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发展与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种植体骨界面对非血管化下颌骨植骨后即刻种植的骨结合实验研究

种植体骨界面对非血管化下颌骨植骨后即刻种植的骨结合实验研究
lrz d b n r f a i o e g at e .Me h d : i o a e l y c o s b e o swe e c o e st e e p r n a n mas T e o e a in o t o s S x lc lh a t r s - r d d g r h s n a h x e me tla i l. h p r t f h i o b n e t n u a u t g w s p ro me n o e s e o e ma d b e o e e p r n a n masu d rg n r l n sh sa o e r c a g l rc t n a e r d o n i ft n i l ft x e me tla i l n e e e a e t e i. i f d h h i a
崔江 涛
摘要

诚 李 小东


目的 : 评价种植体骨界面对非血管化 下颌 骨植 骨后 即刻种植 的骨结合效果 。方法 : 选择 1~ 5 2 1 个月 的健康
本地杂种犬 6只, 全身麻醉后将其一侧下颌骨作 为实 验侧 切开后矩形截骨 , 移植游离髂骨置于下颌骨 缺损 区, 在植骨 区植入种植体 3 。对照侧 同样位置 上植 入 3 种植体 。所有 动物于 1 周 时接受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断层 仪计 算机 枚 枚 2
天 津 医药 2 1 年 1 0 1 2月 第 3 卷 第 l 期 9 2
1 47 1
di 03 6  ̄i n0 5 - 862 1 . .1 o: . 9 .s.2 3 9 9 . 11 0 8 1 9 s 0 2
种植体 骨界 面对 非血管化下颌 骨植 骨后 即刻种植 的 骨结合 实验研究

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骨结合影响的研究现状

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骨结合影响的研究现状
如 阻 止 上 皮 向下 生 长 及 引导 骨 在 种 植 体 特 定 区 域
法 ,激 光处 理 法 [ 。其 中 前三 种是 常 用 的粗 化 方 4 ] 等
法 。对 种 植 体 喷 砂 处 理 可 获 得 不 规 则 形 态 的表 面
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成 。增 加 表 面 粗 糙 度 也 增 加 了种 植 体 材 料 的湿
作 者 单 位 :0 0 2 同济 大 学 口腔 医 学 院 修 复 科 2 0 7
维普资讯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 0 0 7年第 1 2卷第 2期
种植体表面粗糙度 对骨结合 影响 的研 究现状
贾 爽综 述 范 震 苏 剑生 审校
【 |】 种植体表 面理化特性 的研 究成 为近 十年 来牙种植 材料 的热 门研 究课题之 一。适 宜的种植 体表 面粗 糙度 喃 墓
(. — 、 中 度 粗 糙 O5 1 u ( 孔 种 植 体 表 面 除 多
(— 23 u
可 以使用不 同方法对 种植 体表 面进 行粗化 。 常 用 的 方 法 包 括 :喷 砂 法 ,酸 蚀 法 ,等 离 子 喷 涂
面 积 和 潜 在 的 骨 生 长 进 入 种 植 体 表 面 的机 械 锁 结 力 [。 粗 糙 面 的 沟 嵴 形 态 可 对 组 织 起 引 导 作 用 , 1
度 是 影 响 处 理 结 果 的主 要 因素 。从 S M 的观 察 结 E
泛 关 注 ,有 望 成 为 未 来 常 规 修 复 手 段 。如 何 使 种 植 体有 利 于 骨 结合 的早 期 形成 一 直 是研 究 的热 点 。
适 宜 的种 植 体 表 面 粗 糙 度 已被 证 实 可 增 加 种 植 体 骨 界 面 的生 物 力学 强 度 , 良好 的促 进 骨 结合 作 用 ,

种植体表面处理的进展

种植体表面处理的进展

种植体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梁伟(铜仁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铜仁554300)【关键词】牙种植体;骨整合;表面处理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3-2016-03中图法分类号:R783.2文献标识码:A骨内种植体植入成功的标志是: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光镜下种植体的周围无放射投射区,也就是无软组织介入,且能使种植体的负荷持续传导,并分散在骨组织中,也就是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整合[1]。

种植体表面工程设计是种植体能否形成骨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种植体周牙槽骨中成骨细胞的贴附、增殖、分化和基质的合成、钙化等一系列生理反应[2]。

因此,为了提高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种植体表面各种处理技术如加成法、去除减少法、表面修饰法等处理技术常被应用。

1表面加成法1.1钛浆涂层(titanium plasma sprayed,TPS)钛浆喷涂是在高温下,将熔融的钛金属液滴高速喷射在种植体的表面并附着其上,形成疏松粗糙的表面,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表面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相互沟通的微孔。

由此形成的粗糙表面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分化。

Bagno等[3]用的是藻酸钠凝胶纯钛作为涂层材料证实其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估计是介导了细胞的生物信号。

1.2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le,HA)涂层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简称HAP或HA)因为与人体天然骨组织的成分类似,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钛基HA生物涂层材料可以诱导软骨细胞在天然骨上沉积,发生成骨反应,使新骨在涂层的表面更好地生长。

这种双向的生长方式有利于形成天然骨组织和种植体表面涂层之间的化学键结合,有利于种植体最终的骨整合。

钛基HA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等离子喷涂法、涂覆-烧结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反应法以及低温燃烧法等。

1.2.1等离子喷涂法(plasma sprayed coating,PSC)以高纯度的HA粉末为原始粉,采用PSC制备的钛基HA涂层生物材料,具有效率高、涂层均匀、重复性好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钛基种植体表面纳米管改性的研究进展

钛基种植体表面纳米管改性的研究进展
米管 阵列 化学性 质稳 定 , 规整 , 度有 序 , 结构 高 有一 定粗糙 度且 与钛 基体结 合牢 固。本 文就 近年 来种 植体 表 面 纳米 管改性 的相 关研究 进行 综述 。
【 关键词】 种植体
二氧化钛纳米管
表面改性
骨种植 体表 面处 理是 影 Ⅱ骨结 合 的一 个重 要 因 向

1 6・ 4
口腔 材 料 器 械 2 1 0 2年 第 2 1卷 第 3期
测 量发 现 , 径 3 n 的 TO 纳米 管 阵 列 的接 触 角 管 0m i:
为 1 。 lO m 的 纳米 管 阵列 的接 触 角 为 4 。刘 达 1 ,O n 。
能够 使 吸附 的活性 羟基 自由基 的反 应 活性 增 强 , 从
顾迎新 综述 赖红 昌 张志勇 审校
( 海 交通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 第九人 民 医院 口腔 颅颌 面种植 科 , 海 上 上
【 摘
20 1) 0 0 1
要】 良好的骨结合是种植成功的保证 , 而种植体表面处理是影响骨结合 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
纳米技术的发展 , 表面纳米化改性 已成为钛种植体表面研究的重要 内容,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的二氧化钛纳
理 等 的研 究也证 实 , 基 TO 纳 米管 经 过 热处 理 钛 i
后 接触 角 明显变小 , 面能增 大 , 表 亲水性 增强 ; 同时 ,
单一管径 的 TO 表面 , i: 其纳米管管径越大 , 面的 表
接触 角 越 小 , 面 能 越 大 。D s等 。的实 验 证 实 , 表 a 。 管径 5 n 0 m管 长 60 m 的纳米管 阵列 的表 面 能高 达 0n
解 液 、H 值 、 化 时 间 等 诸 多 电 解 条 件 的 影 响 。 p 氧 B ur ae 等 通 过控 制 电压 ( 1—2V) 在 1M H P 5 , O + . t H 03w% F电解 液 中 , 以实现 制备 1 2 n 可 5~10 m

种植体表面处理

种植体表面处理

提高手术成功率
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种植体能够更快 地实现骨结合,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
增强种植体的稳定性
优化后的种植体表面能够更好地与骨 组织结合,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
减少并发症
通过降低感染风险和其他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拓展种植体的应用范围
改进的表面处理技术使得种植体能够 适用于更多复杂病例和特殊需求的患 者。
选择具有高耐腐蚀性的材料
如钛合金、不锈钢等,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体的耐腐蚀性。
优化表面处理工艺
通过改进表面处理的工艺流程、控制处理参数等方式,提高表面处理 的效果和质量,进而增强耐腐蚀性。
采用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将多种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多层保护,提高种植体的综合耐腐 蚀性能。例如,先进行喷涂处理,再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等。
化学处理技术
1 2
阳极氧化处理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种植体表面形成氧化膜,增加 表面的粗糙度和亲水性,提高与骨组织的结合强 度。
硅烷化处理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形成硅 烷化膜,改善表面的润湿性和生物相容性。
3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
在种植体表面涂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形成 生物活性涂层,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 性。
的生物膜,从而抑制细菌的黏附。
03
表面涂层
在种植体表面涂覆一层具有抗菌功能的涂层是提高其抗菌性的有效方法。
例如,可以在表面涂覆一层含有抗菌肽或抗生素的涂层,通过缓慢释放
的方式抑制细菌的增殖。
提高抗菌性的方法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如离子注入、等离子体处理等,可以改变表 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其抗菌性。

