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做法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从心理上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历史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需要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同时给学生清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学习,要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引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但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适当的引导。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比如历史文献、图片、录像等,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
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开始探究前给予一定的引导,比如明确探究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探究学习。
四、组织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丰富学生的历史认知。
教师还可以利用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探究成果和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学生需要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也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如时间、地理、社会背景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次内涵。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语:历史是一门富有趣味和深度的学科,但很多学生却对历史缺乏兴趣和理解。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常常只强调知识的灌输,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效,教师应该采用探究性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1. 提供情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历史事件或时代,使他们感受到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比如,当教学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模拟当时的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生动与真实。
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提出问题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调研、分析和对比等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探索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小组合作等活动。
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将会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探究结果分享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后,应该将他们的探究成果进行分享。
可以通过小组报告、展示、演讲等形式,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会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共享。
5. 反思总结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进行评估和反思。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
结语: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索、探究结果分享和反思总结等步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和综合素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互动,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以下是几种应用探究性学习的策略:1. 启发性问题引导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产生兴趣,并能够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和影响等。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分成小组,共同探索和研究某一个历史主题或事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进行调查、讨论和总结,最后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多媒体资源应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来支持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播放历史纪录片、演示历史图片或使用互动教学软件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听取和互动来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和使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历史。
4. 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并感受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历史文化表演、历史人物演讲、历史剧场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表达来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5. 评价和反思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展示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以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反思。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和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有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文物作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案例来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
在教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可以选择一位成功的进士作为案例,通过分析他的经历和取得成功的原因来了解科举制度的运作过程和影响。
三、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一种将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观察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或进行实地调查,以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授中国古代的长城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长城段落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长城的结构和防御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或历史情景来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对话和情景再现来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
在教授中国古代的商朝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扮演商朝的商人、奴隶和国君等角色,通过对话和互动来了解商朝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生活方式。
五、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进行学习和讨论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发现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合作策略和评估策略。
认知策略:1.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可以问学生:“这个事件对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或“你认为这个事件有哪些背后的原因?”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给学生呈现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倾听和感受多媒体资源,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多媒体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合作策略:1.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不同的历史主题,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生可以共同进行调查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制作展示等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和促进共同进步。
2.角色扮演:给学生分配不同的历史角色,让他们通过扮演角色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观察,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生活背景、思想观念等,然后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表演和对话的形式再现历史情境。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策略:1.学生自主评估: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例如,可以让学生填写一个学习日志,记录自己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困难和进步,以及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通过自主评估,学生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2.项目作品评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个历史项目作品,例如制作海报、演讲或写一篇研究报告等。
学生可以在项目作品中展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探索。
浅谈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浅谈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
了解探究性教学的概念是第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
然后,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历史事件。
创设具体的历史探究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历史。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成果,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探究历史的奥秘。
【关键词】历史,探究性教学,初中生,建议,概念,思维能力,任务,合作学习,多元化教学方法1. 引言1.1 引言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性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应用,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参与历史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历史知识,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进一步探讨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了解探究性教学的概念了解探究性教学的概念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任务、项目等形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将学会主动追问问题、深入思考问题,不仅能够记住历史知识,更能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了解探究性教学的概念意味着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直接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析比较等方式,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指导者。
