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3、例4》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解简易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公式和性质的运用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简易方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和香蕉的个数比是1:2。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如:2x - 3 = x + 2,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这个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示范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理解了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之后,也就容易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

因此本节课力求让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3的两个积中,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根据分配律,得到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具体情境中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知道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

2.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 5
掌握用ax+ab=c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和列方程。

教学过程:
2/ 5
3/ 5
4/ 5
5/ 5。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书写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等式、未知数、方程。

2. 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 教学难点: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来源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等式、未知数、方程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意义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在下一节课的开始,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易方程第8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等式的基本性质3. 解方程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问: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2)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问: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等式的特点,总结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3)解方程的方法提问:如何解方程?引导学生回顾解方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3.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注意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4)》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4)》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4)》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方程(例4)》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内容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解法和应用。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方程的建立: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建立方程。

2. 方程的解法: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特别是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运算的掌握。

3. 方程的应用:如何将方程的解应用于实际问题,验证解的正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解法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尝试建立方程模型,并解方程。

5. 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3. 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验证。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练习题,巩固基本技能。

2. 实际问题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建立方程模型并解方程。

3. 思考题: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由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2. 方程的解法: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

3. 实际问题与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运用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实际问题与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 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实际问题与方程(三)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求解。

(2)使学生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求解。

2. 教学难点: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例: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50元,现在打8折,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方程:50 × 0.8 = 40(2)新课:讲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举例说明。

等式的基本性质:①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②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举例:2x 3 = 7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①两边同时减去3:2x 3 - 3 = 7 - 3②两边同时除以2:2x/2 = 4/2最终得到:x = 2(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1:小红的年龄是小华年龄的3倍,小红比小华大12岁,求小华的年龄。

列出方程:3x 12 = x解方程:2x = -12得到:x = -6(不合题意,舍去)例2:一个数加上它的2倍,再减去5,结果是10,求这个数。

列出方程:x 2x - 5 = 10解方程:3x = 15得到:x = 5(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的方法,以及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三、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5.3的第1、2、3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方程的理解和运用。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粉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意义。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程的定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3,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方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方程,并解释列方程的思路。

4. 教师总结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五、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拓展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选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五年级(上)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设计者紫衣学习目标达成评价1、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3、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能独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完成准备题。

2、能准确理解题意,寻找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2)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并列出方程。

3、根据先求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从而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通过比较两个方程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并能有条理地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4、能正确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并能正确求解。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难点:用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

先行组织前置性作业:1.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买了苹果和梨各2kg,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1、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交流前置性作业:说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2、教师引导,第二道题有几种解法,等量关系式是什么?(2.8+2.4)表示的是什么?3、教师适当评价,并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新知建构问题(任务)学习活动嵌入评价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77页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2)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钱数3、学生独立列方程,解方程。

活动一:认真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各要2㎏的含义。

活动二: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然后全班交流。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三)》示范教学设计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三)》示范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例8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和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两积之和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旧知1.解方程。

4x+4.5×4=50(x-3.6)×3=24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预设列出方程:3x+4.5×2=18)(二)揭示课题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慢慢变凉,而且比较干燥,同学们可以多吃些水果缓解干燥,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师:这节课我们以这些水果为情境,继续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三)]二、探究新知教学用形如ax±ab=c(a≠0)和a(x±b)=c(a≠0)的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例8【学习任务】课件出示例8,先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出示【学习任务】。

2.集体交流师:说一说你们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已知信息:妈妈买苹果和梨各2 kg,共花费16.4元。

梨每千克3.8元。

要求问题:苹果每千克多少钱?师:分析这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预设:我想提醒大家,“苹果和梨各2 kg”指的是买了2 kg苹果和2 kg梨。

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们能找到什么数量关系?预设1: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价钱。

预设2: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2=总价钱。

师:为什么用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乘2?预设:因为两种水果都买了2 kg,也就是这两种水果的数量一样,所以用这两种水果的单价总和乘2就等于买这两种水果的总价。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不同的等量关系,那你们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吧。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探讨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这个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人教版。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73页的第3题和第4题,这两道题目都是关于实际问题与方程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解答这两道例题,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联系,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和投影仪,学生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向学生解释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概念,并通过第73页的第3题来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我会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一起列出方程。

