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信陶潜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试析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矛盾

合集下载

莫信诗人竟平淡 二分《梁甫》一分《骚》--浅谈陶渊明的咏怀诗

莫信诗人竟平淡  二分《梁甫》一分《骚》--浅谈陶渊明的咏怀诗

20 0 2年 9月
奠僖诗 竟 淡
陈 继 灿
藜 一矜
浅 谈 陶 渊 明 的 咏 怀 诗
( 宁广播 电视 大 学通 山分校 , 北 通 山 成 湖
470 ) 360
[ 摘
要 ] 陶渊 明咏怀 诗记叙 了他 在人生 道路上 , 入世 、 世 、 用 愤世 、 世这 样几 个思 想 和行 动的 阶段 , “ 抗 在 采
脂我名 车 , 策我 名骥 , 千里 虽 遥 , 敢 不 至。 扬 鞭 孰 ” 驱马 , 志凌云 , 种 自强 不息 , 起 直 追 的英雄 壮 这 奋 气概 , 舞人心 , 鼓 激励斗 志。在这种激 烈壮 怀驱 使 下, 再仕 之行 , 在必 举 。经过 一 番权 衡 , 又 一 势 他 次 出仕 , 就任参军之 职。然而 , 在东晋 士族 门阀的 腐朽 统治下 ,下 品无 高 门 , 品无贱 族 ” 出身 寒 “ 上 ,

国家 和民族贡献青 春和才华 。 陶渊明这时 的咏怀诗就表 达出 了这种 积极人

田居 读 书 时期 的 咏 怀 诗
陶渊明 出 生 在 我 国封 建社 会 史 上一 个 大分 裂、 大混战 的黑 暗时 代 。整个 中 国处 于南 北 分裂
的局面 , 广大 北 方人 民呻吟在 异族 统 治者 的铁蹄
世的远大理 想 。像 《 子》 , 六 章盛 赞 陶 氏一 命 诗 前 门传统 的高贵 , 夸耀 祖 先 的功 德 和恩遇 , 悠悠 我 “
祖 , 自陶 唐 。邈 焉虞 宾 , 爰 历世 重 光 。御 龙 勤 夏 , 豕韦翼商 。穆 穆司徒 , 厥族 以昌 。… …” 这既表 现 了他落后 的 门阀观 念 , 也抒 发 出他 救世 济 时 的远
双立 。……” 面对 “ 福不虚 至 , 祸亦易 来” 的残酷 现 实, 于身于子 , 都未放松 有所作 为的努 力 。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里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解析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里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解析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里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解析这首诗中,诗人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的《梁甫吟》,把屈原的《离骚》融入其中,认为陶渊明的作品风格有三分之二像《梁甫吟》,三分之一像《离骚》。

诗中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陶渊明的政治抱负和心系苍生的情怀,同时提醒人们不要相信陶渊明的内心深处真的像他的诗作那样的平静恬淡,他的诗中蕴含着诸葛亮那样的豪情壮志和屈原那样的郁悒忧愤。

整首诗赞美了陶渊明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浅谈《小石潭记》中的悲喜矛盾情感

浅谈《小石潭记》中的悲喜矛盾情感

浅谈《小石潭记》中的悲喜矛盾情感柳宗元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仕途坎坷,却也成就了他不朽的文学成就。

其被贬永州期间所创作的“永州八记”,不仅文章本身语言优美,意境幽远,而且扩大了散文创作的题材,对后来游记文体的确立贡献很大。

他的《小石潭记》被收入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江山多娇》的第一篇,成为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散文经典名篇。

《小石潭记》篇幅精简,语言含蓄,但是却包含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亦悲亦喜,引人探究。

一、游小石潭情感之喜《小石潭记》全文一共经历了三次情感的变化,从文章首段的“心乐之”可以看出,作者一开始是怀着愉悦的心情来游览的,与所有寄情山水的文人一样,自然之美让他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苦恼。

所以我们认为,作者之喜,一是喜在景色之美,二是喜在寻得一处忘忧避世之所。

(一)景色之美——清奇俊秀追求美好事物是人类的审美需要,回归自然更是人类心灵的一种潜在追求,尤其是处于人生失意之时,更加渴望回归人类的本源,寻求心灵的抚慰。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谈到,人类美的意识的萌发在山顶洞人时期便初见端倪,而唐朝更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的高度自觉阶段,诗文、书法、音乐、绘画各种表现艺术趋于成熟并合为一体,所谓盛唐之音正是这种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柳宗元作为这种时代下才华横溢的文人,定然存在更高的精神审美需求。

而小石潭既是自然的造化,又是人间的美景,在第一段作者就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描绘了小石潭的美:美在声“如鸣佩环”,美在清“水尤清冽”,美在奇“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美在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这样一个自然纯澈、幽静美好的绝佳处所,显然满足了游览者耳目声色的享受、精神审美的需求以及内心贴近自然的渴望。

一直希望寄情山水,用景色的愉悦填补生活的空虚无聊的柳宗元,对于这样一个不期而遇的美景自然喜不自禁。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可以从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出发,借此增加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提升景物描写的技巧。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作者:陈梓童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02期从前读陶诗,感受到的是诗中描绘的归隐自然的质朴清新之景,和诗人流露出的洗尽铅华之后内心的冲合。

正如钟书林老师所说,陶渊明似乎被装进了多棱镜里,“宁静的时代看他,他是个飘逸的田园隐士;国家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再看他,那简直就是忠臣烈士了。

”普通人读陶渊明,或者说陶诗吸引普通人去读的一点,也许的确与其中的“复植接桑榆,狂歌五柳前”之狂傲潇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闲适冲淡是分不开的。

尤其在这样的时代下,靖节先生之归隐,就如任盈盈搬离黑木崖,居住到洛阳城东的绿竹巷,似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片刻的心向往之。

但是清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如此言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此诗道出了陶渊明平淡冲合另一端的一腔热血,这是胸怀抱负,积极进取的他。

其实,陶诗的意蕴之丰富就如同一座花园,很多时候我们仅撷取了其中一朵,发现这朵已然美丽至极,我们便捧着这朵花而以它代表了所有花朵的芬芳。

我们读陶诗也是如此,也许他诗中的一个方面就足够满足我们的阅读和感受诉求,因而我们往往顾此而忽略了其他,这样一来对他的理解就不免变得狭隘了。

鲁迅先生便在文章《“题未定”草》中探究过古往今来人们对陶诗解读的这种片面化现象,他认为,我们读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便“忘记了陶潜的《述酒》和《读山海经》等诗,捏成他单是一个飘飘然”。

为着陶渊明开平淡自然的田园诗风之先,我们给他贴上了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标签,也许这是为了更加突出他的文学史地位,但我们要真正理解诗人,是绝不能仅在标签化下进行片面地解读的。

而我自己也在读了陶集第一卷中的《停云》《时运》《荣木》诗三首后,才发觉自己以往对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认识和理解过于偏颇了。

《停云》《时运》《荣木》这组诗大致写于靖节先生二次出仕桓玄参军,但发现桓玄只顾与司马显明争暗斗,追求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百姓之苦,而后愤懑回归故乡,隐居田园之际。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先唐、唐诗、宋词、元曲、后唐、文言文、经典诗词、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first Tang Dynasty, Tang poetry, Song poetry, Yuan Opera, the later Tang Dynasty, Classica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一首。

莫道诗人尽平淡 一分《梁甫》一分《骚》--浅论陶渊明诗风的另一面

莫道诗人尽平淡 一分《梁甫》一分《骚》--浅论陶渊明诗风的另一面

新校园XinXiaoYuan摘要:诗以言志,陶渊明的一生,并非绝对的泯灭心志,忘怀世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自始至终心系家国,在看似平淡冲和的诗文中寄托着他的家国之思和慷慨不平之气。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身世的简介以及他的几首典型作品的分析,阐明陶渊明的诗文并非一味地平淡冲和,其中隐含的慷慨悲壮才是其本色。

关键词:陶渊明;家庭熏陶;儒家思想;心系家国;慷慨悲壮一、陶渊明生平《宋书·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趣为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又为彭泽令。

君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自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潜自以为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四。

以上为陶渊明的主要经历,从中我们应清楚地明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家庭对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曾祖为陶侃,是晋世宰辅。

由于家庭影响,陶渊明少年时代便有济世情怀,他在《饮酒二十首》中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在晋代,“学者以老庄为师,而黜六经”(晋干宝《晋纪总论》)。

