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学生管理贯通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合集下载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作者:何启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0期摘要: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史上中高职衔接的历程,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现办学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五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关键词: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必要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48-02中、高职衔接,简单说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不通过额外的学习或培训,仅通过选拔考试或学校自主考核升入高等职业院校。

深入一点来说,还包括中、高职教育两个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构成的紧密联系,二者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不同任务,不重复、不脱节,既相互渗透又相互沟通。

一、国内中高职衔接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为了培养工业化所需要的产业人才,借鉴苏联经验办起了技工学校。

为了解决师资,技校毕业生中择优培养留校任教,应该是我国中、高职衔接的雏形。

“文革”结束后,为了规范培养技校师资,国家劳动总局从1979年起筹建技师学院,1984年起从技校招收优秀毕业生上大学。

1985年开始以中专为依托试办高职教育,1994年10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1997年又增加了12所)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试办5年制高职,3年后获准试办5年制高职的学校达到22所。

199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10个省市开展高职招收中职应届毕业生的试点,学制2年。

至此,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

此后,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对口升学考试、“3+X”单独测试、五年一贯制、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部分地区还试行免试推优、注册入学等,有效地推动了中高职衔接制度的发展。

二、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1.中、高职衔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需要。

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

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

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中高本贯通培养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阶段,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升入高等职业学校,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呢?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和实践经验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教学方法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实验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习策略学生在中高本贯通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学生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确保学习进度的顺利进行。

其次,学生应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主动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三、实践经验除了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外,实践经验也是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比如,参加学术科研项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职业实训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习或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

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在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要求,提前适应职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中高本贯通培养的有效路径包括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和实践经验三个方面。

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应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旨在促进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并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重要性、难题和解决方案。

1. 什么是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指在中职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一系列与高职教育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机会,以便他们在完成中职学业后能够无缝衔接到高职教育中。

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弥补中职和高职之间的教育鸿沟,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2.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中职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情况。

这一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与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问题有关。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不仅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降低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所面临的困难。

它还能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高职教育,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所面临的难题尽管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协作问题。

在实施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学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转入高职教育。

还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4. 解决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难题为了解决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所面临的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协作和合作,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机制。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支持和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和综合能力也应成为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重要目标。

个人观点和理解: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而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正是为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而设计的。

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

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

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中高职贯通培养研讨1. 引言: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中高职贯通培养就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高职贯通培养进行深度评估,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2.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概念:中高职贯通培养是指将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中职阶段就接触到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前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时能具备更全面和优秀的能力。

3.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优势:3.1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能够整合中职和高职的资源,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2 提前职业定位:通过提前接触高等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更早地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做好职业规划。

3.3 增强就业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具备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

3.4 促进创新创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4. 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挑战:4.1 教育资源不均衡:目前中高职贯通培养在各地的推广进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缺乏师资和教学资源。

4.2 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不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需要统一的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但目前还没有达到统一化和标准化。

4.3 学生适应能力不足:由于中高职贯通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一些学生可能会面临适应困难。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高职贯通培养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高职贯通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实际职业环境,提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地大量高价值产业的发展,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文探讨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提供相关研究的参考和启示。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产业需求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日益短缺。

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一个重要瓶颈。

由此产生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需要不断调整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教育现状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然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浪费了学生及国家的投资。

社会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不仅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学生从中等职业教育转入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这也导致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下降。

中、高职衔接的可行性方案制定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作出规范和要求。

例如,明确衔接的要求、课程设计、考试评价等方面的标准,逐步实现两者的无缝衔接。

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联系机制,增加交流,逐步明确双方工作部门间的职责和任务,使之达成互相支持和协作。

逐渐建立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衔接。

在联合办学中,可以共享资源、合理配置课程,让学生顺利通过学科之间的转换,并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的要求。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关键。

因此,应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熟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流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指将职业中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连续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双重文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打破教育层次壁垒,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使他们有机会继续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的贯通性: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设置,使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相互衔接,确保中职学生在升入高职阶段后能够顺利学习,并与高职学生一同进行学习。

2. 学习方式的转变: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要求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开始接触高职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便适应高职学习的要求,提前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氛围和学术要求。

