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2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解读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解读作者:郭德洋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9期一、形式上的变动2008年和2009年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都是由三块构成,依次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应用类文本阅读。
而今年的这部分是由两块构成,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也就是说少了一部分。
当然,少了并不影响分值。
因为这里过去是选做部分,你可以选做论述类文本,你也可以选做应用类文本。
但是,今年这个方面有了变化。
将原来的“选做”改为了“选用”,这还是有区别的。
1.学生不会很快适应这一变化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所练习和调研测试的试题都是原来的样式,学生已经形成定势思维,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依旧认为是两种选其一。
他们当中很多人只喜欢或只善于做一类文本,忽视了另一类文本,甚至对另一类文本就干脆不闻不问。
假如今后高考中出现和他们所喜欢的或擅长的不一致,那么就很难应付了,更谈不上获取高分了。
因此,我们应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与变化后的试卷模式相统一,让他们逐步适应新的情况。
2.学生还可能误以为高考单考一类文本因为试卷上只呈现是一类文本,所以他们很有可能认为是只考一种,而另外一种就完全不考。
若今年的情形,考了的是论述类,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能就把论述类作为考试要求,永远不考虑实用类。
“选考”是二者选其一,“选用”是可以选这个,也可以选那个,两者都有选中的可能性,但不是同时出现。
这一点是理解形式变化的关键,也是我们要重视的,要向学生说明的要点。
二、选材上的精挑2008江苏高考选了汪曾祺的《侯银匠》,还有《纯朴的嗜血者》和《晚清学人杨守敬》。
2009江苏高考选了是张笑天的《上善若水》,詹克明的《说“异”》和《画家黄永厚》。
今年选了是阿城的《溜索》和朱光潜的《谈静》。
这些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在思想上鼓舞和激励学生,让他们身心得到无形的熏陶和洗涤。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高考真题]2010年新课标语文解析
[高考真题]2010年新课标语文解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课标Ⅰ卷)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一段“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占有同样的地位.属于张冠李戴.【考点】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B.2.【答案】A【解析】据原文第二段“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可知,A项错在“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和“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属于偷换概念.【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3.【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最后“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可知,此项逆推错误,原文是推断不出“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的,同时,前后也不是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和张冠李戴.【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答案】C【解析】通假字,通“趋”赶紧.【考点】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能力层级B.5.【答案】B【解析】②写贼众的惊呼,④写城陷,花云被俘后宁死不屈.⑥写花云被俘后,勇敢无畏.考生先判断是否写华云,再判断是否表现了他艺高人胆大.据此分步筛选.【考点】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6.【答案】A【解析】“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错,原文是“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文逊战死后才破城.此处张冠李戴.【考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7.【答案】(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 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解析】注意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1)“乘涨”,趁着涨水(的机会);“堞”,城墙的垛口.(2)“弃(之于)江中”的省略,“莲实”,莲子.【考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的句子.能力层级B(二)古代诗歌阅读8.【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解析】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找出意象(对象).这首诗选取了“雨雪”、“狐迹”、“马蹄”、“旗彩”、“鼓声”等意象,营造了悲凉、荒凉的氛围.显然,“别路”就是“从军”之人别离家乡的路.【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的内容.能力层级D9.【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解析】“坏”、“低”,“天寒”、“地暗”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写,表现了戍卒们低沉的心境.他们内心低沉的原因是思乡.【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能力层级D (三)名篇名句默写10.【答案】(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而伯乐不常有骈死于槽枥之间(3)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注意“骈”、“槽枥”、“豚”几个字的写法.默写难度不大,六空中有四空出自初中课文.【考点】考查默写名篇名句.能力层级A.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答案】CDE【解析】C给三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D2.【答案】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解析】人物形象通过他的言谈举止,通过情节,通过别人的评价和议论(包括作者的看法)来体现.结合第(1)小题CDE三项基本上可以做出判断.【考点】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D3.【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解析】插叙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至少有三:补充交代人物的性格、身份等;丰富故事情节,使故事曲折、生动;推动情节发展.【考点】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4.【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①抓住“保护人”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②以“保护人”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③通过“保护人”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解析】考生要留意题干“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是让读者选取一个方面进行综合鉴赏.鉴赏时一定要观点鲜明(先亮出观点),结合原文进行分析.【考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答案】CBE【解析】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考点】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2.【答案】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②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解析】居第二段末,袁隆平内心的“悲哀”来自于“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据第三段只给袁隆平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据第四段开头“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可知袁隆平尽管在国际上有了地位,在但国内还没有什么声望.