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

合集下载

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欺诈问题应对方法

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欺诈问题应对方法

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欺诈问题应对方法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

然而,价格欺诈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困扰。

本文将探讨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欺诈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价格欺诈问题的表现形式1. 超高原价与虚高折扣: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在商品页面上标注过高的原价,并声称打折销售,实际上折扣是虚高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2. 促销活动的欺诈:一些商家在促销活动中宣称低价特惠,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往往发现所购买的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甚至发现所谓的促销价与平时价位相差无几。

3. 虚假商品信息:一些商家故意编造虚假的商品信息,夸大产品功效,虚构用户评价,以此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欲望。

二、电商平台应对价格欺诈问题的方法1. 加强平台监管: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经营行为的监管,建立规范的经营准则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平台可设置专门的审核部门,对商家上架商品及价格进行审核,确保商品信息真实、准确。

2. 提供信息公示:电商平台应提供商品的详细信息和真实评价,为用户提供参考依据。

平台可建立用户评价系统,鼓励用户按照真实体验撰写评价,以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的优缺点。

3. 打击价格虚假宣传: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价格宣传的监管,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商品折扣。

商家如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应立即予以处理,例如警告、罚款甚至封店等措施,以示警戒。

4. 提升售后服务:电商平台应加强对售后服务的监督,鼓励商家提供无忧退货、换货和维修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对于存在欺诈行为的商家,平台应对其进行严厉惩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5. 加大法律监管力度:除了平台自身的监管,政府和立法机构也应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法律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和规范电商行业的经营行为,严惩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消费者应对价格欺诈问题的方法1. 理性购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保持理性思维,不要被虚高的原价和折扣所迷惑。

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全文)

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全文)

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全文) 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本文旨在详细介绍电子商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相关法律规制进行解析和说明。

第一章概述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利用不正当手段,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一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

电子商务中,虚假宣传更容易通过网络传播,且虚假宣传的影响范围更广。

第三章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是指以虚构的原价、虚假的折扣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不必要或过高价格的商品或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上常见的价格欺诈行为包括捆绑销售、隐瞒费用等。

第四章盗用商业秘密电子商务平台上,竞争对手之间盗用商业秘密的案例时有发生。

这包括盗用商业计划、技术秘密等,侵犯了原企业的知识产权。

第五章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

这包括盗版商品的销售、盗用商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章商业诽谤商业诽谤是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竞争对手进行虚假诋毁、贬低等不实言论。

商业诽谤的影响范围更广,可以迅速传播,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第七章网络恶意竞争网络恶意竞争是指通过黑客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等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击,损害其经营利益。

网络恶意竞争不仅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涉及到对网络安全的危害。

第八章法律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电子商务中,已被相关法律规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这些法律文件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责任追究、赔偿等。

第九章附件附件1: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附件2:________ 相关判例分析第十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不正当竞争:________指利用不正当手段,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虚假宣传:________指通过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获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重点内容解读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重点内容解读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重点内容解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遇到了价格不明确、价格虚构等问题,价格欺诈事件也时有发生。

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成为了我国法律的一部分。

本文从规定的背景、重点内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进行解读。

一、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的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在商品购买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价格不明确、价格虚构、不标明价格等问题,一些商家将价格等信息隐藏起来,而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被误导或者遭受损失。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出台了《标准化法》中的“明码标价”规定,明码标价成为了诚信经营、促进消费信心的重要保障。

后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价格法》、《广告法》等法律,对价格欺诈等行为进行了规定和打击。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是我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规定。

二、规定的重点内容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明码标价规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经营者应当明码标价,并将标价公示于显著位置。

“明码”就是指对商品或者服务所收取的金额,应当明确标明,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价格牌、广告等信息获取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信息。

“标价”就是指不仅要标明价格,还要标明单位、数量、批发和零售价格等信息。

此外,对于因赠品等以减少原商品价值的方式减免部分价款等情况,应当明确标注,消费者应当清楚了解是否是赠品。

2、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价格欺诈是指商家故意误导消费者,向消费者隐瞒或歪曲标价、交易价格的非法经营行为。

对于价格欺诈行为,法律规定明确禁止。

禁止的价格欺诈行为包括:(1)销售商品时,企业虚报商品原价,进而夸大商品的降价幅度,误导消费者;(2)对同种商品实施多重定价,虚增原价,制造“降价”的假象,误导消费者;(3)强制或拼凑捆绑销售,将多种商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销售,误导或强迫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商品;(4)通过违规设置交易条件、不清晰的商品信息等方式,进行价格欺诈。

