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合集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浅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科阅读教学的特点越发凸现出来。

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要真正学会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必须具备。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增强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让学生学会着眼整体,从整体感知入手去研读课文。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文的目光,没有立足于整体的思路,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文中的字、词、句、段不是孤立的,必须把它们作为课文的一部分来处理而不是让他们游离课文之外。

只有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课文中来理解,才能做得恰如其分,也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精髓。

否则,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让学生增强整体意识,使学生养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习惯。

二、要掌握方法,找准突破口(一)引导学生入境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教读文本前首先把学生带入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亲近、相知,产生情感的共鸣。

引导学生入境,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辨明文体文体不辨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

体裁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比如散文,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是由景及情。

要理解文中的“景”,就必须按照其文体特点依次抓住特征、观察点、角度、顺序。

要把握作者的“情”,就要从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个方面来完成。

间接抒情离不开想象联想、渲染衬托,直接抒情则必须抓住文中的议论。

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

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摘要:阅读文章,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如果缺乏整体意识,劈头就是架空分析,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难以发现作品的内在美,更难以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意义要义角度必要性在2000年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整体感知”的阅读新理念,针对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的扣挖肢解,主张让学生自己整体感知文章,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老师将筛选好的东西喂给学生。

所以本文以“记叙文阅读”为例,谈谈对“整体感知”这种理念的个人认知。

一、整体感知的作用和意义“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明确要求。

而且考查学生对记叙文的整体感知能力的阅读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也屡见不鲜。

例如: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写了这些事的用意是什么?怎样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即使是一些关键句的含义分析,也离不开对作者写作意图的融会贯通。

例如:“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作者强调要将人生中面临的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再一个个地克服它们。

学生们只有明白了文章的主旨,把它放在全文的语境中,才能清晰地明确这句话的内涵。

二、整体感知的要义孙荻芬先生说:“感知课文内容,是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明确指出:“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整体感知课文的要义归纳如下:1.学生是阅读行为的发出者,是阅读的主体。

2.整体感知课文基本上属于感知阶段,是对课文的“直接的反映”,“近乎直觉的认识”。

3.整体感知强调阅读的整体性。

三、整体感知的方法和角度在阅读教学中,提出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是对阅读规律的遵从。

新课改下如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新课改下如何引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
二、从整体感知入手,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从篇名入手,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阅读《跳水》一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讨论下面问题:1.课文写了什么事物?2.他们之间发生什么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他们理清水手、孩子、猴子、船长之间发生了什么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潮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大地颤动
(先)(而后)(最后)
潮形: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白色城墙→浩浩荡荡
(远处)(近些)(越来越近)
这样学生又增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起到事பைடு நூலகம்功倍的作用。
四、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要读懂一篇文章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上,应该联系全文理解字、词、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从整体上去品味语言文字。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加深理解。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读懂课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在阅读过程中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如学习《观潮》一课“潮来时”这一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后学生便提出了不少问题。知道了这段是讲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把听到的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分小组讨论,他们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理解的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五、反复朗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朗读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阅读训练。朗读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特别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领悟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法。如学习《飞机遇险的时候》,学生在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逐段反复朗读。朗读第二段后,教师要求学生说说这一段可分几层,然后说出哪一层意思是主要的,这一层有几句话,最后讲讲它们的顺序是不是可以颠倒,体会作者是按险情的发展趋势来写的。精读三、四段,抓住文中描写周恩来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么做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体会到了周恩来在生死关头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后代的关怀,从而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杨献荣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初读一篇课文,应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中心。

整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篇文章是个大整体,其中的逻辑段、自然段是小整体。

因此,整体感知包括感知语篇和感知语段两个方面。

教材编者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人知水平,选进的课文中都有一些“点睛”式的词、句,将中心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不费多少心力就能感知到。

这也为指导整体感知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抓手。

在感知语段方面,课标没作具体要求。

根据我们的认知经验,一二年级重在学词学句,三四年级应向重点学习语段过渡,五六年级则重点学习语篇。

第二学段应该有感知语段内容的要求,提示相应的方法。

由于课标要求缺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年级阅读课堂几乎看不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