【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D.3.【答案】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需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解析】需要弄明白袁隆平为何要送他们出去(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即使他们不回来了,但他们也会为全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将来,祖国可以召唤他们).据最后一段“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可以回答.【考点】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F.4.【答案】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进步.①斯瓦米纳森层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②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③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解析】考生首先要弄懂这里的“同行”、“尊严”、“友谊”分别是针对什么而来的,再根据上下文,结合选文的中心观点加以分析、提炼.【考点】考查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F.五、语言文字运用13.【答案】B【解析】汗牛充栋,形容书多.此处用错对象,不能形容“橙子”多.【考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E14.【答案】D【解析】A项:“最主要的原因是……造成的”错,杂糅,保留“最主要的原因是……”或“……造成的”.B项““抚慰金”不对,应为“赔偿”才能与前面的“提出了”搭配.C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并列不当,属于逻辑错误.“道路”属于“交通”行业,可直接改写为“道路交通”.【考点】考查辨析病句,能力层级E15.【答案】C【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语段.爱听、看新闻报刊的读者都知道,首先交代其地理位置,确定⑤,即可排除所有答案.【考点】考查排序.能力层级E.16.【答案】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刀切”的模式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根据前文的“质疑”可推断第一空应当是对“洗脚”行动的反对.句末的问号可确定此句为反问句.根据“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和“只是简单地采取”可推知后面的空格里的大意是不管青红皂白.根据“涉及到很多方面”,结合上下文可推知,最后一空的大意是各方面协调努力.【考点】考查扩展语句和连贯.17.【答案】示例:小溪如果害怕大海,那它永远不能澎湃;流星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闪耀;巨轮如果害怕骇浪,那它永远不能出海.【解析】句式为“……如果害怕……,那它远远不能……”,修辞上是排比.内容上有一定哲理.考生首先要求得“形似”,即句式上、修辞上一致,再力求有深度或高度.【考点】考查仿写和修辞.。
2010高考社科类现代文阅读解析
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 , 也可能涉及政治、 社会、 历史 、 地理、 文学 、 美学等学科知识。但我
44
们的阅读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 , 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 , 完成理解 的任务。此类命题通常材料丰富, 凸显文化含量 、 人文价值 、 教化作用, 注重全文筛选、 提 取与信息整合 , 对考 生整体理解能 力的考查力度较大 ,提炼 、 “ 概括和拓展 ” 都是考查
明 代 是 我 国绘 画 发 展 的 重 要 时期 , 画 装 裱 进 入 发 展 的 黄 金 时 期 。 明 朝 皇 帝 把 仁 智 书
殿 作 为御 用画 院 , 并设 立 了专 门从 事 书 画装裱 的机 构 。此 时 . 江南地 区 出现 了一 批通 晓
诗 文 书 画的 文人 雅 士 , 人 画有 了很 大的发 展 。在 这 种 背 景 下 , 苏 州 为发祥 地 的“ 文 以 苏
“ , 比”即在比较中发现选项细微的带有迷惑性 、 欺骗性的错误 。
四、链接高考 曩
。 __ _ |l L i
(0 0高 考 语 文 四 川 卷 )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成 5 7题 。 21 阅 完 ~
书画 的 装 裱
书画装裱 是伴 随 着书 画创作 产 生和发展 的一种 特殊 的工 艺 。
画 装 裱 工 艺进 入 成 熟 阶 段 , 裱 样 式 有 了新 的 发 展 , 生 了 著 名 的 “ 和 装 ” 卷 。 随 着 装 产 宣 手
丝 织 技 术 的 发 展 , 种 质 地 花 纹 的 织 物 为 书 画 装 裱 提 供 了丰 富 的 物 质 基 础 . 广 泛 用 作 各 被
至迟 在 两晋 时代 , 书画装裱 进入初 创 时期 , 选材 、 式及 技 法上还 并 不 完善 。南北 在 样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文体视角考察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文体视角考察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逐渐加大了对文体视角的考察。
而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也并未例外。
本文将通过对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的剖析,探讨其中所体现出的文体视角考察。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材料主要涉及小说、散文和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以此考察考生对不同文体特点和风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中,几篇小说材料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方式,如《高瞻远瞩·薛嵩》以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呈现故事,而《国家荣誉》则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
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考生需要注意文本的叙述视角,把握不同叙述方式的特点,理解并运用到文本分析和写作中。
此外,散文材料中的《风棱霞角》和《书海》等作品,通过亲身经历和感悟,展现出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
这些材料要求考生对文学散文的典型特点和风格有所理解,抓住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进而对整篇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例如,《风棱霞角》中的诗意描写和情感抒发,要求考生通过细致的揣摩和感受,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内核。
在新闻报道材料方面,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选择了一篇名为《河道内一批独特的石形》的报道,通过对永康河道内独特的石形进行介绍,既展示了当地的自然风景,又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观光旅游景点。
这种选择能够考察考生对新闻文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新闻报道的数据和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此类材料还要求考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在分析文章时进行判断和评价。
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小说、散文和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上,旨在考察考生对不同文体特点和风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考生需要抓住文本的叙述视角、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等关键元素,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此外,考生还需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在分析文章时进行判断和评价。