然后,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第4题,并在解答过程中给予他们指导。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第3题和第4题的题目,并在旁边标注出等量关系和方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是解决第73页的第5题和第6题。

这两道题目也是关于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学生需要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联系,并能够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在课后,我会反思这个教学过程,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我也会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将探讨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关注的。

我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联系的理解。

在解答第73页的第3题和第4题时,我会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一起列出方程。

这个步骤是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关系的关键,因此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

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例4》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方程的解法。

2.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2. 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粉笔、黑板。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出示例4,引导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 提问:如何从题目中抽象出方程?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教师示范解法,讲解解题步骤。

4.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解方程,体会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评,分享解题心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2.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方程,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学内容】教材P72例6。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

2.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李强原来跳高成绩是1.05米,现在达到了1.12米。

成绩提高了多少米?学生找出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师:这里大家是直接列式解答,其实还可以列方程解答,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板书:实际问题与方程(1))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72例6。

1.阅读与理解。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学情预设】已知小明成绩为4.21m,超过原记录0.06m。

求学校原跳远记录是多少。

2.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直接用算术法解答:4.21-0.06=4.15(m)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2)探索用方程解题。

①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师:我们还可以列方程解答。

由于原纪录是未知数,可以把它设为x m,大家找一找图中的等量关系,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尝试自己列出方程,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列出方程:x+0.06=4.21。

预设2:根据“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列出方程:4.21-x=0.06 。

②解方程。

师: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该如何求出x的值呢?学生独立解出方程,集体订正。

订正时强调解题格式,注意书写格式,最后不要忘记检验。

第二种方法可能在解方程时有些困难,老师及时予以引导。

3.强化与巩固。

完成教材P72“做一做”。

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

三、巩固运用1.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掌握bx -a等这一类型的简易方程的解法,提高解简易方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工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 谈话引入1、解下列方程:x +0.06=4.21 x+0.08=1.53 2x -4=202x +2.8×2=10.4 x +2.4x=5.1 0.25x +0.2x=4.52、分析数量关系并写出来:(1)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8人。

(2)小明跳远超过原记录0.08米。

(3)小明身高比去年高了200px。

(4)足球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5)地球上海洋面积为陆地面积的2.4倍。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2 探究新知一、学习例1:1、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73页例1的情境图。

小明破纪录了,成绩为4.21米,超过原纪录0.06米,学校原纪录是多少米?2、教师讲解如何列方程解答。

①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学校原记录+0.06米=4.21,写出所有的等量关系)②如何列方程?(x+0.06=4.21)③解方程。

(x=4.15)④检验,写出答语。

(如何检验?把结果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3、学生小组讨论列方程的步骤、关键,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1 实际问题与方程(3)-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联,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会涉及到如速度、时间、距离等概念在方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速度、时间、距离等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2. 学生在建立方程时可能会对变量的选择和方程的构建感到困惑。

3. 学生在解决方程时可能会忘记基本的代数操作规则。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方程的建立过程。

2.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让学生练习建立和解决方程。

3. 计算器,用于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和引入速度、时间、距离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

2. 探究:呈现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如何从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这一步骤将详细展示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3. 实践: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4. 巩固:通过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反复练习方程的建立和解决,加深理解。

5.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时建立方程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实际问题的描述、方程的建立过程、以及解决方程的步骤。

关键步骤和公式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显示,以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整个解题过程。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建立和解决。

作业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情境,并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的常见错误,以及他们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
最后,我会继续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简易方程是一种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数学表达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方程中的未知数代表我们需要求解的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收集了30个邮票,小明收集了x个,那么小华收集了多少个?通过列出方程x + (30 - x) = 30,我们可以求解出x的值,进而知道小华收集的邮票数量。
举例:在解决面积问题时,难点在于如何将长和宽的关系转化为方程,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面积。学生可能不清楚如何将已知信息代入公式,需要教师指导如何设立未知数,并构建方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实际问题与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或计算总量的情况?”(如分水果、计算购物总价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奥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9课时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和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运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2. 讲解方程的概念(1)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方程的组成:未知数、已知数和等号。

