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文复习进程共58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讲义 明代部分知识梳理1.散文刘基《楚人养狙》—— 《庄子·齐物论》,启示(统治者/老百姓+老年青年对比)方孝孺《吴士》—— 株十族《逊志斋集》张士诚轻于用人,吴士浮夸之风(典型性)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 复古 母亲、祖母、妻子(日常生活场景)宗臣《报刘一丈书》—“后七子” 复古 方城山人(干谒者、门者、权者)上下相孚李贽《又与焦弱侯》—“童心说”“异端”批判程朱理学(圣人、山人)袁宏道《虎丘记》—宗宏中“公安派”反复古“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六次游虎丘钟惺《浣花溪记》—“竟陵派”反复古(性灵,孤深峭拔)(自己,达官显贵,赞赏 杜甫)张岱《柳敬亭说书》—行情人(柳敬亭、王月生)欲扬先抑、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夏完淳《狱中上母书》—17 岁死,绝笔信,民族气节、大无畏精神(记叙、议论、抒情、用典)2.散曲:王磐《古调蟾宫》—南曲之冠,元宵的今昔对比,社会每况愈下陈铎《水仙子·瓦匠》—小令,七一居士,《滑稽余韵》小令集(勤劳,富贵不足羡)冯惟敏《玉芙蓉·喜雨》:小令,久旱逢甘霖、关心民生疾苦王世贞《登太白楼》—“后七子”(宗臣)复古,崇敬李白,高士难求。
陈子龙《小车行》—“几社”创始人(复古)新乐府 /白描,对饥民的同情。
3.传奇(三大传奇:《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 剑杀凤(临川四梦:《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紫钗记》)—南韩母子梁辰鱼《浣纱记》—南北合套、昆腔(范蠡、西施)功成身退、忧患政治汤显祖《牡丹亭》—浪漫主义杰作,(杜丽娘、柳梦梅)杜丽娘受《诗经·关雎》启发4.杂剧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南词叙录》(南戏)青藤道人,选自《四声猿》祢衡阴间骂曹操 影射严嵩杀害沈链(狂傲的反抗精神)5.短篇小说(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改编自宋懋澄《负情侬传》杜十娘形象(美丽善良、聪明机智、反抗精神)—侧面描写,“百宝箱”线索。
明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明代文学一)
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明代文学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明代文学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明代诗文(一)明初诗歌与散文1、诗歌(1)吴中四杰:明初活跃于诗坛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明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明代诗词的发展脉络文史不分家,在介绍明代诗词曲的发展脉络时,历史背景是无法回避的。
而在明代文学的分期上,我对照了几个文学史的版本,觉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比较科学。
姑且采用之。
诗一、明代前期诗(明初到成化末年1368-1487)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朝政权。
朱元璋早年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对元朝被推翻的历史教训有较深认识。
因此,建国之初,一方面采取了某些与民生息、恢复生产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免租减税和严惩贪污等,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另一方面,又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里进一步加强统治。
如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里甲制度,并设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之类的特务组织,对广大人民进行监视、侦察和镇压。
在思想领域里推崇儒学,把孔子封为“至圣先师”,明令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子监功课,并要全国府、州、县及闾里私塾作为经书教育学生,同时还把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特别是为了消除元蒙的一些异俗影响,又积极恢复汉制,提倡传统的礼乐制度,“于是百有余年之胡俗,尽复中国之旧。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使中国社会继续沿着封建制的旧轨向前发展,在文化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复古思潮,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诗歌创作。
明初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在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进行严密统治的同时,又实行以八股文取士的制度,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外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经唐、宋,到明代,距离开科取士的本意愈来愈远。
如若说在开初还多少选拔了一些人才,到明代就完全变成泯灭人们一致的一种手段了。
明代统治者把科举考试的范围限于《四书》、《五经》之内,并以朱熹的传注为标准答案。
考试时从《四书》、《五经》中选取一句或数字为题目,要人们“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
这样的科举制度,不过是钳制读书人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注意的一种手段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影响到诗文,使得明代的诗歌比起唐宋就逊色得多了。
明代诗文复习进程
2,讲究法度格调。王世贞提出“才生思, 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 格即调之界”。“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 其度,篇法也。抑扬顿挫,长短节奏,各极其 致,句法也。点缀关键,金石绮彩,各极其造, 字法也。……文之与诗,固异象同则。”(《 艺苑卮言》)
诗歌理论集中在《怀麓堂诗话》中: A,强调诗之言情。 B,强调诗歌的格律声韵,开格调说先声。 C,主张学古,反对泥古。 少数诗歌有真实思想感情,如《偶成四绝》之《春至》: “东邻不衣褐,西舍无炊烟。流离遍郊野,骨肉不成怜。”
第十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一节 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一、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是一个以李梦阳、何景明
