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一、教案基本信息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学科:音乐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青蛙唱歌》。
2. 能理解歌曲中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两栖动物。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青蛙唱歌》。
教学难点:歌曲中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青蛙是两栖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 青蛙的生长过程图2. 歌曲磁带或音乐播放设备3. 相关青蛙的图片或图书二、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出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青蛙的知识。
(二)歌曲学唱1. 教师播放歌曲《青蛙唱歌》,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
3. 针对歌曲中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青蛙是两栖动物的特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音乐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青蛙跳、唱等。
2. 邀请幼儿自编动作,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创意。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三、教学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歌曲演唱,或进行相关音乐活动。
四、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何,以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青蛙唱歌》,对青蛙的生长过程和两栖动物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音乐活动中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歌曲乐谱、录音机或音乐播放器、青蛙玩偶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个青蛙池塘的场景,包括青蛙图片、绿色植物等七、教学过程(一)主题活动:探索青蛙的生长过程1. 教师展示青蛙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4893f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5.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青蛙唱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1.录音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
2.大荷叶道具数张。
3.小鸡、小鸭、青蛙小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学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叶和青蛙。
师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随风摆呀摆。
﹙请幼儿和老师一齐打开荷叶﹚,起风了﹙一起抖动荷叶﹚,风停了﹙一起停下﹚;师:这么美的荷叶,谁喜欢跳到上面玩耍呀?﹙师模仿青蛙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青蛙”﹚2、想象青蛙的叫声师小结:青蛙叫的声音高低和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倾听两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声音。
﹙播放或弹唱《我是一只小青蛙》,请幼儿听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只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叶上呢?听﹗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
﹙播放歌曲﹚﹙2﹚请若干幼儿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
﹙据回答把幼儿分组﹚﹙3﹚师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清脆—比较尖;老青蛙的声音低沉—比较粗。
4、请幼儿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师范唱师: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荷叶(示意各一名幼儿上荷叶)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说“ 呱呱”,老青蛙也连忙回答“ 呱呱”.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说着说着,它们就唱起来了。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词的意义,了解青蛙的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唱《青蛙唱歌》这首歌,能够用自然的嗓音表达歌词内容。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词中的节奏和音高,能够用动作表现出青蛙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做动作,增强课堂氛围。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活环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歌词、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 道具:青蛙手指偶、绿草垫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青蛙叫声,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
2. 教学歌词:教师展示歌词图片,讲解歌词意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 练习唱歌:教师带领幼儿多次演唱歌曲,纠正幼儿的唱歌姿势和发音。
4. 动作表演:教师教授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跳。
5. 情境表演:教师布置场景,让幼儿扮演青蛙,进行情境表演。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课后练习。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青蛙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3. 区域活动:教师在音乐区投放青蛙手指偶、绿草垫子等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音乐活动。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及进步情况。
