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排除毒物:中毒后立即催吐,继之洗胃。中毒时间较长,给予硫酸钠15~30g导泻。对于频繁吐泻的病人,则不需催吐、洗胃、导泻。

(2)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呕吐严重时应暂时禁食,少量多次饮入口服补液盐;好转后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毒物排出之后若仍有剧烈而频繁吐、泻者,可酌情止吐、止泻。高热时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退热剂。

(3)抗生素的应用:对于类伤寒型、败血症型及严重胃肠炎型,应及时选用黄连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之后可根据致病菌的药敏,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4)对症和支持治疗:

①输液:根据具体情况选用2:1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静滴。必要时,酌加其他电解质,或生理平衡盐溶液纠正脱水、防止酸中毒及缺钾等。

②腹痛较剧时,口服颠茄合剂,每岁每次0.3~0.6ml;或肌注阿托品0.Olmg/kg,可酌用针灸疗法。

③出现休克表现时,应迅速进行抗休克治疗。

④对迁延型病例,考虑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应用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等。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关键词】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流行病学;健康 2010年5月5日,东辽县辽河源镇任家村六组发生一起因食用病死牛肉而造成3 5人食物中毒的严重事件。经调查,检验确定为是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2010年5月4日早5时许,任家村六组农民张明从本村村民李军处购买死因不明,未经检验牛肉21公斤,回家后未经任何处理即将牛肉放在水桶内以冷水浸泡至5日早6时,方切成1.5 g左右的肉块,放入锅内煮熟,时间为1.5 h,出锅后放入无防尘、防蝇措施的瓷盆内,于午餐时切片加佐科凉拌后直接食用(招待为其盖房砌墙的农民)致使本次中毒发生。进食人数68人,发病3 5人,发病率57.5%,潜伏期2~5 h,发病率与食量成正比,多见中年男子与儿童。 1.2 临床表现 有相似症状与体征,以恶心(3 3人)、呕吐(3 5人)、腹痛(3 0人)、腹泻(3 5人)为主兼有发热(5人),全身痛等症状,经治疗(2 6入住院治疗,9入门诊治疗)后均痊愈,未发生死亡和后遗症。 2 实验室捡验 中毒发生后,2 h赶至现场,经流行病学调查后,以无菌手段采可疑食物8件及患者粪便1 5份,血液10份送捡,从剩余食物牛肉及患者粪便中检出普通变形杆菌。 2.1 细菌分离鉴定将剩余食物及患者鲜便标本分别接种于亚硒酸增菌液中,经37℃24 h培养后,接种于ss平板及普通平板上,经37℃24 h培养后可见在ss平板上长出大而圆,扁薄,乳白色(中心呈黑色),边缘透明的菌落,在普通平板上有迁徒状生长,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 2.2 生化反应双糖铁培养基上结果为:葡萄糖O、H2S+、乳糖一、动力+。又将纯培养菌落接种各单糖管中3 7℃24 h后观察。结果如下。 单糖管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H2 s尿素枸橡酸盐脱氨丙酶氨酸脱羧赖酶氨酸脱羧鸟酶氨酸氢化钾靛基贡甲基红V P 结果O O++++++ 注:+产酸,一不发酵,o产酸产气 2.3 血清学试验分别采取同一患者血液,间隔7 d作血清效价测定,结果:发病期1:40恢复期1:60。 3 结论

常见微生物食物中毒

常见微生物食物中毒 什么是沙门菌食物中毒 A 病原简介 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沙门菌属种类繁多,国际上已发现2300多个 血清型,我国有255个。是一群无芽孢、无荚膜而带有鞭毛和菌毛的革 兰阴性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 炎沙门菌等。沙门菌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水、牛奶或肉食品中能存 活1年以上,但加热65℃15 ~ 20分钟可杀死。沙门菌进入肠道后大量繁 殖,除使肠黏膜发炎外,大量活菌释放的内毒素同时引起机体中毒。  中毒表现 临床症状有5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 败血症型。共同特征是,潜伏期6 ~ 72小时(一般12 ~ 24小时)。主要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水样,每日腹泻数次至数十次,有时 带黏液和脓血,恶臭。体温38 ~ 39℃。重者伴寒颤、惊厥、脱水、昏 迷。病程3 ~ 5天,一般预后良好。但老人、儿童、体弱者抢救不及时偶 有死亡。  问题食物 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 制品;其次是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的较少。 畜禽肉沙门菌来源有畜禽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患病动物产奶可使奶中 带菌,或奶挤出后遭污染。蛋类污染来源较多,病禽卵巢沙门菌可直接各类

