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制度研究

西方政治制度研究

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一、研究概况:80年代以来,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大体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

总体上研究西方政治制度史的专著和论文较少。

主要成果有霞、金峰著《外国政治制度史》、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施治生、郭方主编的《古代与制度》,在国别史研究方面,,学者在西方大国的英国、美国方面的专著较多。

程汉大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可以说是一部奠基之作,阎照祥1999年写成《英国政治制度史》是其发展。

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不长,但是学者们对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较为深入。

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又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总体上的研究;二是对政治制度各个具体层面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揭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虚伪性,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进入90年代以来,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总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借鉴的目的来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80年代,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政治制度的具体研究层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国体与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三是具体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等。

总体上说,国学者对选举制度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介绍较多、分析较少,对这方面的研究稍嫌薄弱,有待加强和深入二、研究热点介绍:(一)、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1、霞、金峰著《外国政治制度史》,其中包含了西方国家如英、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一书,在书中作者批判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西方当代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二是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是一种模式。

书中指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但是各国在它们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都形成了本国特点。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旨在对整体性治理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合性述评,探讨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整体性治理是指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通过协同合作、资源整合和系统规划等方式,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自20世纪90年代起,整体性治理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领域。

在我国,整体性治理的概念也逐渐受到,相关研究正逐步展开。

在国外研究方面,整体性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管理领域。

众多学者对整体性治理的理论体系、实践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学者们通过对英国“整体政府”改革的案例研究,总结出整体性治理在推动政府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有学者整体性治理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有关跨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挑战与困难。

国内研究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整体性治理的相关研究。

主要集中于分析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等方面。

针对我国特定领域的整体性治理实践,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推动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整体性治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

其中,定性研究主要是对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框架、实践经验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定量研究则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手段,对整体性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预测;案例分析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实践经验并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问卷调查则通过收集公众对整体性治理的看法和意见,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整体性治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整体性治理能够推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整体性治理在推动政府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现状综述(1999-2010)

国内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现状综述(1999-2010)

性 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被 用来解释 中国现 象,并逐 渐发展 出具有 中国特 色的政 治发展理论 。尤其是近
十年来 , 国内对 于当代 中国政 治发展 的研 究日益 关注 , 不仅在数量上有显著 的增加 , 在理论上也有相应的
创新, 取得 了较为丰 硕的研 充成果 。 【 关键词 】 治发展 : 究: 政 研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D6 36 9. 2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4 9 2 1) 30 3 -9 文 0 84 7 (0 10 —0 40
2 0 04
9 2
2 0 05
7 8
2 0 06
9) f
2 0 07
】8 6
2 0 08
26 0
2 0 09
)8 8
收稿 日期 :0 0 1.2 2 1 .20
作 者 简 介 : 春 纳 (9 7 要研 究方 向为 中 国政 治发 展 。 主
展 是当代 中 国政治 领域 里发生 的变 化和进 步 ,是与 中 国社会主 义现代 化进程相 联系的政 治民主化过程 。
以寻 求不 断发挥 人 的政 治潜 能的政 治体 制和 政 治生
活方 式 的生长和 发展 过程 。[ 魏星 河和 罗 晓蓉通 过 3 1
m 中汝认 为 , 王 当代 中 国政 治发 展的本质 是 , 坚持 在 社会 主义 基本 政 治制度 的前提 下 ,对 基于 不 同经济
3 4
( ( 宁波市委 党校 学 中共
2 1 年 第 3期 0 1

般性 的理 论层 次一 L的政 治 发展 内涵肇 始于 亨
度体系, 逐步 扩大 社会 主义 的选举制 度 , 综合 和整 体
地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的 民 主 政 治 。I】 波 从 政 治 机 制 的 l梁 O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

它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发展起来的。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民主形式,唤起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理想。

本文首先介绍了协商民主理论的涵义、总结分析协商民主理论的特征与价值,最后阐述了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协商民主;研究;启示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理论的兴起,主要是对西方多元文化社会潜藏的道德冲突,种族文化团体之间认知差异、多数人难以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等西方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回应。

协商民主,作为民主的一种形式,它着力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和对民意的质的提升,力求通过公共协商,使得各方面都能了解彼此的立场,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

协商民主理论是对西方竞争性民主模式的反思与替代,它的兴起与发展是西方社会的现实反映。

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现状作回顾与总结,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协商民主的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复兴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什么是协商民主,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总结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内涵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协商民主是一种决策机制。

