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和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PPT制作要美观,分享时要表达清晰。
-观察日记要真实反映观察结果,文字描述要生动、具体。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展示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教学实施: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质量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我们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3.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空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作用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实施:运用PPT、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成分及其性质。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的特点。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空气组成的知识,理解气体成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至少三种防治措施。
2.实践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要求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收集家庭或学校周边的空气样本,进行简单的空气质量检测,比如PM2.5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源,分析其污染途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题1空气学做思一【导学】学生通过自学,结合生活常识,补充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归纳出物理性质。

空气是色、气味、态。

学做思二:空气成分的探究【导学】1.阅读教材P26,并观察图2-2,归纳总结拉瓦锡实验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导做】2.完成实验2-1(1)阅读实验:了解实验的步骤、认识实验所用的仪器、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红磷与氧气的燃烧实验)(2)观察实验:观察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现象,描述现象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

【导思】现象分析: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红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在空气中能够燃烧;②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反应后生成物不能为气体。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3)归纳总结实验2-1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复习提问】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阅读教材总结空气的成分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1、空气不是。

它是由。

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对比完成下列表格。

1.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始终不变的D.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主要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它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组成和体积分数的理解。
3.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设想: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变化规律。
2.学会使用空气成分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按以下步骤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1.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特点。
2.空气成分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进一步验证空气的组成。
3.空气污染物:讲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权威资料,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4.创新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5.家长参与任务,旨在增强家庭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5.知识拓展,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教学设想: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中学教材全解)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中学教材全解)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知识要点】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通过平时的感受和本课题的演示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对空气污染的介绍,培养环保意识。

[要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规定通过实验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过量红磷在燃烧匙中燃烧,观察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l/5。

1.反应现象:生成白烟;放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2.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注意:由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现象应该描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指液体小液滴)。

讨论: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能支持燃烧吗?它能溶于水吗?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溶于水。

[要点2]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可见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要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讨论:冰水共存体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冰水共存体虽然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要点4] 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要点5]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

[要点6]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曾被称做“惰性气体”。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空气一、教材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空气作为一种常见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虽然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一些常识性的了解,但从化学学习要求的角度看,学生仅知道这些常识是不够的,需要系统地掌握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需要系统地学习对物质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就显得比较重要。

二、学情分析由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已了解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本课在知识方面没有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完整的空气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化学并不难。

但由于学生尚不完全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独立设计并完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有一定困难,所以,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空气的组成课时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课时1 空气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3.明确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三、教学过程【引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同学们听过这首诗吗?你知道诗中描写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吗?【过渡】风是流动的空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空气的知识吧!【板书】空气【提问】1.空气就在你身边,你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呢?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还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呢?【学生讨论】【板书】 空气的组成【讲解】空气成分的研究史①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到了18世纪,科学家通过对燃烧和呼吸的研究,才开始认识到空气成分的复杂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说课稿
3.然后介绍空气的用途,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空气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4.最后讨论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监测和评估空气质量,以及空气质量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来巩固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和用途等知识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我会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布置一份关于空气组成的思维导图作业,让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2)通过学习空气的组成和用途,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关注空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空气的用途及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2.教学难点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PPT和图表有助于信息的清晰传达和记忆,互动式白板则促进了师生的实时互动和反馈。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在实验操作中,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互相观察和讨论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对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了解,以及对实验操作的初步掌握。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学案 (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教学案 (第一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案+(第一课时)2.1 空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问题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现象:3.实验原理:4.实验结论:5.注意事项:⑴红磷的量应取(少量或过量);⑵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⑶要等才能打开弹簧夹。

6.实验反思:(1)若实验中进入瓶中的水小于瓶子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①;②;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案

《课题1 空气》导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学习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的现象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与对策备习知识性准备: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物质性准备:集气瓶、双孔胶塞、燃烧匙、导气管、止水夹、烧杯。

多媒体课件技能性准备:化学反应中现象的描述复习提出问题:1、你能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吗?2、你能证明空气中有氧气存在吗?引导学生回顾氧气相关知识。

积极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的证明方法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要鼓励其想法预习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空气的组成成分1、通过阅读分析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原理,以与实验2-1的原理是什么?2、进行实验2-1演示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3、这个实验得到什么结论?4、实验中水面没有上升1/5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展示目标。

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拉瓦锡的空气成分实验的过程。

进行演示实验,同时讲解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现象。

给出结论点拨不到1/5的原因。

强调是体积分数、出示口诀加强学生记忆。

阅读目标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总结该实验的基本原理。

观察实验现象〔两部分〕学会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记忆不到1/5的原因。

记忆空气的组成成分以与体积分数学生对于气体压强的原理掌握的不是很精确,可以通过"填补体积"的讲解方式来解决。

学生描述现象不全面,不客观。

学生对于这三点原因可能有点不理解学生会忽略是体积分数,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会记反。