进入蛋内,或蛋经过泻殖腔及产出后遭到污染。熟制食品可经带菌容器、手等再次污染。  治疗措施 对病人急救,必要时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单纯胃肠炎者可不用抗生素,对病情重或老人、婴幼儿可用抗生素治疗,可选用环丙氟哌酸、洛美沙星、头孢噻肟钠等。对腹泻严重脱水明显者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预防措施 防止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熟肉要生熟分开。严防病畜肉类流入市场。高温杀灭细菌,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肉块深部温度须达到80℃以上,持续12分钟;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控制繁殖细菌。沙门菌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保藏食品控制在5℃以下,避光、隔氧效果更佳。

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种类繁多,目前国际上已发现2300 多个血清型,我国有255 个。其中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沙门菌进入肠道后大量繁殖,除使肠粘膜发炎外,大量活菌释放的内毒素同时引起机体中毒。 (一)流行病学特点 1.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但多以夏季为主,主要在5~10 月,7~9 月最多。2.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主要是肉类,如病死牲畜肉、冷荤、熟肉等,也可由鱼、禽、奶、蛋类食品引起。 3.中毒原因主要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存储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引起。 (二)发病机制 沙门菌随同食物进入机体,一般要达到104~lO8 个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在肠道内繁殖,破坏肠粘膜,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释放出毒力较强的内毒素,内毒素和活菌共同侵害肠粘膜继续引起炎症,出现体温升高和急性胃肠症状。 (三)中毒表现 沙门菌食物中毒有多种多样的中毒表现,临床有 5 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型其共同特点如下: 1.潜伏期一般为12~36 小时。短者6 小时,长者48~72 小时。 2.中毒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 3.腹泻一日数次至十余次,或数十次不等,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粘液或血。 (四)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荤熟肉一定要生熟分开。要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感染沙门菌的病畜肉类流人市场。 2.高温杀灭如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禽蛋煮沸8 分钟以上等。 3.控制繁殖沙门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但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约有100个。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猪、牛、羊、家禽、鸟类、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中。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本属细菌绝大多数成员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败血症与胃肠炎,甚至流产,并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沙门氏菌的致病范围,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专门对人致病。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第二类群: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第三类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一、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学特征: 1.形态染色特性:G-无芽孢杆菌。大小通常为 0.7~1.5μm × 2.0~5.0μ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普通琼脂: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的中等大小(2 ~ 4mm)菌落。鸡白痢、鸡伤寒、猪副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只能长成细小菌落。§麦康凯琼脂和伊红美兰琼脂(EMB):菌落无色半透明