对于考生来说,提前了解和熟悉不同文体的特点是重要的,同时也要注重积累和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只有在广泛的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在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中游刃有余,在文体视角的考察下取得理想的成绩综上所述,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不同文体特点和风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0高考题语文阅读题详解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分类详解(现代文阅读一)一、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静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
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
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
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
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
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
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
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
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
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
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
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
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
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
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
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
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
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高考阅读05-25 0538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四章(节选)一、整体概况2010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部分。
其中有5套试卷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为选考试题,分别是课标全国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辽宁卷。
天津卷同时考查了三类文本阅读。
下面试从测试材料、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概述。
就测试材料而言,内容丰富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选文并未刻意追逐社会热点和突出时代特色,更加倾向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反思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新闻作品、科普文章的引入,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精神越来越萎缩的今天,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就测试内容而言,全国《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分为B级理解、C级分析综合、E级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
本报告将《考试大纲》能力层级中抽象的阅读能力要求变得更为具体,具有操作性。
按照阅读能力的发展顺序由低到高细分为语音认读——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比较延伸等五个能力层级。
这样的能力划分更加突出其层级特点,对阅读能力的描述也更为具体,是对“大纲”阅读能力要求的发展与完善。
2010年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涉及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三个能力层级,考查重点逐渐由“局部精要理解”到“整体综合解读”,加强了对考生综合信息能力的考查。
就测试形式而言,题型组合多元多样,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且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探究试题方兴未艾。
特别是辽宁卷题型趋于成熟,选择题答案给分设置暗合solo理论,考生答不同的选项获得不同的分数。
其题目设置和给分原则彰显了科学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方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一)试题基本情况分析“论述类文本”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
2010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十类型详解
2010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十类型详解现代阅读命题十类型现代(指学作品阅读)阅读无疑是影响学生高考得分的瓶颈,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点与难点。
在平常的复习中,常用的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从“考点”的角度逐一指导阅读训练,二是从“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训练。
在这里,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一直在探讨从“命题”的角度归类指导答题,以图让学生在答题时有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答题能力,提高该题的得分。
命题类型一:理解中重要的词语。
(如何理解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或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如何理解标题?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例1.“木车的激情”在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木车的激情》)答: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述能力例2.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说,“所有人,生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这里的“风景”指的是什么?(4分)(2)“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一句中,“伤痕累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流泪的滕王阁》)答:(1)“风景”是指适合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
(2)怀才不遇,在迷茫中放纵字;不甘寂寞,仕途中遭受重大挫折;溺水而亡,过早结束了人生。
例3.为何以“流泪的滕王阁”为题?这样有什么好处?(分)(《流泪的滕王阁》)答:(1)王勃曾在滕王阁抒写才情,写就《滕王阁序》,使滕王阁名闻天下;同时又表明自己是为王勃的际遇而伤感流泪。
(2)作者借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诗作赋时昂扬奋发的精神,既高度肯定了他在学史上的贡献,同时又表达了对王勃难言的遗憾与伤痛,慨叹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抒发了对王勃的千古之思,这大概都是这个标题的妙处。
答题技巧:一般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各卷作文题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作文题分析材料分析:材料整体事实:什么年代有鱼吃还要捉老鼠?核心要素:优裕环境与生存方式材料要素:一个背景,两类主体。
一个背景,指的是年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
两个主体,指捉老鼠之猫与不捉老鼠之猫;二者形成对立或陪衬关系;无论以哪一方为主体,都要联系到对方,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联系。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系型材料命题,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将主体与背景相相系,更要将两类不同主体相关联。