下面是一些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具体描述。
第一、情境引入。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历史所关注的人物、事件或问题中,让学生在情感上与历史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红军长征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讲述故事等形式,模拟当时红军长征的艰苦环境和英勇斗争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无畏精神。
第二、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事件或问题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在教学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时,教师可以提问:“明朝为什么实行了海禁政策?这个政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明代海禁政策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关联,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三、小组合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科技发明进行研究和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四、实践探究。
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古代建筑遗址或仿古建筑,让学生亲身经历古代建筑的奇妙之处,了解古代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文化内涵。
第五、展示成果。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和展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实践方法。
一、问题导向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中国古代要进行封建社会的建立?”,“为什么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二、案例引入通过引入具体的历史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故事的讲述或离奇的发展引入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三、图片资料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猜测和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四、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进行考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个历史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六、问题分析与解决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历史资源和资料。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教学软件,展示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让他们通过实践和合作,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和思想,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一、问题导入策略问题导入策略是指在教学开始时,通过对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问题导入,例如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
在教授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时,可以用一个谜语来引入:“一种东西,如同无形之手,能让重物轻松搬运,它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情境模拟策略情境模拟是指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在教授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农民、地主、官吏等,通过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苦难。
三、资源探究策略资源探究是指通过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获取信息,自主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途径寻找相关资料,并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归纳总结。
在教授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文献、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策略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真实的历史案例,了解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有启发性的历史案例,例如中国的五四运动、法国大革命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背景、影响等。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做出推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是指历史教师通过对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历史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呢?本文将从问题意识的培养、资料搜集与分析、实践研究和成果应用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培养问题意识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的第一步是培养问题意识。
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研究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内容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教学改进的可能性。
通过培养问题意识,历史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
二、资料搜集与分析在进行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时,历史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反馈以及教材的应用情况等实际教学材料。
历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
通过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历史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践研究实践研究是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的核心环节。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教学实验、课堂观察、教学设计等方式,对教学方案进行验证和改进。
在实践研究中,历史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可以尝试引入课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历史教师还应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和合作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四、成果应用历史教育教学探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历史教师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采用更优质的教学资源等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同时,历史教师还应与教研组、学科组以及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为学校整体的历史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改进方向。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或者历史场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内容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逼真地体验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制度和人物情感,从而更加充分地理解历史内容。
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皇帝或者重要人物,通过讨论各自的治理策略和政治手段,来探究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历史素养。
二、小组研究小组研究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和分析历史案例和事件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研究,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世界历史的二战时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研究,研究不同国家的战争参与和影响,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整合和总结各自的发现。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发展,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探究性讲解探究性讲解是一种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讲解课程中的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性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古代帝王巡游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了解这种行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并且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元素结合起来,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内容。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的介绍。
一、引入问题: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在讲解一个历史事件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个事件对当时的人们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二、小组合作讨论: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有一个负责记录的学生,其他学生共同参与讨论。
学生可以在讨论中互相分享观点,发现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法。
三、资源收集: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来收集相关的信息。
通过收集资源,学生能够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证据。
四、整合信息:学生在收集资源之后,可以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他们可以把不同观点和证据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联系和矛盾。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五、展示和总结:学生在整合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展示板、海报等形式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话和讨论来获取反馈和改进。
六、反思与评价:在探究的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学生可以回顾自己在探究中的所思所得,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去发展创新和创造。
在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保持耐心和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超越困难。
教师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重点和关键,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结构。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一、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为什么中国古代强大的商朝最终会灭亡?”、“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会导致中国的封闭主义?”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搜索、资料整理和思维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探究性学习任务在历史探究式教学中,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的研究和分析中,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学习任务,例如:“请你们分小组完成一份关于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请你们模拟古代的商业交易,通过实际操作和角色扮演,体验一下古代商人的生活。