二、散文
1,宋濂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他“当今文章第一”, 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的文学思想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反复 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文外无道 ,道外无文”。传记文则生动传神,如《王冕传》 :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 ,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 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多坐佛 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 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李梦阳的散文,在当时树立了新的范式,特别是他的碑 传文,其中《梅山先生墓志铭》可为代表。
第二节 归有光与唐宋派
明代诗文发展脉络小札
明代诗文发展脉络小札关键词:文与道的关系、复古与反复古相关人物与团体:高启、宋濂、刘基、三杨与“台阁诗人”、李东阳与茶陵派、李梦阳与前七子、唐宋派、王世贞与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陈子龙与几社复社特点:市民阶层发展,自我价值和个性自由觉醒;在扬弃中标新立异,有好走极端、矫枉过正之嫌;关于文学的根本问题思考过于片面;文人的团体意识以及流派意识更加自觉一、明代前期诗文概括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和永乐至成化阶段。
明初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领风骚。
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
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
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端也有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
1、高启明初众多诗人,按地域不同,分为吴、越、闽、江右、岭南五大群体,高启为“海内诗宗”,他体备众长,有唐诗气象,受李白影响较大,其元末的诗歌,表现自己的抱负、张扬个性自由。
作诗主张取法汉魏晋唐各代,“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已开明中叶复古派先声,但他能在摹拟之中写出自己的性情面目,“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
他的部分诗作反映了元明交替之际的动荡生活与战争创伤,格调凝重悲怆,时代特征鲜明。
在那些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中,有些诗歌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志趣与精神境界,流露出较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高启对转变元末纤秾缛丽的诗风实为有力,为明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
2、宋濂“一代之宗”的宋濂则极力宣扬道统,强调为文必须养气。
为文皆透出儒者气象。
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往往能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简练而又细腻地刻划出人物的神态气质,;他的写景文不多,但笔致清秀,简洁明畅,极具艺术表现力,如《环翠亭记》;他的赠序之作,深得韩柳之风,《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久远的名篇。
明代诗文发展脉络小札
Qzd明代诗文发展脉络小札关键词:文与道的关系、复古与反复古相关人物与团体:高启、宋濂、刘基、三杨与“台阁诗人”、李东阳与茶陵派、李梦阳与前七子、唐宋派、王世贞与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陈子龙与几社复社特点:市民阶层发展,自我价值和个性自由觉醒;在扬弃中标新立异,有好走极端、矫枉过正之嫌;关于文学的根本问题思考过于片面;文人的团体意识以及流派意识更加自觉一、明代前期诗文概括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和永乐至成化阶段。
明初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领风骚。
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
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
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端也有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
1、高启明初众多诗人,按地域不同,分为吴、越、闽、江右、岭南五大群体,高启为“海内诗宗”,他体备众长,有唐诗气象,受李白影响较大,其元末的诗歌,表现自己的抱负、张扬个性自由。
作诗主张取法汉魏晋唐各代,“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已开明中叶复古派先声,但他能在摹拟之中写出自己的性情面目,“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
他的部分诗作反映了元明交替之际的动荡生活与战争创伤,格调凝重悲怆,时代特征鲜明。
在那些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中,有些诗歌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志趣与精神境界,流露出较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高启对转变元末纤秾缛丽的诗风实为有力,为明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
2、宋濂“一代之宗”的宋濂则极力宣扬道统,强调为文必须养气。
为文皆透出儒者气象。
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往往能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简练而又细腻地刻划出人物的神态气质,;他的写景文不多,但笔致清秀,简洁明畅,极具艺术表现力,如《环翠亭记》;他的赠序之作,深得韩柳之风,《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久远的名篇。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明代文学
明代无诗文大家出现的原因:1、受八股文影响。
2、新的文学样式勃兴,取代传统诗文的正宗地位。
3、拟古主义思潮的影响。
4、文字狱的影响。
(一)诗词文一、明代前期诗文●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皆居于吴中而得名。
