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2010]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XBRL应用的比较分析
c lc id /
所“XBRL 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的链接
http ://www.c s rc .g ov.c n/ c n/c s rc /
都是非开放的名称空间
元素名称使用 的语言
汉语拼音
英语
使用汉语拼音可能便于中文使用者阅读,使用英语则便于与 XBRL 国际组织的其他分类标准兼容
通过两所 XBRL 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的比较,可以看出两所 在 XBRL 应用和实施过程中是各有侧重的,因此也存在较大的 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可以了解我国证券业 XBRL 应 用和推广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中国在各个领域全面推广 XBRL 提供必要的经验和教训。
一、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上证所和深交所制作 XBRL 实例文档时所依据的分类标准 是不同的,上证所使用的是自行开发并得到 XBRL 国际组织认 可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分类标准”(CLCID),而深交所使用 的是由证监会组织制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的 分类标准。这两个分类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两个分类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了证券分析行业 和其他希望利用实例文档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用户的困惑, 尤其是用户很难利用上市公司的实例文档进行公司间的横向 分析。同时,证监会也无法利用实例文档对上市公司整体情况 进行比较有效的监管,客观上阻碍了我国证券业 XBRL 应用的 深入发展。 两个所开发的分类标准的主要区别见表 1 所示。
2004 年 1 月由深圳所为主,编写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 子化规范》经国家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并于当年 12 月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在“规范”通过审批之后,深交所 快速启动了遵循“规范”,基于 XBRL 的信息披露全程电子化实 施项目,2004 年 10 月开始实施基于 XBRL 的上市公司信息披 露标准化报送系统。
筑牢安全底线 践行绿色发展 激活数字价值——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实践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实践筑牢安全底线 践行绿色发展 激活数字价值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行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战略,上海证券交易所准确认识数据中心作为行业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实践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完美解答安全和发展这道多选题。
上海上证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伟上海上证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洪伟近年来,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加快新基建和数字化发展,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金融数据中心作为金融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全局性作用,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成了建设和运营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发展与技术创新离不开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建设,基于打造世界领先交易所的战略目标和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9年建成了新一代金融数据中心——金桥数据中心,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中国证券期货行业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规划原则,要求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做好各类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为前提,按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六稳”工作要求,夯实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积极稳妥推进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安全与发展是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何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有效推进绿色节能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多选题。
一、全面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基础设施系统架构直接影响到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到高可靠性的要求,一旦建成投产,后续很难再改造升级。
适用于证券行业的数据集市设计思路与探索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并不断应用于证券行业中,推动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证券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数据是证券公司的核心资产,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价值,一直是整个行业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证券行业机构多、类型广、交易方式多样,数据化程度较高,机构内及机构间数据交换频繁,因此提升对各类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迫在眉睫。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证券公司的数据集市设计思路,基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数据仓库,对各类金融数据进行抽象建模,以满足各类数据需求,为证券公司内外部数据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数据系统架构中信证券自2002年开始经营资产管理业务,有着二十多年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与客户携手共同成长。
目前,中信证券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和社保基金转持股份管理资格、保险资金受托投资管理资格、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券商资管机构。
截至2022年底,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规模达1.42万亿元,连续14年稳居同业首位,业务范围不仅覆盖了定向资产管理,大集合、小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基金类净值产品,还包括了为银行或非银企业客户以及其他高净值客户定制的金融服务。
为满足上述业务发展需要,中信证券迫切需要建设一套完备的数据处理系统,用来支撑投资、交易、绩效分析、信息披露、监管报送等各类数据需求。
为此,中信证券资产管理IT团队开展了资产管理业务数据平台(以下简称“资管数据平台”)建设工作。