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欺诈行为案例分析

欺诈行为案例分析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欺诈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破坏了商业诚信,损害了交易双方的权益。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欺诈行为案例,探讨其特征、后果以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读者对欺诈行为的认识,避免成为欺诈行为的受害者。

案例概述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该供应商每月向公司提供特定数量的原材料,并按照合同金额进行支付。

然而,经过几个月的交易后,公司发现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合同金额却持续上涨。

公司开始怀疑供应商可能存在欺诈行为,于是进行了详细调查。

欺诈行为特征1.信息隐瞒:供应商故意隐瞒了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以获取更高的合同金额。

2.虚假陈述:供应商在合同中承诺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但实际上却提供次品。

3.价格欺诈:供应商通过操纵价格,使合同金额持续上涨,以获取不当利益。

4.违背交易条件: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提供原材料,从而导致公司生产受阻。

欺诈行为后果1.经济损失: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合同金额,并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受损,影响销售和声誉。

2.法律纠纷:公司可能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供应商支付损失赔偿,双方之间可能卷入诉讼程序。

3.商业信誉受损:公司的商业伙伴和客户可能会对其商业诚信产生怀疑,从而影响未来的业务合作机会。

欺诈行为预防措施1.尽职调查:对供应商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其信誉和经营情况。

2.合同审查:认真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约定清晰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机制。

3.信息共享:与商业伙伴和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共享供应链信息,避免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

4.质量把关: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监测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结论通过分析以上欺诈行为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欺诈行为的特征、后果以及预防措施。

在商业交易中,保持警惕,提高风险意识,合理运用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欺诈行为带来的损失和纠纷。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指商家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故意进行虚假定价或虚假宣传,以欺骗消费者获取不合理高额利润的行为。

价格欺诈是一种违法行为,并且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价格欺诈情况。

1.超高溢价2.价格虚构价格虚构是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故意虚构原价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虚假降价的错觉。

商家会先将商品定价高于市场价,然后通过打折、促销等手段将价格拉低,从而使消费者以为自己购买到了便宜的商品。

实际上,原价往往是商家刻意虚构的,目的是为了产生虚假的优惠,吸引消费者购买。

3.乱收费乱收费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故意违规增加不合理的费用,或者在价格体系中设置复杂隐蔽的条款,从而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支付额外的费用。

比如,商家在售卖商品时未明示附加费用,但在结账时以各种名目增加费用;或者商家以各种手段附加费用,如“包装费”、“快递费”、“加工费”等,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这些费用在消费者购买时往往并未提前明示,导致消费者最终支付的价格超出了其预期。

4.营销欺骗商家在宣传促销活动时,会采用虚假误导的手段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达到其营销目的。

比如商家可能会在广告中夸大商品的性能和功能、虚构用户的使用体验、夸大促销力度等等。

这些虚假宣传往往会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性能和优惠程度产生错误认识,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后感到被欺骗。

5.物价欺诈物价欺诈是指商家在参与价格市场竞争时,以非正当手段控制、操纵或调节市场价格。

这种行为可能通过串通竞争对手,恶意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篡改市场价格,以获取额外的利润。

物价欺诈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伤害了其他诚实商家的合法权益。

在面对价格欺诈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该提高消费意识,了解市场行情,有自己的消费预算,并学会分辨虚假的宣传行为。

其次,消费者可以选择有口碑信用的商家购物,避免和价格欺诈商家交易。

最后,消费者在发现价格欺诈行为时,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整个市场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价格欺诈的认定和处理

价格欺诈的认定和处理

价格欺诈的认定和处理价格欺诈是指企业或商家在交易中,以虚假或误导性手段、操纵市场供需关系等方式,诱导或迫使消费者同意超出实际价值的交易价格的行为。

价格欺诈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价格欺诈的认定价格欺诈的认定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来界定的。

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交易价格的确定应取决于供求关系、成本和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等因素,商家不能凭借自己的意志而操纵价值。

一旦商家采取虚假、误导手段诈骗消费者,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二、价格欺诈的处理针对价格欺诈行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1.投诉举报消费者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或消费者组织投诉举报,以便及时暴露价格欺诈行为。