陶渊明则好六经,这就使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遂树立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

第二,对理想实现的执著追求,积极的入世态度。

由于陶渊明立下的志向是兼济天下,这“志”是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志士仁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的体现,所以陶渊明几度出仕。

他的“出仕”,是在寻找实现志向的机会,但生不逢时。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起为祭酒,到义熙元年(公元405)作彭泽令,共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中,东晋政局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论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二分梁甫一分骚”的精神价值

论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二分梁甫一分骚”的精神价值

论陶渊明诗歌中蕴含的“二分梁甫一分骚”的精神价值摘要:陶渊明是东晋山水田园诗人,我们读他的诗歌时总喜欢用恬淡、质朴、平静这一类词来概括他的艺术风格,但陶渊明的心不是一直以来都平静无波澜,归隐田园是他经过了很多次的艰难的矛盾与思想斗争之后做出的抉择。

“二分梁甫一分骚”将陶渊明内心深处最坦荡、最真诚的悲壮情怀展现了出来。

关键词陶渊明梁甫一分骚精神价值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一百三十首)》中赞叹陶渊明诗作:“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大意是不要只看到陶渊明表面淡泊恬静,寄情于山水田园,要领悟到其诗中蕴含的气魄精神有“二分”诸葛亮《梁甫吟》的情感寄托,也有“一分”屈原《离骚》中体现的愤懑情怀的。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陶渊明,他的诗歌中慷慨不平的悲壮精神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将从陶渊明诗歌当中追寻“二分梁甫一分骚”的精神价值。

陶渊明在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一员大将,军功卓著,其祖父、父亲也都有官职在身。

祖辈父辈们积极进取、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家精神深深影响着陶渊明,陶渊明为父祖的政绩及品德风范而感到自豪。

八岁时,父亲去世,家道衰微,陶渊明励志读书,积极进取,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这位伟大的诗人。

陶渊明《拟古九首(之八)》中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可见,陶渊明年少时揣着梦想,带着一身的朝气去迎接机遇和挑战,身强体壮精神饱满,勇敢无畏,有着舍我其谁的豪壮精神。

他要做一番“济苍生,安社稷”的事业,渴望通过做官来一展自己“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积极进取的精神、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充斥在诗歌当中。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咏荆轲》)更赞美了荆轲行侠仗义的英勇无畏精神,借着咏叹荆轲生前获燕太子丹知遇之恩、以死报知己、身后立其名之侠义,表达了诗人渴望遇知己、且为知己者死而立不朽奇名之志向。

【doc】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doc】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