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改性及其在骨结合中的作用

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改性及其在骨结合中的作用

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改性及其在骨结合中的作用氧化锆拥有优良的美学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未处理的氧化锆表面具有生物惰性,骨结合能力相对较差。

目前研究热点想通过氧化锆表面改性,增强材料骨结合能力。

本文将对此作综述。

1.表面形貌的改性表面形貌包括宏观、微观、纳米尺寸的形貌,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及其生物力学稳定性。

氧化锆表面形貌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喷砂、酸蚀、喷砂酸蚀、激光、选择性渗透酸蚀等。

1.1喷砂喷砂指将铝或碳化硅等颗粒喷到氧化锆植入体表面,形成粗糙的表面,能提高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强蛋白的粘附和其他细胞行为[1]。

1.2酸蚀酸蚀即采用氢氟酸(HF)、硝酸、硫酸等溶液去除表面杂质,形成微米级结构,能增加材料表面积。

1.3喷砂-酸蚀酸蚀结合喷砂结合两者优点,是最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

喷砂形成的较大凹坑可以为细胞提供附着的位点,促进细胞粘附、延伸和分化。

酸蚀形成的小凹坑与细胞形成点状接触从而刺激细胞生物活性。

这两个因素作用下,增加了黏着斑水平,最终促进了种植体周围骨形成[2]。

1.4选择性渗透酸蚀(SIE)Aboushelib[3]发明的一种新技术——选择性渗透酸蚀,通过在氧化锆表面覆盖一种特别的渗透玻璃,加热熔融。

熔融的液相玻璃在晶界之间扩散产生表面张力和毛细作用力,将晶粒分离。

最后冷却之后晶界之间的玻璃会在酸中蚀刻,得到纳米级多孔结构。

1.5激光激光处理可在氧化锆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能显著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羟基数量,改善表面润湿性,促进成骨细胞黏附[4]。

目前有光纤激光、飞秒激光、CO2激光、Nd:YAG激光等。

2.表面化学修饰表面化学修饰是指将官能团应用于表面以优化表面化学性质,如润湿性、化学成分、电荷、结晶度,促进细胞粘附、增殖等反应。

2.1紫外线处理由于超亲水性,经紫外处理的钛种植体的骨整合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种现象称为“紫外光介导的光功能化”,其机制为:紫外线在桥接氧位点产生表面氧空位,有利于离解水的吸附。

