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2021-2022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案

2021-2022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教案

5 山水田园诗四首一、教学目标:(一)学问技能目标:1.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2. 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3.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4. 领悟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5. 背诵四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揣摩山水田园诗的语言特征和写作技巧。

(二)过程方法目标:以四首山水田园诗为例,让同学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力量,培育同学的观赏共性,提高同学的想象力、审美力量和艺术趣味,为同学终身学习和有共性的进展奠定基础。

1. 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 同学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培育鉴赏诗歌作品的深厚爱好,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3. 老师引导,师生互动,总结分析感悟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四位诗人所作的田园诗的特点,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宠爱,领悟诗歌中的意境。

充分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和制造潜能,让同学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争辩法。

以读为主,讲、读和争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把握孟浩然山水诗中“清旷冲淡”的诗风特点,祖咏的精练诗风,储光羲诗歌中质朴的白描,境界清冷急促的孟郊诗,品尝四首诗歌的意境,学习和理解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田园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五、教学课时:2课时完成四首诗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课文简析宿建德江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孟浩然 (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年纪长于王维,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先行者和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仕途上不得志,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和漫游,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孟浩然的诗绝大多数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思想内容不甚丰富,多是诗人的自我表现,其诗风以清旷冲淡为基调,又不乏壮逸之气,从艺术的完整性和精致性来讲,与王维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高中语文《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三个选择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

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

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的梦中情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人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待公交车的到来……”有时,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微感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赏读:实现我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这句诗常用来激励他人事业失败后施展抱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赏读: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

旧的事物终将过去,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韩非子》赏读:意思是说,保持虚的状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保持静的状态,就能明白正确的行为。

韩非子认为虚和静是相对的,虚的背后是实,静的背后是动。

以静制动一直以来都是反败为胜的法宝。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韩非子》赏读: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一、作者视窗《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戸温馨晨读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思品悟十个指头按不住跳蚤十个指头按不住跳蚤,这道理好懂。

可是眼下,人们都想十个指头按跳蚤。

当上小官又 想当大官,一边读学位,一边又考着职称,舍不得名声,又放不下金钱,丢不下老婆,又不断绝情人;看着人家下海成功,也要去试,听说人家炒股发财,也要去买。

欲望太多,必心 气浮躁,都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伸手,就按住十个跳蚤。

十个指头都用上,跳蚤却跑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一《易•乾》赏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古人观 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行:运行, 运转。

健:强壮有力。

赏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

报他。

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

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

报:回报,回赠。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 Tk赏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我们知道,事情失败后,及时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

温、良、恭、俭、让。

一- 赏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 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丿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

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貢自主积累僅 博观而釣联L 厚积而薄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作者视窗《宿建德江》孟浩然(689 - 740),今湖北襄樊人。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 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晚年 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作品有《孟浩然集》,存诗两百余首。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2.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2.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了解孟浩然的生平情况。

过程与方法:识记山水田园诗歌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孟浩然的羁旅愁思。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识记山水田园诗歌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教学难点: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句。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教学课型:拓展阅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宿建德江【导入语】播放少儿歌曲《春晓》,“春晓”这首歌把我们带到了童年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温馨。

那么,“春晓”是哪个诗人写的呢?(明确:孟浩然),可见,从童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接触孟浩然的诗歌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孟浩然的诗歌《宿建德江》。

【山水田园诗介绍】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⑴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⑵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⑶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游京师,与张九龄、王维、王昌龄等诗人交谊甚笃,后应进士不第,返襄阳,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

公元740年,王昌龄游襄阳,当时,孟浩然患有痈疽(拥狙),就是一种毒疮,将要治愈了,医生嘱咐他不要吃鱼鲜。

孟浩然设宴款待王昌龄等老朋友,纵情宴饮,抵制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因为吃鱼病发而死。

有《孟浩然集》,存诗二百余首。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译诗】移动船只,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使我又增添一份新的哀愁。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章:山水田园诗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欣赏并分析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起源:介绍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点:概括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赏析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作品,如王维的《鸟鸣涧》、孟浩然的《春晓》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了解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欣赏并分析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山水田园诗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山水田园诗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的理解深度。

3. 评价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意境和情感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山水田园诗的意象与意境一、教学目标1. 理解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

