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十一扬州慢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 扬 抑扬的手法是诗歌写作中的常见手法,在高考中多有考查。 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 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 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两句以 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 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 “ 不问苍生问鬼神 ”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 觉情韵悠远。再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 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 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 ”,通过对少 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抑扬可分两种: 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指出这首词中“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为咏梅之作。作者与苏东坡过从甚密,东坡为爱
其才,曾荐其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此 词显然是借梅花以寓性情,并非徒然咏物之作。
重点突破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词中的哪些内容 可以看出?
提示 悲(悲凉、凄凉、凄冷等);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 角吹寒、空城、 “二十四桥„„为谁生”等。
词的过片(下片的首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 须惊”,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提示 因“空”而“惊”,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 等令人心痛! 连缀全词,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 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幅对比 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本词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请说说它们的作用。
提示 词中多次化用杜牧的不同诗句,剔除杜牧旧句,真 正出自姜夔之手的词句不过参半, 杜牧旧句皆言扬州的风流繁盛, 而 姜 夔 “ 填 补 ” 的 则 全 是 “ 废 池 乔 木 ”“ 清 角 吹 寒 ”“ 空 城”“冷月”等一类令人断肠的词语。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同 为名士风流的杜牧其人其诗的崇拜,另一方面又以扬州昔日的繁 华反衬今日扬州的残破。
3.文本赏读 《扬州慢》是词人一首难得的感怀家国、哀时伤乱的佳作。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两阕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鲜明的对比,用 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 写出 了战争带给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的心理感
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
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
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 “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
写照。
情景交融是这首词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移情入景,乐景写哀,都是词人经常使用的手法。词人在文中 写了大量的乐景:名都,佳处,二十四桥 …… 可是,写乐景是 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比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 弊坏,二十四桥的冷寂 ……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诚哉斯言!
答案
三、四两句,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点出了梅花的
风骨、品格。“不受众芳知”,表明梅花的态度是不卑不亢, 从容而自矜的。“端须月与期”,词情突然扬起,说只有月亮 才配与梅花作伴。前句抑,后句扬,抑扬之间,把梅花格调的 高绝,推上顶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虽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 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质的襟怀和性情。
3.名句积累 尽荠麦青青 (1)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 。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2)纵豆蔻词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 波心荡冷月无声 。 年年知为谁生 。 (4)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
对美有高度的欣赏能力 (5)杜郎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纵豆蔻 词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多年生常绿草木,比喻十三四岁 ... 的少女,言其少而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姜夔 ( 约 1155 -约 1209)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
(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怀才不遇,飘泊四方,以布衣终老。精通
音律,善自度曲。词作音调谐婉,语言精美,结构谨严。他是 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词人,其作品对南宋后期的婉约词人、清
代的浙西词派词人均深有影响。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
预习作业 1.字音识记 初霁 ( jì ) 荠 麦( jì ) . . 窥 江( kuī ) 自度 ( dù ) . . 黍 离( shǔ ) . 少 驻(shǎo ) .
u ) 豆蔻 (kò .
2.词语理解 天刚好放晴 (1)夜雪初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荠麦弥 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 . 创作 (3)自度 此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暂时、稍微 (4)解鞍少 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石道人歌曲》等。
2.文题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
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 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
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 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
嬉,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 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 首《扬州慢》。
词的下阕,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
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
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 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杜牧算是个俊才情种,他
有写“豆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
可是,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日的款 款深情来!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冷峻的 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唉,试想一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 年年如期盛放,可是到底还有谁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呢? 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 昔对比,催人泪下。
考点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
(北宋)赵令畤①
春风试手先梅蕊,并页 ② 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 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
第一枝。
【注】 ①作者与苏东坡过从甚密,东坡为爱其才,曾荐其 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②并页,读作pīn
ɡ,光润美好的样子。
败坏景象。词人先从自己的行踪写起,写自己初次经过扬州 城,在著名的竹西亭解鞍下马,稍作停留。走在漫长的扬州道
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而齐整的荠麦。而昔日那个
晚唐诗人杜牧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 (杜牧曾经在《赠别》里 写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去不复返。自金 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 了。人们说起那场战争,至今还觉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一 个“厌”字,很恰当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 的罪恶。日落黄昏,凄厉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 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词人很自然地实现 了由视觉到听觉的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