至于捉老鼠之猫,是在恪尽职守,还是强化本领,还是自食其力,诸各理解均可。
立意类举:1.站在客观角度,着眼于事实整体,可探讨是坐享其成,还是自食其力。
话题中心可以有:奋斗、拼搏自力更生劳动创作明天不做寄生虫,可批评那些啃老族、富二代。
生命的意义。
不同选择,不同人生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2.站在捉老鼠之猫角度:(1)要练就生存的本领,不能因环境优裕而迷失自己。
不管什么时代,都要练就生存的本领不要迷失自我鱼和熊掌可兼得。
要居安思危。
要有备无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要坚守自己的本分,恪尽职守。
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样的环境,都要尽自己的职分。
话题中心可有:坚守。
不要忘记自己是干什么的。
做好本职工作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知识人士的责任就是“治国平天下”偏题立意例举站在捉老鼠猫角度坚持原则,拒绝诱惑(不只是关涉接受与否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是在谈眼前还是长远的问题)站在不捉老鼠的猫角度享受当下知足者常乐(难道捉老鼠之猫是不知足的?)站在客观角度反对腐败(享用非劳动成果都是腐败?)不要嘲笑别人(是不应该嘲笑捉老鼠之猫,但忘记了怎样看待不捉老鼠之猫)跑题立意例举:跑题的立意,就是与材料含意毫无关联的立意。
如:节俭,创新,环保,细节决定成败,奉献,机遇,营养平衡,学会感恩,与时俱进,良好的心态,舍与得等等。
呐喊二三十年代,鲁迅发出了呐喊:救救孩子。
当今,我们仍要发出呐喊:救救孩子,但不仅仅是为了孩子。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_8f28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高考阅读2011-05-25 0538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四章(节选)一、整体概况2010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部分。
其中有5套试卷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设置为选考试题,分别是课标全国卷、山东卷、广东卷、福建卷、辽宁卷。
天津卷同时考查了三类文本阅读。
下面试从测试材料、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概述。
就测试材料而言,内容丰富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选文并未刻意追逐社会热点和突出时代特色,更加倾向于对人类自身行为反思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尤其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人物传记、新闻作品、科普文章的引入,在物质越来越发达精神越来越萎缩的今天,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就测试内容而言,全国《考试大纲》将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分为B级理解、C级分析综合、E级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
本报告将《考试大纲》能力层级中抽象的阅读能力要求变得更为具体,具有操作性。
按照阅读能力的发展顺序由低到高细分为语音认读——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比较延伸等五个能力层级。
这样的能力划分更加突出其层级特点,对阅读能力的描述也更为具体,是对“大纲”阅读能力要求的发展与完善。
2010年现代文阅读测试内容涉及信息提取、解释推论、反思评价三个能力层级,考查重点逐渐由“局部精要理解”到“整体综合解读”,加强了对考生综合信息能力的考查。
就测试形式而言,题型组合多元多样,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且主要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探究试题方兴未艾。
特别是辽宁卷题型趋于成熟,选择题答案给分设置暗合solo理论,考生答不同的选项获得不同的分数。
其题目设置和给分原则彰显了科学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方式。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一)试题基本情况分析“论述类文本”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
2010届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分析一、现代文阅读命题的基本角度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必须强化的六项基本能力在把握命题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解题过程中的六种相关联的基本能力,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方法,这是搞好这一部分复习的根本。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考场上的时间压力,使我们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从容地去对文章的每个细节详加揣摩,而实践证明,“因题读文”又常常导致对文章理解的片面、不准确、不深刻,甚至会是误解,这是阅读的大忌。
在“加强文本阅读的整体性综合”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明确趋势的情况下,提高这两种能力更成为提高解题水平的基本前提。
提高这两种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种方法:(1)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文意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
这些标志主要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表示主次轻重的词语等。
阅读时,必须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认真揣摩,反复领会。
当然,有些文章的结构并没有明显的语言标志,这就要从文章的内部逻辑联系方面去分析。
(2)把握散文的文体特点,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阅读时,心中要有文体意识,要首先注意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然后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如押题九《胡杨仰止》一文的最后几句议论,对理解全篇主旨十分有帮助。
(3)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化面为点(对每段的内容进行高度浓缩),连点成线(将各段主要内容连成一体),以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2010上海高考试题详解
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分)细解: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四个思考方向:一看表达方式,如果一个段落里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一般来说,议论的句子可能就是该段落的主要内容;二看段内文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总说或总结的句子自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是较长的段落,再看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概括、归纳各层次的要点即可;还可以把该段落放在全文中观察,特别是观察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许上文的结尾或下文的起首归纳了该段的主要内容。
如果纯属叙事、说明、抒情的段落,其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当别论。
第②段是一个议论性段落,一共四句。
第①句是引论,第②句提出观点,③④句分论,从笔墨、造型、墨与水的调合、宣纸等方面分论为什么“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第①段的最后一句对本段的内容也有提示作用。
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2.简析第③段中两处画线句作用的异同。
(3分)细解:本题貌似考查引证的作用,实质上还得研究段落内部的结构。
不过,该段的中心句位于段中两个层次之间——“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因笔墨的性能,具有了独特的表现能力与艺术魅力”,这是两个分论点的共同指向。
当然,从文脉上分析,也可以把这一句看作既结上又领下的过渡句,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本段的主要内容还是要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来。