米勒认为:“当决策是通过公开讨论过程而达成,其中所有参与者都能自由发表意见并且愿意平等地听取和考虑不同的意见,这个民主体制就是协商性质的。

”这种决策不仅反映了参与者先前的利益和观点,而且还反映了他们在思考各方观点之后作出的判断以及应该用来解决分歧的原则和程序。

亨德里克斯认为,“在协商民主模式中,民主决策是平等公民之间理性公共讨论的结果。

正是通过追求实现理解的交流来寻求合理的替代, 并做出合法决策。

”从决策的角度来看,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协商过程才能够形成具有民主合法性的决策。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公众普通人都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推移,西方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制度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历史背景,以及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历史的早期,封建专制是主导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或皇帝拥有绝对权力,他们可以单方面决定政策,强制征税和战争等。

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压制,社会上的阶级差异明显,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二、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在欧洲的现代历史中,民主制度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英国议会革命。

在那个时候,英国议会推翻了国王的封建专制,成为了一个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的议会制国家。

这个新的政治制度给了人民更多的权利,特别是自由和言论自由。

随着英国议会革命的成功,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了类似的改革。

例如,法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都相继实现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三、现代民主制度的特点现代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选举。

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人们通过选举来决定谁应该担任领导职位。

所以说,民主制度的核心就是选举和代表制。

在一个民主国家,选举和代表制是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来监管的。

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和官员不会滥用权力,同时为人民提供保障和内部约束。

另外,现代民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媒体自由。

在一个民主国家,媒体自由非常重要,因为媒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和领导人的决策和行动,而这是很多专制政府所不允许的。

四、现代民主制度的挑战然而,现代民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人民对政治的参与度过低,导致政治参与感和体验不佳。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的信任危机也会对民主制度造成影响。

另外,政治精英的权力扩张和网络流言等问题也会导致民主制度的弊端。

五、总结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虽然有缺陷、但是越来越完善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历史有着足够漫长而坚实的深度和厚重。

近二十年曾纪泽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曾纪泽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曾纪泽研究综述作者:韩燕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7期摘要:曾纪泽(1839—1890),字劫刚,湖南湘乡人,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长子,曾担任中国英法俄三国公使。

近二十年来,随着学术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曾纪泽的研究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

目前学术界对曾纪泽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围绕他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展开的,其他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关键词:曾纪泽;外交官;外交思想;外交实践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2596(2018)07-0023-04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国外派遣使臣,让他们有条件对西方近代化作详细的考察,他们提出的建议或进行的实践影响着晚清近代化进程,故对晚清驻外公使进行研究,可以加深晚清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学术界对驻外公使曾纪泽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是仍有一些研究领域需要深化。

本文仅就近20年来曾纪泽研究领域中的主要观点分类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这个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化。

一、曾纪泽外交思想研究曾纪泽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是近代史上成功运用现代意义的外交思想办外交的杰出的代表,故其外交思想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在近2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中,对于曾纪泽外交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交思想的整体研究近年来,有关曾纪泽外交思想的专门性研究著作不多,影响较大的有黄小用的《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和胡代聪的《晚清时期的外交人物与外交思想》,这两部作品均详细论述了曾纪泽外交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外交思想,不同的是前者将其外交思想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分类,分为主权至上的外交思想、实力外交思想、平等外交思想、诚信外交思想、和戎外交思想等8个方面,同时也将曾纪泽的外交思想与郭嵩焘、薛福成和李鸿章进行了对比[1]。

后者介绍了晚清时期外交家林则徐、黄遵宪、杨儒、郭嵩焘以及李鸿章、薛福成等人的外交思想及外交活动[2]。

政治研究综述模板(超强整合)

政治研究综述模板(超强整合)

政治研究综述模板(超强整合)政治研究综述模板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治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者们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政治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不同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和方法。

进展政治制度研究政治研究者一直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关注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研究重点包括民主制度、专制制度、议会制度等。

方法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理论建构。

政治权力研究政治权力一直是政治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者们探讨了权力的来源、分配和运用,揭示了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各种力量在政治决策和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案例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

政治经济研究政治经济研究关注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和政策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学者们对政治经济因素在全球化、贸易政策、经济不平等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探讨。