关于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结案报告

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探讨 俞保社庐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沙门氏菌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其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菌。其种类繁多,少数能使人致病,其他可使动物致病,偶尔可传染给人。主要引起人类伤寒、副伤寒以及食品中毒或败血病。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品中毒常占首位或者第二位。沙门氏菌菌型繁多,已确认的沙门氏菌有2 500 个以上血型。在常规检测中,血清学作为诊断依据,但经常发生生化符合而血清不凝集的现象。2012年5月25日市一院急诊科收治4名疑似因吃卤菜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标本检测出现此现象,具体处置如下。 【材料】: 基本情况:发病患者晚上就餐食物为某板鸭店购买的板鸭及家中自备的部分菜。首发病例4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其余三人陆续出现发类似症状, 4人至合肥市某院急诊科就诊。经流行病学调查:7人于在家就餐,餐后4小时左右陆续发病。最早发病5月24日晚11:30左右(餐后4小时,最先发病的蒋志容据推断应该个体差异的问题对被污染的食物较为敏感,较早地出现了症状。),最迟发病5月25日早晨8时左右(餐后约11时)。发病统计时长约11小时。 样品采集:采集蒋某大便标本1份,胡某大便标本和肛拭子各1份,患者家中剩余板鸭1份、水果刀涂抹样1份,板鸭店砧板、刀具、容器、从业人员手的涂抹样及板鸭各1份共10份样品进行检测。 【实验室检验】: 前增菌:除便样和肛拭子外,样品称取25g放入盛有25mlBPW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90S。样品为液态,直接进行培养,于36℃±1℃培养18h。 增菌: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5ml,转种于10mlTTB内;于42℃±1℃,18h~24h培养。同时,另取5ml,转种于10mlSC内,于36℃±1℃,18h~24h培养。 分离:便样和肛拭子直接分离培养,取经TTB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第四章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二、单选题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 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 4.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米饭、米粉) 5.食用河豚鱼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 河豚鱼中的毒素)引起 6.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毒蕈中毒) 7.夏天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细菌性食物中毒 ) 8.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 9.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自制发酵食品 ) 10.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引起(肠源性青紫症) 12.在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高的器官是(卵巢) 14.氰甙含量最多的是(苦杏仁) 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肉毒中毒)。 2.以下食物中毒夏天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3.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家畜、家禽) 4.金黄色葡糖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 5.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粮豆类) 6.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 肾和眼睛) 7.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误食) 8,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 美蓝) 9.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为(抑制胆碱脂酶活性) 10、下列属感染型食物中毒的有( 沙门菌食物中毒) 四、名词解释 1.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2.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细菌性食物中毒: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4.有毒动植物中毒:指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者由于储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所引起的中毒。 5.真菌毒素食物中毒:食用被铲毒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食物过敏:指摄人体内的食物中的某些组成成分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摘要】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程一般在1- 3天。如果不做病学检验,很容易被忽视,故及时、准确的检验诊断为流行病调 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9年8月9日,医院收住20余名住院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以腹泻为主。次数最多者达20余次,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 原学检测证实为食用由普通变形杆菌污染的凉拌拼盘所致(猪头肉、香肠)。 一、发病情况 该院收住的20余名患者均为前一日在同一饭店参加宴席者,都有食用过凉拌拼盘的经历,同时参加没有食用者未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刀绞样痛,病程短,病人经及时治疗后即痊愈。 二、材料与方法 1 样品来源由于接到通知是次日,故到饭店后采样时,剩余食品已被处理, 无法采取原样,只有刮取菜板及餐具检验,取患者的呕吐2份及便样10份。 2 检验过程按GB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为依据 ①将检样接种于SS琼脂及EMB琼脂平板,经37℃ 24h培养后,挑取可疑 扁平、圆形、无色、半透明菌落,做染色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接 种于三糖铁中经37℃ 24h培养为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产硫化氢,不分解乳糖。 ②化学鉴定经系统生化鉴定,显著特点为迅速分解尿素为阳性,发酵分解 葡萄糖、木糖、麦芽糖、蔗糖,氧化酶阴性,有动力、苯丙氨酸、靛基红均为阳性,不分解乳糖、山梨醇、侧金盏花醇,能利用枸椽酸盐、氰化钾阳性,V-P试 验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同时用渐江省军区后勤部江卫生防疫检验 所肠菌科生化编码鉴定管复核结果为普通变形杆菌。 ③ 结果,经检测菜板及餐具未检出,从采集的2份呕吐物中检出1份普通变形杆菌,10份粪便中检出6份普通变形杆菌,检出率58%(7/12)。 三、讨论与分析 此次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腹泻,与饮食有关、未吃者不发病、中毒原因排 除后不发病、呈暴发性等特点。符合为食物中毒。 究其原因为凉拌菜均是食用前24小时制做,食用时不再加工,由于8月份正是高温季节,食品放置过夜后,很容易腐败变质、受到污染易引起食物中毒。 当今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范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断变更,因此食物 中毒工作仍然是我们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应尽量缩短食物中毒发病的报告时间,为病原学检验及时准确的诊断提供一个良好的检测材料。 提高我们卫生管理制度,建立食物中毒应急体系,加强服务单位自身卫生管 理水平,广泛宣传预防食物中毒重要性和卫生知识,以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为 人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目前国际上有2000种以上的血清型,我国已发现的仅为200多种。依据菌体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沙门氏菌分为A、B、C1、C2、C3、D、E1、E4、F等血清型,其中对人类致病的沙站氏菌仅占少数。沙门氏菌的宿主特异性极弱,既可感染动物亦可感染人类,极易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在外界的生活力较强,其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30℃,在普通水中虽不宜繁殖,但可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生成1-2个月,在土壤中可过冬,在咸肉、鸡和鸭中也可存活很长时间。水经氧化处理5分钟可杀灭沙门氏菌。相对而言,沙门氏菌属不耐热,55℃60℃15-30分钟或100℃数分钟即被杀死。另外,沙门氏菌属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物后无感观性状变化,易引起食物中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1、季节: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两季。5-10月发病起数和发病人数可达全年发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80%。 2、食品种类: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禽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见。 3、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由于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中有广泛的宿主,因此,沙门氏菌污染肉类食物的概率很高,如家畜中猪、牛、羊、猫、犬,家禽中鸡、鸭、鹅等。健康家畜