(3)方程的例子:2x 3 = 7、5 - y = 2等。

3. 讲解方程的解法(1)移项法:将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已知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2)消元法:通过加减乘除运算,消去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或已知数。

(3)代入法:将已知数代入方程中,求解未知数。

4. 分析实际问题与方程(1)年龄问题:已知两个人的年龄之和为30岁,年龄之差为4岁,求两个人的年龄。

(2)速度问题: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0公里,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和为90公里/小时,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两车相遇的时间。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旅游等。

7.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练习题。

(2)思考并解决一道实际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4)(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转化。

教学难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

2.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教学准备1. 教材。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数学知识,那么我们如何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二、新课导入1. 引入方程的概念,如等式、未知数等。

2. 通过例3和例4,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求解方法。

三、例3讲解1. 讲解例3的题目要求和条件。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 讲解方程的求解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4. 给出例3的解答。

四、例4讲解1. 讲解例4的题目要求和条件。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 讲解方程的求解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4. 给出例4的解答。

五、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 强调实际问题和方程的转化方法。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求解方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同时,老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在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方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5.4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5.4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5.4 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材中的5.4节“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等式,并能够通过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实例包括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等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两边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等式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购物找零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等式表示并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例演示等式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等式的应用。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等式的重要性和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 等式的应用实例。

3. 课堂练习题目。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同步教材的相关练习题。

2. 提高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求用等式表示并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等式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等式的应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涵盖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讲解、练习、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这些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内交流,汇报:梨和苹果都是2kg,梨每千克2.80元总钱数是已知的,求苹果的单价。
小结: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各数交换了位置。
思考:你能列方程来解答吗?学生尝试用方程解答,汇报。
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题步骤: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 +2.8×2=10.4
x =2.4
答:苹果每千克2.4元。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让学生先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再列等量关系式,最后列方程解答问题。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根据信息先思考谁是标准量,要把谁设为x,另一个量如何表示,再列方程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在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中,先找到比较标准的量并设标准量为x,再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出示教材第78页例4。
让学生观察信息,信息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条件: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问题: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尝试写出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思考:这里有两个未知数,该怎样设未知数呢?
作业: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1、4、8、9题。
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3)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
2x +2.8×2=10.4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2x +5.6=1Hale Waihona Puke .4 x +2.4x =5.1
2x +5.6-5.6 =10.4-5.6 (1+2.4)x =5.1
小组内交流,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设海洋面积为x,也有可能会设陆地面积为x。
根据“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是把陆地面积作为标准量,设为x比较方便,因此海洋面积就是2.4x。
5.让学生自主列方程解决,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过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x +2.4x =5.1
(1+2.4)x =5.1
3.4x =5.1
3.4x÷3.4=5.1÷3.4
x =l.5
解方程过程中,提问学生:(1+2.4)x =5.1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
6.求出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可以怎么求?
学生思考,回答:
可能会用“总面积-陆地面积”来计算,即5.1-1.5=3.6(亿平方千米)也可能会用“陆地面积×3”来计算,即2. 4x -2.4×1.5=3.6,这两种方法都要予以肯定。
2x =4.8 3.4x =5.1
答:苹果每千克2.4元。3.4x÷3.4=5.1÷3.4
x =1.5
海洋面积:5.1-1.5=3.6(亿平方千米)
或2.4x -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
批注
教学(后记)反思:
3.问:除了这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并让学生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8+x )×2=10.4
(2.8+x )×2÷2=10.4÷2
2.8+x =5.2
2.8+x -2.8=5.2-2.8
x =2.4
解题时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
(1)舞蹈组有男生x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生有( )人,男、女生共有( )人。
(2)城郊中学图书馆有科技书m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8倍,那么,m+1.8m表示( ),1.8m-m表示( )。
2.教师:像上题中m+1.8m,1.8m-m如果在方程中出现,该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
课时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3)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材P77~78例3、例4及练习十七第1、4、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解答形如a(x±b)=c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以及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来理解两积之差、两商之和、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含有小括号的方程并解答。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答类似两积之和或差的逆向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准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习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妈妈买了2kg苹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思考,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
得出: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3.2(元)
2.把这一题改一改,出示教材第77页例3:让学生观察与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