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高启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一格,以豪放为主,其乐府诗有不少反映了农村现实生活,其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则写景抒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的诗歌清润拔峭,写景咏物之作较有特色。
●高启:字秀迪,号青丘子,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
代表作《青丘子歌》。
高启诗歌风格特征:风格醇雅,音韵和谐,气势雄浑,富有才情,改变元末以来的诗风。
高启诗歌内容:a、反映战乱生活 b、表现自由精神遭受摧残、压迫的苦闷及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内心的悲痛 c、表现个人精神境界与生活理想,摆脱羁绊而获自由发展的个人化要求 d、登临怀古之作 e、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
●杨基:朱明王朝建立初期,统治集团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整饬政策,其中多次大规模的迁便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忆昔行赠杨仲亨》即描写了作者这段迁置的经历,诗中写到亲人离别的痛苦,行途的困疲以及异乡遇友的欣喜,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遭遇这段屈辱经历所饱尝的辛酸与孤寂,感情自然真切,不带刻琢痕迹。
杨基不少作品还保留着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明人徐泰称其“天机云锦,自然美丽,独时出纤巧,不及高启之冲雅”(《诗谈》)。
但也时见佳作,如《新柳》:浓于烟草淡于金,濯濯姿容袅袅阴。
渐嫩已无憔悴色,未长先有别离心。
风来东面知春早,月到梢头觉夜深。
惆怅隋堤千万树,淡烟疏雨正沉沉。
全诗描绘新柳风姿细致入微,构思新巧,遣词纤丽清新,显出作者一定的状物咏景的功力。
●宋濂:字景濂,为“开国文臣之首”,明初文坛领袖。
有《宋学士全集》,代表作《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
1、宋濂创作主张:注重“以道为文”,他的文学作品洋溢了卫道气息。
●刘基:字伯温,明开国功臣。
有《诚意伯文集》。
明代文学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
了解明代散曲创作的主要作家、作品 了解明代散曲创作的主要作家、 了解明代民歌的主要作品
第二章
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主要版本 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主要版本 如何认识《水浒传》 如何认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水浒传》 《水浒传》的写人艺术 水浒传》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成就 分析形象: 分析形象:宋江 林冲 鲁达
第三章
了解明初诗文创作的主要作家、代表作 了解明初诗文创作的主要作家、 解释: 解释:台阁体 茶陵派
第七章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 至情论”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至情论”的主要内容 如何认识《牡丹亭》 如何认识《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分析杜丽娘形象 牡丹亭》 《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解释: 解释:临川四梦
第八章
了解《西游记》的题材演化、 了解《西游记》的题材演化、作者 怎样认识《西游记》 怎样认识《西游记》的主题 西游记》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 《西游记》形象塑造特点 分析孙悟空、 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 《西游记》之后的神魔小说主要有哪些
第四章
了解“前七子” 、“后七子”的主要文学观 后七子” 了解“前七子” 念、代表人物 解释: 唐宋派” 解释:“唐宋派”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主要作品
第五章
了解明初到明代中后期杂剧创作的主要作家 及作品 解释: 四声猿》 解释:《四声猿》
第六章
解释:明传奇 三大传奇 四大声腔 解释: 临川派 吴江派
明代文学精读及背诵作品篇目 (略)
第一章
解释: 解释:历史演义 四大奇书 罗贯中的创作主要有哪些 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主要版本 评述《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拥刘反曹” 评述《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及悲剧精 神 三国演义》刻划人物的特点、 《三国演义》刻划人物的特点、方法 分析刘备、曹操、诸葛亮、 分析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形象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之后有代表性历史演义小说有 哪些
【良心出品】第九章 明代诗文的发展演变
第十六章明代诗文的发展演变第一节明代前期诗文一、明初诗文明初诗人有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等,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
其中高启最有成就的诗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因而其作品带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反映当时的战乱生活。
在散文领域,宋濂与刘基成就最高。
宋濂在当时文名甚著,据《明史》记载,宋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就连“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
但由于他主张创作“文以明道”,因此散文创作多道学气,但是像《秦士录》《环翠亭记》等往往不落俗套而简洁生动,有一定的成就。
刘基的散文创作,与宋濂并称,其寓言散文《郁离子》往往深入浅出,寓意深刻,短小活泼,可读性强,如《卖柑者言》。
二、台阁体与茶陵派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当时的台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创作了一些应制、题赠、酬应的“颂圣德,歌太平”的作品,而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人称他们诗歌风格为“台阁体”。
台阁体诗是一股形式主义的诗歌创作逆流。
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代之而起的是茶陵诗派。
该诗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
李东阳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以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