小分子表面活化改性PEEK骨植入物的研究进展

小分子表面活化改性PEEK骨植入物的研究进展

第49卷第5期2021年5月塑料工业CHINAPLASTICSINDUSTRY小分子表面活化改性PEEK骨植入物的研究进展∗孙会娟(衡水学院应用化学系ꎬ河北衡水053000)㊀㊀摘要:介绍了常见小分子ꎬ如酸类㊁胺类等改性聚醚醚酮(PEEK)材料用于骨植入物的研究ꎮ综述了近年利用小分子通过化学改性及复合改性的方式改善PEEK表面惰性的方法及用于骨修复材料的改性效果ꎮ最后对小分子改性PEEK需要注意的工艺问题及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ꎮ关键词:聚醚醚酮ꎻ化学改性ꎻ骨修复ꎻ抗菌中图分类号:TQ324 8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5-5770(2021)05-0029-04doi:10 3969/j issn 1005-5770 2021 05 0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ogressinPEEKBoneImplantsbySurfaceActivationModificationwithSmallMoleculesSUNHui ̄juan(DepartmentofAppliedChemistryꎬHengshuiUniversityꎬHengshui053000ꎬChina)Abstract:Theapplicationofcommonsmallmoleculesꎬsuchasꎬacidsꎬaminesandsoonꎬmodifiedpolyetheretherketone(PEEK)materialsinboneimplantswasintroduced.ThemethodsofimprovingthesurfaceinertnessofPEEKbychemicalandcompositemodificationofsmallmoleculesandthemodificationeffectofPEEKasbonerepairmaterialswerereviewed.Finallyꎬsomesuggestionsontheprocessandclinicalapplicationofsmallmoleculemodifiedpeekwereputforward.Keywords:PolyetherEtherKetoneꎻChemicalModificationꎻBoneRepairꎻAntibacterial在先天性疾病㊁意外事故或衰老等各种原因导致骨缺损时ꎬ可植入生物材料ꎬ如骨钉㊁骨板㊁脊柱笼㊁人工关节等ꎬ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1-5]ꎬ尤其全球老龄化㊁病患年轻化程度的加剧ꎬ该材料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6]ꎮPEEK为生物医学植入物提供了许多优越的性能ꎬ包括接近皮质骨的弹性模量㊁良好的耐化学性和灭菌性㊁优良的机械性能㊁无毒㊁自然透光等ꎬ成为植入生物材料的首选[7-10]ꎮ然而ꎬPEEK是一种生物惰性材料ꎬ缺乏生物活性表面ꎬ进而导致骨整合性较差ꎬ限制了其在骨植入等生物医学中的应用ꎮ为此ꎬ需要对PEEK进行表面改性ꎮ目前ꎬ有物理[11-12]㊁化学[13-14]㊁复合材料[15-16]等改性方式ꎮ物理改性存在基体与涂层结合力弱ꎬ容易分层剥离的风险ꎬ进而导致植入物过早失效ꎬ使用寿命短ꎬ病患需多次接受手术创伤ꎬ甚至引起其他严重疾病ꎻ复合材料改性通常需要解决添加材料与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差而引起机械性能降低的问题ꎮ与此相比ꎬ化学改性可以在基体与改性分子之间建立稳固的化学键接ꎬ使两者结合为一体ꎬ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基体与体系中其他添加材料之间的相容性ꎮ本文对近年小分子酸类㊁胺类等用于PEEK骨植入物的表面化学改性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ꎮ1㊀磺化改性磺化改性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活化PEEK表面的方法ꎮ磺化主要是利用浓硫酸对PEEK的腐蚀作用ꎬ在其表面产生磺酸基团(SO3H)ꎬ同时形成利于骨整合的多孔网络ꎮ该方法操作简单㊁不受光照影响ꎬ适用于几何形状复杂的生物医学植入物[17]ꎮ除单纯磺化改性外ꎬ磺化复合改性也多见研究应用ꎮ1 1㊀磺化改性PEEKBrum等[18]采用硫酸法对PEEK进行磺化处理ꎬ得到不同处理时间下的SPEEK-1(1h)和SPEEK-2(1 5h)ꎮSPEEK的失重曲线显示ꎬ100ħ时由于失水而发生质量损失ꎻ300~400ħ阶段的热降解归因于SO3H的去除ꎻ而500~600ħ段热的降解由PEEK链降解引起ꎮSPEEK-1的平均磺化度为59%ꎬSPEEK-2的平均磺化度为56%ꎮ经7d培养ꎬ与PEEK相比ꎬSPEEK-1上的L929成纤细胞代谢活性几乎无变化ꎬ而SPEEK-2上的细胞代谢活性显著增加了约20%ꎬ表明SPEEK对细胞没有杀伤作用ꎬ但SPEEK-2对细胞行为有干扰作用ꎮTomoglu等[19]以氯化钠和尿素粉末为造孔剂ꎬ通过烧结法制备高孔SPEEKꎮ磺化处理引入了亲水性的SO3H基团ꎬ水接触角增加ꎮ同时ꎬ磺化表面处理可诱导样品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ꎮ其机理为:在模拟体液(SBF)中ꎬ中性SO3H基团分解成SO3-和H+ꎬ经质子转移后SPEEK表面带负电ꎬ带正电的Ca2+被结合到SPEEK表面ꎮ当Ca2+离子积累时ꎬ表面获得正电荷并吸引带负电荷的磷酸盐离子ꎬ从而形成由磷酸氢钙组成的亚稳相的水合前体团簇ꎬ并最终转变成92 ∗2018年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8211235)作者简介:孙会娟ꎬ女ꎬ1985年生ꎬ讲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加工及应用ꎮshj6910@163 com塑㊀料㊀工㊀业2021年㊀㊀稳定的类骨磷灰石ꎬ提高了PEEK的体内生物活性ꎮ另外ꎬ由于压制过程中造孔剂颗粒被压碎ꎬSPEEK中氯化钠成型的孔径为180~190μmꎬ尿素成型孔径500μmꎬ均比实际颗粒尺寸小ꎮ孔隙率和孔径利于细胞迁移ꎬ增强了PEEK-骨间的机械联锁ꎬ促进了骨生长和体液传递ꎮ同时ꎬSPEEK的杨氏模量随孔隙率的增加㊁孔径的减小而降低ꎮ1 2㊀磺化涂覆复合改性PEEKYu等[20]采用抗炎性的阿司匹林(ASP)与成骨肽(BFP)复合修饰SPEEKꎮSPEEK ̄ASP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结合ꎬBFP则接枝于涂覆在PEEK表面的多巴胺上ꎬ形成SPEEK ̄ASP ̄BFPꎮSPEEK呈现出三维多孔复合结构ꎬ该多孔微环境利于细胞和骨组织的生长ꎮASP对细胞成骨分化无不良影响ꎬ且可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1~6d内持续释放ꎮ水接触角测试ꎬSPEEK为105ʎꎻSPEEK ̄ASP约68ʎꎬ归因于ASP中亲水性羧基ꎻ而SPEEK ̄ASP ̄BFP为27ʎꎬ原因是BFP修饰前加入的多巴胺含有大量的极性儿茶酚和胺基及BFP自身含有的氨基㊁羧基等均具亲水性ꎮ亲水性的改善ꎬ有利于细胞黏附ꎬ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ꎮ此外ꎬSO3H基团可赋予PEEK抗菌性能ꎬASP也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ꎬ且ASP㊁BFP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ꎮHe等[21]以海藻酸钠(SA)-绿原酸(CGA)溶液为溶剂制备了富含活化羧基的SA(CGA)水凝胶修饰的SPEEK(SPEEK@SA(CGA))ꎮ并将BFP接枝于水凝胶表面(SPEEK@SA(CGA)@BFP)ꎮ研究发现ꎬSA主要分布在SPEEK的微孔中ꎬ添加CGA不会改变样品的表面特性ꎬ但接枝BFP后表面产生凸起ꎮ接触角数据ꎬSPEEK为67 75ʎꎻSPEEK@SA为23 33ʎꎬ是由于羧基在SA水凝胶中的积极作用ꎻSPEEK@SA(CGA)和SPEEK@SA(CGA)@BFP分别为30 5ʎ和28 08ʎꎬ表明CGA和BFP对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无进一步改善ꎬ但与SPEEK相比ꎬ亲水性仍较好ꎬ利于细胞黏附ꎮBFP对细胞增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ꎬ且矿化结节较密集ꎬ即成骨效率高ꎮ在PBS液中ꎬ随着SA的降解ꎬCGA在1~8d内持续释放出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的药物ꎬ使SPEEK@SA(CGA)@BFP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抗菌活性ꎮ1 3㊀磺化接枝复合改性PEEK图1㊀PVA/AA ̄g ̄SPEEK的制备Fig1㊀SchematicofthesynthesisofPVA/AA ̄g ̄SPEEKZhao等[22]模拟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结构ꎬ将PEEK磺化㊁接枝聚合㊁PVA冻融相结合ꎬ在SPEEK上接枝一层厚度仅为40μm㊁与丙烯酸(AA)复合的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层ꎬ制备了新型 软表面硬基 的承载组合PVA/AA ̄g ̄SPEEK(图1)ꎮ虽然SPEEK表面引入了亲水性的SO3H基团ꎬ但其表面多孔结构的凹坑中滞留的空气会导致更高的水接触角ꎬ结果SPEEK(103ʎ)变得比PEEK(90ʎ)更具疏水性ꎮ而后期PVA/AA的加入ꎬ使PVA/AA ̄g ̄SPEEK的水接触角低至7ʎ左右ꎬ且摩擦系数在滑动速度为25mm/s时达到最低ꎬ约为0 021ꎮPVA/AA ̄g ̄SPEEK的显著减摩性能可以解释为:PVA水凝胶具有多孔㊁非均匀结构ꎬ并且在水润滑条件下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ꎬ摩擦机制遵循边界和双相润滑机制ꎮ此外ꎬ在PVA/AA ̄g ̄SPEEK的软/硬组合中ꎬSPEEK表面的孔隙可以作为水凝胶的储层ꎬ保留的水凝胶在表面层被剪断后能够释放出来ꎬ得以再生ꎮ2㊀胺化改性乙二胺(EDA)是一种末端带有两个氨基的脂肪族二胺ꎮ胺化反应是EDA的氨基与PEEK中的酮羰基之间发生的席夫碱反应ꎮ席夫碱可见于抗肿瘤㊁抗菌㊁抗真菌等多种生物应用中[23]ꎮBai等[24]将SPEEK与氯化亚砜反应ꎬ得到芳砜酰氯ꎬ并继续与EDA反应ꎬ对PEEK进行胺化改性(SPEEK ̄EDA)ꎮPEEK㊁SPEEK和SPEEK ̄EDA的水接触角分别为83 41ʎʃ0 84ʎ㊁79 67ʎʃ1 20ʎ㊁44 97ʎʃ1 44ʎꎬ表明磺化处理并没有显著改善PEEK的润湿性ꎬ但经EDA改性后的润湿性增加为细胞的良好黏附创造了条件ꎮ此外ꎬ还证实了SPEEK ̄EDA无细胞毒性ꎬ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ꎮDing等[25]研究了不同体积比的混合酸(硝酸ʒ浓硫酸=1ʒ1㊁1ʒ3㊁1ʒ5㊁2ʒ1)对PEEK表面形貌的影响ꎬ发现1ʒ1的混合酸可以形成具有微米和纳米级多层多孔结构的PEEK(SNPEEK)ꎮ在此基础上ꎬ通过EDA的胺化反应形成SNPEEK ̄NH2(图2)ꎮ虽然SNPEEK ̄NH2仍呈蜂窝状六边形结构ꎬ但其表面粗糙度较SNPEEK有所下降ꎮ胺化后ꎬSPEEK的圆形纳米孔结构消失ꎬ并在其表层形成不规则纳米孔结构ꎬ是由于表面层在胺化过程中脱落或溶解所致ꎮSNPEEK ̄NH2与骨组织良好骨结合的主要原因是:多孔改性增加了PEEK的表面积ꎬ进而增大了与骨组织的结合面积ꎻ并且氨基功能化改善了润湿性和细胞相容性ꎮ总之ꎬPEEK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状态的双重修饰不仅具有良好的亲水性㊁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ꎬ而且胺化产生的希夫碱基和氨基也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ꎬ有利于进一步提高PEEK的骨整合能力ꎮ图2㊀聚醚醚酮表面改性工艺示意图Fig2㊀SchematicdiagramforthemodificationprocessofthePEEKsurface03第49卷第5期孙会娟:小分子表面活化改性PEEK骨植入物的研究进展3㊀其他改性除磺化㊁胺化改性PEEK之外ꎬ也有使用表面活性剂㊁磷化改性及新型结构聚芳醚酮用于骨修复材料的研究ꎮHe等[26]将PEEK氯甲基化得到CM ̄PEEK后ꎬ分别与两种季铵盐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S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接枝ꎬ制备抗菌表面(S ̄PEEK㊁C ̄PEEK)ꎮ经季铵盐改性后ꎬPEEK的润湿性大大提高ꎬ更利于细胞的初始黏附和生长ꎮS ̄PEEK和C ̄PEE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100%和98 91%ꎻ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48 39%和58 06%ꎬ表明两种改性PEE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ꎬ即季铵盐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性能优于革兰氏阴性菌ꎬ这与季铵盐烷基链长度有关ꎮ抗菌机理为季铵盐的正离子首先通过静电作用与带负电的细菌接触ꎬ然后烷基链延伸到细胞壁和细胞膜中ꎬ扰乱细菌的正常代谢ꎬ杀死细菌ꎮMahjoubi等[27]用物理(抛光和喷砂)和两步重氮化学法ꎬ利用2-氨基乙酰膦酸(AEPA)在PEEK上形成一层膦酸盐层ꎮ产生四种不同的表面条件:抛光(PEEK ̄P)㊁抛光和磷化(PEEK ̄PP)㊁喷砂(PEEK ̄S)和喷砂和磷化(PEEK ̄SP)样品ꎮ由于PEEK ̄S表面粗糙ꎬPEEK ̄S疏水性比PEEK ̄P大ꎬ两者经磷酸化处理后亲水性均增加ꎮ浸入1 5倍SBF中10dꎬ钙磷比均在羟基磷灰石(HA)预期的钙磷比范围内ꎬ但含磷基质PEEK ̄PP㊁PEEK ̄SP比非磷基质PEEK ̄P㊁PEEK ̄S更能促进矿物沉积ꎮ此外ꎬSBF浸渍法沉积的HA在PEEK ̄PP上的黏附强度提高了约40%ꎮ喷砂提供了更多的锚定位点ꎬ磷酸化和喷砂的结合使细胞的代谢活性达到最高ꎮ磷化的促进作用体现为:磷酸盐在生理条件下是带负电的ꎬ负电荷可以(1)促进溶液中钙离子的螯合作用ꎬ启动矿化过程ꎻ(2)抑制非特异性蛋白质的吸附ꎻ(3)吸附细胞黏附蛋白以改善细胞黏附ꎮ聚芳醚腈酮(PPENK)与PEEK同属聚芳醚酮一族ꎬ与PEEK不同的是ꎬPPENK结构中的氰基为化学修饰提供了反应点ꎮLiu等[28]在浓碱溶液中水解氰基ꎬ氰基转化为羧基ꎬ使PPENK更具亲水性ꎮ在此基础上ꎬ采用偶联共价固定㊁肝素结合(EDA为连接物)两种方式固定骨形成蛋白-2(rh ̄BMP ̄2)以改性PPENK表面ꎬ对应产物P ̄BMP ̄2㊁PH ̄BMP ̄2ꎮ毒性试验表明ꎬPPENK㊁P ̄BMP ̄2和PH ̄BMP ̄2均无细胞毒性ꎮrhBMP ̄2的引入ꎬ使P ̄BMP ̄2和PH ̄BMP ̄2的水接触角分别下降至77 8ʎʃ2 2ʎ和58 0ʎʃ1 5ʎꎮrhBMP ̄2为细胞黏附提供了良好的界面ꎬ体现在P ̄BMP ̄2和PH ̄BMP ̄2的前成骨细胞MC3T3 ̄E1的密度明显高于PPENKꎬ后者尤甚ꎮ同时ꎬrhBMP ̄2能有效地促进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㊁碱性磷酸酶活性ꎮ生物相容性方面ꎬPH ̄BMP ̄2较P ̄BMP ̄2好ꎬ是因为P ̄BMP ̄2中的氨基键连接了PPENK与rhBMP ̄2致生物相容性降低ꎬ但P ̄BMP ̄2的长期稳定性较高ꎮ4㊀结语PEEK优异的性能ꎬ激发了科研技术人员对其探索的兴趣ꎮ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骨修复材料的需求ꎬ及病患对骨修复材料长期使用寿命的期望ꎬ有必要对惰性的PEEK表面进行适当的活化处理ꎮ在众多处理方式中ꎬ使用化学小分子改性ꎬ可以实现与PEEK长期㊁稳定的结合ꎬ甚至能进一步改善PEEK与其他添加物的界面相容性ꎬ从而提高PEEK的力学性能[29]ꎮ此外ꎬ目前经常使用的小分子ꎬ多为硫酸㊁EDA等常见化学物质ꎬ原料易得ꎬ制备工艺简单ꎬ但可用种类单一ꎮ今后的研究中ꎬ需要开发高效㊁功能化㊁经济的改性分子ꎬ并进一步明确其改性PEEK机理及对细胞增殖㊁矿化㊁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的影响规律ꎮ同时ꎬ需要强化植入物的体内研究ꎬ以充分考察其在实际复杂环境中的实用性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KOJICNꎬRANGGERCꎬÖZGÜNCꎬetal.Carbon ̄fibre ̄reinforcedPEEKradiolucentintramedullarynailforhumeralshaftfracturefixation:Technicalfeaturesandapilotclinicalstudy[J].Injury ̄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CareoftheInjuredꎬ2017ꎬ48(Suppl5):S8 ̄S11. [2]SCHLIEMANNBꎬSEIFERTRꎬTHEISENCꎬetal.PEEKversustitaniumlockingplatesforproximalhumerusfracturefixation:Acomparativebiomechanicalstudyintwo ̄andthree ̄partfractures[J].ArchivesofOrthopaedic&TraumaSurgeryꎬ2017ꎬ137(1):63-71. [3]GHEISARIFARMꎬTHOMPSONGAꎬDRAGOCꎬetal.Invitrostudyofsurfacealterationstopolyetheretherketoneandtitaniumandtheireffectuponhumangingivalfibroblasts[J].JournalofProstheticDentistryꎬ2020ꎬ125(1):155-164.[4]SOUZAMDꎬMACDONALDNAꎬGENDREAUJLꎬetal.Graftmaterialsandbiologicsforspinalinterbodyfusion[J].Biomedicinesꎬ2019ꎬ7(4):75.[5]KOHYGꎬPARKKMꎬLEEJAꎬetal.Totalkneear ̄throplastyapplicationofpolyetheretherketoneandcarbon ̄fi ̄ber ̄reinforcedpolyetheretherketone:Areview[J].Mate ̄rialsScience&EngineeringCꎬ2019ꎬ100:70-81. [6]CHENYSꎬLINJHCꎬWUYRꎬetal.Characterizingthedifferentiationofosteoprogenitorcellsonsurfacemodifiedpolyether ̄ether ̄ketone[J].Surface&CoatingsTechnologyꎬ2018ꎬ350(25):904-912. [7]KURTZABSMꎬDEVINECJN.PEEKbiomaterialsintraumaꎬorthopedicꎬandspinalimplants[J].Biomaterialsꎬ2007ꎬ28(32):4845-4869. [8]HANXTꎬYANGDꎬYANGCCꎬetal.CarbonfiberreinforcedPEEKcompositesbasedon3D ̄printingtechnologyfororthopedicanddentalapplications[J].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ꎬ2019ꎬ8(2):240. [9]MAZYꎬLILLꎬSHIXCꎬetal.Enhancedosteogenicactivitiesofpolyetheretherketonesurfacemodifiedbypoly(sodiump ̄styrenesulfonate)viaultraviolet ̄inducedpoly ̄merization[J].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ꎬ2020ꎬe49157ꎬhttps://doi org/10 1002/app 49157.13塑㊀料㊀工㊀业2021年㊀㊀[10]KUMARAꎬYAPWTꎬFOOSLꎬetal.Effectsofster ̄ilizationcyclesonPEEKformedicaldeviceapplication[J].Bioengineeringꎬ2018ꎬ5(1):18.[11]ZOUFꎬLÜFZꎬMAXSꎬetal.Dualdrugsreleasefromnanoporouslybioactivecoatingonpolyetheretherketoneforenhancementofantibacterialactivi ̄tyꎬrBMSCsresponsesandosseointegration[J].Materials&Designꎬ2020ꎬ188:108433.[12]YOONBJVꎬXAVIERFꎬWALKERBRꎬetal.Opti ̄mizingsurfacecharacteristicsforcelladhesionandprolifer ̄ationontitaniumplasmaspraycoatingsonpolyetheretherk ̄etone[J].SpineJournalꎬ2016ꎬ16(10):1238-1243.[13]LIULHꎬZHENGYYꎬZHANGQYꎬetal.Surfacephosphonationtreatmentshowsdose ̄dependentenhancementofthebioactivityofpolyetheretherketone[J].RSCAdvancesꎬ2019ꎬ9(52):30076-30086. [14]NAKANOHꎬNOGUCHIYꎬKAKINOKISꎬetal.Highlydurablelubricityofphoto ̄cross ̄linkedzwitterionicpolymerbrushessupportedbypoly(etheretherketone)substrate[J].ACSAppliedBioMaterialsꎬ2020ꎬ3(2):1071-1078.[15]ZHAOFꎬHUSHꎬWANGFJꎬetal.AsulfonatedPEEK/PCLcompositenanofibrousmembraneforperiosteumtissueengineeringapplication[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ꎬ2019ꎬ54(18):12012-12023[16]赵广宾ꎬ安超ꎬ秦勉ꎬ等.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复合植入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ꎬ2019ꎬ53(4):72-78.ZHAOGBꎬANCꎬQINMꎬetal.Preparationandper ̄formancestudyofpolyetheretherketone/hydroxyapatitecompositeimplants[J].JournalofXi anJiaotongUni ̄versityꎬ2019ꎬ53(4):72-78.[17]ZHAOYꎬWONGHMꎬWANGWꎬetal.Cytocompat ̄ibilityꎬosseointegrationꎬandbioactivityofthree ̄dimen ̄sionalporousandnanostructurednetworkonpolyetherether ̄ketone[J].Biomaterialsꎬ2013ꎬ34(37):9264-9277.[18]BRUMRSꎬMONICHPRꎬBERTIFꎬetal.OnthesulphonatedPEEKforimplantdentistry:Biologicalandphysicochemicalassessment[J].MaterialsChemistryandPhysicsꎬ2019ꎬ223:542-547.[19]TOMOGLUSꎬCANERGꎬARABACIAꎬetal.Pro ̄ductionandsulfonationofbioactivepolyetheretherketonefoamforbonesubstituteapplic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olymericMaterialsandPolymericBiomaterialsꎬ2018ꎬ68(18):1167-1176.[20]YUYꎬXIEKNꎬXIELꎬetal.Endowingpolyethere ̄therketonewithanti ̄inflammatoryabilityandimprovedos ̄teogenicability[J].JournalofBiomaterialsSciencePol ̄ymerEditionꎬ2020ꎬ32(2):1-19.[21]HEXHꎬDENGYꎬYUYꎬetal.Drug ̄loaded/graftedpeptide ̄modifiedporousPEEKtopromotebonetissuerepairandeliminatebacteria[J].ColloidsandSurfacesB:Biointerfacesꎬ2019ꎬ181:767-777.[22]ZHAOXDꎬXIONGDSꎬLIUYT.Improvingsurfacewettabilityandlubricationofpolyetheretherketone(PEEK)bycombiningwithpolyvinylalcohol(PVA)hydrogel[J].JournaloftheMechanicalBehaviorofBio ̄medicalMaterialsꎬ2018ꎬ82:27-34.[23]NWORIEF.Bis(salicylidene)ethylenediamine(salen)andbis(salicylidene)ethylenediamine ̄metalcomplexes:Fromstructuretobiologicalactivity[J].JournalofAna ̄lytical&PharmaceuticalResearchꎬ2016ꎬ3(6):00076. [24]BAIJFꎬDINGRꎬWANGYYꎬetal.Surfacemodifi ̄cationofpolyetheretherketonebygraftingaminogroupstoimproveitshydrophilicityandcytocompatibility[J].Ma ̄terialsResearchExpressꎬ2019ꎬ6(11):115413. [25]DINGRꎬCHENTJꎬXUQZꎬetal.Mixedmodificationofthesurfacemicrostructureandchemicalstateofpolyetheretherketonetoimproveitsantimicrobialactivityꎬhydrophilicityꎬcelladhesionꎬandboneintegration[J].ACSBio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ꎬ2020ꎬ6(2):842-851.[26]HEMMꎬHOUYꎬJIANGYLꎬetal.Quaternizationonpolyetheretherketoneanditsantimicrobialactivity[J].MaterialsLettersꎬ2019ꎬ235:242-245.[27]MAHJOUBIHꎬBUCKEꎬMANIMUNDAPꎬetal.Surfacephosphonationenhanceshydroxyapatitecoatingad ̄hesiononpolyetheretherketoneanditsosseointegrationpo ̄tential[J].ActaBiomaterialiaꎬ2017ꎬ47:149-158. [28]LIUWTꎬWANGHꎬLIUCꎬetal.RhBMP ̄2immobi ̄lizedonpoly(phthalazinoneethernitrileketone)viachem ̄icalandphysicalmodificationforpromotinginvitroosteo ̄genicdifferentiation[J].ColloidsandSurfacesBꎬ2020ꎬ194:111173.[29]ZHUSꎬQIANYꎬHASSANEAMꎬetal.EnhancedinterfacialinteractionsbyPEEK ̄graftingandcouplingofacylatedCNTforGF/PEEKcomposites[J].CompositesCommunicationsꎬ2020ꎬ18:43-48.(本文于2021-01-25收到)23。

