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十章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递质2、受体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传入性侧支抑制6、回返性抑制7、特异性投射系统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9、牵涉痛10、运动单位11、脊休克12、牵张反射13、去大脑僵直14、后发放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和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等特征.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Na+内流K+外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和.7、突触抑制可分为和两类。

除了突触抑制外,还有。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和递质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和两大类.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非特导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10、内脏痛的定位,还往往发生。

11、牵张反射有和两种类型.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和。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

此僵直属于丁僵直.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和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脊髓小脑的功能是,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15、自主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17、下丘脑是较高级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和等过程。

18、学习的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9、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与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质上就是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的过程。

20、人类大脑皮层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机能;人和动物共有的系统的是,人类特有的系统是有。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
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脑内的三个部位,分 别发出纤维形成投射通路。
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 中缝核内,其纤维投射也可分为上行、下行和支配低 位脑干三部分,其功能是主要调节痛觉、精神情绪、 睡眠、体温、性行为、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3.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
碱能纤维。 2)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 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3)肽类递质
释放肽类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肽能纤 维。
胆碱能纤维: 全部副交感节后纤维 全部自主N节前纤维 躯体运动N 少部交感节后纤维 (肌肉舒血管纤维、汗
2.两种形式 顺向轴浆运输 快速410mm/d 慢速112mm/d 逆向轴浆运输205mm/d
(五)神经纤维对效应组织具有营养性功 能和效应组织对神经元的支持作用
二、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 质细胞。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1.有突起,但无轴、树突之分 2.细胞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但有缝隙连接 3.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和传播神经冲动 4.具有终生分裂增殖的能力
一、神经元的 一般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元由胞体 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功能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纤维的粗细、
髓鞘的有无和温度的高低有关。
(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⑴完整性 ⑵绝缘性 ⑶双向性 ⑷相对不疲劳性
(四)神经纤维具有轴浆运输的功能
1.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axonplasmic transport) :通 过轴浆的流动,实现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的 过程。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机能意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1.神经递质
1904年,伊利奥特(T. R.Elliott)提出: “冲动传到交感神经末梢,可能是从那里释 放肾上腺素再作用到效应器细胞”
(1)递质的鉴定
①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 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释放 入突触间隙
③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作用
(二)反射的中枢控制 单突触反射
举例:唯一的腱反射
多突触反射
举例:体内大部分反射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联系 2.辐射和聚合式联系 3.连锁式和环式联系
辐散式
聚合式
环路式

+
环式联系:可引起正反馈(使兴奋增强或延续 )或负反馈(使活动及时终止) 在环式联系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通路上冲动 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发放”
(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
中枢延搁 兴奋的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中枢抑制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 突触前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 突触前易化(发生在突触前膜)
突触后易化(发生在突触后膜)
突触后抑制(发生在突触后膜)
中枢易化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1)受体的亚型
(2)突触前受体
(3)受体的作用机制
3.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以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在外周神经包括所有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所有 副交感世后纤维、少部分交感节后纤维及支配骨骼 肌的运动神经
外周的胆碱能纤维
交感 神经
汗腺、骨骼肌血管

(完整版)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完整版)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1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Neuron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胞体(合成物质、接受信息、整合信息)
神经元
树突:多、短(接受信息) 突起
轴突:长、一个 神经纤维
(传出冲动)
有髓 无髓
2
3
(二)神经纤维分类
1、电生理特性 2、纤维直径
A(α、β、γ、δ) B C
一、反射中枢(reflex center) ❖ 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
功能的神经元群。 ❖ 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
脊髓水平 皮层下水平 大脑皮层水平
31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 分散式:扩大神经元活动影响范围; ❖ 聚合式:使信息发生总和或整和; ❖ 链锁式:兴奋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的范围; ❖ 环状式:引起正、负反馈。
32
33
环状和链锁状
环式 链锁式
34
三、反射中枢内信息传递的特征
(1)单向性 (2)中枢延搁(0.3--0.5ms) (3)总和(时间,空间)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原因(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5
时间性 总和
空间性 总和
36
四、突触的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Ⅰ(A α ) Ⅰa
Ⅰb
Ⅱ(A β ) Ⅲ(A 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Ⅳ (C)
4
(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结构
1.生理完整 功能 2.绝缘性 3.双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
(四)神经纤维传导速度
1.纤维粗细 2.有无髓鞘(脱髓鞘疾病) 3.温度(低温麻醉)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生理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生理