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一●■■■_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认同陶渊明的辨析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1)内容提要本文辨析辛弃疾屡称陶渊明的原因和意义,论述在归隐的人生道路上,两人在稼穑,饮酒,交友的生活方式以及闲适与愤悲的思想情怀诸方面的同异,指出辛氏对陶氏的认同最终在于"二分梁甫一分骚",不自觉地造就出从闲适文化入,从载道文化出的移位,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关键词辛弃疾认同陶渊明辨析在辛弃疾研究中尤其是辛词研究中常提到辛弃疾与陶渊明的关系,但多关注其相似之处,有的学者已注意到在陶渊明接受史上的歧异现象,如王水照先生《苏,辛退居时期的心态平议》一文(D中有一节专论苏轼与辛弃疾x,-J陶渊明的不同接受,颇有前人未发之见.受此启发,推想到辛,陶关系,笔者觉得题中未尽之义尚可生发.据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弃疾诗文笺注》统计,辛词中涉及到陶渊明的有92首,共计142次,占629首词的七分之一强;辛诗中有19首23次,占140余首诗的八分之一强;散文涉及陶渊明的有一篇.这些作品绝大部分作于他退隐期间,不仅折射出其被迫闲退的心态,且有别于此前对陶渊明的认同,这在中国文学接受史上是很有意义的文化学课题.笔者在此发表浅见,希望得到同行方家的赐教.人生道路——归隐与闲退陶渊明所走的隐逸道路,与"竹林七贤"的退避林下不同,其躬耕自资的生活方式,是传统士人l58难以做到的;而其诗,"世叹其质直",不为人所取,钟嵘仅列之于中品,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萧统《陶渊明集序》虽肯定了陶的价值,《文选》却选人陶诗不多.直到唐代,陶诗才为人所重,但陶的真正被发现并树起崇高地位是在宋代. 宋人x,-J陶进行了人与诗两方面的高度揄扬,其中苏轼《与子由书》尤称:"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陶渊明高洁脱俗的操行被宋人视为人品的最高楷模,其任真洒落的人生态度被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苏轼之接受陶渊明是顺理成章的事,而辛弃疾有"青兕"之称,且为历经战场的有谋略的军事将才,为何也会向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认同呢?这自然是因为两人曾有过一段极为相似的人生道路.陶渊明过着隐居生活,辛弃疾亦有漫长的20年闲退生涯,两人都是在42岁的中年退隐, 又都生活在江西,这种生活经历,写陶遂成为必然.辛的35篇散文中,27篇为上朝廷奏疏,7篇为祭文,贺启等,只字未提陶,而惟一一篇为自己而作的文章,便是准备归隐时营造带湖新居的《新学海2003.4居上梁文》,300余字的短文中直接引用或化用陶渊明诗文的竞有5处;其词集中92首142处与陶渊明有关的词,只有9首1O处是作于退隐之前,且在这仅有的9首词中,《沁园春》与《西河》是作于带湖新居将成,准备归隐之时,实际可视为隐居之作.其诗集中与陶相关之作则几乎全作于隐居之时.这100多首诗词充满了对"倾白酒,绕东篱,只于陶令有心期"(《鹧鸪天》)的向往,仅涉及《归去来兮辞》的就有41首,可见,"回归"是辛弃疾为寻找精神同调和支柱而向陶渊明认同的初衷.然而,隐士的典范并不止陶渊明,辛弃疾为何不向巢父,许由,严光之类高士认同,而独觑定陶呢?除了陶在宋代的特殊地位之外,主要与两人都是由仕而隐且出于不得已有关.苻离之败后,辛弃疾曾寄予厚望的孝宗已经退却,隆兴和议后宋金更是长期无战事,南渡日久,士情寡淡,他坚持恢复的主张已不合时宜,遂成为"孤危"之人,与现实格格不入,很可令人想起陶对"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时代的感受.辛应是知其人,解其志,了其趣,才选择了陶,所以他说"陶县令,是吾师." (《最高楼》)又说:"老来曾识渊明,……应别有,归来意."(《水龙吟》)这"别有"之"意",应是"折腰五斗,不应堪此"而与官场决裂之行,也是"欲辨忘言当年意,慨遥遥我去羲农久"(《贺新郎》)的返朴保真之举,更是"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八声甘州》)的无奈表暴.朱熹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③辛又何尝不是"有为而不能"者?陶是自然,任真之人,因"性刚才拙,与时多忤"(《与子俨等疏》),"狂者进取"做不到,只能做"狷者"之"有所不为";辛更是"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其立身行事不以"狷者"为目标,"进取"不得,被迫归隐,无改"狂者"本质.同者在于两人皆非"中行之资",异者在于分向狷,狂发展.陶为主动退隐,辛则为行不通而被劾;陶的退隐多为保本真,故三仕三隐之后再未出仕,即使在极度贫穷之下,也不改初衷;辛则未忘大业,这不仅在其作品中有大量表现,他选择"地处官道","人文会萃","便于获取政治信息"的信州作为退居之地更是颇堪玩味的;这正是一个退可居,进可仕的理想的地理位置",可见,他始终有待时而沽的东山之志,故有与陈亮商-i.,-J恢复大计的鹅湖之会,有与朱熹相约的紫溪之会,有福建提刑和应韩伲胄北伐之召的镇江再起. 他始终没有陶渊明终老田园的归宿感,大概也正是陶,辛之分别向"狷","狂"两方向发展,才导致了辛在x,-j-陶认同中的自身色彩.隐退生活——稼穑,饮酒,友情学陶首先缘于隐退,但辛弃疾在闲退中的学陶却有同有异.先看稼穑.陶渊明不认同孔子轻视劳动的一面,而是选择了亲事稼穑的人生道路,愿效长沮桀溺:"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他认为稼穑乃立国之基础:"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辛勤劳作乃生民免于饥寒的惟一途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以上《劝农》)"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劝农》诗中"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成为其思想与行事的信条.辛弃疾早在上朝廷的《十论》中就强调:"用兵制胜,以粮为先,……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为善."(屯田第六)《宋史》本传记其言: "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他"也应忧国愿年丰."(《新居上梁文》)"农事勤忧国,明年喜可知." (《咏雪》)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可谓与渊明不谋而合. 他不仅自号稼轩,给儿子取名亦全带"禾"字旁,诗词中多次宣称要"植杖且耘耔"(《水调歌头》),"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即事示儿》),"由来不乐金朱事,且喜长同垅亩民"(《偶作》之二).稼轩是第一个大量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人,赞美田园风光,观察农村生活,更有与农民忧戚相关的深情.但由于两人一为亲事者,一为旁观者,又有诸多不同.辛弃疾没有陶渊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知"(《乞食》)的贫贱生涯的逼迫,也没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农事活动实践,更没有"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事功,即事多所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之二)的真正农家独有的苦乐感受.总之,辛弃疾缺乏陶渊明那种将己身与躬耕生涯融为一体后的生命体验,固然是因为他毕竟无物质生活之忧,更由于他始终认为自己"家本秦人真将种"(《新居上梁文》), 1.59二分梁甫一分骚志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躬耕只是无可奈何的生活,并非人生的归宿.因此,他就时有牢骚:"且置请缨封万户,竞须卖剑酹黄犊."(《满江红》)"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而这种情绪在陶集中是找不到的.次看饮酒.《五柳先生传》自称"性嗜酒",陶现存142篇诗文中,有60篇关涉到酒.辛词亦屡云"身世酒杯中"(《浪淘沙》),其词集中言酒之作竟有360首,占全集57%,其诗亦有33首关涉到酒.因稼轩写酒时常称引陶渊明,故以往对二者饮酒的契合注意较多,但笔者以为这仅仅是饮酒行为本身的相似,实则两人之间的差异较大.陶之"性嗜酒",实与时代风气影响分不开.渊明为晋人,多少有"七贤"遗风,刘伶色彩."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己酉岁九月九日)"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游斜川)表现出类似于《古诗十九首》认为人生速朽,不能贵名贱身,应及时行乐的宗旨,亦见出对浊世的激愤.但从深层来看,陶渊明之饮酒,又让人看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终达到追求本真的境界.清方宗诚评陶《饮酒》之二十云:…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四句,乃渊明饮酒之旨.……皆托饮酒以返真还淳,忘怀名利,以了死生."④陶《连雨独饮》诗又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马璞评日: "百情去则无所先矣.无所先而后真性见.真性者,天也,故日:'任真无所先.'则任天也.而酒之功乃能至于此,我安得而不饮."⑤天地万物与我浑然一体,进入永恒境界,可谓是陶渊明的酒中深味和真趣.辛弃疾的饮酒并不存在时代风气的特殊原因,他是天性好酒,是真饮酒而非借酒佯狂.但他那些言酒之作,尤其是两次退隐期间的饮酒词,带湖时期133首,瓢泉时期135首,占全部酒词的74.4%,更多是如陶渊明一样"寄酒为迹",所谓"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水调歌头》), "须进酒,为陶写"(《贺新郎》),酒与其词一样,是一种陶写之具.他曾说:"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贺新郎》)诗词中屡言:"一尊遐想,剩有渊明160趣."(《蓦山溪》)"倾白酒,绕东篱,只于陶令有心期."(《鹧鸪天》)但他也并没有真正品尝出酒之"理"与"趣",而是激愤难去,恨意潜出,常有酒后牢骚:"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鹧鸪天》)"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砚磊未全平."(《江神子》)"怎消除?须缔酒,更吟诗."(《最高楼》)因为"人间路窄酒杯宽"(《鹧鸪天》),他的借酒浇愁,终不能上升到陶渊明饮酒存真的佳境.所以他叹道:"饮酒已输陶靖节." (《读邵尧夫诗》)这"输"的并非是酒"量",而是酒"境",酒"味",酒"趣",他清醒地认识到:"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洞仙歌》)这无疑是有自知之明的"供状".再看友情.陶渊明笃于友情,《停云>诗云"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此中所表达者,稼轩不乏会心.他退隐时所建的停云-g:即取自于陶诗思亲友之意,除《声声慢》全词粱括陶《停云》诗外,另还有11首诗词关涉停云诗意.陶之于友,多追求生活情趣之同:"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之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之--)稼轩却多是追求政治上的志同道合,此在与陈亮唱和词中最可见之,其《贺新郎>序"意中殊念念","怅然久之"等语令人想见与战友的难分难舍之情,其词云:"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词的慷慨激烈与序的缠绵难舍刚柔兼济,不仅可见英雄惺惺相惜的深情,更因此次聚会为商谈恢复大业,而"话头多合",遂涌动着"看试手,补天裂"的愿望.还有一点不同的是,陶之思友常有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心情,辛则常表现出一种思友而不得的孤独感.他常叹息"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水调歌头》)"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雨中花慢》)其化用陶停云诗意的《贺新郎》词,序中交代"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词中则感慨亲友无多,只能与青山为友,因为自己与"江左沉酣求名者"旨趣不同,故"不恨古人学海2O03.4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辛弃疾虽然与不少人有交往,但真正理解"稼轩心事","话头多合"的同志友人极少,故多有英雄失路的孤独感.别有怀抱——闲适与愤悲归隐的人生道路以及隐退中相似的生活方式,固然是辛弃疾向陶渊明认同的契合点,但这仍然不是辛接受陶的最本质的东西.陈寅恪曾认为陶渊明创"新自然说",其为人"实外儒而内道"@,此"外"与"内"的儒,道之别,实则行事在儒而哲学在道.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却由于"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他终不能躬践儒家"外王"理想,在以《咏贫士》七首, 《读史述九章》等赞颂古代贤人,寄托自己安贫乐道思想的同时,躬耕自给生活中,常多哲理的探讨,而且这又与时代思潮相关.《晋书?儒林传》云:"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渊明作为晋人,很难不受"祖述虚玄","习正始之余论"的影响.因此,虽历代研治渊明思想者将其视作儒家,朱熹《朱子语类》仍有"渊明所说者老庄"之见. 陶渊明是诗人,并非哲学家,但却是富蕴哲学思想的诗人.他不仅在《归园田居》中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且《形影神》诗表明了对"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之"斯甚惑",此诗中的"言神辨自然以释之"以及其他作品中所表达的"自然"思想,其实都源于庄子.庄子倡全生保身之说,陶渊明的《形影神》形象地阐明了生而之死,形尽神灭之理,其"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显然出于庄子"不与物迁"(《庄子?德充符》),委运任化之说,是"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的"真人"(以上《庄子?大宗师》)之具体演绎.所以他能以"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宗旨对待穷通否泰.可以认为,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环境中,陶渊明自然尚真,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说", 其"复得返自然"的田园生活,都使他后半生的人生道路通向了闲适,他之所以获得后世文人的景仰与仿效,正由于他是作为闲适文化的代表,有别于屈原所代表的载道文化."乌台诗案"后的苏轼所钦慕,继承的也正是这一面.但是,为什么辛弃疾在接受陶渊明的闲适时会产生变异呢?这首先缘于陶渊明是多元而多彩的人物.正如陈沆《诗比兴笺》指出的:"读陶诗者有二蔽:一则惟知《归园》,《移居》及田问诗十数首,景物堪玩,意趣易明,至若《饮酒》,《贫士》,便已罕寻,《拟古》,《杂诗》,意更难测,徒以陶公为田舍之翁,闲适之祖,此一蔽也.二则闻渊明耻事二姓,高尚羲皇,遂乃逐景寻响,望文生义,稍涉长林之想,便谓'采薇'之吟.岂知考其甲子,多在强仕之年,宁有未到义熙,预兴易代之感?至于《述酒》, 《述史》,《读山海经》,本寄愤悲,翻谓恒语,此二蔽也.宋王质,明潘璁均有渊明年谱,当并览之,俾知早岁肥遁,非关激成,老阅沧桑,别有怀抱."陶渊明中年后回首少年往事的许多诗中跳跃着一颗渴望用世之心,或借传说中人物来赞赏战斗不息的精神.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在不得已之下离开尘世.不能有所作为而成狷介之士,但并未全忘世道,前人已指出其既有隐逸的"平淡"一面,又有豪放的本性.除朱熹之外,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称其诗"极天下之豪放".明黄文焕云:"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而以"忧时念乱","经济热肠" 为"陶之心胆"⑦.龚自珍《舟中读陶诗三首》:"陶潜诗喜说剂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愁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所取皆豪,侠的一面,即鲁迅所说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以"梁甫"与"骚"来比陶,实则是以屈原和诸葛亮来解读陶渊明,体现出入世精神和忧患感.辛弃疾未必不懂得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真谛,对陶渊明认同的初衷应该说也是闲适,任真的这一面.他推崇陶渊明"身似枯株心似水"的"闻道"境界(《书渊明诗后》),指责"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贺新郎》),在被迫闲退的情况下, 异代同感,由于处境的相近,他努力想靠近渊明的自然境界,想用陶化解矛盾,淡化忧愤.但由于辛的人生哲学本在功业,所以从深层而言,不是对陶的"新自然说"的认同,而是由平淡转向"本寄愤悲","老阅沧桑,别有怀抱"的一面,故以谢安,诸葛解读陶,终至由陶而屈,诚如其饮酒之做不到"醉眠陶令,终至全乐",转而为"独醒屈子,未免沉灾"(《沁园春》).161二分梁甫一分骚辛弃疾对陶渊明的钦羡与认同,是从隐逸的闲适而终转为人世的忧患,可用"二分梁甫一分骚"赅括之.如果说,"骚"体现在陶渊明身上,主要是表现为一种对战斗不息的精神的赞赏,那么在辛弃疾身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忧患感."恐皇舆之败绩"的心情,大业不成的遗憾,遭谗被妒的怅恨,固然与稼轩的抱负有关,也与其身份有关. 因为他不仅曾参加抗金,后又为帅守一方的大员, 且有廷对经历.北宋所建立起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淑世精神,演为南渡之后爱国志士抗金复国的时代潮流,却未得最高统治者的认同,赏识,处于被抑的状态,稼轩作为丧失故园且又有抗金经历,胸怀大志的人物,岂能不怀深深的忧患?在辛弃疾的作品中,尽管涉及陶渊明之作大多是对其任真,自然人生道路的钦慕和肯定,但他对哲理的思考远不如陶,而更多关注现实,"十论","九议"皆为现实政治,经济,军事问题,体现出儒家"外王"的精神.陶渊明虽也有"有志不获骋"的愤悲,但更多的是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真正实现了政治性的退避;辛集中则永远是愤悲的主调,他总是企图主动出击,改造社会,直到老也不能忘怀杀贼.因此,在向陶渊明学习时就出现这么一个矛盾现象:他努力追求,竭力标榜的是闲适,而他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无处不在的是愤悲,是"峥嵘".退隐期间所写,即使是那些怡情悦性,乐山乐水之作,也多难以真正忘怀世事,而短暂的三山之任,所作词大多表现出对复出的清醒,对官场的厌倦,但仍然在举手投足间露出峥嵘本色,与赵汝愚丞相唱和的几首词尤其如此.如《贺新郎》(碧海成桑野)词中,或是"幼妇","谈马"的文字游戏,或是"鸥鹭瓢泉"的山水之盟,或是吟诗作画的诗酒生涯,似乎都是赏心乐事,但起首所化用陶渊明《停云》"八表同昏,平陆成江",虽云"笑",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举目有山河之异"的"悲",在这种基调下,虽有山水之盟,但已"忘却沧浪亭榭",惟"记得灞陵呵夜";虽"莫抛尊酒",但进酒的目的是"为陶写",进酒的方式是壮怀激烈的"文字饮"而非月下尊前的"醉红裙",从慕陶开始,笔头不期然地转向飞骑将军李广和抗金英雄岳飞.这才是英雄稼轩的本色!可见他的时代,他的襟抱,他的本性使他永远也达不到闲适境界.因此,陶的闲适是内l62心,辛的闲适是表面,如他《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词中所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如果说陶渊明是真正的"达者之适"的话,辛弃疾则是"健者之闲".而在学陶的愤悲一面,稼轩却有自己独到的会心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发挥.他以诸葛喻陶或自喻:"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贺新郎》)"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人手." (《贺新郎》)"谁识稼轩心事,……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水龙吟》)词中一再强调的"心事", 不是表面上所似的"风乎舞雩之下",而是诸葛隆中高吟梁甫,渴望用世之心事.这些词虽不多,但那种歌赞的热隋,那种既自许又许人的豪气,那种"弓刀游侠"内在本性的自然流露,才真正反映了一部稼轩词的精髓,更接近金刚怒目式的陶渊明.在陶渊明的接受史上,苏轼是一块里程碑,辛弃疾被视为"坡公少子",对苏确有多方面的继承,而在对陶渊明的认同上,更多自己独到的体会和发展.正如王水照先生上文所指出的:苏认定的是归向自然,是个体与自然的谐和混一,以求得心灵的自由和久恒,而对陶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似有意予以淡化或扬弃,辛弃疾却对后者作了别有会心的引申和发挥,多以诸葛,谢安等人拟陶.苏辛师陶,实在是各师所师,站在他们各自面前的,是坡仙化了的高士和辛老子式的节士,豪士.辛弃疾在特定时期接受的陶渊明,带有其特定的色彩,他的时代,处境与为人,抱负,使他对陶的认同,形成了文化的移位:即从闲适文化入,而从载道文化出,在陶的接受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可说是新的里程碑.聊①载<文学遗产)l991年第2期.②钟嵘:<诗品).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④方宗诚:<陶诗真诠>,<柏堂读书笔记).清光绪刻本.⑤(陶诗本义),清与善堂刊本.⑥<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0"--221页.⑦<陶诗析义自序).作者简介:赵晓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责任编辑:敦玉林)。

