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绘画中笑脸的阐释
图像学视角:岳敏君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
图像学视角:岳敏君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作者:罗丹萍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摘要:在图像学的发展和现代图像转向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当代艺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岳敏君)作层层深入的分析,试图挖掘艺术作品深层意义。
图像学是西方重要艺术研究方法之一,其概念在1912年瓦尔堡首次提出了,试图在艺术研究中融合其它人文学科,形成一种综合性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潘诺夫斯基的阐释,发展成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潘诺夫斯基用“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描述”和“图像学阐释”来限定图像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其核心在于发现艺术品的深层意义和人类心灵的基本倾向。
本文将尝试用图像学的方法浅析对岳敏君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下面分三个阶段展开。
一图像学阐释的第一阶段定义为“前图像志描述”。
它是一种基本的形式分析,目的在于从视觉形式上识别作品图像,逐一列举和描述艺术母题。
在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图一),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室外的空间中,远景以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和蓝天白云为背景,空中同时也弥漫着硝烟,建筑倒映在水中。
地上是水泥质地有黑色小孔的石头。
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外表重复的人物形象,他们身穿白色T恤和藏蓝色短裤,并且有着鲜亮的头型,光亮带粉色的脸上有着概括化的五官,嘻哈的大嘴,细密的小白牙,闭着的眼睛。
这些人物动态各不相同,后面的人物又得舉着右手,都在往前面奔跑,中间的人物举着右手笑着,朝着后面的人物望去,前面躺着一些人,有的正面朝上躺着,有的朝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都张嘴笑着。
画面以蓝色为基调,图式夸张直观,平面光艳。
二第二阶段是“图像志分析”,即根据传统知识分析、解释作品图像中的故事和寓言,观众由此进一步分辨其中的故事或人物。
首先岳敏君名画系列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以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图二)原型创作的。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硝烟弥漫的场面,画面中有受伤的、死去的人,却依然无法掩饰住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
岳敏君“名画系列”分析
无主之地——岳敏君“名画系列”分析易英一个朋友跟我说,“岳敏君画了一批新画,有些看不懂,有张画就是画的一大堆绳子”。
后来我看到了那幅画,画幅超大,画的是一艘渔船,所谓一大堆绳子不过是船上的缆绳。
如果不署名的话,谁也想不到这是岳敏君的作品,与他前面的作品差距太大,无论是形式还是题材。
我跟同去看画的几个年轻朋友说,这是《渔港新医》,他们很茫然,何谓“渔港新医”?此画原名《阿芳医生》,由广东画家陈衍宁在1973年创作,参加1974年全国美展时改名为《渔港新医》。
作品描绘了一位朴实健壮的女“赤脚医生”手提药桶(凉茶),肩挎药箱,为出海归来的渔民们送药上船的情景。
不过,岳敏君的“渔港新医”没有了赤脚医生的主体,也没有背景中的人物,即她服务的对象,只有空荡荡的渔船。
那堆缆绳分外显眼,无怪乎给人深刻印象。
这样的作品岳敏君画了一批,大多是文革时期的“题材”,也有《开国大典》那样的名画,还有部分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在缺乏原创的今天,岳敏君的做法是不是一种原创?原创意味着再现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这种关系的结果就是元图像,但并非所有的元图像都有原创的意义。
元图像是针对自然的客体而言,客体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再现或反映出来,原创的再现与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一旦技术成为无意义的重复,即使自然的客体不断变换,再现也失去了意义。
于是原创脱离再现的主体而转向客体,但不是自然的客体,而是机器复制的图像,第二客体。
从理论上说,图像的复制或挪用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原创,但生成了另外的意义。
岳敏君原初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大部分绘画都是往画面上添加东西,很少有人尝试减少东西。
他想像极少主义那样有一种减法的感觉。
减法,其实并不新鲜,现代主义艺术的平面性就是一种减法。
印象派绘画最先开始平面化的过程,如马奈的《奥林比亚》,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明确的轮廓线,深度空间的简化,等等。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更是将简化发展到极致,再往下就是抽象了。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摘要】岳敏君是一位当代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视觉符号。
本文将从色彩符号、线条符号、形状符号、符号象征主题以及神秘符号解读等方面来探讨岳敏君作品中的视觉符号。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岳敏君的绘画风格和主题内涵。
在我们将总结岳敏君绘画所展现的独特视觉符号,以及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同时也会展望岳敏君绘画的未来发展,探讨他在艺术领域中的潜力和可能性。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岳敏君的艺术创作以及他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岳敏君、绘画、视觉符号、色彩符号、线条符号、形状符号、符号象征主题、神秘符号、解读、独特、影响、未来发展、当代艺术。