依托公司的投资交易、估值、公文等应用系统,资管数据平台实现了资产管理业务各类数据的统一存储、统一计算、统一服务,用于满足信息披露、绩效分析、内部运营、高净值客户服务、合规风控等各类业务需求。
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资管数据平台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充分赋能。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规范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一份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一、业务概述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各种金融资产(如贷款、信托资产、债券等)通过证券化工具(如证券化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产品,从而实现资产的分散化投资和融资。
资产证券化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等。
二、参与主体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参与主体包括发起人、受托人/管理人、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发起人是将资产证券化的主体,通常是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受托人/管理人是负责管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机构,可以是银行、信托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
投资者是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机构或个人。
其他参与主体还包括提供信用评级的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三、业务流程1.发起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转让给受托人/管理人,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或信托计划。
2.受托人/管理人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打包、评级和定价。
3.投资者通过认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或信托计划,获得资产支持证券或信托受益凭证。
4.受托人/管理人按照约定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收益。
四、风险控制1.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质量和合规性。
2.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信用评级,确保其信用风险的可控性。
3.设立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4.定期对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审计和披露,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五、信息披露1.发起人应当披露资产池中各资产的基本情况、信用评级和风险状况等信息。
2.受托人/管理人应当披露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结构、投资策略、风险因素等。
3.投资者应当获得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充分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六、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实行备案制管理,要求相关参与主体按照规定提交备案材料,并遵守相关监管规则和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日期】2024.04.12•【文号】上证发〔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的通知上证发〔2024〕33号各市场参与人: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要求,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详见附件),适用于主板、科创板上市公司。
现予以发布,并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2024年4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规范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下统称法律法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上市公司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活动中,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公司治理,不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促进自身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强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正面影响。
上海证券交易所 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尊敬的股东、各位投资者:我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会,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在这个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过去一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执法,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市场功能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我们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监察力度,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我们推进了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资本市场支持。
二、强化监管执法,维护市场秩序上海证券交易所持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我们加强了对交易所会员的日常监管,督促其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也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了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三、优化服务能力,提升交易体验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提升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环境。
我们也加强了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展望未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我们将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我们将推进市场改革,优化市场机制,提升市场功能。
我们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我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股东和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摘要:1.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的背景和目的2.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定义和重要性3.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的主要内容4.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9 号和第10 号的发布5.对证券公司和投资者的影响6.结论正文: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是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的过程。