逮乎元季,则愈杂矣。
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镜川先生诗集序》)。
其主张对当时的文坛如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明代中后期诗文流派明代中后期诗文创作的特点是流派纷呈,它们的成就虽然远不能和小说戏曲相比,但是它们或同时并起,或先后相承,在具体从事诗文创作的同时,还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甚而互相争论,形成此时诗文创作的热闹局面。
一、“前七子”前七子的主要活动时间在弘治、正德年间,成员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是一个以李梦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群体。
第十四章--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复习进程
第十四章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第一节明代前期的诗歌创作一、“吴中四杰”的诗歌创作:“吴中四杰”指元末(1351—1367)聚居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四位诗人,即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这四人都是在明初(即洪武七年至十八年这段时期,也即1374年—1385年)去世的,所以历来把他们归入明初阶段,以比肩于“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
他们的诗歌总体上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产生的愁苦郁闷心态和对社会人生的反思之情,诗歌基调凝重悲怆。
(一)杨基的诗歌创作:杨基(1326—1378),字孟载。
少年即有诗名,成名作是效仿元末大诗人杨维桢的《铁笛歌》,杨维桢称赞说:“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他的不少诗歌保存着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其中的《春草》诗最受传诵:“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除此而外,他的一些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坎坷的生活境遇,如《忆昔行赠杨仲亨》诗。
(二)张羽的诗歌创作:张羽,字来仪,其诗音节谐畅,情喻幽深。
如《赠僧还日本》:“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
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
咒水龙归钵,翻经避浪船。
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潜然。
”(三)徐贲的诗歌创作:徐贲,字幼文。
前人评他的诗:“词采遒丽,风韵凄郎”,但其诗才居于“四杰”之末。
(四)高启的诗歌创作: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居“四杰”之首,也是有明一代成就最高的诗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
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
启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明诗纪事》也说:“高启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后因辞官而被明政府腰斩于市。
高启的诗,无论是从艺术特点还是从思想内容来讲,都有其突出的特点:1、高启诗歌的艺术特点:(1)、注重学习古人,于汉魏、六朝、三唐等诗皆有所涉猎,所以“大篇短章,备乎众体”、“不拘拘乎一体之长,”擅长各种形式的诗歌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 第四卷 考试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卷复习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第一节:明初诗歌和散文高启(诗歌)53页1、明代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所谓“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2、代表作《青丘子歌》,直接表达了他的生活志趣宋濂(散文)57页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刘基(散文)58页在散文创作上,与宋濂相并称,代表作《郁离子》。
第二节:台阁体与茶陵派台阁体60页: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诗。
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故称其诗为“台阁体”。
它的出现,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因为它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全是歌功颂德向皇帝拍马屁的内容,毫无创新,毫无生气,比宋代的“西昆体”影响更坏。
(名词解释)茶陵派61页: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
当时社会弊病已日见严重,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文风已不容不变,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提出“轶宋窥唐”,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以图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振兴文坛。
(名词解释)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一节: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前七子67页: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名词解释)第二节: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后七子70页: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
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
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
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明代诗文
一、易代之际的作家:宋濂、刘基、高启