精习知识梳理:利用知识树总结知识点。

〔见学案〕知识运用:〔见学案〕巡视了解学生知识梳理情况,对个别出错的同学进行纠正。

检查学生完成知识运用的情况,与时纠错。

独立完成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完成知识运用,组内交流后全班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了解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组成,能说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含量及作用。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的组成,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
2.讲解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其分级标准,让学生学会评估空气质量的好坏。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烧等。
4.教授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提倡绿色生活等。
5.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雾霾天气、臭氧层破坏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如校园空气质量调查,让学生直观地明确学习任务。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及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学生总结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对空气成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我也发现,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强,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说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采用PPT课件辅助讲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强调空气污染问题,讲解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3. 巩固练习(10分钟)
- 设计课堂练习题,针对空气成分、稀有气体特点及应用、空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巩固。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针对共性错误,进行集中讲解,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知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但对于复杂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仍需加强。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然而,学生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提高核心素养。同时,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课堂提问(5分钟)
- 提问环节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观点。
- 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案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究,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学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空气存在的有力证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相关知识。

二、推进新课[提出问题]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能否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归纳总结]方案1:把一个空的集气瓶倒插入盛水的大烧杯中,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方案2:让一个塑料袋鼓起后系住袋口,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方案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过渡]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很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内容,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投影展示](结合装置图对实验进行讲解)[归纳总结]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我们能否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演示]实验2-1(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理解空气作为一种天然资源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化学实验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掌握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空气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空气这一课题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空气的成分、污染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时,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观察和思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空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空气质量评估、空气净化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启发,提高合作能力。
3.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以下特点:
1.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喜欢动手操作,。
2.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关注度高,易于引发情感共鸣,有利于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2:同学们屏住呼吸,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为什么坚持不到一两分钟就坚持不住了呢??
教师提出问题1让学生竞猜,烘托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强调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教师提出问题2,通过学生自身小实验,深切认识到人类活动离不开空气。
板书本节课题




1.法国化学家利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和组成,其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占21%、占78%、0.94%,0.03%以及0.03%。
空气
课题
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
2.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会区分常见的混合物与纯净物。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历史简介,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改进装置?
3.通过这次实验和探究,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或结论?
①空气的主要成分
②空气的体积组成
【例1】6.实验室里可用如下图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注射器内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跟外界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厘米处。实验时,用热水对玻璃管内足量的白磷微热,反应开始就撤离热水,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整个实验过程观察到活塞移动的情况是( )。
A.向左移动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B.向右移动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C.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D.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
知识点2:混合物与纯净物
【问题1】比较空气及其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它们都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它们是混合的物质还是纯净的物质?
【问题2】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如何表示纯净物?
【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空气成分的?
⑴拉瓦锡利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⑵雷利发现稀有气体。
【问题2】仿照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和装置,你能设计出测量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案吗?
【演示】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教师投影展示图2-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议、展示交流设计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教师投影实验装置:⑴仪器名称 ⑵药品性质 ⑶实验原理 ⑷操作步骤 ⑸注意事项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偏小: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装置漏气 ③装置没有冷却 ④导管过长 ⑤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等。偏大: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把塞子塞紧,使部分空气逸出瓶外,等。
引导学生能举出一些实例,设计出一些实验,证明空气是确实存在的。同时演示实验: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2.保鲜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3.扇扇子——有风。
投影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历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
点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案很多,其关键是理解测量原理,把握操作方法,明确出现误差的原因。同时,还应注意:①燃烧耗氧物:只能且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量足;生成物在常温下不是气体,若生成物是气体,则需考虑如何选取一种液体药品来溶解或吸收反应生成的气体,以产生压强差;②装置要密封,最好有刻度。
分析指导:判断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根据是它由几种物质组成,而不能被“洁净”、“干净”、等字眼及“澄清”、“透明”等外观所蒙骗。
参考答案:C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题1空气
原理与方法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误差分析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并投映出改进的特殊实验装置,开拓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空气组成成分一览表,并投影展示图2-4空气成分示意图
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分析指导: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剩余气体受热膨胀,活塞向右运动,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氧气被消耗并且氧气占原来空气的五分之一,压强变小,活塞向左运动,并且在原来基础上向左运动一厘米距离。
【问题3】如何判定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⑴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吗?
⑵空气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吗?
⑶冰水是由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吗?
⑷酒精汽油是由酒精和汽油组成的纯净物吗?
【例题2】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凉爽的冰水
D.澄清的矿泉水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空气的成分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学用品
仪器
广口瓶;水槽;药匙;燃烧匙;玻璃管;烧杯;止水夹;酒精灯
药品
红磷;水;
其它
火柴、课件、学案等


教学问题
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问题1:请大家猜个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命离不了。”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D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认识一些纯净物的化学符号,知道混合物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⑴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⑵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它是由元素组成的;
⑶同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俗名、颜色、形状和状态;
⑷不同物质可能有相似的俗名、颜色、形状和状态
2.本实验用到哪些实验装置?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4.水为什么能进入集气瓶中?
5.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如何正确记录和表达这个变化?
【思考讨论】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有的小组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的小组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
2.的物质叫混合物;的物质叫纯净物。纯净物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水。混合物不能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空气、
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知识点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想一想】空气是空的吗?你如何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