两个分论点分别是:“笔墨的造型过程一般不可重复,书法和绘画,虽是静态地呈现在纸上,却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再考虑论证方法,懂得引用是为了论证观点、见解的,答案就豁然开朗了。
需要做的还有归纳、概括,不要照抄原文。
答案:两处引用阐明了笔墨艺术的魅力;引用沈尹默的话阐明笔墨艺术可以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动感,引用宗白华的话阐明笔墨艺术胜过许多复杂的艺术。
3.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种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说的中国人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解析
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汇编文学类文本——散文一、1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萧萧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2010年届高考现代文阅读新闻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
题型类解
【参考答案】从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 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描写突出 真实性;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方法小结】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题型类解
早恋、暗恋之类的话题,孩子们都会因为好奇私 下讨论,但是贴吧容易使孩子过多关注这类问题, 当孩子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都接受了早恋这类东 西,而在现实中又不能发泄出来,容易形成巨大 反差,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性格扭曲。今年读六年 级的小亮说,由于平时学习压力大,在学校里又 要遵守这样那样的规矩,很多孩子把在贴吧发帖 子看作是一种发泄渠道。而且,很多平时不敢骂 的人在网络也敢骂了,“毕竟在这个吧里不会有 人查出你是谁。”——《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 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题型类解
七、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类型不同,信息
点不同,访谈见例一:2007年广东卷) 例7.某知名IT公司的刘先生说,自己上小学六年 级的女儿从小就喜欢电脑,也喜欢上网。他是一 次无意间看到自己女儿在这个论坛上灌水时发现 这种论坛匿名的,所以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可以很自 由地建立这种论坛。虽然现在的孩子懂得多,想 得多,但对很多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不少孩子 看到别人在贴吧上写的暗恋故事、情感经历,觉 得很浪漫、很美,就有样学样,或者想入非非。 贴吧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孩子缺乏分辨能力,很 容易学坏。广州市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洪军说,
2010年届高考现代文阅读
新闻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
方向导航
第一节:根据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老 师帮助学生理清考点怎样体现在19\20\21三道考 题中,熟悉消息、新闻、访谈等类型的基本特点。
2010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解读
散文阅读从江苏高考实际看,就材料体裁而言,2008年就小说命题,其前后都是就散文命题,如2007年的《麦天》,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露图》,2009年的《上善若水》。
散文以所叙写的人和事(写人叙事的散文)或以所状写的景和物(写景状物的散文)为载体,表达深刻的思想,其关注的重在人文,或表达人文关怀,或表达人文思考,或表达人文忧虑;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主,关注的重在人性,多歌颂人性光辉(考试不宜显露社会的阴暗面),或表现人性复杂。
第一板块总体把握就文本材料题材而言,2009年的《上善若水》、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露图》关涉的是人文历史和社会意识,而2007年的《麦田》、2008年的《侯银匠》关涉的则是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
就文本本身、命题角度、解题思维三维关系看,可以从下面的对应图示看出江苏高考文学类文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
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
就散文阅读要求和命题趋势而言,散文阅读可以整理为四个方面,归纳为5种题型。
1.分析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在表达方式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灵活运用。
散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我们要能熟练判别描写的种类或角度,界定描写的方法,分析描写的作用。
如2007年《麦天》的第2题:“‘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这种着眼“表达特色”角度的命题,可以称之为“表达特色”题。
2010年全国高考卷Ⅱ作文题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卷Ⅱ作文题分析作者:陈刚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09期2010年全国高考卷(二)作文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成熟的命题,理性的引导201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Ⅱ作文命题涉及时下热议的文化现象“浅阅读”,既不回避社会热点,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作文命题上的时代性特征和生活化取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阅读方式的选择,既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
“浅阅读”是人们对阅读方式的普遍选择,也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文化。
浅阅读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且是一种校园文化现象。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虽然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学生必读经典名著,但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只能阅读梗概而难以深入文本,只能囫囵吞枣而无法含英咀华。
其结果是学生的认知大同小异,没有了个性化的感受和体悟,这是应试体制下现实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教者的误导。
命题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的同时,注重对考生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的考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阅读与鉴赏的要求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课程标准立足于人的发展,着眼于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的传承,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不打破应试教育体制,如果离开了“深阅读”,就只是几句口号而已。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高三语文]现代文设题角度归类(2)
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以下归纳包括现代文阅读的散文、小说、戏剧、新闻、传记等体裁。
