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看三国识英雄——《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阅读《三国演义》的方法,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注意读书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1.《三国演义》中的几个小故事。

2.课件。

3.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4.阅读积累卡。

教学过程:一、猜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听故事,猜书名。

2.简介《三国演义》。

3.提问:当你拿到一本书,你会先做什么?4.引出课题:走进三国识英雄二、品味诸葛亮的人物特点,获阅读方法。

1.了解《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2.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3.的确,诸葛亮作为三国的核心人物,必定早已深入人心。

小说中还这样写到:诸葛亮执掌刘备的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从电视屏幕上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气度不凡。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

从三国至今,虽已经历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传颂,几乎是中国人民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

4.读《空城计》,了解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5.了解有关诸葛亮的其他故事,读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小结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通过已学方法,体会其他人物特点。

1.运用刚才小结的方法,品读故事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做好读书笔记。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三国演义》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三国演义》

名著阅读推进课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长篇小说。

本文档旨在推进《三国演义》的阅读,并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建议。

目标本推进课的目标是帮助读者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这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形象以及传统文化。

阅读建议以下是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建议和技巧:1.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之前,建议读者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各个势力的起伏、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时代背景等。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关注核心人物:《三国演义》涉及众多历史人物,但并非每个人物都有重要的影响力。

建议读者关注核心人物,如___、___、___等,并了解他们的性格、背景和影响力。

3.分析军事策略:《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战争和军事策略描写。

阅读时,读者可以思考和分析各方势力的军事策略和战略。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动和冲突。

4.注重人物关系:人物关系是《三国演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者可以关注人物之间的友情、敌对关系、权力争斗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发展。

5.深入思考主题:《三国演义》涉及到许多深刻的主题,如忠诚、权力、智慧等。

读者可以思考这些主题在故事中的体现,探索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写作意图。

总结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将有机会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阅读时,读者应该了解历史背景、关注核心人物、分析军事策略、注重人物关系,并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

高中生名著阅读指导--《三国演义》

高中生名著阅读指导--《三国演义》

高中生名著阅读指导--《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高中文学必读的一本名著,它为读者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沉浮和人物传奇,是一部集史诗、戏剧、诗歌等元素于一体的巨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历史小说,也是全世界知名的故事集。

高中生如何正确地阅读《三国演义》?下面列出提示:一、注意理解前因后果1.充分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

因为《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代为背景构筑的历史传说,所以若要真正理解故事,就必须尽可能地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

2.学会捕捉前因后果的联系。

在《三国演义》中,主要历史事件的发展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人物的行为,要想深刻理解故事,就不能忽视这些人物的行为轨迹。

二、重视人物色彩1.重视塑造历史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中有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英雄,有诸葛亮丰功伟绩、曹操临危受命、关羽报国于旦夕、貂蝉江东父老等,古今中外,他们在英雄之中深受爱戴。

2.认真观察小人物形象塑造。

《三国演义》中,除历史英雄外,书中大量的小人物也要引人瞩目。

他们鲜活的形象,使得整部历史巨著充满了妙趣和生活气息。

三、读《三国演义》可以在范围之外探究1.学会把历史学思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国演义》中凝练的叙事思路和严谨的历史思考,可以让我们从感性走向理性,把历史正确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

2.学会把政治思想当作平衡式的思考模式。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故事,又是政治故事,可以让读者学会以政治不同的思考模式,去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行为,也可以让我们构建社会的平衡思想。