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和游说团体分析。

政治行为研究政治行为研究关注个体和群体在政治决策和参与中的行为和动机。

学者们研究选民行为、政治参与、政治社交网络等,以揭示政治行为背后的因素和模式。

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结论政治研究领域在不同方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进一步研究可以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以上综述提供了政治研究的一个超强整合模板,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研究目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应该说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实践,其中亚里士多德亲自考察并撰写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为西方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立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到了中世纪,欧洲国家实行封建君主制,即主权在君。

到了中世纪后期,英法两国相继召开“等级代表会议”,国王的权力开始一定的制约。

随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革命的结果是国王或让权,或被处死,总之专制君主制结束,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发展至今,形成以“主权在民”原则为基础,以代议制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西方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民主。

民主的实现在西方国家用了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关于普选制的发展,很多国家都是用了两三百年才实现一人一票、人人平等的选举方式。

应该说,时至今日,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已经相当成熟。

西方现代民主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议会。

议会最早在英国出现,1215年英国贵族叛乱后,国王签署《大宪章》,贵族会议由此成立,主要审查国王关于征税的决定。

后来,贵族会议,演变成为等级代表会议,这是议会的初期形式。

光荣革命后,等级会议也演变成为资产阶级所控制的机构,即现在所说的“议会”。

议会是依据代议制理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议会议员也是通过选举产生,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是由各政党推荐人选来竞选议会议席,通过对议会席位的占有来掌握议会的议事权,参于法律的制定及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议会拥有很大的权力,是西方国家民主体制的基本保障,也是民众表达个人意愿的渠道。

2、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资产阶级把分权与保障自由联系起来,与法治联系起来,是分权成为一种法律制度安排。

三个机构具有相互独立的平等地位,分别具有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权分立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学上一大创举,用权力制约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方法。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综述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4期·研究综述·VWXYZW0[\]^_`abc:;de宋 其 洪 政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成果非常丰硕。

该主题的研究内容涵盖清末政团、民初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等主要领域。

研究者或考察政党的思想,或分析政党的活动,或探讨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其中,国共两党的历史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具体包含革命动员、政党体制、政党思想等诸多方面。

实际上,除了国共两党之外,作为中国政局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抗战胜利后,它们更是成为“关键少数”,在国共博弈的政治空间里两边奔走,力图促使双方偃甲息兵。

然而,对其历史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因此,本文拟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以推进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一、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和文献整理概况 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部专著是邱钱牧的《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之后,其他通史性专著陆续出版,各党派也在不断整理、编辑自身的资料,予以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

民主党派通史著作主要有于刚主编《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姜平《中国民主党派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胡邦宁等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李起民《中国民主党派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俞云波等编《中国民主党派史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时期)》(华夏出版社,1989年)、崔艳秋编写《中国民主党派》(新华出版社,1991年)、窦爱芝编著《中国民主党派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曹健民主编《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

此外,还有以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为主题的著作,包括戴瑞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北京出版社,1994年)、马维政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及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等等。

20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pdf

20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pdf

CANGSANG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大人生追求莫过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即以自己之所学,辅助一位明君圣主,以期实现天下太平之理想。

为人臣须有治术,其小者治一州,治一县,其大者可称为经邦济世之才。

故“政治学”曾在中国历史的叙述谱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史学”几乎就是“政治史”。

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政治史”迅速被“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新兴学科所冲击,究其原因,无非是西方知识话语霸权制约下的无奈结果,与中国史学界受当代西方理论影响,开始转向关注下层日常生活的“社会史”趋向有关,而这只不过是近代以来的“西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已经不能忽视西方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

如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一词,用以说明研究社会的科学,从而标志着现代社会学的诞生。

此后,在1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独特的方法也逐步引入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并相应地出现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据统计,目前分支社会学学科已有167个细科,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史学研究。

由此有人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渐趋老化的原因在于研究内容的狭小和研究方法的单调,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倘若广泛应用政治社会学独特的研究视角,当能拓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深化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刻画出政治制度生动的变迁面貌,并且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存在许多不足,诸如内容上为传统历史著述所局限,范围仅仅局限在官制;范式雷同,机械对比;理解片面,手段单一等。

此外有学者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身亦多有看法,诸如皇权至上;政治制度呈官僚化;重人治,轻法治;政治制度日益完备等。