1. 引言1.1 介绍岳敏君岳敏君,生于1978年,是当代中国著名的艺术家,擅长绘画和雕塑创作。
他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师从知名艺术家学习,深受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影响。
岳敏君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岳敏君的绘画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创意,他擅长运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岳敏君的作品多以抽象的方式呈现,让观者能够自由地解读和感受其中的艺术意义。
岳敏君在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独特的艺术理念。
他的作品常常被展览和收藏,成为艺术界的瞩目焦点。
岳敏君的绘画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更是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贡献,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视觉体验。
1.2 探讨绘画中的视觉符号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岳敏君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丰富的视觉符号而备受瞩目。
在绘画中,视觉符号是艺术家用来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载体,是观众解读作品的关键。
探讨绘画中的视觉符号意味着深入解读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隐藏的符号意义和象征主题。
岳敏君的作品中,色彩符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令作品更加生动饱满,还传达着内在情感和情绪。
概念设计
《基督受洗》
《基督受洗》原为15世纪达-芬奇的名作,描 绘约翰给耶稣施洗的场景。圣经上说,当约 翰舀起约旦河的圣水并为耶稣施洗时,天空 豁然开朗。岳敏君的《基督受洗》色彩明亮, 远处有中国园林式建筑,近处有寿山石,一 个只穿短裤的大笑男子为另一个“施洗”, 旁边还有人站成一排在围观。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人喜欢看热闹, 这也是通过这幅画折射出我们民族的特性, 以及对我们民族特有的路的探究与思考。
大笑人生
--------
岳敏君
岳敏君
中国当代艺术家,其艺术作品 的显著风格 标志是重复描绘张大嘴笑的 人物肖像, 想表现人各种意味的笑。他 通过强烈的色彩 和夸张的造型重复地描 绘同一个形象,对 观众的视觉产生强烈 的冲击
笑的陷阱
把负面的情绪都隐藏在笑的背后 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岳敏君的画中开始 不断出现以自己的脸为原型,咧嘴傻笑的人, 笑容变成了一副面具。
场景 系列
在《毛主席去安源》、 《狼牙山五壮士》 《奥林匹亚》 、 《开国大典》、 《地道战》 等一些有历史内涵的作品中岳敏君将原作的 背景保留下来,而原作的主体人物被去掉, 造成一种人物“不在场”的感觉,但是这种 “不在场”与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感觉又 有着本质的不同。超现实主义的“不在场” 是一种形而上的不在场,这我认为是一种历 史的重新反思,同时他的这组作品也在告诉 我们今天的历史已经与昨天不同,一个时代 的记忆重新的再现出来,但是场景已经不同, 我们站在的已经是另外的地方。我们已经成 为局外人?还是历史已经出局?
发生在Χ城楼上的戏剧
随后在《发生在X城楼上的戏剧》里,构图 就是“开国大典”的位置。 从这幅画中就可以看到历史似乎湮没在岁月 中,画中的人对这个著名的历史-新中国成 立也毫无关心。此处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 一处游乐之地。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1. 引言1.1 岳敏君是当代艺术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岳敏君是当代艺术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艺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岳敏君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艺术界的璀璨明星。
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手法,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岳敏君的绘画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探索着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并在其中不断挖掘出新的艺术价值。
岳敏君的作品不仅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反映,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和尊重,成为了当代艺术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2 岳敏君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视觉符号岳敏君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视觉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更是对内心世界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种种神秘而又充满象征意味的符号,如鲜艳的色彩、流动的线条、奇特的形态等等,这些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令人深思的图像,引导观者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世界。
岳敏君通过这些视觉符号,让观者在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绪和氛围,引发观者对作品的思考和联想。