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策略及对骨整合的影响_李莺

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策略及对骨整合的影响_李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17卷 第29期 2013–07–16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ly 16, 2013 Vol.17, No.29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29.020 []李莺,李长义. 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策略及对骨整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9): 5395-5402.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5395www.CRTER.org李莺☆,女,1976年生,天津市人,汉族,2011年日本大学松户齿学部毕业,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生物材料相关研究。

yingli3051@通讯作者:李长义,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市 300070changyi_li@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29-05395-08收稿日期:2013-04-09 修回日期:2013-04-27 (201302159/WLM ·S)Li Ying ☆, M.D., Attending physici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yingli3051@Corresponding author: Li Chang-yi, M.D., Professor, Chief physici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changyi_li@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l Foundation in Tianjin Universities, No. 20120126*Received: 2013-04-09 Accepted: 2013-04-27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策略及对骨整合的影响*☆李 莺,李长义(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市 300070)文章亮点:1 通过钛金属表面改性而使其更好的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性结合,是口腔种植材料缩短种植周期,获得早期骨整合和更高的结合强度研究的热点之一。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钛种植体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修复和替代方法,在口腔种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科研人员们积极探索各种针对钛种植体表面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

1. 表面机械处理表面机械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钛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法。

通过刮擦、研磨、抛光等方式改变钛种植体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从而增加微观形态的特异性,提高钛种植体的表面能,促进骨细胞的附着和骨组织再生。

表面机械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被广泛采用。

然而,由于机械划伤可能造成钛种植体表面颗粒的脱落,导致细胞毒性反应和炎症反应,这是该方法的一个缺点。

2. 表面化学处理表面化学处理是一种通过溶液处理钛种植体表面的方法。

常用的表面化学处理方法包括酸碱处理、有机溶剂处理、阳极氧化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钛种植体表面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状态,形成一层有利于骨细胞生长和骨组织再生的表面层。

表面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处理范围广、处理效果可控等优点,但处理过程中易引起腐蚀、氧化等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处理参数。

3. 表面生物学处理表面生物学处理是一种通过与细胞、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

常见的表面生物学处理方法包括表面吸附、表面共价化学修饰、胶原蛋白涂层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在钛种植体表面引入生物活性基团,增强钛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

表面生物学处理方法具有高度可选择性和特异性的优点,但材料的预处理和后续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

4. 生物活性涂层生物活性涂层是一种将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涂层施加到钛种植体表面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活性涂层包括羟基磷灰石、纳米金属颗粒、多肽蛋白等。

这些生物活性涂层可以促进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增强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力,并有助于骨生长和修复。

生物活性涂层方法具有显著的改善骨接合力和骨再生效果的优点,但目前涂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种植体表面修饰影响骨结合机制研究进展

种植体表面修饰影响骨结合机制研究进展
S ag a i tn nvri ,h g a 0 0 1C ia h h J og U iesyS a h 2 0 1, hn ) n i o t n i
[ yw r s i l t; n er ; s one r i ; lfc d ct n Ke o d ] mpa s itg n os itga o s r emo i a o n i e t n la i f i
力 , 以防止 钛离 子释 放 和组织 液对 金属 的 腐蚀I 1 可 3。 , 4
种植 体表 面特 性 不但影 响 细胞 的粘 附 。而且 影 响细 胞 的增殖 、 化 、 分 成熟 和迁 移 。
2 种 植体 与硬 组 织的 结合
及游 离钛 的产 生等 。种 植体 的表 面修饰 对 骨结 合有
时间缩 短 。 有文 献报 道 。 羟基磷 其在 种植 体植 入 的早期 阶段 , 尤 并 最终 形成 骨结 合【 同时 。 过修 饰 的钛及 其合 金 1 1 。 经
的表 面具有 纳 米级 的粗糙 结构 ,纳 米结 构所 具有 的
・ 81. l
种 植 体 表 面 修 饰 影 响 骨 结 合 机 制 研 究 进 展
万 澎 波( 述) 综 ,陈 万 涛 ( 审校 )
f 海 交 通 大 学 医学 院 附 属 第 九 人 民 医 院 口腔颌 面 外科 , 海 上 上 2 O l) OO 1
【 键 词】 种 植 体 ; 合 素 ; 结 合 ;表 面修 饰 关 整 骨 【 图分 类 号】 7 21 380 中 R 8 .3 1.8 【 献 标 识 码】 文 A 【 编 号】 0 54 7 (0 7 0 —1 1 3 文章 10 -9 9 2 0 )20 8 — 0
明显 的促 进作 用 。本文 就种 植体 表面 修饰 影 响骨 结 合 机制研 究进 展作 一综 述 。