它对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本市场的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本原则、业务流程、参与主体、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
其中,基本原则包括:遵循法律法规、市场化、公平公正、风险可控等;业务流程包括:资产池的设立、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交易和兑付等;参与主体包括:发起人、承销商、评级机构、托管人、投资者等;信息披露则要求各方主体按照规定披露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信息,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和投资者的知情权;监管则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全程监管,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发布了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9 号和第10 号,分别对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的发布,对于证券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以及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业务指南和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的发布,对于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简称SSE)是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负责组织和监督上市公司的交易和运营。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股东权益,提高运营效率,预防与发现经营风险,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机制与措施。
下面将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探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首先,制度建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
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规范了公司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明确了职责分工、权限控制和业务流程。
同时,上市公司还应制定内部控制操作手册和制度宣传教育计划,确保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其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也是关键。
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内部控制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的规划、建设和监督。
该部门或委员会应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和规程,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以及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监督。
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业务部门,加强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风险管理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公司应进行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识别并分类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公司应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防范操纵市场行为和内幕交易的风险。
最后,信息披露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求。
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市场披露经营信息,遵守信息披露相关法规和规定。
公司应制定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保证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此外,上市公司还应建立投资者关系部门或委员会,负责与股东和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应市场关注和质疑。
论证券公司信息化建设策略
论证券公司信息化建设策略内容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证券公司业务内容的区别,揭示了国内证券公司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开展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调整信息化建设策略以适应业务开展的需要,以期对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化对策国内证券公司信息系统概况中国的证券行业无疑是国内信息技术应用最充分的行业之一。
证交所从诞生之日起就采用了先进的电脑自动撮合系统,奠定了中国证券市场无纸化交易的根底和电子化的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开展,中国证券业已在全行业实现了发行、交易、清算全程无纸化,并且在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方面,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技术甚至决定了证券公司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效劳内容。
目前国内证券公司的信息系统根本分为业务支持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两局部。
业务支持系统。
是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的主要局部,承当了支持证券公司业务开展的功能。
相对最初的柜台系统,除了在功能、易操作性、权限控制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良外,还增加了各种周边委托系统,如刷卡委托、热键委托、委托、远程委托、炒股、网上交易等。
此外,证券公司还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在营业网点建设方面和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开展了银证转账业务和银证通业务。
为配合交易所法人清算制度,建立了从交易所到公司总部再到营业部的三级法人清算系统,完成资金、股份的三级清算工作。
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展,局部证券公司业务支持系统的业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债券和基金,还包括了开放式基金、三板市场业务等。
经过较长时期的开展,现在已日趋完善,特别是在为客户提供交易通道效劳方面,无论是在通道的种类还是通道的运行效率上,都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能很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要。
业务管理系统。
是在证券公司开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建设的。