学生从学词学句一下跳到学习语篇,跨度有点大,不利于夯实语文基本功。

在感知语篇方面,课标第一学段没有提出要求。

第二学段要求粗知大意,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了解表达顺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大体把握诗歌的诗意,体会表达情感,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粗知”“初步”“了解”“大体”,这些词语要求含糊,难以把握,加上没有与之相应的方法提示,教师难免感到茫然,很难有效落实。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各学段整体感知语篇、语段的要求和方法。

一、把语篇读成语段第一学段,虽然以识字、写字、读书、背书为重点,但在初读阶段应该有引领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意识,否则,低年级阅读教学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可围绕课题,提出一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完全文后理解一下课文内容,或用填空的方式,外化整体感知内容的结果。

如教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花鹿卖空气》一文,可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小花鹿为什么要卖空气?小花鹿是怎样卖空气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解答自己的疑问。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整体感知能⼒的⽅法2019-05-08⽬前各级各类的语⽂考试,阅读分值的⽐例越来越引⼈注⽬,可见,引导学⽣整体感知课⽂,是阅读教学取得事倍功半效果的关键。

⾸先,要增强学⽣整体感知课⽂的意识,让学⽣学会从整体感知⼊⼿钻研课⽂。

课⽂中的字、词、句、段不是孤⽴的,必须把它们作为课⽂的⼀部分来处理,只有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课⽂中来理解,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合乎逻辑。

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让学⽣明⽩:我们感知的对象不只是⼀字、词、句、段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篇完整的⽂章。

如果阅读课上解决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使学⽣养成了整体感知课⽂的习惯,那么,学⽣的阅读能⼒就会得到⼤幅度的提⾼。

其次,要掌握⽅法。

要引导学⽣以科学的⽅法去整体感知课⽂。

1 接轨学习⼀篇课⽂,整体感知的过程既包括新信息的吸收,⼜包括过去经验的参与。

感知的效率,⼀⽅⾯取决于阅读的⼼理状态,⼀⽅⾯⼜取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从认知的⾓度说,整体感知的起始阶段正是重组认知结构的第⼀步。

因此整体感知的过程中的“接轨”⼯作⼗分重要,它的任务在于使学⽣的认知活动朝着系统、有序的⽅⾯发展。

为做好“接轨”⼯作,⼀⽅⾯要深⼊钻研课⽂,掌握教材的科学体系,⼀⽅⾯还要切实了解学⽣,⼒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法贴近学⽣的最近发展区。

2 ⼊境“作者胸有境,⼊境始与亲。

”把学⽣带⼊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使学⽣与作者亲近、相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艺术的⽣动体现。

语⽂教学⼀⽅⾯承担着认知教育的任务,⼀⽅⾯⼜肩负着情感教育的重担。

就后者⽽⾔,语⽂教学有着胜过其他学科的优势。

只有引导学⽣⼊境,使之与作者产⽣情感的共鸣。

沿着情感脉络⾛进课⽂,感知典型形象,把握写作⽬的,深刻理解作者融⼊课⽂中思想情感,⼊境,是理解课⽂内容的重要前提。

要是学⽣掌握整体感知课⽂内容的⽅法,不可不指引⼊境之路。

3 架桥整体感知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帮助学⽣掌握语⽂学习的策略,架设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

教案二: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案二: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文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1.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并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但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老师可以把课文变得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或微电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背景和情节。

2.通过比喻和类比来让学生理解课文比喻和类比是语文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和一个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在讲解《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时,老师可以将他们的感情比喻成一朵花,在比喻中使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通过讲解文学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文学知识,例如,讲解一些文学常识、文学史或者作者的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讲解文学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4.通过讨论交流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学生的观点出发,让他们参与到讨论中来。

通过小组讨论或者问答等方式,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通过对学生的思考与对话的引导和指导,逐步提升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文本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知。

5.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合理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一篇文学作品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地理解文本,如何发现文本的重点和主题,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比喻和形象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指导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作品的主旨和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以上是几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方法。

