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高考历史三诊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2017年高考三诊历史试卷
路建设。在 1850 年,国内铁路已经达到 15 000 公里,在当时世界上位居第一。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2.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梁武帝向寒
9.古希腊的伊壁鸿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
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其主张体现了( )
A.公民民主的观点 B.社会契约的思想
C.追求个性的理念 D.自然权利学说
B.唐代的中外矛盾特别尖锐
C.广州是外国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城市
D.市舶使主要负责管理外国人
4.四川在汉唐时代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明清之际,人口流亡,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清政府
实行招民垦荒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地区的民众移民四川。湖广填四川( )
A.使四川经济获得恢复发展 B.使长江流域实现了人口平衡
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
生从 5 个增加到 10 个。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
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
6.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
四川凉山州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题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A.灵活性B.强制性C.等级性D.持久性2.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4部汉代蜀锦织机模型,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
织机四周散落有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
据此,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当时成都已出现棉纺织技术B.四川地区民营手工业发达C.汉代成都平原丝纺织技术较成熟D.成都纺织业已产生手工工场3.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
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
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儒学复兴的背景B.作者对佛学甚是推崇C.主张以儒学改造佛教D.显示学者试图宣传道教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据此最准确的理解是清初A.汉口是中国经济中心B.沿海与内陆发展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地处中国最东部5.“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
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戊戌变法B.俄国1861年改革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6.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凉山州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四川凉山州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题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
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A.灵活性B.强制性C.等级性D.持久性2.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4部汉代蜀锦织机模型,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
织机四周散落有不同身姿和书写有不同铭文的十多件彩绘木俑。
据此,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当时成都已出现棉纺织技术B.四川地区民营手工业发达C.汉代成都平原丝纺织技术较成熟D.成都纺织业已产生手工工场3.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
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
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儒学复兴的背景B.作者对佛学甚是推崇C.主张以儒学改造佛教D.显示学者试图宣传道教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据此最准确的理解是清初A.汉口是中国经济中心B.沿海与内陆发展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地处中国最东部5.“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
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戊戌变法B.俄国1861年改革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6.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凉山州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历史.凉山三诊试题及答案word版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历史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2.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③与书法相伴而发展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4.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D.1949年和1950年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约5000年前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私有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开始出现,而后一夫一妻模式的小家庭和最初以原始习惯来调整的婚姻家庭关系形成。
周礼上说:“夫妻一体也”,夫妻是“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照此说来,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自西周始,婚姻实行等级婚、买卖婚与父母包办婚姻,程序上则采取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奉行“父母之命,媒的之言”。
而在婚姻关系终止上,男方拥有绝对主动权。
在家庭关系中,夫对妻、家长对子女占据统治地位,即“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雏形。
后世继承了周代的婚姻家庭制度。
两汉时,以儒家纲常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思想正式形成,这进一步确立了家庭规范,包括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内容。
《唐律》与《唐律疏议》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基本原则,用孺家伦理尊卑长幼的等级纲常为中心来规范婚姻家庭制度。
例如以父权与夫权为重点,规定了家长可为卑幼包办婚姻。
宋至清朝均加以继承,当然也有所变更并加以完善。
——摘编自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材料二中国近代婚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变革”,而又以近代婚姻观念的变革最明显、内容最丰富。
延续了几千年的以家族为本位,以维护男权为目标的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强教冲击下,开始走上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道路,以个人主义、男女平等、自由自主为价值取向的西方婚姻观念输入中国,并逐步在中国近代婚姻观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五四前后婚姻变革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封建家庭主义的束缚,对传统婚姻给予摧枯拉朽式的打击,使旧有的、野蛮的、半文明的婚姻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近代中国人一度树立起情爱、人性、自由、自主自立等现代观念。
这一时期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婚姻目的出现了变化、婚姻主权开始下移、男女双方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明显改变、夫妻关系趋向于平等以及文明婚礼开始盛行。
——摘编自《五四前后婚姻观念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与西方婚姻观念差异的原因。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题文】【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战国法家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鞍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以“术”为主的改革。
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他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