随着前几年证券行业的兼并风潮,证券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原来完全通过人工进行的管理工作无法跟上公司规模、业务开展的速度,加上营业部业务处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迫使管理工作急需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与对策
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与对策黄立立裴鸿斌(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1)经济管理喃要]证券公司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证券市场电子化发展方向,同时有力地程进并保障了我国证券交易的高速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眷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进行讨论,本文分析了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信息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大特征及趋势。
证券行业是高度信息化行业,证券公司作为证券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其信息化发展亦是如此。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是证券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
本文对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与重点90年代初,以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作为标志,中国证券业开始了实质性的起步。
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技术手段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成功建立了全国性的交易网络系统,1990年深交所证券市场完成了柜台交易向场内集中交易的转变,中国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年时间经历了柜台交易E斤集中交易和无形化网上交易阶段。
到2003年我国证券市场市价总值42457亿元,但是与国外相比较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管理与决策系统、风险监控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进行的,目前国内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总部管理,在中国,证券业内许多券商的总部是发展相对较弱,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技术的局限。
总部管理就是总部对各营业部进行有效经营监督,有效地醴免风险。
第二个重点是虚拟化,经营的虚拟化是指证券交易系列流程可通过信息终端远程进行。
虚拟化的远程证券经营体系带来的更直接的一面是营运成本的大幅下降和现有的证券交易模式的改变。
另外还有灵活多变的资产管理系统也是进行风险定量分析和控制的有效工具,日渐成为大资金投资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发展趋势。
全面提升证券期货业信息化水平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十二五”即将到来,站在新五年的起点,中国证券期货业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战略是:一是显著提升信息系统性能,不断丰富信息系统功能,增强资本市场的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二是为投资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交易方式,提高对投资者的信息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大幅提高信息系统抗风险能力和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行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建立健全行业信息技术公共基础设施,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五是形成完善的多层次信息技术规章和标准体系,提高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六是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支持资本市场业务监管和行业自律;七是形成科研合作机制,提高先进技术应用能力;八是壮大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为资本市场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营业部技术指引、网上交易技术指引等专题培训,期货业协会组织期货公司高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轮训班,促进了市场对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技术指引的理解和贯彻落实。
2.加强行业标准化的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
证标委于2009年11月6日召开换届大会,完成了换届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证标委内部的日常管理,重新修订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制定了《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
证监会启动了《证券期货业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同时配合金标委开展了《金融行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制定工作;完成《证券期货业标准体系框架的项目建议书》在金标委的立项申请工作;发布《证券期货业与银行间业务数据交换消息体结构和设计规则》行业标准,规范定义了商业银行和证券期货机构业务往来中的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提高了数据处理和数据交换效率。
简述中国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简述中国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作者:魏海来源:《企业导报》2011年第19期【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与证券业务融合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证券与银行的代理业务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双方以各自优势为基础联合拓展新业务,形成银证业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局面。
还要注意构建适合未来发展的证券公司广域网,满足高可靠、高智能、高性能、高安全性和管理性的要求,为集中交易、网上交易、银证合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关键词】证券;信息化;建设一、信息技术在中国证券行业应用的历史中国的证券行业无疑是国内信息技术应用最充分的行业之一。
证交所从诞生之日起就采用了先进的电脑自动撮合系统,奠定了中国证券市场无纸化交易的基础和电子化的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中国证券业就在全行业实现了发行、交易、清算全程无纸化,并且在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方面,也逐渐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二、中国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总部管理,总部管理就是总部对各营业部进行有效经营监督,有效地避免风险。
(2)虚拟化,经营的虚拟化是指证券交易系列流程可通过信息终端远程进行。
虚拟化的远程证券经营体系带来的更直接的一面是营运成本的大幅下降和现有的证券交易模式的改变。
(3)灵活多变的资产管理系统。
它是进行风险定量分析和控制的有效工具,日渐成为大资金投资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发展趋势。