2. 结果评价:评估幼儿学会唱《青蛙唱歌》的情况,以及动作表演的准确性。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自我评价,让幼儿说出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一、教案主题: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青蛙唱歌》的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青蛙唱歌》,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青蛙玩偶、图片、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青蛙玩偶,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青蛙唱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歌词,注意帮助幼儿掌握音准和节奏。
4. 歌曲练习: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练习歌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5. 动作设计: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给幼儿相应的动作,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6. 集体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7. 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9.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和动作。
10. 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课程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环境创设:教师在音乐活动室内布置相关主题环境,如青蛙图片、植被等,增强幼儿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音准、节奏感、集体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练习歌曲《青蛙唱歌》,加强家园共育。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教案】课题:《青蛙唱歌》课型:音乐年级:大班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能够听取和欣赏音乐。
2. 能够理解且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
3. 能够在听到音乐的时候,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内心的感受。
重点难点:1. 让小朋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身心上的放松。
2.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理解和表现音乐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 青蛙唱歌歌曲。
2. 青蛙图片或相关物件。
3. 教师制作的五线谱。
教学流程:1. 听音乐播放《青蛙唱歌》歌曲,让孩子沉浸在音乐中,用自己的心情和身体语言表达出来。
2. 认识青蛙教师问孩子们知道青蛙是什么动物吗?青蛙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然后老师展示青蛙的图片或相关物件,并请学生触摸、感受。
3. 理解歌曲中的情感通过听歌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青蛙穿行于芦苇丛中的场景,并向孩子们展现青蛙的各种动作,让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和感受音乐。
4. 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都学唱了一遍《青蛙唱歌》,学生跟着音乐,用自己的手和脚,用欢快的跳跃和动作,跟随充满节奏感的音乐、表现内心的感受和欢乐。
5. 绘画与五线谱书写请孩子们先自由发挥,用画笔在画纸上,将自己对《青蛙唱歌》的感受表述出来。
接着请孩子们,用自己的发条笔,根据老师所提供的五线谱,书写自己心中洋溢着的这个音乐。
6. 课堂小结对于这次音乐欣赏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感性和认识上的发展,教师对孩子们表现出“非常好”的评价。
并且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引领孩子们通过“听”和“欣赏”,发掘和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反思】在本堂音乐欣赏课上,老师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和青蛙的形象,了解到音乐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感受。
在音乐中,灵性与肉体动能都有着自己得到表达的机会。
通过“听、欣赏、听、欣赏”等一系列的动作,在孩子身上营造出了情感的氛围。
在唱歌的时候,让孩子们跟随歌曲的节奏,将听到的歌词和音乐融入自己的身体表现中,获得了身体和情感上的放松和发泄。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2篇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精选2篇(一)教案:大班音乐《青蛙唱歌》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正确演唱《青蛙唱歌》这首儿歌。
2. 能够运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的内容。
3. 能够通过唱歌活动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大班音乐教室。
2. CD或音乐播放器。
3. 绘本或图片《青蛙唱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孩子们坐在音乐教室中,集中注意力,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青蛙唱歌》。
用绘本或图片展示青蛙的形象,唱一段歌曲的开头,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青蛙唱歌》的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听歌曲。
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歌曲大意。
3. 歌曲学唱:分段教唱《青蛙唱歌》,每学完一段,反复跟唱几遍,确保孩子们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 动作配合:引导孩子们用相应的动作来配合唱歌。
例如,当唱到“咕咕咕”的部分时,可以做青蛙嘴巴张开的动作;当唱到“蹦跳”时,可以做跳跃的动作。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动作。
5. 表演展示:让个别孩子或小组孩子上台表演《青蛙唱歌》,其他孩子一边欣赏一边跟唱。
鼓励表演者用表情和动作很好地传达歌曲的内容。
6. 整合展示:将学会唱歌和动作的孩子们组成一个整体,全班一起唱歌并展示动作。
老师可以担任指挥,引导孩子们唱歌和做动作的时机。
四、教学反思:《青蛙唱歌》这首儿歌节奏明快、内容生动,很适合大班幼儿学唱。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兴趣,选择了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并强调动作的配合,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能够通过动作表达歌曲的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投入,他们掌握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配合动作进行表演。