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摘编自《变法图强的申不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加强君权,推行法制;整顿吏治,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整肃军队,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鼓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2)影响: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限制了贵族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申不害改革【详解】(1)根据材料“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可知加强君权,推行法制;根据材料“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可知整顿吏治,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根据材料“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可知整肃军队,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根据材料“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可知鼓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2)根据材料“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可知提高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可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根据材料“,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可知限制了贵族特权和加强了君主权力;根据材料“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可知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高三历史试题-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 历史 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
这一现象反映出()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2.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民族矛盾不断加深B.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3.景龙二年(708年),节愍太子初立,韦皇后因其非己所生,便让唐中宗下诏收回给太子的赏赐,让其与藩王一样每年定量领取物品。
门下省给事中卢则认为太子身为储君,按传统制度其用度与君主一致,一应物品所需,可从库藏中广为支取,无须同于藩王,并以此封驳了诏令。
该事件反映出当时()A.门下省处于决策中枢的地位B.政治决策的民主色彩浓厚C.国家治理严格遵循传统制度D.专制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4.据《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而记述南朝刘宋一代的《宋书》对江南对的描述则是:“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这种变化反映出()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北方经济落后南方D.政治中心转至江南5.辽朝立国初期,契丹贵族迁徙掳掠来的汉人、渤海人在西北草原上建城,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冶矿业生产。
这一举措()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C.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传播D.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6.元朝鉴于宋、金钱币短缺的不足,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诸路通行,税赋并听收受”“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各人皆乐用此币”。
四川省凉山州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8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他谴责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破坏法制……他认为斯大林应对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负责,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负责等。
戈尔巴乔夫扦击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僵化”的集权体制,导致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机构“官僚化”、人的思想“单一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批判斯大林乃至低毁列宁的浪潮。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期,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指出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说他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
在俄共中,肯定斯大林者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
其他党派,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占自由民主党被调查者的83%。
学者阿尔图宁·尼古拉说,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摘自《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原因及苏联解体后对斯大林的评价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原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且日益僵化;思想上个人崇拜成社会风潮。
变化:由全盘否定到认识更加全面,肯定斯大林的呼声增多。
(2)应该注意的问题:不能以道德评价代替历史评价;不能以情感代替理性;要以历史人物本人的作用与实际影响相结合;历史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环境来进行评价;将具体分析与全面评价相结合;历史地看问题与联系发展相结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详解】(1)第一问,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原因应该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总结。
第二问,根据材料“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指出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斯大林”“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可知由全盘否定到认识更加全面,肯定斯大林的呼声增多。
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答案
1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答案24-28DBACA 29-33DCBBA 34-35DC)特点:强制(集中)隔离与自我(家庭)隔离结合;立法应对;建立全国性防疫体系和监督问8分,五点9分)背景:人文精神的传播;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化发展;“预定论”思想影响(宗教改革影响)。
(任意三点6分)6分)4分)42.示例论题: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的法宝(3分)论述:国民大革命时期,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组建了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工农群众,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积累了革命经验。
(4分)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4分)中国共产党依靠统一战线团结广泛的力量,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重要经验。
(1分)(选取其他经验,论述合理皆可,论述分值要看史论结合酌情给分。
)45.(1)背景: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存在弊端;社会矛盾尖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8分)(2)意义:推动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资产为主转变;有利于放松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一定程度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现象。
(三点6分,四点7分)46.(1)贡献:发展了史料考实学;提出了明清史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观点;创新了史学研究方法和范式。
(6分)(2)原因: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谨严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学习借鉴;科学的方法;改革开放。
(四点8分,五点9分)。
凉山州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题 历史答案
凉山州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选择题答案:1-12BBCBB DBABC AC13.(1)共同因素:①经济:新兴经济成分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经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2分)② 政治:新兴阶级力量的形成(春秋战国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士、商人等;欧美资阶级力量的发展)。
各国改革或革命运动的推动。
(答对一方面即可给2分)③ 科技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欧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启蒙运动)(2分)(言之有理可给分,答对三个方面才给6分。
学生如果只列举具体的史实没有概括性结论酌情给分)(2 )①掀起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 ②进行反对专制的漫长曲折的斗争;③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等。
(4分,答其中2点即可)思潮: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主义(各1分,共2分) (3)主题一:思想解放主题二:民族经济主题三:反帝反封建主题四:政治民主化(任意三个主题各给2分,共6分)补充材料,阐述背景,(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全面,即可各给2分。
共4分)(4)相似的问题:经济总量大,但现代工业结构不合理;社会财富人均占有少;贫富差距大。
(6分)突出问题: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又给自然、社会环境带来较大破坏; 全球化背景下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的压力及由此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
(4分,任答两点即可)14.答案要点:(共20分)(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2分)原因:小农经济,物资匮乏(或生产力水平低)。