老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们选择合适的方式,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成果。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一、内容提要:整体感知是通过阅读整体把握课文,而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个对阅读材料的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所以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把阅读材料看做一个有机整体,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认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形成虽说粗浅但完整的印象,并能提出疑问。

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以初步感知为基础,把初步感知的信息具体化、明确化,把各要素深入探讨,最后归纳升华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我们由此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关键词:初读感知深入研读归纳升华培养能力三、正文:整体感知:就是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结构、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疑问和看法。

阅读是基础,而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

阅读时“读者先用视觉感之文字、符号,然后通过分解、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

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储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

”⑴由此看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以阅读材料为基础,把阅读材料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

无论是对材料的初步感知和理解,还是部分的分析或是总体把握,都离不开材料整体。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本着“从整体出发,建立纵横联系的优化的材料结构和教学结构”的思想,利用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通过阅读时间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学生能用整体观,使学法产生飞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另外,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既符合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来看: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急于了解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接着需要理解文章是是“怎样写的”,是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如何有效理解课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地理解课文呢?
首先,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主题和要求,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有目的,更好地理解课文。

同时,审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小学生要注重语境理解。

在阅读课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有些词语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在理解句子时,还要注意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另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画图、做笔记等方式来帮助理解课文。

通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批注重点内容,总结归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专注力,还可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小学生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巩固。

在学习完课文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不断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巩固,可以帮助小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应该注重审题、语境理解,辅助工具如画图、做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等方面,来帮助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整体感知”的理解不够准确,表现为:(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感知而感知有些教师认为初读感知就是书声琅琅,不在乎学生是否“有口无心”,为了“感知”而“感知”。

(二)注重课文内容,阅读形式单一有些教师认为整体感知“没戏可唱”,只关注课文主要内容,形式单一。

(三)注重过细分析,淡化了整体把握有些教师只注重“精读课文”时的“过细分析”,削弱了课文的整体美感。

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时要有所忽视,有所淡化。

二、小学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教学策略(一)初读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在以讲读课为主的阅读教学中,“初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是整体把握文本的第一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

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了解,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通过初读,学生能够明确文章写了什么,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1.反复读文,给予充足的时间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个环节中,初读检查的设计尤为重要。

指名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结合纠谬正误,目的是要检查一下是否真的读通了课文。

但若课课如此,就成下策。

教师可以运用教学机智,让学生读“你最喜欢读的一段课文”,或让学生“自由组阁”:“你喜欢哪几位同学和你一道来分节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只要学生“挑一个你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挑一个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等等,把选择权充分交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2.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初读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就是读准生字词,不添字,不漏字,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应达到的要求。

在这一环节,我的做法是利用多媒体出示本次初读的目标,初读目标与要求的设计要有层次,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

如《自然之道》初读环节的设计:(1)轻声读课文两遍以上,读后标出段落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段多读几遍;(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导游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摘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对文章做以大致了解,这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1、借“题”发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窥视文章主要写什么;2、利用图画一到学生观察,说话中领会文章写什么;3、抓住中心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主要写什么;4、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

通过以上途径,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而且还让学生逐步掌握了如何去阅读一篇课文,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整体感知题目图画中心句设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课文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般地,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与人类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是一致的。

整体感知课文,是学生在初读课文阶段对文章内容精力的大致的了解,它是教学一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借“题”发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窥视文章主要写什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应注意结合文章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窗口”、“眼睛”去体会文章大概写什么的。

如第五册《惊弓之鸟》,在初读阶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这样设计疑问:(1)“弓”在课文里指什么?是谁拉的弓?(2)“惊”是什么意思?什么东西害怕拉弓?(3)大雁为什么怕拉弓?结果怎样?这样,借助于题目就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初步地认识到课文主要写什么,为深入探究课文打下基础。

二、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在观察,说话中领会文章主要写什么在教材里,不但编排了一定量的看图学文,而且在很多课文文字的下面配有彩色的浮图。

这些图画对教与学都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图文特点,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如第六册《消失的森林王国》,文字下面有两幅浮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哪幅图是新王国的景色?哪幅图是老王国的景象?为什么新王国没有老王国美丽呢?新王国变化怎么这么大呢?这样引导,即使学生明白编者安排图的意图,又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浅谈语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