因此,高中生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得到文学瑰宝,还可以受益于读书来提升文化修养,并且受到历史思考、政治思想以及跨文化素养的开拓。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都没 遇着诸 葛 亮 ,直到 第三次 拜 手? 曹刘。生子 当如孙仲谋 。
访 时,才遇 到诸 葛亮。 这个故 事 后 来 比喻诚心 诚意 邀请 贤才的 意
三 、 主 要 人 物 和 主 要 事 件
思 。话 剧 《 陈毅 市长 》 里陈毅 就
用到 了这个 故事 ,他 去 请化学 家
齐仰之 出来 主持盘 尼西 林药厂 工 作 ,说 : 我知道齐 先生是学者 , “ 是 专 家 ,只 可就 见 ,不 可屈 致 , 所 以我才亲顾 茅庐 , 如一顾不成 ,
立西晋王朝 。
但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 ,除代表
作 《 三国演义》外 ,还有 《 隋唐 志传 》《 唐五代 史演义 传》和 残
《 三遂平妖传》 。而且他还是 《 水
二 、 拓 展 延 伸
1 。故事巧用
《 国演 义 》 第 三 十 七 回 三
“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 草 庐 ”说 的 是著 名 的 “ 顾 茅 三
3 .诗词选萃
南 乡子 ・ 京 口北 固 亭 有怀 登 辛弃 疾
义 》 中 与 刘备 有 关 的 精 彩故 事
何 处 望 神 州? 满 眼 风 光 北 固 有 :①桃园三结义 。②煮酒 论英
楼 。千 古兴 亡 多 少事 ?悠悠 。不 雄 。③三顾茅庐 。④携民渡 江。
i。 主 i 鳓
德 甚喜 ,遂与 同入村店 中饮酒 。
子 ,到 店 门首 歇 了 ,入 店 坐下 ,
失侯 ,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玄 正饮 间,见 一 大 汉推 着一 辆 车 德祖 刘雄 , 父刘 弘。 弘曾举孝廉 , 母至孝 。家贫 ,贩屦织席为业。 亦尝作 吏,早丧。玄德 幼孤 ,事 便 唤 酒保 : 快斟 酒 来吃 ,我 待 “

三国演义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三国演义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三国演义的阅读技巧与方法《三国演义》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学作品,创作于明朝,作者是罗贯中。

由于篇幅较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三国演义》可能会有困难。

以下是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1. 了解背景:在阅读之前,先了解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历史背景。

这有助于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发展脉络。

可以事先了解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各个势力之间的权力争斗,以及《三国演义》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的背景和身份。

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将故事内容与真实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提高理解和认知的深度。

2. 把握人物关系:《三国演义》中涉及众多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目标和互动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可以绘制人物关系图。

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或线条来表示不同的关系,例如家族关系、爱恨情仇等。

这样做不仅能帮助掌握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还能帮助记忆和复习。

3. 关注核心故事:尽管《三国演义》篇幅庞大,但并不是所有情节和人物都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着重关注那些对整个故事起关键作用的情节和人物。

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线和发展,帮助把握整体内容。

以上就是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能对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有所帮助。

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可以通过摘要、标注或总结来帮助理解故事情节,并提高对核心故事的记忆。

细节描写在小说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展示情节和烘托氛围。

学生们可以关注作者的描写方式和手法,思考作者选择这样描写的目的和意图。

此外,他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动机、目的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学生们可以实地参观相关的历史遗址、博物馆或展览,比较不同版本的作品,以全面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

阅读《三国演义》不仅是个人的学习过程,也是社交与互动的机会。

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交流和讨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史诗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背景,以英雄人物的冒险、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线,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杰的形象。

阅读目的
本教案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三国演义》,掌握其中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理解。

阅读建议
1. 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之前,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

2. 分段阅读:《三国演义》篇幅较长,建议按章节或分段进行阅读,以便更好地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变化。

3. 注意人物关系:故事中涉及众多人物,建议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亲疏关系、忠诚与背叛等,这对于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行动有很大帮助。

4. 分享讨论:可以与他人一起阅读《三国演义》,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与感受,有助于拓展观点和加深认识。

阅读活动
1. 阅读小组:组织一个阅读小组,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共同阅读《三国演义》,并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

2. 角色扮演:可以选择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其中的冒险和挑战,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创作分享: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创作,可以是评论、小说续写、改编故事等形式,分享给他人,激发创造力。

结语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启示和教益。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精简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精简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内容提要】1、大致框架(1)开端:群雄逐鹿(第1回——第33回)朝廷动荡,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过程中相互争斗。

主要人物纷纷出场。

曹操的活动相对居多,他东征西讨,官渡之战后,一统北方。

(2)发展:赤壁之战(第34回——第50回)曹操南征——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鼎立局面初具雏形。

(3)高潮:三国鼎立,分两部分。

吴蜀矛盾(第51回——第86回)荆州之争、取西川、彝陵之战魏蜀矛盾(第87回——第104回)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4)结局:三国归晋(第105回——第120回)九伐中原、司马夺权、各国内部矛盾,蜀、吴先后灭亡,三国归晋。