这些符号既是他个人对世界的审视,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透过这些符号,观者可以窥视到岳敏君内心深处的世界,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观和情感体验。
岳敏君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沟通和启示,通过这些独特的视觉符号,他为观者打开了一扇探索艺术和人生意义的窗口。
2. 正文2.1 岳敏君作为当代艺术家, 在其绘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符号岳敏君作为当代艺术家,在其绘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丰富多样,还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岳敏君善于运用色彩、线条和形态等元素,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使得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在岳敏君的绘画作品中,常见的符号包括鸟、花、树、水等自然元素,以及人物、建筑等人文元素。
笑的偶像与文化象征
@武汉2017再偶像中的原形.岳敏君2017.12.2—2018.3.11 艺术总监:傅中望 策展人:冀少峰 展览统筹:李和清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笑的偶像与文化象征The Smiling Idol and Cultural Symbol孙振华 Sun Zhenhua摘要:二十余年来,岳敏君“大笑脸”创作经历了从 “玩世现实主义”或“泼皮现实主义”切换到“世俗消费 主义”和“娱乐至死”的背景转换,在这些作品中,人们 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做出昂扬亢奋的姿态,将笑脸面具缝进 肉里,一起合谋一场盛世神话。
因此,“笑”作为偶像,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讽刺高度。
岳敏君巧妙利用人类的面部 表情和笑脸文化史,以其深刻的文化表现力,将笑脸作为 偶像来强化打造,选择将“大笑脸”转变为“后媒体形象 时代”标志性的经典偶像,成为成功的文化策略。
岳敏君 的作品逻辑和创作演化过程呈现出“在不变中求变,在变 中求不变”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构筑了他一种异常坚固的 风格和意志。
关键词:岳敏君,笑脸,当代艺术A bstract: In more than 20 years, the creation of Yue Minjun,s “smiling face” experienced the shift of backgrounds from “Cynical Realism” or “Popi Realism” to “Secular Consumerism” and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in these works people have to raise their spirits and sew the smiling faces in their faces, in order to plan a heyday myth. Therefore, as the idol, “smiling” is highly ironic with an unparalleled degree. Yue Minjun utilizes human’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miling face, with its powerful cultural expression, to mould smiling face as idols, turning “big smiling fa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classic idol of “the time of postmedia figure”, and it has become successful cultural strategy. The logic of Yue Minjun’s works and the evolution of creation have demonstrated the character of “seeking change in constant, seeking constant in change”, in which he has constructed the unusually hardened style and will.Keywords: Yue Minjun, smiling face, contemporary art36视界iew1岳敏君无题布上油画100c m x80cm20122岳敏君变脸布面油画50c m^6〇cm2013虽然岳敏君说自己笔下的“大笑人”是 以自己为模特,不过很多时候“大笑人”和 岳敏君的惯有表情相去甚远,看得出来,岳 敏君是个少笑的人,还常有一些心事茫茫的 沉郁之感。
美术作品赏析——岳敏君《金字塔》
校区贵州大学新校区上课地点东楼111学号姓名班级美术作品赏析——岳敏君《金字塔》前言:岳敏君的画以其夸张的搞笑的光鲜的头形、夸张的肢体、嘻哈的大嘴及细密的小白牙等人物形象排列来呈现的,这些元素构成和贯穿了岳敏君艺术的符号化特征。
初看《金字塔》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里的人笑得特别夸张,而且还全都是重复的大笑。
他独特的发型,脸上露出白皙而又整齐的牙齿,四肢表现得很夸张;他开口大笑,紧闭双眼,似乎笑得很开心,但在欢快的笑容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丝别人看不到的无奈与忧伤!对于这幅画,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1、他浮夸的大笑,刚开始还觉得比较值得欣赏,但当观察时间越久、笑脸重复得越多的时候,就对这幅画里面的笑脸有所反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感觉不堪入目。
但是作品的精彩之处,也正是他的重复单调之处。
这种重复,使得把他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更加的淋漓尽致。
作者把痛苦和恐惧隐藏在大笑之后,借此逃避痛苦和对周遭世界的困惑,并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暴露自己和其他人心中的焦虑。
他的这种创作风格是由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中国特殊的历史处境所决定的,既有个人成长的经验记忆,又有时代审美趣味的变迁,构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生活烙印他们在社会转型期。