”等等。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历史问题,积极参与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来。
三、多元化的资源调查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多元化的资源调查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观点,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文献资料等多种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信息和材料,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学术分享和展示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应该得到适当的肯定和展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分享和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思考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演讲、海报制作、展板展示等形式,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全班同学,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是探究式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情景化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历史事件,设计一些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的活动,例如:“请你们分组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再现古代的政治斗争。
”、“请你们通过对明清时期的案例分析,探讨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近年来,探究式教学在教育界中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进行知识的构建,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成就感和学习动机。
探究式教学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进而提高其历史素养。
然而,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尚有待讨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强调问题意识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内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强化问题意识。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解释清楚历史事件背景、时代定义、社会背景等基本概念,让学生对历史事实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框架,让他们自主的思考答案。
通过这些探究和提出问题理解到学习,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历史事件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通过自行调研与查阅相关资料、在线资源等方式来获取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而非单纯靠教师的讲述。
在历史课堂上,探究的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报告等方式来展开。
例如,利用PPT或还原实验等方式组织一场研讨,由学生参与、辩论、发言,并开放性的自由探讨,以达成自身的理解,从而让自我发现式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
三、注重多样化的历史学习形式历史学科是具有一定文化和人文关怀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探究式教学中可以将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利用文献的分析,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事件、文化等,并告诉他们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分析数据。
或者通过 documentary 形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摄影不仅是一种作品,还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文化;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文化、文学作品等多种资源来学习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四、历史学科的交流式教学通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对话式表达、辩论和提问的能力,提供多元性话题的讨论和探究,倡导多样化的讨论和思想交流。
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历史素养的新一代。
本文将从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2.问题驱动原则: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3.过程评价原则: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学科融合原则: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2.问题引导: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遗址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与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2.课堂导入: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问题。
4.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案例分析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为例,实施探究性学习:1.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关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
2.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片段,引导学生进入三国鼎立的历史情境。
3.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4.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
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和实施策略。
1. 了解探究学习方法的基本概念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它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探究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的思辨意识。
2. 构建合作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动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起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共同完成历史问题的研究和分析。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3. 引入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历史事件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历史场景和人物。
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5. 开展实地考察和研究实地考察和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者古迹,以及进行历史人物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6.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解决、探索和合作来构建知识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探讨其实施方法和效果。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一、问题导向:这是最常见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在学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教师可以提出“封建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封建制度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开展一个个小项目来学习历史知识。
在学习二战时,学生可以分组开展一个小项目,研究一个具体的战役或者战争事件,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来深入了解二战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结果。
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具体案例来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
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让学生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历史学习中,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分享。
在学习古代文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古代文明的研究,然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对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术成绩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来考量。
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性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思考。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转变,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其定义、特点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它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来构建知识。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认知结构。
其次,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
二、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1. 提出探究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提出一个或多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独立探究和合作研究:学生通过查阅教科书、参考资料和互联网等途径,独立进行探究和研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帮助他们获取和整理相关资料,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3. 分享和讨论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报告等方式,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和教师。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 教师辅助和引导: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和辅助学生的作用。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问题提出、探究、解决的学习方式。
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一,问题提出引导学习。
教师在授课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在讲述唐代的科技发展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时期之一?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第二,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查找、小组合作等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明清文化交融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古建筑,感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协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古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共同分析问题,探索答案。
