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3《星星变奏曲》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主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 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自己对理 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 失落而又不失坚定的希望。
语言特色
具有朦胧诗的语言特色: 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具有 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使得诗歌 含蓄朦胧。
研讨与练习
一、参考下面一则材料,朗读这首诗,细细品味:诗 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 心怎样的渴望?
作者简介
江 河 , 原 名 于 友 泽 , 生 于 1949 年 , 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是新时期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 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等。他的诗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 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了社 会的瞩目。《星星变奏曲》便是江河 的处女作。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让所有的苦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研讨与练习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
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
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 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 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 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研讨与练习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 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 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 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 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 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 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 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 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 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 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 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 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 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 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 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 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 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生字词
颤(chàn )动 闪烁( ) shuò 朦胧( méng l)óng覆( )盖 fù 疲倦( pí juàn) 静谧 ( ) mì 憧憬 ( chōng j)ĭng劫( )难jié 凝望 ( níng )
听读课文,赏析课文
赏析角度
意象、情感、写法、语言
整体感知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整体感知
这里是视觉移植为听觉,以声音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受来 突出“朦朦胧胧”的白丁香的视觉 形象。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常 用的手法。
整体感知 4.第一节诗中描绘的意象有哪些?构成 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象: 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
天、鸟、白丁香等
意境: 甜蜜、温馨、自由幸福、充满生机
2.象征着眼于全文构思,至少也是文章 的层次,是一种表现手法;比喻通常是 以句子的形式存在,是修辞手法。
补充
全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 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光明 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 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是诗人所 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 的现实环境。
更加具体:寒冷、寂寞
整体感知
探究:如何理解“寂寞地燃烧”?
这个世界是寒冷的,寂寞的,你可 能看不到一丝光芒,唯有燃烧自己,才 能点亮心中的光明和希望,这是一种坚 持,对信念的永不放弃。虽然身陷黑暗、 孤独的世界,但作者没有放弃,而是通 过牺牲奉献自己来寻找光明、希望。
整体感知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 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 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 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 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研讨与练习
三、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 “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 诗,表达一种企盼。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热烈向往
整体感知
知识:这首诗采用变奏曲的结构,什 么叫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这首诗是借用此术语 来说的,具体特征有以下两点:
①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 和用语相同或相近
②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
整体感知
5.比较一下两节诗之间的结构、句 式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句式相近
(3)这是怎样的世界?
这是一个春天般温馨烁烁”是通常用来描 写什么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声音?
视觉。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是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 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例: A.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移植为听觉)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 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移植为 听觉)
研讨与练习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 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 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 对光明的渴望
研讨与练习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 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 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 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 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 感觉。
第一节:谁还需要……谁还会……谁不愿 意……谁不愿意…… 肯定式
第二节: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
意……谁愿意……
否定式
整体感知
6.比较第二节诗中描绘的意象有什么不同。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同样是交代现实环境,与第一节前四句 相比有何不同?
(1)展示了怎样的生活?
这是让诗人感到心灵颤抖和冰 冷压抑的苦难的现实世界。
整体感知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2)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这是个冰冷的社会,它无情地 摧残着人们本已十分渺茫的希望。
整体感知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 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背景介绍
本 诗 写 于 1980 年 , 也 是 诗 人 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 梦一样的“文革”十年,目睹了 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 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 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对“文革” 时代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反抗。
背景介绍
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 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 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 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 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 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 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 的产物。
(3)你能读出这里象征的意义吗?
旗子,象征着自由和胜利;火、 星星,是光明的象征,表达了诗人 渴望自由和光明的早日来临。
整体感知 7.这一节诗中描绘的意象有哪些?构成 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象:夜、冰雪、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
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星等
意境: 凄苦、寒冷、孤寂、压抑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强烈的否定。
知识拓展
顾城(1956-1993),出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知识拓展
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年出生于福建 石码镇。主要著作 有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 》、《始祖鸟》, 散文集《心烟》等。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争?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1)这是怎样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就像诗一样,它是 明亮的,甜蜜的。
整体感知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2)这是怎样的世界?
这是一个如夏夜般柔美的理想 世界,它安宁、平静、温馨。
整体感知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知识拓展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补充
变奏曲: 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
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 改变音符的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 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 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 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 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 奏曲式”。
补充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1.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 的本体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本体和喻 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1.“如果”是表假设
关系的关联
词,可见诗歌开头给我们交代了一
个怎样的现实环境?
黑暗笼罩着大地。
整体感知
2.诗人借助 星星 寻找黑暗中遥远 的安慰。
可见,“星星”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
星星象征黑暗中的光明和微弱的希望。
3.诗人渴望的生活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如果我是一张白纸 我会让人们在我身上记事、算题 如果我是一根蜡烛 我会默默给人们带来光亮
研讨与练习
谁不愿意呼吸新鲜的空气 谁不愿意沐浴温暖的阳光 谁不愿意吮吸甘甜的雨露 谁不愿意拥有美好的生活 可是,人类肆意的破坏 使这一切都变成了虚幻。
知识拓展 看几首有代表性的朦胧诗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生于北京。朦 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1976.4)
知识拓展
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