例如,可以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举报,要求处理不法商家的价格欺诈行为。

2.维权诉讼如果消费者因价格欺诈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不法商家赔偿造成的损失。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要求不法商家公开道歉,提供补救措施。

3.行政处罚价格欺诈行为涉及到商品质量、商业广告、价格标识等方面的问题,属于行政监管的范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可以对违法商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查封、销毁、暂停业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打击价格欺诈行为。

4.建立信用体系一个完善的商家信用体系,可以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制约。

如果某个商家被曝光多次价格欺诈行为,可以禁止其参与公共招标、禁止其进入市场等相应措施。

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加强不良商家的约束力,促进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总之,价格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政府、消费者组织、企业等各方应共同合作,加强价格监管和维权机制的建设,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2022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 法规
01 规定全文
03 相关问答
目录
02 内容解读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是为规范经营者明码标价行为,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 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规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4月14日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行为和价格欺诈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查处。
本规定所称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在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依法公开标示价格等信息的行为。
本规定所称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 行交易的行为。
第三条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 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规定》在全面梳理和提炼原《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及其配 套文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执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经济新业态经营者标价行为呈现的新特点、价格违 法行为表现的新形式,按照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价格监管制 度规则。《规定》细化明确了明码标价规则,补充完善了部分价格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更 好地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提供法治支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定全文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2022年4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6号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13种价格欺诈方式:虚构原价假打折最常见

13种价格欺诈方式:虚构原价假打折最常见

13种价格欺诈方式:虚构原价假打折最常见将无良商家惯用的13种价格欺诈伎俩逐一起底,其中,虚构原价假打折是最常见的价格欺诈。

1.虚假标价表现:标价签、价目表上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或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

案例:某餐馆售卖的象拔蚌标价78元/斤,可食客吃完之后到收银台结账时却被告知每斤售价要200元。

对于顾客提出的质问,餐馆收银员表示,标价78元/斤的是小象拔蚌,“你吃的是大象拔蚌,每斤200元。

”支招:对于标签上标明的商品种类,顾客应问清楚再决定是否购买。

2.两套价格表现: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高低两种不同的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案例:某商场售卖的衬衫标价为50元,结账时却按80元来收款。

国内很多门店都被查出存在这种行为。

支招:消费者在买完东西埋单时,最好能仔细核对一下账单。

3.模糊标价表现:商家有意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案例:某西瓜摊贩以“西瓜两元一块”为名,将整个西瓜切成一瓣瓣地向行人促销。

当某消费者付了2元后,摊贩却把一瓣西瓜切了半截给他,并反问他的买主,“这难道不是‘一块’吗!”支招: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先问清楚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4.虚夸标价表现:商家往往喜欢以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跳楼价等噱头招徕顾客,但实际上他们标示的这些价格往往无法进行比较。

支招:消费者在买东西时最好能货比三家,才会心里有底。

5.虚假折价表现:商家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案例:某商家号称“全场8折”,当消费者掏出400元要买一套标价500元的西服时,却被商场告知“这套西服折后价为460元。

”6.混淆销售处理商品表现:销售处理品时,有意不详细标明处理品和非处理品价格,以期浑水摸鱼。

案例:某商场对女鞋处理品降价销售,并标价“处理商品一律80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价格欺诈”的认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价格欺诈”的认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价格欺诈”的认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光需要关注质量和性价比,还要关注价格是否公正合理。

如果价格存在欺诈行为,这不仅违法犯罪,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市场秩序。

因此,如何认定价格欺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价格欺诈的定义价格欺诈是指商家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采用虚假的价格信息来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支付过高的价格。

价格欺诈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虚高价:商家故意夸大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使其价格高于市场均价,以获取不当利益。

2. 捆绑销售: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将其他产品或服务强制与之捆绑,以抬高整体价格。

3. 虚假优惠:商家声称在特定时间或特定数量的销售中提供优惠,但实际价格并没有优惠,为消费者设下陷阱。

4. 误导宣传:商家在产品或服务宣传或销售中使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信息,使消费者误认为价格很便宜,实际上存在高额隐形消费,或者其他附加费用。

价格欺诈的危害价格欺诈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市场秩序。

一方面,价格欺诈会导致消费者支付过高的价格,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价格欺诈也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价格欺诈的认定标准为了防止价格欺诈的行为发生,需要制定相关认定标准,并制定相应的细则。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1. 与市场价格法相比较,商家的价格是否虚高或虚低。