通过这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一首新的儿歌,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这也是一次培养课堂团结合作精神的好机会,孩子们通过集体合作,共同完成了表演展示。
大班音乐活动青蛙唱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青蛙唱歌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和鉴赏《青蛙唱歌》这首歌曲。
2.能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能够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节奏和情绪。
2.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2.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1.师生互动:老师问候和询问每个幼儿的近期生活情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并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2.带领孩子做些简单的体能运动热身,如做一些伸展、跳跃等动作,使幼儿身体进入状态。
2. 正文环节2.1 引入1.介绍本次音乐活动的主题是《青蛙唱歌》。
2.播放《青蛙唱歌》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氛围和旋律。
2.2 学习歌曲1.整首歌曲的歌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青蛙唱歌。
–第二部分:听听蟋蟀,欢迎大家。
2.将歌词分段教给孩子,并示范唱歌。
3.配合动作:当唱到“青蛙唱歌”时,用手比划青蛙在合唱;当唱到“听听蟋蟀,欢迎大家”时,将手指放在耳边并向孩子表示听。
4.让孩子跟着老师一遍一遍地唱,直到他们掌握歌曲的歌词和节奏。
2.3 灵活运用1.对孩子进行数次唱歌训练之后,让他们自己组合行动动作和节奏,唱出自己的版本。
2.老师负责指导孩子,及时纠正他们的唱歌节奏和动作。
2.4 学习反馈1.交替展示不同版本的《青蛙唱歌》,让孩子们欣赏不同版本的个性和风格特点。
2.老师指导孩子们谈论个人造型和表演特点,并鼓励他们分析和评价。
3.根据谈论结果,让孩子们尽情表现自己,即兴发挥,用自己的唱法和动作展示歌曲,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结束环节1.让孩子们感受到本次音乐活动的快乐和鼓励。
2.让幼儿感到有意义的活动并开展各自的工作和活动。
三、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了这首歌曲,并且发扬创新精神。
歌曲的表达和个性化赋予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和自我感受到班级的团队精神与凝聚力。
通过唱歌,孩子们锻炼了他们的良好的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且通过确认自己的动作和干扰歌曲的歌词来迅速学习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教学背景及目标本次教学对象为一所幼儿园大班,年龄在4-5岁之间。
教学目标如下:1.让幼儿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增强音乐素养2.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和表达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3.学习《青蛙唱歌》这首歌曲,加强幼儿口语能力4.发展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青蛙唱歌》的教学2.节奏器乐的欣赏3.轻松的舞蹈活动教学方法1.观赏-借助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媒介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歌曲的意义。
2.听唱-逐字听唱歌词,并加以口内模仿,加深记忆。
3.参与演唱-让幼儿多次跟随老师学唱《青蛙唱歌》。
4.节奏器乐的欣赏-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和其他小工具,让幼儿模仿乐器的节奏演奏,并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5.舞蹈活动-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跳舞,建立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1. 歌曲教唱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媒介向幼儿们展示《青蛙唱歌》的一些明显的特点,例如青蛙、小鱼、橘子、蓝天白云等。
尤其是对于那些还不熟悉歌曲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这些图片来勾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歌曲的大致情节和意义。
在幼儿们理解了歌曲内容,并听过几次老师演唱之后,开始进行歌曲教唱。
慢慢引导幼儿们跟着老师唱,注意重点歌词的发音和语感。
在初步掌握了歌曲的基本音律、节奏以及大致情节之后,可以逐渐体验和表现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2. 节奏器乐的活动在歌曲教唱结束后,转入节奏器乐的活动。
首先向幼儿们介绍将要演奏的乐器。
可以展示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和其他有趣的小工具,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拿起来试试看。
在幼儿们理解如何使用这些乐器之后,引导孩子们模仿简单的节奏进行演奏。
3. 轻松的舞蹈活动在乐器演奏之后,引导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跳舞。
通过旋律的变化,逐渐改变跳舞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和舞蹈中自由发挥。
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跳舞过程中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动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收获和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歌曲演唱部分,幼儿对于歌曲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但在学唱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些旋律有些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擅长音乐方面的孩子来说,应该多加耐心,反复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教案:课时长度:40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青蛙唱歌》的歌词,并能正确演唱。
2. 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表达音乐的感觉。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出整个歌曲。
教学准备:1. 录制好歌曲《青蛙唱歌》的音乐。
2. 准备好歌曲的歌词。
3. 青蛙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的手部和身体的运动,以准备接受音乐的教学。
- 可以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2. 引入歌曲(5分钟)- 准备好歌曲的音乐和歌词。