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奋
尿肌、虹膜环行肌收缩,
消化腺、汗腺分泌↑,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作用 2.绝缘和屏障作用 3.修复和再生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维持细胞外液适当的 K+浓度 6.免疫应答作用 7.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结构基础—— 突触: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接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相接触的部位
二 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1.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特 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 使其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2.递质的鉴定
鉴定:5 个条件
2. 调质的概念:
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 增强或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这类对递质 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 3. Dale原则与递质的共存
2. 兴奋传递过程(电-化学-电信号)
接头前膜去极化→ 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放 → Ca2+内流→ 出胞的方式释放Ach → Ach与接头后膜 (终板膜)上的N2型胆碱能受体结合 → 终板膜上Na+、 K+(以Na+为主)通道开放 → Na+内流>K+外流 → 终 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终板电 位总和 → 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Ach发挥作用后 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脂酶分解失活。
强刺激尾部后,再用弱刺激喷水管皮肤→缩腮反应明显增强。
(3)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D)

动物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知识讲解

动物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知识讲解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器官
循环系统
呼吸器官 消化器官
泌尿生殖器官

皮肤 代谢
交感神经
心跳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 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 收缩,脾包囊收缩,肌肉血管可以收缩 (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 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二、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
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动物在一 系列有规律的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的作用下, 经过多次反复的强化,神经系统能够相当巩固地建 立起一整套与刺激相适应的功能,并表现出一整套 有规律的条件反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整 套条件反射,称为动力定型。
3. 突触传递(图) 兴奋性突触传递机理 抑制性突触传递机理
4.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作用 (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由神经元合成,神经 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 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 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
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收缩脾包囊收缩肌肉血管可以收缩肾上腺素能或舒张胆碱能循环系统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器官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下一张下一张下一张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结构类型轴体式轴树式轴轴式中间神经元抑制性兴奋性释放递质抑制性兴奋性作用部位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抑制机理超极化去极化生理意义调节传出神经元使活动更协调更精确感觉的中枢定位及时中止更精确举例交互抑制针刺麻醉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的比较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毒簟碱型受体m型烟碱型受体n型存在部位所有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汗腺交感舒血管纤维支配的骨骼肌血管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后膜内脏神经节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作用心搏抑制支气管胃肠平滑肌和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分泌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骨骼肌和节后神经元兴奋阻断剂阿托品箭毒六烃季胺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返返回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结构类型轴轴体式轴树式轴轴轴式中间神经元抑制性兴奋性释放递质抑制性兴奋性作用部位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抑制机理超极化去极化生理意义调节传出神经元使活动更协调更精确确感觉的中枢定位及时中止更精确举举例交互抑制针刺麻醉返返回返返回腱反射肌紧张诱因快速短暂牵拉肌腱缓慢持久牵拉重力作用感受器全部肌梭同时兴奋部分传入nfia特点全部运动单位同时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运动者快收缩肌纤维慢收缩肌纤维举例膝反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等颉顽肌抑制跟腱反射腓肠肌许多伸肌维持姿态负反馈返返回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波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丘脑及其感 觉投射系统;痛觉;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 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递质与受 体;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兴奋由神经 向肌肉的传递;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条 件反射。 3.了解: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脊髓的感觉 传动功能;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基底神 经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 节;脑电图;觉醒和睡眠。
2 效应不同: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 媒介物性质不同: 化学性/电突触
(3)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膜
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打开
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释

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
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后膜上某
些离子通道开放
某些离子进入胞

快速:递质囊泡,分泌颗粒
顺向运输
轴浆运输 (胞体到末梢) 慢速:微管和微丝
逆向运输:末梢到胞体,如神经生长因子、 狂犬病毒、破伤风毒素等
(二)神经胶质细胞
1 分类: ⑴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⑵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2 基本功能: ⑴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的作用 ⑵修复和再生作用 ⑶免疫应答作用 ⑷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 ⑸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⑹维持细胞外K+离子浓度 (7)参与某些活性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10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020年10月2日
11
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的相对平衡;
2020年10月2日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 者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0年10月2日
5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 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
2.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 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2020年10月2日
22
4.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可分别在 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 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
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可将细胞 外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细胞外合适的K+浓度,有助 于神经元电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能摄取神经元释 放的某些递质,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020年10月2日

生理学第十章

生理学第十章

(1)突触结构:
①突触前膜—内有
囊泡,里面有递质。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膜上有受体
(2)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 膜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 Ca2+通道打开胞外Ca2+进入突触 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递质在突 触间隙内扩散与后膜上的特异 受体结合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 开放某些离子进入胞内 突触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 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 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 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 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 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 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4、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由N元合成,通过轴浆运输,在末梢经常性释 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 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 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将N缝合,经N再生→ 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 恢复。 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AP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 的肌肉发生内在的代谢改变。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5-HT1 ↓cAMP 5-HT2 ↑IP3/DG -HT3-7
↑K+ ↓K+ ↑Na+等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末梢释放递质ACh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4 神经肽及其受体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脑病变
精选ppt
28
(2)腱反射 快速牵拉发生的牵张反射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中枢病变 2、牵张反射的过程 感受器(肌梭内的螺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骨骼肌)
(二)脊休克 当动物的脊髓于高位脑中枢之间突然切断后,断面以下的
激。
(二)皮肤痛觉 快痛:刺痛 慢痛:烧灼痛
精选ppt
26
(三)内脏痛觉与牵涉痛 内脏痛:内脏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 刺激:牵拉、痉挛、缺血、炎症 特点:发生缓慢,定位不准确,伴其他症状。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
过敏。 特点:定位明确,先于内脏出现
精选ppt
27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任何躯体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