2. 是否采用混淆消费者的不诚实宣传手法。

3. 是否有附加费用,是否存在隐性消费。

4. 是否欺诈消费者的信任,使其付款。

根据以上认定标准,有关部门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判断。

如果认定为价格欺诈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加大对价格欺诈的检查力度,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价格欺诈的预防防止价格欺诈行为发生,需要消费者自我保护和有关部门的坚决打击。

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市场价格和商品真实价值。

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价格违法行为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反价格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管理规定,从事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价格虚高、价格低廉等不正当行为的行为。

针对价格违法行为,我国有一系列的处罚规定,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对于价格欺诈行为,根据《价格法》的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违法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收缴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到5倍的罚款,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单位罚款金额的一半以下的罚款。

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职务或者责令有关责任人员辞职。

此外,对于造成市场混乱,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欺诈行为,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价格垄断行为,根据《反垄断法》,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价格垄断行为,处以违法所得1到10倍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职务或者责令有关责任人员辞职。

同时,在特定情况下,价格主管部门还可以采取限制合同自由、终止合同、没收违法所得、损害赔偿等措施。

对于价格虚高行为,根据《价格管理条例》的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价格虚高行为,收缴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到5倍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职务或者责令有关责任人员辞职。

对于价格低廉行为,根据《价格管理条例》的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价格低廉行为,处以违法所得1到5倍的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职务或者责令有关责任人员辞职。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违法行为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价格法》的规定,消费者因价格欺诈行为遭受损失的,可以要求违法行为人赔偿损失;经营者之间因价格低廉行为造成经营者的利益受损的,可以要求违法行为人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针对价格违法行为,我国有一系列的处罚规定,从行政制裁到刑事追究,从罚款到吊销职务,以及民事赔偿等多种方式来惩处违法行为,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什么叫价格欺诈

什么叫价格欺诈

什么叫价格欺诈在我们⽣活中,市民在⼀些购物过程中,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但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罚,因为没有发⽣交易⾏为。

那么,什么叫价格欺诈?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什么叫价格欺诈价格欺诈⾏为是指经营者利⽤虚假的或者使⼈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交易的⾏为。

构成⾏为价格欺诈的13种⾏为国家计委出台《禁⽌价格欺诈⾏为的规定》⾃2002年1⽉1⽇起施⾏,认定以下13种价格⾏为为价格欺诈⾏为:1、标价签、价⽬表等所标⽰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交易场所同时使⽤两种标价签或者价⽬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价进⾏结算的。

3、使⽤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字、图⽚、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与其交易的。

4、标⽰的市场最低价、出⼚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依据或者⽆从⽐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或者含糊标⽰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或者不完全履⾏的。

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交易的。

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属于价格欺诈的情况是商家在商品价格上虚假标价,标价不清楚,所谓的打折是弄虚作假,不履行之前已经标注好的价格,或者价格虽然低,但销售的产品质量是有问题的,同样一件产品,标注两个或三个不同价钱的这些行为都属于价格欺诈。

一、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1)虚假标价(2)两套价格(3)模糊标价(4)虚夸标价(5)虚假折(6)模糊赠售(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8)虚构原价(9)不履行价格承诺(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二、行政法对于价格欺诈如何处罚?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三、消费者维权注意事项1、投诉要及时: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

及时投诉有利于正确判断商品损坏程度与正常磨损的区别,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情况,特别是有关服务质量等问题尤其重要。

2、要实事求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无论与责任人——生产单位或销售、经营者进行协商,或向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应实事求是说明或写明情况,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隐瞒事实真相。

3、要求和意见要合理合法:投诉理由要正当,符合《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因而,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依法要求退换或索赔,便于公正、准确、迅速解决问题。

4、材料要完备:投诉时向受理部门写出文字材料,提供购货时的发票或售货凭证。

文字材料应注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年月日,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项目;写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码、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写明受损害的事实,所购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与责任人交涉的经过。