- 先播放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 然后引导学生看歌词,教学生歌词的发音和意思。
3. 学唱歌曲(15分钟)- 让学生跟着音乐和歌词一起唱歌,先整体唱一遍。
- 然后分段教学唱歌,先学唱第一段,检查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逐步加入其他段落。
- 重点教学一些重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唱出歌曲。
4. 表演和合作(10分钟)- 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演唱歌曲。
-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表演方式,比如使用道具、动作或舞蹈等,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 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可以在最后统一演唱一遍歌曲。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
- 学生可以发表对本节课的喜爱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到学生对歌曲的教学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尤其是在合作表演方面。
2. 歌曲的音乐和歌词相对简单,学生易于掌握,唱得很有感情。
3. 在合作表演环节,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
4.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发音和节奏掌握还不是很准确,需要加强练习。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次改进的地方: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更多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创意舞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
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及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
2.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不同的乐器和音高。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音乐教材:《青蛙唱歌》。
2.音乐器材:鸣笛、小鼓、铃铛、手拍板等。
3.制作PPT:将歌词和旋律打出来,方便学生看清和跟唱。
4.教室布置:准备足够舒适的座位和空间,以便于学生进行音乐活动。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学生在进入教室后,老师先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感受和听出其中的节奏和声音元素。
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鸣笛、小鼓、铃铛、手拍板等乐器,让学生互相合作、沟通,体验乐器音效。
最后请学生一起高声喊出“音乐大家庭,欢迎加入!”以展示活动的欢迎氛围。
2. 歌曲引入老师现在将PPT放上歌曲《青蛙唱歌》的歌词,逐句讲解歌词的意思,然后询问学生对于歌词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并调整其情感。
3. 歌曲节奏练习老师教授歌曲的节奏,使用手拍板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打,以配合歌唱。
老师要求学生要注意节奏的快慢变化和重心点。
最后老师用指挥的方式指导学生同时跟着节奏唱歌。
4. 歌曲声音练习通过指导,老师开始引领学生沉浸在歌曲中,让学生发现歌曲中的不同声音,如高低音、明亮音和暗哑音。
老师要求学生跟着自己唱出这些声音,并且通过比较,找到每个人唱歌的不同之处,通过和谐的方式,合理的分工唱出好听的歌声。
5. 整体演唱经过多次的练习,现在是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奏最终的《青蛙唱歌》了!老师与学生一起合声,将歌曲唱得更加动听,更有凝聚力和感染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如唱歌、演奏乐器和组合多种音乐元素等等。
其中,通过教学反思,我认为可以对此次活动进行一定的改进。
首先,在活动导入方面,我可以加入音乐游戏,通过更加生动的游戏方式来吸引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整个音乐活动的欢迎与互动。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唱出《青蛙唱歌》这首歌曲;
2. 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唱《青蛙唱歌》这首歌曲;
2. 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步骤:
1. 唱歌:播放《青蛙唱歌》这首歌曲,让学生先跟随节奏拍一拍,然后一起唱。
2. 学唱《青蛙唱歌》:将歌词念一遍,让学生跟读,然后逐句教唱。
3.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唱一段歌词,然后一起合唱。
4. 音乐欣赏:播放自然界青蛙叫声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青蛙的声音。
5. 讲解青蛙的生活习性: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青蛙的生活习性,如在水中生活,夜间出来觅食等。
6. 站立编排:将学生分成几排,让他们模仿青蛙的形象,摆出各种形态,边摆边响应《青蛙唱歌》的节奏。
7. 温故知新: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评价学生的表演,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四、教学资源:
1. 《青蛙唱歌》的录音;
2. 青蛙的图片或视频;
3. 音乐欣赏的录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听懂、唱出《青蛙唱歌》这首歌曲,学会了欣赏音乐,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热情可能会在课堂时间过长时逐渐降低。
另外,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介绍青蛙的一些生活习性,无法详细展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音乐。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特点以及相关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和创造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和演唱儿歌《青蛙唱歌》。
三、教学准备1.播放器及相关音乐设备。
2.《青蛙唱歌》的音乐录音。
3.ppt幻灯片,用于展示青蛙的图片。
4.青蛙面具和青蛙形状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导幼儿回忆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关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观察与讨论1.准备ppt幻灯片,展示青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描述。
2.引导幼儿讨论青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青蛙的兴趣。
