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构建

王晓宏1蒯世安1孙超1葛卫1王居华1郭跃1王屹1

1 安徽中医学院社科部 230010

摘要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束缚,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入手,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道德教育主体主体性

Abstract:The result of the pres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very low , The reason lies in that our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as not shaken off the yoke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s theory wholly and looks down upon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starting with the reflection of the pres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resent needs of the reform of our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he subjectivity moral education .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subject subjectivity

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考察与理性反思

当全国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时,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其实效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对德育的地位和价值一直极为重视,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德育处于首要位置。纵观我国德育的发展过程,在德育思想、内容、过程方法上相互配合,也已构成了一种体系:在德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然而,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乃至道德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却使人们对现行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学校以往的道德教育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束傅,过于强调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蔑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单纯视为社会道德规范被动的接受者而采用以灌输为主导的教育方式,这样造成的一些消极的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责任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表现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犹如鲁迅先生评价中国的家庭教育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这种教育是使他畏蒽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

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外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1]。

学校道德教育呈现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状态,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我国向来是一个倡导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国家,如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内胜外王”的理想人格,将伦理与政治融为一体。建国后我国的道德建设又借鉴了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道德教育染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泛政治化倾向严重。至今,学校德育也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特别是从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决策者依旧是从政治需要的角度来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应当指出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行为,它总要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总要为特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在政治的道路上走得过远,因消极适应社会及政治需要而丧失了自己独立的品格,从而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人格独立性、个人需要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此外,在我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哲学是“规范伦理学”。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就是建立在“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它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约束性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而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因而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客体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与践履,因而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实施路线,使道德失去了道德的意味,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在这种道德哲学决定下的道德教育也便缺乏对人的关注,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沦为一种强制性,约束性的服务工具[2]。道德确实产生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创造道德决不是为自己套上枷锁,即使道德中规范、约束人的因素也只是对有碍于人作为人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本质得以实现的那些要求和欲望加以限制,并不带有反对个人的性质。所以从本质上讲,道德并不是为约束而生,而是为人自身的发展,为满足人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需要而生。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就不应该成为循规蹈矩的培养者和无条件服从的训练者,而是主体个性有力的促进者,是主体内在精神,内在需要的激发者;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就不是迫使学生服从某种固定的信条,而是把学生从社会压制人的因素中解放出来,从被动地,盲目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转向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种道德教育观才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其所依赖的道德理论应当成为任何积极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合理基础[3]。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提出,正是以此

为其执着的追求。

二.主体性道德教育提出的时代意义

所谓“主体性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指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把尊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主体性道德素质作为价值

追求和目标导向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活动。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提出,是对传统道德教育自觉反省和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基于时代发展的必然。

1.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自主性经济,它要求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人格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并成为经济运营的自主的主体。同时,市场经济的发育,也对人在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下的道德抉择能力提出了新考验,在一种社会急剧变动和价值形态多元的背景下,个体必须时刻面对着多种多样的道德观念和行动选择,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相比,这对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适应了价值多元化社会对人的主体性提出的要求。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我国在21世纪中将逐渐成为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信息的主体必然会愈来愈“大众化”,又愈来愈“个性化”,前者意味着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源”,后者意味着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歧”,两者都会对多元价值的共存乃至价值多元社会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面对这种状况,人们将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多发的,难有止期的价值冲突,将不得不经常综合考虑外部压力和自身境况,对处于冲突中的各种价值取向做出即时的取舍选择。选择,而不是一味顺从或盲从,将成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在价值生活(包括道德生活)中的一种日常行为。

3. 适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学生是具有发展权利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蔑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不尊重人的人格与思想,就是不承认学生的尊严。道德教育的使命不应该是教条的阐述和兜售,而且要把学生当作选择和发展的主体,承认学生的自由,他能运用自己的思想、选择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目的,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与责任,这才是真正对人的尊严的尊重。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4.遵从了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现代教育科学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