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

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

毕业论文题目:出仕与归隐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毕业年限:学生姓名:王佩佩学号:指导教师:李青二0一五年月日目录提纲 (3)摘要、关键词 (4)正文.................................................................................5---16参考文献 (17)提纲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的出仕(一)家庭出身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二)儒家思想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三)生活状况对陶渊明出仕的影响.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居(一)陶渊明思想方面来对其隐居的影响(二)社会环境对于陶渊明隐居的影响(三)陶渊明性格方面对其隐居的影响三结束语内容摘要、关键词[内容摘要]:在历代人们心目中,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是一位超越了现实矛盾的潇洒隐士。

然而细读其诗作,我们却发现在他潇洒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忧伤和痛苦。

他的思想是矛盾的,而这些矛盾思想在行动上的表现就是出仕与归隐,终其一生,仕而隐,隐而仕,反反复复。

本文将从其思想性格、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陶渊明矛盾思想的深层原因,从而揭示其出仕与归隐背后的动力。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出仕;隐逸。

Abstract: In the past to content in people's mind, Tao Yuanming as the hermit poets, seems to be a bit beyond the realistic contradictions and hermit. However, reading his poems, we find in his handsome behind with great sorrow and pain. His ideas are contradictory, and these contradictory ideas in action performance is the official career and retirement, throughout his life, Shi and concealed, hidden and Shi, repeate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 family,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ao Yuanming's contradictory thought deep reasons, thereby revealing their official career and retirement the impetus behind.Key words: Tao Yuanming; poetry; official and hermit.出仕与归隐——浅析陶渊明的矛盾思想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屈一指的文学家,也是中国诗人里影响极大的诗人之一。

莫信陶潜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试析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矛盾