3.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青蛙的基本知识。
步骤三:音乐欣赏1.播放《青蛙唱歌》的音乐录音。
2.倾听并观察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描述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步骤四:学习歌曲1.分发青蛙面具和青蛙形状的卡片,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青蛙的形象。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动作和音乐的配合来演唱歌曲《青蛙唱歌》。
3.反复练习,确保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步骤五:合作创作1.鼓励幼儿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和同伴一起合作创作一个有关青蛙的小故事或小表演。
2.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策划,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并尝试将音乐和表演相结合。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1.鼓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让幼儿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提供改进的建议,让幼儿在展示和分享中得到成长和满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音乐欣赏的方式,成功培养了幼儿对青蛙的兴趣,并通过学习歌曲《青蛙唱歌》,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同时,在合作创作环节中,让幼儿有机会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发挥创造力。
通过展示和分享,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肯定和激励,促进了幼儿全面发展。
大班音乐青蛙唱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青蛙唱歌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增强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的表演热情。
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青蛙唱歌》的歌曲节奏。
2.观察动作、用唱腔、判断回答。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青蛙剪影图片。
3.扩音器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歌曲《青蛙唱歌》教师拿出青蛙剪影图片,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物图形吸引幼儿注意。
教师把图片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去说出来是什么动物,并集体认识“蛤蟆”的音。
然后,教师用幼儿们熟悉的歌唱技巧教唱歌曲《青蛙唱歌》。
第二步:分组演唱分组演唱歌曲,每队唱两句,循环唱两遍。
同时,一起完成相应的手势,配合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教师可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分别安排幼儿在歌曲中的角色,然后进行分组。
第三步:听、模仿、学唱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歌曲。
带领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歌曲的乐章,然后让幼儿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唱几遍,等到幼儿们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后再逐个分组唱。
第四步:合作表演教师可以让幼儿安排好自己的歌唱顺序,然后在大班级集体表演歌曲《青蛙唱歌》。
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现场指导幼儿们使用合适的唱腔、动作。
同时,教师也要纠正幼儿表演时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了互动、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听歌、学歌、表演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总体而言,幼儿在音乐理解度、独立表演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可能会出现个别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本次教学,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下一步需要加强对幼儿们的监听,掌握他们的表达,及时解决他们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一、课程背景本次音乐课是针对大班儿童开设的,课题为《青蛙唱歌》。
旨在通过一首流行的童谣,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获得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青蛙唱歌》的歌词,配合节奏唱出歌曲。
2.了解简单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
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音乐表演热情。
三、教学环节1. 温身在课程开始前,通过活动游戏或歌声热身,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地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本次课程热身的活动是“音乐接力比赛”,孩子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每组都要依次完成跳舞、鼓掌、说唱、摇头四项动作,最后两队进行音乐PK,运用轻微竞争刺激孩子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青蛙唱歌》的歌曲录音,孩子们跟唱,老师边唱边跟拍,指导孩子们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及旋律。
为保证孩子的参与性,老师还不时地抛出问题,让孩子尽快回答常识和歌曲的问题,不断唤起孩子的注意。
3. 歌曲表演基本欣赏讲解后,老师分别从节奏、旋律和音高三个方面,逐步放慢和练习细节,加深孩子们的实际反应和使用。
例如,先通过节奏发声、模仿青蛙叫声,检查孩子们听辨节奏、表达情感的能力。
然后是旋律识别、唱和记忆,检查孩子们分辨音高的能力和记忆歌曲的能力。
最后,组织两队孩子进行表演PK。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上台演唱《青蛙唱歌》,让全体听、全体唱,最后两组选择胜出者。
胜出者朗读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讲一个小笑话。
4. 课程总结学习结束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复习当天的内容,问他们对这次音乐学习的体验及感受,发扬成作业是对家中的家长介绍当天的学习状况,提醒家长帮助孩子们进行这样的启发式学习。