风险控制系统也是未来证券公司生存的根本。
就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来说,首先是信息化系统管理水平无法保障安全性、重复建设,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和系统效率低,业务创新能力差,信息比较分散,很难提高服务水平。
其次是信息化发展对证券公司的业务优势没有足够的保护,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交易的中介主体在面对客户时变得电子化,反而忽视自身业务优势的保留,陷入价格战。
围绕客户端的创新使得证券公司与合作有关的关联方对客户的影响力增大,证券公司没有对单个券商的业务优势予以保护,客观上对任何有优势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和做好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和做好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日期】2003.05.21•【文号】上证通字[2003]2号•【施行日期】2003.05.2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和做好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上证通字[2003]2号)各会员单位:为保障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规范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便于会员单位了解本所通信网络的相关技术体系与要求,本所组织编写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见附件1)。
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并作必要修改后,予以正式发布。
现就如何理解《白皮书》的有关内容,做好通信网络系统建设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白皮书》是本所通信网络相关技术的规范文件,《白皮书》描述了本所网络系统的总体发展目标及技术规范,阐述了实现网络“天地备份”的具体技术手段与方法。
各会员单位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做好本单位通信网络系统的规划。
二、《白皮书》提出了会员单位在建设通信网络系统时可参照的三种组网模式,各会员单位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模式或几种模式的组合,根据各自的技术系统特点,完成通信网络系统的“天地备份”建设。
三、本所将根据《会员单位及其营业部通信网络等级评定办法》(以下简称《评定办法》)(见附件2),接受会员单位通信网络等级评定申请,经本所组织相关测试后,分批公布评定结果。
四、本所将对不能达到《评定办法》中过渡模式或截至8月15日仍未向本所提出等级评定申请的会员单位发出技术监管令,责令整改。
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证券交易正常进行的技术基础。
请各会员单位按通知要求,尽快组织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2.会员单位及其营业部通信网络等级评定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一日附件1:上海证券交易所通信网络技术白皮书第一章总则1.1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通信网络是我国证券行业技术网络架构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证券行业通信现代化、保障通信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2011-2020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2011-202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日期】2010.12.10•【文号】•【施行日期】2010.12.10•【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2011-2020年)(2010年12月10日)“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本市场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根据证监会总体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
《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的行动指南,旨在阐明上交所战略目标和行动次序,是未来十年上交所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制定及修订的背景(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2002年,上交所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明确了上交所的中长期远景和战略目标。
2008年,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全所工作进展,上交所对战略规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增强了战略规划的执行力度。
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上交所近年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股票市价总值从2002年末的2.53万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09年末的18.5万亿元人民币,股票市价总值、成交金额、融资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二是技术优势显著增强,全球证券交易所最大的数据仓库和新一代网站全面建成,新一代交易系统成功上线;三是市场创新取得突破,推出了交易所交易基金产品、权证产品和大宗交易平台;四是市场基础制度日趋完善,市场日益公平和透明;五是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六是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证券市场逐步走向开放。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认真做好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认真做好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日期】2006.08.04•【文号】上证会字[2006]22号•【施行日期】2006.08.04•【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废止部分业务规则的公告(第四批)(发布日期:2010年11月8日,实施日期:2010年11月8日)废止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认真做好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上证会字〔2006〕22号)各会员单位:本所即将推出新一代交易系统,为确保新系统上线所有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各会员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现将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准备的若干重要工作及其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席位代码升位为确保现有交易系统的席位向新一代交易系统的PBU平稳过渡,本所将对现有交易系统正在使用的所有席位代码统一进行升位。
升位后所有席位代码均为五位数字(不含字母),将可在现有交易系统中提前使用,其中已确定为PBU代码的部分,将至新一代交易系统上线前一交易日正式到位。
升位规则请参见附件1。
席位代码升位操作的具体日程表,将由本所与中登公司协商后,另行通知。
二、PBU规划方案尚未提交《席位梳理信息报告》(模版见上证所网站新交易系统专区)的会员单位,最晚须在2006年8月11日前将该报告的电子版发送至:************.cn。
各会员单位须于2006年8月18日前,按本通知附件2的PBU方案报送模版的要求,制定PBU规划方案,报送本所。
报送方案中PBU相关数据,将作为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基础数据,各会员单位要确保上述数据的准确性。