本中枢(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发出传出冲动,引起骨骼
肌兴奋和收缩。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的引 起该肌肉收缩。
1.牵张反射的类型
(1)肌紧张 缓慢持续的牵张反射 维持姿势
43
四、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做梦)交替出现
精选ppt
4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45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三)嗅觉和味觉区
嗅觉投射到边缘叶;味觉投射中央后回下侧
(四)本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本体感觉:肌肉及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

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

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

(二)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 生理完整性
2. 绝缘性 3. 双向性 4. 相对不疲劳性
(三)神经纤维的传导兴奋的速度
*影响因素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 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如低温麻醉(神经传导阻滞)
(四)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响神经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二、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四、反射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一)化学性突触的种类和结构 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为
轴突 — 树突式 ; 轴突 — 胞体式 ; 轴突 — 轴突式 。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图)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 ACh的神经纤维。包括所有的自主神经节 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 数交感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 张),支配骨骼肌的纤维。 (图)
*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以 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三)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后电位
指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是局部电位。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图)
*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 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的 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 称为EPSP。
*实验证据:
*形成EPSP的机制:兴奋性递质作用于 突触后膜上受体 增大后膜对Na+和K+的 通透性,特别是Na+的通透性 局部膜的 去极化。
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2.轴浆运输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Neuron &
Nerve fiber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胞体Soma: 突起Cytoplasic process: 树突(Dendrite) 轴突(Axon)
1.结构特点: (1)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2) 两个神经元间紧密接触部位膜间距仅为2-3nm; (3)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4) 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2.功能意义: 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或 同步性活动。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3) 胆碱能受体:
A.胆碱能受体分类:N、M两类受体
M受体:即毒蕈碱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M受体又分为M1、M2、M3、M4、M5等亚型。
分布: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汗腺腺细胞膜上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效应: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
如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平滑肌收缩、
(3)肾上腺能受体分类及阻断剂。
(4) 肾上腺能受体的分布。 (5)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的效应。
第三节
神经反射
Nervous Reflex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 2.Reflex的分类:
(Reflex & Reflex arc)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1)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2)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

生理题目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题目第十章 神经系统
A.肾上腺素
B.去中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甘氨酸
E.乙酰胆碱
30.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可使
A.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B.梭内肌舒张
C.梭外肌舒张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可使动物发生
A.脊休克
B.共济失调
C.去大脑僵直
D.昏睡
E.静止性震颤
32.xx症状的产生主要由于
9.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B.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是一种化学门控通道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发生在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E.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10.中枢神经元之间具有反馈作用的联系方式是
D.突触前递质耗竭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5.产生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一胞体型突触
E.树突一胞体型突触
16.影响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的性质
B.感受器的敏感度
C.神经纤维的直径
D.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E.反射弧中突触的个数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轴浆运输
3.突触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6.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7.神经递质
8.神经调质
9.递质的共存
10.中枢延搁
11.突触的可塑性
12.突触后抑制
13.传人侧支性抑制
14.返回性抑制
15.突触前抑制
16.特异投射系统

生理学 神经

生理学 神经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除嗅觉外的各种感觉传导通路都要在丘脑内换神经元,然 后向大脑皮质投射。
丘脑是最重要的感觉接替站,同时也能对感觉传入信息进 行粗略的分析与综合。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一)特异投射系统:
除嗅觉外,各种感觉传入冲动由脊髓、脑干上行,到丘 脑换元后,发出特异投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这一投射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
(二)自主神经活动的生理意义
1、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 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 增多,故称这一系统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2、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 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脊休克表现:躯体和内脏反射消失、骨骼肌紧张下降, 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尿粪潴留等。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 调控。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范围较大,分布于脑干中央区域的背
外侧部。 作用: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
(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较小,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 作用: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
阻断剂:阿托品
1.胆碱能受体
(2)烟碱受体(N-R):能与烟碱结合的胆碱能受体,称为烟 碱受体。
分布:
N1-R受体:位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 N2-R受体:位于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
作用:
Ach + N1受体→神经节细胞兴奋 Ach + N2受体→骨骼肌细胞兴奋
阻断剂 : N1和N2-R:筒箭毒碱 N1-R:六烃季胺 N2-R:十烃季胺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程中心+西综考研)含答案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程中心+西综考研)含答案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单选][D]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
[D]中脑
[E]下丘脑
[单选][B]
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
[D]中脑
[E]下丘脑
[单选][E]
幼儿脑电波是
[A]θ波
[B]α波
[C]β波
[D]γ波
[E]δ波
[单选][E]
男,45岁,右利手。因头痛和言语障碍6月余就诊。头颅MRI显示左侧中央前回底部前方有占位性病变,脑膜瘤可能性大。该患者的言语障碍最可能是
[A]失写
[B]失读
[C]感觉性失语
[D]传导性失语
[E]运动性失语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外周转运至中枢
7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Na+、Cl-、K+,尤其是K+B.Ca2+、K+、Cl-,尤其是Ca2+
A结构的完整性B功能的完整性C单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E绝缘性
2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A.Cl-B.Ca2+C.Mg2+D.Na+E.K+
3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生理学》第十章