2、故事梗概东汉灵帝时,十常侍专权,朝政腐败,张角发动黄巾起义。

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参与镇压黄巾军。

灵帝死,大将军何进扶立少帝,诏外兵入京,诛杀宦官。

宦官杀死何进,袁绍等尽灭宦官。

董卓趁机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把持朝政。

曹操谋刺董卓不成,逃到陈留,发矫诏联合诸侯共讨董卓。

关、张加入联军,关羽温酒斩华雄,三人又合力击败董卓骁将吕布,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火焚洛阳,曹操率兵追击,中伏兵败,诸侯各怀异心,联军随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长安愈益骄横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先将府中歌女貂蝉许嫁吕布,后又献与董卓,离间二人。

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董卓,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王允被杀,李、郭执掌大权。

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军,占据兖州,招贤纳士,势力大增。

因徐州刺史陶谦部下杀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兴兵攻打徐州。

刘备救援陶谦,陶谦欲以徐州相让,刘备力辞,陶谦死。

刘备方领徐州牧。

吕布谋夺兖州,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奔刘备,屯驻小沛。

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李傕劫持献帝,郭汜劫持百官,于是,长安城中大乱。

杨奉、董承护驾还东都,遭到李、郭追杀,死伤惨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又逢灾荒,处境极为狼狈。

曹操采纳荀彧之谋,率军迎奉献帝,移驾许都,自封为大将军,朝廷大权从此归其掌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一、案例实施背景(理论依据)1941年,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做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

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读整本书的思想已经被重视。

二、案例实施过程(描述实施过程)1.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进行反复阅读,并画出思维导图;2.教师在上阅读指导课前,给学生复印关于“曹操”的几个趣味故事,包括《温酒斩华雄》《梦中杀人》《会见许攸》《割发代首》《曹操献刀》等,学生在阅读时发表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形成文字,把读后感发到“优学向上”,学生在优学向上进行讨论和分享;3.在《话说曹操》阅读指导课上,学生就老师给予的有关曹操的故事进行自主阅读,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时,学生就自己在优学向上的感受进行充分的交流,做好全班分享的准备。

4.全班分享时,学生就“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感悟人物不同的性格侧面;5.通过阅读指导课,学生对如何评价《三国》中的人物形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如画思维导图、抓住人物事件进行有根据地评价等。

课下再阅读其他英雄豪杰的故事,发表感想,继续在“优学向上”进行交流展示。

三、案例反思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教学是阅读教学发展的趋势,它的益处不言自明。

作为一种实践探索,前面的路还很长,但不管怎样终是迈出了第一步,并让我和我的学生尝到了甜蜜的滋味,我一定继续探索下去,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阅读成就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本课较好地运用到“优学向上”网络平台,使其发挥到学情调研、课后阅读延伸等功能,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也曾经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幻灯片)(学生上课前齐读)一、导入: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和一首歌曲。

(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

做为欣赏者,我们宛然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幻灯片制作)(四名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三国演义》内容梗概: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知识冲浪师:我们先来个(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

1、你来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 《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师:《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为电视剧《舌战群儒》配音
5、品读《短歌行》,说说对曹操形象的理解。
6、根据原著内容,自主完成三国鼎立的地图,标注魏、蜀、吴的位置和荆州、益州、建邺、洛阳、许昌等地点
7、你如何评价关云长义释曹操的举动?
8、请结合原著,分析曹操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
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故事情节。通过配音,区分人物观点。图文转换,理清内容。
6、求取汉中7、水淹七军8、走麦城9、曹操之死10、火烧连营
第四部 南征北战
1、兵渡泸水2、七擒孟获3、出师北伐4、收姜维5、空城退敌
5、司马取印6、祁山斗智7、诸葛妆神8、六出祁山9、秋风五丈原
第五部 三国归晋
1、诈病赚曹爽2、吴宫干戈 3、兵困铁笼山4、司马昭弑君5、九伐中原
6、偷渡阴平7、三分归晋
围绕中心内容整合信息,结合事件、诗文分析评价人物,对原著人物和情节发表个人见解。
第86-104回
南征百战
鞠躬尽瘁
1、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哪件事?请结合原著,分析诸葛亮是否有必要亲征。
2、请分步诸葛亮收姜维于麾下的经过
3、王平与马谡就屯军地点发生争执,请根据原著完成下表
4、
在比较阅读中评价人物,图文转换,加深理解,以读促写,以写促悟。
观点
理由
王平
马谡
5、王平将蜀军最终下寨情况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请根据原著内容,再现图本内容。
6、“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兵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请复述相关情节,并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7、梳理诸葛亮一生重大事件,品读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尝试英雄泪满”,写一份“感动三国”颁奖词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1.刘备(字玄德) 忠义仁厚:桃园三结义、北海救孔融、新野携民渡江重视人才、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缺点:有时过于注重一些小德,忽视大德,不但有时给人以“伪”的感觉,而且过于强调兄弟情义不顾国家大义,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让恢复汉室化为泡影。