3. 实践教学的衔接: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要求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开始接受与高职相关的实践教学,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操作和项目实施,为升入高职阶段奠定实践基础。

4. 教师队伍的衔接: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要求中职和高职之间的教师队伍之间有一定的衔接,中职和高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交流,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教材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进。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实施可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的无缝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高职一体化 学生管理

中高职一体化 学生管理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和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加强学生管理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学生管理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良好的学生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能力的最大化。

其次,学生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此外,学生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学风建设、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校应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风。

其次,学校应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禁止行为,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加强学生管理的措施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中高职一体化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工作部门或学生会,设置学生干部岗位,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互动。

最后,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发展平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宣传,提高学生对学生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研究的意义一、引言中高职贯通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维度,全面探讨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研究的意义,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教育现象。

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重要性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意义之一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而中高职贯通培养则更关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培养他们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且能够直接融入社会实践,具备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促进教育改革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教育改革。

通过深入研究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其经验,为其他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深度探讨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1.学校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需要从学校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角度展开。

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2.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创新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如何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创新。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

3.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这关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总结与展望中高职贯通培养课题的研究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学校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创新、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以期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实践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我们也应该关注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实践成效,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这一教育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及专业共建相关情况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及专业共建相关情况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及专业共建相关情况一、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概述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指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后,可以顺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这种培养模式旨在打破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率。

二、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1.个性化培养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进行培养,使每个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出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提高高职院校录取率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衔接机制,高职院校可以更多地吸纳优秀的中职学生,提高录取率,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3.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中职阶段就接触到高职的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1.课程设置与衔接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明确的衔接规划,中职阶段要设置与高职院校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2.教师培训与教学改革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教师培训,使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实习与实训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实习和实训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社会实践和职业需求,增加就业技能和经验。

四、专业共建的意义1.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中高职专业共建,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消除冗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拓宽就业渠道专业共建可以使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结合资源,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就业渠道,有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

五、专业共建的实施方式1.学校合作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推动专业共建。

2.教师交流中职教师和高职教师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中高职贯通衔接,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的方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中高职贯通衔接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阶段就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实践来提高技能水平。

这种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可以缩小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

传统的高中教育主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而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许多高中毕业生在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时,面临着知识和技能的巨大差距,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就业能力。

中高职贯通衔接可以让高中生在学校阶段就开始接触职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更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认可度。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较低,被认为是“下等”教育。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可以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就业率。

要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建设,建立起衔接的框架和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其次,要加强中高职衔接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还需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推动中高职贯通衔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通过中高职贯通衔接,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认可度。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探索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探索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探索在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探索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探索如何在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过程中,保持学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下文将从学校委员会的角度出发,就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一、背景介绍随着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委员会承担着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

在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过程中,由于学制的差异和学生年龄的变化,学校委员会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衔接。

二、关注学生需求首先,学校委员会需要关注学生在中职和高职期间的需求变化。

中职阶段的学生通常处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初步了解和掌握阶段,学校委员会在管理工作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重点。

而高职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学校委员会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指导。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了确保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衔接,学校委员会应建立起中职和高职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召开教师研讨会等形式,促进中职和高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学校委员会还可以建立学生档案系统,确保学生的信息能够在中高职之间流转,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便捷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制定学生管理工作计划为了顺利衔接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委员会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

计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辅导计划: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学生辅导方案,包括学习辅导、职业发展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

2.社团活动计划: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提供学生交流和展示才艺的平台。

3.就业指导计划: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五、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了更好地衔接中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学校委员会需要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了解行业需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在我国教学体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职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改变,中高职衔接作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提高中高职衔接工作质量,从而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影响,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以中高职衔接为背景开展管理工作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管理工作质量低下,会严重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分析,了解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保证中高职衔接工作效率与水平。

基于此,本文就以中高职衔接为背景,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字:中高职衔接;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思考与实践引言:中高职衔接工作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中高职衔接教育能实现中职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保证职业教学体系符合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协调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让学生能成为时代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但是由于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学生认知结构也较为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做好中高职衔接,而学生管理工作是保障中高职衔接工作质量的核心要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各类高职院校具体现状合理开展管理,消除学生不良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保证中高职衔接工作质量。