关于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存在,有学者认为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保持一致,是历史的必然;或者认为是历史反思的结晶,是一套很不错的制度,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领先于世界的;还有非常西方化的说法,如治水社会和东方专制主义,带有环境决定论的色彩;而“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种缺乏具体内容的一般概括;韦伯提出的家产官僚制;保持人类原始血缘关系的宗法家族社会等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研究综述历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政治制度褒贬不一,在判断与评价中国政治制度上有很大的分歧与反差。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标准”问题,过去,人们更愿意用西方政治学标准来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如今学者们渐渐开始探索一条正确评价我国政治制度的道路,不仅包括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也开始重新审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有优势及特点,文章试着去梳理学者们如何正确评价我国政治制度,其标准如何,理清这些标准对于我们继续研究“政治制度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综述在西方的一些学者看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只有经济改革而少有政治改革,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而政治制度的改革却缓慢进行。

他们认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他们惯用西方政治学通用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甚至很多国内学者也喜欢采用西方式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政治制度。

当人们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尤其根据不同的标准,去判断一项事物成功与否时,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便存在巨大的反差与分歧。

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越是多元,一个客观的、有说服力的、广泛认同的评价标准的确立就越珍贵。

如此看来,中国的政治制度需要一个说明,需要一个标准去评价。

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求客观地描绘出当前“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及动态。

一、国内研究综述(一)直接针对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直接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多数学者提出了中国政治制度评价标准这类问题,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但并未作细细论述。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文章“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明确记录了邓小平的观点。

他认为要从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并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及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这三方面来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1]。

江泽民同志认为,衡量我国的政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主要看四个标准。

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多中心治理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治理革命”的产物,它是以自主治理为基础,以多个权力中心或服务中心并存为特征的理论形态。

尽管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还存在不足之处,但许多学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自主治理;文献综述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政府改革浪潮,掀起了所谓的“治理革命”,后来又逐渐波及世界其他地区,与全球化、现代性重建和公民社会复兴一样,都是当今人类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

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治理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石,是当前学术界一个热点,也是在理论上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诸多学者都做出了积极探索,本文就多中心治理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学者们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做简要的回顾,以期描述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对多中心治理内涵的概述多中心治理是个复合概念,由于提出时间有先后之分,而就其本质而言,多中心和治理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所以对它们分别进行解释。

(一)多中心的内涵“多中心”(Polycentrity)概念,最早是由迈克尔·博兰尼1951年在《自由的逻辑》(The Logic of Liberty)一书中提出来的,此后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博兰尼区分了社会的两种秩序:一是指挥的秩序,一是多中心的秩序。

他引进“多中心”一词是为了证明自发秩序的合理性以及阐明社会管理可能性的限度。

“多中心性”在博兰尼的文章中是“负重(六边形)框架上各顶点的相互移动”,这样的相互适应移动状态即形成了“多中心秩序”(polycentric order)。

将若干要素排列为多中心的任务就叫多中心任务(polycentric task)。

在博兰尼那里,“多中心”只是描述他所发现社会秩序的特征的一个词汇,而经过奥斯特洛姆等人的阐述和发展。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

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

学号:2009301130097姓名:樊华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制度以前我对于西方政治制度仅仅有非常模糊的认识,虽然从小到大的教育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仍然非常向往西方的发达国家,认为他们国家的居民能够享受优越舒适的生活,社会制度必然有其非凡之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制度,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上有些许的差异,但在总的思想框架体系上是一致的,都是资本主义的宪政原则。

国家依据这些原则,在考虑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再进行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因此,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制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共性之中存在着差异,并不完全相同。

但我认为宪政制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精髓,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具有资本主义的精神,是值得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精华部分。

宪政制度之一是私有财产原则和契约劳动原则。

在西方国家,连国王都无权在没有获得主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个人的家庭领地,这是几百年前就已经确立的制度。

国家宪法下大力气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规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给了每个公民极大的激励,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奋斗。

契约劳动则是指劳动者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雇主,通过签订契约建立雇佣关系,实质上是将劳动作为一种商品参与市场买卖,给了劳动者更多自由的权力,因此提高了雇佣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同时商人也通过榨取剩余价值达到了获取利润的目的。

这使得西方社会成为了一个最大限度自由的王国。

宪政制度之二是法治原则。

这是社会发达与文明的基本保证。

西方国家的制度制定本着人性本恶的基本思想,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保证了社会生活在法治的轨道上发展。