最常见的13种价格欺诈伎俩

最常见的13种价格欺诈伎俩

i ” 市 场 监 管 j 。 i
≮霉
内在本 交 易场所 成 交 的有交 易 票据 的最 低交 易价 格 。 如前7日内没有 交 易价格 , 以本 次 降价 前最 后 一次 交 易价格 作 为原价 。违 反规定 就构 成价 格欺 诈。 虚假 折 价 : 虚假 优 惠折 价” 指 经 营者标 示 的价 “ 是 格等 于或者 高 于本 次优 惠折 价 活动前7日内在 本 交 易 场 所成 交 的有交 易票据 的最低 交 易价格 低 价 招徕 顾 客 高价 结 : 同一 商 品或服 务 , 同 对 在 交 易场 所 同时使 用 高低 两种 不 同的标 价 签 或 价 目 表, 以低 价招徕 顾客 , 以高价 进行 结算 。 并 不履 行价 格承 诺 : 价格 承 诺” 指 经 营者 以商 业 “ 是
范 的语 言 、 字 、 文 图片 、 量单位 等 标识 , 人误 解 , 计 使 诱 导他 人 交易 。 随意使 用 没有 比较标 准 或者事 实上 无 是 从 比较 的一种标 价行 为 。 比如 “ 特价 ” “ 、 平价 ” , 等 在使 用 时没有对 说 明“ 特 价 ”“ 、 平价 ” 售前 的 的正 常价格 , 而使 这 种表 示无 销 从
煽 动语言 , 骗 他人 购买 。 诱
2 某 商场 售 卖 的衬 衫标 价为5 元 , 账 时却按8 . O 结 0 元 价格 收取 。 国 内很 多 门店都被 查 出存在 这种行 为 。
五、 糊标价 ( 导性价格标示 模 误
表现 :商家 有 意使 用 欺骗 性或 误 导 性 的语 言 、 文 字、 图片、 计量 单位 等标 价 , 导 消费者 进行 购 买。 诱
中8 菜肴 价格 高 于原 提供 的标 价 簿所 示价 格 。最 高 种 的超 出8 . 元 最低 的超 出2 。还 有部 分地 方少 数 商贩 元 以低价 招徕 顾客 后 , 至使 用威 胁手 段 要顾 客 以高价 甚

遇到商家价格欺诈怎么处理

遇到商家价格欺诈怎么处理

The time wasted casually can never be won back.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遇到商家价格欺诈怎么处理导读: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把所购买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务退换、维修或作适当补偿。

2、向消协投诉。

投诉前最好先同经营者交涉、与经营者协商失败后、再向消协投诉。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应分别按照不同情形向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卫生、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申诉的手续与投诉大致相同。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遇到商家价格欺诈怎么处理消费者在碰到价格欺诈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维权: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即通过与经营者协商,把所购买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务退换、维修或作适当补偿,从而平息争议。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前,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存好所购商品包装盒、说明书等,尽量使之完整无损;(2)要携带好商品的发票以作为购物凭证;(3)可先打电话到商店交涉,约好时间后再前往;(4)要实事求是,所提要求要合情合理合法;(5)要注意态度,经营者肯退赔则退赔,万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吵闹,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2、向消协投诉消费者在投诉前,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投诉前最好先同经营者交涉、与经营者协商失败后、再向消协投诉。

(2)要写书面的投诉书,投诉书内容包括,投诉人姓名、性别、职业、工作单位、电话、通信地址、邮编;商品的名称、牌号、型号、出厂日期、价格;商店的名称、电话、地址、邮编;生产厂家名称、电话、地址、邮编;购买商品日期、损失价值。

(3)要把发票复印件一并附上。

(4)投诉可直接递当地(区、县及市)消委会,如商品额值较大、问题较严重或当地消协未能解决的,也可向上一级消协投诉。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所谓申诉,即市民对有关的问题向国家机关申述意见,请求处理的行为。

消费者申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向国家行政机关申述意见,请求处理。

价格欺诈认定标准是什么

价格欺诈认定标准是什么

价格欺诈认定标准是什么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情况,其中就有商家价格欺诈的可能,尽管这⼏个词很容易理解,实际上却有很多⼈不是那么清楚它们,也不熟悉价格欺诈认定。

那么,价格欺诈认定标准是什么?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店铺内容。

价格欺诈认定标准是什么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标价⾏为,有下列情形之⼀的,属于价格欺诈⾏为:(⼀)标价签、价⽬表等所标⽰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对同⼀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交易场所同时使⽤两种标价签或者价⽬表,以低价招引顾客并以⾼价进⾏结算的;(三)使⽤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字、图⽚、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与其交易的;(四)标⽰的市场最低价、出⼚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依据或者元从⽐较的;(五)降价销售所标⽰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六)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七)采取价外馈赠⽅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馈赠物品的品磊、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或者含糊标⽰附加条件的;(九)其他欺骗性价格表⽰。