一、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是中职学校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不仅会影响中职学校发展进程,更与人才培养制度紧密相连,学生是刚毕业的初中生,思考问题方式较为随意,主观意识过强,缺乏法律意识,在校期间会很容易出现各项攻击型事件,而这不仅会影响中职学校社会影响力,还会危及到学生正常发展,导致学生出现偏激行为,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法律教育力度,落实安全育人教学理念。

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各类管理工作流程制定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纪律管理、考勤管理、安全管理,并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发展现状完善管理流程,优化管理工作结构,尤其是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中高职衔接(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是指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级职业教育阶段并顺利就业。

中高职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究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

首先,中高职衔接对学生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高职衔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级职业教育阶段,提供更高层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中高职衔接,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此外,中高职衔接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择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信念,提高就业成功率和职业发展潜力。

其次,中高职衔接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中高职衔接能够提高劳动力素质,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专门人才需求,推动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中高职衔接,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生产和服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另外,中高职衔接还能够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中职教育要加大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力度,为学生顺利衔接到高职教育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中职教育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2.加强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要紧密结合就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与市场需求对接的专业和课程。

高职教育要注重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资源配置。

3.加强中高职衔接机制建设。

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评价体系,明确衔接标准和要求,确保学生的顺利过渡。

加强中高职衔接的信息对接和交流,提供各类衔接政策和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和选择。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

中高职衔接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方法探究首先,中高职衔接有助于实现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职业技能熟练的劳动者需求量不断增加。

中高职衔接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具备技术能力的高级劳动者,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中高职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技能已成为就业的基本要求。

中职教育侧重于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则将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为专业技能。

中职学生顺利衔接到高职,能够获得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级别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再次,中高职衔接有助于中职生向高职升学的顺畅过渡。

在过去,中职毕业生升学高职的途径相对较窄,导致了中职学生的升学压力。

中高职衔接的实施,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升学的机会,创造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帮助中职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梦想。

最后,中高职衔接有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升级。

中高职衔接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而设立的,它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和升级。

通过中高职衔接,使职业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培养更多具备高职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首先,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协议,共同制定衔接方案,并开展教师的互访和交流。

通过合作与交流,对中高职衔接的要求和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形成联动协作,为学生的顺利衔接提供良好的保障。

其次,建立中高职教师培训体系。

中高职教师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职业素养培养、教学方法、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中高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学生的顺利衔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再次,完善中高职衔接的评估体系。

中高职衔接的评估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不断调整中高职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衔接到高职教育。

综上所述,中高职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顺畅实现中职生向高职升学的过渡,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升级。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的点滴思考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的点滴思考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之间进行联合培养和衔接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部分学业,然后进入高等职业学院继续学习,以获取更高的学历和技术能力。

在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难题。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建立起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有效机制。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要求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配合。

不同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协调这些差异,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此外,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还需要建立起可靠的信息交流渠道,确保学生的学习记录和成绩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和保存。

其次,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确保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评估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模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背景,他们在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职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这可能包括不同的教学方法、课程选择和学业规划等方面的调整和定制。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社会效应。

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与企业和社会各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实践教育和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特色专业和项目,促进学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中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难题。

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我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推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实践的发展和完善。

浅究中高职业贯通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浅究中高职业贯通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浅究中高职业贯通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2010年,上海市率先试点了“中高职贯通”这一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在全市7所学校、4大专业范围内小规模筑起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桥梁,意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1]。

中高职贯通实行由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五年期学制,学生在学习合格后可取得高职文凭,毕业后可就业,亦可继续升学。

由于“中高职业贯通”学生的特点因此在学生管理上也区别于单独的高职和中职的管理方法。

本文从中高职业学生管理的自身出发,探讨“中高职业贯通”管理的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1 中高职学生的特点1.1 自我管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学生都是刚刚初中毕业,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事情刚好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事情,学生们必然会出现许多不成熟的表现,许多学生自我管理缺乏,表现多为:上课迟到、不专心听讲、不及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逃学、厌学、抽烟等等现象。