四、教学反思1. 孩子们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和音乐PK,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孩子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 音乐基础在歌曲表演环节中,增加了节奏、旋律和音高训练,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基本元素,并加深记忆,培养了孩子的音乐基础。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青蛙唱歌》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青蛙唱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唱歌和动作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2. 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音乐表现力;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青蛙唱歌》的音乐CD,青蛙模型,图片、挂图等;2. 学生准备:充满激情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青蛙唱歌》。
展示一张青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知道青蛙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2. 学唱歌曲(20分钟)教师示范并分节教唱歌曲《青蛙唱歌》,然后一起带领学生唱歌。
在唱歌过程中,教师注重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挥和节奏唱歌。
3. 舞蹈创编(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
首先,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跳跳、摆摆等,让学生跟着模仿。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创编一段舞蹈,可以参考教师示范的动作,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
最后,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编的舞蹈,其他学生用掌声和欢呼声鼓励和表扬。
4. 小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学到的音乐知识和体验。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青蛙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放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由舞蹈,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艺。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音乐教案,学生能够通过唱歌和动作的方式来感受音乐,培养韵律感和音乐表现力。
同时,也提供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蹈创造力的机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学生用音乐和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注:本文档为Markdown格式,不包含图片和表格内容。
一、教案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音乐歌曲《青蛙唱歌》。
•启发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校园音乐教具•按钮控制器•绘本《青蛙唱歌》3. 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约5分钟)1.通过播放音乐,营造活跃的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唱歌,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第二节:欣赏歌曲(约10分钟)1.准备好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青蛙唱歌》。
2.引导幼儿仔细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旋律与节奏。
3.通过展示绘本《青蛙唱歌》,给予幼儿视觉辅助。
第三节:学习歌曲(约15分钟)1.跟随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挥手、跳跃等。
2.教唱歌曲的歌词,分小组进行练习。
第四节:巩固练习(约15分钟)1.分小组进行合唱,以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2.通过按钮控制器,让幼儿参与音乐节奏的打击,增加互动性。
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评估幼儿对歌曲及其中节奏的理解程度。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欣赏音乐和学习歌曲的过程,幼儿能够很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合唱练习来表达自己。
通过绘本《青蛙唱歌》的呈现,给予幼儿视觉辅助,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同时,通过按钮控制器的使用,幼儿不仅能够参与歌曲节奏的打击,还能够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教学评价的方面,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歌曲和节奏的理解程度,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较为顺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乐趣,并在学习中展现出较好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进一步创设更多的互动环节,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青蛙唱歌》幼儿园音乐教案含反思_1

《青蛙唱歌》幼儿园音乐教案含反思《青蛙唱歌》幼儿园音乐教案含反思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青蛙唱歌》幼儿园音乐教案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蛙唱歌》幼儿园音乐教案含反思1活动目标:1、区分音乐的凹凸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3、激发了幼儿的惊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欢快。
活动预备:1、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活动过程:一、合作玩耍"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凹凸变化1、出示荷叶:"小伴侣,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假如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玩耍"小风和荷叶""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3、倾听低音区猛烈快速的音乐,体验玩耍"大风和荷叶""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4、交替进行凹凸不同的音乐,快乐玩耍"会变的风和荷叶""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二、体验音乐的凹凸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1、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宠爱荷叶?"(青蛙)"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2、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宠爱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歌曲《青蛙唱歌》的歌词和旋律;•学习认识并演奏简单的乐器,如木琴、手铃等。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度。