2.曹操(字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奸绝有胆略、有才智:曹操献刀奸诈多疑、狠毒:残杀吕伯奢一家九口、徐州屠城爱惜人才、唯才是举:欣赏关羽3.诸葛亮(字孔明)——智绝雄辩口才:舌战群儒超人胆识:空城计足智多谋:草船借箭4.关羽(字云长)——义绝忠勇刚毅:千里走单骑义薄云天: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一部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 第二章:讲述三国时期的起源和背景,以及故事的开端。

3. 第三章: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4. 第四章:通过具体故事情节,探讨作品中的忠诚、背叛、智谋等主题。

5. 第五章:分析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故事情节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色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创性。

1. 《三国演义》原著,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2. 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影视作品,用于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如学术研究、评论文章等。

4. 课堂讨论平台,如黑板、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人物。

2. 课堂讲解:教师对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促进思维碰撞。

5. 课堂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激发学生思考。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连堂课,共计45分钟。

2. 第一节课:教师讲解新章节,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人物和情节。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联系上下文理解——有些文言词无法解释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比较法——将人物进行比较,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请教他人——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等。
批注法——写下自己的理解,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笔记法——写读书心得。
摘录法——对于精彩的人物描写和战争描写,可以摘录。
讨论法——和同学共同讨论,共同交流。
归类法——如把计谋进行归类。
教学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国演义》的介绍、评论等资料。
2、学生各备一本笔记本。
3、有条件的买一套《三国演义》,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还可以上网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一、明读法
在读书一周后,开展探究阅读方法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经验,帮助他们解除疑难困惑。
课题《三国演义பைடு நூலகம்阅读指导
主备人
周慧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3、初步指导学生了解、浅评刘备,探究阅读这部巨著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兴趣,探究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诵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好的章节或难懂的部分反复诵读,加强理解。
······
4、提出自己的困惑,集体讨论解决办法。
5、总结:读书有法,但读无定法。读书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读书方法。
根据讨论出的读书方法,自行按计划阅读。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前言:《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作者是明代作家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为背景,通过讲述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和政治谋略。

本教案旨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阅读《三国演义》,提供一些阅读策略和理解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一、了解历史背景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了解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动荡,群雄割据,政治腐败。

了解这段历史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把握主线故事《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庞大的作品,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在阅读时,读者应该抓住主要线索,理清主线故事。

主线故事以蜀、魏、吴三国的兴起和衰落为主,围绕三个主要人物刘备、曹操、孙权展开。

读者可以追随主要人物的生平和经历,了解他们的阶段性目标、策略以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三、关注战略和谋略《三国演义》以战争为背景,充满激烈的战斗和策略的较量。

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关注各种战略和谋略的运用,思考每一次战争的背后逻辑和影响。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智谋较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军事战略,也能对中国古代战争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塑造和分析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有众多历史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经历。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关注每个人物的塑造和描写方式,思考作者的用意和想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思考他们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提炼出其中的人生智慧。

五、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罗贯中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独特的手法。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分析作者的叙述方式、描写手法、对话语言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作者的艺术追求。

结语:《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名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阅读方法和技巧
阅读《三国演义》可以采用线索追踪、人物分析和情节展开等方法。 了解历史背景、把握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
名句和精彩片段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精彩片段包括刘备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展现了人物的机智和智谋。
结论和要点
《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个 重要时期的政治、军事和英雄豪情。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同时也能体味到其 中蕴含的智慧和勇气。
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刘备、曹操、孙权等,他们分别代表着三国时期的政治势力。 故事情节包括政治斗争、战争策略、英雄壮举等,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
文化价值和影响
《三国演义》凝聚了中国人民对英雄事迹和民族精神的崇高追求。 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代中国文学经典,描绘了中要时期,政权动荡,战乱不断。 《三国演义》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命运,展现了 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情和智勇较量。
作者和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参考了历史记载和其他文学作品,力求将历史情节融入小说中。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三国演义》阅读指导⼀、阅读⽬标:1.认真阅读,积累精彩语段,把握⼈物性格特征。