2. 学会分析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构建。

3. 欣赏并评价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意象与意境的概念:介绍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区别。

2. 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与意境:分析山水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的构建方法。

3.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赏析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作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理解意象和意境的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构建。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欣赏并评价山水田园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美感。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意象和意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山水田园诗中意象和意境构建的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山水田园诗中意象和意境美感的欣赏能力。

第三章: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 理解山水田园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023年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宿建德江》《终南望余雪》《田家杂兴

2023年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宿建德江》《终南望余雪》《田家杂兴

2023年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宿建德江》《终南望余雪》《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终南山》(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整理【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进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精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认真品尝诗歌所制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受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头合流。

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悟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关照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美丽空静的意境。

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欣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基本表现方式。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美丽,风格舒适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喜爱自然,憧憬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闲得意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爽自然,质朴自然,清爽洗练清幽淡雅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美丽,风格舒适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学习《宿建德江》(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始终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今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能够分析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山水田园诗篇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3. 鉴赏和分析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田园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田园之美,激发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课堂讲解:讲解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田园诗。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鉴赏和分析一首山水田园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水田园诗的价值和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一首山水田园诗。

2. 写一篇关于山水田园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背诵、写作和预习等。

3. 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自主学习能力: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七、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和意境。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通过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使学生领悟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与特点2. 山水田园诗的历史背景3. 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能够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引导学生领悟美学价值。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山水田园诗的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讲解经典作品: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进行分析讲解。

3.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山水田园诗进行深入研究。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5. 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赏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学术论文、赏析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经典作品和相关图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第3-4课时:分析讲解经典山水田园诗作品。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宿建德江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宿建德江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宿建德江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常见意象所传达的丰富情感。

2.指导学生从分析意象入手去解读诗歌,读懂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品、品中得。

2.课堂上交流讨论,讲练结合,重点掌握以意象为切入点读懂诗歌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会通过关注意象前后表情达意的词和前后语境来准确把握诗情。

【课时】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归纳常见意象及其寓意。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意象和意境引入,渲染诗意激发诗情。

二、播放视频《送别》,让学生找出意象,明确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请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意象及其寓意,了解一些常见意象所传达的丰富情感。

三、引导学生根据意象推测诗情。

(一)教师指导学生感知意象,读懂诗情。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题: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请分析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结方法:1.找主要意象。

2.分析意象特征、内涵。

3.要看意象前后表情达意的词。

4.要全篇观照,结合语境,整体把握,忌孤立片面。

(二)学生品读《终南望余雪》,教师点拨。

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课外拓展:品读秦观的《行香子》,根据意象,领会意境,读懂诗情。

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四、实战演练: 2018全国卷1诗歌鉴赏题第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山水田园诗四首(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粤教版高二选修课程中的山水田园诗四首,分别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太湖明月夜》、《梅花三弄》、《登高》。

这些诗歌皆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

这几篇诗歌都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优秀的山水田园诗篇。

这些诗歌反映了唐代风景画和诗歌交流中的风格和技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诗歌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唐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感受中国山水田园文化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文化特点、风格和表达手法,理解其情感和内涵。

2.感受中国山水田园文化的美丽,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发展。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掌握诗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学会辨析诗歌的优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 《桂林山水甲天下》(2) 《太湖明月夜》(3) 《梅花三弄》(4) 《登高》2.教学方法:(1) 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介绍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文化特点和风格。

(2) 课件呈现:老师使用PPT展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文化特点、风格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3) 对比分析:老师让学生对比分析各篇诗歌的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可以有所启迪,扩大视野。

(4) 朗诵和演唱:老师引导学生集中发音、强化语感,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朗诵这些诗歌。

四、教学内容1. 《桂林山水甲天下》(1) 介绍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文化特点和风格。

(2) 使用PPT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情境和意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

(3) 对比分析其他唐代山水田园诗,归纳出各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韵律和语感,进行演唱或朗诵。

2. 《太湖明月夜》(1) 使用PPT介绍《太湖明月夜》的情境和意境,让学生感受太湖之美。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山水田园诗四首》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4、背诵这四首小诗。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课前预习:写景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

到了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写山水田园诗为主的诗人群,人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表现宁静淡泊的情怀,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等。