浅谈语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

教学研究27记得陶渊明老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对自己读书态度有过这样的陈述: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喜欢读书只求把握文章要旨,不咬文嚼字,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我觉得它不只是作者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读书方法。

那么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整体感知追根溯源,也许正是这不求甚解四个字吧。

整体感知课文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

而今教师为了应试而教学,只求高分而忽视学生读书的心里体验,所以在教学中很容易犯咬文嚼字肢解课文的毛病。

例如听一位教师讲《饮酒》这首诗文时,教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翻译每句诗,说说“悠然见南山”句中“见”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教师忽视了学生读后和作者心灵的初步沟通,忽视了学生都这首诗的整体感受。

将这些问题生硬的强加给学生,偏离了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一块一块的个体。

课文是由字词句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然而我们教师为了学生的高分往往条分缕析,不厌其细。

这样非但提高了教学成绩,反而将本该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大大消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语文能力的弱化。

怎样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旋,走进作者心灵?下面我简单说说不同文体整体感知的一些具体方法。

记叙文的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

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首先要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明白文章中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捕捉线索,它是一篇文章的“筋骨”,通过它材料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例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利用自己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将复杂的内容贯穿起来。

把握住了这条线索才不至于把文章分割成支离破碎的部分去理解分析。

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感情,具体的事物,还可以是时空的变化。

二要抓住各个语段的要点句。

要点句常常放在段首和段尾,它们往往是一段内容的概括。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研究一、语文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整体感知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中整体感知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教学旨在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教学概述1. 整体感知是什么整体感知是指一个事物在视觉和触觉中的感受和认识,是由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感知。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课文、文化背景、情景等引导学生对整体的认同感和理解力,从而启发学生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整体感知教学的目的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具体来说,整体感知教学的目标包括:(1)通过课文的整体感知来把握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2)通过课文的整体感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体的课文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通过课文的整体感知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整体感知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给孩子一个情景可以通过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对某个文学作品的情节描述等方式,引导孩子进入特定的情景。

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加深孩子对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等的理解和认识。

例:教师通过介绍《红楼梦》中贾宝玉在荣府中的生活环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中的文化背景和人物画像。

2. 通过阅读画面和插图来启发感官。

在阅读过程中,画面和插图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例:教师会指导学生关注插图和描写细节,通过描写和插图指导学生感知文本的整体,并理解文本的意义及蕴含的历史或文化背景和感情情感。

3. 通过模仿和创意来提高孩子的整体感知能力孩子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模仿和创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方法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方法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吸收思想、增长知识和学习写作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学会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

但是不少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漏题、销题,比皆是,失分现象很严重,这就需要方法的指导,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进行阅读呢?一、阅读方法1.通篇阅读,把握内容。

阅读阅读,读是关键。

我们拿到一篇阅读题,首先要在“读”字上下一番工夫,“读”得到位,“读”得深入,才能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至为关键的第一步,所有阅读理解习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藏在原文之中的。

研读阅读原文,整体感知原文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当学生读透文章后,答题速度就更快,答案就更准确,这就是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2.深入阅读,理解情感。

阅读不能停留在了解内容的层面上,应该进一步细读文章。

在细读中,仔细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作者倾注在文中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学生对文章内容也就会有深入的领会,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有深刻的理解。

明确了主题及作者的爱憎情感后,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准确解答了。

3.重点词句,深入解读。

抓住重点词句读文章,是深入理解文章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篇文章中,有很多的句子会对理解文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开头部分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句子、结尾总结全文的句子、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埋下伏笔的句子等。

词语的正确运用也会对文章的表达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形容词、副词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语,对于理解文章也会有帮助。

4.生活体验,融入文本。

当然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如果能加上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样对文章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

当文本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时,其生命活动才能得到张扬。

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去,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文本中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在碰撞、交流中展开,然后结合课文细品味,这样就能唤起学生各自的记忆,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并有可能超越文本。