莫信陶潜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试析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矛盾
出世的矛盾中,最终- 9黑暗的官场决裂 ,归隐田园;他 ,在儒家 与道 家的思想 中游弋 ,将儒 、道 的思想 寓于 自 的语 然 句 中;他 ,以平 淡 自然之语,成就 了千古佳句 ;他 ,把金 刚怒 目的情 怀深藏于那颗壮志成 空的心 中……他 ,就是 陶渊 明,爱酒、爱菊、爱书,安贫、固穷、乐道 ,悠 闲于南 山采菊 的他 ,却将 满腔的政治理想写在 了 b 花源记》 中,这 就 是充满矛盾的陶渊明,中国诗史上开宗立派 的陶渊 明,为后世诗人敬仰称 道的陶渊 明。作此 文,只是想通过 陶渊 明 的诗 、陶渊明的经历找寻一些隐藏于他 内心深处的思想 ,了解一下他诗 中的 自然平淡与胸 中的慷慨忧愤。
Theor y Resear ch
学 _——一 理 ———一 论
莫信陶潜竟平淡
杨 斗
分梁甫一分骚
试析 陶渊明诗作 中体现 的矛盾
(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 哈 尔滨 1 00) 50
摘 要 :魏晋年 问,中国诗坛被玄 言诗 垄断,是他 ,在诗坛 吹起 一阵清新 的风 ,开 一代 田园诗 派;他 ,挣扎在入仁 与
年 (0 ) 4 3 桓玄篡位 , 改国号 日楚 。元兴三年 (0 ) 4 4 刘裕起 兵
的哲 理 ; 使诗歌 与 日常生活相结 合 , 并开创 了 田园诗 这种
新 的题材 。 的清高耿介 、 他 洒脱 恬淡 、 质朴真率 、 淳厚善 良, 他对 人生所 做的哲学 思考 , 同他 的作 品一起 , 连 为后世 的 士大夫筑 了一个巢 , 一个精神 的家 园。一方 面可 以掩护他 们与虚伪 、 丑恶划清 界限 , 另一方 面也可使 他们得 以休息 和逃避 。他们对 陶渊明强烈 认同感 , 陶渊明成为一个永 使
关 键 词 :陶渊 明;矛盾 ;思想 ;平淡 ;金 刚怒 目 中图分 类 号: 0/0 I6 7 2 2 文献 标 志码 : A

历史名人解读之陶渊明

历史名人解读之陶渊明

历史名人解读--陶渊明说起陶渊明,人们心中就自然会浮现一个隐居者的形象。

在我以前收到的作业里,大部分学生都会说陶渊明过着一种逃避了人生责任的消极生活,虽然让人羡慕,但并不值得推崇。

可是在历史上,人们并不把陶渊明看得这样简单。

比如说龚自珍就曾经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他认为陶渊明和诸葛亮一样,都有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向外表现为社会担当,向内表现为心灵自由。

鲁迅先生也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他们都在强调理解陶渊明,绝不能仅仅把他看作一个隐逸诗人,而是要透过宁静的表面看到充满生命力的内核。

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年,在两晋之间,篡逆、杀戮随时可见。

西晋灭亡之前有所谓的八王之乱,在十六年的时间里面,大臣杀死皇帝、弟弟出卖兄长,太康一代几乎所有重要的文人都因为卷入其中而难逃一死。

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偏安江南,外部有胡人的压力,内部有氏族的矛盾。

二十九岁时,陶渊明第一次做官,这个时候的东晋已经濒临灭亡。

首先是权臣桓玄篡位,建立桓楚,然后另一个武将刘裕又起兵建立刘宋,而巧的是,在桓玄和刘裕露出野心之前,陶渊明恰好先后在二人的帐下都做过幕僚。

四十一岁时,陶渊明决定彻底离开官场,在浔阳江畔以农民的身份度过人生的最后二十年。

后来他写了一首诗来讲近宋之交的政治辩论。

他说: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时,寒衣欲谁待!本不值高原,今日复何悔。

后来的学者都认为这首诗是寄托陶渊明对整个东晋历史的反思和痛惜,他将他的国家视为一颗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桑树,这棵桑树经历了那么多心血的浇灌、那么多日夜的成长,却在即将有所成就的时候遭遇了天崩地裂,从此枝叶落尽、根茎断裂,变成碎片和泡沫,被海水冲散。

而普天之下,所有对之有所期待的人,不但希望落空,还要遭受流离失所。

这一首诗写出了古往今来所有曾经为伟大的事件而努力,但终究功亏一篑的那些人的感受。

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

从陶渊明冲淡诗风看其蕴含的矛盾心理摘要:晋宋时代大诗人陶渊明把田园生活题材带入诗歌中,开创了文人诗歌的新领领域——田园诗。

诗中的平和、淡泊、静谧意境,揭示了他内心深处官场情结与田园情结的反复交替碰撞,表现为对生命的无奈与痛苦。

关键词:陶渊明;冲谈诗风;矛盾心理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思想和风格的伟大诗人。

他的田园诗暗示了诗人对空洞野心的沮丧和怨恨。

为了更好地解读他的诗歌,作者探讨了他的诗歌风格和矛盾心理。

一、陶渊明的家世和不幸的人生经历是造就其田园诗作蕴含矛盾心理的前提陶渊明性格鲜明。

他被称为钱和圆明。

他被称为五流先生,在世界上被称为京杰先生。

旬阳柴桑人。

(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

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过武昌大守,父亲陶逸也曾做过官。

陶渊明年仅八岁时,父亲早逝,少年时家境已经衰落,他和妹妹依靠寡母孟氏抚养。

从小孤独的他农忙时,跟着母亲参加农耕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闲下来便在家里读书。

受家庭文化的熏陶,陶渊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常著诗自娱以示其志,受魏晋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忘怀得失。

陶渊明年轻时感情炽烈,志向远大,祖父母的成就激励了他。

29岁时,他在江州做酒祭,目睹了官场的黑暗。

三十岁时,妻子去世后,诗人变得更加孤独。

不久他辞职回家了。

过了一会儿,国家称他为大师,但他被拒绝了他拒绝了。

陶渊明三十五岁时,成了桓玄的幕僚,不久他对朝廷失去信心,加之桓玄的篡逆,东晋政局的变化,母亲的病逝等原因,他借故辞官回归故里。

之后,陶渊明又做了刘裕的参军,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又想到归隐。

回到农村的陶渊明,由于家庭负担沉重,官僚腐败,税费过多,风雨不协调,收入来源不稳定,更加贫穷。

于是他来到彭泽当县长。

当时陶渊明41岁。

上任仅81天,他真切地看到了官场的黑暗,感叹道:“我不能为五蒲式耳大米低头。

拳击是关于村里的恶棍的!”①。

从那以后,他退休了,再也没有当过官。

体现陶渊明矛盾的诗句

体现陶渊明矛盾的诗句

体现陶渊明矛盾的诗句
嘿,咱来说说陶渊明那些体现矛盾的诗句哈!你看他写的“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哇,这听起来多惬意自在呀,在东篱下采着菊花,悠悠然就看到了南山,这画面多美好呀!可再看看他写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又透露出一种刚强的斗志和不甘呀!这不是很矛盾嘛?
一边是享受田园生活的悠闲,一边又有着内心深处不曾熄灭的壮志
豪情。

就好像一个人,今天说我就想安安静静地过平淡日子,明天又
说我其实还是渴望去拼搏一番。

这不就是陶渊明内心的纠结和矛盾嘛!
他在田园里劳作时,可能会时不时想起自己曾经的抱负;而当他想
要去追求那些抱负时,又会贪恋田园的那份宁静。

这就好比你有一颗
糖果和一个玩具,你既想要糖果的甜蜜,又舍不得玩具的好玩,纠结
得很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说自己从小就不适应世俗的那一套,天性就是喜爱山林田园。

可他又写过“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这
又显示出他对道义、对更高追求的一种在意呀!这不是矛盾是什么呢?
陶渊明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田园的小路,一边是仕途
或者其他追求的大道。

他走走这边,又回头看看那边,心里始终有着
两种声音在拉扯。

我觉得呀,陶渊明的这种矛盾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他让我们看到一
个真实的人,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又有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追求。

他的诗句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也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些矛盾和纠结。

我们不也常常在安稳和挑战之间徘徊嘛!他的诗让我们知道,这种矛盾是正常的,不必太过纠结,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好啦!。