(2分)(2)相同角度:都从经济(生计)的角度(2分)。
其它角度:政治(制度)方面;传统观念方面;传统习惯方面;妇女地位方面;外部影响方面。
(每点2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总共4分)(3)原因:①世界市场(扩大)进一步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②英国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③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④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⑤商业宣传。
凉山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题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48分)1、《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2、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①推行重农政策②实行了分封制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4、下图是根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的《清代书院分布图》,该图反映出凉山州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历史、思想政治,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历史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共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文科综合试题卷历史部分第1页(共4页)新疆1039西藏云南229海南广西183贵州四川383青海7宁夏北京黑龙江6吉林内蒙古辽宁天津上海115山东江苏1051018河北151514037浙江395福建162广州342湖南276江西323湖北120安徽93河南276山西107陕西甘肃6211141文科综合试题卷历史部分第2页(共4页)A.清代文化重心与经济重心基本一致B.南北文化发展呈现相对均衡的趋势C.西南地区成为全国教育和学术中心D.清代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越来越严密5、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指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历史高考仿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通过战争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
B、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
C、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中国古代文化遭受重大损失。
D、秦始皇开凿了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C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因为统一六国后的政策,而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异己思想而采取的措施。
这一行为确实对古代文化造成了损失,但选项C的表述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直接关系不大,因此是不正确的。
其他选项A、B、D都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重要历史事实。
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C、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政治的新时代。
D、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确实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立即进入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而是经历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多次政治动荡。
民族独立的问题在辛亥革命后也并未立即解决。
因此,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
其他选项A、B、D都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B、实行郡县制C、修建长城D、推广佛教答案:D解析: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修建长城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抵御外患。
而推广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与秦朝无关,因此D选项不正确。
佛教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主共和C、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的反对清朝统治、倡导民主共和的革命。
2023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文综历史答案
凉山州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4-28 BCDDB29-33 ACDAA34-35 DB41.(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2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2分)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君主的需要;(2分)商业资产阶级占据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2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更加注重对现世幸福的追求(2分)(任意三点6分)主要表现: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发动争夺商贸权的殖民主义战争;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在殖民地进行以抢夺黄金和白银为主要目的的殖民掠夺。
(任意三点6分)(2)新现象:推动了白银的普遍流通和白银的货币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国内外的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围绕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
(一点2分,三点6分,四点7分)影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削弱了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明末农民战争,致使明朝灭亡。
(6分)42.示例1:选取内容: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
观点: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分)论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精神的实质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
(4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实质是一种忘我的牺牲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展示。
(4分)所以,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具有凝聚人心、动员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伟大精神。
【历史】2021届四川省凉山州三模文综试题
四川省凉山州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考古发现,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等文物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但其雕刻工艺明显具有夏、商青铜器面具多扉棱装饰的特点;铜尊等礼器与殷商青铜礼器形制也较为一致(如下图)。
据材料推知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三星堆龙虎尊 商代龙虎纹青铜尊A .三星堆汇集了多种民族的文明B .巴蜀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C .巴蜀与中原地区文化基本一致D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水平最先进25.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出巡郡县,每次在外的时间可能会超过半年甚至更长。
汉初的皇帝却似乎不那么乐意外出。
汉初皇帝很少出巡反映了A .东方基本由宗室统治B .社会经济长期残破C .奉行清静无为的政策D .刺史制度已经建立26.与唐代官员受门第的控制不同,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 宋代这种“士”从“民”来的人数激增。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制度的发展B .君主专制的衰落C .商品经济的繁荣D .中央集权的加强 27.1773年,乾隆帝向法国耶稣会士蒋友仁询问了许多有关欧洲国家的问题,如“欧洲的君主中 有没有凌驾于其他君主之上的?”“你们国王是如何处理继位问题的?”还了解到西班牙在吕 宋的行动。
这说明当时A .乾隆思想愚昧保守B .清朝推行开放政策C .西方崛起影响中国D .中西交流联系紧密28.以下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9年,中国机器厂矿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类别企业数 经费(白银) 工人数量 洋务军事企业 19 5000余万两 1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四川省凉山州高考历史三诊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
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主要体现了()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 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 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2.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
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
据此可知()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 B.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 D.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3.唐代岭南市舶使首设于广州,职责是“诸蕃舶至,尽有其税”。
