应该要持有仁爱同情的态度并且要善待自然界万物,不能过度的捕猎动物、不能过度地砍伐树木。

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才是体现了“仁”的情怀。

因此,孔子站在“仁”的立场,本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对自然界万物施以爱心,呼吁人们对自然界万物取之有时、取之有度,并带头实践自己的生态道德主张。

“孔子对自然的仁爱之心,可以说是儒家“仁”学的泛化,是将殷殷之爱心付诸于天地间一切生命。

孔子这种把对待动物的态度视作是道德问题的做法,标志着儒家生态思想由人际伦理、社会伦理拓展到了生态伦理的领域,具有伟大的意义。

”[①]
孟子的生态道德思想中体现了“仁民爱物”的道德情怀。

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人如何成为仁也就是人怎么样成为人的问题。

孟子很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但他绝非将人与自然万物对立起来。

反而,孟子认为,人要成为“仁”就要做有德性的主体,要爱惜自然万物,要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相处。

孟子认为就“仁”而言,禽兽之类的自然万物本身是无所谓“仁”的,它们是没有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本心的,但却是有生命的,是一个个生命体。

因此,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与禽兽之类的自然物时平等的。

因此,禽兽之类的自然万物应该在“仁”的范围之内,应当受到尊重与关怀。

孟子讲了一个冯妇的故事,表明他对那些以杀戮动物为本领的人的看法。

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搏虎”,有次,他到野外,有许多人在追虎,但老虎靠山而立,这些人不敢接近。

他们看见了冯妇,便赶快迎接,请他搏虎。

冯妇就卷起袖子,伸出胳膊,走下车来,准备去博。

大家都很高兴,但真正的“士”却讥笑他。

后来,冯妇“卒为善士”,不再去搏虎了。

(《见《孟子·尽心下》》)可见,老虎伤人可以驱赶,无罪而搏就不应该了,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去杀之那就更不应该了,更不“仁”了。

“人皆有不忍,达之于其所仁,仁也。

”(《孟子·尽心下》)所以,一定程度上讲,人和禽兽是平等的,都有相互尊重的需要。

正如蒙培元教授所说:“人之所以异以禽兽者,不仅在于人有一点道德情感,更重要的是人能够扩充其道德情感,既施之于人类,又施之于动物。

”[②]可见,真正的“仁”是将人类的道德情感扩充于大自然万物,使人类能与大自然万物和谐发展,这也是孟子“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③]仁民爱物生态道德情怀。

后期张载、程颢、朱熹和王阳明等儒家人物的生态道德思想里面也充分体现了“仁民爱物”
的道德情怀。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仁民爱物”。

张载提倡“天德良知”之说,以“天德”论心,说明“天地之心”以生物为本,而天地生物之心体现在人的心中,即“仁”之中。

如“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曰生,则以生物为本,乃天地之心也。

天地之心惟是生物,天地之大德曰生也。

”[④]程颢则直接以“天地生物之心”为仁,将天人完全合一了。

如:“…复其见,天地之心。

‟一言以蔽之,天地以生物为心。

”[⑤]朱熹综合前人观点,全面阐发了“天地以生物为心”的学说,并且直接将仁联系起来,说明仁不是别的,就是“天地生物之心”。

他说:“天地以生物为中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

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

”(《朱子文集》卷六十七)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观点,主张要将“仁”一层一层地推广,扩充出去,做到无一物不被其泽,无一物不得其所。

例如据记载“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

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

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早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着也。

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是其一体之仁也,岁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阳明全书》卷二十六)可见,后期儒家代表人物的“仁”之思想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以“仁”为中心,呼吁人们将“仁”一层层扩充于万物,要悯恤自然万物、爱护自然万物、要培养起“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综上所述,“仁民爱物”是儒家仁学的重要传统,具有现实的生态意义,集中体现了儒家生态保护的道德情感关怀。

[①]唐琰硕士论文《先秦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2008年6月,第30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③]《孟子·尽心上》
[④]《横渠易说》,《张载集》,第113页。

[⑤]《河南程氏外书》卷三,《二程集》,中华书局,第36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