陶渊明的矛盾性格与最终和谐

陶渊明的矛盾性格与最终和谐

陶渊明的矛盾性格与最终和谐陶渊明的性格是矛盾的。仕与隐的彷徨,双重人格的碰撞,使他身处事理冲突的怪圈,难以和谐。他的卓越在于,通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他的矛盾性格最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隐逸诗人之宗"[1](p5)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自比高洁之菊,不畏秋寒,不流世俗,东篱采菊之英,以之下酒,诗文终生,私谥“靖节”,俨然是传统文人的典范。然而,通过全面而深入地考察和分析这个传统形象,笔者发现,阳光的另一面,是影子的阴暗;燃烧的火炬之下,是功名利禄和欲望的灰烬。阳光与影子二位一体,才是一个完整的陶渊明。任何一面之辞,皆为缺失。笔者的观点是:陶渊明的性格是矛盾的。他的卓越在于,他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他的矛盾性格最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仕与隐的彷徨仕与隐是陶渊明一生行迹的边缘界限,在这个牢笼般的界限中,他不得不时出时入,来来往往地游走于无形反复的矛盾之间。作为在矛盾中彷徨挣扎的个体,他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历史眷顾了他来体验这多味的一切,这对于陶渊明有着特殊的意义。穿过历史的丛林,重新审视陶渊明,他既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天性,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的雄心。“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同是陶渊明。究其仕与隐的原因,绝非一端。陶渊明出仕之因,在他的诗作中多次提及:《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饮酒》其十九:“畴昔苦常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已。是时向立年,意志多所耻。”《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家叔以余贫苦,遂见于小邑。”以上是出仕原因之一——口腹之役。《拟古》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拟古》其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杂诗》其五:“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以上是出仕原因之二——猛志获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时来苟冥会。”《赠羊长史》:“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望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归去来兮辞》序:“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以上是出仕原因之三——诸侯惠爱。由以上可知:陶渊明身处东晋末年之乱世,出身败落地主之家,“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政治热情,使他不得静心于安贫乐道。魏晋之世,天下多变,时有“邦有道”的曙光照亮他的心地。匡救晋室,大展宏图之志,使之出仕,绝非偶然。陶渊明归隐之因,更是随处可见:《归鸟》诗末章说:“盿缴奚施,已卷安劳?”《感仕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饮酒》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以上是归隐原因之一——去危远害,贤者避世。《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闲居三十载,遂与世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三:“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以上是归隐原因之二——为隐而隐,归依园林。《与子俨等疏》:“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饮酒》其九:“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架不可回。”《宋传》叙陶渊明为祭酒,“不堪吏职,少自解归。”以上是归隐原因之三——喜好自然,刚直忤俗。综上观之,仕与隐两方面之因,交错融合,注定了陶渊明独特的经历与归宿。他之所以退隐南山之下,安于躬耕田亩之中,并非只是心性使然,实为时代之弊端及个人经历结合之必然。家道中落,后有志入仕,却苦于生逢乱世,风雨如晦,时运不济。又为贫穷所迫,先后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为官期间,目睹官场黑暗,又加晋升无门,难展夙志,无奈之下,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由此可见:政治理想和抱负是其思想主流,隐居园田是政治理想破灭后的必然归宿。鲁迅在讲演和杂文中,多次论及陶渊明。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代表平和文章的有陶潜。”又说“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2](p469)可见,把陶渊明简单理解为超于尘世的隐逸之人并不确切。陶渊明自有其作为世俗人物的思想和生活的另一面,是“淡”与“不淡”交织的矛盾统一体。所谓“淡”,在魏晋玄学中,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而存在的。而在士族文人生活中,又是作为一种理想人格、交友之道和处世方式的思想范畴而存在的。陶渊明生活的困苦,“固穷”的气节,骞翮的猛志,三者交织,时而在其心中激荡起一腔忧愤和豪气,这是他“不淡”的一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厌恶官场,向往田园,追求自由,这是他“淡”的一面。既“淡”又“不淡”,难“淡”又难“不淡”,针锋对峙,使陶渊明难以从仕与隐的矛盾中解脱出来。因此,迫于压抑,陶渊明必须有新的选择,为自己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人只有在困厄中,拯救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升华自己。陶渊明之所以成为历代文人的精神典范,而没有被历史消释,自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既有乱世之悲和现实生活之痛,就有淡化消解这种悲痛的努力和需要。“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成为了自己生命的征士。一方面“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夜独酌》),“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从玄学中寻求一种虚远流化的理论解脱,表现了一种达生贵我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三),又从田家生活之中获得了一种精神生活依托,从而淡化了痛苦,消释了仕与隐的矛盾,走上了归真返朴之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二、双重人格的碰撞几仕几隐,多少忧患!陶渊明并未止步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之中,他执着地踏上了自己独特的征程,体味着人间仙境般的田园生活: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南风吹拂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是美妙的诗歌。“山涂馀霭,宇暖微宵。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邻居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然而,陶渊明踏过辞官归隐的小桥,便找到心灵的故乡了吗?非也。自然灾害,社会动乱并非因他的归隐而乾坤大改,世道依旧阴黑丑恶。自身的历史伤疤,以及山野乡村的凋敝,触目惊心。“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归园田居》其四)旧痛新伤,交错袭击,他怎能安然于菊丛之中?事实上,在他冰冷的外衣之内,却藏着一颗火热的心。身居田园,心系时局,未能超脱出世。此时的陶渊明仍未能真正跳出三界,看破红尘,可谓一个人隐心不隐的矛盾组合体。根据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每个人都是由三重人格所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3](127)所谓本我,指潜意识中与肉体接近,最直接反映肉体需要的力量。所谓自我,指的是本我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调解人。所谓超我,指的是从本我和自我中分划出来的超越了自我的那种道德化的自我。而陶渊明双重人格相抵触,说明他只是处在自我阶段,有待于升华至超我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陶渊明,他是双重人格碰撞下的矛盾结构体。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理想人格主要源于家庭血统积淀和东晋士人矫前代之失而形成的人格理想。现实人格主要源于陶氏家族的没落和诗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和孤独情结。在陶渊明的心理反映模式中,有两个基本因素困扰着他,使之不能解脱:首先是家庭的需要与社会士风的影响,使他树立了冥合儒道执着入世与隐逸出世相交融的性格。败落的官僚地主之家,承前启后的责任义不容辞。先祖之辉煌,己身之寡陋,形成鲜明强烈的反差。是责任更是压抑。貌似承上启下,实是不上不下,是一种自我身份的缺失断裂。这使陶渊明陷于焦虑与迷茫。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迷失了自我的身份。他又必须给自己一个定位,拯救这个谱系的断裂。“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成才,亦已焉哉!”(《责子》)。“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希望与失望交织成一片无奈。“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听云》),旧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崩溃,东晋玄风盛行,士人追求安贫乐道,崇尚自然。在这种氛围之中,家庭与社会背向的要求,催化了陶渊明性格的双重性。陶渊明另一个基本心理因素是:外界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之差。陶渊明是宦海中的自我放逐者,他遗弃了社会,同时也被社会所遗弃。即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娱自乐,仍不免只有“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的孤独。他是理性的智慧的存在,他需要有同类的唱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归园田居》其一)只是一个理想而已,他隐居的是山野乡村,只能“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他没有心灵的盟友,内心是孤独的。在颠倒混乱的社会中,他不与社会合作,社会也不与他合作。象坠入无形的牢笼,与世隔绝。他只剩下了孤独,潜藏在达观态度之后的感慨与孤独。一个自觉地疏离于整个时代的人,即使是大智大勇者,恐怕也难以摆脱这种疏离引起的孤立之感。达观之外,是伤感、苦闷与悲愤,是浓重的忧世伤生。他不适应那个世界,那个世界也不适应他。然而,也就是他的不适应,他的双重人格的矛盾,才成就了陶渊明独特的自我。他挣扎、抗争,终于破茧而出,把自我融入了自然。陶渊明的自然概念,不仅是田园风光,更是委任运化的精神之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任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陶渊明自小就有一种随顺自然、知山乐水的秉性。后来即便无奈出仕,“伊余何为者,勉励从此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田园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他人在官场心系田园,执着于自然。他主张“抱朴守静”,认为这是“君子之笃素。”(《感士不遇赋》)“朴”和“静”都是《老子》中常用的概念。“朴”,是指人未受到圣智、仁义和巧利影响的质朴的本性。《老子》十六章:“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4](p17)“静”是万物未经扰动的本然状态。陶渊明认为,只要“抱朴守静”,人就不会受到世俗的浸染,就不会失去自然的本性。与自然之性相联系,自然之景已与陶渊明物我交融,以至“南山”、“平泽”、“斜川”、“山涧”、“青松”、“幽兰”、“林竹”等都被诗化了,“菊花”也成了后人心目中陶渊明的代称。这是一种心性,并最终使他参透生死,委任运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其三),他完全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于此,他双重的性格矛盾有了一个调和静穆的归一,为整体的自我完成解决了关键性的矛盾。三、矛盾的调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俨然是一个从矛盾中超脱的自然之体。是的,对于自身,是一种大彻大悟的超脱。对于一个曾立志“大济于苍生”的陶渊明,并没有完全超脱。“陶公所以异于晋人者,全在有人我一体之量。”(钟秀《陶靖节记事诗品》)他追求的是天下苍生的集体超脱,是人类之大同。陶渊明心怀百姓,不但自己做了自然的一部分,也把天下苍生当作了自己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他的矛盾结构还是没有彻底的和谐。综观陶渊明一生,可知他追求的和谐,大体有二: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陶诗中俯拾即是:“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腊日》)。微雨与好风相伴而来,夕阳下南山的佳气,相与还巢的飞鸟,风雪与时和,夹门植梅柳,梅花在绽放,一幅美妙和谐的自然图景活灵活现。这不是人与自然的美妙和谐吗?“余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赠羊长史》)对于人与人的和谐关系,陶渊明认为,在上古之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后来,这种原始的和谐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猜疑与诋毁。《读史书九章》云:“如彼稷契,孰不愿之?嗟乎二贤,逢多疑世。”稷和契乃尧时重臣,舜继尧位,依然信用稷契。君信臣忠,两相不疑,彼此处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兹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选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感士不遇赋》)这就是陶渊明由衷怀念的黄虞之世,也成了他桃花源思想的母本。陶渊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完成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是人与人的和谐。二者代表了陶渊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从思想渊源上看,陶渊明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是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人道思想的浸润,特别是受到了孔孟仁爱和墨家兼爱思想的泽被。陶渊明《答庞参军》云:“人之所宝,伤或未珍。不有同爱,云胡以亲?”“同爱”是“人之所宝”。有了“同爱”,人与人之间才会亲和。正是基于这种“同爱”思想,陶渊明一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关系。仁爱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准则。从仁爱出发,儒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而相济,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强调“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选”颜延之《陶征士诔》赞美陶渊明“仁焉而终”。是的,仁义在陶渊明的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是把仁义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正是他能把古代的仁爱思想同他的生活时代加以融合,所以他才会那样崇尚人际之间的和谐,并且能够付诸实践。这样,陶渊明的矛盾性格,通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最终解决了矛盾,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参考文献][1]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6.[2]鲁迅全集[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1.[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4]老子[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咏荆轲》赏析兼论陶渊明