这类诗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主要分类【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感情复杂,不一而足】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抓意象),组成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品意境)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悟情感)。

高中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

高中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第2课时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学习《终南望余雪》(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全唐诗》编诗一卷。

《终》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

那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韵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方才降过雪,于是念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

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二)、大体解读:一、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加倍酷寒逼人。

(主旨)二、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犹如漂浮在云端。

3、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敞亮。

“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日暮天寒”超级自然。

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三)、试探讨论:一、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诗人如此写是不是违背了常理呢?明确:没有。

诗人如此写是写初终南山顶挺拔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的特点。

二、前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

明确:1)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

2)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晖,既染亮了林表,固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四)小结:本诗描画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但最后一句才露出作者本意,抒写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忧虑。

高中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1.5《山水田园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1。

5《山水田园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内容感知《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

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

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田家杂兴八首〔其二〕》通过抒写自己不慕荣华富贵,追求田园之乐,表现了自己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节操,体现了诗人高洁傲岸的情怀。

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游终南山》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诗中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

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

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走近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有《孟浩然集》,存诗两百余首。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全唐诗》编诗一卷。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

《全唐诗》编诗四卷。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学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山水田园诗四首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水田园诗四首学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钓鱼湾》)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孟浩然这个人布衣一生,身世简单,但总让后来人捉摸不透。

比如他的隐居问题,有人说他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一种精神追求、效法古人而隐居;有人说他的隐居是一种姿态,是为出仕造声势;有人说他考进士落第,不得已而隐居。

对孟浩然来说,为社稷出力和建立个人功名是一致的。

因此,孟浩然好乐忘名: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考试,与一批诗人赋诗作会。

他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诗令满座倾倒,一时诗名远播。

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和王维等爱诗的京官都来和他交朋友。

郡守韩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扬他的才华,再和他约好日子带他去向那些人推荐。

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谈诗,很是融洽。

有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而怠慢了别人怕不行吧。

他不高兴地说,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管其他事情。

一个求仕的大好机会失掉了,而他事后也毫不后悔,其“好乐忘名”的程度实在让人感叹!徽州小游与当地人攀谈几句,知道了好的去处:斗山街的明清建筑、许国牌坊、陶行知公园、新安碑园、黄宾虹纪念馆。

放下行装,抖擞精神,背上相机,我便轻装上阵了。

站在太平桥上,便感到了一江两岸的气势。

江为练江,是新安江的上游。

唐代孟浩然有诗赞曰:“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不错。

古人云“澄江如练”,但这里倒不知是江如练还是练如江了,真想随一船顺游而下直到新安江,必有机会体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境。

高中语文5山水田园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5山水田园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5山水田园诗四首“绵里藏针”还是“海底捞针”?毕淑敏文集《心灵处方》(作家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中有一篇叫《钻影》的小说,其中写了这么一段话:鉴赏家是在成堆的真品中,慧眼剔识闯入者。

编辑是在成百上千以至上万的草稿当中,挑选出尚堪打造的毛坯。

这种沙里淘金绵里藏针的性质,日复一日,编辑越来越具有同情与兼容的好脾气……作者写这段话旨在赞扬编辑们的辛苦工作和牺牲精神,但是“绵里藏针”一词实在是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绵里藏针”的意思是丝绵里面藏着针。

形容柔中有刚。

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无论“绵里藏针”是作为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来用,写的都是人的性格。

与从众多稿件中挑选出可堪加工的稿件不搭界。

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把小说中的“绵里藏针”改为“海里捞针”或“大海捞针”就妥当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陈两森走近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祖咏(699—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

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系下狱。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邠宁等地。

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

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

元和年间(806-821),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

元和九年,郑余庆镇兴元,奏其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途中,行次阌乡,暴疾卒。

(续上表)作品孟浩然,有《孟浩然集》。

祖咏,有《祖咏集》。

高中语文(山水风光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案

高中语文(山水风光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教案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1.作者简介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

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见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

今存曲小令213,套数10。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2.基本阅读这首小令以奇思妙想,再现雄浑壮观的瀑布景象。