2.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授歌曲《青蛙唱歌》的歌词和旋律;•演示木琴和手铃的使用方法。
难点•帮助幼儿感知旋律的不同节奏和音调;•指导幼儿学习如何演奏乐器。
3. 教学准备•音响设备,包括麦克风、音响等;•乐器,如木琴、手铃等;•歌曲《青蛙唱歌》的配乐;•PPT或黑板等可视教具。
4. 教学过程4.1 情境导入教师将《青蛙唱歌》的歌词和图画制作成PPT或黑板上,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场景,询问幼儿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并唱一段歌曲的旋律。
4.2 歌曲教学1.教师唱出歌曲的前两句(小草自由自在地摇摆,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并让幼儿跟唱,多唱几遍让幼儿练习。
2.教师演示歌曲的节奏,并指导幼儿一起模仿。
3.教师唱完一句歌词,让幼儿跟唱,如果有些幼儿发音不准确,可以进行纠正。
4.教师唱整首歌曲,让幼儿跟唱。
4.3 乐器演奏1.教师演示木琴和手铃的使用方法,并让幼儿尝试演奏,为幼儿提供帮助。
2.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奏歌曲,让部分幼儿伴奏弹奏木琴或手铃。
4.4 情境引导教师通过口头引导或将特定的场景图片放映在PPT上,让幼儿与教师一起模仿、唱歌或演奏乐器。
4.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幼儿一起复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与幼儿分享乐器演奏的经验和体感。
5. 教学反思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展示歌曲的图画,以及演示和引导幼儿演奏乐器的方式,使幼儿获得了音乐欣赏和学习的乐趣,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的发音仍需要加强,同时幼儿在演奏乐器时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幼儿语音语调和乐器演奏技巧的训练,为幼儿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大班音乐青蛙唱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音乐青蛙唱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2.提高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
1.歌曲欣赏:《青蛙》;
2.音节练习;
3.大声说出歌词;
4.合唱练习;
5.创作音乐节奏。
教具准备
1.音响设备;
2.音乐节奏图片;
3.音乐节奏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引导孩子回忆上节课《小星星》的内容;
2.介绍有趣的歌曲《青蛙》,并播放一遍让孩子们听。
第二步:教唱
1.大声说出歌词;
2.教唱歌曲并加入动作;
3.合唱练习。
第三步:音乐节奏创作
1.展示音乐节奏图片;
2.让孩子模仿并学习;
3.发放音乐节奏卡片,引导孩子自己创作出音乐节奏。
第四步:合唱
1.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合唱;
2.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音乐节奏。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乐曲《青蛙》的教唱,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和活跃氛围。
此外,我们引导孩子创作音乐节奏,让孩子们通过合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这样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青蛙唱歌》
1.我班表演角投放了一些乐器,幼儿进入区域时常玩弄这些乐器配乐合唱。
2.结合主题课程的安排进行音乐教学,使幼儿学会用合适的声音整齐地唱歌。
1.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初步体验同声合唱的乐趣。
1.录音磁带《我是一只小青蛙》。
2.大荷叶道具数张。
3.小鸡、小鸭、青蛙小图片各一张。
一、学唱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1、引出荷叶和青蛙。
师描述:清清的湖面上立着许多碧绿的荷叶,荷叶随风摆呀摆。
﹙请幼儿和老师一齐打开荷叶﹚,起风了﹙一起抖动荷叶﹚,风停了﹙一起停下﹚;
师:这么美的荷叶,谁喜欢跳到上面玩耍呀?﹙师模仿青蛙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青蛙”﹚
2、想象青蛙的叫声
师小结:青蛙叫的声音高低和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倾听两段高低不同的歌曲,感受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和声音。
﹙播放或弹唱《我是一只小青蛙》,请幼儿听一遍,跟唱一遍﹚。
﹙1﹚有一只老青蛙和小青蛙正在荷叶上呢?听﹗哪段是老青蛙唱的﹖哪段是小青蛙唱的。
﹙播放歌曲﹚
﹙2﹚请若干幼儿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叫。
﹙据回答把幼儿分组﹚
﹙3﹚师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清脆—比较尖;老青蛙的声音低沉—比较粗。
4、请幼儿唱老青蛙和小青蛙的歌。
﹙1﹚师范唱
师:在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荷叶(示意各一名幼儿上荷叶)小青蛙向老青蛙打招呼说“呱呱”,老青蛙也连忙回答“呱呱”.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它用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小青蛙”,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它就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我是一只老青蛙”,说着说着,它们就唱起来了。
(2)幼儿学唱。
(师示意小青蛙组和琴声学唱,再换老青蛙组唱)。
5、尝试同声合唱
师:虽然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歌,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请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唱歌,合唱一遍后再换角色唱)。
二、动物音乐会(创编情境,进行表演)
1、师:想想还有哪些动物会唱歌?(请幼儿个别模仿;师随机出示动物小图片(小鸡、小鸭等)贴在黑板上的歌谱下面)。
三、结束
师:今天,我们都是大一班“小青蛙合唱团”的小演员了,现在我们要去准备一下,要参加合唱比赛去啰。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
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