如何教会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如何教会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如何教会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摘要: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整体感知文本需遵循三点: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感知,宏观地把握,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整体感知文本的方法之一是教学生根据文体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发问;方法之二是教给学生从细处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内容;形式;发问;感知;方法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然而我们很多教师不知道要让学生感知什么,感知的角度过于冗杂,要么只感知“内容主题”,不感知“语言形式”,忽略了对“整体”的把握;或者在操作时为了照顾“整体”,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渗入到问题中,限制了学生感知的深入性和思维的多元性,违背了“感知”的含义。

要教会学生感知文本,教师自己必须弄清什么是感知,什么是整体感知。

什么是感知?《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这样解释:“①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②感觉。

”什么是整体?《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这样解释:“一个集体的全部;全体。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一界定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课。

所以,整体感知需遵循三点:一是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感知,体现“语言文字”,体现“全部、整体”;二是对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宏观的把握,体现“感觉”;三是强调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体现“直接反映”。

一、教会学生根据文体进行发问1.整体感知文学类(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文本,要教会学生从两个角度去发问:①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有何特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形象可以是事物、人物、景物、画面)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写,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③你发现了本文在写法上(或语言形式上)有何突出特点?(提示:可以从表达方式、主要的修辞手法、结构、表现手法、线索、题目等方面去思考,第一次教学时,也可以把主要的表现手法告诉学生,即象征、烘托、对比、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设置悬念、托物抒情等)这三个问题都没有渗进老师自己的理解,都是让学生自己自主感知,第一、二个问题从内容上要求学生感知,第三个问题侧重从语言形式上引导学生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材都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从而体验整体阅读中课文所涌现的意蕴、情感,并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从课题入手教师在理解课文时,就要弄清楚课文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依课题提出设问。

一般以人或事命题或有中心题眼的课文,可用这种方法。

从设问中可直接感知课文的整体意思。

如《晏子使楚》一文,题目是以事命题的,可以这样设问:晏子为什么使楚?使楚后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初步阅读,马上可以抓住课文的整体框架,这样就为感悟课文的整体内涵奠定了基础。

2、依题删减设问。

这种方法就是扣住题目中不可缺少的词语故意删减进行设问,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文章的主体内容。

如《孔子和学生》,可以这样设问:如果我们把“和学生”三个字去掉,以“孔子”为题好吗?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就能意识到题目中“和学生”三个字不能去掉,从而感知了课文的整体:讲的是孔子不以贫富聪愚择生的事,重要还写了孔子与学生子夏的对话,对他的四个学生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二、研究课文的首尾我们的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很重要,或开头总起,或结尾点题,或首尾呼应,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从而切入全文的阅读,是一种感知课文整体内容的好办法。

如《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起,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结尾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结了游览的感受,与开头相呼应。

阅读时就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然后谈一谈自己在朗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中就会感受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研究首尾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不仅能培养敏感的阅读品质,还能提高习作巧妙的构思能力。

三、寻找文章的主线很多文章在内容上有它的内在主线,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就要找到主线,这样就可以面对文字布成的迷宫找到捷径的同时,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教案: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始终希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掌握语文知识和加强思维能力。

但是,很多孩子总是感觉无法理解课文,对于他们来说,语文学习变得无趣、无用甚至是难以理解。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引导学生扩展了解词汇语文教学的基石是词汇,词汇是阅读理解和写作的主要工具。

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增加孩子们对词汇的理解。

为了扩大词汇量,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1)学习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将词汇的理解扩大到了词汇的同类和反类之间,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下文。

例如,当学生遇到“害怕”这个词时,如果遇到“恐惧”、“畏惧”等同义词,那么课文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2)学习词根和词缀。

词根是单词中的基础,词缀则为意思的变化提供了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词根和词缀帮助孩子们掌握词汇的深度和广度。

(3)课文中的生词需要有专门的讲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遇到的生词加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词汇。

2.鼓励学生阅读高质量的文本高质量的文本是培养孩子们的语文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鼓励学生阅读高质量的文本:(1)课堂上介绍一些经典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文化阶梯上的读物,例如经典文学、名人传记和历史小说等,学生可以在自我探索中对文化理解更深入。