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咏荆轲》赏析兼论陶渊明

金刚怒目的不平雄歌——《咏荆轲》赏析兼论陶渊明摘要:提及晋末诗人陶渊明, 人们往往认为他是田园诗之鼻祖。

如果就此认为陶渊明是一个与世无争、甘于平淡、清静无为的闲逸诗人,就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

本文试从陶渊明的《咏荆轲》入手,从人生不平淡、创作不平淡、思想不平淡三个方面来阐述陶诗“金刚怒目”的一面。

关键词:陶渊明; 金刚怒目清代龚自珍就清晰地看到了陶诗中的愤愤不平之气,他告诫世人:“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在龚自珍看来,陶渊明的诗绝非平淡,它气势豪迈,心怀忠贞,这一点在他的诗歌《咏荆轲》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一、人生不平淡——闲士的豪放之气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里。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

外祖父孟嘉,出身仕宦之家,才华过人,为时人称慕。

祖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在他身上和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陶渊明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从小就树立起了“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

在《拟古》其八中,他甚至还透露过实现壮志的具体设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字里行间,活脱脱跳跃着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少年英雄形象。

但现实的情况却使得陶渊明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生活的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乱时期的东晋末刘宋初。

东晋自立朝之日起,便处于“王与马,共天下”的事实中,门阀势力强盛,皇权旁落,各种争端暗流涌动,篡位夺权的阴谋此起彼伏,国家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身处如此环境,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是当官还是归隐?这样的矛盾困扰了他很多年,自二十九岁至四十二岁,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并辞官。

陶渊明的仕途是短暂的,也是不成功的,反复的入仕与归隐是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结果。

也足见陶渊明为实现拯救黎民的愿望是多么执著。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历经诸多政治变幻后,陶渊明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曲折,实在无法容忍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最终选择了隐居自得其乐。

(doc)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

(doc)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读写算2011年第26期文史教育研究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思想矛盾浅析包黎明(甘肃岷县扎地初中甘肃岷县748404)【摘要】本文通过对陶渊明是做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矛盾的探寻,从而更好的解读这位被称为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的诗人在他的田园诗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矛盾;形成原因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着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中国诗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地位.作品不仅是作家真实的外在生活的反映,更是作家精神生活的镜子.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亲尝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渐进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是超然世外,飘飘欲仙式的.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一,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盂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表现在其作品中,就是儒家的”用世”思想与道家的”避世”思想的矛盾.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这极鲜明地反映了陶渊明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懂得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明白儒家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们看他的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29岁那年,他曾做过江州祭酒,但是没有多久就辞职了.后来他又担任过几任幕府里的幕僚,最后改彭泽县令,又只在任80 多天就辞官归隐了.《宋书》本传中记载:”郡遣邮至,县吏日:‘应束带见之.’潜叹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解印绶去职.”陶渊明l3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13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l3年.最终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生活.显然,陶渊明年轻时也有过远大报负,梦想建功立业,展翅高飞.但是,他的理想并未成为现实.”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之二),表现他曾经也有过功业未竞的焦虑.尽管他后来极力遮掩这一点,声称出仕只是为了糊口养家,但我们可以明白他的初志并非如此.只是经历了仕途挫折后,他才归隐田园,并不是真的忘怀了现实,生来就要作隐士.归隐田园,是对黑暗现实的另一种抗议.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主张”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隐士出现的本身,就已证明了当时的现实是”天下无道”.陶渊明的田园诗,既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意识,又表现了心理上闲适自得的一面,特别是庄子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他的诗句”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为什么有这种焦虑呢?正表明”仕”与”隐”的思想互相在斗争,他怕某一天改变心意出去作官,而辜负了现在的志向.二,苦难的社会现实与乌托邦理想的矛盾这个矛盾深刻反映在《桃花源记并诗》之中.桃花源的理想显然有孑L子”大同”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痕迹.但它的产生,不仅仅是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简单复制,而具有时代特征.天堂的影子在人间,”桃花源”的设计正表明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苦难,建立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愿望.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当时的士族文人往往生活糜烂,意志颓废,精神上纷纷向”玄之又玄”的老庄道学寻求寄托,有的纵情山水,以隐居逃避现实,所以文学领域玄言诗,山水诗盛行一时.与此相反,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农村,与农村各层人民长期相处,休戚与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真挚的感情,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美好愿望十分熟悉和了解.诗人在这基础上,设计出了”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但是,桃源理想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这一点陶渊明也有自知之明,通往桃花源的路径再也找不到了.即使如此,桃花源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里点燃了一支火炬,通过桃花源,人们可以对照自己生活的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正因为《桃花源诗》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所以代表了诗人思想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最高成就.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文学本身就是苦闷的象征,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一样.我们从他的飘逸洒脱中,依稀可以发觉他心灵上的创痛.”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表明他对世事并没有冷淡和忘却.消极归隐,借酒浇愁,都无法消除他思想中的矛盾.今天我们读陶诗,不仅要欣赏他清丽自然的诗句,还要理解这些诗句后面的深刻意蕴.参考文献[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上海教育学院编《中国古代文学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焦[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接上页)总之,语文是一门内涵最丰富的学科,也是最有潜力的一门这个武器,尽可能地为培养出更多有着健康心理和优秀人格魅课程,更是最具人文性的一门课程,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是人类灵力的学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无愧于乡亲父老,无愧于美好时魂工程师的一门课程.所以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充分运用代,无愧于教师称号.足矣!155?。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简介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以其优美的田园诗而闻名,倡导了归隐悠然、与自然为友的生活态度。

然而,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政治乱世和社会动荡之中,这使得他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自我理想之间的矛盾。

田园诗带来的宁静与美好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常常涉及到平和、宁静和恬淡快乐的生活。

他描述了丰饶富足的农田、流水潺湲的溪流、各种各样可爱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桃花林中等故事情节。

这些描绘给人一种纯净美好、远离尘世纷扰、心灵归属于大自然之感。

梦幻与现实之间然而,在陶渊明创作众多田园诗背后,隐藏着一种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他在一些诗作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描述了贪官污吏以及人民贫穷困苦的生活状况。

这种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自身置身其中的矛盾感使陶渊明深感无奈和失落。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陶渊明是一个思想家,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天地万物共存并远离尘嚣的理想。

然而,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道德沦丧的时代,这使得他无法真正实现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得他在写作中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对社会困境的思考。

归隐与反思面对田园生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为山野田园,以此来寻找内心平静和抵抗社会压力。

