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趣闻(二)——与诺奖失之交臂的大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趣闻(二)——与诺奖失之交臂的大师
今年是诺贝尔奖颁发第115周年,在今年圣地亚哥举办的美国化学协会(ACS)年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化学家讲了十个科学奖的故事。

这十位科学家本应该拿到诺贝尔奖,但因为种种原因(私人恩怨,坏运气,早逝等)最终与诺奖失之交臂。

本文选取其中五位诺奖遗珠的故事。

一、门捷列夫作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人,俄国人门捷列夫的贡献不用多说了。

他没得奖实在是诺奖的失误。

在1904年诺贝尔奖颁给了惰性气体元素之后,门捷列夫拿诺奖的呼声越来越高。

于是在1905年他被第一次提名,但是没拿到最终的奖。

随后在1906年,门捷列夫再次被提名,在诺奖委员会投票中,他以4:1票胜出,然而,瑞士皇家科学院不接受这个结果,他们又召集了四名评委,重新组建了诺奖委员会,最终以5:4的结果将诺奖授予了分离氟化学的亨利莫瓦桑(死于1907年)。

学界认为,在这次评选中,瑞典皇家科学院重要的成员,阿伦尼乌斯(Arrhenius公式的提出者)对阻碍门捷列夫起到了重要影响。

这是因为,阿伦尼乌斯的离子解离理论在当时收到了俄国学界长期尖锐的批评。

因此阿伦尼乌斯以门捷列夫的工作太老为借口否定了他的工作。

随后在1907年,门捷列夫也去世了,再也没有机会获奖了。

二、华莱士·卡莱瑟斯大约在1930年左右,卡莱瑟斯在杜
邦工作并发明了缩合聚合。

在1935年之前,他就成功发明了尼龙。

然而由于杜邦公司的原因,尼龙直到1939年才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虽然在1930年之后学界已经广泛认可卡莱瑟斯的工作。

但没有任何人提名他为诺奖的候选人。

在当时高分子界,还有一位与他齐名的施陶丁格(加成聚合的发明者)。

施陶丁格在1931年至1935年间一直被诺贝尔奖提名,但从未获奖。

在1936年,卡莱瑟斯与施陶丁格一起获奖的呼声达到了顶峰。

但当时最有资格来提名他们的朗缪尔(Langmuir,193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界面化学家)并没有提名卡莱瑟斯。

这导致卡莱瑟斯顿时觉得自己是个不被人承认的失败者。

可怜的卡莱瑟斯因此患上抑郁症以及酗酒。

并在1937年四月,用氰化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终结了自己获得诺奖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施陶丁格在1953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如果那时候卡莱瑟斯还在世,应该可以一起分享这份荣誉。

三、麦克·德瓦德瓦是著名理论和计算化学家,他提出了计算化学中半经验方法。

这在计算化学界应用非常广泛。

在当时计算方法主要有基于传统力学模型的molecular mechanics 方法和基于薛定谔方程的ab initio方法,前者理论不精确过于简单,后者理论精确但计算很复杂。

德瓦提出结合理论与实验,通过加入一些实验测得的参数到计算中,大大加快计算,同时也提高了精度。

详情可参见本人的一个回答:化学
专业学生该如何自学量子力学?- 饭饭的回答然而他的理论遭到了一些质疑,例如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半经验方法可以成功,而有的情况下由不适用。

而且德瓦本人非常狂妄,桀骜不驯,是出了名的尖酸刻薄。

他会在大会上公然抨击已经成名已久的理论学家们为科学的耻辱。

更为主要的是,他得罪了两位诺奖得主,利普斯科姆(Lipscomb,研究硼烷结构获奖)和大名鼎鼎的鲍林(Pauling)Lipscomb就质疑过半经验方法的科学性,但嚣张的德瓦说“你不要管他科不科学,只管用就是了”。

这句话一出,使他得诺奖可能性大大减小。

同时德瓦对Pauling提出的共振理论百般羞辱,甚至说是理论化学的倒退。

以Pauling众所周知的为人和性格,德瓦不可能拿诺奖了。

四、路易斯·哈密特学过有机化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Hammett 公式,这是第一个可以将有机反应参数化的研究,研究的是取代基电子效应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哈密特可以说是开创了物理有机化学界。

人们一度认为,他应该和Christopher Ingold 一起拿奖。

后者研究了Sn1,Sn2,E1和E2的反应机理,为有机化学从实验走向理论做出了贡献。

他们都是物理有机的先驱。

然而哈密特简直无辜。

他个人并没有和任何人有矛盾,但Ingold却得罪了当时在诺贝尔奖委员会有很大影响力的有机化学家罗伯特罗宾森(罗宾森1947年获得诺贝尔奖)。

由于私人恩怨,Ingold拿不到奖,也拖累了哈密特。

五、霍华德·西蒙斯西蒙斯在1954年至1991年一直在杜邦公司工作,并且担任杜邦研发部的头头,在他的领导下,一系列重要工作被发展。

其中就包括穴状配体,冠醚的发现。

在1987年,诺贝尔奖被授予了Jean-Marie Lehn,因为其在穴状冠醚领域重要的贡献。

而同年与他分享诺奖的两位都是来自超分子界。

由于诺奖最多三个人领取,西蒙斯错失了这个奖项。

这主要的原因在于,作为杜邦研发部的领导,他每天要处理太多的事务,以至于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撰写他的研究结果,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没有被发表。

但是西蒙斯是一个心胸宽广的科学家,他乐意与Jean-Marie Lehn分享在冠醚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Lehn拿到诺奖后,Lehn连续打了两个电话给西蒙斯,希望他不要灰心难过。

西蒙斯说,他并不会难过。

在你心中,还有谁也是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呢?更多错失诺奖的大师和故事,请见:诺贝尔奖趣闻(三)———血泪、女权与撕逼- 有机识趣- 知乎专栏-----------------------------------------
本文只做学术探讨之用,无任何商业目的,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欢迎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