从最早感受到自由的风气,对于传统的秩序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叛逆性,他们并不按照当时的价值行事,而是在边缘处以一种强调自我、快乐和嘲讽的调子展示自己的存在。
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成长。
从这一角度考察,岳敏君的作品恰恰适应或对应了现代化社会和中国急于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他的作品从某种角度在测度或凸现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变化和艺术转变。
2、感觉图中的人物就是他自己,从画中看到了作家自己身上的影子。
一个反复出现的、以玩世不恭的姿势开口大笑的人,“傻笑人”,实际上是艺术家的自画像。
在自我形象里,眼睛总是紧闭的,外界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某种自恋、自信,熟识一切而无堵的‘我’占据着世界的中心。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
浅谈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绘画的视觉符号【摘要】当代艺术家岳敏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视觉符号而备受关注。
本文从引言部分开始介绍了岳敏君的艺术风格和视觉符号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详细分析岳敏君作品中的视觉符号、色彩的象征意义、形状与线条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再现和自然主题的诠释,揭示了其作品背后丰富的含义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结论部分指出岳敏君绘画中的视觉符号之丰富多样,其作品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展现了岳敏君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独特贡献。
岳敏君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是一个深入思考和探讨当代社会与人文关怀的视觉符号世界。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艺术家、岳敏君、视觉符号、艺术风格、重要性、色彩、象征意义、形状、线条、人物形象、自然主题、丰富多样、观众思考、独特贡献。
1. 引言1.1 当代艺术家岳敏君的艺术风格当代艺术家岳敏君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岳敏君的绘画作品常常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通过对形式和色彩的巧妙运用,展现出充满生命力和创意的艺术表达。
岳敏君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他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线条,在作品中构建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之中。
岳敏君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元素,使得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能够感受到现实与虚幻之间微妙的联系和交融。
岳敏君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既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前沿趋势。
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岳敏君赋予作品无穷的想象力和生命力,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启迪的世界。
1.2 视觉符号在艺术中的重要性视觉符号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艺术作品中,视觉符号可以传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也是观众理解作品的重要桥梁。
通过视觉符号的应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深度的作品,引导观众从视觉上获得强烈的沟通和共鸣。
岳敏君——中国当代艺术家
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
“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
“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
“它”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
这些场合是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发展与争斗的空间与背景,其中有关于生存状态的、有关于成长历史的、有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有关于男女性别的、有关于全球化下的经济与政治(暴力)事件的。
但所有这些场合都在这种“自我形象”的放大夸张下变成了一场场的游戏,“我”好像不是成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而是恰巧出现在这里。
在“自我形象”里,眼睛总是紧闭的,外界发生的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某种自恋、自信、熟识一切而无睹的“我”占据着世界的中心。
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自我”。
她不是个人价值的发现和尊重,而是带有某种专制主义特点的个人崇拜。
这种个人崇拜是在某种市场条件下由个人物质迅速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身体舞台感。
“自我”成了自我的放大,成了“英雄”,成了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东西。
“自我”没具体的社会身份,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具体的社会身份;“自我”是最普通化的,同时也是最自我崇拜化的。