1.2 职业教育理解不够透彻由于中高职贯通生源来自中学,许多学生刚刚从繁重的中学学习中解脱,对于相对宽松的职业学习环境不能够适应。

他们往往只注重基础课(语、数、外)的学习,而将许多职业相关的课程认为是选修课,不能够重视职业课程的学习,长期以往,必将阻碍以后的中高职衔接。

1.3学生心理不够成熟中高职贯通的学生处于16周岁到18周岁期间,这个年龄段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由于此时心理的特点为行为偏激,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学生往往出现处事草率、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此时学生心理特有的逆反心理也决定学生会有消极情绪:自制力不高,缺乏辨别能力,经不起外界事物的诱惑。

2目前学生管理存在主要问题2.1 管理理念问题笔者在本次调研中也了解到,学生很重视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很愿意和老师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高校教师应该格外重视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因为只有在互信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明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都享有与教师和成人一样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10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4卷第10期Vol.44No.102017年10月Oct.2017作者简介:陆永贤(1963-),男,上海人,大学本科,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学生管理贯通的必要性及其途径陆永贤,赵静,周海一(,201306)摘要: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内容、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的结果导向各有不同,通过搭建中、高职两校贯通平台,科学设计学生管理内容等形式,进而形成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一体化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和支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减少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学校衔接中的教学消耗,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便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贯彻此纲要,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的发展任务”,两个纲要都提出实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分两个阶段职业教育的贯通,不仅仅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职学校两个学校之间的形式上的贯通,而且需要多方面的“贯通”。

2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管理贯通的必要性2.1理论研究的不足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一产生,便以其一体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专门就该学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门研究,陈效民、刘磊提出中高职贯通在应然状态下是全面的贯通,应在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协调机制全面贯通。

陆国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贯通的建议。

更多的学者关注在课程教学的贯通,茌良计、李俊平专门就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德育课程的贯通提出了调整、补充、重组等建议。

众多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或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或专注于课程的贯通,就学生管理的贯通很少进行研究。

2.2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亟需进行有效的贯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从年龄上来说跨越未成年到成年两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也各有不同,其管理方式必然也各有差异;从学生来源来说,有的中职学校不同的中高职贯通专业对应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的高职院校对应不同学校的中高职贯通专业学生,不同学校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上海电机学院自2012年招收中高职贯通专业学生以来,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门进行了一体化的设计,在学生管理上通过设计校园参观、文体活动共同参与、转段专业学生座谈等形式开展了相关工作,尚未实现对学生管理贯通的整体设计。

笔者走访了四所与上海电机学校有中高职贯通专业的中职学校,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中高职贯通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管理方式的差异,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中高职贯通学制的学生特点鲜明。

在中职学校内,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受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度较高,自我认知程度较高,是中职学校里的佼佼者;在高职学校内,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势不足,与中职学校相比,受关注度明显减少,自我认知和评价逐渐降低。

(2)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生管理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高职贯通学生在中职阶段年龄大多集中在14~17岁,属于未成年人,其身心成熟程度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而在中职阶段学生管理的内容集中于对其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侧重点在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而进入高职阶段后,学生管理不仅涵盖了中职阶段的管理内容,也包含了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生管理的主体和风格各有不同。

对中高职贯通进行管理的既有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和管理人员,也有高职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包括中职阶段管理其日常行为的班主任,也包含后一阶段实施此项工作的辅导员,在中职阶段,一般由一个专任教师担任贯通班级的班主任,师生比大约为1:30,而在高职阶段则是由辅导员承担此项工作,师生比在1:150左右。

管理的主体各有不同,其风格也不尽相同,概而言之,学生在中高职贯通阶段将经历从一个比较严格的班主任管理到相对宽松的辅导员管理模式。

(4)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生管理的方法各有不同。

传统中职学生由于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在学生管理上一切以学生人身安全为要,许多方面的管理比较趋向于教条化的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重在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而一旦进入高职阶段,学生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是成年人,在学生管理上重在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更多的管理注重在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5)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生管理的结果导向各有不同。