禽肠道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15%,病家率禽肠道沙门氏菌检出率可高达70%,正常人粪便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仅为002-0。2%,腹泻患者粪便沙门氏菌检出率可达8.6-18.8%。 1)家畜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生前感染是指家畜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氏菌,是肉类食品中沙门氏菌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原发性沙门氏菌和继发性沙门氏菌病两种。原发沙门氏菌病是指家畜禽在宰杀前已患有沙门氏菌病,如猪霍乱、牛肠炎、鸡白痢等;继发性沙门氏菌病是由于健康家编辑禽肠道沙门氏菌带菌率较高,当患病、饥饿、疲劳或其它原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寄生于肠道内的沙门氏菌即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而引起继发性沙门氏菌感染;由于这些细菌进入动物的血液,内脏和肌肉,其危害较大且发生食物中毒时症状亦较严重。宰后污染是指在屠宰过程中或屠宰后被带沙门氏菌的粪便、容器、污水等污染。 2)乳中沙门氏菌的来源:患沙门氏菌病的奶牛其乳中可能带菌,即使是健康奶牛的乳在挤出后亦可受到污染。 3)蛋类沙门氏菌的来源:蛋类及其制品感染或污染沙门氏菌的机会很多,尤其是鸭、鹅等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一般在30-40%之间。家禽及蛋类沙门氏菌和原发性感染使卵巢、卵黄或全身带菌外,禽蛋在经泄殖腔排出时,蛋壳表面可在腔门腔里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可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 4)熟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烹调后的熟制食品可再次受到带菌容器,烹调工具和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

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起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7年6月30日,我市郊区某饭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确 认本次食物中毒系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烧鸡所致。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2007年6月30日,某饭店婚宴就餐人数267人,餐后99人发病,79人住院。无年龄、性别差异。患者潜伏期最短2 h,最长72 h。多数患者初期恶心、头痛、头晕、发冷、全身无力,继而呕吐,剧烈腹痛。腹泻一般6~10次以上,为黄绿色水样便。体温38.5℃~41℃,多数经3~5 d对症治疗全愈。 2 检样 剩余食品、呕吐物、便。 3 实验方法 3.1 镜检将上述样品直接进行革兰氏染色及镜检,镜下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及其他杂菌。 3.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1]进行。 3.2.1 增菌及分离分别将上述检样进行前增菌,37℃培养24 h后再接种于各自的分离平板。经培养后在血平板上未见溶血菌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能;在亚硫酸铋琼脂平板上有可疑菌落生长,菌落为深棕褐色,周围有黑色圈,对光观察有金属光泽,并为平板上的优势菌,镜检为G-阴性杆菌。 3.2.2 生化试验挑取可疑菌落接种TSI琼脂,培养后取斜面阴性、底层产酸、硫化氢阳性菌落,接种于21种革兰阴性杆菌新编码系列生化培养基,37℃24 h 培养,试验结果:ONPG-,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柠檬酸盐+,硫化氢+,尿素-,IPA-,吲哚-,V-P-,明胶-,葡萄糖+,甘露醇+,肌醇+,山梨醇+,鼠李糖+,蔗糖-,密二糖+,苦杏仁甙-,阿拉伯糖-,氧化酶-。编码值6704750,为沙门氏菌。 3.2.3 血清学鉴定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沙门氏菌属30种诊断血清进行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其中O抗原A-F多价凝集,B群O抗原4凝集,H抗原i,2凝集,盐水对照不凝集,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4 讨论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脱水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药方网编辑整理) 部位:腹部,全身(药方网编辑整理) 科室:消化内科,急诊科(药方网编辑整理) 症状:发热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毒性表现(药方网编辑整理) 检查: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药方网编辑整理) 自测:(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概述】(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proteus)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炎(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药方网编辑整理) 据进食可疑食物共食者集体发病和临床表现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粪便培养可检得变形杆菌血清凝集抗体有助于诊断(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治疗措施】(药方网编辑整理)