《生理学》第十章

3)5-羟色胺
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中缝核内,其主要功能
是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2.中枢神经递质
(3)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 和甘氨酸可作为神经递质。前两种为 兴奋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 泛,尤以大脑皮质和脊髓背侧部等处 含量较高;后两种为抑制性递质,主 要分布在脊髓和脑干中。
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与递质结合的受体一般位于细胞膜上,称为膜受体。下面主要介 绍与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类递质有关的受体。
1.胆碱能受体
(1)毒蕈碱型受体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称M受体)存在于副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它在中枢的分布极为广泛,脊髓、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纹状体、边缘系统等处都有乙酰 胆碱递质及受体。乙酰胆碱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神经递质, 几乎参与了神经系统所有的功能活动,包括感觉与运动、 学习与记忆、觉醒与睡眠、内脏活动及情绪等多方面的 调节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7 页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9 页
某些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腺 垂体活动的多肽类神经激素,也起着神经 递质的作用,包括速激肽、阿片肽、下丘 脑调节肽、神经垂体肽和脑肠肽等。
(4)肽类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 20 页
(二)受体 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结合并诱发
二、突触
(一)定向突触传递 2.突触传递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突触传导有何不同?
神经纤维的传导:(外周)
①生理完整性,只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完整时才能完成其正常传导兴奋的过程。

②绝缘性,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③双向性,体外实验双向传导,体内实验单向传导。

④相对不疲劳性,相对突出而言能在较长时间保持不衰减性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突触的传导:(中枢)
①单向传导,因为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②突触延搁,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
的结合产生突触后电位等一系列的过程。

中枢延搁
③总和,因为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

④兴奋节律改变,指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突出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存在差异。

⑤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易受例如缺氧等理化因素的影响。

1、突触联系: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抑制)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改变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突触后膜产生相应(兴奋∕抑制)电位。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曲张体)
3、电突触传递(缝隙连接)
三、简述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的电位EPSP)
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提高了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NA﹢内流,使后膜发生去极化,是一种局部电位,可以总和。

四、简述抑制性突触传导的过程和类型及其意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过程: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提高了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CL﹢内流,使后膜发生超极化,是一种局部电位,可以总和。

类型:
五、何谓脊休克?其产生机制?(高位脊髓横断损伤后肌张力及排尿反射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脊休克: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脊休克的产生并不由于脊髓切断的损伤刺激引起,而是由于离断面以下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而兴奋性极度低下所致。

肌张力:表现为躯体运动反射活动消失、骨骼肌紧张性下降。

排尿反射:膀胱内尿潴留。

六、何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什么?
特异性投射:每一种感觉的投射路径都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故称为~。

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也起联络和协调的作用。

结构:皮肤的浅感觉、深感觉、听、视、味(除嗅觉)等特殊的传导束—〉丘脑感觉接替核—〉大脑皮层特殊感觉区投射,止于皮质的第四次细胞。

非特异性投射:通过髓板内核群换元接替转而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各区的投射系统。

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结构:特异性投射系统通过脑干时发出的侧支—〉丘脑—〉向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做弥散性投射。

七、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其机制
牵张反射是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反射性收缩。

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
腱反射: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

肌紧张: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表现为受牵拉肌肉能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

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
基础。

八、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理如何?
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如果在中脑上下丘脑之间切断脑干,此时动物会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抗重力肌)过度紧张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它的发生时因为切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使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正常平衡被打破,抑制区活动明显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地占优势,以致伸肌紧张岷县加强,造成僵直现象。

九、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故反应弥散。

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才,节后纤维短,故反应局限。

2、双重神经支配
人体多数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交感神经分布更广泛。

3、功能相互拮抗
机体安静时,迷走神经兴奋则心脏休整,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脏,使活动加强。

4、具有紧张性作用
自主神经对内脏器官持续性发放低频率神经冲动,使效应器经常维持一定的活动状态。

5、受效应器功能状态影响
有孕子宫,增强其运动,而对于无孕子宫则抑制其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