(主旨)“天机织罢月梭闲”:把瀑布说成织女织就的白练,比喻极为奇特。

“罢”和“闲”均为织就之意。

“石壁高垂雪练寒”:写瀑布依托的对象是壁立千仞的石崖。

高垂,写瀑布高居壁顶飞流直下。

雪练,写瀑布的颜色像一匹雪白的飘绢。

寒,写出由“雪”而生的冷感。

仅仅“石壁”一句,已极其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全貌。

“冰丝带雨悬霄汉”:承“高垂”二字,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对瀑布进行描画:它犹如悬挂在高空的冰丝和雨阵。

“露华凉,人怯衣单”:承前面的“寒”字,说明“寒”的因由和作者的切身感受。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用三个比喻,把瀑布的气势神形极为壮观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3.鉴赏要点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

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比喻艺术极为高超。

‘‘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

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

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

由于多种比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兴衰与发展。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3、准确把握这四首诗的的思想内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学会赏析它。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方法指导: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遭遇来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

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关照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

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观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基本表现方式。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学习《宿建德江》(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三)、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

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

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

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

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四)、基本解读:1、这首诗写诗人的羁旅愁思。

(主旨)全诗的诗眼是“愁”字。

2、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

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

“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

日暮,黄昏时分。

“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3、三、四句并列写景,但有时间先后之分。

“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

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

“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

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

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三、小结: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四、作业:背诵这首诗歌。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学习《终南望余雪》(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

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jì)门。

与王维、储光羲、卢象、丘为等友善。

《全唐诗》编诗一卷。

《终》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

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

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

(二)、基本解读:1、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冷逼人。

(主旨)2、前二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

3、后二句中,“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

“城中增暮寒”,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临黄昏,“日暮天寒”非常自然。

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意尽”。

(三)、思考讨论:1、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诗人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明确:没有。

诗人这样写是写初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的特点。

2、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

明确:1)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

2)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

(四)小结:本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但最后一句才露出作者本意,抒写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忧虑。

三、学习《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一)、作者简介:储光羲(约706一约762),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yǎn)州(今属山东)。

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

曾隐终南山。

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

《全唐诗》编诗四卷。

(二)、基本解读:1、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

(主旨)2、“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自己隐居的志向。

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而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

3、“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六句具体写田园生活所乐之处。

山林河泽有时昏暗不正常而不适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

家里的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

连飞禽都与我相熟,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的屋宇。

4、“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四句明志之语:我的愿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

我每日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打算在终南山中终老此生。

(三)、鉴赏要点:1、艺术特色:诗风质朴自然,运用了白描表现方法。

2、知识点回顾: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

在诗歌中,指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用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四、学习《终南山》(一)、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

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

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

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

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崛险怪(二)、基本解读:1、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主旨)2、“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四句写游终南山所见的奇景。

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

仰望,山与天接;环视,视线为千岩万壑所遮,看不到山外尚有何空间。

日月并提,并非写日月并“生”’而是诗人在山中游玩多日,仰望看日出,看月升,先是露出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看起来确实似从山石中“生”出。

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

接下来,“高峰夜留景”,“夜”与“景”(日光)应不能同时出现,诗人却写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但仔细分析,诗人不过是说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晖。

“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阴暗无光。

与王维写终南山句“阴晴众壑殊”应是同义。

3、“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二句,抒发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感受。

“中”与“正”同义,山“居中”无偏,人“正”而不邪,由山及人,运用类比方法,抒发诗人对山及人的赞颂之情。

“险”与“平”义相反,因为人“正”,所以路再“险”,心态仍是“平”的。

这是以“路险”反衬出诗人心地平坦。

4、“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二句写山风的威力惊人。

山高风厉,长风过处,千柏万松的枝叶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可见“驱”的力量。

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

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

5、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二句,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3、鉴赏要点此诗硬语盘空,险语惊人。

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

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

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

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正是说孟郊诗的特色。

(三)、艺术特色:1、硬语盘空,险语惊人。

诗人写直观之景,了无含蓄,如“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这种直观感受是诗人身处终南山中,山之深幽使得仰望之际,真的觉得天地间只有终南山,日和月缓慢升起时,真的如同从石上“生”出一般,给人以狠重鲜明之感。

2、抒情直言,不讲究委婉含蓄。

如“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直言快语,情感表露无遗。

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界”,正是说孟郊诗的特色.五、作业:课后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