一般不必服抗生素仅需补液解症等对症处理重者患者可给氯霉素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病原学】(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据生化反应不同可分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粘液变形杆菌和潘氏变形杆菌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 (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药方网编辑整理) 食品的染菌率自3.8%~100%其中以鱼蟹和肉类染菌率较高食品感染率高低与食品新鲜程度运送时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药方网编辑整理) 潜伏期为3~20小时起病急骤恶心呕吐中上腹痛腹泻大便一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有恶臭的稀水便含粘液部分患者有里急后重症状可有发热约38℃左右均发生于胃肠道症状之后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多于1~2天自限恢复(药方网编辑整理) (药方网编辑整理)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己发现1800种以上。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目前已经发现1800种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和肠炎杆菌。 此菌可引起禽伤寒、鸡白痢、猪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等疾病。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感染沙门氏菌或食用被带菌者粪便污染的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近日美国多地暴发疑似由生鸡肉引发的沙门氏菌疫情,至少42%患者已入院治疗。数据显示,已有18个州的278人感染具有耐药性的海德堡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 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三方圆

食物中毒练习题

一、A1型题 1.下列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D A.痢疾 B.消化不良 C.长期摄人低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有毒蜂蜜中毒 E.急性酒精中毒 1.1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 A.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B.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C.特异体质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 D.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E.长期少量摄人有毒食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1.2 下列哪项为食物中毒 A.饮用水被污染而引起的重金属中毒 B.服用药物不当而引起的中毒 C.冒险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毛蚶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 1.3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 A.有毒食物 B.腐败变质的食物 C.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动物性食物 E.植物性食物 2.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的区别在于 A.有无恶心、呕吐 B.有无腹痛、腹泻 C.病死率不同