其中,散文包括: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咏物散文、哲理散文;小说包括:中外中长篇小说节选、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从近年高考题和相关模拟题来看,现代文阅读有可能考查的角度如下:词一、在文中的含义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例]14.‚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2005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冰心)2.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例]20.‚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贝多芬为伴的"永恒"指的是什么?(4分) (05湖南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3.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例]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6分) (07北京湿湿的想念)4.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例]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分)(07山东灯火的温情叶延滨)6.需要辨别微妙区别的词语[例]20.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6分)(07天津雪野里的精灵李存葆)7.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
(6分)(06 北京)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8.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例]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4分) (05湖北土地韩少功)9.联系某段文字,谈谈对某个词的理解[例]17.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二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俺的定稿)2010年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答题技巧
二.明确文体 •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 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 ――借景抒情―― 碧云寺秋色》 处。 (《碧云寺秋色》) •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 散文――因人抒情―― ――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 日月行色》 人的感情。(《日月行色》) •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 散文――移物就情―― ――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 马缨花》《绵绵土》 》《绵绵土 处。(《马缨花》《绵绵土》) •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 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 谈静》《灯火的温情》 》《灯火的温情 理相通处。(《谈静》《灯火的温情》) • 5.小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 小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 ――表达作者情感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十年以后》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十年以后》)
②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 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 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 当然, 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 何处 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 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 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 作出分析和挖掘。 作出分析和挖掘。 • 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③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 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 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 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 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 试题的题干往往会 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 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 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 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 彼信息” 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 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④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 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 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 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2新高考新题目2010-05-04 0838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主旨和内容一、标题的特点、含义及作用1.解释标题的含义[例] 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
(05年江西卷,《给匆忙走路的人》)[例] 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05年湖北卷,《土地》)2.思考设标题的原因[例] 浙江绍兴,古称山阴。
《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通观全文,请回答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
(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3.探讨标题与正文的关系[例] 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二、主旨及主旨的表现[例]19.结尾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06江西秋光里的黄金树)三、概括相关内容1.概括人物身世[例]19.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4分)(2004年重庆卷)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2.概括人物性格[例]1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
”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8分)(07宁夏林冲见差拨)3.概括人物言行或心理[例]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6分)(07宁夏叶圣陶在四川)4.概括人物语言特色[例]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6分)(07湖北日月行色杨闻宇)5.概括人物观点[例]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
”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5分) (07广东访钢琴演奏家傅聪)6.概括人物思想[例]14.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6分)(06安徽行吟阁遐想黄秋耘)7.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例]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07宁夏林冲见差拨)[例]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4分)(07湖北日月行色杨闻宇)8.概括景物形象[例]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07全国卷Ⅰ 总想为你唱支歌)9.概括不同特点[例]20.在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2004大地山河茅盾)10.概括所写景物[例]15.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列出。