她带有很强烈的后专制主义特征。
岳敏君本人将之称为“新偶像”,并把他的工作解释为制造“新偶像”。
第一届艺术与设计大奖赛候选人。
对“自我”的定义是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题,对于中国艺术家个人来说,这种“自我形象”的崇拜性认定已经成为某种国际和国内认同的商标。
岳敏君的形象(新偶像)广泛的被媒体和公众所接受,同时以其当代特有的自我认识满足了杂志对当代个人新英雄塑造的需要。
岳敏君的“自我形象”出现的场合可以认为是一个展现市场策略、发展公众交流技巧的场所。
这些场合的变化不在于把人们目光转向这些事件或由此产生的认识上,而是专注于广泛的、深入的、并持久的推销这一形象。
即使在他的雕塑领域里,其作品的特殊方式的组合也是完成其形象宣传的特殊技巧。
岳敏君对话宁浩:感谢画画救了我们
岳敏君对话宁浩:感谢画画救了我们摄影记者问:“要不要来一个你作品里那种‘闭上眼咧嘴笑’的表情?”,岳敏君听到后,反倒睁大眼合上了嘴。
艺术圈“F4”之一上海探班老友新片,对谈成长心路、从业历程与感触岳敏君VS宁浩感谢画画,救了我们岳敏君当代艺术家。
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塑造“开口大笑、紧闭双眼”的人物形象,逐渐为人熟知,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
参加过国内外诸多大型展览,作品颇具商业影响力,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之一。
宁浩导演。
1977年生于山西,学过画画,搞过乐队,做过舞美和广告设计、平面摄影、摄像师、拍过MV。
早期执导影片《香火》《绿草地》已颇受海内外电影节青睐,2006年,以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华语电影圈一举成名。
岳敏君,中国当代艺术的“F4”之一,他画的笑脸光头,闭眼、张口大笑、满嘴白花花的牙齿,成为辨识度最高的头像;宁浩,新生代导演,同样爱笑,虽然专职是电影导演,但也曾经热爱绘画。
宁浩因为和岳敏君的弟弟岳小军合作,继而与岳敏君相识,他比岳敏君小15岁,却直接称岳敏君为“老岳”,而岳敏君对宁浩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欣赏和爱护。
采访约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宁浩的新片《黄金谜案》正在那里拍摄。
临近午夜,剧组收工,两人一起回到酒店,用房间里的茶杯倒上红酒,配着橄榄、花生米,聊起了美术和电影。
成长史画过的惟一海报是刘德华岳敏君:小时候总是玩不够,很少放在学习上。
我到高中开始比较正式地画画,素描、色彩、石膏像、头像。
宁浩:我也是上中专才开始画画。
当时是在山西电影学校,后来就碰上就业问题了:山西没有电影拍,学的又是电影美术,出来以后干啥呢?我一毕业,打印机就普及了,人家都用彩印的。
我只画过一张海报,还是帮同学画的,手绘——我记得画的是刘德华,拿着一张他的剧照,打上九宫格放大了画。
岳敏君:我高中那会儿,画画的人的梦想就是去电影院画海报,那是最牛逼的工作了。
宁浩:当年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有圆明园画家村,就开始收拾包袱。
岳敏君:要表现荒谬,嘲笑自己是最好的方式
岳敏君:要表现荒谬,嘲笑自己是最好的方式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8年第6期文/冀少峰编辑,张敏我有一个野心,以后让所有人都只要看到笑的东西就想到我,而且只能是我,不是别人。
——岳敏君谈起岳敏君,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傻笑”,的确,岳敏君的崛起,不能不说带有某种传奇性色彩,这不仅仅因为他的“傻笑”已成为一种样式和符号,更因为这种样式和符号的简洁、直率而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随着岳敏君和他的“傻笑”不断走向国内和国际的展览,它不仅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这个符号还裹挟着岳敏君童年的回忆和浪漫主义的幻想,及永无止境地充满着精神困惑的寻找,给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
由此也奠定了岳敏君在当代艺术版图中真实而又牢固的位置。
批评家栗宪庭在与岳敏君的对话中称“岳敏君是重要的玩世现实主义艺术家。
他的语言方式是反复用自己的形象做模特,摆出各种怪异、可笑的动作和嬉皮笑脸的表情,并通过对这些动作和表情的自嘲性描写,表达出当今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
类似商业广告的简单画法,以及画面艳俗、单调的色彩,都突出了一种肤浅、幽默和百无聊赖的气氛。
在动荡与忧伤中成长上世纪60年代,在“我为祖国炼石油”口号的感召下,岳敏君的父母参加了大庆会战,随着中国宣告脱离了没有石油时代的来临,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大庆市,则成就了新中国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1962年,岳敏君就出生在这样的城市里。
光荣的大庆并没有给岳敏君留下多少记忆,他已随父母南迁到湖北江汉,后来又远离父母与外公在湖南生活了几年,一直到10岁左右,才又重新回到父母亲身边,这时的父母亲几经迁徒,终究落户在了北京。
中学时期的岳敏君就像他的同代人一样,生活乏味单调,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与信仰的大而无当,学习的无目的与松懈,使岳敏君的父母做出了让他习毛笔字的决定,这种决定无疑是强迫性的。
发展到后来,由于让他和本院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学习传统的工笔画,枯燥的练习终于令他忍无可忍,于是愤然逃学三个月,这时其叛逆的性格已初露端倪。
论岳敏君绘画“戏仿”之思
论岳敏君绘画“戏仿”之思作者:贺克胜来源:《新一代》2010年第05期摘要:绘画中的戏仿自马赛尔——杜尚开始至今在文学,音乐,电影等文艺领域非常普遍。
“戏仿”是当代社会最广泛的艺术手法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创作手法,同时更是创作者对事物的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戏仿经典之作让幽默成为一种认真的戏谑,在戏谑中使人回归到人的原初自己。
“戏仿”是在平等的立场上以“戏谑”权威的态度来实现对曾经的经典权威的解构与自我解放。
关键词:戏仿;滑稽讽刺;互文性;玩世现实主义;平等的狂欢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19-02一、引言绘画中的戏仿自马赛尔——杜尚开始至今在文学,音乐,电影等文艺领域非常普遍。