各会员单位须在2006年9月15日之前,完成所规划的PBU代码对应席位的投资者账户转指定工作。
9月15日之后,会员单位可按常规进行转指定操作(交易系统冻结期除外)。
账户转指定的工作,还须遵循中登公司的有关规定。
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月3年2014目录序言 (3)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4)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第二章战略目标和建设方针 (6)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9)第一章完善交易系统建设,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9)第二章优化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市场整体互联互通 (15)第三章强化后台设施建设,促进市场集约高效运行 (19)第四章完善中介机构服务设施,加强投融资主体服务 (23)第五章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27)第六章加快整合中央监管系统,实现监管智能化转型 (38)序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正常运转高度依赖信息系统。
资本市场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发展,对于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信息共享和监管效能,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行业机构市场竞争力,增进市场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保障,是我国资本市场应对经济体制转型和国际化挑战的内在需要。
根据证监会党委的战略部署,为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开展了本规划的制定工作。
本规划按照顶层设计的年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2020至2014提出了要求,思想,确定了信息化建设的6项基本原则,明确了到2020年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了4项建设方针,规划了6大发展任务,提出了24项具体任务,并细化为88项具体行动。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加强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要遵循“两维护,一促进”的指导思想,即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性能、保障安全,有效提升市场效率,节约市场成本,促进业务创新,增进投融资服务,支持对外开放,助力监管转型,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技术文档
上海证券交易所技术文档证券公司港股通信息系统技术就绪工作指引文档版本控制页目录1.概况1.1文档名称证券公司港股通信息系统技术就绪工作指引1.2概述为保障证券公司港股通业务的顺利开展,确保信息系统平稳上线,特制订本指引用于对证券公司港股通业务系统建设与部署及运维管理等阶段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本指引从帮助证券公司加强对港股通业务系统的安全可持续运营能力的角度出发,从证券公司技术系统的特点出发,就系统建设与部署、运维管理等阶段的必要交付物及制度流程进行了明确,以供证券公司参考。
本指引包含规范性工作检查附录,可供证券公司对港股通信息系统技术就绪工作进行自查参考,详见附录证券公司港股通信息系统技术就绪工作底稿。
本指引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联合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技术系统用户共同参与编写。
在此特别感谢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相关人员给予的协助和大力支持。
本指引作为证券行业开展港股通技术系统自律检查的内部参考,随着港股通业务及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适时修订。
1.3参考文档《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范》(—)《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试行)》(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标准》(—)《关于证券公司实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标准>的指导意见》(机构部部函【】号)《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安全管理技术指引》(2006年8月1日版)《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2009年6月23日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公告》《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实施细则》《港股通业务试点方案(草案)》《港股通市场参与者技术实施指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港股通结算业务市场参与人技术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2.系统概述2.1总体架构证券公司港股通业务系统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起草说明0304
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起草说明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3月目录一、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4)二、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5)三、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四、各项规划任务的具体说明 (9)(一) 技术指标说明 (9)(二) 建设交易所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 (10)(三) 加快全国股转系统交易平台建设 (13)(四) 促进区域股权交易中心规范发展 (15)(五) 加快柜台市场系统建设 (16)(六) 优化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市场整体互联互通 (19)(七) 建设账户业务公共服务平台 (22)(八) 建立公共资金交收平台 (26)(九) 建立公共支付平台 (27)(十) 建设云交易通道 (30)(十一) 建立统一信息披露平台 (34)(十二) 建设行业信用公共基础设施 (37)(十三) 完善行业数据集中备份机制 (41)(十四) 建立行业公共托管设施 (44)(十五) 建立信息系统集中采购机制 (48)(十六)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设施 (52)(十七) 建立行业安全服务中心 (56)(十八) 建立行业集中研发测试中心 (58)(十九)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2)(二十) 建设中央监管信息平台 (64)一、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结构、多参与主体的金融生态圈,能够覆盖多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股票总市值位于全球前列;市场功能日益增强,投融资、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促进了企业价格发现和价值重估;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构建了一套与国际通行原则基本相符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投资者投资渠道、投资方式以及获取信息更加多样化,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交易方式更加多样化,集中竞价、做市商、网络交易等新型模式初步显现;对外开放稳步提高,实施“引进来”政策的同时鼓励“走出去”,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上交所审计建议