种植体表面修饰影响骨结合机制研究进展

种植体表面修饰影响骨结合机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 种植体; 整合素; 骨结合; 表面修饰
[中图分类号] R782.13 318.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979( 2007) 02-0181-03
Recent Studies of Implant Sur face on Influence of Osseointegr ation WAN Peng-bo,CHEN Wan-tao
万澎波, 等. 种植体表面修饰影响骨结合机制研究进展 WAN Peng-bo, et al. Recent Studies of Implant Surface on Influence of Osseointegration
பைடு நூலகம்·183·
于未分化细胞表面受体, 使其分化为成骨细胞。 Cooper 等[22]用氟化物处理钛表面 TiO2 涂层发现, 经 过处理过的钛表面增强了未分化细胞向成骨细胞分 化的能力, 在骨形成初期及 21 d 的时候, 经过处理 过的钛表面骨形成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在成骨细胞 向骨细胞转化过程中, 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早期 表达,随着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泌特异的 蛋白质, 如骨桥蛋白、骨涎蛋白、蛋白多糖、硫酸软骨 素、α2 巯基糖 蛋 白 ( α2HS-glycoprotein) 。 李 德 华 等[24] 用喷砂联合草酸酸蚀处理钛种植体, 所形成的粗糙 表面特征有无数微小的二级窝洞,直径约 2μm,用人 胚成骨细胞培养,4 d 时处理的种植体表面细胞层碱 性磷酸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培养液中骨钙素含 量均高于光滑表面对照组。骨桥蛋白等被定向吸附 于种植体表面, 在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形成一层厚 约 0.5μm 不含胶原的粘合线, 粘合膜通过矿化基质 骨桥蛋白、骨涎蛋白为骨组织和种植体的结合起到 了桥梁作用, 种植体- 骨界面的粘合线, 与骨折愈合 时, 在新、旧骨界面形成的粘合线一致。

种植体表面处理相关研究

种植体表面处理相关研究
【 关键词】 种植体; 表面处理; 电镜观察; 检测
Surface processing for implants MA Yu-feng, DU Fu-yun, ZHANG Shuan-xiang, ZHAO Li-fen. Deprtment of Stomatology,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 收 稿 日 期 :2009-09-21)
·作者·编者·读者·
关于使用外文缩略语的说明
作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外文缩略语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 但不常用的或近年新兴学科的缩略 语,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写中文全称加括号注外文全名,加逗号,接写缩略语;文内再次出现时,可直接用 缩略语。
本刊编辑部
植体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以利骨结合常用的喷砂材料为tio砂粒更能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喷砂后种植体表面会嵌附有破碎的颗粒存在这种残留物对骨结合的影响目前尚无结论但在一些种植系统中单纯用al大颗粒喷砂处理的种植体临床上仍取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效果喷砂后超声清洗无法清除砂粒残本实验在经酸处理后砂粒残留物明显减少处于微量水平可能在植体表面酸蚀过程中一些破碎砂粒脱落导致表面成分减少
50%、60%酸 处 理 组 表 面 孔 径 大 小 及 分 布 最 为 均 匀 为种植体生产表面处理提供了依据。 表面附着离子 成分测试中,主要有利于骨结合加速的阳离子 Ti 和 阴离 子 O 的 含 量 为 56%与 国 外 7 种 种 植 体 相 比 处 于较低水平(国外 50%~74%),有机污染物碳元素为 41.9%,处于高水平含量(国外 18.9%~41.6%)可能与 种植体样本清洁处理后处于自然干燥未经特殊保护 被环境“污染”有关[3]。 一些微量不利于种植体骨结 合的离子如 Cu、S 可能与酸试剂有关,可考虑用离子 交换清洁的方式进行有害离子清除。 Al 离子未能测 出,支持 Al2O3 砂粒少量残留碎块是以 Al2O3 颗粒形 式存在。

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于惠【摘要】种植义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总结种植体获得早期的稳定性和长期的成功率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种植体材料的选择、外科植入技术、种植体表面设计、患者自身骨质条件及修复体设计制作等内容,并总结其对种植体-骨界面稳定性的影响.%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implantology,implant supported dentur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often used to restore the loosing teeth. How to gaining the primary stability and long - term success rate of dental implant is a key point,whi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the investigators.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llowing contents: the choice of implant materials, surgical technology, the surface of implant, the patient's bone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restorations' design,analyze and addres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osseointegration.【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3)003【总页数】4页(P305-308)【关键词】牙种植体;骨结合;稳定【作者】于惠【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44;烟台市口腔医院,山东烟台26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Branemark于20世纪中期提出了骨结合的概念,即在光镜水平上,正常的改建骨和种植体直接接触,其承受的负荷能通过这种直接接触持续不断地传递分散到周围骨组织,从而开启了现代种植学的大门[l]。

口腔种植体体内实验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口腔种植体体内实验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 年7月 第6卷/第20期V ol.6, No.20 July. 201938口腔种植体体内实验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王 欢,魏彤梅,郭赵梁,戚孟春*,孙 红(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摘要】种植已经成为目前修复口腔牙列缺损或缺失的热门手段,而种植体的体内研究效果是评价种植体临床应用可行性必要的途径。

骨结合已成为体内实验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常通过对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故种植体-骨结合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口腔;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手段【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0.38.01近年来,种植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口腔修复方法[1],各学者热衷于对口腔种植体的体内研究。

骨结合已成为体内实验中重要的检测指标,而对其的评价常通过对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情况进行检测观察[2]。

体内实验是检测种植体研发成果的重要检测方法,为种植体临床应用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故本文针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种植体-骨结合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1 宏观观察通过对比不同标本观察种植体松动情况和种植体周围新生骨质沉积现象,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

但宏观观察无法客观反应真实情况,受主观影响较大。

2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测可以观察骨生长情况、种植体的位置、骨质密度区别、不同时点对比的骨吸收程度等,并且因其成本低、便捷操作、辐射剂量低,在体内实验中也广泛应用。

但X 线检测只能对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相应检测指标在二维层面上做出定性描述,但对实质骨吸收、缺损等呈现骨密度增减或有无透射区等粗略的定性结果评价种植体周围骨情况。

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BCT)可以对种植体-骨结合区域进行扫描,构建三维立体图像,通过种植体周围阴影区域、密度等参数来评价骨结合能力,并可粗略定量分析种植体植入后出现的骨吸收现象,可以三维重建种植体骨内位置以及评价种植体稳定性。

牙种植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牙种植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牙种植体是指利用人工材料制成的牙根,通过口腔内黏骨膜上的切口将其植入到上颌骨或下颜骨内,用来替代天然牙根。

目前常用的牙种植体材料有钛、钛合金和陶瓷等。

一、牙种植体材料的基本要求与种类理想的牙种植材料与其他颅颌面植入材料一样,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基本要求1. 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1)生物相容性:牙种植体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既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不产生有害的作用,又能引起周围组织产生生理性的反应(骨、结缔组织和上皮)。

(2)力学相容性:牙种植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植入区组织相近,即材料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耐磨性能等能与周围牙槽骨组织相匹配,材料对骨组织应有较好的生物力学适应性,不会在植入后由于植入材料力学性能与周围生物组织的差异在受力时出现应力集中或出现较大的应力梯度而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导致种植失败。

2. 化学稳定性牙种植体材料在机体正常代谢环境中不发生腐蚀、变质、变性和老化口腔组织对材料有较好的耐受性。

3. 生物活性和诱导再生牙种植体材料应能与周围组织直接发生化学性结合,并具有诱导组织再生的能力。

1990 年美国种植牙科学会将骨结合定义为:正常的改建骨和种植体直接接触,光镜下未见软组织长入,能使种植体的负荷持续传导并分散在骨组织中。

4. 功能性和实用性:牙种植体材料必须是X 线阻射,外科操作不应该过于复杂,必要时支应易于去除,容易消毒,并且价格合理。

(二)种类牙种植体按其材料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金属与合金材料类、陶瓷材料类、碳素材料类、高分子材料类、复合材料类。