由于中职、高职阶段的学生管理内容和方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管理主体和管理风格也极为不同,因而在管理结果上,中高职贯通模式下的学生在中职阶段被管理成“一个听话的好211(上接第210页)的方式,在合唱过程中,发现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讲解歌唱技术的要领、难点,通过教师点评并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或者选择少数学生做示范,成为“导航者”,经过对理论的理解和转化进行歌唱;或者在网上欣赏作品,上大剧院观看演出和参加主题讲座等;通过观摩,自己亲身演出,参加谈论等来加深学生对声乐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而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4)演出实践课模式。

教师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在舞台上演出,进行声乐课考试,学生成为导演,自主编剧,搜集符合舞台效果的服装,音乐和灯光背景等。

当演出结束时,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点评、建议和解决方法。

还可以举行校内或者校与校之间的文艺汇演、声乐比赛等。

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更注重实践,因此高职声乐教学实行的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过指导体验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发现自身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学生可以反复强化声乐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知道技巧,如何把知识更清楚地传达给不同的学生。

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采用集体授课模式,小组授课模式,一对一授课模式,实现了教学结合体验活动,冲破了原始的、单一的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平台。

3关于声乐教学的思考规范和统一科学的声乐教学,是改善声乐教学水平的重点。

因为研究声乐教学和研究其他学问相同,是客观的、严谨的。

研究声乐教学的活动中,会出现许多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果希望采取一种方案解决所有教学问题,会导致原来的问题更加复杂、模糊。

目前我国在声乐教学艺术研究方面不深,过分的对已有的教学经验重复沿用,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形成了忽略,实际上,教学经验是核心课程的补充,忽视核心知识点的深度,而扩大教学技能经验的效用,会使声乐教学偏离正确的思路。

因此,教师需要的是深度研究声乐理论知识点,掌握知识的内涵,有效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覃冬春.高师声乐教学唱法之比较研究[J].艺术教育,2008,(4).[2]佟琳.谈通俗歌曲演唱的技巧及舞台表现力[J].音乐生活,2010,(8).[3]那宇.浅谈声乐教学的模式与格局[J].艺术教育,2009,(5).学生”,而在高职阶段的管理更倾向于将其培养成“一个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3中高职贯通学制下学生管理贯通的途径笔者经过与中高职贯通学校的走访、专业学生的座谈和访谈,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贯通专业的学生日常教育和培养,单纯使用中职或高职阶段的管理制度将会在学生管理中带来诸多问题。

因而要求在学生管理上,中高职贯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都要注重整体性,要把五年时间内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进行统一安排考虑,教学方案要贯通,管理模式也要一体化进行思考。

建议如下:(1)搭建中、高职两校贯通平台,形成一体化合作机制。

中高职贯通的中、高职两校应该从领导层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已有中高职贯通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厘定和人员构成上,体现学生管理的具体化要求,研究设计学生管理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路径,形成例会制度,定期对中高职贯通阶段学生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2)遵循中高职贯通阶段的学生的身心规律,科学设计学生管理内容。

通过对中高职贯通阶段的学生自我认知、行为习惯、心理特点等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准其在两个阶段的身心差异,总结其成长规律,设计出两个阶段共性的管理内容,如日常行为管理和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依据其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阶段性管理目标。

与此同时,针对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差异,将高职阶段学生管理中所要涉及而在中职阶段并不突出强调的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等迁移,将中职阶段着重培养的日常行为规范逐渐延伸。

(3)缩小不同管理方式和风格差异,探索管理机制一体化的路径。

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职和高职阶段的管理方式,在学生管理主体上也要同步实现贯通。

绝对多数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学生在中职和高职阶段会由相互不熟悉、风格不尽相同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承担其主要管理工作,可以考虑中高职贯通专业学生在进入中职阶段时同步配备有经验、责任心较强的高职教师担任班主任,该班主任重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建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中职、高职阶段班主任可以同步进入班群,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通过定期走访和交流,使学生提前感知高职阶段的环境和管理方式,为适应不同的管理方式和风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蒋洁.中高职贯通模式培养下学生特点及管理设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陈效民,刘磊.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校级层面实践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3,(7).[3]陆国民.试析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4]茌良计,李俊平.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职教论坛,2015,(14).机电教育与职业培训2122017年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