上交所审计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
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等方面,确保市场交易的真实、公正和透明。
2.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性,加强对系统数据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篡改的风险。
3. 加强对交易所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减少内部操作风险。
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4. 建立健全的交易监管规则,防范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其真实可靠,防止虚假陈述和误导性陈述的情况发生。
6. 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测和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市场异常波动和风险事件,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7. 审慎审核和监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确保披露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全面。
8.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防止虚假陈述和误导性陈述的情况发生。
9. 加强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0. 加强与国际审计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审计经验和技术,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
11. 加强与其他国内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总结:
上交所作为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承担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上交所的监管能力和市场透明度,上述审计建议可作为参考,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
•决
•策
•分析
•支 •持
•类
•系
•统计
•统
• 广度=信息化 • 深度=商业智能
•存储 •处理
•交易 •系统
•短交易
•业务管理类系统
•长交易
•Internet业务平台
•B2C交易
•
•B2B交 易
•广度
短交易的特点
•前店后厂,岗位齐一,表单驱动,记录在库 •后台
•前台 •人
•前台 •人
•前台
•FIX/STEP •XBRL
•ISIN/自定义编码
•参与
•SMEML
•业务相关技术领域
•
分而治之
•通
•同
•应对之道:
• 松耦合
• 标准接口
•统
• 局部可替代
•痛
•
沿途下蛋
•案例1: •案X例BR2L:ETF套利分
析
•尤其是建设周 期较长的阶段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同阶段所获好处不均衡 •要注意合理安排开发顺序 •产生持续的成就感和动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化 建设总体思路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
上海证券交易所简介
•中国主板证券市场的组织者 •股票、债券、基金、权证产品 •5万亿市值,5万亿年交易额 •3000万投资者账户,3000网点
•
•对信息化、信息技术和信 息基础设施日益高度依赖
国际证券市场竞争基本态势
•公司化:交易所纷纷改制上市 •购并潮:交易所间购并案不断 •国际化:跨境上市、交易、监管 •标准化:编码、数据交换、信息披露
•
交易所信息化工作的约束条件
•交易实时性、安全性要求 •业务正确性、连续性要求 •用户广泛性、敏感性要求 •发展前瞻性、和谐性要求
•
上海证券交易所IT格局概览
•业务管理 •决策支持
•一个核心
•三只闭环
•证券编码、交易数 据交换、信息披露 、内部数据字典
•六类用户
•机房、通信网络、监 控、CA认证中心、消 息总线、存储网关、配
•
IT治理“铁三角”
•安全
•发展
•和谐
•
•
定义:MIS、EAI、BPM
•部分具备要素1-3的,只能称为“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具备要素1-4的,可以称为“企业应用集成”系统 •全部具备要素1-6的,才能称为“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MIS •EAI •BPM
•
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 业务先导 • 循序渐进 • 全局优先 • 遵循主流 • 分而治之 • 沿途下蛋
•
信息化: 工具性vs.战略性
•CIO定位 •大象无形
•信息把部分整合为整体
•总体性的、架构性的、规律性的、模型性的 •“客观而不实在”的东西,天然具有信息的属性
•信息化的最高目标,将不仅是业务的一些具 •体环节的改进和优化,而是关于业务的总体
•性、架构性的改进和优化。
•尊重信息科学
•尊重管理科学
维度二:深度
•深度
•挖掘
•处理:交易
•分析 •存储:交易记录
•统计 •存储
•统计:交易记录(任务固定、规则固定)结果 •分析:交易记录(任务不固定、规则按需组合)结果 •挖掘:交易记录(任务不固定、规则按需发现)结果
•处理 •短交易
•长交易
•B2C交易
•
•B2B交 易
•广度
IT系统在两个维度上的定位
置管理、呼叫中心
•交易系统
•两大平台
•参与者 •所内 •登记公司
•四套标准 •八项基础设施
•投资者、参与者 、上市公司、
•所内、监管机构 •分析机构
•
信息技术革命为我们带来的契机
•咨询
•技术创新
•战略规划
•策 划
•人才引进
•监控系统
•内部网梳理
•新机房工程
•第三代监察系 统
•新一代网站
•新一代信息系 统 •新一代交易系 统
•前台
Hale Waihona Puke •人•人•
长交易的特点
•岗位各异,数据共享,任务分布,进度协同 •后台
•前台 •人
•前台 •人
•前台
•前台
•人
•人
•
适合“长交易”的信息化架构—— 六大要素、四大支柱
•
六大要素与计算机的形象类比
数据仓库 门户中间件 应用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 建模工具 工作流引擎
内存、硬盘 操作系统 系统调用、库函数 总线 汇编 CPU
•得信息化者得天下
•
信息化是提高交易所 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产品线尚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特色的业务需求无法照搬国外 •信息化依赖程度高,信息属性明显 •信息化应用具有后发优势
•
•公文流转 •电子交易 •火星遥操作 •结绳记事
对信息的理解
•信,不疑也。息,线索/痕迹也。 •反映特定系统状态的、消除关于该 •系统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于一定载
•体之上的抽象痕迹。 •信息给我们以新知,使我们从无序走向有序。
•负熵?
•
•短信、msn •电子邮件、网页 •电话、电报 •信使
对信息化的理解
•信息构成我们工作、生活中一些不可或缺的环节 •信息串起行为的链条,驱动业务的车轮。
•把具有信息属性的环节,交给以计算机软硬件、 •通信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来做, •以提高效率、优化业务流程。这就是信息化。
•
业务先导——NGTS项目管理结构
•指导委员会
•需求确认小 •项目经理 组
•技术审议小 组
•后勤保障小 组
•PMO & QA
•AO
•SD •HW •LA •WAN •UAT •MD N
•……
•
业务先导——NGTS上线工作结构
•上线领导小组
•上线工作办公 室
•系统就绪
•交易所就绪
•全市场就绪
•
循序渐进
•资源整合
•目标:建设一流交易所
•买断式回购 •ETF •权证 •资产证券化
•
•业务创新
•深度 •挖掘 •分析 •统计 •存储
维度一:广度
•短交易:人机人 •长交易:人机人机……人 •B2C交易:人机人机……人 •B2B交易:人机人机……人
•处理 •短交易
•长交易
•B2C交易
•
•B2B交 易
•广度
•
•接口复杂 •缺乏柔性 •全局风险
•面向部门
全局优先
•开发环境集中 •监控集中
•业务管理集中 •消息机制集中 •运行管理集中
•机房集中 •网络统一规划
•数据集中 •标准先行
•人力资源逐步集中
•面向服务 •面向角色 •面向流程
•
遵循主流
•考察
•互操作能力 •主流兼容性 •标准化程度
•共性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