依法治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建设富强文明国家的基本共识。

宪政制度之三是主权在民原则和代议制原则。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李超雅 211816) [摘要]: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和政治家一直致力于从统治和新公共管理外的第三条道路——公共治理,去寻求解决公共事务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试图运用公共治理的逻辑分析框架破解政治发展和行政改革领域遭遇的理论和实践困境。

本文首要意旨在于厘清公共治理理论发展路径,其脉络及纹理则可从公共治理的演变历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困境以及存在的分歧四个方面研判。

通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做专题梳理,适时提出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以期进一步拓展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综述;评价体系一、公共治理理论的演变(一)公共治理理论的产生公共治理理论产生于早期在重要地区和个别国家形成的一些管理经验。

1989年世界银行在报告中首次提到治理危机一词,1992年世界银行又在其年度报告中运用治理与发展。

不仅如此,联合国还专门成立了治理委员会。

我国专家学者在关于治理理论的探讨方面,也存在一些颇有建设性的见解,魏涛认为公共治理理论能够应运而生,并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政府机构效能低下且臃肿不堪,导致西方福利国家呈现管理危机,而公共治理理论正是针对该背景下的缺陷,能够将政府功能与社会组织、群体势力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相互协作、相互管理的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市场与等级制不能够,1,,2,相适应有关。

蓝志勇和陈国权这样定义治理,他们认为治理贯穿于一切历史活动中。

滕世华则认为公共治理理论是在三股潮流的推动下逐渐完善形成的崭新理论,其分别是政府改,3,革运动以及公民结社运动和全球治理。

从治理理论产生至今,其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结论。

俞可平在《治理与善治》一书中提到,全球治理委员会对于治理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该委员会对治理作出了以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治理是一种相互作用下连续的过程,可以促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能够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

国内外政府职能转变及其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政府职能转变及其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体态势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政府对经济不干预时期,政府职能理论受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支配这一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普遍推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充分肯定市场的作用,把政府的作用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只发挥“守夜人”(更夫)的作用。

最典型的代表是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著作中,把政府职能限定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本国的社会安全,使其不受其他社会的暴行与侵略”;二是“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和压迫”;三是“建设并保护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简言之,政府职能有三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提供公共服务。

这一阶段,在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很少,世界经济主要在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对原材料的掠夺和商品的倾销,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主要依靠私人投资;社会公共服务由私人投资,政府给予政策优惠或低价出让国有土地;对于国内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则采用“铁血”政策。

大国之间为了争取市场和原材料供应,一般采用武力解决的办法,战争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的常规方式。

(二)政府对经济进行强干预时期,政府职能理论受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左右主要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这是基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促使凯恩斯主义、美国制度学派、瑞典斯德哥尔摩学派等政府强干预理论的成长。

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全能政府”的示范效应,更强化了这方面理论的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凯恩斯学说:认为政府不加干预的市场经济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出现周期性危机,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来加以清除和弥补。

他主张加强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一是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国家兴办公共工程等直接投资和消费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提高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二是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货币总量控制来调整利息率,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三是主张搞赤字财政,用举债方式兴办资本项目,增加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总量,政府干预是全面的,不仅市场失灵方面要干预,市场成功的地方也要政府予以保护,以防出现市场失灵;四是要求政府不仅要干预生产,还要干预分配,创造有利条件,刺激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正。

高二历史必修3_知识拓展:郑观应研究综述

高二历史必修3_知识拓展:郑观应研究综述

郑观应研究综述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其生平活动和著述,曾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一、50、60年代的研究情况关于郑观应思想和生平的研究,曾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

其中较早的有王炳义1957年发表的的《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和王永康1958年发表的的《郑观应其人及其思想》。

此二文发表于《历史教学》。

王炳义的文章指出,作为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认为要使中国真正富强,必须进行变法维新。

其改革方案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振兴商务”,进行“商战”,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出发。

经济上,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关税政策,准许民间自办企业,并且要求朝廷加以保护;发展机器工业;开采矿产,举办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等。

政治上,主张设立商务公所,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学习西方议会制度和创立宪法;革除原有政治机构的腐败、贪污、冗官太多等弊端。

在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也提出改革措施。

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代表着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以前改良主义的思想。

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是一种君主立宪论。

他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并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上的斗争,打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政体。