(3)鼓励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比如童话和寓言故事,为学生带来各种形式和魅力的文学。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提高孩子们语言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不仅是词汇,孩子们还需要理解故事的结构与整体旨意。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结构分析能力:(1)教师应该学会解读各类课文的结构,包括不同文体中的叙事结构、议论结构、描写结构等,并向学生讲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和使用场合。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关键,教师们安排在首位的一般都是“整体感知课文”。

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这是一种既传统又无从更改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走进文本,有效进行“整体感知”呢?一、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整体感知这就要求学生先去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中得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性格如何?能和作者成为好朋友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很快学生就通过初读得出珍珠鸟的样子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小白点;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由于“信赖”,它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这样一来,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问题,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让学生直接切入到文本中去,并使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初读课文最好能让学生在“情感”这一因素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漫无目的的读书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能动全身的问题来辐射全篇。

二、观看文本中的插图来整体感知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论哪一种版本,都有大量的课文插图。

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美,更是为了学生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人教版第20课《景阳冈》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插图来进行有效感知。

这篇课文选自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跟其他文章相比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再加上课文较长,学生的阅读兴致可能会“望而生畏”“稍纵即逝”。

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片,然后追问学生:“能否给图片起个合适的名字呢?”学生很快就会起出名字“武松打虎”。

然后,教师应抓住“武松打虎”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段落,阅读相关的句子。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课题研究总结海南华侨中学何周高一、课题研究的构思1.新课程理念仍然注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能力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整体感知”,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当时虽然列为阅读能力训练18条的第一,但只是作为初级阅读技能来看待,大致相当于学生预习课文那样的粗读。

2000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其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主要有两条规定:①“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②“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起了实质性的变化,其关注的重点,大致是如下五点:①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把握”。

②针对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参)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多是“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的怪状,主张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

③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的抠挖“肢解”,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④针对“肢解模式”进而针对“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比如“注重诵读”。

⑤针对烦琐的“知识泛滥”式的考试,主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转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积累。

因为一些专家学者对“整体感知”内涵界定上有争议,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进行了回避。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回避了“整体感知”的提法,仅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课题研究总结海南华侨中学何周高一、课题研究的构思1.新课程理念仍然注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能力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整体感知”,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当时虽然列为阅读能力训练18条的第一,但只是作为初级阅读技能来看待,大致相当于学生预习课文那样的粗读。

2000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其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主要有两条规定:①“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②“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起了实质性的变化,其关注的重点,大致是如下五点:①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把握”。

②针对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参)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多是“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的怪状,主张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

③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的抠挖“肢解”,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④针对“肢解模式”进而针对“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比如“注重诵读”。

⑤针对烦琐的“知识泛滥”式的考试,主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转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积累。

因为一些专家学者对“整体感知”内涵界定上有争议,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进行了回避。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回避了“整体感知”的提法,仅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作者:李志强
来源:《学生之友·创新教育》2019年第01期
摘要: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总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三个过程。

而“文章写了什么”这是学习课文的前提基础,也就是整体感知课文。

对一篇课文的整体感知清楚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效果。

那么,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去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呢?
关键词:文章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一、从文章标题入手
1、读标题,猜内容
如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就问学生:“知道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吗/作者是哪国人呢?他会给巴特勒上尉写一封什么样的信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时再让学生去读课文,他们就会读出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

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也敢这样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他的言论,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这是难能可贵的。

2、看标题,加修饰
如《背影》一文,让学生通过添加修饰语来感知课文内容,用“我看到了一个的背影。

”句式说话。

学生们回答有“蹒跚的背影”、“难忘的背影”、“令人感动的背影”、“泪光中的背影”……,通过学生的思考,他们互相补充,也就基本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了,而且为下一步探讨课文在情感上作了铺垫。

3、拟标题,知大意
如学习《散步》一文,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就让他们重新给文章拟一个标题,来达到准确理解文意,感知课文的目的。

学生拟的标题有“三代人”、“分歧”、“孝”、“听话”、“整个世界”等等,我让学生互相评判,感知到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特别是“我”的敬老,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

然后对比揣摩文章标题的艺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从巧妙提问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