第四,多样化评价。
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发掘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信息,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做法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探究的历史。
探究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具体到人类个体,它持续一生,绵延不绝,永无止息。
探究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利器和重要途径。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十分重要。
没有探究就没有前进,没有探究就没有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学生最能动的学习动力。
具备了这种品质的学生,他的学习就会象我们说的一句俗语一样:“不用扬鞭自奋蹄”。
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的主旨。
我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在将近30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点经验,愿意和同行们分享,同时也不吝赐教。
1. 加强预习指导,培养探究意识发现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上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使他们初步感知历史内容。
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并且要求同学们在每节课教材里能发现一两个与现实联系较紧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例如:在讲“丝绸之路”时,同学们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开辟丝绸之路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开辟呢?这条路现在通不通?,它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作用吗?”这些问题看似幼稚,但说明学生在发展、在思考,为进一步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如八年级上册学习“洋务运动”,课前预习时我问:“枪、炮、轮船、翻译、邮票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很平常了,但在当时产生有什么意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些人办洋务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取悦慈禧太后,有人说是为了挽救颓亡的清王朝,你认为呢?”“洋务运动虽然以“求强”“求富”相标榜,但是结果没有“富”,也没有“强”,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很快就会进入情景,非常投入的阅读课本,寻找问题的答案。
带着问题的预习比漫无目的的看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2. 再现历史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也应该是这样的。
而不是灰色的、枯燥的。
为此我经常精心设计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探究角色,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从中得到某些启迪。
讲述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之”字形路轨时,课本上的《京张铁路示意图》是平面图,体现不出立体的“之”字形,,我就自己做了一个沙盘,堆积上了一些山山岭岭的地形,上课时,我让学生用儿童玩具的小火车,来回拖动,先从山谷拖到山顶,再从山顶拖到山谷,这样几个回合,就显示出了“之”字形的路轨。
我发现这比单纯的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单纯的讲述很抽象,即便记住了也只是暂时的,这样的再现,不但把学生求知的胃口高高的吊了起来,还能加深印象,使知识深入到脑髓。
再如,我以前用华东师大版讲述“半坡尖底瓶”时,虽然课本上也有相关的小字介绍尖底瓶的科学原理,就是物理学上的重心原理,但只是凭空说,学生很难理解这其中的奥秘。
其实对于这个瓶,我以前就查阅了很多资料,我发现所有的资料都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瓶子在空着的时候怎么才能灌满水?所有材料都说“瓶子空着的时候会自动歪倒灌满水”,问题就在这里。
为什么空着的时候就能灌满水?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用泥巴做一个这样的瓶子看看,到底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结果有几个学生真的做了并且做的还很好,不止是简单的知道了其中的原理,还学到了包括我到处都查阅不到的知识。
原来这个瓶子的关键在于上部(即肩部)的内壁做的薄,而瓶子的尖部(即瓶子的底部)必须做的很厚,同时瓶子的两个耳朵要适当的下移。
具备了这几个要点,才能保证瓶子空着的时候瓶子的重心在上面,容易倒,以便灌满水,水满了以后又能保证瓶子的重心移到下面,让瓶子不倒。
通过做这个瓶子,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的淋漓尽致。
还有,我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地动仪”一目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地动仪的原理,我去化学仪器室借了一个水桶形状的玻璃器皿,这样便于学生从外面看里面的情景。
然后又用一根黑色的木棍竖在玻璃器皿的中间作为“都柱”,“都柱”的中间垂直钉一根横杠,指向玻璃器皿的壁。
我让一个学生把放玻璃器皿的桌子向一边倾斜,结果横杠的尖也相应的戳向玻璃器皿的壁。
这个演示虽然简单了一点,但是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烈,纷纷要求课后自己做做看,我说“很好啊,谁做的好,下一节课就来讲台上演示给同学们看”,课后还真有几个做得像模像样的。
通过这件事,我确实认识到了学生求知欲的强烈。
3. 设计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培养探究能力我除了适时地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设计的现成的问题外,还另外设计一些探究式的练习题。
例如我在讲《汉朝的中外交流》时,有两个图:《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我问学生:这两个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纷纷回答:“都从长安出发”。
“都往西走”。
“都过河西走廊。
”“都有南北两条路线”。
但是对于这两个图的不同之处却没有说出来的。
我说:“把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抻直了看看怎样啊?”学生纷纷发言,最后总结出了最大的不同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封闭的,而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开放的。
再如我以前用华东师大版讲述“辽、宋、西夏、金并立”和“元朝的统治”两课时,有三个地图学生很容易混,这三个姊妹地图分别是《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宋金对峙形势图》、《蒙古兴起示意图》,我让学生这样比较:北宋的时候,周边有哪些政权?(辽、西夏、吐蕃、回鹘、大理),南宋的时候又变成了什么?(金、西夏、吐蕃、大理。
也就是辽变成了金),到南宋后期又变成了什么?(蒙古、金、西夏、西辽、吐蕃、大理),这些探究虽然简单,但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再是乱麻一堆了。
再如,“到底是先有桌子还是先有椅子?”,我让学生联系“宋代的城市生活”来推理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是这样推理的:古人最早是席地而坐的,不需要高的桌子,用很矮的几案就行。
宋代出现了靠背椅,不坐在地上了,坐的高了,几案也应该相应的高起来,就变成了桌子。
所以先有桌子再有椅子。
我通过这些新颖、可操作性的开放性习题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多则面、多角度地剖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让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在老师的点拨下更加光彩夺目。
对女皇帝武则天感兴趣,我就要求学生搜集她的有关资料,有个同学说她看过一本书是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介绍,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然后就要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墓前树立的是一块“无字碑”呢?”要求学生能结合历史去谈体会。
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有的同学说:“武则天觉得自己功绩巨大,是无法要用文字表达的,所以什么也没有写。
”观点二:中国历史上皇帝大多是男性,武则天以女性当皇帝,为中国传统伦理所不容,故不给她写碑文。
观点三: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她知道一个人是非功过不能自己说了算,也不是自己的子孙说了算,而是要由后来众多的人来评论。
做对了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加以表彰,做错了的事情,必然遭到后人的批评,武则天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不少坏事,但是自己没有必要自我表扬,也没有必要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死后是非功过自有公论。
这样,她让人立了一块无字碑。
通过这样的讨论探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全面了解。
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也更深入,也给学生以更大的启发。
4. 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探究随着课改的深入,活动课的分量越来越大,从我们过去使用的华东师大版的2-3课,变成了现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的4-5课甚至更多。
有的教师认为活动课可有可无,表现在行动上基本不讲。
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活动课,进行探究活动,可拓宽知识面,扩大历史视野,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让学生参予教学过程,去体验获得成功时的欢乐和满足,从而使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加强,如“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我就是按照课本上的设计模式和程序进行的,学生非常投入,唇枪舌战地辩论,有的甚至面红耳赤。
他们不但把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充分地再现了一遍,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以前学习戊戌变法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李鸿章、荣禄、翁同鲧、康有为、从荣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责问开始表演,不仅学生了解了维新派变法主张,而且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满足,而只有在心理满足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更高的求知欲。
事实说明,活动课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去充分挖掘这个领域潜在的能量,以便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意识。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案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非课外实施,如果在课外实施还要增加其他的一些措施。
(2)对于措施的第二条“再现历史情境”,要选取一些典型的、重要的历史知识,不能过多过滥。
以免过多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和影响了重点知识的学习。
(取得的成效:)探究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予意识,情感体验,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
改变了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实现了人的全面和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式学习将使历史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探究式教学,每个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不惟书,不惟师,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合作探究。
一个良性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