D.有无体温升高 E.潜伏期不同 3.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E.有无体温升高 4.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 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C.人口流动性大 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E.生熟交叉污染 5.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 A.河豚鱼中毒 B.木薯中毒 C.毒蕈中毒 D.肉毒中毒 E.发芽马铃薯中毒 6、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E.真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7.下列哪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典型的毒素型食物中毒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起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发表时间:2011-01-05T15:21:36.5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毕玉涛张健 [导读] 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程一般在1-3天 毕玉涛张健(黑龙江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7200)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380-01 【摘要】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病程一般在1-3天。如果不做病学检验,很容易被忽视,故及时、准确的检验诊断为流行病调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9年8月9日,医院收住20余名住院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以腹泻为主。次数最多者达20余次,经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检测证实为食用由普通变形杆菌污染的凉拌拼盘所致(猪头肉、香肠)。 一、发病情况 该院收住的20余名患者均为前一日在同一饭店参加宴席者,都有食用过凉拌拼盘的经历,同时参加没有食用者未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刀绞样痛,病程短,病人经及时治疗后即痊愈。 二、材料与方法 1 样品来源由于接到通知是次日,故到饭店后采样时,剩余食品已被处理,无法采取原样,只有刮取菜板及餐具检验,取患者的呕吐2份及便样10份。 2 检验过程按GB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为依据 ①将检样接种于SS琼脂及EMB琼脂平板,经37℃ 24h培养后,挑取可疑扁平、圆形、无色、半透明菌落,做染色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时接种于三糖铁中经37℃ 24h培养为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产硫化氢,不分解乳糖。 ②化学鉴定经系统生化鉴定,显著特点为迅速分解尿素为阳性,发酵分解葡萄糖、木糖、麦芽糖、蔗糖,氧化酶阴性,有动力、苯丙氨酸、靛基红均为阳性,不分解乳糖、山梨醇、侧金盏花醇,能利用枸椽酸盐、氰化钾阳性,V-P试验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阴性。同时用渐江省军区后勤部江卫生防疫检验所肠菌科生化编码鉴定管复核结果为普通变形杆菌。 ③结果,经检测菜板及餐具未检出,从采集的2份呕吐物中检出1份普通变形杆菌,10份粪便中检出6份普通变形杆菌,检出率 58%(7/12)。 三、讨论与分析 此次由普通变形杆菌引起的腹泻,与饮食有关、未吃者不发病、中毒原因排除后不发病、呈暴发性等特点。符合为食物中毒。 究其原因为凉拌菜均是食用前24小时制做,食用时不再加工,由于8月份正是高温季节,食品放置过夜后,很容易腐败变质、受到污染易引起食物中毒。 当今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范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断变更,因此食物中毒工作仍然是我们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应尽量缩短食物中毒发病的报告时间,为病原学检验及时准确的诊断提供一个良好的检测材料。 提高我们卫生管理制度,建立食物中毒应急体系,加强服务单位自身卫生管理水平,广泛宣传预防食物中毒重要性和卫生知识,以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为人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