同时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极力呼吁自强救国。

因此其改良主义思想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广大爱国人民的要求,对以后的改良派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郑观应的思想也存在着对封建统治的依赖、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理论上的落后和复古主义”倾向等局限性。

王永康的文章认为,郑观应是一个商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具有较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所以他在经济上特别提出“商务”、“护商”和“商战”的主张,在政治上也强调议院政治的重要性,他所反映的资产阶级要求是较同时代的人更为迫切的。

郑观应从中国儒家唯心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学习了选修课《西方政治制度》以后,我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每个制度都不可能是完善的,但也不是什么优点都没有,我们学习这些,是为了看清楚各种制度的利弊,以便完善我们的制度。

现在世界上,美国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他们的制度也是最为典型的,我就以美国为主,谈一谈我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看法。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

在组织形式上,美国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而总统就是通过选举来确定的。

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

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

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第17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

州长、议员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

各级选举一般都由两党包办。

为了保证两党的统治地位,一般实行单名选区制和多数代表制。

说到总统制,就不能不说西方的选举制度了,选举制度首先是英国提出来的。

英国的宪章运动提出实现选举区平等,废除财产的资格限制,男子应有选举权。

但是即使这些并不彻底的要求,在英国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实现的。

1832年的改革之后,当时20岁以上的居民中只有7%的人享有选举权。

1867年选举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享有选举权人数的比例提高到16%。

1884年再次降低财产资格,具有选举权的人提高到28%。

1918年规定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这一比例提高到78%,直到1970年才实行18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而西方国家的选举一般与金钱挂钩,穷人是得不到真正的选举权的,所以他们的制度也不是完善的。

但是反观中国,我们采取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很多地方都不可能实现官员的直选,基本上很多的官员都是名为选举,实为任命,这里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源流与趋势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源流与趋势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源流与趋势作者:佟德志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14期当代西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对政府、社会和公民等各方治理主体,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中国的国家治理仍处于发展早期。

西方治理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与我国国情结合,不能照搬。

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既需要宪政民主的政治制度设计,亦需要公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良好运转的市场经济更是必不可少的依托。

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治理理论的神奇效果,它仍然只是一种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当代西方的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民主治理、多中心治理、合作式治理、数字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被广泛地运用于腐败治理、城市治理、环境治理、社区治理、贫困治理,甚至是全球治理等领域,成为当代西方主流学术话语。

当代西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良好的治理既需要国家、社会与公民等治理主体的能力发展,同时又是国家治理体系整合的结果,需要有良好的本土化能力。

当代西方治理的源流“治理”越来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词。

英文中的“治理”(governance)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长期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

然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这两个概念却被明确地区别开来,一方面两个词意泾渭分明,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键词,不仅在学术界受到热捧,而且在实践中亦广受欢迎。

198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

1992年,世界银行又再次以《治理与发展》为年度报告的主题。

之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机构和组织当中,治理理念逐渐成为主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1年提交给秘书长的建议中,谨慎地指出,要想防止武装冲突,对防范冲突,保持和平,负有基本责任的,不是国际社会,而是在相关国家中的政府和市民社会。

中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摘要:经过国内学者的广泛努力,参与式民主理论这一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的民主理论不仅被引入国内,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多维研究理路,在这种背景下,参与式民主理论这一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的民主理论不仅被引入国内,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多维研究理路,随着国内对参与式民主理论代表人物著作的译介,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对参与式民主理论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摘要:经过国内学者的广泛努力,参与式民主理论这一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的民主理论不仅被引入国内,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多维研究理路。

国内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研究视域主要涵盖历史性视域、解构性视域、比较性视域、本土化视域和实践性视域。

虽然国内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是其研究深度还不够,研究视野还较窄。

未来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最核心的任务是对参与式民主理论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阐释和建构。

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中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参与式民主理论;公民参与;研究视域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4)06-0089-08近年来,公民参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的社区自治,以及相继涌现的各类地方政府创新实践促进了国内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的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参与式民主理论这一在西方有着广泛影响的民主理论不仅被引入国内,而且在国内形成了多维研究理路。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概括,梳理出国内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的主要视域,并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成绩和不足,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参与的深入有序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历史性视域: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

有的学者较早介绍了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历史,对“西方参与民主论”进行了评述[1];有的学者专门介绍了托夫勒等人的参与民主思想[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