2.理清故事脉络,能够复述故事概要。

3.醉⼼阅读,树⽴“谋事在⼈”的积极⼈⽣观,确⽴“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阅读过程:1.每周⼆晚阅读课研读《三国演义》,最后30分钟集中做读书笔记。

2.⼩周周五晚阅读课第⼀⼆节研读《三国演义》,第三节观看《三国演义》影像视频资料。

3.⼤周周末学⽣⾃主阅读《三国演义》8章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

4.每周研读8—10章,引导学⽣醉⼼阅读,交流读书感受。

三、阅读指导:1.作者简介: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罗贯中⼭西太原⼈,号湖海散⼈,元末明初通俗⼩说家和戏唱家,是中国章回⼩说的⿐祖。

罗贯中的⼀⽣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楼粉妆》《隋唐志传》,和施耐庵合著《⽔浒传》。

代表作有:《三国演义》。

2.作品简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名著之⼀,本书是中国古代第⼀部长篇章回⼩说,是历史演义⼩说中的经典之作。

⼩说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盾和⽃争。

由于各国后主过于⽆能⽽亡国。

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

正所谓:“天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元演出的三国剧⽬达三⼗多种。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对社会⼈⽣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现在⼈们看到的《三国演义》。

四、主要的故事情节1.《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战役。

(1)官渡之战北⽅曹操势⼒壮⼤令袁绍不安,故举兵进攻许昌,两军对垒官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
景物描写的作用:
A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 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 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 松篁交翠。 B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 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 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 簇,林似银妆。


文学笔法讲究故 事情节生动,人 物形象鲜明,往 往在历史的基础 上适当加入传说 和作者的想像。 读起来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

史家笔法叙事简 约,“唯书其 事”,通过记事 记言,客观公正 的记录历史,文 中一般没有褒贬 评论。
你知道吗?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 谁说的? ⑶诸葛亮病逝何地? ⑷“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⑸“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⑹《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
文中的 细节描写
A: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 B:来到庄前,下马亲扣柴门。
到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 离草庐半里外,玄德便下马。
文中的张飞和关羽:
张飞:性急暴躁,没有耐心,思维简 单,心直口快,重情意,忠心耿耿. 关羽:重情重义,忠心耿耿,考虑问 题较细致,能忍耐,有节制.
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作业
• 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找 出你最喜欢的故事,写好推 荐语,准备讲给大家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 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找 出你最喜欢的故事,写好推 荐语,准备讲给大家听。

文学笔法讲究故 事情节生动,人 物形象鲜明,往 往在历史的基础 上适当加入传说 和作者的想像。 读起来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

史家笔法叙事简 约,“唯书其 事”,通过记事 记言,客观公正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记录历史,文 中一般没有褒贬 评论。
你知道吗?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 谁说的? ⑶诸葛亮病逝何地? ⑷“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⑸“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⑹《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的不同之处
曹 操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
刘备-关羽-张飞 农夫-童子-崔州平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耐心,有理想
有抱负,有远见有威望的人;是一 个胸怀天下,礼贤下士的英雄。
文中的 细节描写
A:玄德呵开冻笔,拂展云笺。 B:来到庄前,下马亲扣柴门。
到庄前下马,叩门问童子。 离草庐半里外,玄德便下马。
文中的张飞和关羽:
张飞:性急暴躁,没有耐心,思维简 单,心直口快,重情意,忠心耿耿. 关羽:重情重义,忠心耿耿,考虑问 题较细致,能忍耐,有节制.
诸葛亮:
有经天纬地之才,有 安邦定国之策.熟谙韬 略,胸怀大志.
文中依次出场的人物
刘备-关羽-张飞
农夫-童子-崔州平 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诸葛均-黄承彦
诸葛均-童子-诸葛亮
文中诗歌、对联的作用:

抒发情怀 表明志向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突出人物形象 评史论世 说治道乱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 非主不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梦谁先 觉?平生我自知…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
景物描写的作用:
A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 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 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 松篁交翠。 B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 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 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 簇,林似银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