758年一些大食人和波斯人驱逐了广州都督,抢劫商店并焚烧房屋。
879年黄巢对广州外国商人进行了大屠杀。
这说明()A.市舶使与外国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B.唐代的中外矛盾特别尖锐C.广州是外国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城市D.市舶使主要负责管理外国人4.四川在汉唐时代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明清之际,人口流亡,社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
清政府实行招民垦荒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地区的民众移民四川。
湖广填四川()A.使四川经济获得恢复发展B.使长江流域实现了人口平衡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促使四川商品经济最为发达5.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
这反映了当时()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6.立宪派认为,应力求从中国传统政体和文化中寻找宪政的根据。
甚至认为,中国旧章本来就是立宪的,“周官言宪法,传称监于成宪,仲尼损益四代之制,以垂万世之宪”。
由此可知立宪派()A.主张西学中源说B.质疑西方宪政制度C.意在减少立宪阻力 D.力促中西民主结合7.1932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不反对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重新订立完全平等的条约。
在苏维埃区域内,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经营工商业的自由。
”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不再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和日本帝国主义相提并论。
这反映出()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已不存在左倾错误C.中国与各国建立了平等的关系D.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8.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
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
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
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9.古希腊的伊壁鸿鲁提出:每个人在追求享受的时候,都应该不做破坏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国家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的生活。
其主张体现了()A.公民民主的观点B.社会契约的思想C.追求个性的理念D.自然权利学说10.1805年,美闰机器纺纱的纱锭只有4500枚,到1825年就增至80万枚。
美国在开发初期,十分重视铁路建设。
在1850年,国内铁路已经达到15000公里,在当时世界上位居第一。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独立的实现B.工业革命的推动C.自由主义的促进D.代议制民主的建立11.下表为苏联在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
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1961﹣1965 8.5 6.6 8.6 2.3 6.41981﹣1985 3.3 3.2 3.7 1.1 3.1。
A.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 D.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2.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
齐语》),驱使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
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处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则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摘编自(《墨子。
节葬下》)材料二1798年,英国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将会导致食物不足,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
他主张采用道德抑制(晚婚、节育等)、积极抑制(贫困、战争等)来使人口减少到和生活资料相平衡。
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
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子。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欧洲轰动一时。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苏联由于残酷的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为了恢复经济,苏联采取了奖励多生多育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照搬苏联的人口理论和人口政策,在政策和舆论上主张学习苏联奖励多生育的做法,对多生孩子进行鼓励,并在1959年批判了主张控制人口的学者马寅初,到1970年,我国的生育政策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到1978年中国人口达到9.63亿。
1982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
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
中央将计划生育做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同时,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摘编自网络(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人口问题观点以及马尔萨斯所代表的近代欧洲社会关于人口问题观点各自产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趋势,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制定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政治会犯错误,但民主政治也能发现错误,并且以较小成本纠正错误。
民主政治其实是一种纠正错误的政治机制。
上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A曲线代表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B曲线代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美国的史实,任选图中A曲线或者B曲线,依据其演变的趋势,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材料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接手时的俄罗斯虽不是千疮百孔,但也危机四伏。
她在日记中写道:“国库空虚,军中已三月无饷。
商贸日益凋敝,多有囤积垄断之现象。
国政松弛,军机各部亦有欠款之举,海政疲惫,几近崩溃。
司法沦为铢两悉称,律令之行惟强者是瞻。
“鉴于这种情况,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出了一系列施政目标,旨在强调恢复国家行政秩序,强化国家机器,促进商贸繁荣,增加国库收入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施政目标中,叶卡捷琳娜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如果俄罗斯想要获得自身民众和周围邻国的尊重,俄罗斯就必须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强权国家。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独裁统治主要依靠的是贵族、农奴主和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
1785年4月21日,颁布《俄国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宣布贵族拥有占有农奴、土地、矿山、森林、水源的权利,拥有在城市购买房屋、土地,投资建厂的权利。
从法律上确定了贵族是俄国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不承担任何国家义务,除去图谋反对沙皇的罪名之外,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和处罚。
1775年11月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的法令,取消原来的三级(省、州、县)管理体制,代之以二级(省、县)管理体制,全国设50个行省,省长及副省长由沙皇直接任命。
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在实行“开明专制”期间,叶卡捷琳娜二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政策,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柏油、亚麻籽、蜡、油脂、铁矿石、大麻、黑鱼子酱和钾碱。
建立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流通于国外市场的货币铸造。
国家对私人财产给予新的保障,并允许地主自由处理从他们土地上开采的矿产。
叶卡捷琳娜二世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她拨巨款发展俄国科学院,改建冬宫内著名的爱尔米达什博物馆。
她鼓励兴办各类学校,系统地采用新教学方法。
1783年取消国家对出版事务的垄断,准许私人开办印刷所和出版社。
在这种政治环境影响下,沉闷老死的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活跃的气氛。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国涌现了大量的本民族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发明家,他们的活动对俄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60年代,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
她赞助和支持俄国艺术的发展,反对愚昧和落后,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的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
伏尔泰形容她是欧洲上空最耀眼的明星。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她在位34年,是俄国农奴制度的黄金时代,此间俄罗斯国家的土地面积扩大了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生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