创作者用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心态去模仿原作,观众在仿文的夸张和戏谑中以放松的心态联想到原画,真正体验自由,解脱的快感。
当代油画家岳敏君便是一位在作品中屡屡使用戏仿手法的画家。
岳敏君头发长长的,一看就象是个另类的前卫的艺术家扮相,他的目光透露出一种玩世不恭的神态,他的作品多以一个个张大嘴巴的傻笑形象的重复,虽然荒诞不经但整齐、一致、直观,有股纯粹的力量感。
从德拉克洛瓦到马奈再到中国的政治形象,一系列的经典话语,通过岳敏君笔下张大嘴巴傻笑的人物通通戏仿了一番。
我们通过对岳敏君绘画作品的戏仿现象的欣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美学内涵和意趣。
二、由岳敏君绘画看“戏仿”的美学内涵岳敏君曾对一些经典名画进行过戏仿,如《他们》,《福尔加河的纤驹》,《和安格尔》等作品。
这种戏仿其实还是在延续他创作上的荒诞意识,或者说是以刻意地模仿来强化的荒诞性,将我们曾经膜拜的中外大师的经典画作转化为戏谑的喜剧感。
他用他的绘画语言和符号改写经典,修复和更新传统的样式和风格,使他们变形,取消了经典直线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古典题材既有主题上的时代性,又用各种荒诞的手法制造了许多笑料。
大笑着的面具——以“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来看岳敏君的绘画
Artscircle艺术论坛TEXT/崔凤东弭阳阳赵刚大笑着的面具——以“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来看岳敏君的绘画“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是苏珊·朗格在她的美学著作《情感与形式》中提出来的,是其艺术符号论美学思想最根本出发点。
朗格认为:凡是用语言符号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情感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的任务——都可以由艺术品来完成。
所以艺术作品首先是一种符号形式,它的任务就是把人类的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把情感转变成为可见的符号手段,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
将情感形式化、直观化是艺术符号的根本特征。
本文就运用这一观点,从社会环境、个人情感、画面符号等方面来分析、认识岳敏君的绘画作品。
岳敏君,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
在说他的绘画之前不得不提的是他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因为,这对他作品风格、语言方式的形成以及大众对他的认同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岳敏君1962年生于黑龙江,那时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的混乱之中。
从小接受的是大一统的教育,很少接触社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应该怎么做,应该做有什么理想的人、该听谁的话等,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让人觉得只有这样生活才是正常的有希望的。
抱着伟大的理想,长大了要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激励自己学习的劲头,1985年岳敏君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但是在经历了“85新潮”后,让他对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地冲击,有了一种失落感,理想主义的失落,自己好像被蒙骗了,开始对社会有了不满的情绪。
之后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外来思想、艺术一起涌进来,传统文化对青年一代奉献、克己、守规的人生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重创。
老一辈的人生价值观与新一代的享乐观相冲突,两种人生角色错位,年轻人穿梭于两种角色间但无法走出这个舞台,只有带着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逃避现实。
年轻一代处在这样一种境地,即自恋又自卑,即坚信又怀疑,即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的尴尬境地。
岳敏君
课题名称:起承转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当代艺术实践前言: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艺术的起承转合话题太广太深。
就以我心中的代表人物岳敏军的一系列的作品来谈谈我此时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认知。
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
“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
“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
“它”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
这些场合可以说是10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争斗的空间与背景,其中有关于生存状态的、有关于成长历史的、有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有关于男女性别的、有关于全球化下的经济与政治(暴力)事件的。
在1990年代初期产生如方力均、岳敏君、杨少斌等这样一批艺术家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由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中国特殊的历史处境所决定的。
他们在社会转型期,从最早感受到自由的风气,对于传统的秩序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叛逆性,他们并不按照当时的价值行事,而是在边缘处以一种强调自我、快乐和嘲讽的调子展示自己的存在。
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成长。
岳敏君创作观念和语言方式上最具特色的是他作品的当代性体现问题,他作品中总是以光鲜的头形、夸张的肢体、嘻哈的大嘴及细密的小白牙等人物形象的复数性排列来呈现的,这些造像构成和贯穿了岳敏君艺术的符号化特征。