⼆、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下列价格⼿段之⼀的,属于价格欺诈⾏为:(⼀)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购买的;(⼆)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或者不完全履⾏的;(三)谎称收购、销售价格⾼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选⾏交易的;(四)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五)对实⾏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六)其他价格欺诈⼿段。

消费者在认定价格欺诈⾏为上有⼀定的困难,来店铺找专业的律师帮助⾃⼰。

价格欺诈行为包括了哪几种

价格欺诈行为包括了哪几种

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 I could walk forever in my garden.(页眉可删)价格欺诈行为包括了哪几种目前规定的属于价格欺诈的行为主要有十三种之多。

就包括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欺骗性标价、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虚假折价、对处理品不标价、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隐蔽价格附加条件、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虚构比较价格、价质不符以及谎称“政府定价”。

1、虚假标价。

即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如某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国外,而实际产地是中国某个地区。

2、两套价格。

即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欺骗性标价。

即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模糊标价和虚夸标价。

即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上其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

5、虚假折价。

即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以“全场五折”类似的字眼宣传,但实际上只有某些商品打折,或者实际标价与原价相差很大。

6、对处理品不标价。

即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不如实披露赠品情况。

即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如买一赠一或买二赠一类似的宣传时,其赠品却与原来的产品不一致,质量或数量存在缩水,或者但不少商家故意模糊所送商品的品名、数量,甚至以假冒伪劣商品充当赠品。

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是指商家在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故意违背消费者的合理期望,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手段,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些常见的价格欺诈情况。

一、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价格欺诈中常见的手段之一、商家可能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的功效、功能、质量等方面,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例如,一些保健产品广告声称可以治愈各种疾病,或者其中一种食品广告宣称含有大量的养分,而实际上这些宣传都是虚假的。

当消费者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发现与广告中所称的并不一致,就属于受到了价格欺诈。

二、价格显著偏离市场价格价格显著偏离市场价格是价格欺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

如果商家故意将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或者将其远低于市场价,就属于价格欺诈。

例如,家商家标榜自己的商品是独家代理的,声称质量更好,因此价格较高。

而实际情况可能是,该商品根本没有独家代理,也没有与其他产品质量的显著区别。

这样的行为欺骗了消费者,属于价格欺诈。

三、抬高标价再打折销售一些商家为了制造购买的紧迫感和优惠感,常常采取抬高标价再打折销售的手段。

他们可能事先将商品价格明显抬高,然后再将其打折出售,以给消费者一种很大的优惠感,引诱消费者购买。

然而实际上,这种打折只是商家虚构的,价格折扣后的价格与正常价格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种行为也属于价格欺诈。

四、隐藏附加费用一些商家常常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隐瞒一些附加费用,从而欺骗消费者。

例如,一些旅行社在宣传打折机票时,可能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其它费用,如机建费、燃油费等。

这样就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实际支付的费用比宣传中的价格要高出很多。

隐藏附加费用也是一种价格欺诈的表现。

五、误导消费者误导消费者也是价格欺诈的一种手段。

一些商家可能通过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使消费者误以为一些商品或服务具有高附加值,从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例如,一些电商平台可能故意在商品页面上提供虚构的原价,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实际价值更高,从而购买。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是什么

价格欺诈⾏为的定义是什么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价格欺诈给⾃⼰带来的影响,它也是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现象之⼀,很多⼈对于价格欺诈⾏为都⽐较重视,也会采取⽅法来应对这⼀⾏为。

那么,价格欺诈⾏为的定义是什么?听⼀听店铺⼩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价格欺诈⾏为的定义是什么经营者利⽤虚假的或者使⼈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交易的⾏为”,是指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段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交易;⽆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为。

国家计委出台《禁⽌价格欺诈⾏为的规定》⾃2002年1⽉1⽇起施⾏,认定以下13种价格⾏为为价格欺诈⾏为:1、标价签、价⽬表等所标⽰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交易场所同时使⽤两种标价签或者价⽬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价进⾏结算的。

3、使⽤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字、图⽚、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与其交易的。

4、标⽰的市场最低价、出⼚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依据或者⽆从⽐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或者含糊标⽰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或者不完全履⾏的。