沙门氏杆菌食物中毒的途径、症状及防治

沙门氏杆菌食物中毒的途径、症状及防治 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是一种能够引起肠道感染,即沙门氏菌病的常见、多发且危害较大的细菌。一般沙门氏杆菌有很多是为了纪念发现者或依发现地点而命名。普遍认为美国先驱Daniel E. Salmon在1885年发现了第一株沙门氏杆菌。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的沙门氏杆菌有两千余种菌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显示,沙门氏杆菌常见的菌株有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爪哇沙门氏菌(Salmonella javiana)则排名第五。 2009年,超过4万例沙门氏杆菌感染病例(即没十万个人中有13.6人患病)被上报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自1996年以来,这一数据基本维持在此水平。全球来看,由沙门氏杆菌导致的伤寒依然普遍,粗略估计每年有一千两百万至三千三百万人被感染。另外,在发展中国家沙门氏杆菌的爆发往往致死率较高,能够对抗生素产生抗性的菌株引起的死亡率则更高。 大多数情况下,受沙门氏杆菌污染的食物是沙门氏杆菌的主要污染源,有相关研究证实87%的确证病例都是由污染食物引起的,而动物性食品极易成为沙门氏杆菌食品中毒原因食品中的主要食品。如病死牲畜肉、肉皮冻、熟内脏、猪头肉、冷荤拼盘、卤肉等。因为这类食品,一般营养丰富,水分较多,含盐量少,酸碱度接近中性,其结构和物理性状也都利于细菌生長。由于沙门氏杆菌具有不分解蛋白质和不产生靛基质的生物特性,当沙门氏杆菌污染了肉类制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时,其制品的感官性状通常不会改变,因此有些人在食用这类熟肉制品前不再加热灭菌,结果食用后引起中毒。沙门氏杆菌存在范围极广,它在水果、蔬菜上都有存在,而最为常见污染源是豆芽。因为豆芽的生长环境是温暖高湿的,这正是沙门氏杆菌存活的适宜条件。 研究表明,沙门氏杆菌食物中毒临床潜伏期为18天,有15%的人会去寻求医疗救助,另有2/3的人表现为类关节炎症状,甚至中毒六个月也仍未被确诊。更有甚者要数年忍受这种煎熬。沙门氏杆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有人表现轻微但有人却非常严重。中毒症狀的轻重,通常取决于摄入活菌量的多少和身体健康状況。菌量大、体质弱,病情就重,病程也长;菌量少、体质强,病情和病程轻而短。因此幼童及老人经常成为沙门氏杆菌食物中毒多发人群。一般分为5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类霍乱型和败血症型。一般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既有中毒症状,又有传染特征;胃肠症状明显,发热温度大多较高。 沙门氏杆菌食品中毒,多因动物性食品先被该菌污染,继而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最后,又因食前不经高热灭菌而引起食物中毒。针对这一基本规律,食品操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操作得当能够有效降低中毒风险,特提出下述预防措施。 1) 准备下厨前及如厕后把手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污染食物。 2) 烹饪肉食要全熟并防止食品熟后重复污染。多数沙门氏杆菌在60℃,15分钟;70℃,5分钟时就开始死亡。但有些沙门氏杆菌对热比较稳定,加热时需要提高温度和延长加热时间。 3) 烹饪蛋要待其蛋黄凝固后食用,切忌食用任何形式的生鸡蛋。 4) 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牛奶。 5) 避免交叉污染。将生鲜食品(如沙拉等)与动物性生食分别摆放,不共用切菜板等。 6) 避免婴儿及身体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哺乳类动物、两栖类动物或鸟类。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预防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预防 沙门氏菌是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病原菌,现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沙门氏菌对禽类,生猪及其鲜肉制品的感染率最高,蛋类,禽类肉制品和猪肉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的主要渠道[1]。据统计在世界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2]。本文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污染情况及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沙门氏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沙门氏菌的特性: 1.1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0.7~1.5μm)×(2~5μm)散在,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红细胞。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h后,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其菌落特征亦与大肠杆菌相似(无粪臭味)。 沙门氏菌绝大多数菌株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并产生气体,不发酵乳糖、蔗糖和侧金盏花醇,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氨。 沙门氏菌属不耐热,55℃1h、60 ℃15—30min 即被杀死。在普通水中虽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在牛乳和肉类食品中,存活数月,在食盐含量为10%-15%的腌肉中亦可存活2—3个月。烹调大块鱼、肉类食品时,如果食品内部达不到沙门氏菌的致死温度,其中的沙门氏菌仍能存活,食用后可导致食物中毒。冷冻对于沙门氏菌无杀灭作用,即使在-25℃低温环境中仍可存活10个月左右。由于沙门氏菌属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物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所以其感染易被忽视而引起食物中毒。 1.2沙门氏菌的毒理学特性: 沙门氏菌经口进入人体以后,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造成一过性菌血症,即感染过程。随后,沙门氏菌在肠道和血液中受到机体的抵抗而被裂解、破坏,释放大量内毒素,使人体中毒,出现腹泻、发冷、发热及白细胞减少中毒症状。 1.3 沙门氏菌的中毒特点: 沙门氏菌的发病率高,在世界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中毒全年均有发生,多发生于5-10月春夏季节。动物性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畜禽肉类及其制品类居首,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为20%—25%、英国为9沙门氏菌.9%、日本检查进口家禽的污染率为10.3%,国内肉类沙门氏菌检出率在1.1%—39.5%。其次为鱼、奶、蛋类。中国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伤寒病的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 2 、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 2.1美国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够污染多种食物,引起严重的食品安

食物中毒及治疗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以下几种。 1.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该细菌常污染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人进食后造成感染。致病食物以肉、血、内脏及蛋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后,并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 2.志贺氏菌食物中毒:在卫生条件很差的地区,志贺氏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疾病,痢疾至今仍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病后免疫力不强,持续时间短,故大部分人群都容易被感染。其中志贺氏菌较易污染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于沿海地区,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如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某些地区的淡水产品如鲫鱼、鲤鱼等及被污染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亦可带菌。 4.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致谢性大肠埃希菌是指能引起人肠道感染、引起人类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根据特点可分为5种类型,有的主要感染婴幼儿导致其腹泻,有的能引起人出血性肠炎,有的能产生毒素导致重症腹泻。 5.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土壤、灰尘和污水中,植物和许多生熟食品均能分离到该