下面主要介绍钛及钛合金和陶瓷类材料。

1. 钛及钛合金钛及钛合金是目前最常用的材料。

(1)钛的化学与生物特性1957年,Downs 博士首先在矫形外科领域中应用钛。

不久,钛被用于口腔种植体,并已成为牙种植体的首选材料。

钛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这主要是因为钛形成氧化膜的速度相当快,在富氧的情况下,被破坏的氧化层也会立即得到修补。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整合的影响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整合的影响
基金项 目 上海市科委课题 ( 1 1 41 1 %3 9 0 0 ) 通信作者 :焦婷 ,E ma i h j i a o t i n g @h o t ma i l . c o n r
速度、覆 盖面积等因素将 产生不 同的粗糙度 。实
验显示 1 0 0/ a m 大小 的 A l O 颗粒,在喷射速度为
理使 其 能 够 与 骨 组 织形 成 良好 有 效 的骨 整合 ,成
1 机械和微机械加工处理
以精密的机械加工方法在钛种植体表面制作
出 数 百微 米 级 别 的 种 植 体 螺 纹 、 台阶、孔 洞 及 槽 沟,而利用 微 机械 及微 刻蚀 表 面加 T技 术可以在钛 种 植体表 面加工 出尺度 在 3 ~ 1 0 u 1 T I 深度 且距 离 和形
【 摘 要 】 钛种植体表面处理如机械及微机械加工,喷砂酸蚀 , 微弧氧化,表面纳米化和生物化学方
法都会促进种植体的骨整合能力 。本文就钛种植体的表面处理对骨整合的影响作一综述 。
【 关键词 】 钛种植体
表面处理
骨整合
DOI :1 0 . 1 1 7 5 2 / j . k q c 1 . 2 0 1 4 . 0 1 . 1 1
继 酸 蚀 技 术 后 有 研 究 者 提 出 了 双 重 酸蚀 , 即
凝 固与氧化物 电绝缘性能恢复 的循环 [ 1 2 ] o微弧氧 化时微弧 区瞬间高温烧结作用可直接把钛基体金
属 氧 化 烧结 成 T i O, 陶 瓷膜 ,该 层 膜 为 金 属表 面原 位 生 长 ,厚 度 均匀 ,与 基体 问结合 牢 固 . 其最 大厚
C h i n J D e n t M a t e r D e v
口腔材料 器械杂 志

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案研究进展_李旭东

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案研究进展_李旭东
!!!!!!!!!!!!!!!!!!!!!!!!!!!!!!!!!!!!!!!!!!!!!!!!!!!!!!!!!!!!!!!!!!!!!!!!
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09,101(3):193-199. [9] Yuan K,Sun X,Wang F,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s of
[3] Meirelles L,Melin L,Peltola T,et al. Effect of hydroxyapatite and ti- tania nanostructures on early in vivo bone response [J]. J Clin Im- plant Dent Relat Res,2008,10(4):245-254.
种植体周围增强的骨形成与纳米级结构有关,而与处理表面的 nine-glycine-aspartic acid)多肽序列、I 型胶原、III 型胶原或硫酸
材料种类(CaP 或 TiO2)无关[2,3]。但是,目前所形成的纳米结构表 面形态不均一,尺寸变化较大,而具有均一化形态的纳米表面才
软骨素等,改性种植体表面可能会改善种植体的生物学功能并 易于被组织接纳。有研究表明,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是细胞外
[11] Tung FF,Goldstein GR,Jang S,et al. The repeatability of all intrao- ral dental colorimete[r J]. Prosthet Dent,2002,88(6):585-590.
[12] Young L,Glaros,Moore DJ,et al. Assessing shade differences in acrylic resin denture and natural teeth [J]. Prosthet Dent,1994,71 (6):575-580. 收稿日期:2015-04-05

种植体表面酸碱热处理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种植体表面酸碱热处理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76 期
37
·论著·
种植体表面酸碱热处理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崔晓明,方远鹏,马新扬
(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目的 研究种植体表面单纯酸处理和酸碱热处理两种方法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A 组种植体采用 96%硫酸和 36%盐酸 1:1 混合 液进行酸处理,B 组在酸处理基础上用 NaOH 溶液进行碱处理并热处理。将成骨细胞与 2 组种植体联合培养,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两组种植 体表面的黏附情况。结果 酸碱热处理的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黏附的数量和形态优于单纯酸处理组。结论 采用硫酸和盐酸的双重酸蚀并碱热 处理的方法能够使钛种植体表面活化,且能够在多孔钛种植体表面形成二级粗糙结构,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 关键词:酸处理;碱热处理;成骨细胞;黏附 中图分类号:R329.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6.017 本文引用格式:崔晓明 , 方远鹏 , 马新扬 . 种植体表面酸碱热处理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6):37,41.
0 引言
钛及其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是目前临床上主 要的种植体材料。钛是生物惰性材料,植入到颌骨后形成骨整合 的时间较长,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较低,游离的金属离子对人体 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1]。钛种植体的表面改性可以提高种植体的 表面活性,有利于骨整合的形成,成为口腔种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 点。目前主要的钛表面活性处理方法有酸蚀处理、碱热处理、阳极 氧化、表面涂层等 [2]。本文种植体采用酸蚀加碱热处理的方法增 加表面活性,研究其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为种植体的表面改性 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种植体骨结合的三个阶段骨整合原理

种植体骨结合的三个阶段骨整合原理

种植体骨结合的三个阶段骨整合原理The process of osseointegration, or the bonding of implant with bone, occurs in three main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primary stability, where initial contact between the implant surface and bone is established. This is crucial for the implant to withstand functional loads and ensure long-term success. 骨整合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初期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植入物表面与骨骼之间建立了初步接触。

这对于植入物能够承受功能负荷并确保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In the second stage, known as secondary stability, there is biological healing and remodeling of bone around the implant. This involvesthe formation of new bone tissue,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mplant into the surrounding bone structure. This phase is important for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implant within the bone. 第二阶段被称为次级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骨骼周围发生生物愈合和重塑。

这涉及到新骨组织的形成,以及植入物与周围骨骼结构的整合。

这个阶段对于植入物在骨骼内的长期稳定和整合至关重要。

种植牙的发展历程

种植牙的发展历程

种植牙的发展历程
数百年前,人们对于牙齿缺失的解决办法只能依赖于假牙。

假牙虽然能够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但是其固定性和舒适度却始终存在问题。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牙作为一种可靠的牙齿修复方式逐渐成为现代牙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Per-Ingvar Brånemark博士偶然发现
了骨与金属(钛)之间的结合能力。

在一系列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之后,他于1965年成功地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种植牙手术
并成功固定了牙齿。

Brånemark的研究为种植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几十年
的发展,种植牙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假牙的方法。

现代的种植牙手术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通过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再固定牙冠于其上,实现了新牙的重建。

种植牙的发展历程包括了对种植体形状、材料和表面处理的改进。

早期的种植体设计较为简单,后来逐渐发展为多种形状和尺寸,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牙槽骨状况。

种植体材料也从最初的纯钛发展到了钛合金,进一步提高了种植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如今的种植牙手术采用了三维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能够准确地规划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植入牙体的精度。

种植牙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并具备较低的并发症风险。

未来,种植牙领域的发展仍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例如,如何优化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结合,提高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和质量,以及降低手术的创伤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种植牙的研究与应用将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体发展与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效果研究
选用合金种植体,利用机械加工的螺旋柱状植体为实验样本,分为不同的处理组,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然后用电镜确定形态,再用扫描电镜,EDS-X 射线能谱仪分析测试其表面成分,以XPS-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量其表面附着离子。

得出最适宜骨结合条件,证实了植体处理过程种植体表面与骨结合能力的重要性,提出种植时对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及条件。

标签:种植体;最佳骨结合;表面处理;方法研究
口腔种植体是高科技义齿的发展,称为牙种植体,按照传统的叫法称为人工牙根。

这种牙根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种植体植入到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通过人体的愈合能力恢复,待手术伤口愈合后,种植体就和颌骨结合成一体,然后再在其上部安装义齿,显然义齿功能的关键是必需牢固,这需要种植体需经机械加工,颌骨的内部表面经过要经过喷砂、酸蚀处理,使颌骨内粗糙度和表面积增加,以加强临床种植体初期的稳固及长期的骨结合的稳定性[1]这已被广大医务人员认同并得到普遍的应用。