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交易的。

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欺诈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第十四条

【欺诈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第十四条

【欺诈《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第十四条价格欺诈。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

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

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

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

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中文名,价格欺诈。

触犯法律,《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别称,欺骗性价格表示。

全称,价格欺诈行为。

实行时间,20xx年1月1日。

简介。

英文:price fraud价格欺诈意见近日。

针对当前商家虚假优惠折价的促销行为。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的解释意见明确规定。

抬价打折的行为属于价格欺诈。

该《规定》以于20xx年1月1日起执行。

解读。

:促销“原价”应为本次降价前七日内最低售价一件衣服去年售价300元。

之间最低售价100元。

现在降到80元。

商家在促销时写上“原价300元。

欺诈现价80元”。

这种行为今后将视为价格欺诈。

“原价”是指本次降价前7天内销售的最低价格。

所以“原价”应为100元。

笔者从我市发改委获悉。

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新解释意见出台并开始实施。

其中规定,否则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据介绍。

以前“原价”的定义仅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的交易票据的价格。

而没有具体时间规定。

这让商家有了玩花招的可能。

而这次却限定了“7日”的时间限制。

能有效防止商家暗箱操作。

因为在检查时商家必须提供有效的真实的交易数据。

另外。

新的解释意见还规定。

经营者收购。

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

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标价欺骗消费者没成交也算欺诈市民在一些购物过程中。

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

但是投诉了。

商家只能是改正。

很难得到处罚。

因为没有发生交易行为。

国家发改委新的解释意见表示。

“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解读一:促销“原价”应为七日内最低价一件衣服去年卖300元,现在降到80元,商家在促销时写上“原价300元,现价80元”,这种行为今后将视为价格欺诈。

笔者从我市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新解释意见出台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否则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据介绍,以前“原价”的定义仅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价格,而没有具体时间规定,这让商家有了玩花招的可能。

而这次却限定了“7日”的时间限制,能有效防止商家暗箱操作,因为在检查时商家必须提供有效的真实的交易数据。

另外,新的解释意见还规定,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都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解读二:标价欺骗消费者没成交也算欺诈市民在一些购物过程中,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但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罚,因为没有发生交易行为。

国家发改委新的解释意见表示,“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是指该行为不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而馈赠物品或者服务标示价格(或价值)的,应当真实明确;不如实标示的,也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商家采取返还有价赠券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有价赠券在使用上有附加条件,且没有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确标示的,同样属于价格欺诈。

以往物价部门在进行价格检查时,常常发现商家用“大字小字”、虚假广告或者用未标明单位的数字等来诱导消费者,但如果消费者不消费,没有交易票据,物价部门就无法进行处罚。

解读三:原价不能随便标,七日之内才有效而在“跳楼价”、“挥泪大甩卖”的促销活动中,“原价”与“现价”的巨大落差是商家引诱消费者购买的一个惯用手法,有些商家甚至将一两年前的“原价”拿出来与“现价”对比,其实“原价”已经降了好几次了,这种行为在服装上最突出。

新的解释意见表示,“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而经营者标示的价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优惠折价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属于“虚假优惠折价”。

而特价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也属于价格欺诈。

同样,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经营者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也属于价格欺诈。

最后,价格主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当上述情况发生后,侵害到您的权益时,请您拨打价格举报电话12358或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举报。

价格欺诈的13种行为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根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禁止价格欺诈市场检查发现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形式: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

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

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

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

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

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

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

4、虚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

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

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

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

5、虚假折价: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消费者发现全场上百种商品中,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

再如某服装商店用公告牌向顾客推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消费者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销售价应1698.3元,而实际标价为1798元。

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销售价应918元,而实际标价1030元。

6、模糊赠售: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

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

再如某粮店标示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给消费者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其中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

8、虚构原价: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

不能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

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销售某品牌服装,虚构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提供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原价交易票据。

9、不履行价格承诺:如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凡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而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

销售某品牌酸奶,向消费者承诺:凡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实行“特惠家庭装优惠20%”。

原价6.2元,优惠后价格应是4.96元,但顾客结算时仍以原价结算。

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

再如某商店销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示每袋重量1000克,而实际每袋重量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1]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第一条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第三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四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一)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四)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五)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第五条对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所列欺诈消费者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六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七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欺诈消费者行为的程序,适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