通过写作田园诗,他倾诉着自己对社会不公和苦难的观察,并试图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论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简朴生活和高尚道德的向往,但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思考。

他通过文学表达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敦促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并追寻内心真正的宁静与美好。

陶渊明留下了一部优美动人的艺术遗产,使得我们在读其田园诗作品时能够领悟到那种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与世无争的境界。

《九日闲居》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九日闲居》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九日闲居》诗词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九日闲居》是由陶渊明所创作的,此诗结语的含蓄,似有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因而历来解此诗者就以为陶渊明在此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借此表示了对前朝的留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日闲居》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日闲居》晋朝:陶渊明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九日闲居》古诗简介《九日闲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无酒的境况,抒发了诗人惆怅感伤之情。

开头写出了自然给人间带来的温馨,接着写了重阳节的美好气候和物候;下面点出酒与菊,有菊而无酒,依然是以诗赋深情。

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语言遒劲新巧,词简意丰,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

《九日闲居》翻译/译文我闲居无事,颇喜“重九”这个节名。

秋菊满园,想喝酒但没有酒可喝,独自空对着秋菊丛,因写下此诗以寄托怀抱。

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可人们还是盼望成为寿星。

日月依着季节来到,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

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

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

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

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

茅草屋里的清贫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

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九日闲居》注释⑴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

“九”和“久”谐音,有活得长久之意,所以说“爱重九之名。

”⑵醪(láo):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醪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信陶潜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试析陶渊明诗作中体现
的矛盾
作者:杨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0
刊名:
学理论
英文刊名:THEORY LEARNING
年,卷(期):2009,(17)
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杨兴龙试论困扰陶渊明一生的两对矛盾-黑龙江史志2009(23)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三次出仕归隐,困扰他一生的矛盾,一是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二是躬耕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他因家贫和政治理想的实现而出仕,但他"质性自然"、不善逢迎,动乱的现实和残酷的斗争使他厌倦了官场生活,最终毅然选择归隐,即使饱受饥寒之苦也义无反顾,这也正体现了陶渊明高尚的人格和节操.他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仕途失意和厌倦了官场的士大夫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某种范式意义.
2.期刊论文王薇难以自得的逍遥——陶渊明的矛盾思想探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8)
陶渊明是古代隐逸诗人的代表,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时时伴随着矛盾冲突的.形成他矛盾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深刻影响到他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冲突以及它们自身体系的缺陷,它不但为陶渊明,也为无数后世文人制造了无可逃避的精神陷阱.
3.期刊论文赵洪奎陶渊明的矛盾性格与最终和谐-江西社会科学2006(9)
陶渊明的性格是矛盾的.仕与隐的彷徨,双重人格的碰撞,使他身处事理冲突的怪圈,难以和谐.他的卓越在于,通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他的矛盾性格最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4.学位论文雷文学矛盾与精神走向-王维、陶渊明比较研究2004
本文以尼采、叔本华等人的意志哲学和泛神论为理论背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王维、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及创作。

文章认为,王维和陶渊明都面临现实和精神矛盾,都有各自的精神追求,但王维精神萎弱,在解决现实矛盾中,让理想屈服于现实;在解决精神矛盾中,躲进佛禅,放弃个人的独立探索。

而陶渊明以自己纯真的性情、健朗的人格,不为现实压力所屈服,敢于彻底放弃为官,返回田园;他虽面临精神危机,但不依靠任何一种宗教或哲学来解脱自己,而是独立探索,打造出真淳静穆的生命境界。

他们的诗歌反映出他们的这种人格和精神特质:王维由早期的昂扬、奋发、开阔、亲切转为后期的幽寂、虚幻、空灵、渺远;陶渊明一直保持了诗歌真淳自然的风格,而其后期的诗歌对生命境界又作了实质性的开拓和升华。

5.期刊论文王韫梅.WANG Yun-mei试论陶渊明思想的矛盾和发展-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陶渊明不是纯粹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他通过对荣子期、张挚、疏广等许多历史人物的赞美,描述隐者的高尚情操,为自己的行动找到了历史的印证,同时宣传了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在<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作品中,这种思想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他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与农民有些接触,所以写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诗篇.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懑凝结为充满矛盾的诗篇,例如<杂诗>之八、<饮酒>,他鸣出了心中的不平之后又不得不作"既醉之后,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的申明;喊出"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的呼声.
6.期刊论文何蓓.董沛陶渊明的生死观及其生命矛盾-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
陶渊明身处魏晋时代整个生命思潮的背景中,自身遭遇各种生命矛盾,这促使他对生命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他以独特、古朴、自然的诗风演绎了建功立业、痛苦抉择的生命主题.他追求自我、追求自然、追求生命意识,具有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他将"自然"融入诗歌的创作理念当中,将玄理变为日常生命哲理,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为后代士人努力去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展现了广为咏叹的生命主题.
7.期刊论文武宏璞陶渊明前期仕与隐矛盾心态解读-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
从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中人们可以解读到他"仕而达,济天下"的理想.入桓玄幕及弃桓仕刘,都是对这一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正是他仕与隐矛盾心态的根源.正因为追求的执着,他的作品在荡漾着田园的清新的同时,更渗透着沉郁愤懑之气.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感受到他比其他田园诗人的伟大.
8.期刊论文林木阳.LIN Mu-yang仕隐之间——陶渊明人生取向中的矛盾情结-唐山学院学报2008,21(1)
陶渊明在出仕抑或归隐的人生价值取向中最终选择了归隐,但仕与隐的矛盾心态始终存在.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与道家崇尚自由和自然的信念及社会现实与人格冲突的综合作用.
9.学位论文黎文君论陶渊明的忧患意识2008
本文是对陶渊明的诗文及其人生历程中所蕴含的优患意识的研究。

在深入研究陶渊明的作品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梳理、分析,以求透过其飘逸平和的外表,揭示出陶渊明痛苦挣扎的心理状态,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全文由绪论和三章构成。

绪论介绍并分析了学术界对陶渊明的评价,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陶渊明静穆旷达、平和飘逸,也有部分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陶渊明还是存在着矛盾痛苦,以致在学术界形成了两种意见。

本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陶渊明的人格并非人们认为的那么和谐统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痛苦
,甚至可以说,忧患意识是陶渊明思想的底色,而旷达飘逸只不过是这一底色上的几处亮点而已。

第一章“古今文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虽然有文人学者指出陶渊明内心郁愤忧懑,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陶渊明是十分旷达飘逸、平和自然的。

本章分两节,“古代文人关于陶渊明‘平淡冲和’人格的论述”和“近现代学者关于陶渊明‘浑身是静穆’的评价”,指出古今文人学者对陶渊明内心冲和平淡、人格和谐统一的评价。

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的一生确实有过快乐飘逸的生活,但这些只是他痛苦人生的一点亮色和点缀,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痛苦矛盾中度过的。

第二章“对陶渊明内心痛苦的分类及原因探寻”。

本章包含四节,第一节“仕与隐的挣扎”,通过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分析他在入仕和归隐这一选择中的苦闷以及产生这种痛苦的原因;第二节“对死亡的恐惧”,以陶渊明作品为基础,分析他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内心苦闷的原因;第三节“忧贫与固穷的矛盾”,将陶渊明一方面力守固穷的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又对贫困生活焦虑担忧的真实想法加以剖析;第四节“对妻儿的不满”,揭示出家庭给陶渊明带来的压力,以及妻儿让他失望的根本原因。

第三章“陶渊明排遣苦闷的办法分类探寻”。

以陶渊明的诗文作品为基础,对他排遣痛苦的办法进行梳理分类,总结出“五仕五隐,来回逃避
”“游山玩水,漫步山林”“读书作文,追求乐趣”“读庄思玄,自我安慰”“饮酒开怀,借以解脱”五种方法,比较全面地分析出陶渊明排遣苦闷抑郁的办法,并指明这些办法只能暂时消除他内心的苦闷,不能让他彻底地摆脱痛苦。

10.期刊论文李春芳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闲情赋并序》新探-时代文学2009(14)
陶渊明的<闲情赋>一向惹人争议,萧统认为"白壁微瑕"、"劝百风一";苏轼认为"好色而不淫".<闲情赋并序>既反映出陶渊明的脱俗之处也流露出他的入俗之处.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和矛盾的,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儒道佛和<诗经>文化对他的浸染.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ll20091707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