(4分)(06广东夕照透入书房冯骥才)11.概括描写画面[例]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 (07安徽乡村的风许俊文)12.概括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例]17.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6分)(06安徽行吟阁遐想黄秋耘)13.概括景物特征[例]15.感受到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6分)(05全国卷II 春天的梦苏叔阳)[例]14.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06全国卷II绵绵土牛汉)14.概括文章内容[例]5.请对文章主要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
(5分) (07年上海)15.概括文章线索[例]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
(5分)(06全国卷II绵绵土牛汉)16.概括文章思路[例]18.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2004全国卷II 大地山河茅盾)17.概括艺术风格[例]20.文章末尾,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
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06浙江平面的生活 [法]米•图尼埃)18.概括共同之处[例]8.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
(3分)(07年上海)19.概括写法特点[例]18.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06重庆说村落阎连科)20.概括内容要点[例]19.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
(4分)(05山东溯源)[例]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40个字)(6分)(05江苏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21.概括相关感受[例]19.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8分)(05 天津看树高林瑜)春天看树夏天看树秋天看树冬天看树22.概括事物特征[例]3.根据第(4)段,概括包豪斯的相关情况(4分)(1)主要学习内容艺术理论与(2)设计对象建筑物与(3)作品主要特点23.概括注意事项[例]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99年全国)24.概括相关依据[例]19.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早已成为”的依据。
(4分) (07浙江泰山之恩蔡家园)25.概括重要语段[例]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7分)(06山东文赤壁朱增泉)(1)第7自然段中,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18.(1)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A 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26.概括段落大意[例]18.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意思。
(6分)(06天津造心毕淑敏)第三段第四段27.概括描写角度[例]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分)(06四川乡村的瓦冯杰)(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为什么要写“瓦松”?[例]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4分)15.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务;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来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28.概括文章主旨[例]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6分)(06全国卷Ⅰ阳光的香味林清玄)[例]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4分)(07湖北日月行色杨闻宇)[例]18.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 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29.概括标题含义[例]17.根据全文,概括说明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
(4分)(06重庆说村落阎连科)四、概括原因1.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例]11.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5分)(07上海)[例]18.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7分)(06山东文赤壁朱增泉)(1)第7自然段中,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2.产生某种感情的原因[例]16.“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深爱海棠的原因。
(4分)(2005全国卷Ⅰ 一日的春光冰心)[例]15.从全文看,为什么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6分)(06全国卷II绵绵土牛汉)3.使用某些词语的原因[例]20.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05浙江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4.着力描写某事物的原因[例]18.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05重庆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例]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07宁夏)5.描写不同事物的原因[例]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07安徽乡村的风许俊文)五、概括过程1.概括发展阶段[例]19.从文中看,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的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各不超过15个字)(4分)(04湖北白鹤翔集的记忆刘长春)2.概括认识过程[例]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
(4分)(2004辽宁“认识自我”纪伯伦)3.概括变化情况[例]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07江苏麦天雷抒雁)4.概括发展趋势[例]19.“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
(4分) (05重庆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情感和态度一、情感和态度的特点(从的角度)1.从某语句中看出的情感态度[例](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07福建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朱成玉)2.对某人物(景物、事件)的情感态度[例]15.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06四川乡村的瓦冯杰)[例]16.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6分)(06江苏一幅烟雨牛鹭图)(从作品的角度)1.某语句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例]21.文中写到“姐姐”的死,没有直接用“去世”等字眼儿描述,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 (05辽宁切梦刀李健吾)2.人物形象本身具有的情感态度[例]18.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07湖南忆刘半农君)二、情感和态度的种类(从的角度)1.某语句反映了多少种情感态度[例]16.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6分) (07安徽乡村的风许俊文)2.对某人物(景物、事件)的情感态度的种类[例]20.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05北京合欢树)[例]18.简要概括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