早期还利用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宣传画和消费主义时代广告性的话语方式。
早期的许多画面背景都是围绕着天安门、红旗、太阳、标语、红灯笼、红气球、军帽等符号,它象征着主流艺术所倡导的美化生活、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宣谕教化功能的时代痕迹。
随着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文化传统处在中空状态,中国人现实生活的已经相当西化,在精神上却缺乏皈依与寄托,追求物质化和娱乐化占据着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空间。
1990年代末期到近几年的一些作品的画面背景出现了风景、园林、花乌、动物,甚至天空、宇宙等等“闲云野鹤”式的唯美图式。
岳敏君,大笑之外
岳敏君,大笑之外打开文本图片集人们一谈到岳敏君无一例外地会提到他创造的标志性形象一一个留着寸头、闭着眼、笑得都快哭出来的男人,简称“大笑人”。
这是一个让他欢喜让他愁的主儿,欢喜自不必说,愁是因为众说纷纭扰乱了他的心思,媒体在其间自然扮演了重要的聒噪的角色,让他有点厌烦,烦得他只好赌气地撂下狠话:“我会坚持把‘大笑’的形象画下去,哪怕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也许“成功”或“失败”在他看来根本无所谓,他很清楚“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过程当中都有一个机会,一个好的契机,能够做出一两件漂亮的作品,但也许他一生可能仅仅就这么一点东西”。
岳敏君说他很反感国内媒体总是喜欢把采访对象塑造成不切实际的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于是他从来不轻信媒体报道,每次看到这样的粉饰文章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好奇这个人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
他希望看他报道的人能够看到一个正常的岳敏君,发现他的毛病,同时,不要相信这一切。
在以下内容里,除了“天机不可泄露”的商业机密和因本刊秉持“艺记不是娱记”的职业操守而未有挖掘的私生活问题,岳敏君都有问必答。
不过,他就这么一说,您也就这么一看,真真假假是非对错,时间自有公断。
对话岳敏君没和岳敏君见面的时候,原本设想他可能是一个挺酷的不太好交谈的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艺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岳敏君在2021年就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接受国内艺术和时尚媒体的采访更不胜枚举,他并不需要更多的宣传,加之在某篇报道中看到他说自己是一个“反媒体者”,更是加重我心中的疑虑。
其实,他看起来有点蔫儿,说话语速很慢,当然一慢也就不容易说出什么后悔的话;他在访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可能”,他不会把话说死,习惯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也给事情留一个发展的空间;他喜欢迂回地描述一件事,不会说得很白,就像他的画,看似轻松,实则讽刺,要的就是指东打西的高明;他擅长给自己解压,总强调不要太逼自己、给自己太大压力,可见面对的压力确实很大;和他交往近20年的朋友、艺术家高慧君形容岳敏君的个性和葛优很像,都是那种表面上慵懒消极,其实特能抗得住事儿的人,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很会借力卸力。
我这样画就是要练胆画家岳敏君寻找艺术(图)
作者:深红发布时间:“大部分地绘画都认为最重要地是要像一幅画,要像艺术.这已经是一种固定地模式,这是有害地.而我这样画,就是要练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岳敏君画布上张嘴傻笑地中年男子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地一个招牌图示,也让人记住了一个艺术家———岳敏君.年,岳敏君在北京公社地展览《寻找恐怖主义》让大家有些吃惊.他抛开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大头形象,切入恐怖主义地急切话题,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地色彩和图像设想了恐怖主义地图景,而在这个图景中,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题地严肃性.在观众不以为然,评论家还来不及消化这个创造新形象地岳敏君地时候,年月,岳敏君新地作品又在北京公社展览了,《寻找艺术》只有一张画,一个装满了世界大师级当代艺术家作品地迷宫图.岳敏君把自己扮演成一个策展人,却不按照理性和美感选择被策划地作品,也拒绝了被阐释和自我叙述地机会,用“放弃”地态度向艺术地本质和功能丢出一串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刚刚过去地上海艺博会当代艺术展中,我们还看到岳敏君在雕塑作品上新尝试地作品,由钢板制成地平面地人像,似皮影层层相叠,轮廓简约色彩鲜艳,将画面上地平涂置换到空间结构中,“岳敏君”隐约可辨,这是他在立体雕塑和架上绘画之间建立平衡地新尝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样画,就是练胆全球化地时代自然要面临全球化地问题,岳敏君在自己地小档案上写到,最喜欢地游戏是迷宫,因为他认为儿童地迷宫游戏中包含了人与生俱来地期望,就是一定要寻找什么.即使当今面临地严重地国际问题,也是这种人类地本能诉求地现实反应.为了能表达这一想法,他完成了《寻找恐怖主义》地系列作品,模糊一些被过度关注和制造地事物,试图用一种示弱地方式建立一种新地审美态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消解”已经成为解读岳敏君作品时评论家最常用地词语,从用个人形象消解偶像、用游戏方式消解恐惧、到以寻找艺术大师消解艺术,这样看来,岳敏君地主题是一致地.“大部分地绘画都认为最重要地是要像一幅画,要像艺术.这已经是一种固定地模式.这是有害地,并不是说它不好,而是这种模式让艺术家放弃了很多重要地东西,不去发现新地东西和新地角度.而我这样画,就是要练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什么需要艺术?从“恐怖分子”到“艺术”,岳敏君寻找地主题是跳跃、随机地,但针对地都是社会过分看重地问题.国际政治如此,艺术也是.自有了作为精神消费品地绘画,对其最重要地评判标准,除了技法,就是意义,尤其在中国文人画出现并成为主流之后,意义和内涵成为讨论艺术价值地主要话题.