本研究通过对种植体材料的分析,利用对种植体表面喷砂、酸蚀及清洁过程的实验室处理,再检测其结果,就可以选择可获得最佳骨结合效果的条件。

1种植体材料的介绍
在高科技发展中,新型种植体材料的出现,才促进了种植体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一类材料的种类较多,可以分为四类。

1.1陶瓷材料种植体陶瓷材料的种类较多,能作为种植体的主要是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降解性陶瓷材料等。

生物降解性陶瓷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无刺激性和毒性,容易和与人体颌骨组织结合,既相容性强等特点。

目前是义齿临床使用的材料之一[2]。

1.2碳素材料种植体碳素材料种植体,有玻璃碳、低温各向同性碳等。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在生物体内有较高的稳定性,在人体中不易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1.3金属与合金种植体这一类种植体,包括金、316L不锈钢(铁一铬一镍合金)、铸造钴铬合金、钛及合金等。

它们的优点是强度高、刚性好,但生物机械适应性和组织、骨适应性均较差,虽然是传统的种植体,但目前已不常用。

1.4高分子材料种植体。

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四氟乙烯类等。

某些高分子材料与人体结构中的天然高分子有较近似的化学结构,但易被生物体降解并刺激生物体。

1.5复合材料种植体即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复合,如金属表面喷涂陶瓷等。

人体牙齿往往是包含着有机物和无机物复杂成分的复合体。

上述单一材料
由于受到单一结构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生物体的要求,因此复合材料的应用已日趋广泛。

如碳涂层金属复合材料、多孔涂层氧化铝材料等,相互取长补短,使性能更为完善。

2骨结合式种植体的手术
瑞典Branemark教授创制的二期式钛种植体系列,首先证实并提出了骨结合的理论。

他提出的骨结合式种植体概念,是指在人体活的骨组织与钛种植体之间发生的牢固、持久而直接的结合,即负载力量的种植体的表面与有活力的骨组织之间存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直接的联系,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没有任何结缔组织存在,不间隔以任何组织。

纯钛种植体因其很好的理化性能和对人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与人体骨组织发生骨结合,故常被称为”骨结合式钛种植体”。

这种种植体可分为两类。

2.1两段式种植体手术方式这一类的种植体是以种植体基台与固位体分为两部分,它不是一个整体的种植体。

在对患者手术时,在与骨组织结合的固位体和与牙龈组织结合的基台,分别通过前后两次手术的植入来完成的,对于基台与固位体两段之间的链接,是通过种植体的螺丝作为媒介,用它相连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在第一次手术时,需要先将固位体螺丝植入到骨组织内,然后缝合伤口,使其通过静养自然恢复,在完全无负载的休息状态下,创口经过4~6月的时间,才会使种植体的固位体螺丝与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力,然后再行二次手术,即切开牙龈组织,通过种植体中心螺丝连接基台,拆线后即可取模并完成最终修复体。

两段式种植体种植体骨结合好,不易感染,义齿的修复方式可以采取多样性,对于其上部的结构可实施多种选择,远期效果好,成功率高。

缺点是需要经过两次手术才能完成,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

2.2一段式種植体手术方式一段式种植体手术,将种植体基台,就是与牙龈结合的部分与骨组织结合的部分,常把这部分叫做人工牙根,实际上这是一段相连为整体的一类种植体。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时,与骨组织结合的固位体和与牙龈组织结合的基台部分,在手术实施时把它们作为整体,利用一次手术就完成植入的过程。

因此,在种植体固位体植入骨组织的同时,基台就可以直接穿出牙龈,暴露于口腔。

待创口回复后就可拆线,然后就可配戴暂时的义齿,只要再待4~6w 后,种植体就可以得到稳定的强度,然后再取模,就完成了最终的修复体。

一段式种植体的优点是,只需一次手术便可完成。

但由于基台直接暴露在口腔之中,基台在口腔中易受外力的影响,因此患者会感到不舒服,就会产生动度,这样就很难保证种植体固位体会在无负载状态下与骨组织结合,而且这种手术容易发生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就会使牙周下行,直接影响到骨组织的生长,就不利于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及牙龈组织界面的愈合,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效果就不如两段式种植体的效果了,所以二者各有所长。

3种植体材料的加工方法
种植体材料的加工方法对育手术的成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为了使手术成功率提高,须选好材料,选好加工方法。

3.1 实验材料本实验材料为金属合金,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金属合金材料加工成直径3.9 mm 长度10.0 mm 的螺旋柱状种植体备用,选用的喷砂材料主要考虑质量和粒度,本实验选用的砂粒直径是进口的50 μm Al2O3,喷砂机选用的是爱鑫公司产AX-B5,酸蚀材料选用国产分析纯盐酸溶液(HCl)和国产分析纯硫酸溶液(H2SO4),使用的超声波清洗剂选用的是UC-30(美国产),还有乙醇、蒸馏水等其他用品。

3.2 实验方法
3.2.1种植体喷砂方法砂粒经乙醇清洗后,就可利用0.2MPa 压力,在种植体的表面实施均匀喷砂,实施作业的时间为20 s,进行喷砂后的种植体进行1 次UC-30 清洗剂及2次蒸馏水超声的清洗过程,每一次清洗的时间控制在15 min,清洗后采用自然干燥的方法,就完成了这一工作。

3.2.2种植体的酸处理方法利用量筒,取4份盐酸,1份硫酸按体积浓度加蒸馏水,就可以分别制成40%、50%、60%、70%的酸溶液,放置于烧杯中加温,烧杯下要放置石棉网,控制温度在73 ℃左右,然后将处理后的种植体样本在混酸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酸蚀5 min,然后进行清洗,清洗方法同上。

3.2.3种植体表面形状观察对种植体表面形状的观察,是为了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种植体的表面形状,就是将种植体样本分为机械加工组、喷砂处理组、喷砂酸蚀处理组,然后用10 000 倍的电镜对比观察其表面形状,给出评价。

3.2.4种植体表面成分的分析通过用电镜对种植体表面的形状观察, 在选择喷砂处理组及喷砂、50%酸处理组进行EDS扫描电镜,再利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测定其表面成分,然后对喷砂、50%酸处理组进行XPS-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测定其表面离子附着成分。

4结果
4.1种植体的表面形状种植体喷砂样本经40%酸蚀后,种植体表面大部分附着的砂粒已经被”脱除”,此时种植体呈酸蚀粗糙面。

喷砂样本经70%酸蚀后,种植体的表面粗糙不再增加,使”碳化”结果更加明显。

4.2种植体表面离子附着测定对喷砂、50%酸蚀组植体样本,实验中采用XPS-X 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表面进行附着离子的测定,测定结果表示阳离子主要含Ti离子和Cu离子,阴离子主要是C离子、N离子、O离子、Cl离子和S 离子。

本实验采用的合金技术经机械加工后的种植体样本,经喷砂、50%,60%酸处理的种植体表面形成最利于骨结合的条件。

4.3种植体的表面成分测定通过对喷砂组种植体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不同
样本,然后用扫描电镜、EDS-X 射线能谱仪对其表面成分测定,不同的样本1和样本2,测定的结果如下。

样本1:主要含有O、Al、Ti 3 种元素;样本2:主要含有Ti、微量Al、O。

其中氧化铝均以颗粒形态存在。

5讨论
口腔种植体最佳骨结合效果的确定,就是衡量种植体与骨结合的程度,这种结果关键在种植体表面积大小和表面积的形状。

本实验过程,是利用喷砂的物理方法和酸蚀的化学方法,这样的处理方法都可以使种植体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粗糙面的形成有利于骨结合,通过电镜观看,只是程度和形状不同。

在经Al2O3喷砂后,种植体表面会嵌附有破碎的颗粒存在,尽管这种存在对骨结合的影响目前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但单纯用Al2O3大颗粒喷砂处理的种植体,在临床上已经可以证实了良好的骨结合。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腔种植体最佳骨结合效果表面处理方法,在今后会得到更新的处理方法,为人类的第三代牙的植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宇锋,杜芙芸,张栓香,等.种植体表面处理相关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01-15.
[2]孙鑫,侯玉东, 滕腾,等.尼古丁对不同表面处理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02-19.
[3]刘丽,江巧红,何福明,等.纯钛种植体表面纳米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骨结合效果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中国会议.2011-11-11.
[4]韩倩; 张志宏.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缺损修复和骨结合影响的评价[J].医学综述.2011-10-05.
[5]朱震坤,邵山,蓝菁,等. BLB种植体表面处理对骨结合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