菌,谷物制品是最常见的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蜡样芽孢杆菌可产生毒素,是食用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 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在乳类、肉类及蛋类食物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此菌污染食物后,在37℃经6~12小时繁殖而产生肠毒素。此毒素对热的抵抗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能致病。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 7.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土壤、泥沙、鱼和哺乳动物的肠道,以及家畜中,也可附着于水果、蔬菜或谷物上。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发病率很低,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8.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我国发现的一个新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在我国引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银耳及薯类制品。这类食品适于本菌的生长繁殖,并在适宜条件下产生毒素,误食被污染的食品有可能导致死亡。 食物中毒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早期饮食应为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沙门菌食物中毒应床边隔离。

沙门氏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 命名 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形态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 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 沙门氏菌属也是嗜温性细菌,在中等温度,中性pH,低盐和高水活度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最低水活度为0.94。兼性厌氧,对中等加热敏感。同样,该菌属能适应酸性环境。

分类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图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造成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饲料原料的污染,特别是含肉的原料; (2)饲料在加工过程中由设备和环境带来的污染; (3)原料及成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 (4)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5)包装材料的卫生状况差,带来的污染; (6)成品的保管不规范,引起的污染。 控制措施及控制标准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及原料中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对控制饲料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一)病原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一般多由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所引起。沙门氏菌在20~30℃条件下迅速繁殖。在水中可生存2~3周,粪便中生存1~2个月,在冰冻土壤可过冬。 (二)流行病学 沙门氏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我国占食物中毒的第一位。猪、牛、羊等健康家畜、家禽和蛋类的带菌率较高,有宰前感染,也有宰后污染。某省10年统计资料:猪的生前感染沙门氏菌是比较严重的,其检出率高达26.5%。由于带菌率高、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往往可造成猪肉污染,猪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2.5%。肉类食品从畜禽的宰杀到烹调加工的各个环节中,都可受到污染。烹调后的熟肉,如果再次受到污染,并且在较高的温度下存入,食前又不再加热,则更为危险。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 (三)发病机理 沙门氏菌随同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摄入量在10万以上的才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摄入菌量较少,即成为无症状带菌者。但对儿童、老人和体弱者较少量的细菌也能出现临床症状。此外,和不同沙门氏菌致病力强弱有一定的差异。沙门氏菌在小肠和结肠中繁殖,然后附着于粘膜上皮细胞并侵入粘膜下组织,使肠粘膜出现炎症,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吸收。 (四)临床表现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 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五)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文章目录*一、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概述*二、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四、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注意事项*五、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概述肉毒杆菌食物中毒(clostridium botulinum food poisoning),亦称肉毒中毒(botulism),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恶心、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潜伏期12~36h,最短为2~6h,长者可达8~10天。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情亦愈重。 起病突然,病初可有头痛、头昏、眩晕、乏力、恶心、呕吐(e型菌恶心呕吐重、a型菌及b型菌较轻);稍后,眼内外肌瘫痪,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口腔及咽部潮红,伴有咽痛,如咽肌瘫痪,则致呼吸困难。肌力低下主要见于颈部及肢体近端。由于颈肌无力,头向前倾或倾向一侧。腱反射可呈对称性减弱。 植物神经末梢先兴奋后抑制,故泪腺、汗腺及涎腺等先分泌增多而后减少。血压先正常而后升高。脉搏先慢后快。常有顽固

性便泌、腹胀、尿潴留。病程中神志清楚,感觉正常,不发热。血、尿与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轻者5~9日内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及眼肌瘫痪持续较久。重症患者抢救不及时多数死亡,病死率30~60%,死亡原因多为延髓麻痹所致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误吸肺炎所致继发性感染。 婴儿偶而吞入少量肉毒杆菌芽胞,在肠内繁殖,产生神经毒素,吸收后可因骤发呼吸麻痹而猝死(婴儿猝死综合征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1、卧床休息,禁食,保护呼吸通畅,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 2、迅速用多价肉毒抗毒血清(a、b、及e型)5~10万单位肌肉注射,必要时6小时后再重复注一次,对肉毒杆菌食物扣毒 有特效。 3、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4、用盐酸胍15~30mg/kg/日,分2次口服,对神经症状效果良好。 尽快送医院实现上述2、3、4项抢救以及对症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