而在西方,工业革命出现之后,给予艺术以新地要求,就是要不断发掘和发展视觉领域,艺术一度接近科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方面,人类在过度思考意义问题地时候,是不是遮蔽了其他地东西?比如毫无价值地东西和不产生联系地事情.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由这些没有价值和联系地事件所充斥,文化中缺失地部分是不是还有另一个世界?另一方面,美感是一种品味,是由遗传基因,阶级成分,教育背景等等造就地,而不是艺术本身应该具有地特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寻找艺术》中被放置在每一个迷宫里地作品都代表概念上地艺术,或者说一种被实体化地精神象征.岳敏君如此不经意地安置这些名作,就是要想问问大家,为什么需要艺术?我们活得是否精神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什么是意义?谁来决定?总有评论说,上世纪年代地中国艺术是在消解一切宏大叙事上建立起来地,岳敏君地艺术在这种语境下脱颖而出,对崇高和诗意本身义无反顾地采取了一种降格和改写地方式.在以往地大头形象上,他排除了所谓优美和诗意这些传统地美学概念.而在“寻找”系列作品中,他更进一步地试图过滤掉被普遍当作艺术乃至文化中最有价值地部分———意义,这是他强调地“放弃”地本质.如此看来,岳敏君似乎一直面对自己地悖论:在用重复制造偶像地方式“反偶像”地过程中,自己被推上新地偶像宝座;同样在“寻找艺术”地幌子下“反意义”,却立即被阐释出新地意义.这种矛盾也体现在岳敏君地言语中,“你可以说是我地艺术变复杂了,没有艺术史基础地观众一定不会理解,但艺术家总是希望自己被理解”,“或者想做一个毫无疑义地东西,像垃圾一样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岳敏君不能摆脱,而且种种对他地构想成为另一种市场策略和公众交流技巧,反而使得他地艺术成为时代地代表.《上海证券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戴着面具生活 在自己并不认同甚至反感的生活方式中,现实的生 活与内心的精神世界日益疏远,他们为就业苦学选 择毫无兴趣的热门专业,为前程选择政治信仰,追求 崇高又嘲弄崇高,抨击假恶丑却又为畸形的成功捷 径所诱惑,目标价值与自我认同的不断分裂。面对 如此的虚假认同的局面,青年应该正视社会的阴暗 面,正视成长的烦恼,坚持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这 也正是当代一些青年人所表现出的“虚假认同” 心理。
玩世的偶像
——对岳敏君绘画中笑脸的阐释
• • 岳敏君:中国当代艺术家,其艺术作品 的显著风格标志是重复描绘张大嘴笑的 人物肖像,想表现人各种意味的笑。他 通过强烈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重复地描 绘同一个形象,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强烈 的冲击
《帽子》
《远山的呼唤》
《羊群》
《阻击战》
《金字塔》
《大团结》
2、《存在便是一种荒诞》《西南航空》
岳敏君作品中的‘自我“都处理成“傻笑“的模样.其实,现实中人们的 疯和傻.都是来自于那些企图让人们变褥疯和傻的人的自我认定.这里.当他 们以此身份出现在岳敏君的画面里时,他们的激情.理想和意图都会变得 不留余地不加掩饰.并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疯子和傻瓜.这正是岳敏君的反讽 目的.反讽是试图以这种现实的荒诞现象特别是对荒诞的各种造因的针贬 和嘲弄.对于岳来说.就是通过英雄、政治的历史进行窝言式虚构和夸张揭 . . 示荒诞制造者和承受者双方的荒谬.由此.他实实在在地履行了自己作为艺 术家应该服行的社会批判的使命.作品的精彩之处,也正是他的重复单调 之处,对某种政治模式、社会秩序.机制系统.思维惯性的反复描绘地嘲弄, 使他的笔触停留在一个始终不变的思想领城.荒诞与自由并立.从荒诞中释 放出来的是来自人的员魂深处的另一种人性自由与解放的要求.在荒诞的 背后透出了岳敏君对不合理现实存在的反抗和对一种新的、更高的理想 追求.
参考书目:
• 1、《中国油画家全集——岳敏君卷》岳 敏君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01 • 2、《复制的偶像:岳敏君作品 20042006 》 岳敏君 • 3、《今日中国艺术家---岳敏君 》岳敏 君 编著:张群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年出版
《发生在城楼上的戏剧》
《自由引导人民》
《垃圾场》
二、相关研究文章
• 1、《对岳敏君绘画的再解读》《艺术.生活》 2007年第3期 • 审视岳敏君的作品,首先是自画像,咧着大嘴,面带 笑容,露出牙齿,做出古怪的动作。有时是一个人, 有时是两个人,有时是许多人数量的重复增强了视 觉效果,也加大了作品的震撼力。同时也流露出当 代青年的心理状态,自嘲,自恋,自我否定的同时面 带笑容,无所是事,玩事不恭的背后放声大笑。
• 她不是个人价值的发现和尊重,而是带有某种专制主义特 点的个人崇拜。这种个人崇拜是在某种市场条件下由个人 物质迅速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身体舞台感。“自我”成了 自我的放大,成了“英雄”,成了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出来 的东西。“自我”没有具体的社会身份,或者说还没有来 得及形成具体的社会身份,“自我”是最普通化的,同时 也是最自我崇拜化的。她带有很强烈的后专制主义特征。 岳敏君本人将之称为“新偶像”,并把他的工作解释为制 造“新偶像”。
3、《岳敏君的“自我形象”》 冷林《美苑》2003年 第二期
• 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 造,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 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 却充满自信。“它”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这些场合可以说是10年来中 国文化发展与争斗的空间与背景,其中有关于生存状态的、关于成长历 史的、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关于男女性别的、关于全球化下的经济 与政治(暴力)事件的。但所有这些场合都在这种“自我形象”的放大夸 张下变成了一场场的游戏,“我”好像不是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而 是恰巧出现在这里。在“自我形象”里,眼睛总是紧闭的,外界发生的 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某种自恋、自信、熟视一切而无睹的“我” 占据着世界的中心。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