大都由元入明,熟悉社会现实,在作品中有充分的 表现。 宋濂:开国文臣之首,擅长人物传记。主张“以道 为文”,代表作《送东阳马生序》,有《宋学士 文集》。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 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 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 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 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 为开国文臣之首。 ——《明史》卷128
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 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 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 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 自禁。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明朝是中国政 治、经济、文化的裂变期。
(四)、民风 民:四民;宋六民;明二十四民。
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弈 师、驵[zǎng]侩、驾长、舁夫、篦头、修 脚、修容、倡家、小唱、优人、杂剧、响 马贼
士风:名利不如闲。
二、文学概况 明前期文学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 际。诗文作家有宋濂、刘基、高启等。小 说成就突出,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明后期在进步思潮影响下,文学出现繁荣的 局面。戏曲、小说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 时代 。明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小说和戏 剧。
二、台阁体与茶陵诗派 台阁体:指明初永乐至成化年间在 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 格。核心作家:杨士奇、杨溥、杨 荣,“三杨”皆为台阁重臣。以雍 容典雅为贵,多应制题咏之作,喜 歌功颂圣,缺乏情感深度,少创造 热情,体现了典型的太平盛世的文 风。
复习签到65:第叁章明代前期诗文
复习签到65:第叁章明代前期诗文组队对抗惰性,跟着大师兄,一起签到学习!“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的第一轮《古代文学》复习正式开始啦!第一轮复习主要以【通读和精读教材】为主,精读的速度不宜过快,不然会有遗漏。
今年,大师兄将陪着大家一起读教材,把必须掌握的内容,一举拿下。
每个人的复习进度不一样,如果觉得自己惰性比较大,很难自主安排复习时间。
那么,建议跟着大师兄一起复习。
每天坚持打开“文学考研”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师兄推送的教材内容,然后签到。
大师兄会按照教材顺序,每天在公众号推送【复习内容】,有书的,可以跟着一起划重点,没有书的,可以做一下笔记。
希望参加2019文学考研的师弟师妹们一起坚持学习!每天学习完,都可以在下面留言【签到】或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监督你学习!坚持才是胜利!加油!第叁章明代前期诗文(郑利华撰)明初诗坛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人为代表的作家羣,他们大多生活在元明交替时期,经歷过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飭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愁苦鬱闷的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愴。
在散文创作领域,宋濂、刘基是两位较有影响的作家。
他们尤以传记与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着称。
他们的作品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之感,叙事与刻画人物也见一定功力。
与明初创作态势相比,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低潮期,文坛风行的是“臺阁体”的创作。
“臺阁体”内容大多为“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讲究雍容典丽,缺乏生气。
它的盛行,与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当时稳定清平的时局等因素有关。
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在一定程度上衝击了“臺阁体”的创作风气。
李东阳的作品虽还留有“臺阁体”的痕迹,但也有侧重反映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内容,值得注意。
第一节明初诗歌与散文高启: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杨基、袁凯诗中的乱世悲音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明史·文苑传》说“明初文学之士”,“高、杨、张、徐、刘基、袁凯以诗着”。
明代诗文的发展历程
明代诗文的发展历程《明代诗文的发展历程》一、初期:高启与明初诗歌风貌原文:《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衍生注释:“瘗(yì)黄金”:指秦始皇在金陵埋下黄金以镇王气。
“黄旗入洛”:三国时吴主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气,于是带五千人入洛阳,结果失败。
这里表示福运衰败。
“铁锁横江”:晋伐吴时,吴人用铁链横于江面阻挡晋军船舰,却未能成功。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以登雨花台眺望长江的所见所感为主题,既有对金陵江山形胜的描绘和历史兴衰的感慨,又包含了对新的统一王朝的歌颂。
情感十分复杂,既有对昔日山河动荡、朝代兴替的深沉喟叹,也有对当下太平的欣慰。
表现手法上,写景气势恢宏,以“大江”“钟山”的雄奇来烘托金陵的壮美。
在叙事抒情方面,于历史事件的回顾中自然流出感慨,例如陈述三国六朝的兴亡,最后递进到对明王朝的兴起和四海一家的描写。
作者介绍:高启,他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
他性格孤高耿介,才华横溢。
元末时隐居吴淞江畔,入明后曾被朱元璋召修《元史》,任翰林院编修。
但后来因所作诗文被朱元璋猜忌,最终被腰斩,他的诗雄健奔放又清新超拔,在明诗的发展历程中有重要地位。
运用片段:1. 在一堂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明初的大一统局面,说道:“大家看啊,就像高启诗中所说‘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明朝的建立统一了很多地区,结束了之前的战乱割据,这在当时真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变革啊。
”2. 在江南的一次旅行当中,到达南京的游客站在雨花台上望着眼前的长江,脑海里浮现出高启的诗句:“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8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明代诗文复习进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